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8.28
本日焦點: 暖化抬升地中海水位 埃及糧倉不保

尼羅河三角洲是該國的糧倉。(圖片來源:wikipedia)

 

摘譯自2007年8月24日外電報導;陳維婷編譯;蔡麗伶審校

如果氣候變化預測成真,貧窮與人口過多的埃及將在本世紀末面臨更惡化的糧食問題,迫使百萬人民離鄉背井。世界銀行指出,埃及對全球暖化影響特別無力招架,可能面臨「災難性」的後果。

科學家普遍預測,本世紀末地中海以及其他海洋可能上升30公分至1公尺,三角洲沿岸地區將被淹沒。吸引成千旅客的沙灘將可能在2100年之前被海水吞沒。海水也威脅著亞力山卓古城,這個羅馬帝國時期第二大城裡尚未出土的珍貴考古遺跡。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生物多樣性

全民總動員-為了山椒魚的美麗

作者:徐銘謙(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阿帕拉契山區裡藏有非常多樣而美麗的山椒魚美國東岸阿帕拉契山脈(Appalachia)南方山區有非常多樣的山椒魚(Salamander),我雖不學生物領域,但是看到身上有各種各樣色澤斑點的山椒魚,倒是懂得欣賞。可惜的是,我跟害羞的山椒魚相見的時候,往往不是太幸福的結局。因為他的出現,總是伴隨著我的鋤地,挖掘潮濕的樹根、柔軟的腐植土或是翻開石頭的下方時,他就會毫無遮蔽地倉皇現身,而更多的時候,他已經因為我的鋤頭分成兩半,而此時頭跟尾分別顫動不已,我只能心痛地跪下來,脫下工作手套捧著他,久久無法繼續工作。

深度報導

瓶裝水的罪惡,你喝不出來

作者: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每生產1公升的瓶裝水罐,需另消耗17.5公升的水。(圖片來源:istock網站)6罐未開封的瓶裝水,整齊地排列在會議桌上,透明的瓶身加上白色的標籤,散發出一股極簡的時尚感。

會議正討論著企業間的碳排放交易,與會者陸續轉開了瓶蓋,尖銳的膠膜碎裂聲,像暗箭般在會議室裏四竄。兩個小時後會議結束,6瓶水中開了4瓶,開封的水全都沒有被喝完,喝剩的水一如往常地將被沖到下水道去。

這是再尋常不過的企業開會場景,瓶裝水不知自何時起,已成會議桌上的必要擺設。其實不只是企業,包括學術的研討會、議會的公聽會、政府的協調會、一直到學校的家長會,瓶裝水都是必然與會的貴賓。

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飲用瓶裝水嗎?

行動參與

協助農民度過難關 招募全國志工來花蓮

發起單位:青輔會東部青年志工中心、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


掉落滿地的柚子這次聖帕颱風侵台,花東地區首當其衝,尤其是花蓮瑞穗、玉里、卓溪、光復、壽豐、吉安等地區,種植文旦的農民,損失最為慘重。滿地的落果,是一年的心血,農民們欲哭無淚。

農家的人手普遍不足,而現階段最緊急的,是撿拾遭遇風災後掉落的文旦,協助農民換取政府的補助金。1公斤的落果,可換取新台幣3元,對損失慘重的農民們,也是一筆珍貴的補貼。

東部青年志工中心,招募全國志工來到花蓮,協助農民們度過難關。青年志工中心將提供志工們來回花蓮的火車票交通費,以及志工們的保險費用,協助志工們進入農村,夜宿農民家中,一同為農民伸出援手。

我們需要:
1.可到花蓮縣瑞穗鄉、玉里鎮停留2天以上的志工
2.協助柚農們重建農園
3.協助柚農們檢拾掉落的文旦柚子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生物多樣性

深度報導

行動參與

本會快訊

本會徵求編輯志工

本會於7月至11月,每月1日、15日推出外來種防治主題系列專文。

熱門內容
跟我一起去護砂-2007七股生態工作假期
無消費日三巨猴 信義商圈大遊走
熱門關鍵字
氣候變遷    地層下陷
推薦評論
未完成的案例:公益信託森林文化博物館保存基金 (1)
不甩中國打壓 用環保作外交的100種方法 (1)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台北鳥會電子報

本日焦點: 暖化抬升地中海水位 埃及糧倉不保 --﹥

摘譯自2007年8月24日外電報導;陳維婷編譯;蔡麗伶審校

如果氣候變化預測成真,貧窮與人口過多的埃及將在本世紀末面臨更惡化的糧食問題,迫使百萬人民離鄉背井。世界銀行指出,埃及對全球暖化影響特別無力招架,可能面臨「災難性」的後果。

其中最脆弱之處是該國糧倉——尼羅河三角洲,即尼羅河注入地中海前沖刷出的扇狀肥沃耕地。三角洲僅佔國土面積2.5%,卻有超過3分之1,約8000萬人口居住,埃及其他地區則多為沙漠。

南部的亞斯文水壩早已為三角洲帶來威脅。水壩在1970年完工,雖供應了迫切所需的電力並控制尼羅河的氾濫,卻也阻絕飽含養分的沉積物流入受侵蝕的三角洲。

若將氣候變化納入考量,尼羅河三角洲所面臨的新問題可能為埃及帶來更嚴重影響。

科學家普遍預測,本世紀末地中海以及其他海洋可能上升30公分至1公尺,三角洲沿岸地區將被淹沒。

亞力山卓大學環境科學家愛瑞伊(Mohamed el-Raey)表示,地中海過去10年內每年緩慢上升0.2公分,已淹沒埃及部份海岸線。

吸引成千旅客的沙灘將可能在2100年之前被海水吞沒。海水也威脅著亞力山卓古城,這個羅馬帝國時期第二大城裡尚未出土的珍貴考古遺跡。

但上述損失只是保守估計,如果部份科學家預測的最糟景象發生,格陵蘭與南極冰層可能因全球暖化無快速崩解,使海面上升約4.9公尺。根據世界銀行今年發表的研究,這將對埃及造成巨大破壞。

