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
2007.6.3
自然書訊

可愛怪畜生——學習生物的生存智慧

作者:邱郁文(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

 

大嘴海鞘,學名有「大大的雙唇」之意遠古人類本能地探索生物世界的奧妙,自古就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心:蝴蝶為什麼會飛?蛇怎麼爬?人類對周遭的生物有千萬個「為什麼」,在人的主觀眼光下將它分為「簡單」或「複雜」,甚至「高等」到「低等」。然而,從演化的角度來看,不管高等到低等、簡單或複雜,牠們都是天擇競爭下的成功者。牠們的生存,象徵著生存及生殖策略的成功,也寓意著生命生存之道。

綠色影展

穿越邊境.愛無國際――漂移邊境.美索影像展

作者:吳逸驊(自由攝影者);資料提供:漂移邊境.美索影像展
 

緬甸未來的希望

「浮萍,總以為自己有根,卻注定一世漂移。」
泰緬邊境的無國籍人,為生活、為逃避戰火,來到邊境城鎮——美索鎮。
沒人知道她們將會在此待上幾世代,或將要遷往哪裡?
然而在孩子世界裡,他們依然天真的玩樂,也不知道是否有一天能回到家鄉。
她們現在擁有的只剩下向天微笑的權利。
如果可能,我們應該協助她們保有這樣的權利,讓她們帶著微笑返家。

專欄作家

采蘩

譯者:賈福相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澗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去那裏採蒿,在水潭和小島。
去那裏用蒿,在諸侯的祭台。

去那裏採蒿,在山谷的水潦。
去那裏用蒿,在諸侯的祖廟。

頭上飾一高髻,日夜訴求。
禮完,卸下祭衣,回家休息。

自然書訊

改變人類歷史的蟲蟲危機――《人蟲大戰》

作者:溫于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人蟲大戰地球史上,昆蟲的出現已歷4億年,在牠們極度繁榮後,人類才姍姍來遲。但人類為求立足,常與其他生物相爭地盤,也常常發動戰爭,而昆蟲正是人類的強大勁敵,我們不僅改變昆蟲們的歷史,昆蟲更是數度改變了人類的歷史……

《人蟲大戰》,顧名思義即是說明「人」與人所謂的「害蟲」之間對決過程,而本書分了7篇,將對決前後做了詳細敘述。首篇「開戰前世界」,將戰場――也就是地球的各顯生代如何讓昆蟲帝國興起一一說明,同時也介紹了昆蟲永遠的天敵――鳥類,將「蟲鳥大戰」過程做為借鏡。

 

編者的話: 週日副刊邀稿中

 

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不論是文字小品式的「自然書寫」、「自然人文」,或是充滿畫面張力的「攝影賞析」,或是從「大地之音」、「綠色影展」撰寫從電影、音樂啟發而來有關自然的冥想、喟嘆或讚美,本報都非常歡迎,讓您的感受與眾讀者們一同分享。

投稿請寄 infor@e-info.org.tw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攝影: Rod Sayler蜾蠃築巢(劉玉成攝)

 
自然書訊
綠色影展
專欄作家
自然書訊

編者的話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專欄
環境副刊
熱門內容

蘆葦是水邊大自然交響曲的指揮棒

近土、淨土—舊土城彈藥庫

熱門關鍵字
不願面對的真相 禽流感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副刊主編:倪宏坤
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彭郁娟‧網編:李育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