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焦點
: 挖掘台灣環境的痛 環境公民記者的實戰與挑戰 --﹥
本報2007年7月23日台北訊,陳品潔、李育琴報導
台灣新聞
--﹥
美濃黃蝶祭 回歸自然初衷
不畏豔陽做志工 二子坪水池復育已見成果
「山徑童畫師」 引導孩子從山林步道中尋找創意
本報2007年7月23日高雄訊
「變!變!變!」一場兼具創意與環境教育的「山徑童畫師——創意繪本種子研習營」,讓參與的教師與故事爸媽個個秀出自己的法寶,五花八門的創意手繪書成品,搏得現場陣陣的驚喜!
這場研習為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主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承辦「全國步道系統系列推廣活動」揭開序幕,上週六(21日)在高雄樂群國小,邀請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指導包括手提袋書、魔法書等創意教學,並穿插校園的自然探索,將尊重森林與自然的觀念融入作品創意中。「綜合領域」的授課老師楊智豪指出,現在的孩子很需要學會尋找知識的技巧,更要懂得自己創造,從這次研習正好可以運用這些元素,融入未來的教學。
樂群國小校長辛武男特別在研習中鼓勵老師們多參與這些創造力課程,並藉由自然體驗,讓孩子學會尊重生命;而指導手繪本的方老師,一開始先透過動人故事——「柳杉的美夢」,訴說一棵柳杉「西西」期待被選中做為總統行館前的燈杆,不料被盜林的人一斧頭研掉了他的美夢。方老師建議老師們不但要多講故事,還可以教小朋友把森林裡生物當做故事的主角描繪在手繪本中。
帶領生態觀察的老師陳水田表示,老師運用校園綠地的體驗,可培養學生珍惜學校一草一木;進一步把學習的教室帶到帶到山林步道中,更能讓學生以尊重的態度去探索大自然的知識,去找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更能發現生命的真善美。
承辦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推廣部主任簡淑慧表示,本研習為「全國步道系統系列推廣活動」之一,主要希望結合「創意」與「大自然」,更希望未來老師在推動時,能啟發學生學習尊重生態,並可參加後續的創意系列競賽,包含「山徑小精靈-—創意繪本比賽」、「慢走更樂活-—創意新詩比賽」及「特色遊程——規劃比賽」。
此外,台北場繪本研習營將於8月4日在國立台灣博物館舉辦,本活動尚有名額,歡迎有興趣的老師及家長們把握機會報名,詳情請速洽詢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推廣部報名電話(02)2302-1122,
或上網 下載報名表。
貓纜掛空中3小時 遊客火冒三丈 21日晚停駛
高縣化妝踩街遊行 宣導資源回收
台灣奇景 下雨工廠排廢水染「紅溪」
玉帶鳳蝶大發生 恆春無處不舞蝶
新屋一農地 銅含量逾標準6倍
摘錄自2007年7月21日聯合新聞網桃園報導
景碩科技石磊廠下游的1筆農地,經縣府環保局檢測土壤的重金屬銅含量超過標準6倍,縣府農業發展局20日下午將含銅地的稻米悉數剷除,環保局水保課說,由於灌溉進水口上游的工廠只有景碩科技,它又生產印刷電路板銅覆基板,將調查是否是汙染源。
石磊村民發現景碩科技石磊廠在新屋溪的排水口排出黑水,質疑廢水未經處理,上月21日會同環保局稽查人員在新屋溪排水口、下游農地的灌溉進水口等地取水檢測。
景碩科技公司人事部副理廖振基說,景碩科技石磊廠排放水合乎法定放流水標準,質疑是農地長年有太多農藥和廢棄土汙染,由於並未接獲環保局通知,待收到環保局正式化驗結果再回應。
破盜採砂石集團 獲利上千萬
國際新聞
--﹥
東非蘇打粉工廠 恐干擾湖區紅鶴繁殖
政府要求日用品價格刪減50% 辛巴威商業面臨衝擊
美最高法院之決議 將壓縮淨水法案權限
全球測圖項目進展順利
西班牙推出減排溫室氣體一攬子計劃