世界銀行指出,若海面上升1公尺,三角洲將有4分之1被淹沒,使埃及10.5%的人流離失所,並衝擊糧食供應,因為目前該國超過半數的作物種植在三角洲上。

躲過水淹的地區也會面臨其他威脅,例如地中海鹹水滲入灌溉用的尼羅河地下淡水系統。
 

台灣新聞  --﹥

沿海漸控管 地層下陷轉內陸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中國時報布袋報導
雲嘉兩縣市沿海長久以來飽受地層下陷威脅,年年難逃水患之苦,如今在政府有效控管地下水井及養殖業者力求轉型下,下陷程度已逐年趨緩,但近年來,卻有學者發現下陷區域有轉向內陸擴展跡象。

長期以來,有關單位都將地層下陷釀禍原因歸罪於養殖業者超抽地下水,但隨著區域性質不同,專家也發現其他包括農業用水、水利供水都可能是促使地層快速下降的原因之一。目前下陷最嚴重的地方已不在沿海,反而出現在農業為主的平原。

雖然嘉義沿海這幾年下陷狀況有趨緩跡象,但蔡慕凡不諱言表示,目前幾個地下水位監測儀數據已顯示接近零界值,表示內陸鄉鎮已出現下陷危機,如再不進行有效預防,恐怕會演變成全面性的地層下陷。

 

整地填廢土 1天倒上百噸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中國時報三峽報導
三峽警方在安坑查獲地主以「整地種植」為名,大量回填土方牟利,根據警方統計,光是一個上午便有十多輛砂石車進入,傾倒上百噸事業廢棄物,嚴重汙染當地環境。

地主李興德向警方供稱,他的農地因政府道路施工時未作好排水,導致「農地變窪地」積水無法耕種,大批砂石車前來倒土是為了墊高地基以方便耕種。但警方在所謂的回填「泥土」中找到大批磚塊、木條、廢棄家俱,發現根本就是營造廢土。

不肖地主開放私有地回填廢土「來1車賺1車」,不肖建商讓砂石車嚴重超載,遠比送合法廢土處理廠划算。警方說,因違法廢土回填可讓地主、建商「雙贏」,難怪甘冒遭法辦鋌而走險的地主大有人在。

 

台電:變電所無害健康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中廣新聞台北報導
台電表示,民眾抗爭變電所興建,是因為擔憂會有電磁輻射。不過依據WHO世界衛生組織2007年6月發布的一份長達14年監測研究證實,包括變電所的電場曝露並沒有實質的健康疑慮,也沒有證據顯示會危害造成兒童白血病。台電表示,民眾無須對發電廠和變電所電磁安全過度擔憂。

台電副總指出,WHO今年6月發布的第322號文件,對電磁場影響的健康報告續觀察長達12年,但結論是電場曝露沒有實質健康疑慮。

報告也針對兒童白血病是否可能因長期暴露極低頻電磁場而受害,也沒有直接證據。台電表示,對輸變電設施產生的磁場監測,台電監測值也終遠低於國際標準值。

 

澄清湖建步道 雙人亭樹林光禿禿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自由時報高雄報導
澄清湖美麗風光聞名全台,近來自來水公司卻於雙人亭樹林興建步道工程,砍伐上百棵樹木,原本綠意盎然的景觀變成一片荒蕪,民眾痛批水公司行徑背馳環保理念,令人痛心!

水公司委託包商砍除上百棵樹木,僅留下相思樹等富有價值樹種,並動用怪手大肆開挖綠地,規劃興建3條步道,總長度420公尺,已於7月1日動工。

許多遊客入園區看到原本濃密的樹林遭怪手破壞,樹木被連根拔起,痛批水公司破壞大自然。經常前往涼亭釣魚的邱姓民眾說,澄清湖是高縣珍貴的都市森林,美在它的渾然天成,水公司人為破壞,樹林一片光禿禿,看了實在令人心痛。

 

9年一貫結合海洋 6縣市開海洋教育研討會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中央社金門報導
發展海洋教育為教育部政策之一,台灣中區6縣市27日在金門縣召開海洋教育縣市推動策略研討會,進行經驗交流,希望讓9年一貫課程結合海洋教育,培育具有海洋素養的一代。

研討會由台中市、苗栗縣和彰化縣等3縣市提出海洋教育推動情形簡報和議題分享。 召集人東海大學教授王文科指出,台灣四面環海,位處海洋要地,擁有發展海洋的條件,教育部在2007年正式研訂海洋教育白皮書,在現有海洋教育基礎上,確立我國海洋教育未來發展的目標、方向和策略,希望結合各縣市資源和經驗,提供下一代更好的海洋教育。

研討會活動,除了與會人員除交換意見外,並將參訪小金門、太武山、水頭傳統聚落、金城老街、八二三戰史館等景點。

 

蘇花公路31日可勉強開放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中廣新聞報導
蘇花公路受連續颱風豪雨影響,出現嚴重崩坍,東部地區的物資運補出現缺口,公路總局陳世昌表示:如果施工加固路基的進度順利,希望趕在31日之後開放,但仍須依照施工的進度評估。

蘇花公路受颱風豪雨影響,147公里觀音路段路基嚴重流失,上下高低落差達到70公尺,公路總局緊急採用鋼樑加太空包的施工方法,施做臨時路基,在颱風離開第3天就搶通單線,卻因為開放問題,跟駕駛人產生衝突,部分大貨車駕駛甚至用圍堵的方式抗爭,攸關花東後山民生物資補給以及農產品運送的蘇花公路,凸顯颱風季節的脆弱。

 

環保署監控中區暗管排廢水 3業者遭查獲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中央社報導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在中部地區鎖定5家疑似利用暗管偷排廢水的「黑名單」業者,以科學儀器進行監控,至7月底已查獲3家業者不法事證;其中兩家在彰化縣境從事電鍍作業,一家在雲林縣境從事皮革製造,環保署均已函請當地縣政府依法處分。

環保署指出,不肖業者為節省處理廢水成本,常會利用假日、夜間偷排廢水,環保稽查人員因此常需犧牲假日、夜間時間,執行突擊稽查取締工作,但仍有少數不肖業者轉改以埋設暗管方式偷排廢水,今年環保署運用科學儀器設備監控蒐證績效顯著,已另再選定10家可疑業者名單監控中。

 
國際新聞  --﹥

氣候變遷威脅臨海居民 澳洲進行模擬計畫

摘譯自2007年8月23日ENS澳洲,坎培拉報導;丁秋仁編譯,莫聞審稿
澳洲東南角的海岸邊。(圖片來源: CANA)澳洲政府目前正在進行一項模擬計劃,模擬氣候變遷未來會對澳洲大陸的海岸線帶來何等影響。這項計劃將顯示出,位於澳洲海岸的基礎建設、社區住宅和生態系統,在風暴潮、洪水以及海嘯等災害下,今日光景將有何改變。

