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9.16
攝影賞析 「烏坵」是我另一個家

作者:賴昱伸

 

高雄搭軍船到烏坵,要整整24小時

「我有一種要回家的感覺,烏坵就像是我另一個家」來自嘉義的退休校長潘國雄凝望著海平面遠方慢慢出現的大坵島說著,嘴上掛著一抹微笑。

「活著真好,當初跟我一起在島上當兵的弟兄們很多都已經不在了,無法一起再回到烏坵」潘校長說,「我想這也是我這輩子最後一次踏上烏坵吧,我要好好把握」。

自然人文

夏日.樂生三二事

文字/攝影:munch

 

727,樂生築了一面紀念牆

把運動搞得像過生活,樂生學會在無奈之中找樂子。

面對行政體系官起官落的長命百歲,做為正義無路的委屈人民,也只能埋鍋造飯地準備長期抗戰,縱使歲月磨得精疲力竭,但是誰曉得那天公理就從天上掉下來,一夕之間世界大變。

到樂生,常常看著杵在中山堂門旁的剛彈大哥,心想他會不會站起來,威風凜凜地雙臂一舉,大喊「誰拆樂生,要他好看!」

但是,布舊了、鐵鏽了,剛彈坐著不動,樂生還是得靠自己,過生活拼運動。

專欄作家 《詩經》白話新譯:〈邶風.燕燕〉
譯者:賈福相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之子于歸,遠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
之子于歸,遠于將之。
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
之子于歸,遠送于南。
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
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頡頏」音同「協航」;「勖」音同「續」。

 

燕子

小燕子飛舞,參差尾羽。
妹妹出嫁,送她到城下。
眼看她背影逝去,淚下如雨。

小燕子飛翔,忽下忽上。
妹妹出嫁,送她到坡旁。
眼看她背影消逝,路邊飲泣。

小燕子飛翔,高低哀唱。
妹妹出嫁,送她到南郊。
眼看她背影消逝,心碎如燒。

她值得信任,誠懇溫文,
賢慧柔順,處世謹慎。
她常說:「思念先君」,鼓勵我這寡德人。

 

自然書訊

台灣環境運動20歲

《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序
作者:何明修(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

 

《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   1986年春天,鹿港小鎮籠罩在一團未知的恐懼之中。在政府的極力爭取下,美國杜邦公司決定在中台灣設置二氧化鈦工廠。對於官員而言,這項投資案一方面可以解決閒置以久的彰濱工業區,另一方面也可以提振自從1984年勞基法施行以來的低迷景氣。他們有理由相信,鹿港居民也會樂見跨國工業的進駐,以及就業機會與土地價值的提升,就如同20餘年前,鄰近的彰化市民以舞龍舞獅的方式迎接台灣化纖公司設廠。樂觀的官員萬萬沒有想到,鹿港居民在新任鎮長的帶領下,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綿密的反對運動,他們要求保存自己所熟悉的鹿港――香火鼎盛、生意活絡的濱海小鎮,而不是煙囪陰影下的工業城。

 

自然人文環境運動需要建立在地力量 永續經營

作者:吳萃慧

沸沸揚揚的烏來三峽聯外道路開發案在烏來關懷聯盟2年的努力之後,終於在2005年12月9日正式遭到台北縣環評委員否決。提起這段與烏來關懷聯盟一起奮戰的烏來民眾,對於當初投入大量精力、資源與時間的台大保育社同學,仍舊嘖嘖稱讚,並且依舊將烏來地區未來的永續發展深切寄望在這些靈魂人物的身上。保育團體介入地方環境事務時究竟應該如何進退,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事隔10個月之後,烏來地區極力支持與反對此道路開發案的居民已經暫時將環評期間兩造的劍拔弩張各自擱在一旁。在烏來教會週日禮拜過後,村民三五聚集在教堂旁的籃球場邊聊起家常便飯,直到我們拿著「案由:烏來三峽聯絡道路案」的問卷請這些居民協助填寫時,贊成開路與不贊成開路的的民眾開始各自分邊討論,空氣中已然又嗅到蠢蠢欲動的唇槍舌戰。

 

