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9.12
本日焦點:

用樂高解決全球能源問題!

FIRST LEGO League 2007能源謎題挑戰賽海報。圖片來源:FLL

全球暖化議題持續發燒,APEC首腦會議討論如何以核能解決能源危機;然而在第10屆FIRST樂高機器人大賽中,這群9到14歲的學生,卻利用樂高機器人進行腦力激盪,為能源規劃和能源節約想出解決方案!

用「樂高」解決全球能源問題!

來自38國、超過10萬名中學生在腦力激盪競賽中,以機器人和樂高玩具解決全球人口增加所造成的能源困境。主辦單位FIRST是以激發青少年思考科學和科技問題為宗旨的非營利機構,6日揭開第10屆FIRST樂高機器人大賽,並展開2007能源謎題挑戰賽。

相關連結:
APEC會談:氣候變遷、核能成核心問題
OPEC會議召開在即 沙國態度是增產與否關鍵
火山地震島建核電廠 印尼反對勢力波瀾壯闊
開學了! 如何使校園生活更環保
迎向日光

新聞播報

912樂生失守 樂青、自救會誓死捍衛

播報員:彭郁娟

2004年青年樂生聯盟發起「弱勢發聲 搶救樂生」包圍行政院起,這三年來透過部落格,及各種創意的連署方式,集結眾多支持樂生療養院的聲援。然而今日凌晨,終究無法抵擋警方佔領樂生院大門口,捷運局進入設圍籬的開發勢力。樂青張馨文強調抗爭的訴求是:爭議未決,立即停工!誓死抗爭,絕不罷休…

相關新聞
912樂生失守 樂青、自救會誓死捍衛
圖說樂生院:90%──懶得面對的真相
杭州強拆民宅 困殘疾戶以死抗爭
超越天堂的淨土 樂生小太陽在人間(上)
超越天堂的淨土 樂生小太陽在人間(下)

更多環境新聞請見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千里步道雲嘉糖鐵探查GPS 培力工作坊
無車日省思座談會
台北市野鳥學會 新義工招募!
黑面琵鷺解說員暨七股生態保育種子培訓
劍南蝶舞樂悠遊•駐站導覽活動

 

生態作假期

從國外取經到打造本地特色的工作假期

運用當地找到的石材,挖掘適合石頭形狀的擋水石階埋設點,取之自然,做過不留痕跡。

----記阿帕拉契山徑與霞喀羅古道工作假期

作者:徐銘謙(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爬山以來,常會在一些崩坍的路段上看到廢輪胎、地毯、棉被等物鋪在其上;甚至被發包修整成「石階大道」,令原本野性生趣盎然的周邊走樣,走來腳又很傷。如何把使用者的意見擺到步道規劃裡?如何兼顧登山客的方便與自然生態的維護? 2006年暑假,這些思考與疑問成為「學習像山一樣思考」的計畫雛形,在得到客委會築夢計畫的支持之下,我得以到美國阿帕拉契山徑親賭健行者心目中的理想步道。

回國我談起這段經歷,大家也總是帶著不可思議的眼光,覺得我是花大錢作粗工的傻子。但在2007年初林務局委託清寰顧問公司在新竹霞喀羅試辦的步道工作假期,我的阿帕拉契工作假期經驗,正好派上用場,參與設計規劃讓大家有機會親自體驗勞動的快樂。

 
本日焦點

新聞播報

綠色課表

生態工作假期

本會快訊

本會徵求企劃專員

今天電子報版面作小幅改版測試,增加「新聞播報」服務,取消台灣、國際與中國的新聞列表,但當日新聞都可在網站上瀏覽,歡迎到討論區提供意見。

熱門內容
看阿里山社區反BOT 中國媒體探討觀光深度與品質
生態與商業利益爭論難息 夏威夷島間渡輪停擺
熱門關鍵字

無車日

新能源
推薦評論

塑膠寄居蟹 (1)

天山氣候持續暖濕為新疆生態帶來變數 (1)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台北鳥會電子報

本日焦點 :用「樂高」解決全球能源問題!--﹥

摘譯自2007年9月7日ENS麻州,新罕布夏爾報導;鄭佳宜編譯;蔡麗伶審校

正設計樂高作品的女孩。圖片來源:flickr;攝影者:bnewendorp 來自38國、超過10萬名中學生在腦力激盪競賽中,以機器人和樂高玩具解決全球人口增加所造成的能源困境。

主辦單位FIRST(For Inspi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以激發青少年思考科學和科技問題為宗旨的非營利機構,6日揭開第10屆FIRST樂高機器人大賽,並展開2007能源謎題挑戰賽。

這次比賽邀集9到14歲學生,利用機器人為當前最關鍵的環境議題——能源規劃和能源節約,提出解套方案。

FIRST此次邀集合作對象包括南卡大學、墨西哥灣熱電結合系統中心(Gulf Coast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Application Center),和一家獨立的能源和環境諮詢公司,以使主題和比賽目的符合實務議題。

參賽團隊所設計的機器人,將應用各種永續能源,包括太陽能板、水壩、風能和植樹等各種環境友善的能源選項,符合目前全球能源使用成長趨勢。

「環境是每個人的議題,包括孩子,」FIRST創辦人坎門(Dean Kamen)表示,讓孩子發揮想像力和創意,結合科學和科技,並親自動手操作,解決一個真正的問題,這份意義實在難以言喻。這不僅符合樂高機器人的原創精神,也激發孩子解決問題的創意力,對於明日主人翁是個很好的訓練機會。

經過8週預賽,正式比賽將匯集張力十足的競賽組合,爭取樂高機器人世界展的參展資格。這次展覽將和冠軍賽同時在2008年4月17到19日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舉辦。

全文詳見 ENS

 
新聞播報  --﹥

912樂生失守 樂青、自救會誓死捍衛

摘錄自2007年9月12日苦勞網台北報導
今(12)日凌晨,新莊樂生院再成焦點。捍衛樂生的鐵床陣、鐵鍊隊和火把隊,在不到一個小時之內,被台北縣警方驅離行動清除。警方清空樂生院大門口畫線的區域,捷運局進入警方人牆當中,迅速架設圍籬。

近百名捍衛樂生的朋友,被警方強制驅離,由三部警備車載走之後。留在現場的樂生自救會成員和樂青共同召開記者會。樂青張馨文她強調抗爭的訴求是:爭議未決,立即停工!!抗爭也將擴大進行,誓死抗爭,絕不罷休!