澳洲環境與水資源部長湯布(Malcolm Turnbull)表示:「85%的澳洲人口居住於海岸線附近,因此我們有必要深入了解氣候變遷將對這些區域會造成甚麼影響,並藉以規劃因應策略。透過這項計劃,澳洲海岸區將發展對應對策,抵抗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據澳洲環境部於2003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澳洲的平均溫度在上個世紀已上升0.7,且在20世紀後半葉的自然氣候變易紀錄中,亦可觀察出氣溫暖化的明顯趨勢。

該報告內容亦顯示,暖化的氣候預期將導致徑流長度縮減,河川、海口及海岸的含水層度升高,另外大量繁生的海藻亦將影響部分都會區域正常供水,並且加劇用水安全之堪虞。

有鑑於上述潛在的問題,國際氣候變遷行動網澳洲分部(CANA)針澳洲海岸地區的居民提出警告,隨著氣候系統愈來愈詭譎的表現,海岸邊的社區住宅將面臨極大風險。\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

 

聯合國:對抗氣候變遷 開發中國家是關鍵

 
摘譯自2007年8月23日外電報導;丁秋仁編譯;莫聞審校
聯合國氣候變遷秘書處21日表示,為了對抗氣候變遷,全球於2030年以前所需削減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估計超過3分之2落在發展中國家的肩頭上。

據聯合國估算,在2030年之前,全世界總計每年需斥資上千億美元對抗氣候變遷。報告指出,光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就得花費約2100億美元,用以投資開發節能與低碳再生能源的技術等。另一方面,每年用於因應氣候變遷的資金數目更是難以估算。

根據《路透社》報導,中國及印度等開發中國家正處於經濟迅速成長的階段,為了維持經濟蓬勃的狀態不斷燃燒煤炭,這些國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全球溫室氣體上升的最大原因。

聯合國說,為了對此問題解套,富國除了援助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解決氣候變遷的問題,也應消減國內助長民眾依賴石化燃料的政策,訂定有利再生能源的政策。另一項解決方式即為碳排放交易,讓富國藉由此機制向開發中國家購買碳補償,以符合各國國內的排放標準。

參考資料:路透社報導
 

澳洲東北岸 百年難得一見豪雨釀災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中央社報導
澳洲東北岸連續數天豪大雨,陽光海岸地區累積1000多公釐雨量,造成嚴重水患。澳洲最近的天氣十分詭異,氣象人員指出,這個季節裡,這種天氣百年難得一見,上次發生時,是在1880年代。

昆士蘭緊急中心地方主管特沃邁表示,洪水目前已經消退;由於事先使用大批沙袋阻擋水勢,相信災害已經降到最低程度。特沃邁表示,「受災地區主要在諾沙河、庫羅伊巴湖與庫沙拉巴湖地區,居民受到影響;雖然我們相信,最糟的情況已經過去,但可能還要等幾天,水位才能消退到正常水準。」

 

氣候變遷 法義葡萄酒快沒好日子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法新社報導
共和國日報23日說,全球氣候變遷威脅到歐洲最上等紅葡萄酒之一的義大利勤地酒產地,在數十年內可能讓它的最佳氣候條件一去不返。

美國南奧勒岡大學的瓊斯教授在佛羅倫斯舉行的一項國際研討會說:「我們預估在50年內,勤地葡萄酒產地的氣候平均將上升攝氏2度 ( 華氏3.6度)。」瓊斯說,法國波爾多和義大利的勤地 (Chianti)可能會變成北非葡萄酒產地一樣,原有適合葡萄生長的理想氣候條件可能一去不回。

美國專家在第32屆國際地理學研討會提出研究報告,指出義大利中部最美的田園景觀大地托斯卡尼將變得越來越熱,也會越來越乾燥,間歇性下豪大雨。

 

百年來最嚴重山林大火 希臘懸賞歐元百萬緝凶

摘錄自2007年8月26日TVBS報導
希臘自從上個星期爆發大規模的森林大火,到目前幾乎全國半數地區都傳出火災,至少有61人死亡。

由於火勢太猛烈,迫使希臘政府24日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從外太空拍下來的衛星圖,都能看到白煙四起,現在火勢不斷蔓延,就連世界文化遺產,奧運的起源地奧林匹亞古蹟都岌岌可危,隨時有可能遭到祝融吞噬 。

野火蔓延到古奧林匹亞競技場附近,當局研判,這場山火,有可能是人為,希臘政府懸賞100萬歐元(136萬美元)要捉拿縱火犯。

 

墨國警破獲6萬走私海龜蛋 6人落網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東森新聞台報導
海龜在國際間是屬於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但仍有不肖商人盜獵。墨西哥警方日前逮捕6人,嫌犯涉嫌非法出售超過5萬8000顆海龜蛋,數量之多相當罕見。

墨西哥警方24日於墨西哥南部,逮捕5男1女企圖載運出售這些海龜蛋。超過5萬8000個海龜蛋看起來像乒乓球一樣被分裝在數十個塑膠袋裡。

海龜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墨西哥是多種海龜主要的棲息地,但因為海龜蛋被饕客視為是桌上的佳餚,常有不肖商人盜獵海龜蛋出售,每年墨西哥有關當局都會在市場上查獲數千顆海龜蛋,而這一次數量之多則相當罕見,6名遭到逮捕的非法商人,屆時最重可能將被處以9年的期徒刑。

 

印度日本腦炎肆虐 9省逾185人死亡

摘錄自2007年08月27日中廣新聞報導
印度衛生部27日表示,由病媒蚊叮咬散播的日本腦炎病毒在印度肆虐,2007年到 8月中旬為止,印度有9省已發現837個病例,其中病發死亡人數超過185人,尤其以東北部阿薩姆省死亡115人最多。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印度衛生主管巴比耶醫生表示,印度其實可以控制日本腦炎蔓延,因為印度生化製藥工業發達,有足夠製造疫苗的能力,卻僅生產實際需要量10分之1的疫苗。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日本腦炎病毒會引起急性腦膜炎,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受損部位包括腦、脊髓及腦膜,衍生的神經性後遺症包括語言障礙、運動肌無力等,嚴重者則會休克死亡 。

