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越來越嚴重,到底為什麼?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水患越來越嚴重,到底為什麼?

2007年08月17日
作者:廖桂賢(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博士研究)

豪雨所帶來的水患災情。(圖片來源:我們的島)8月13日西南氣流為台灣南部帶來豪雨,造成許多地區嚴重水患,美濃赫然成為眾多受災區中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在網路上的新聞搜尋中,我看到了美濃市區積水達半層樓高、一片水鄉澤國的災情,令人心痛。淹水對美濃人來說並不陌生,僅僅2年前,7月中的海棠颱風的風雨就重擊美濃,讓許多農田、民宅、和商家泡在水中。2年前的水患,是地方上記憶中不曾有過的慘重災情;2年後,一個西南氣流又帶來了破紀錄的水災。

不只是美濃,台灣各地的水患似乎一直在破紀錄,近年來,水患越來越頻繁,所造成的損失越來越慘重,在一次又一次的水患中,民眾覺得身家財產越來越不安全了。許多人一定不禁想問:水患越來越嚴重,到底為什麼?且讓我們來思考一下可能的原因。

民眾受苦是因為政府無能嗎?

受災時,許多人第一個情緒反映就是憤怒,認為政府無能,政府沒有好好做事!一切都是政府的錯!真的是這樣嗎?政府沒有做事嗎?

諷刺的是,即使扣除貪官污吏放到自己口袋的錢,過去政府投入的治水經費並不少,每年都編列龐大經費進行河川治理和海堤工程等相關防洪減災工作。而目前,在總經費高達1410億的行政院「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的金錢投入下,各地的河川整治與區域排水等工程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所以,憑良心說,政府不是沒有在做事情,而且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幾年後台灣的大小河川和海岸「可望」被全面水泥化,水道排水的效率增加,達到「全面整治」的效果。到時候,水患的夢魘是否就解決了?答案的絕對是否定的!要說未來不會有水患,是天方夜譚,而且,我大膽認為未來河川若被「全面整治」後,水患問題反而會更加嚴重。(過去曾經為文探討工程治水的問題,請參考「摒棄河流整治迷思,建立與洪水共存的環境哲學」一文。

台灣近年來的水患問題不在於政府有沒有做事,而在於作法不對,僅治標而不治本;換句話說,政府一直以來投入大量的金錢,卻做錯的事情,如果方法錯了,政府再怎麼用力地做,絕對不可能解決問題。政府的治水模式錯在哪裡?就其中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幾乎把水患問題等同於排水問題,天真的以為,只要河道能夠迅速地把洪水排掉,就不會淹水了,在水利官僚的眼中,河川不過是排水管道,只看無生命、流體的水,卻不在乎河川本身是一個有生命力的複雜生態系統,是整個流域人為和自然過程行塑下的產物,忽略了其他影響河川動態的因子。

在這樣的思維下,河川整治成了面對水患問題的主要工具,不分青紅皂白就拿河川開刀,把阻礙水流的礙眼河岸植被剷除,用平滑的水泥取代,或將原本彎彎曲曲的河道拉直,以增加排水的速率,保險一點,再築個高堤把水擋在低窪的洪水平原之外;處理市區的雨水當然也是用同樣的思維,只要用排水道盡快將水排除到河流就好了。

但是,水患如果只是排水的問題,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做不好?很簡單,那就是因為,水患的癥結根本不在於河流的本身,而在於土地開發利用的型態,近年來,因為加諸在河川的防洪工程越來越多,這些工程的本身也成為水患加劇的元凶。洪水是自然的作用力,除非哪一天,天公再也不下雨,不然洪水永遠都會存在。沒有被人類大量改造的河流流域自有解決洪水的機制:例如河道旁低窪的平原或濕地可以用來蓄洪,河岸兩旁植物的摩擦作用可以削減洪水的力量,此外,河川上游的森林以及流域中其他的不透水鋪面在降雨時也可以幫忙吸收雨量,減少河川的洪峰流量。

都市開發要負責任

都市開發產生了越來越多的不透水鋪面,讓大部分的降雨無法滲透到地面上。想想看,降到地上雨的水,即使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超大雨量,如果至少有一部份得以直接滲透入地下,或是被儲存起來再利用,災害是可以減少許多的。再想想看,如果河川上游的水土保持做好,有茂密的森林吸收水分,抓住土壤,河川的洪水量也會減少,而如果中上游的河道有著自然的河岸,有可以減緩洪水流速的植物,有了中上游的緩衝,滾滾洪水也不會直沖人口較密集的下游城鎮。

可是,每次當洪水又帶來災難時,政府的水患成因分析通常都忽略了都市發展的影響,往往歸咎於異常降雨,或是整治和排水工程還沒有完成。在河川已經被整治的區域,就可能將問題指向抽水機故障、排水道系統堵塞、或是沒有經費做河川疏浚。「整治尚未完成」與「管理疏失」成了不用檢討基本治水邏輯的最方便藉口,而民眾也以為問題都出在這裡,天真的相信一旦河川整治完成,只要又後續的維護管理和疏浚,天下就會太平。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有些地方做了整治加了河堤就沒有水患了?很簡單,因為本來應該淹到你家的水淹到沒有堤防的別人家去了。那你一定會說,那如果所有的河川都整治了,都加了堤防就沒事了吧?理想上是這樣,但是天不會從人願,因為當整個流域中的河流都築了堤後,水還是得找地方去,當超大的洪水來臨時,大家就一起淹水了,更恐怖的是,在這種情況下,淹的水還無法排到河流中,那會是什麼樣的人間煉獄,難以想像。顯然,河流整治是一條治水的死胡同。