新聞稿明確指出爭議的重點:

樂生院有嚴重的高壓地下水、斷層擾動帶問題,過去開挖已發生多起鄰近民宅損壞與樂生院建物倒塌意外,在地質問題未釐清之前貿然動工,將造成嚴重公安悲劇。此外,該方案仍強迫搬遷院民,將使蘇貞昌答應院民原地續住的承諾跳票。捷運局將於明天進行大門口工程施作,卻未對居民進行任何說明,亦未保證提供維生系統,根本是迫遷院民的第一步。最後,樂生療養院大門口作為樂生療養院入口意象,歷史意義非凡,目前樂生院全區古蹟審查尚未完備,大門口卻要在明日動工拆除 ,已經對文化資產造成立即危害。

當初蘇貞昌院長對樂生拆遷案三度道歉,並宣誓讓院民續住,保留院區最大。然而自從蘇院長宣布退出黨內總統初選與內閣總辭後,工程會態度轉為消極,草草結案。因此,工程會對目前方案的爛攤子完全視若無睹,只想推卸責任放任捷運局開工,罔顧公共安全、踐踏院民權益,不但嚴重怠忽職守,更讓人憤怒這個假保留方案僅是選舉政治下的犧牲品。我們嚴正聲明工程會 39棟方案根本是個錯誤決策,工程會必須對樂生保存方案負起全責。 在諸多爭議未解決前,工程會應立即指示捷運局停工。

詳細守夜過程,請見苦勞網2007年9月12日重點新聞。

 

圖說樂生院:90%──懶得面對的真相

作者:Wenli (廢業青年部落格格主)

從三月八日第一次樂生官邸請願至今,看得出媒體封鎖樂生院的操作形式稍稍有些調整了:先前是不報導樂生院訴求的存在,現在是報導了訴求,卻又不深入探討訴求的內容,接下來應該就會進入暗示、明示樂生保存運動中有政治意圖的階段,最重要的訴求一樣會按照某些人的願望消失無蹤。

這裡所指的訴求,當然是樂生希望被「公開審議」的對象,也就是文建會委託劉可強教授、喻肇青教授與英國欣陸工程公司擬就,既可使捷運通車,卻得不到討論的90%原地保存樂生療養院評估方案[報告書節錄PDF檔]。

這個星期,部落客HOW親自當面採訪了台大的劉可強教授,並且在劉教授的解說與圖面下,直接釐清了許多政府沒有公開說明過的重要資訊。另一位部落客弱慢也在具有工程背景的友人協助之下,試著自行解讀曾經刊登在破報上的新莊機廠各方案平面圖,並且也提出了極為詳盡的利害比較,使得這些關鍵可以逐漸浮現,甚至於暴露出技術官僚的不作為與怕麻煩的心態,才是這整個問題無法解決的原因。

考慮到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如何閱讀工程平面圖,以及理解以工程圖為基礎的解釋,我今天試著用更易懂的手繪等角視圖方法,將目前樂生院的基地現況,以及捷運局的41%、學界與業界的90%保存方案直接視覺化。我的手上沒有任何報告書圖面或模型照片,這系列圖面是以HOW總結的這張樂生平面圖為基礎而繪製的。由於並沒有使用尺規,在細部上(如軌道配置、屋舍相對位置等)主要是以寫意為主,但基本上對各方案的理解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如果發現有任何嚴重錯誤的地方也請不吝指正。

樂生療養院全區原貌

樂生療養院全區原貌

其實捷運局沒有公開說明過的是,樂生早已經拆掉了七成,現在還在討論的90%與41%方案,其實都只是在討論要保留多少目前還殘留著的三成院區。引述部落客老頭的計算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堅持保留樂生的這些人這麼強硬、為甚麼要求這麼多、為甚麼一定要那麼貪心,90%耶,你們不會要求太多嗎?就不能妥協一下嗎?...(事實上)就算是最後通過了 90 %保留方案,保留下的也只不過是原來樂生療養院的 30% X 90 %= 27 %罷了。而捷運局所想要的,則是 70%+ [30% X(100% - 41%)]= 87.7%。...那小小的 27%土地,卻是院民們最後的樂土。」

樂生療養院基地現況

樂生療養院基地現況

圖面右方可以看到接近完成的新莊機廠廠房。左方一大片的區域,早在數年前就已被捷運局擅自拆除,這個早就已經丟了的區域,佔原有樂生療養院面積的近70%,目前所討論的方案,無論是41%或90%,其實都指得是目前山坡上僅存的三成院區。

原樂生職員宿舍區,已經全數拆除,現在已經被整地成為捷運機廠用地。原五雲舍、台南舍區域,因為下方捷運動工失誤,也因為地盤歪斜,導致房屋門窗不能關起來,屋子變成危樓後,被強迫拆除。現居民只好住在組合屋內。目前這個部份遭到「技術性迫遷」的院民正據此申請國賠中,但沒有受到政府理會。

捷運局41%保存方案

捷運局41%保存方案

這張圖面代表的是至今為止的官方立場。樂生療養院目前僅存的,也是最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羣,如日據時代興建的王字形行政大樓、鍋爐間、消毒室,消費合作社等,都會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高聳的擋土牆,剩餘的合院將被孤立在這個巨大擋土牆的頂端。擋土牆下的則是捷運新莊機廠的行政設施。

