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5.20
自然書訊

從動物身上,看見和諧的可能

作者:林良恭(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Raising The Peaceable Kingdom《不思議的動物王國》Raising The Peaceable Kingdom)中是傑佛瑞.麥森進行的一項實驗,或說是動物行為觀察日誌亦可,他讓小狗、小貓、小雞、小兔子和小老鼠共同生活在一起,並將動物彼此相互較勁、爭奪或恐懼的行為一一記載下來。他要強調動物間無所謂憎恨,當一種動物捕捉另一種時,僅是想到晚餐而已,且動物被迫共處時,容忍的表現比人類更好。

其實人類看待這世間的動物,是蠻複雜的。我們常說人異乎禽獸也,仔細想來蠻合理的,人類創造出許多動物們做不到的事,譬如我們會講一大堆的話、用文字記載事情、更是依賴各式各樣的工具來過活。但是另一方面,我們還是不折不扣的動物。

自然人文

「心」河川故事:南港基隆河左岸導覽隊

作者:鄭以馨、俞佳瑩
 

熱情洋溢的導覽隊長林鳳春。林松億攝

走到以成美橋到南湖橋河段的左岸導覽隊,我們認識到河川保育工作較為溫暖、以及貼近在地生活的做法。不同於大坑溪河川巡守隊時常需要面對質疑與衝突,南港基隆河左岸導覽隊以導覽、教育的方式,與國中、小學的鄉土教學結合,帶領南港人認識自己的環境。從對家鄉的文史、自然風采的了解,進而產生對河川保育的認同。

專欄作家

麟之趾

譯者:賈福相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麒麟之趾

王侯,你的兒子,偉岸神奇,像麒麟的足趾。
是的,他簡直就是麒麟呀!

王侯,你家的子孫,奮發英勇,像麒麟的額頂。
是的,他們簡直就是麒麟呀!

王侯,你氏族的子孫,英風颯颯,像麒麟的肉角。
是的,他們簡直就是麒麟呀!

攝影賞析

2007日本賞櫻(2):沒魚,蝦也好

文字/攝影:唐炘炘
 

木蓮

「啊,櫻花!」參加這個櫻花團的人,沒有一個不懷抱著看到滿樹櫻花、踩踏滿地落花地毯的美夢。於是,當大家看到上面那棵樹時,不禁眼睛一亮,叫出聲來。

但很遺憾的,它並不是櫻花,而是在日本春天也很常見的「木蓮」。沒魚,蝦也好,大家還是展開笑顏和它合照。沒賞到「櫻」,起碼,有賞到「花」啊。

 

編者的話: 週日副刊邀稿中

 
 

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不論是文字小品式的「自然書寫」、「自然人文」,或是充滿畫面張力的「攝影賞析」,或是從「大地之音」、「綠色影展」撰寫從電影、音樂啟發而來有關自然的冥想、喟嘆或讚美,本報都非常歡迎,讓您的感受與眾讀者們一同分享。

投稿請寄 infor@e-info.org.tw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攝影: Rod Sayler蜾蠃築巢(劉玉成攝)

 
自然書訊
自然人文
專欄作家
攝影賞析

編者的話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專欄
環境副刊
熱門內容

單車瘋

淨化室內空氣污染 植物妙用多

熱門關鍵字
外來種 生態工作假期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自然書訊從動物身上,看見和諧的可能 --﹥

《不思議的動物王國》序
作者:林良恭(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向動物學習」是人類嚴重撕裂大自然的一切後,才有所表現出的贖罪反省。多年前在《生態與演化潮流》(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科學期刊,意外地刊登一頁漫畫,故事主角是炎炎夏日一隻斜躺於大樹下作白日夢的大猩猩。漫畫內容只是呈現大猩猩的夢,無任何文字。在夢裡大猩猩居然演化出僅用二隻腳走路了(這是只有人類才有的特性),爾後牠亦能夠手持棍棒來充當武器,緊接著是一連串手上持有武器的演變,先為刀盾,再來是步槍,最後是一位殺氣騰騰的全副武裝士兵和其配戴的衝鋒槍。突然間,大猩猩心存餘悸地驚醒,若有所思般竟然在樹下上吊自殺,似乎大猩猩想把未來如此相互慘殺的演化終止,死亡是最好的解決。