美科學家發現蘭花新物種
為保護環境米蘭將對進入歷史中心區車輛徵收「污染費」
歐洲部分國家遭熱浪襲擊18人死亡
摘錄自2007年7月21日新華網布魯塞爾報導
歐洲南部和中部一些國家連日來遭遇高溫熱浪襲擊。截至7月21日,羅馬尼亞、奧地利和保加利亞因持續高溫造成的死亡人數已達18人。
歐洲中部和南部一些地區最高溫度接近42攝氏度,希臘正經歷100多年來最炎熱的夏季。高溫還在匈牙利、保加利亞和希臘等國引發火災。近5天來,保加利亞共報告發生火災1853起,其中78起發生在林區。
與此同時,歐洲其他地區正在遭遇不同的惡劣天氣。英格蘭西部、中部和南部以及威爾士的許多地區7月20日和21日遭受暴雨襲擊,成千上萬的房屋被淹,居民或被迫撤離家園,或被洪水圍困。波蘭則遭受歐洲罕見的龍卷風襲擊。
中國新聞
--﹥
中國今年洪流災害 已有800人喪生
大陸專家認為 三峽蓄水是鼠患原因
鼠患過後 生態平衡更重要
美對中食物品管 認為問題源於法令
京津風沙源治理區 沙塵暴趨緩
綠色學習課表
--﹥
「決戰商場新利器-企業環安衛資訊管理方案」研討會
開始時間: 2007/08/01 - 10:00am
結束時間: 2007/08/01 - 12:00pm
陽明山國家公園火山、溫泉探索營陽明山國家公園火山、溫泉探索營
開始時間: 2007/08/07 - 9:00am
結束時間: 2007/08/07 - 5:00pm
主辦:陽明山國家公園
對象:凡對地質有興趣,且年齡超過10歲以上的民眾均歡迎加入
梯次時間:8/7、8/14、9/1
費用:每人500元
電話:(02)2861-3601#286
對很多人來說,陽明山是個熟悉的名詞,可能很多人來看過櫻花,泡過溫泉,摘過海芋,吃過野菜,看過夜景...,但除了這些之外,您還對陽明山上那些東西有深刻的印像呢?可能很少有民眾知道台灣成立六個國家公園主要保護的標的是什麼?早期的陽明山因為特殊的歷史背景,總是蒙上一層讓人看不透的神秘面紗,一直到現在,陽明山在大部份民眾的印象裏都還只是有一個花鐘,和春天看花的場所,而更多的民眾也不清楚,看櫻花的陽明公園其實和陽明山國家公園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管理單位。
其實,陽明山成立國家公園的目的是為了保存台灣獨有的火山地質景觀;如果您曾經鳥瞰陽明山的山形,您可能會發現這裏的山,並不像雪山山脈或中央山脈有明顯的脈向,而多是以單獨的「饅頭」狀呈現,理由是這裏有些山是火山噴發後由岩漿所積疊而成,而非像雪山或中央山脈是因地殼擠壓所成,不同的形成方式當然也就有不同的外觀。而為了紓解生活或工作上的壓力,或許您也常來陽明山做個溫泉SPA,或到小油坑、冷水坑看看火山爆裂口或乳白色的「牛奶湖」,只是,
這些淋在您身上的溫泉是從那裏來的?
小油坑那個會冒煙的大坑洞範圍會不會愈來愈大?
冷水坑「牛奶湖」裏的水為什麼會是白的?
如果您有這些疑問,這個活動將會明白的告訴您;除了上述,我們還將帶您一探陽明山腳下的世界、聞聞刺鼻的硫磺、量量冷水坑與小油坑的溫泉溫度......。一個成功的解說,是要把生硬的專業研究,化解為大眾化的口語,我們深信,我們的活動內容與解說方式,可以滿足您對大自然的好奇,您將會發現,原來硬梆梆的石頭,也可以講得這麼有趣;如果您想嚐試一個活潑生動的地質之旅,這個活動不會讓您失望。
活動簡章下載
http://www.ymsnp.gov.tw/web/news1.aspx?News_ID=1670
卯上台塑工作坊—催生台灣的《企業人格診斷書》紀錄片
生物多樣性系列演講--<見證遠古—探索台灣海膽化石>
無車之旅: 往呼和浩特的路上 對白雲藍天的追逐 --﹥
觀察中國 :
在世界屋脊上尋找解決之道
--﹥
作者:佈雷克•斯通-班克斯(全球環境研究所的交流官)
一項曾用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的有機農業和沼氣革新項目正在西藏高原上被複製。但是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呢?