HOW說,「根據3/11當天到樂生的觀察,越上方的建築物年代越近。換句話說,落在紅色區域的是日本人蓋的建築。尤其是最重要的「王」字型哥德式醫院建築。這代表了捷運局的保存方案,幾乎沒把最重要的地方保存下來。樂生最精華也最有價值的空間是落在被犧牲的地區裡。」

樂生90%原地保存方案

樂生90%原地保存方案

在這個方案裡,大部分的重要院區均得以保存。對捷運來說,就是進廠的這一段路線,因為轉轍器配置較接近廠房,會有比較大的彎曲軌道。由於這會形成一段S型的彎道,在S型的中間點必須配置一段直線線路以免列車連結器在兩種不同方向的轉彎中受損。另外,由於這是路線終端進廠維修的閘道,行車速度只有25公里,既不載客,也不存在過彎過快而可能翻車的問題。

為了防止列車連結器在兩個反方向的彎道上受損,台北捷運局的標準,是這樣的一段直線必須有25公尺長,但是高雄捷運與世界各地其他捷運路線的慣例標準,則只需要五公尺。就是因為捷運局不肯修改自身規章上過高的25公尺直線標準,使得樂生問題至今無法解決。

捷運局為甚麼不願意討論90%的方案?

在訪問完劉可強老師後,how問:捷運局為甚麼不願意討論90%的方案?

 

首先是關於所謂「軌道曲率」的問題(見上圖)。如果要採行90%的方案,捷運必須在迴龍站下客完全後,經過一個S型的大轉彎轉進機廠維修整補。這兩個轉彎之間必須要有一段直線,不然列車的連結部份會容易故障。並且根據捷運局所說,可能會讓道叉(就是兩條軌道交會時會有轉轍的那個東西)因為力量過大導致鬆脫以致於出軌。台北市捷運局的規範是這個直線距離要達到25公尺的標準,但國際上認定只要5公尺即可(包括高雄捷運皆採取此標準)。

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是:這一段是不需要載客的,捷運進入機廠的速率是25km/h。時速25公里要打比方的話,就是捷運如果軌道上有狀況,就會將速度降到幾乎是緩慢滑行的速度。(真的要瞭解速度有多快可以去北投機廠看看捷運進廠速度是怎樣。)因此,安全性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捷運局在日後營運上要比較麻煩,而不是你的安全問題。

解套的另一半則是關於機廠建築的部份本體的問題。就是要採行90%的方案,目前蓋好的機廠建築中,關於「行政區域」的水泥建築物本體(非廠房)要打掉,因為要後退25公尺。這對於已經施工的標案來說,要處理的就是如何符合動用預算法規的問題。換句話說要拆也要合法拆,不能亂拆。

最後,關於如果採行90%方案的工期與支出方面,欣陸工程顧問說將收支相抵後,總工程款只需要增加2.9億。也就是省下挖山的錢,並且與改建廠房的錢相抵後,得到2.9億的價錢。換算成每個納稅人的單價的話,大概每個人只需要多花22塊錢新台幣。

在工期方面,劉老師表示:不會延遲。劉老師表示一個工程是很複雜的,但這個機廠不影響其他工程的進度,是獨立作業的。因此不會造成新莊捷運延遲通車的問題。

HOW總結說,「捷運局的方案與文建會的方案基本上是有討論空間的。而捷運局保存40%的方案根本上並沒有真的保存到樂生療養院,也不願意和文建會的案子進行工程技術上的討論。這個案子是很有機會找出一個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而且只要政治上和行政程序上不要耽擱時間,是不會影響到新莊捷運的通車時程的。(軌道方面只需要重新修改圖,修改軌道的路線;而機廠中影響最大的不是廠房本身,而是行政區域)」。

每人只要22元

是的,只要22元,你也可以讓新莊享有一條暢通的便利捷運,這條捷運的終點,連接著一座具有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的珍貴園區。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會像在碧潭或淡水那樣遊覽、消費,帶動地方產業發展。樂生院囊括不同時空的建築群落,可以是台灣公衛人權演進史的最佳註腳,這樣的一座世界級景點,足以使新莊迴龍不會只是台北與桃園邊境上的衛星都市,而足以成為民主台灣的一大驕傲。

事實上,今天還要幾個寫部落格的人來製作這樣的訪問、閱讀解釋工程圖說,已經可以證明我們台灣的媒體和政府一樣,都是紙糊的,它們無力也無意承載事實與對事實的深入探討。這是他們懶得面對的真相。

請趁著還來得及,到樂生走一趟。只要看過,你就會知道,41%會讓這塊土地失去些什麼,90%又能保住些什麼,而最可怕的是,做出那樣決定的過程,並沒有受到合理的解釋與公開討論。

以上圖片與圖說歡迎以任何形式轉載流傳,無須告知。

需要更精確或正式的比較解說的,請參考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提出的說帖

有趣的是,在台北市捷運工程局的進度控管網頁上,捷運新莊線的進度似乎並沒有受到延誤:至今年二月為止的預訂進度為63.77%,而實際執行率為63.49%。這僅僅0.28%的進度之差,真的能代表樂生院的存在,值得政府使出暴力迫遷的手段嗎?或者,捷運局在面對媒體指控樂生時,擺出百般委屈的受延誤姿態,而面對自身內部進度評比時,又有另外一套漂亮的標準或數字呢?