動物作家傑佛瑞.麥森(Jeffrey Masson)長期以來即在闡訴動物的智慧,人類不應該漠視它的存在。從《狗不是愛情騙子》Dogs Never Lie about Love )、《哭泣的大象》When Elephants Weep )到《企鵝的擁抱》The Emperor's embrace),他一直堅持人類與生俱來對其他生命所具有的親近感,這種感覺像是喜悅,或是安全感,或是敬畏,甚至是混雜些迷惑。但如印度隱士的箴言:「和大自然與其他生物失去聯繫就和人失去聯繫,一旦失去關係,人就開始變成殺手。要不就是為了利益、運動、食物,要不就是為知識而殺小海豹、鯨魚、海豚,甚至是人類自己」。《不思議的動物王國》Raising The Peaceable Kingdom)中是傑佛瑞.麥森進行的一項實驗,或說是動物行為觀察日誌亦可,他讓小狗、小貓、小雞、小兔子和小老鼠共同生活在一起,並將動物彼此相互較勁、爭奪或恐懼的行為一一記載下來。他要強調動物間無所謂憎恨,當一種動物捕捉另一種時,僅是想到晚餐而已,且動物被迫共處時,容忍的表現比人類更好。

其實人類看待這世間的動物,是蠻複雜的。我們常說人異乎禽獸也,仔細想來蠻合理的,人類創造出許多動物們做不到的事,譬如我們會講一大堆的話、用文字記載事情、更是依賴各式各樣的工具來過活。但是另一方面,我們還是不折不扣的動物,達爾文(Charles Darwin)早在19世紀就已強調人類是由猿猴類演化而來,若細觀人類的身體結構,我們只算是一種大型靈長類動物。

在DNA的分子層次,我們與黑猩猩僅差個2%左右。借用英國動物學者莫理斯(Desmond Morris)在《人這種動物》The Human Animal)的書裡一句話:「唉﹗我們人類只是站直了身子的猴子」。但是現代人類變得有點太自我,把自己視為高智慧的動物,認為我們的行為都是精密判斷和仔細思量的結果,而其他動物的行為卻像是機器人工廠,靠著單一的反射來支配。不過,人類真的了解這些動物有多少呢?多動物行為研究者嘗試去解構動物在做些什麼?在想什麼?牠們是否有感情?是否有邏輯?答案總是千變萬化,依研究的動物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答案,也因實驗方式不同有不同的結論。就像印地安原住民的諺語「狗讓我們變成人」,或則才能體會出動物本身具有合情合理的行為表現。不可否認地,在動物慘遭浩劫的今天,我們更要摒除所謂動物的角色是為「資源利用」的任務,轉化成與野生動物共舞的新觀念。本書作者屢屢呼籲――人類要學習動物,因大自然將容忍與友誼,清清楚楚地刻劃在動物不受束縛的自由中,而本書最後附錄人類相互血腥虐殺內容,就是人類愚昧自大的後果。

著名靈長類學者珍.古德爾(Jane Goodall)寫下感觸極深的一句話:「假如動物間都能夠跨越物種障礙,建立友誼,那麼更具有同情心和理解能力的人類,難道不能彼此互相容忍嗎?」

雞飛狗跳、貓捉老鼠、守株待兔,這些成語竟然活生生在紐西蘭上演。一隻狗和兩隻雞、一對老鼠和三隻貓,還有麥森博士的家人朋友共同守護一隻兔子,六種「動物」奇妙的共住在一個屋簷下。這麼有趣的冒險,還真是一般人沒能力,也不敢做的。老鼠們從女主人的雙峰中鑽出、到處便便卻又情深意堅的一對雞情侶、貓掌勾搭在兔子身上一起共眠,各種難以想像的場面,只能說人類對動物的認識實在是太少了。

其實,人類對彼此的認識,也高明不到哪裡去。翻譯本書時,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正在彼此交火,除了家破人亡,大量原油流入地中海,原本美如黃金海岸的貝魯特海灘覆蓋著厚厚的黑色油污。人群之間的衝突,甚至是大規模的屠殺,究竟根源是什麼?麥森博士刻意讓不同物種共同生活,期望動物能帶給人類一些關於容忍、友誼與和平的可能。作者自己也承認,「自然」並不提供和平,只是暴力行為非常受到限制。如果答案不在於「本性」,那是制度嗎?還是人類必須重新承認自己的渺小與造物主的偉大?

