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7.15
自然人文 兒子,老爸送你的畢業「苦行」之旅

作者:賴美雪

 

參與苦行的郭彥仁(左)、蔡文華(右)「環境苦行走到最後,可以看出我們在自省。」靜宜大學生態系學生郭彥仁,在歷經45天的苦行洗禮後這麼說。2006年「為尋找台灣生命力而走」的環境苦行,從6月26日至8月18日,步行環台,全程約1,100多公里,從台中靜宜大學出發,北上行經台北、宜蘭、花蓮、台東,再從屏東至高雄、台南,最後返回台中,參與者不但用眼見識台灣之美、用心體會台灣之聲、更用雙腳見證台灣之痛。

綠色影展

夜空舞者――蝙蝠
作者:陳奕妏
 

夜空舞者蝙蝠這群神祕的黑色飛行物,往往讓人產生很多聯想。從小時候看的卡通就可以發現,蝙蝠似乎就是吸血鬼的變身,每當肚子餓時就會飛出山洞,吸食人類頸部的血液為生;現在看到蝙蝠不用怕啦,因為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目前在台灣的蝙蝠沒有以人類血液為生的,牠們的覓食主要分成2類,一類是昆蟲,另一類則是水果。

每天傍晚就可以看到蝙蝠們在天空盤旋,根據統計牠們平均一天可以吃掉5、6千隻的昆蟲,對於農業來說應該是益處大於害處。因為害蟲的減少,農夫也就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了!

專欄作家 殷其靁
譯者:賈福相

 

殷其靁,在南山之陽。
何斯違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側。
何斯違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何斯違斯,莫敢遑處?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靁」音同「雷」。

 

雷聲

雷聲轟轟,在南山之南。
為甚麼你遠去他鄉?匆匆忙忙?
辛勤的夫君呀,歸來吧;歸來!

雷聲轟轟,在南山之側。
為甚麼你遠去他地?不得休息?
辛勤的夫君呀,歸來吧;歸來!

雷聲轟轟,在南山之下。
為甚麼你遠去他鄉?匆匆忙忙?
辛勤的夫君呀,歸來吧;歸來!

大地之音 《美麗心民謠》
作者:謝一麟
 

《美麗心民謠》去年胡德夫老師的《匆匆》專輯入圍金曲獎,野火樂集的相關歌手、工作人員,風光的走星光大道;今年更是交出亮眼的成績,很替野火樂集今年的成績感到高興。

《美麗心民謠》奪得本屆(第18屆)金曲獎的「最佳原住民語專輯」,這張專輯是由11首獨立的歌曲所匯集製作而成,都是收錄自「原浪潮音樂節」(野火樂集主辦)的現場演唱實況錄音,每一首歌都是經典中的經典,讓人百聽不厭。

 

編者的話: 週日副刊邀稿中

 
 

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不論是文字小品式的「自然書寫」、「自然人文」,或是充滿畫面張力的「攝影賞析」,或是從「大地之音」、「綠色影展」撰寫從電影、音樂啟發而來有關自然的冥想、喟嘆或讚美,本報都非常歡迎,讓您的感受與眾讀者們一同分享。

投稿請寄 infor@e-info.org.tw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攝影: Rod Sayler蜾蠃築巢(劉玉成攝)

 

自然人文

綠色影展

專欄作家

大地之音

編者的話

「環境信託」專欄7月至11月每隔周三全新推出,邀請您加入「築一方夢田」的行列!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專欄

環境副刊

熱門內容

無痕山林運動 輕拂過「全國步道系統」

【海洋保育人物】鄭明修探索海洋「內太空」

熱門關鍵字
LNT  國民信託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自然人文兒子,老爸送你的畢業「苦行」之旅--﹥

作者:賴美雪

編按:2006年,「為尋找台灣生命力而走」環境苦行,歷經45天;2007年「聖山朝聖」環境苦行之旅,亦於7月11日返抵玉山塔塔加後結束。此篇為2006年環境新聞志工研習營採訪去年環境苦行參與者的報導。

