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育人物】鄭明修探索海洋「內太空」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海洋保育人物】鄭明修探索海洋「內太空」

2007年05月16日
本報2007年5月16日台北訊,李育琴報導

台灣四面環海,珊瑚礁海域的海洋生態之豐富,有著熱愛潛水人士讚不絕口的美景。「再不好好保護,我們的下一代就看不到這些寶貴的海洋生態了,」甫於5月初獲得日本「生態學琵琶湖獎」的鄭明修感慨地表示。生於澎湖,在高雄受教,然後到台北中研院擔任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研究員,鄭明修說,30年來看盡台灣海洋生態的變遷,只能說心疼。

在國科會主委陳建仁的推薦下,2006年中,鄭明修將其長期投注海洋生態研究的成果,以及2004年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關於硫磺怪方蟹生態的論文,向日本生態學琵琶湖獎的主辦單位滋賀縣政府投遞參選。鄭明修談到,得知獲獎令他有些意外。

鄭明修教授(圖片提供:鄭明修) 硫磺怪方蟹(圖片提供:鄭明修) 鄭明修的「內太空」(圖片提供:鄭明修)

不過,能夠得到這個獎,絕非僥倖。生態學琵琶湖獎,是日本官方對生態學研究極具聲譽的獎項之一,參選人須經過全球重要生態學家評審,目前每兩年才評選一次,每次選出一位日本籍、一位外國籍在生態保育上有特殊貢獻的研究人員。鄭明修是台灣第二位獲獎的學者。

該獎評審委員會的評語指出,鄭明修獲獎的原因,是因其30年來研究台灣海洋生態,所做的付出與貢獻。儘管怪方蟹的重要論文發表,是學術上的一大成就,但是評審委員會更看重他持續不懈的海洋生態保育工作。鄭明修說,這個獎項得獎人的年齡限制是50歲,目的是希望得獎者在50歲之後,仍能繼續為生態保育努力。鄭明修以49歲的年齡參選獲獎,意味著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保育工作,要投注關心。對於得獎的最大感觸,他說:「責任和壓力都更重了。」

令他憂心的是,台灣海洋生態研究長期受到忽略,政府和民眾關心不足,甚至會害怕海洋,不了解海裡的生態資源是一種資產,超限利用下一代的資源不知道多少倍。鄭明修認為,這是因為不了解所致。因此,他希望能透過影像、畫面、聲音等各種文化的層面,讓更多人了解海洋、親近海洋,這需要很多人一起來做,需要大家多發聲,共同保護海洋資源。

此外,他也鼓勵年輕的一輩,重視生態保育為普世的價值,積極投入生態基礎調查的研究工作,而政府也應設立海洋研究機構;最重要的,對於海洋資源的維護,還是需要海岸法立法通過,才能有實質的執法依據。

近幾年,台灣海洋生態的保育工作,也有值得驕傲之處,包括墾丁後壁湖魚類資源復育,以及綠島和東沙劃設海洋保護區的努力,這些鄭明修將在頒獎典禮上與國際分享。還有最近在國際影展頻頻獲獎的紀錄片《產房》,鄭明修也希望藉此機會放映,讓國際保育人士看到台灣海洋保育的成果。

鄭明修形容海底的世界是「內太空」,在那裡他只感到心靈很寧靜,沒有陸地上的干擾,更沒有電話鈴聲!「讀萬卷書,不如多潛入海底,」他說,身為學者,還是要走出實驗室,多多下海,聽聽各層面的聲音,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