「該沼氣系統解決了長水村的牲畜糞便問題,並大大減少了當地對木材燃料的依賴。」
西藏自治區(TAR)的吳堅麥村地處偏僻,位於距離拉薩一個半小時路程的乾旱山區。吳堅麥村海拔超過3500米,夜晚寒冷,白天在喜馬拉雅山日光的直射下酷熱,巨大的溫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裏的乾旱貧瘠,讓人絕望。除了青稞,當地農民什麼都不能種植。
土地如此貧瘠,外界對其有機農業的經濟潛力幾乎沒有任何期望。但是,北京全球環境研究所(GEI)恰恰選擇了這裏,啟動其最雄心勃勃的沼氣和有機農業項目。
在西藏高原,農民靠以下幾種食物為生:糌粑(青稞粉製作的穀類食物)、幹肉、.酸奶以及著名的酥油茶,這些是藏民的主要卡路里來源。綠色蔬菜極為稀少。
當地農民說綠色蔬菜不能在這裏的土壤中生長。農民桑珠是一位居住在吳堅麥村的母親,她說:「我們一般種青稞,有時也種一些小麥和馬鈴薯。」但是她的命運已經改變了。她說:「現在我們能夠種植各種各樣的蔬菜了。」自從GEI幫助桑珠建起她家的蔬菜大棚和沼氣系統,她已經種植了白菜、黃瓜、辣椒、西紅柿以及其他多種蔬菜。
沼氣是一種有機物分解或者消化後產生的燃料。在西藏和長水,GEI採用了「連續進料系統」,當地農民們向地下的兩個槽裏添加肥料和其他有機物。然後加水使其分解,通過一個管子將其抽入一個密封的「沼氣池」。通過一個軟管,沼氣由沼氣池直接通入農民家裏的容器中,用來煮飯和加熱——甚至可以發電。
GEI在吳堅麥村的項目以兩種方式幫助像桑珠一樣的農民們。第一,沼氣系統提供甲烷氣,可以當作燃料,用來煮飯、加熱和發電。第二,發酵過程剩下的殘漿可以當作蔬菜大棚的有機肥,這為當地農民種植大量的綠色蔬菜創造了條件。GEI將沼氣系統安裝在蔬菜大棚裏,保證了前晚沼氣槽中產生的殘漿不會結凍。
儘管該項目已經贏得了政府官員和當地農民的讚揚,GEI西藏項目的啟動只是一個大型沼氣和有機農業商業項目的最新進展,仍需全面開展。
市場解決方案
2003年,當GEI執行主任金嘉滿開始策劃這個NGO策略時,她設想了一個組織,能夠建立市場導向的解決方案,以面對污染、森林砍伐、氣候變化和貧窮帶來的挑戰。金嘉滿知道中國的發展策略仍將優先考慮經濟增長。她與一個小組合作,建立了一個能同時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模型。該模型強調了市場潛力與環境社會效益的雙贏,因此,GEI在中國贏得了支持。
「2003年,我與保護國際的林之(音譯)博士和藍月亮基金的張基強(音譯)博士一起,考察了四川、貴州、雲南和廣西省,」
金嘉滿說。「中國西南部的這些地區生物多樣性豐富,而當地農民長期面臨貧困。這些農民的主要燃料來源於砍伐周圍森林裏的木材。」
在雲南省和廣西省,金嘉滿和她的同事們調查了已建立了沼氣項目的地區。這些項目是其他組織建立的,以減輕當地居民對森林資源的依賴。但是該小組發現,那些項目極少獲得成功。「那些科技過時了,40%至50%的沼氣系統根本不能用了,」
金嘉滿解釋到。「但是真正問題可能是,大多數系統都由政府或國際NGO捐助,沒有當地農民積極參與。因此,農民根本不喜歡這些沼氣系統,也很少進行維護。」
該小組回到北京後,開始設計GEI的沼氣和有機農業項目。「關於以前沼氣系統失敗的原因,我們考慮了很多,」
金嘉滿說。「那些系統沒有在經濟上幫助農民,只被設計用於幫助解決家庭能源問題。它們也許節省了」
金嘉滿和她的同事認為,將沼氣項目與有機農業創新一體化,他們便能夠解決當地森林資源開採所產生的環境問題,並通過為當地農民提供創收手段以確保他們的參與。