◎ 本文轉載自「廢業青年日記」部落格

 

杭州強拆民宅 困殘疾戶以死抗爭

摘錄自2007年9月12日大紀元報導
11日上午9時,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政府強遷了大井巷5號特困殘疾戶張勇翔的私有房屋。據現場目擊者表示,政府派來20多個警察及3輛警車,將張勇翔強行抬上救護車,拉到上城區湖濱東平巷敬老院,還派了3個保安看管起來,就開始強遷,把他們家東西都搬走。直到街坊鄰居趕來聲援,要他們出示逮捕證,張勇翔才被好心鄰居救出來,回家後,砸開了被清河坊管委會拆遷辦用水泥磚頭封住的門。

據悉,杭州市政府於02年和04年發布了市長第164號令及第215號令,因清河坊屬歷史街區,明確規定此街區只修繕,不拆遷,可以保留私房,保留原始的歷史風貌、居民的傳統文化及風俗習慣。但上城區政府無視政府令,至今仍在違法強拆民宅。

杭州自由撰稿人、維權人士呂耿松因一直關注杭州失地、失房居民和訪民的生存和人權問題,寫文章揭露了杭州上城區政府非法強拆民宅行為,把當地政府腐敗醜陋的黑洞及政府侵犯老百姓合法權利的事實真相公佈,遭到當局的迫害,被當局抄家刑拘,現關在西湖區公安分局看守所。

 

超越天堂的淨土 樂生小太陽在人間(上)

撰文:彭郁娟、單德榕
「聽我說一個故事,一個即將消失的故事;是關於地獄的故事,也是關於天堂的故事…」

付出愛心不分年齡,當捷運新莊線樂生拆遷案引起居民、保育團體沸沸揚揚地討論時,2002年底開始迴龍三多國小的胡世銘老師,帶著一群學生,默默地扮演關心樂生人的小天使,並且製作「超越天堂淨土」網頁,立志將樂生的故事流傳下去。在孩子們的天真的笑顏中,我們看到政治紛擾外,最單純的人文關懷…

緣起:「搶救迴龍大作戰」喚起學童對居住家鄉的關懷

迴龍,位於林口台地與龜山丘陵地(山仔腳山塊)之間的山谷塔寮坑口處,是一處被遺忘的聚落。當年漢人來台開墾時,此區因地勢高且到新庄港口近又防水患,故集體在此就地取材,搭建簡陋的住屋,一齊居住,以防原住民偷襲,故名搭寮坑(後誤寫塔)。現今是工業區、三不管地帶、髒亂的代名詞。

樂生小天使服務劃的開端,起於2000年台北縣樹林市三多國小胡世銘老師進行鄉土教學授課時,有感在地文史介紹資源缺乏,為了實際瞭解迴龍地區環境破壞對居民造成的影響,以及當地居民對居住環境的期望,著手進行問卷調查,針對校內家長發出的迴龍地區的資源調查問卷,發出的1050份問卷中,回收了712份。胡老師表示,其中「您覺得迴龍地區哪裡最漂亮」一題,回收的問卷大都表示樂生療養院迴龍地區風景優美的地方。當地父母心目中的迴龍最美的地方就是樂生療養院,但是學生從未去過樂生療養院,也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好奇。

96/4/4兒童節下午到樂生院探望阿公阿嬤,以直笛一起演奏「望春風」、「古老的鐘」、「生日快樂」等老歌同樂。在一次身體檢查時,樂生療養院的醫療人員來到三多國小,在胡世銘老師的鼓勵下,學生詢問了院內的護士莊秋美小姐,她立刻表示願意帶學生參觀樂生療養院,並做解說的工作。於是胡老師開始帶者學生親自探訪樂生療養院這一社區民眾最少接近的角落,希望能更真實的瞭解樂生療養院的歷史與麻風病患者的背景,2002年迴龍三多國小的學生們主動開始了與樂生療養院阿公、阿嬷的第一次接觸。在多次實地與樂生的阿公阿嬷交流後,發現樂生的阿公阿嬷一點也不可怕,反而非常真誠、好相處。為了讓社區民眾也能更深入了解樂生的歷史與麻風病,胡老師帶著小朋友,開始了每月兩次,週日下午的關懷服務行程,由小朋友分組進行義務導覽及網頁製作的服務工作。

探訪服務:學習樂觀的人生態度

96/4/4兒童節下午自製可愛的紙模型「茶虎」頭套和阿公阿嬤一起演唱日語歌「大象」、「故鄉」共度愉快的一天。

二週一次的探訪,小朋友除了協助院內的清潔打掃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陪院生們聊天。胡老師在探訪前,會先和成員及其家長進行充分溝通,讓他們了解樂生阿公阿嬤身上的痲瘋病菌都已消滅,並沒有痲瘋病的帶原,身上的後遺症是特效藥沒發明前所留下。然而,一開始的不習慣依然難以避免,因為麻風病(癩病,俗稱痲瘋病)的關係,這些阿公阿媽長得和一般人不太一樣,很多長輩的身體外表都有缺陷,進行探訪約一年的詹前宏、林家弘小朋友表示:「第一次看樂生療養院病患的殘缺的手腳,心理難免會感到害怕、不自在,也不知道該和這些阿公、阿嬷聊什麼」。另外,很多小朋友閩南語講得不太流利,面對樂生院六七十歲習慣用閩南語交談的阿公阿嬷,也常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然而,小朋友在老師的鼓勵下與多次的相處下,漸漸地不去在意他們外表的缺陷,也愈來愈懂得將課堂所學運用在探訪上;音樂課所學的笛子、國文課所背的唐詩,還有美勞課所學的小手工等,都是最佳的溝通橋樑,運用在創意裝扮或才藝表演上,每次的院慶活動表演孩子們的活力表演,都讓獲得樂生的阿公、阿嬷們一致的讚譽。

