海洋的悲劇? 世界溼地日邀你共譜「新牧羊人寓言」
今年世界溼地日的主題「Fish for tomorrow?」,後面掛著一個問號,要我們大家一起想想:在過度捕撈與環境污染的威脅下,我們未來吃的魚從哪裡來?不同以往,今年國際溼地組織換個角度,從民生需求面向切入,期望能喚醒更多人對溼地的重視。
營建署公告台灣地區海岸範圍 海岸保育有所依據
東亞沙塵好發季節 境外污染加遽影響
環團:塑膠袋回收好 少用更好
廢棄物掩埋場爭議不斷 南縣府:無疑慮才放行
嘉義農田遭重金屬污染 地上物將銷毀
高雄港務局改善安平港砂石裝卸污染
高市抽驗年貨 金針不合格率最高
年關近 彰化強化稽查病死豬
冰川持續縮小 2005年冰川融化速度加遽
環保團體指稱:加拿大政府隱瞞對其不利的環境報告
美綠色電力使用量排行 富國銀行奪冠
報告:美政府施壓科學家淡化全球暖化威脅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南亞兒童處境最悲慘
巴西西部爆發嚴重登革熱疫情 逾萬人遭感染
全球變暖 32億人將缺水
土耳其東部暴風雪肆虐 交通嚴重癱瘓
氣候變暖 2080中國可能嚴重缺水
寧夏排汙費徵收首次突破億元大關
吉林刮起綠色風暴
洞庭湖生態惡化 湖南救護「長江之腎」
防治船舶污染條例 可望今年頒布
山東建立空氣自動監測網絡
活動改期:搶救烏山頭水庫
2007 TEIA感恩茶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07年「綠色學苑」 即將展開!
打拼:台灣人民的歷史
「產房」紀錄片
樂生影展 首波活動
有機稻場:春季插秧
我們的島──與毒共存.惠明人
環境節日:
啟動36年 從世界溼地日回顧《濕地公約》
作者:吳斐竣(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為了保衛濕地,1971年歐、亞、非等23個國家一同在伊朗的拉姆薩城簽訂《濕地公約》,而在1996年3月,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為了強化一般民眾認識溼地的價值與《濕地公約》的重要性,決議自1997年起將訂約日,即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
我們的島:
與毒共存.惠明人
文字:蔡崇隆(公共電視記者);攝影:張煥宇(公共電視記者)
1979年多氯聯苯毒油事件,曾是許多人的共同記憶,當年中毒的惠明學校盲生受到社會的極大關注,隨後成立的消基會也為他們進行台灣第一樁集體訴訟。近30年後,盲生們多半步入中年,他們已經成為被遺忘的一群人,有人甚至自稱為「流浪狗」。
讀者投書:
筆筒樹異常死亡 活化石恐將絕跡
作者:ZOE
台灣以豐富蕨類生態聞名,但蕨類的相關研究卻是少之又少,更別說是桫欏科的筆筒樹,自2006年初土城即有民眾發現在土城承天寺步道,有零星筆筒樹的死亡情形;並於12月底更發生整個山頭約八成左右的筆筒樹大量死亡。看起來此死亡狀況並非像是正常的情形。
編者的話:
溼地溼地 承載著庶民生活史的溼地啊!
作者:莫聞
1662年2月1日,荷蘭在臺灣的末代殖民總督揆一,在鄭成功圍城9個月後,終於投降條約,撤離台灣。這算是台灣第一個漢人政權的里程碑。300多年後的今天,也是2月2日世界溼地日的前夕,看到這段歷史,不禁遙想當年鄭家軍在鹿耳門一帶與荷蘭人周旋的潮間溼地,如今滄海桑田,普羅民遮城成了赤崁樓、熱蘭遮城成了安平古堡,三個半世紀以前的溼地已不在……
綠色學習課表
環境節日
專欄
讀者投書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劉香君 網編:劉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