 
中國新聞  --﹥

中國加強國際合作 化解荒漠化難題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中央社內蒙報導
中國荒漠化面積大、分佈廣、類型複雜,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在防沙治沙方面正展開國際合作,已與世界上3分之1的國家簽署林業合作協定,每年並且為第三世界國家培訓大量的防沙治沙技術人員。 自2002年以來,國際間總共有23項無償援助中國專案,是透過商務合作來改善中國的荒漠化問題,總經費約1億4000萬美元。

而現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正舉行2007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希望集思廣益,加強各國交流合作,共解荒漠化難題。

 

淮河支流水污染情況嚴重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新華社北京報導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毛如柏26日表示,淮河支流水污染情況比較嚴重,防治工作亟待加強。

毛如柏說,沙潁河是淮河流域面積最大的一級支流,也是對淮河幹流污染影響最大的一條河流,其接納的污染負荷約占淮河流域的3分之1,過去淮河幹流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的污水團多來自此河。

賈魯河匯入沙潁河中游,沙潁河的污染負荷大約3分之1來自賈魯河。位於賈魯河上游的鄭州市污水處理率不足60%,大量未經過處理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中,由於缺少天然徑流補給,賈魯河已成為鄭州市的排污溝。

 

環保總局:中國約半數城市地下水污染嚴重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法制日報北京報導
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27日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9次會議上作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說明時說,水污染防治法自1984年制定、1996年修正施行以來,對控制和減輕水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和人民生命健康、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水污染物排放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保護面臨著舊賬未清完又欠新賬的局面。

周生賢說,現行水污染防治法確立的水污染防治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排污收費、重點水體總量控制、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區、限期治理等基本制度,對防治水污染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與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保護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相比,有些制度還需要進一步修改、補充和完善。

 

迴圈經濟法草案擬定:一次性消費品與城市建築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新華社北京報導
26日提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9次會議進行首次審議的迴圈經濟法草案規定,城市人民政府和建築物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應當採取措施,加強建築物維護管理,延長建築物使用壽命。對符合城市規範和工程建設標準,在合理使用壽命內的建築物,城市人民政府不得決定拆除。

另外,國家在保障產品安全和衛生的前提下,限制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一次性消費品的生產和銷售,具體名錄由國務院經濟綜合宏觀調控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稅務、環境保護等有關主管部門制定。

 

北京嚴格保護措施 確保綠色奧運健康水環境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中新網北京報導
據央視新聞聯播消息,最新統計顯示,北京市一半以上的河道水質達到3類標準,在連續8年乾旱的情況下,目前北京市兩大水源地——密雲水庫、官廳水庫蓄水量都有所減少,但通過科學配置,不僅保證城市供水,而且還向市區輸送了4000多萬立方公尺的環境用水。

北京市水務局副總工程師劉培斌介紹說:「我們在源頭主要實施的是3道防線建設,讓清水下山,讓清水進城。」

這3道防線就是在水源地上游劃定保護、休複、治理區域,建設清潔生態小流域,對城區85%的污水口進行截污治理,同時在建成的9座污水處理廠基礎上,奧運會之前,再建成5座中型污水處理廠,使污水處理率穩定在90%以上,在市區的核心地帶,通過建立泵站,加快河湖水迴圈,同時將深度處理的4000多萬立方米再生水補充河湖。

 

污染區域或企業 環保總局不審新案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人民網北京報導
由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主辦的2007年中國節能減排與資源綜合利用論壇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國家環保總局有關負責人在此間表示,儘管上半年減排成績顯著,但在依然嚴峻的形勢下,環保部門將狠抓治污工程、結構調整、監督管理3大減排措施。

國家環保總局將繼續強化和擴大區域限批的辦法,使區域限批規範化、制度化、經常化,對未按期完成減排任務,環境違法現象嚴重,以及沒完成淘汰落後產能任務的地方和企業集團,暫停該地區或集團新增污染物專案的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嚴格執行治污工程時間表,確保按時保質完成,7000多家國控重點污染源的線上自動監控系統,必須在2008年年底前建成投運。

 

雲南立法保護撫仙湖 水質標準從Ⅱ類提至Ⅰ類

摘錄自2007年8月27日人民網雲南報導
日前,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制定頒發「雲南省撫仙湖保護條例」,規定按照國家Ⅰ類水質標準,依法保護至今仍保持Ⅰ類水質的高原湖泊撫仙湖。新法規將於9月1日起施行。

「條例」規定,將撫仙湖水域及湖濱帶100公尺範圍內劃定為一級保護區,區內禁止新建排污口、新建建築物、圍湖造田、圍網養殖、洗刷生產生活用具等行為;將一級保護區以外、集水區以內劃定為二級保護區,也禁止各種破壞生態和污染環境的行為。違反禁令者,將被依法處罰。

撫仙湖位於雲南省玉溪市境內,是中國第二深淡水湖泊,最高水深158.9米;容水量居全國第三。

 
綠色學習課表  --﹥

長夜蔓蔓-劍南除蔓行動

 
2007/09/13 - 7:30pm
2007/09/13 - 9:30pm
地點:行前講習:蝶會會館(台北市大同區萬全街103巷19號1樓)。
   行動參與:台北市中山區劍南蝴蝶步道
指導單位:內政部農委會林務局、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台北市中山區公所
主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報名:請先來電預約名額再繳交報名表
聯絡人:活動專員 康涵琇
電話:02-2553-2322#13
傳真:02-2553-2112 
E-mail: butterfly@butterfly.org.tw 
活動說明:9/13講習〈外來植物與生物多樣性〉
     9/15除蔓活動→認識劍南路自然生態
行前講習講師:黃士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植物組助理研究員)

邀請大家一起來「手」護劍南彩蝶家園!(圖片來源:台灣蝶會 提供)外來植物蔓延一直是威脅台灣本土植物生存的最大威脅,其中又以人稱「綠癌」的小花蔓澤蘭危害甚鉅。秋天正是蝶會認養的劍南蝴蝶步道上小花蔓澤蘭開花的季節,隨著種子的成熟將使其大量擴散蔓延,危害其所攀附物種的生存。有鑒於此,我們將於9/15(六)於劍南路舉辦去除強勢外來植物—小花蔓澤蘭活動,為了讓參與的朋友建立對該物種基礎的認識,蝶會將在9/13(四)安排行前講習,主題為〈外來植物與生物多樣性〉,內容包含介紹小花蔓澤蘭等台灣主要入侵植物約20種,並提供外來植物的防除方法等,讓大家一同來認識台灣面臨的外來植物危機、學習如何有效去除可怕的外來種。劍南路上群蝶翩飛的景象曾讓許多人感動,邀請大家同心協力,「手」護劍南彩蝶家園!