小朋友說在和院內的阿公、阿嬷相處過後,發現他們就像自己家裡的長輩一樣,只是他們的行動有些不方便而已。「每次到樂生陪伴阿公、阿嬷聊天時,他們都會請大家吃東西或喝飲料,非常親切友善」,和院內病患的親身接觸,改變了這些孩子原先對痲瘋病患的觀感,每一次和樂生病患的互動,更逐漸培養學生主動助人的社會責任感。「九二一大地震時,樂生病患們主動將政府每月補助的微薄津貼「當小朋友看到樂生的阿公、阿嬷們雖然受到社會不合理的待遇,卻依舊樂觀以對,除了佩服他們『樂觀以對』的勇氣,更可以激發孩子們未來面對困境的態度」胡世銘老師如是說。樂生服務團的經歷,不僅讓這些孩子經歷課堂所學的實用性,在樂生人的掌聲中獲得成就感,更將這樣的服務習慣,延續在家庭生活中。像詹前宏、林家弘兩位小小年紀的小朋友現在不僅會主動分擔家事、還會為父母搥背。

導覽服務:以熱誠打動人心

93/6/19日向新竹市青草湖社區大學、日本律師團介紹樂生院歷史及院區導覽。除了二週一次例行的探訪,當有團體(如:社區大學)想進一步了解樂生時,老師也讓小朋友在院內擔任導覽工作。對大多小朋友來講,在課堂中上台報告就足已構成緊張,要面對一群陌生成人更是挑戰。然而,胡老師在校內就讓他們練習帶領低年級學生認識校園,或一對一的勞作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養成幫助別人、表達意見的習慣」。張家瑗小朋友表示:「為了增進表達能力,我們除了熟練導覽內容,上課時也會注意觀察老師講課的肢體動作和臨場反應,好在導覽時現學現賣。」僅管如此,小朋友很多時候還是會被問倒,或因為現場反應冷淡而感到挫折。然而,他們的單純及對同儕的同理心,讓他們依然勇於嘗試,並且發揮彼此幫助的精神,一起帶動氣氛。胡老師說:「小朋友的臨場反應也許不夠快,但他們會很認真做事前準備工作,一再複習解說內容。上場時也會發揮十足的同學愛,看同伴講不下去時,自動幫忙補充;這些用心讓大部分的觀眾還是回以熱烈的掌聲。」

將近四年多的時間,有些孩子畢業了,已經是國中生了,這些參與樂生服務團的小朋友,每一個都能對樂生療養院的歷史、院內各棟建築物的由來如數家珍,也和院內的病患們建立起忘年的友誼。

※本文轉載自95年GYSD績優團隊系列報導-超越天堂的淨土 樂生小太陽在人間(上),照片感謝三多國小胡世銘老師提供 。

※【延伸閱讀】

關於「超越天堂的淨土」名稱來由 :

樂生療養院門口寫著「以院為家」,被送到院中的患者,通常都再也不能回家了。在樂生療養院中的大多數建築都是院內的人們一磚一瓦自行搭建起來的,因為他們不能出樂生一步,院內像一個小型的社區,什麼都有。有人種菜、養雞,然後拿到院內的菜市場去賣,經濟上並不寬裕。 但在九二一大地震時,樂生療養院發起多次募款行動,許多樂生病患將自己的棺材本捐出來幫助受災的民眾。在得知對岸的麻風病患受到不好的待遇,還跨海幫助對岸的麻風病患子女建立學校。 這些阿公阿媽從「手心向上」的受施者變成「手心向下」的佈施者,也因為如此,證嚴法師讚歎樂生療養院是「超越人間天堂的淨土」。

 

超越天堂的淨土 樂生小太陽在人間(下)

撰文:彭郁娟、單德榕

網站製作:摸索中求進步,學習正確做事態度

96/5/13母親節特別慶祝:手工福袋中,孩子們一筆一筆地寫下對樂生長輩們的祝福。這幾年胡世銘老師得知因為要興建捷運,樂生療養院面臨拆除的命運,於是便鼓勵這群學生架設網站,讓樂生療養院的故事一直流傳下去,也可以讓更多人知道樂生的美。胡老師說小朋友雖然無法上街頭為院區的保留抗爭,卻可以將曾經發生在樂生的動人故事透過網路流傳下去。因此將團隊成員分組,學生除了到樂生陪伴這些阿公阿媽,也將他們所說的故事記錄下來,還訪問了許多到樂生來當義工的人,從連絡採訪、錄音打字、拍照美編等網頁建置相關工作,都讓小朋友一手包辦。雖然一開始狀況連連,但在不斷檢討改進後,參與學員學習到不同的做事訣竅,及積極的服務態度,這群小學生也安排節目到院內演出,所有的感情都在這點點滴滴當中培養出來。

96/5/13母親節特別慶祝:藉著康乃馨與自製手工福袋到樂生院和高中樂生聯盟一起探望阿公阿嬤,祝她們母親節快樂。研究組王鼎勻、蘇威宸、蔡佳玲小朋友表示:「起初幾次訪問,說話都吞吞吐吐的,漸漸地我們發展出一套流程:先寫好訪問題目,經過全組討論增減題目,和老師討論作最後確認後,分配訪問內容並把題目記熟。除此之外,有鑑於作筆記時常常寫錯字,我們也開始勤看課外書。」聯絡組蕭宇成、孫鵬盛小朋友表示:「打電話聯絡和上網留言對我們來說雖然是小事一樁,沒想到裡面也有許多學問。有一次打電話給台灣麻風救濟協會請他們寄資料,沒想到對方以為是惡作劇就把電話掛了。經過這次我們學習到講話時態度要正經,並要先告知目的等電話禮儀。」林家羽、謝宇婷、詹前程小朋友則說:「訪問後獲得的資料,要一再比對網路上的資訊,以確認有沒有錯誤。有次為求資料正確,跑了數十趟樂生療養院…我現在非常『相信凡事一定要用心才能做好』的道理了!」