「環境苦行走到最後,可以看出我們在自省。」靜宜大學生態系學生郭彥仁,在歷經45天的苦行洗禮後這麼說。2006年「為尋找台灣生命力而走」的環境苦行,從6月26日至8月18日,步行環台,全程約1,100多公里,從台中靜宜大學出發,北上行經台北、宜蘭、花蓮、台東,再從屏東至高雄、台南,最後返回台中,參與者不但用眼見識台灣之美、用心體會台灣之聲、更用雙腳見證台灣之痛。

「用台灣腳,苦行就是教育!生態就是良知!」騎機車上學的郭彥仁,慨嘆美景易逝、無法慢下腳步欣賞之餘,萌生以步代行。「當時沒想要走台灣,只想走一段想去的地方,」因緣際會與鍾丁茂、蔡秀菊老師意志相和,激盪出許多想法,加上許多一起參與的同伴們衍生出一連串對環境議題的探討,都是郭彥仁始料未及之處。

「為環境永續而走!為台灣生態而走!為地球生界而走!為後代福祉而走!」這是環境苦行的四大訴求。靜宜大學教授陳玉峰說:「環境苦行用最笨的方式,作最偉大的事,達最好的效果。」在政客與財團角力下產製的工業與環境破壞,使得40位「苦行僧」們摩頂放踵,不分男女老幼,儘管磨破了腳亦在所不辭。路上的阿伯聽說用腳走臺灣,還說他們「吃飽太撐。」但苦行人天天在反省感恩:「我們很幸福,能投入苦行,並不是因為了籌學費或家中有事,有體力走便是福。」即使啃饅頭、頂太陽上路、忍受蚊蟲叮咬,亦甘之如飴。

「很多人本來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後來卻意外發現走路帶來的收穫俯拾皆是!」郭彥仁體驗到整個思緒都慢了下來,但整個五官都打開了;雖然疲累,但整個思緒卻是爆炸的感受。為何苦行?看到環境議題,對自我的期許、目標等,都湧出許多自省。

「對的事情就要堅持下去。」苦行成員年齡差異之大,從8歲到80歲都有,討論過程中產生高度民主互動,尤其在苦行結束前夕,部分成員提出效仿背負十字架象徵受難者表徵的耶穌形象,為刺激大眾關注下內部雖遭極力反對爭辯,然事過境遷後仍能以溝通方式處理臻於完美。

花蓮砂石車(屏東工作站夏可泰提供)          花蓮立霧溪東沙北運引起的沙塵暴(吳文龍提供)          苦行走破皮(吳文龍老師提供)

「本來只想參與一段,沒打算要全程參與的。」許多苦行者和三峽明德國中的吳文龍老師看法一樣:「這趟旅行是送給大兒子當大學畢業禮物」,小兒子年僅8歲,一旦投入,吳文龍義無反顧當起攝影兼司機。休息時小孩須拿水幫大家盛滿,他說:「孩子除需了解環境議題外,最重要是學習服務的態度。」孩子在疲累的情況下有服務他人的熱情,無怪乎他們的孩子比同齡的成熟許多。

「這件事只是要證明我們每次帶到台北抗議的水是真的。」大家都知道高雄林園工業區環境之惡臭,但不曾有過如此強烈的感受,平時開車路過,或看到煙囪,走進去就開始咳嗽,空氣中彌漫著酸臭,到後勁當地教授義務抽驗地下水,抽起來整個水是黑的且有苯的味道,但當地居民都是用此水灌溉,工業區就建在地下源旁邊;此外,噪音及空氣汙染也都是24小時如影隨行。