詳情請見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綠色學苑:電影討論會--夢土

 
2007/08/29 - 7:00pm
2007/08/29 - 9:00pm
地點: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主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聯絡人:溫小姐
電話:02-23021122 (請事先以電話報名)
傳真:02-23020101
E-mail:yswen@e-info.org.tw wishin1206@gmail.com

你曾經因為書中的一句話或影片中的情結,感動到久久不能自己?
或者是作者的一個概念,改變了你的生活習慣,甚至是看待生命的方式嗎?

「綠色學苑」於8月29日(星期三)將以「環境信託」為主題,討論[公視紀錄觀點--夢土:關渡自然公園]影片,並邀請以推廣有機稻米為主的「有機稻場」自然學習中心主任-江進富先生與大家一起分享棲地保育的經驗。歡迎您一同加入我們討論的行列。

活動介紹:
由范欽慧導演所拍攝的「夢土」一片,主要是由日本最早被劃歸為保護區的溼地平原-東京灣附近的行德野鳥保護區開始談起。在1967年,此地因經濟開發而受到嚴重污染,當時年僅18歲的蓮尾純子,為了保護該處的鳥類棲息環境,投身環保抗爭之列,她有一個夢,就是讓即將遭受工業破壞及污染的土地恢復原貌。為了這個夢想,她堅持抗爭長達30年。
而同樣的尋夢過程,也在台灣發生。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口的關渡自然公園,經由各方人士的爭取與努力,也成為台灣第一個被劃為自然保護區的溼地地平原。
棲地保護並不是「公部門」才能做的事,民間人士也有促成或是直接保護環境的方法與管道,透過這部影片的討論,期待有更多的朋友一同來激盪出棲地保育的火花。

8月29日晚上7點,綠色學苑電影討論會準時與你相遇!

有關綠色學苑訊息:http://e-info.org.tw/node/19207
有機稻場網站:http://www.kskk.org.tw/OrganicFarm/index.htm

淡水河系污染整治論壇

2007/09/14 - 9:00am
2007/09/14 - 5:00pm
地點:NGO會館 (台北市青島東路8號,近捷運善導寺站2號出口)
指導:行政院環保署
主辦: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對象:關心淡水河系現況的民眾與組織70人
費用:免費,歡迎報名
報名:填妥報名表,Email: gcaa@seed.net.tw 或傳真:(02)2364-3511
電話:(02)2364-3506 、0928-799227(陳先生)、0915-370163(洪先生)

活動網站:http://blog.roodo.com/gcaa/(此處可下載報名表)

跨越大台北縣市的淡水河流域,沿岸超過六百多萬人,流域面積達二千七百多平方公里,污染整治問題之複雜可見一班,尤其淡水河去年屢次發現大量烏魚的死亡事件,令人心驚,污染整治問題已成為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執行重點。然而整治一條河流必須面對的是都市發展的環境問題,不只在政策面需要努力,也要靠民眾的積極參與,環境意識提升,才能讓淡水河的污染整治發揮功用!

跟從前相比,關心淡水河的民眾增多了,整個社會氛圍也在轉變中,從10年前的搶救淡水河,已進步到我們要怎樣的淡水河?這當中牽涉到的是對於淡水河的願景!我們誠摯邀請各界關心淡水河的朋友,一同來討論並建構我們對淡水河的願景!期待在此次論壇中,凝聚民間對於淡水河的關心與共識,檢討與正視河川的環保問題,了解公部門對於污染整治的政策,促成公部門與民間進一步的對話與合作契機。

 

《寶島曼波》 全台放映

 
2007/09/15 - 7:00pm
2007/09/15 - 10:00pm
主辦:財團法人921震災重建基金會
協辦:新竹市影像博物館、成功大學醫學院視聽中心、誠品書店、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高雄子宮藝文展演空間
作者:黃淑梅
攝影:林立翔、楊重鳴、王寶蓮、黃淑梅
剪輯:楊凱諺

一場大地震,接踵而來的土石流,
迫使南投縣中寮鄉清水村12鄰的20戶居民必須遷離家園。
四處尋覓,他們在山下找到一塊國有土地,希望在那裡重建家園。
然而,國有土地做為遷村的租用,並無前例可循。
在外來團隊的協助下,奔走二年半,
好不容易突破重重法令,才爭取土地的租用權,準備開始重建房子。
然而,縣政府進場施做公共工程之後,卻讓居民未來的美夢,一夕破滅…

<九月份 放映場次>

台北場—2007.9.15(六)晚上7:00~10:00
台北誠品敦南店 (仁愛圓環)B2視聽室
地址: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45號B2(新光大樓)

新竹場—2007.9.16(日) 下午 1:30~5:00
新竹市影像博物館 *鐵馬影展
地址:新竹市中正路65號 電話:03-5285840

台南場— 2007.9.22(六) 下午2:00~5:30
成功大學醫學中心 第三講堂
地址:台南市勝利路138號 電話:06-2353535

高雄場—2007.9.29(六)下午1:30~5:00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階梯教室103)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97號 電話:07-3800089

台中場—2007.9.30 (日)下午1:30~5:00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立體劇場 藍廳)
地址:台中市館前路1號 電話:04-3226940

< 十月份 放映場次>

台南場—2007.10.20(六)下午2:30~5:30
台南 誠品書店 B2藝文空間
地址:台南市長榮路一段181號 電話:06-2083977

屏東場—2007.10.27(六)下午2:00~5:00
屏東 誠品書店(太平洋百貨七樓)
地址:屏東市中正路72號7樓 文化教室 電話:087-651699

詳情請見 http://www.wretch.cc/blog/meetwith&article_id=19042327 

 

2007「節能住宅改造王」

 
2007/09/04 - 7:30pm
2007/09/04 - 8:30pm
地點: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總會(汀州路三段107號2樓)
主辦: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承辦:台灣綠適居協會
協辦:HOME BOX、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二十一世紀議程協會
電話:02-23648587

2007「節能住宅改造王」
大家一起來節能!減碳!抗暖化!