「聽我說一個故事,一個即將消失的故事,是關於地獄的故事,也是關於天堂的故事。」這是樂生療養院「超越天堂的淨土」網站首頁的一句話。在拆遷爭議不斷的政治紛擾中,承載著樂生人喜怒哀樂回憶的一磚一瓦漸漸消逝之餘,這群小朋友藉由網站的設置,為樂生保留一點回憶供後人思念。

對於學生參與「即將消失的樂生」紀錄工作,胡老師表示:「網頁製作和文書編輯原來只是學生用來交作業的工具,但因為這專題任務,成員不僅更熟練網頁製作的技巧及各種資料蒐集管道,更懂得珍惜自己的家鄉。」小朋友們完成的網站雖然沒有華麗的美編,但這些豐富的內容都是這群國小學童一點一滴的蒐集、採訪。誰說小朋友只能接受大人的照顧呢?三多國小這群樂生小天使們就像是一個個人間的小太陽,溫暖了樂生病患們多年的寂寞,也化解了社區居民對痲瘋病人的誤解。

宣傳樂生小天使,散播服務種子

96/5/13母親節特別慶祝:小朋友將康乃馨與自製手工福袋送給樂生的阿嬤,祝她們母親節快樂。除了專注在樂生院區的服務及記錄,胡老師也用利用各種管道為這群小天使進行宣傳,讓更多人了解服務的價值並起而效尤。除了在校內針對中高年級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巡迴教學,讓愈來愈多師生願意到樂生院區服務。還曾帶領小朋友上廣播節目,向社會大眾發聲。也曾帶領「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來訪學生到樂生進行院區導覽,並一起進行房舍打掃,和阿公阿嬤話家常,讓不少參訪學生表示回香港後也要開始從事社區服務。僅管團隊成員從各界獲得許多讚美與肯定,但胡老師建議,希望讓學生有機會受到學校正式的表揚,引起更多家長認同,而願意讓自己的小孩參與類似的課外服務。

樂生專題研究從2002年十月起至今有四年多的歷史,談到團隊未來可能的計劃,胡老師提到:「不少醫療奉獻獎得主如:谷寒松、白寶珠、丁德貞、馬偕醫生戴仁壽等和麻風病都有一段淵源,希望能深入調查他們的事蹟。此外,樂生的阿公阿嬤積極響應慈濟各項捐款、捐款幫助對岸的痲瘋村蓋小學,還有附近工業區以前有不少經濟狀況不好的父母,樂生的阿嬤義務帶他們帶小孩,現在這些小孩都已經有謀生能力,不少人還常常回去探望他們!這些都是我們想深入調查的故事。」在推廣方法上,隨著部落格愈來愈廣受歡迎,胡老師表示也開始思考如何運用這樣的工具,讓調查資訊以更生動活潑的方式呈現,吸引更多人有興趣聽這些樂生故事。此外,尋求與社區非營利組織合作,爭取更多資源做更多事也是團隊的努力方向。

總結

小朋友也可以擔任志工嗎?三多國小樂生團隊的服務成績,再次證明只要有心,任何人都可以從事志願服務。付出愛心不分年齡!胡老師說:「沒有人什麼都不會,也很少有技能是學不起來的。學生需要的是和社會接觸的機會,從中發現別人的需要。」不論樂生院未來的命運如何,樂生小天使曾經付出的努力,都將成為動人的故事流傳下去。

※本文轉載自95年GYSD績優團隊系列報導-超越天堂的淨土 樂生小太陽在人間(下),照片感謝三多國小胡世銘老師提供 。

【延伸閱讀】

※三多國小樂生小天使服務團架設介紹樂生網站:超越天堂的淨土 、GYSD團隊頁面連結:樂生小天使

※進一步瞭解樂生療養院議題請見樂生療養院拆遷議題報導

 

綠色學習課表  --﹥

千里步道雲嘉糖鐵探查GPS 培力工作坊

2007/09/15 - 1:00pm
2007/09/16 - 5:30pm
地點: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主辦:千里步道籌畫中心
協辦: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台糖公司虎尾糖廠、千里步道雲林籌畫站、中華民國
鐵道文化協會、虎尾巴文化協會、雲林縣同心獅子會、雲林飛虎常跑會、大坵田文化工
作室、虎尾社教站、大崙腳文教工作協會、台灣糖業文化協會
費用: 代收工本費(含講義、午餐便當及保險)250元
          另收保證金1,000元於現場繳交,全程出席者全額退費。
聯絡人:黃詩芳 02-29236464*21,0928-236112;楊雨青02-29236464*17,
0960-065144。
電話:02-29236464*21、17
傳真:02-2923-9769
E-mail: tmitrail2006@hibox.hinet.net

這次工作坊將邀請多位鐵道文史專家來解說糖鐵的原始設計與歷史變遷,並於糖鐵沿線進行文史導覽、田野調查。以GPS紀錄軌跡再結合Google Earth之運用,利用高科技將圖文資料整合進行西南部跨縣市步道與鐵道串連之探查工作。期待不久後規劃出雲嘉南千里步道路線,將如此寶貴的文化資產-糖鐵,重新活絡起來。

有關活動最新訊息,請至千里步道網站

 

無車日省思座談會

2007/10/06 - 2:00pm
2007/10/06 - 4:00pm

地點:文化大學博愛校區數位演講廳(台北市延平南路127號 )
主辦:台北縣市政府
報名:網路報名,9月1日至9月30日止 ,名額150位,額滿為止。
獎品:1、腳踏車乙輛*5名 (凡線上報名者,即具抽獎資格,並於會後抽出)
 2、Q&A互動贈品*30名 (答對現場問題者,即可獲得贈品乙份)

活動議程 :

時間

議程

1330~1400

報到、領取資料

1400~1410

長官及貴賓介紹與致詞

1411~1500

議題發表一

1501~1550

議題發表二

1500~1600

休息時間、茶點

1611~1700

「無車更樂活」座談與討論(Q&A)

 

台北市野鳥學會 新義工招募!