這本小書,就像是三明治一樣,前後堅硬的麵包卻夾著柔軟可口的內餡。喜愛動物的人,儘管閱讀中間的一到五章。至於作者真正用心的導論與附錄,隨便翻翻吧!「嚴謹」的科學,不管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是不會接受麥森這類說法的。

――《不思議的動物王國》譯者吳斐竣

不思議的動物王國      《不思議的動物王國》
Raising the Peaceable Kingdom: What Animal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Social Origins of Tolerance and Friendship

  • 作者:傑佛瑞.麥森 (Jeffrey Moussaieff Masson)  

  • 譯者:吳斐竣、謝雯凱

  • 出版社:晨星出版

  • 出版日期:2007年4月30日  

 

自然人文「心」河川故事:南港基隆河左岸導覽隊 --﹥
作者:鄭以馨、俞佳瑩
從成美橋望南湖橋方向。鄭以馨攝走到以成美橋到南湖橋河段的左岸導覽隊,我們認識到河川保育工作較為溫暖、以及貼近在地生活的做法。不同於大坑溪河川巡守隊時常需要面對質疑與衝突,南港基隆河左岸導覽隊以導覽、教育的方式,與國中、小學的鄉土教學結合,帶領南港人認識自己的環境。從對家鄉的文史、自然風采的了解,進而產生對河川保育的認同。

基河左岸新力量

南港基隆河左岸導覽隊成立於2005年,隸屬於淡水河守護聯盟。當初的成立,源於南港社區大學的基隆河導覽田野調查及導覽規劃等課程。目前成員約有11-12名,固定出席者5-6名,大多是在地人,有退休老師,也有少部分外地人參與。

默默耕耘:以鄉土教學為主軸

南港基隆河邊的垃圾山,如今綠草如茵;但近來有再次開挖的風聲,居民擔心引來惡臭。鄭以馨攝目前導覽隊的活動,多著重在學童身上。曾經和舊庄、南港、胡適3所國小以及誠正國中合作,規劃左岸親子休閒活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傳承河川、生態、及人文的保育觀念。也曾和區公所、台北市立動物園等單位合作,進行各樣推廣活動。長期投入心力在志工導覽隊的隊長林鳳春表示:「我最喜歡小朋友,從他們身上可以得到很大的肯定與回應,這些都是讓我再成長的動力。」

南港社大每學期皆開設相關課程,為導覽隊培養新血;遇到新進成員信心不足時,資深成員會邀請他們參加各種活動及進修課程,除了增進彼此感情,也提昇導覽的知識技能,成員之間凝聚力強、從不藏私,2個月一次的聚會,是他們最期待的時刻。

導覽隊純粹是一支民間團體,除了社區大學補助講員鐘點費,凡車馬費、餐費等,都是熱心的志工朋友自行貼付;宣傳方面,除了透過社大、印發名片,也和附近兩家捷安特腳踏車店合作,幫忙聯絡接洽。

面對挑戰:先天不足,今日努力

南港河濱居民普遍加裝防水門。鄭以馨攝南港基隆河左岸導覽隊受限於人力與物力的限制,並未普遍讓當地居民所熟知;而南港人對家鄉環境生態的保育觀念,也尚在啟蒙階段,導覽隊除了推展各樣鄉土教育及相關休閒活動外,也希望政府能提供適當的援助及建設。

以藍領階層為主的南港社區,過去一向忙於生活的打拼,對在地文化及環境較無暇多加關注,面對近旁的基隆河也是如此,過去河邊垃圾山飄來的惡臭,以及每逢颱風來襲,豪雨令河堤變成瀑布的奇景,這些恐怖的夢魘,都阻礙了當地居民對河川的親近之情;但導覽隊以教育、休閒等軟性方式,引領人們認識南港,雖然較少涉及公共議題,但進行在地文史生態推廣時,也有居民和學校老師對導覽員的能力產生疑慮,遇到這種情況,林鳳春說,多與人溝通、多交朋友,千萬不要給人攻擊性。林鳳春常常上山買茶葉、和居民聊天,除了建立關係,也能趁機吸收耆老保貴的經驗。

未來展望:眺望河左岸的未來

河堤阻礙了人與河川的關係。俞佳瑩攝面對南港經貿園區如火如荼的發展,市容風貌瞬息改變,導覽隊希望政府能及早幫助家鄉保留珍貴的文史資料,也希望發展經濟的同時,能多關注自然環境的周邊建置,例如增設河濱的綠化遮蔭,讓人們更願意主動親近河川、愛護河川。

