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譯自2007年8月14日ENS泰國,曼谷報導;朱以方編譯;蔡麗伶審校
根據上週在曼谷舉辦的會議指出,每年在南亞有至少660萬人死於環境污染,而這個數字相當於該區總死亡人數的25%。亞洲各國的部長均同意環境與衛生官員執行相關計劃,以降低這個數字。
此次在曼谷舉辦的部長級區域性環境與衛生論壇,是由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共同組織。Shigeru Omi是世界衛生組織的西太平洋區執行長。Omi表示:「假如我們有決心去扭轉現有趨勢,這個區域因環境惡化所導致的高死亡人數一定可以避免。」
集中燒金紙不污染?焚化爐淨爐儀式後再燒
食品原料標示 小心有詐
縣定古蹟林內濁水溪發電所 再利用
颱風沖刷露廢土 美麗灣變色
向下鑿井 解決野溪水患
油灰改道林口電廠 且慢
搶救中埔山 市府允協調
保護露脊鯨 美國會針對船速限制條例施壓
農業灌溉的氣溫冷卻效果 無法減緩暖化
肥胖人口成美國隱憂 波士頓有機農場從推廣新鮮蔬果下手
墨西哥罕見熱帶冰河 面臨暖化威脅消融
研究報告:全球暖化助長農作物疾病災害
紐時:中國病毒豬引發全球關注豬病大流行
雨水侵蝕 西安古城牆沉陷
地質調查不足又偷工減料 湖南沱江大橋 典型豆腐渣工程
重慶展開「鉛封行動」不讓船舶油污排入三峽
天山氣候持續暖濕為新疆生態帶來變數
公視再度播出海洋環境紀錄片「記憶珊瑚」
文山綠色尋寶—「綠色工作坊」開跑
夏日‧山中威尼斯之旅 ~ 獨木舟體驗活動
看守台灣協會徵求有勇有謀之專職台灣看守人
「科學不簡單」講座—「全球暖化與颱風」
生態工程:
全球氣候變遷 海岸生態工程的危機與轉機
海岸生態工程的觀念有別於一般海岸工程,除了防止海岸災害,保障人民安全,同時要確保海岸原有自然形態與附近生態系統、景觀、文化與社會經濟等各種因素之永續發展。這幾年政府與民間工程部門在生態轉型上的努力,可以看到許多綠意盎然的堤防。透過生態工程的原則——「尊重自然預留空間、維護生態多樣性、結構物與景觀環境之融合」(註1),讓我們一同來檢視當前的海岸生態工程。
讀者投書:
水患越來越嚴重,到底為什麼?
作者:廖桂賢(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博士研究)
8 月13日西南氣流為台灣南部帶來豪雨,造成許多地區嚴重水患,美濃赫然成為眾多受災區中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在網路上的新聞搜尋中,我看到了美濃市區積水達半層樓高、一片水鄉澤國的災情,令人心痛。淹水對美濃人來說並不陌生,僅僅2年前,7月中的海棠颱風的風雨就重擊美濃,讓許多農田、民宅、和商家泡在水中。2年前的水患,是地方上記憶中不曾有過的慘重災情;2年後,一個西南氣流又帶來破紀錄的水災。
不只是美濃,台灣各地的水患似乎一直在破紀錄,近年來,水患越來越頻繁,所造成的損失越來越慘重,在一次又一次的水患中,民眾覺得身家財產越來越不安全了。許多人一定不禁想問:水患越來越嚴重,到底為什麼?且讓我們來思考一下可能的原因。
綠色課表
生態工程
讀者投書
聯合國:亞洲經濟成長榮景下 暗藏海洋污染危機
水患
不願意面對真相的人工魚礁政策 (14)
環保機動車輛暢行 綠色交通概念成型 (10)
訂閱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 網編:彭郁娟 感謝環保署、教育部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