2007/09/12 - 12:40pm
2007/09/14 - 12:40pm
2007台北鳥會義工招募∼ 就是需要你!

招募需求:抱持莫大的熱忱、耐心與毅力,想經由為鳥及為人服務,貢獻心力於生態
 保育和環境教育,並願意長期投入之民眾,歡迎你一起來學習和成長!
招募日期:即日起至9月14日止
招募人數:30人
訓練日期:1.【新進義工基礎訓練】:9月15-16日
 2.【志願服務基礎訓練】:9月29-30日(與本會義工共同受訓12小時)
 3.分組訓練:依各組規定及訓練要求

招募條件:1.須加入本會成為會員,或具家庭會員(直系親屬)身份。
 2.須完成新進義工基礎訓練及志願服務基礎訓練。
 3.結訓後選擇組別,須再完成各組進階訓練,始得成為正式服勤義工。
義工組別:活動組-願意第一線跟民眾分享賞鳥樂趣及野鳥保育觀念,可配合為期半
 年的冠羽班魔鬼訓練,結訓後每個月可服勤4小時以上者。
 救傷組-願意在家中照護傷鳥/雛鳥、對外宣導推廣救傷理念,或可每週排
 班至會館/芝山籠舍協助照護或行政工作者,須再參加專題演講及
 救傷訓練課程。
 研究組-已具備基本鳥類辨識能力,願意配合相關研究調查專案,須再參
 加鳥類調查實習訓練。

報名費用:會員1500元,非會員另加入會費共2200元。
 (含講師、講義、午餐、保險及1000元保證金)

報名方式:請見附檔簡章,或來電洽詢02-23259190 #20,黃聖祐先生 york@wbst.org.tw

 

黑面琵鷺解說員暨七股生態保育種子培訓

2007/10/06 - 12:00am
2007/10/20 - 12:00am
地點:國立臺南大學榮譽教學中心A108國際會議廳
時間:中華民國96年10月6、7、13、14日(六、日)與10月20日 (六)
主辦:國立臺南大學環境與能源學系、台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
對象: 國內各大專院校在學學生30名、有志於從事生態保育之社會人士40名,總計70名。
報名:
即日起,以e-mail(tnbfs001@ms38.hinet.net)方式將報名表填妥後傳送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同時以劃撥或郵寄現金方式繳交報名費(劃撥後請逕向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確認),報名至9月21日(星期五)截止,並於9月27日(星期四)前,於臺南大學環境與能源學系及台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網頁公布錄取名單。

費用:
(1) 在學學生:1000元/人
(2) 社會人士:1,500元/人
(全勤者,活動結束後每人退費新台幣伍佰元整)
劃撥帳號:31397357,戶名:台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
會址:台南縣七股鄉三股村農牧區18號

注意事項:
1.已完成報名手續卻因故無法參加者,將自動放棄資格,由備取者遞補。
2.10月6、7、13、14日為室內、外課程,10月20日為在七股第二賞鳥亭每人10分鐘之試講。
3.本活動將於室內、外課後(須全勤),於七股黑面琵鷺保護區之賞鳥亭,擔任四次義務定點解說實習,結束後核發【研習暨解說員】證書。

承辦人:王玉秀小姐 (06-7880064,0919-180064)

活動說明:

1. 鼓勵各大專院校學生與社會人士擔任解說志工,培養對鄉土的關懷,並投入與參與地區生態與人文行列。
2. 為推廣七股黑面琵鷺生態保育觀念,培養南大學生作為未來遷校七股推展生態教育的種子教師。
3. 配合七股地區的鄉土戶外教學,期望中小學的師生能於戶外教學中了解濱海生態及瀕危物種保育的重要性。
4. 提供賞鳥亭定點解說服務與七股生態人文導覽解說服務,使參觀之遊客能了解濱海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劍南蝶舞樂悠遊•駐站導覽活動

2007/09/15 - 8:00am
2007/09/15 - 2:00pm
地點:台北市「劍南蝴蝶步道」起始點:北安路805巷口,位於大直的北安路與劍南路交叉口。
指導:林務局、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台北市中山區公所
主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協辦:台北市內湖區西康里辦公處、台北市中山區北安里辦公處、埔里蝴蝶牧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報名:本活動免費免事先報名,當日自行前往即可。
洽詢專線:(02)2553-2322

以蝴蝶生態為主題的〈彩蝶家族〉、〈生命奇蹟〉、〈認識劍南蝴蝶步道〉、〈外來種入侵〉、〈蝴蝶的天敵〉…等五個駐站,當天並有劍南蝴蝶步道賞蝶導覽、除蔓行動(請事先報名)、文湖兒童營之送食茱萸回劍南路等活動。

本活動以教育宣廣理念搭配海報教案、活體實物具體呈現,輔以活動設計與詳細解說,寓教於樂且活潑知性,最適合親子與普及大眾參與。

詳情請見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生態工作假期:從國外取經到打造本地特色的工作假期  --﹥

----記阿帕拉契山徑與霞喀羅古道工作假期

作者:徐銘謙(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爬山以來,常會在一些崩坍的路段上看到廢輪胎、地毯、棉被等物鋪在其上;甚至被發包修整成「石階大道」,令原本野性生趣盎 然的周邊走樣,走來腳又很傷。如何把使用者的意見擺到步道規劃裡?如何兼顧登山客的方便與自然生態的維護? 2006年暑假,這些思考與疑問成為「學習像山一樣思考」的計畫雛形,在得到客委會築夢計畫的支持之下,我得以到美國阿帕拉契山徑親賭健行者心目中的理想步道。