「教」你節能實作基本技巧。
「送」你6天專家專題講座、2本以上教材、節能工具包及專家諮詢。
「給」你家節能改造補助款=1年半電費=全年電費×節能效益目標30%×回收年限5年。

還在思索如何減碳抗暖化幫助地球嗎?本活動提供總額125萬的改造補助款,協助25戶民眾進行住宅節能改善措施,讓您的屋子至少節能三成;省能績效最佳者,還會頒發額外的優渥獎金。民眾只要參加過9月1日起,在北中南各地所舉辦的節能工作坊,瞭解節能實作基本技巧後,就能參與徵選。通過專家審核入圍之受補助住宅,可獲得6天專題講座、2本以上教材、節能工具包及專家諮詢服務,來為自家設計出最佳的節能方案;執行單位將依照個案實際情況給予節能改善補助經費。每戶住宅的節能目標為省能3成,量測及紀錄1年,最後選出績效最佳及最具創意的改造住宅,頒贈優渥獎金。

課程內容:發送教材折頁及簡章、住宅節能省電實作技巧講解(省電節能唯一招)、「2007節能住宅改造王」補助活動說明、問題與討論、分發蓋章報名簡章。全國共21場,請下載查詢場次表

詳情請見 http://www.delta-foundation.org.tw/news_activities_detail.asp?id=99

 

千里步道第21次智庫沙龍討論會

 
2007/08/31 - 7:00pm
2007/08/31 - 9:30pm
地點:永和社區大學(永和市永利路71號,福和國中植物館2樓會議室。進校門後,請直行至一樓川堂,左轉走到底上707教室旁邊樓梯至2樓左手邊)
交通:搭捷運到公館站水源市場出口,轉乘311、208公車,過福和橋第二站福和國中下車
主辦:千里步道籌畫中心
報名:請Email 至tmitrail2006@hibox.hinet.net(請註明姓名與電話)。
電話:02-29236464分機17或21。現場備有簡單的包子、豆漿,請事先報名以準備您的餐點,並請攜帶個人杯子。
聯絡人:黃詩芳(02)2923-6464*21 / 0928236112 
 
去年四月,黃武雄教授發起千里步道運動時,曾為文指出「鄉野三害」:水銀燈、紐澤西護欄、除草劑,(尤其是前兩者 )對生態環境及景觀所造成的傷害。本次智庫討論會將特別針對紐澤西護欄與水銀燈進行深入的探討。

千里步道第21次智庫沙龍討論會,很高興邀請到道路生態工程專家黃于玻先生,以整體宏觀的角度探討生態環境面對道路工程開發之課題;黃武雄教授也將提出這幾年來對「鄉野三害」的觀察見解。此外,還將邀請公共工程委員會、交通部(公路總局、國工局、路政司)及林務局等相關公部門單位與會,進行深度對談與意見交換。

議程

6 :30-7:00 簡餐.相互認識與意見交流
7 :00-7:05 開場:議題說明(千里步道籌畫中心糖鐵專案負責人 /徐銘謙)
7 :05-7:25 無「鄉野三害」的千里步道 —尤其是紐澤西護欄與水銀燈如何處置? ( 千里步道運動發起人 /黃武雄)
7 :25-7:55 道路建設對生態環境之影響與對策-從機制、技術與溝通模式談起( 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總經理 /黃于玻)
7:55-8:00 休息一下
8:00-9:10 實務討論與回應〈各單位代表,王拓委員、田秋堇委員、陳啟昱委員、賴幸媛委員,與會貴賓等〉
9 :10-9:20 小結

詳情請見 http://www.tmitrail.org.tw/

 
生物多樣性:全民總動員-為了山椒魚的美麗--﹥
記美國以自然工法維設阿帕拉契山徑

作者:徐銘謙(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在我手套裡掙扎著斷尾的山椒魚,我總不喜歡這樣的相遇場合
美國東岸阿帕拉契山脈(Appalachia)南方山區有非常多樣的山椒魚(Salamander),我雖不學生物領域,但是看到身上有各種各樣色澤斑點的山椒魚,倒是懂得欣賞。可惜的是,我跟害羞的山椒魚相見的時候,往往不是太幸福的結局。因為他的出現,總是伴隨著我的鋤地,挖掘潮濕的樹根、柔軟的腐植土或是翻開石頭的下方時,他就會毫無遮蔽地倉皇現身,而更多的時候,他已經因為我的鋤頭分成兩半,而此時頭跟尾分別顫動不已,我只能心痛地跪下來,脫下工作手套捧著他,久久無法繼續工作。

阿帕拉契山區裡藏有非常多樣而美麗的山椒魚我不喜歡這種相見的時機與死別的場面,因此幾次之後,變得特別小心,甚或神經兮兮。每次走到步道工作現場,必然會先拍擊四周樹幹、石頭,用腳跺跺泥土,出聲想要提前驚嚇走他們,讓他們有餘裕躲到別處。這招果然見效,傷害他們的事件變少,但我也因此比較難再見到害羞的山椒魚。

去年暑假,因為客委會築夢計畫的贊助,得以到美國阿帕拉契山徑協會(Appalachian Trail Conservancy,ATC)的康拉洛克步道工作隊(Konnarock Trail Crew),與美國人一同修整維護全美第二長的國家步道。去學習人力修步道,對我而言,是延續著過去四年來步道運動的追尋,從坪頂古圳「刷青苔、救古道」的運動之後,我感覺步道運動不能停留在「救火隊」式的現場抗爭,哪裡插上工程牌,民眾才發現步道要被工程破壞,再去阻止亦為時已晚。持續在腦中縈繞不去的思索是:「如果不用工程,步道可以用什麼更好的方法去維護?」

又一隻不幸被我驚嚇出土的小傢伙,從此我總習慣開始工作前,先發出聲響,讓他們有餘裕逃走

靠志工打造「做過不留痕跡」的阿帕拉契山徑

到了阿帕拉契山徑才慢慢瞭解,步道不是人自然走出來的,而是人日常用心、用力做出來的,而且「做過不留痕跡」、健行客又好走,才是「上乘工法」的展現。而且包括阿帕拉契山徑在內的美國國家步道、國家公園或國家森林所屬的步道,都是依靠公民志工的參與維護,而能常保路況暢通,並且總是保持著動態的微調,微妙地適應著大地四時的生命力。