「一到現場,真的是感受到了!而且我也正遭受汙染!」台南台鹼安順廠黃老師解釋當地的汙染歷史,並與居民座談。聞到空氣,真實感受恐怖的工業區環境,眼看二仁溪的汙染、隨意傾倒的垃圾,郭同學痛心疾首:「為何有人要這樣做?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什麼?很多人都這麼想著,因為我們只是旋風式的路過,當地居民訴苦也好、闡述慘狀也罷,開一場記者會,能不能持續關注,也無以改變。」

「阿朗壹,是台灣唯一令我感動之處。萬一被開發需要我們就去,這是大家發自內心想為台灣作點什麼的時候。」台東接旭海一帶是環島公路預定地、台灣原始海岸林的最後一塊,因長期受軍事管制,破壞較少。海灘自然,森林原始,令人忘我。郭彥仁苦行下的美哉台灣,願藉日後打算每3-4舉辦一次的環境苦行永續下去。最後,感謝所有苦行隊員的人,以及一路默默相隨的苦行精神支持者。

高雄林園工業區嚴重汙染的地下水(吳文龍提供)          台南二仁溪丟棄的廢鐵塊造成極大污染(吳文龍提供)       台東到旭海的阿朗壹(台灣生態學會陳秉亨提供)       作者(左)訪問明德國中吳文龍老師(右)

綠色影展夜空舞者――蝙蝠   --﹥
作者:陳奕妏

每當傍晚時,在天空中飛舞的生物是否曾經引起你的注意呢?其實那可不一定全部都是麻雀或小鳥喔!有一部份可能是自然最佳的殺蟲劑――蝙蝠。

這群神祕的黑色飛行物,往往讓人產生很多聯想。從小時候看的卡通就可以發現,蝙蝠似乎就是吸血鬼的變身,每當肚子餓時就會飛出山洞,吸食人類頸部的血液為生;現在看到蝙蝠不用怕啦,因為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目前在台灣的蝙蝠沒有以人類血液為生的,牠們的覓食主要分成2類,一類是昆蟲,另一類則是水果。每天傍晚就可以看到蝙蝠們在天空盤旋,根據統計牠們平均一天可以吃掉5、6千隻的昆蟲,對於農業來說應該是益處大於害處。因為害蟲的減少,農夫也就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了!

夜空舞者――蝙蝠」這部影片介紹了在阿里山的隧道中,就住著這些神秘的蝙蝠。長約60公尺的33號隧道,因為崩塌無法使用,成為蝙蝠們的棲息地,牠們主要群聚在離洞口15- 45公尺的岩石中。有些沒有廢棄的隧道中也有蝙蝠的蹤跡,因為牠們早已習慣了火車的進出,因此不會受到火車的影響。蝙蝠是唯一會飛行的哺乳類動物,在台灣大約有30多種,表示台灣的生物多樣性相當高。

你知道倒吊的蝙蝠如何上廁所呢?會不會讓排泄物弄髒自己呢?你知道探察員如何聽到蝙蝠高頻率的超音波嗎?你看過還未睜開眼睛的小蝙蝠嗎?還有你看過蝙蝠的奶嘴嗎?在看完影片之後就可以得到這些答案噢!大自然中關於蝙蝠的一切有趣的現象正等著你去發掘!

專欄作家殷其靁 --﹥
譯者:賈福相

殷其靁,在南山之陽。
何斯違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側。
何斯違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何斯違斯,莫敢遑處?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靁」音同「雷」。

 

雷聲轟轟

雷聲轟轟,在南山之南。
為甚麼你遠去他鄉?匆匆忙忙?
辛勤的夫君呀,歸來吧;歸來!

雷聲轟轟,在南山之側。
為甚麼你遠去他地?不得休息?
辛勤的夫君呀,歸來吧;歸來!

雷聲轟轟,在南山之下。
為甚麼你遠去他鄉?匆匆忙忙?
辛勤的夫君呀,歸來吧;歸來!

 

Thunder Rumbles

Translated by Fu-Shiang Chia
Thunder rumbles on the South Hill's sunny side.
Why are you so far away? Why do you always hurry?
My diligent husband, come back – oh come back to me!