有更有續的方法可以減輕水患災害

換另一個角度想,如果人民花了好了辛苦的納稅錢來建造昂貴的防洪硬體系統,為了保障身命財產安全,卻必需要仰賴機器的不故障,政府再得在花更多錢定期清理綿密的排水道已經進行河川疏浚工程,還得仰賴這中間沒有管理行政上的缺失,這樣的系統真的能夠提供我們安全的保障嗎?台灣政府的行政管理效能是否可以提升見仁見智,但歷史告訴我們,管理疏失是難以避免的,事實上,經常發生;此外,得仰賴更多金錢持續投入的解決方案,並不是一個永續的方案,這代表了台灣政府和水利官僚一直以來仰賴的治水方法有根本上的問題,不值得信賴也不能帶領我們走向永續的未來,既然如此,我們沒有理由支持政府一直往工程治水的死胡同走。

那麼,水患有其他的解決方式嗎?當然有。許多研究已經證實,以河川整治為主的防洪工程無法解決水患問題,反而帶來更多的災害,因此,部分歐洲國家已經開始改變思維,思考利用河川的自然機制來處理水患問題(這部分我也曾為文介紹過,請參考「改變中的水患管理哲學—向歐洲學習」一文。

更永續的水患管理方法不是沒有,只是頑固的水利官僚仍然不能採納新思維,國家系統和社會環境也還沒有準備好接受新作法,同時,自私的政治人物也認為硬體的政績比較能夠吸引選票,台灣要邁向真正永續的水患治理,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但我們至少不能不知道,當前的治水模式是行不通的!尊重河川原有的自然運作,才是最好的解決水患方式,這並不是說「治水工程同時也要考慮生態」,應該說「治水等於尊重河川的生態系統」,如果忽略了河川系統的健全運作,治水永遠沒有效,治水就是保護生態,而不只是「考量」或「兼顧」生態。

回到最初的問題上:我們的政府沒在做事嗎?有,但是做的是錯的事。我們的政府無能嗎?我認為,政府的無能在於沒有長遠的眼光,即使再有魄力、有執行力的政府,若沒有用前瞻永續的思維做事、解決問題,再有能力也不會解決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的工程治水,不如不做,多做只是禍國殃民。

水患加劇不能全怪在氣候變遷頭上

越來越多人開始認識這個名詞,氣候變遷似乎成了最方便的天災咎因,水患、土石流的災難可以一律怪罪在異常降雨上。異常降雨是不是真的該為越來越嚴重的水患負責,仍需要嚴謹的研究來探討,但是將任何嚴重的災情都怪氣候變遷上,只是會掩蓋了其他也應該被關注的議題,就像以上的討論,水患越來越嚴重,人為因素(尤其是錯誤的防洪工程和不當的土地使用模式)也要負相當大的責任,至少,如果沒有人為因素的推波助瀾,異常豪雨所造成的災情不會那麼嚴重。

回想一下,許多水患並非導自於破紀錄的豪大雨,許多時候,一場午後雷震雨就會造成水災。因此,我們不能將水患的責任推到氣候變遷上。但是,越來越頻繁的破紀錄降雨量,的確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水患和土石流的威脅,因此水患治理必需要考量氣候變遷的課題。

氣候變遷是一個頭痛的課題。未來氣候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雖然科學家對地球整體的氣候有了大約一致的看法,但是各個區域的氣候變遷卻是難以預測。在未來台灣的降雨狀況無法精準預測之下,我們需要一個更有彈性的水患管理策略。可以確定的是,河川會繼續氾濫,我們要針對的問題不在於排除洪水,消除洪水,而在於洪水來時,能不能減輕災害?這需要新的智慧和解決問題的邏輯,需要我們從根本思考問題的來源。

用新的思維看水患問題

在地小人稠的台灣,在氣候變遷的威脅和不確定下,如果人們不得不居住在河川容易氾濫的地方,我們一定要思考如何在面對洪水時更有韌性。這並不是指像阿信般默默吞下苦楚的韌性,而是指在淹水時,不會受到傷害或是只會受到最小傷害的韌性;打個譬喻,流行感冒的季節,在密閉容易傳染的環境中,健康的人比較不容易感染,體質不好的人就容易生病,我們可能無法不處在有病菌的環境中,但是可以鍛鍊健康的體魄來防止生病。同樣的道理,有河流就會有氾濫,我們不可能消除洪水,但是我們可以打造一個讓洪水不會造成災難的生活環境,我們可以調整居住模式來適應洪水,解開人與洪水的衝突,才是真正的治本的水患解決之道。

在水災的議題上,我們一直進行著失焦的討論和指責,生命財產的損失固然令人心痛,但大部分的民眾和政客看不到真正的問題,才令人擔心。如果每當災難來時,就把矛頭指向政府整治不力或氣候異常,並盲目要求政府盡快解決,卻不去思考災難的根源,台灣島將永遠不會脫離多災多難的命運。

本文轉載自廖桂賢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