長達2100多英哩的阿帕拉契山徑,不只是依靠阿帕拉契山徑保育協會招募志工維護,沿線上還有37個在地社區、健行者組成的步道俱樂部。與他們一同工作,偶然聊天得知,他們採取會員制度,必須加入俱樂部會員才能到山上修步道,而每年要繳交幾百到1000 美金不等的會費,這點是臺灣無法想像的。志工們因為就近居住山邊,每週都會上山工作,步道有任何細微的破壞,都能即時發現並修復,正因為社區俱樂部與山徑同生息,瞭解當地的自然生態、地質與地形,就地取材、適時補救,就能解決大部分步道的問題。

美國是一個公私部門合作非常普遍的國家,他們的政府與民間團體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包括國家公園、國家森林,也都會自己招募志工,參與日常保育的事務。國家公園以保育為優先,但又面臨龐大的遊憩壓力,因此在維護等日常性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參與,向大眾招募志工、募集財源就成為最好的解決之道。

步道志工成員正合力翻開大石,移作石階之用,山椒魚通常躲在下面,需要小心緩慢、輕手輕腳志工從事的工作,包括服務資訊的提供、博物館的解說、園區設施的維護、步道清理修整、等,志工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時間長短與地區就近投入。對志工而言,這是一種回饋自然的方式,可以比一般遊客更深入地瞭解這塊土地;對國家公園而言,志工在工作所學也是深層的環境教育的一種形態,大眾藉由參與,才能將保育的價值內化與實踐。

當晚間就著天光餘暉,工作完的志工們邊做晚餐邊聊天時,他們偶會問起我大老遠跑去美國,待在山裡不斷修步道的原因,對於台灣的步道是採用工程機具的模式感到無法理解。以前我只是一種直覺,覺得工程機具的施工,對生態會造成破壞,但是,會造成什麼具體的破壞,我不是生態專家,總是說不上來。

生態工程與山椒魚的美麗

自從美麗的山椒魚從我的鋤頭下出現之後,一切就具體鮮明起來,他們的美麗伴隨著我的哀愁同時出現。剛開始的時候我總會挫折,我明明來這裡是為了學習如何減少生態破壞地做步道,沒想到還是親手傷害了生物。後來轉念回想,如果我這樣揮舞鋤頭、緩慢地掘挖步道表面,都還不免傷及一些生物,那麼工程機具以其快速、全面地深度開挖,所有居住其間的生物都來不及逃命;甚至其中敷設水泥、佈設石階,切割破壞他們的棲地,徹底隔絕泥土與自然的接觸,阻擋水循環回到大地,如此豈不更加難以接受。

又發現一種瘦長、黑底紅邊的優雅山椒魚,如果用機具施工,大概察覺不到他細微的存在,也再難看見他的蹤跡或許正是因為步道週邊歷來都是採用志工人力修護,以致於山椒魚住在離步道不遠的地方,一個不小心,我們就能在步道轉彎處看到他一閃即逝的光滑背影。我們很難想像在土地的下面還藏著些什麼奇妙的生物,除非我們能透視。但至少我們可以放慢速度,偶爾眼角會捕捉到乍現的身影,而且還有餘裕閃避彼此。

回國以後,突然開始關心山椒魚起來。最近台灣首部「尋找侏羅紀的孑遺—觀霧山椒魚」紀錄片問世,其緣起卻意外的是艾利颱風的災害,觀霧自二00四年路斷封山之後,山椒魚的蹤跡才逐漸恢復現身,然而隨著紀錄片的深入,卻發現一個更大的災難意外降臨在他們身上,全球暖化帶來的升溫以及極端氣候,竟改變著他們生存的微環境,僅僅是豪大雨造成土石流動,就足以毀滅他們的世界。

我開始想像我是一隻擁有古老家族血統的山椒魚,而現在卻有可能因為人類活動的侵害,而徹底消失。但是有沒有可能人們作了另一個抉擇,讓我們得以綿延下去?

 
深度報導瓶裝水的罪惡,你喝不出來 --﹥
作者: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6罐未開封的瓶裝水,整齊地排列在會議桌上,透明的瓶身加上白色的標籤,散發出一股極簡的時尚感。

會議正討論著企業間的碳排放交易,與會者陸續轉開了瓶蓋,尖銳的膠膜碎裂聲,像暗箭般在會議室裏四竄。兩個小時後會議結束,6瓶水中開了4瓶,開封的水全都沒有被喝完,喝剩的水一如往常地將被沖到下水道去。

這是再尋常不過的企業開會場景,瓶裝水不知自何時起,已成會議桌上的必要擺設。其實不只是企業,包括學術的研討會、議會的公聽會、政府的協調會、一直到學校的家長會,瓶裝水都是必然與會的貴賓。

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飲用瓶裝水嗎?

瓶裝水市場成長飛快

全球去年售出1億5000多萬噸的瓶裝水,若把水全倒在一起,需要3個澄清湖水庫才裝得下。而光是支撐這個產業,每年就必須消耗1800萬桶原油,以及1300多億加侖的水當原物料。

而以自來水生飲管線十分普及的美國為例,光是去年,平均每位美國人仍消耗了167罐的瓶裝各式飲料。其中關於瓶裝水的需求,在這30年來竟成長了20倍,超越了咖啡、啤酒等飲料,幾乎和碳酸飲品並駕齊驅。

不過,瓶裝水在美國熱賣,並不是因為這幾年美國缺水,純粹只是行銷手段的成功。像是Aquafina、Dasani、Perrier、Evian等這些大牌子,把瓶裝水塑造為健康、清新、甚至是時尚的象徵。像歌手凱莉米洛在巡迴演唱時,瓶裝水廠商甚至還出了一款紀念瓶。

追逐時尚,卻讓環境付出了代價。

每瓶水碳足跡驚人

生產1公升的瓶裝水罐,製程中至少需要17.5公升的水。瓶裝水出了生產線後,還需要運送、上架、冷藏等。根據估算,從歐洲運送1噸的Evian礦泉水到澳洲雪梨,會排出84公斤的二氧化碳,而光是去年,澳洲人就消費了1億5000萬公升的瓶裝水,等同排放了約1萬2000多噸的二氧化碳。

除了運送水會造成污染外,後續空瓶處理也是一大問題,在美國,使用過的塑膠瓶,最後只有2成被回收。這些講求設計美感的PET製品,最後多半是成為垃圾掩埋場裏,千年不壞的現代化石。

不過,喜愛喝瓶裝水的歐美先進國家,也不是完全不知反省,最近關於瓶裝水的論戰,就是先由美國開始。

包括紐約市長、舊金山市長、鹽湖城市長等,在參與6月舉辦的美國市長論壇時,就已經共同發表反對瓶裝水的立場。之後,紐約市還大作廣告,推銷城市自己的自來水。

此外,全美銷售第一的瓶裝水 Aquafina,在環保團體的壓力下,7月時公佈了瓶裝水的水源。結果環保團體竟發現,該牌瓶裝水內竟有24%是混著自來水,其他牌瓶裝水推估也有同樣情形。這可讓舊金山市市長紐森大為光火,立刻下令舊金山市政府開會時,不再另外提供瓶裝水。據估計,若舊金山的公僕以後通通改喝自來水,一年就可省下公帑 1650萬新台幣,約可以支付3600多名學童的營養午餐!