寫計畫之初,我聽說阿帕拉契山徑這是一條完全符合「路是人走出來」的天然步道,直到在網路上搜尋到「阿帕拉契山徑保育協會」(Appalachian Trail Conservancy)時,才發現他們整個暑假,從5月到10月都在招募步道志工,完成一段一段的步道維護整修。

他山之石:打造渾然天成的阿帕拉契山徑

阿帕拉契山徑從1921年班頓•麥凱(Benton MacKaye)倡議,1937年由民間團體勘定串連路線,到1968年阿帕拉契山徑保育協會直屬步道工作隊(Trail Crew)成立之間,山徑周邊地區早有步道俱樂部(Trail Club),由健行者與社區居民自發會員制的步道團體,負責日常維護步道設施,並且有趣的是,翻開步道俱樂部會員招募折頁,所交會費隨著勞動的程度增高而增加。專業工作隊成立之後,從北到南有六個工作隊分段負責,與當地步道俱樂部共同工作,更吸引了來自全美各州的男女老少,開上十幾個小時的車,來東岸山徑上工作。

參加屋頂翻修本來忐忑不安,結果卻在領隊帶領之下,大家都是第一次翻修屋頂,那一週還翻修好兩座山屋屋頂。翻修屋頂的最後完工階段,要為兩邊接縫釘上騎牆的防水層,即將大功告成。

這些志工們沒有專業工程背景,施工也沒有制式的設計圖,除了攜帶簡單工具,沒有任何鋪面材料。卻能夠在領隊、副領隊的安全與工作講解、依照步道水文、自然、地理特性因地制宜的訂出工作目標。就地取材地運用周邊材質,在領隊與資深志工帶領下,完成維護侵蝕步道、擊碎石回填、修築木棧道、翻修山屋屋頂、改建舊橋樑、就地取材找木樁固邊坡、設立石階與排水系統、封閉嚴重侵蝕或過陡舊步道,改道或開闢新步道等計畫。全部完工後,步道仍然渾然天成,看不出人工斧鑿的痕跡。

在地優勢:富涵文化體驗的霞喀羅工作假期

回國我談起這段經歷,大家也總是帶著不可思議的眼光,覺得我是花大錢作粗工的傻子。但在2007年初林務局委託清寰顧問公司在新竹霞喀羅試辦的步道工作假期,我的阿帕拉契工作假期經驗,正好派上用場,參與設計規劃讓大家有機會親自體驗勞動的快樂。

霞喀羅古道位於泰雅族的領域,步道志工進入古道要由部落長老帶領並敬虔遵循入山儀式,部落的長輩們精心安排、設計了志工在部落的生活細節。志工與部落媽媽們共舞、共飲,與部落的居民一起搗小米麻糬,度過短暫但難忘的泰雅之夜。抵達第一天先由霞喀羅觀光休閒發展協會帶領部落導覽,第三天更在經過生態旅遊解說培力訓練過的族人領頭下,走了一趟霞喀羅泰雅文化豐富之旅。臺灣推動工作假期,加入相當多生態旅遊的部分,對我而言更是如置身天堂。

臺灣多數山中古道,本有其豐富的原住民文化,與日據時期警備道的文史遺跡,這點是是美國所缺乏的。美國將阿帕拉契山脈居住的印第安部落趕離,圈到保留地裡面「保護」著,而從新石器時代阿帕拉契山徑即為美東南方印第安部族與北方五大湖區部族的貿易交換路線,如今卻變成純白人的休閒、墾拓區域。臺灣的原住民部落雖經統治者遷徙,但仍保持在山林生活的清晰部落,實應思考如何將步道志工與原住民部落的生計連結在一起,方為步道生命永續之道。

反思古道歷史空間的維護與經營

在步道工作方面,除了砌石護坡與沈沙池的挖掘等工法,及重機具使用是較依賴專業工班技術。最具特色的是,田村台駐在所的遺址清理,在古道專家李瑞宗老師的解說與指導下,從荒煙漫草中用鐮刀細細清理出舊日駐在所夯土牆遺跡,並且經由測量、拉起水線,重現駐在所的格局,李老師就地給我們出了一道題目,讓志工動腦想想,「面對殘存的遺址,應當透過嚴謹考證、恢復駐在所舊觀以供展示?還是忠實保留、維護現況,僅提供歷史解說,供遊客發揮想像力拼湊憑弔?」志工們左思右想,各有顧慮,莫衷一是。

田村台駐在所遺址究竟應該經考證加以復舊重現,還是忠實保留、維護現狀,拉出水線格局,讓遊客拼湊憑弔?田村台駐在所解說牌

古道歷史空間的維護與經營,正是臺灣步道維護管理的臺灣特色。透過耆老訪談、文史資料查閱、舊照片的觀察,細細考據古道的工法,正是幫助今人通往古老三度空間的鑰匙。有一回筆者去暖暖古道分享阿帕拉契經驗,當地人告訴我們,日據時期保正分配居民家戶分段認養維修通往十分、雙溪的步道,這條步道因為是用來挑藍染原料大青買賣要道,因此設計上要因應扁擔六尺許長、兩邊一百八十斤重、八吋上下的振動幅度,因此就地取材的石階步幅較近,實為省力。此與李瑞宗老師發掘的金包里挑魚古道後面的故事亦相呼應。

臺灣古道的復舊工法正是需要找出一個個在地的歷史與文化,加以取用結合,並且是步道志工工作假期與社區認養步道並行工作,方能激盪出工法上的深入討論,並且藉由步道勞動的過程,瞭解我們的土地與自然的故事,真正為地方做出有意義的貢獻而非增加負擔。

相關連結:

*本文作者將於9月14日(五)晚上6:30,林務局二樓會議室「步道工作假期暨步道志工推廣計畫講座」進行經驗分享,報名電話:27115177-15林小姐。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 網編:彭郁娟
感謝環保署、教育部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