Thunder booms at the South Hill's foot.
Why are you so far away? Why don't you return to rest?
My diligent husband, come back – oh, come back to me!

Thunder roars at the South Hill's edge.
Why are you so far away? Why do you always hurry?
My diligent husband, come back – oh, come back to me!

大地之音: 《美麗心民謠》  --﹥
作者:謝一麟

去年胡德夫老師的《匆匆》專輯入圍金曲獎,野火樂集的相關歌手、工作人員,風光的走星光大道;今年更是交出亮眼的成績,很替野火樂集今年的成績感到高興。

《美麗心民謠》奪得本屆(第18屆)金曲獎的「最佳原住民語專輯」,這張專輯是由11首獨立的歌曲所匯集製作而成,都是收錄自「原浪潮音樂節」(野火樂集主辦)的現場演唱實況錄音,每一首歌都是經典中的經典,讓人百聽不厭。

第一首《長春花》是「高一生」1949年的創作,旋律簡單,歌詞言簡意賅,由超級女伶――小美演繹起來,更是增添淒美之情。

第四首《大武山美麗的媽媽》原為胡德夫的創作,曲調原為日治時代,台灣南部一帶在林班工作的原住民,因生活苦悶,常在工作中哼唱的歌曲。1974 年,胡德夫感念於未成年少女、雛妓的社會問題嚴重,有感而發創作這首歌;而在陳永龍的詮釋下,這首歌又有了不同的味道,更帶有傳承的意味。永龍常說:「我唱這首歌時,找到了對『家』的歸屬感。」

《巴奈十九》是Suming(姜聖民)的創作,描寫自己的妹妹從部落帶著夢想到尋求工作所遭遇的衝擊,樂風結合bossa nova、rap、雷鬼,融合中文、阿美族語。Suming也是「艾可菊斯」兩人團體中的「S」,也是「圖騰」樂團的主唱。「圖騰」樂團在2005年「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獲得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大賞,本屆金曲獎亦同時入圍「最佳樂團獎」。

第八首的《要記得說再見》是吳昊恩2000年的創作。吳昊恩的吉他技巧出神入化,曾獲得2005「台灣原創音樂大獎」原住民組首獎。去年與家家(紀家盈)推出「Blu in Love」專輯(角頭音樂),並多次在各大live house搭檔演出,本屆金曲獎「Blue In Love」亦入圍了「最佳國語專輯」、「最佳編曲人」(王繼三/迷路)、「最佳專輯製作人」(昊恩)、「最佳演唱組合獎」(昊恩、家家)共4項大獎,恭喜!

吳昊恩提到《要記得說再見》這首歌曲說:「從父親罹癌到過世,只有短短半年,時間雖然倉卒,全家卻因著還有時間好好告別、好好的訴說對彼此的愛,而感謝上帝。不是只看失去的,而是看我們還擁有的,其實一切還挺豐富喔!這首歌就是以如此的心情寫出來的,更是我認為很重要的生命觀點,提出來和大家分享。期待我們可以更坦然、更愉快、更勇敢說出:再見!我們會再見面的!」

另外《美麗心民謠》亦收錄了胡德夫2首歌曲――「Standing on My Land」、「Fangzalay」。《美麗心民謠》中的演唱人,野火樂集的家族、夥伴,在今年的金曲獎中入圍了許多獎項,都是實值的肯定。「原浪潮音樂節」、「唱自己的歌」等大小巡迴表演活動,在各地所灑下的音樂中種子、所點燃的野火,現在也開始抽芽、開始延燒。野火樂集,還有原住民朋友,請一定要繼續「出力」啊!讓我們有好的音樂聽!

本文原刊於作者部落格「放屁Fun&Peace

野火樂集

《美麗心民謠》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刊主編:倪宏坤
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李育琴
感謝環保署、教育部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