回到台灣,我們對於瓶裝水的浪費程度,和美國相比不遑多讓。

在美國,8成的塑膠瓶直接進了掩埋場。(圖片來源:istock網站)台灣的自來水普及率超過9成,而台北市的自來水品質也已達到生飲標準,不過由於輸水管線及用戶端儲水設施多屬老舊,使得民眾對生飲自來水有疑慮。即使如此,在台灣因煮水或濾水的成本並不高,多數民眾不難取得乾淨的飲用水。

不過在此同時,市面上卻仍出現愈來愈多的瓶裝水,不論是天然的礦泉水,或是後天濾淨的包裝飲用水。現在瓶裝水更成了台灣的商機,像是當紅的海洋深層水、能量水、電解水,甚至連自來水公司,現在都打算出自己品牌的瓶裝水。

喝進這些水到底能不能延年益壽,目前還沒有案例能證實,但卻已有國際智庫警告,PET瓶恐怕會分解致癌物質到水裏。此外,瓶裝水從製造、運輸到掩埋,一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也將為地球帶來暖化的惡果,這也直接關係到我們子孫的生存問題。

回收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

台灣的官員雖對外宣稱,我們的回收率已接近100%,每年大約回收了46億支寶特瓶,另帶來了約20億的再製商機。但這個數據也同時意味著,台灣人每人每年得為200支寶特瓶對環境造成的業障,一同付出代價。

國際瓶裝水組織,8月初時利用紐約時報和舊金山紀事報的版面,登廣告再三強調瓶裝水較一般飲料,如酒或可樂之類的飲品來得健康。他們認為,瓶裝水與自來水其實並沒有衝突的問題,全看消費者取決飲用何者較方便。

不過,在台灣,一罐最低價的瓶裝水需要18元,但同樣容量的自來水,卻連一塊錢都不到,消費者難道不能拿這中間的價差,去做其他對環境更友善的事?況且,全球有10億人其實連乾淨的水都喝不到,每天平均有3000位兒童因喝到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如果瓶裝水真正是為人類的需求而生,應該是送去給這些需要水的地方,而不是在自來水普及的地區畫蛇添足。

瓶裝水陪伴我們度過了許多年頭,參與了各式會議、研討會、甚至是廟會等,但在了解到它背後所代表的龐大碳足跡,以及對資源的浪費後,也許是對瓶裝水說不的時候了。

至少,你該堅持,在能用自己的杯子,盛上一杯乾淨飲水的地方,就少開一罐瓶裝水吧!

※ 本文轉載自「台達環境電子報

【相關網站】

International Bottle Water Association
Corporate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
Inside the Bottle

 
行動參與協助農民度過難關 招募全國志工來花蓮  --﹥
發起單位:青輔會東部青年志工中心、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
農民與掉落滿地的柚子
今年夏季,天候較以往更為異常,看天吃飯的農民們,先是歷經之前的缺水之苦,8月中連續3個颱風,更讓農民們損失慘重。

這次聖帕颱風侵台,花東地區首當其衝,尤其是花蓮瑞穗、玉里、卓溪、光復、壽豐、吉安等地區,種植文旦的農民,損失最為慘重。滿地的落果,是一年的心血,農民們欲哭無淚。

農家的人手普遍不足,而現階段最緊急的,是撿拾遭遇風災後掉落的文旦,協助農民換取政府的補助金。1公斤的落果,可換取新台幣3元,對損失慘重的農民們,也是一筆珍貴的補貼。

東部青年志工中心,招募全國志工來到花蓮,協助農民們度過難關。青年志工中心將提供志工們來回花蓮的火車票交通費,以及志工們的保險費用,協助志工們進入農村,夜宿農民家中,一同為農民伸出援手。

當然,除了參與志工活動外,您也有更能幫助農民們的辦法。未落果的文旦,汁多味美,正是最佳的賞味期,歡迎各位踴躍訂購,在享用優質老欉文旦時,也同時愛護這塊土地,愛護努力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的農民們。

我們需要:
1.可到花蓮縣瑞穗鄉、玉里鎮停留2天以上的志工
2.協助柚農們重建農園
3.協助柚農們檢拾掉落的文旦柚子

個人需帶用品:
雨具(雨衣 )、水壺(飲水)、 個人餐具、防晒用品(帽子 防晒乳液)、換洗衣物、個人藥品
志工需求時間:暫定至9月2日為止

志工們往返花蓮的交通費及保險費將獲補助(志工需提供車票存根),希望在您的幫忙下讓農民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重建農園,也給予農民最大的幫助!

聯絡請洽:青輔會東部青年志工中心、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
電話:03-8463995、03-8463993、0938529994、0938381385
FAX: 03-8463996
E-mail:eric@youth-volunteer.org.twcherry@youth-volunteer.org.tw 
地址:花蓮市富吉路八號

詳情請見http://www.youth-volunteer.org.tw/exercise/Detail.aspx?Seq=20070826234732\

柚園救災志工報名表

姓名

 

 

電話

 

生日

 

手機

 

身份字號

 

往返地點

 

 

抵達時間

   

離去時間

   

通訊地址

 

 

緊急聯絡人

 

電話

 

說明

1.抵達花蓮火車站時,請志工由後站下車,前往後站前方統一超商7-11隔壁兩家(富吉路8號)(03-8463995)報到。  

2.請保留交通票根交給工作人員、請詳細填寫以上相關資料,以便辦理保險。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 網編:李育琴
感謝環保署、教育部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