導覽隊成員期許自己站在傳承的第一線,希望有更多進修學習的管道,以儲備豐富的導覽知識。未來的工作也在志工們的規劃下,一步步完成當中。目前與南港社區大學合作成立工作坊,項目之一是介紹中南老街的摺頁,以後還要做大型的南港生態文史的大富翁遊戲,希望用輕鬆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帶領小朋友認識美麗的南港家園。

採訪側記:温暖動人導覽隊長的林鳳春

林鳳春出生於新港,從小浸染於重視家鄉文史保存的氛圍裡,大學讀園藝系,具有紮實的知識背景。加入第一屆導覽課程學員後,歷經辛苦的學習過程,以及嚴格的考試驗收,凝聚了學員之間深厚的情誼,和對南港的使命感,都是讓他接下南港基隆河左岸導覽隊隊長的契機。

雖然志工生涯占用他許多的時間,但林老師卻珍惜這個可以和小孩共同成長的機會。家庭成員間有共同的話題、感情更濃厚,家庭氣氛也更為歡樂:「我付出了時間,但同時也成就了家庭。」

林鳳春鼓勵有志從事環境志工的朋友「要『即時』做,不要考慮太多。這個工作沒有身份限制,尤其在家庭和工作有壓力感的朋友更不用擔心,因為從事志工服務不但不是負擔,反而會釋放壓力。」

林老師擁有一顆善待大自然的心,認為除非大自然對人類有立即性的危險,否則都應該要尊重自然,不應給予過多的人為干涉。在導覽過程中,大自然才是最好的教育者。將學員帶至現場加以引導,當他們由自身感受而產生觀念的轉化時,就是身為志工最大的回饋及成就感。

專欄作家麟之趾 --﹥
譯者:賈福相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麒麟之趾

王侯,你的兒子,偉岸神奇,像麒麟的足趾。
是的,他簡直就是麒麟呀!

王侯,你家的子孫,奮發英勇,像麒麟的額頂。
是的,他們簡直就是麒麟呀!

王侯,你氏族的子孫,英風颯颯,像麒麟的肉角。
是的,他們簡直就是麒麟呀!

Chi-lin's Foot

Translated by Fu-Shiang Chia

My lord, your son, noble and courageous,
favours the Chi-lins' foot.
Sir, your son is indeed the Chi-lin itself.

My lord, your descendant boys, brave and bright,
favour the Chi-lin's forehead.
Sir, they are the Chi-lin themselves.

My lord, your kindred male heirs, diligent and honourable,
favour the Chi-lin's horn.
Sir, they are indeed the Chi-lin themselves.

攝影賞析2007日本賞櫻(2):沒魚,蝦也好 --﹥
文字/攝影:唐炘炘

「啊,櫻花!」參加這個櫻花團的人,沒有一個不懷抱著看到滿樹櫻花、踩踏滿地落花地毯的美夢。於是,當大家看到上面那棵樹時,不禁眼睛一亮,叫出聲來。

但很遺憾的,它並不是櫻花,而是在日本春天也很常見的「木蓮」。沒魚,蝦也好,大家還是展開笑顏和它合照。沒賞到「櫻」,起碼,有賞到「花」啊。

京都•天龍寺 (攝影:joyi) 

其實,除了櫻花和木蓮,這時節的日本還是有不少別致的花可賞。京都天龍寺在入門口寫了告示,告訴大家可以進去賞些什麼花。仔細看了一下,嗯,這些花在這次旅行大部分都看到囉。

 名和神社的木瓜(長壽梅) 

天龍寺的三葉踟躕(杜鵑) 

天龍寺的梓辛夷 

打吹公園的椿(茶花) 

米子公園的馬醉木 

天橋立的雪柳 

不知是否怕萬一看不到櫻花,大家會心情低落,這次旅行社幫我們在賞櫻行程中安排參觀了兩個規模相當大的人造花園,園區內遍植色彩繽紛、造型各異的草本花卉,的確稍可彌補沒看到滿開櫻花的遺憾。漫步其中,覺得大地彷彿是塊超大的畫布,而花朵則成了各色顏料,拼組成一幅幅美麗的春之圖。

鳥取.花迴廊 

淡路島.夢之島花公園 

※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馬鹿絮語」寫于2007/4/7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副刊主編:倪宏坤
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彭郁娟•網編:李育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