2004年,金嘉滿和GEI農村項目官員陳治平(音譯)選擇了長水村作為一項小規模沼氣和有機農業試驗計劃的示範點,該村位於中國西南部的雲南省麗江附近。當地一個地方經濟規劃主體——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最近募到了100頭澳大利亞乳牛的捐贈。牛糞引起了當地水資源的嚴重污染。這使長水村適於開展沼氣項目。
5戶居民採用了GEI的沼氣技術。3個月之後,GEI和當地農民開始建設蔬菜大棚,可以種植有機作物。在過去的兩年中,該沼氣系統解決了長水村的牲畜糞便問題,並大大減少了當地對木材燃料的依賴。沼氣系統提供燃料和有機肥,不但使農民省了錢,而且有機農業大大增加了他們的收入。
但是這些成功是有限的,該項目仍沒有在經濟上實現自負盈虧。事實上,它面臨了大量的問題,但是目前為止最具挑戰的是如何幫助長水村農民建立一個有效的市場鏈,讓他們能包裝、運輸、出售自己的貨物,並且通過專門的賣主在更大的市場上獲取更多的利潤。
克服障礙
在長水村贏得當地政府對該項目的支持相對容易。但是事實證明,要贏得當地農民的投入非常困難。這些地區的農民見證了以前沼氣創新的失敗,而這些項目幾乎不需要他們的幫助和參與。在看起來相似的項目上花費時間和勞動力,他們對此不感興趣。「當地農民想認真考慮他們如何才能受益,」
金嘉滿說。「我們為他們做經濟分析,並花時間準確地解釋受益方式。」
在西藏,從當地政府得到支持比在雲南更加困難。官員們不願意在這個項目上花費時間和財力。GEI助理執行理事里拉•巴克雷說:「當我們開始要在這個地區發展沼氣的時候,每個人都告訴我們在這樣的海拔、這樣的溫度下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吳堅麥村小規模試驗計劃的成功,使得GEI方法得到了政府的歡迎。有了西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投資,GEI計劃在2007年底前建設400個沼氣系統和蔬菜大棚。
但是問題仍然存在。還沒有一個項目能夠產生足夠的利潤,使其在財務上實現自負盈虧。要完全成功,必須建立一個市場鏈,把農民和外部市場聯繫起來。這樣農民不但能夠在市場上銷售他們的有機作物,獲取利潤,在市場經濟中變得有競爭力,而且能夠禁得起誘惑,不把土地租賃給開發商和農業綜合企業,讓那些人利用中國西部價格低廉的土地撈錢。
長水村農民合作社最初計劃進入廣州香港等地的市場,那裏有機作物能夠賣更高的價錢。但是事實證明這很難:這需要商業專業知識和銷售渠道,他們目前還不具備這些條件。
因此面對這些挑戰,GEI正在建立「麗江雪山有機食品有限公司」,一個中國和西方商業專家共同投資和領導的公司。該公司計劃將合作社的有機產品推向市場。
西藏的策略與此類似,但是項目經營規模更大——而且處於一個更初級的階段。現在這個小規模的試驗計劃完成了,今年西藏有40個成員,GEI正在與當地政府和農民合作,擴大經營規模。四月份,西藏農民合作社已經開始銷售它的第一批產品了。
這些項目成功地得到了西藏和雲南農民的積極支持和參與,也設法提出了環境和貧困問題真正的解決方案。但只有設法將農民組織起來,幫助他們真正在市場經濟中參與競爭,這些項目才能夠成功,並真正的自負盈虧。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 」網站,原發表日期2007年7月16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
基因生萬物 :
黃金追擊-以排遺中的DNA追蹤水獺的族群生物學
--﹥
作者:李玲玲(國立台灣大學生態學暨演化生物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