攝影賞析

自然人文

專欄作家

自然書訊

自然人文

本會快訊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專欄

環境副刊

熱門內容

看見.想像.前進――2007鐵馬影展III

熱門關鍵字
步道 蘭嶼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台北鳥會電子報

攝影賞析「烏坵」是我另一個家--﹥

作者:賴昱伸

烏坵就像是我另一個家

「我有一種要回家的感覺,烏坵就像是我另一個家」來自嘉義的退休校長潘國雄凝望著海平面遠方慢慢出現的大坵島說著,嘴上掛著一抹微笑。

「活著真好,當初跟我一起在島上當兵的弟兄們很多都已經不在了,無法一起再回到烏坵」潘校長說,「我想這也是我這輩子最後一次踏上烏坵吧,我要好好把握」。

高雄搭軍船到烏坵,要整整24小時

40多年前,潘校長才20多歲,剛從師範學校畢業,就來到烏坵這個前線中的前線服役。

「那時候,我們從高雄搭軍船到烏坵,要整整24小時,一路上大風大浪,我第一次來烏坵就吐了整路,最後連膽汁都吐出來了!」潘校長回憶當年艱苦的旅程。

在睽違了40多年之後,潘校長終於又踏上了烏坵這塊他稱為「第二個家」的土地,「這趟旅程不容易啊」,當金門快輪終於停靠在烏坵碼頭的時候,潘校長感嘆地說。

這是我當年在烏坵的學生

一踏上烏坵,馬上有位當地的老伯伯迎了上來,潘校長開心地握著對方的手,兩人又是擁抱、又是勾著肩一起走上了碼頭邊的山坡。

「這是我當年在烏坵的學生」潘校長笑著向身邊同行的團員們介紹。

原來,在40多年前物資、師資都缺乏的年代,烏坵國小只好找當時在島上服役的阿兵哥來充當老師;而接受師範教育出身的潘校長,自然是個理想的人選。

「我那時候每一科都要教,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教」潘校長回憶著。

「我一直記著你們這11個小朋友」,潘校長回頭對著身邊已是滿頭灰髮的「小朋友」說著。

「我們也一直記著潘老師啊,沒想到還能見到面」,當年的學生也笑著說著。

老師來了,我就趕快過來看老師啊

走到已廢校將近30年的烏坵國小前,另一位當年的學生吳金財聽到老師來了,連忙趕過來看老師。

「剛剛聽到有人說:老師來了,我就趕快過來看老師啊」吳金財靦腆地對著圍繞著他的媒體說著。

「我那時候唸五年級,潘老師人很好,很照顧我們。聽到老師要離開我們都很捨不得」吳金財說。

曾是戰地前線

就這樣,潘老師與吳金財興奮地寒喧著,聊著過去的事,彷彿就在聊著昨天才發生的事情,40年的隔閡從未存在過。

「再看到老師不會很驚訝,因為我一直相信老師一定有一天會回來看我們的」。

烏坵的陽光,溫暖地灑在這座海中的孤島上(攝影: 溫于璇)

烏坵的陽光,溫暖地灑在這座海中的孤島上;而這一刻,它卻是一點都不孤獨的。微笑,輕輕地綻開在每個人的臉上,輕輕盪漾在微微的海風之中……

「我改變心意了,我一定會再回來烏坵的」離開前,潘校長這麼說。

自然 人文夏日.樂生三二事 --﹥

文字/攝影:munch

727,樂生築了一面紀念牆

把運動搞得像過生活,樂生學會在無奈之中找樂子。

面對行政體系官起官落的長命百歲,做為正義無路的委屈人民,也只能埋鍋造飯地準備長期抗戰,縱使歲月磨得精疲力竭,但是誰曉得那天公理就從天上掉下來,一夕之間世界大變。

到樂生,常常看著杵在中山堂門旁的剛彈大哥,心想他會不會站起來,威風凜凜地雙臂一舉,大喊「誰拆樂生,要他好看!」

但是,布舊了、鐵鏽了,剛彈坐著不動,樂生還是得靠自己,過生活拼運動。

727,樂生築了一面紀念牆,舉行活動時,李會長的容顏映在牆面之上,已故的名字、尚存的院民,用著不同的心情與姿態,撰寫樂生的歷史,讓一個長年隱默的空間,成為一個散發人間光輝的處所。

而我們,在這裡,找尋自我的人生意義。

大家坐下靜靜觀看,為的就是不讓場子太過寂寞

樂生至今,不會是個冷門議題,如果官門好修行的群吏,算計著時光總會磨盡士氣,到時輕鬆動手高枕無憂,那麼這個算盤可是大大錯誤。樂生像磁場,以前是關著的人跑不出去,現在是進入的人不想出去,愛樂生已經有一個基本盤,更妙是不斷擴散,也許每個人有自己事要忙,但是心頭總有根線和樂生緊緊相纏,一有事一拉緊,誰也無法冷眼相看,誰也不會放著不管。

就像一場影片觀看,太多人知道樂生的故事,比影片內容多得太多,但是大家坐下靜靜觀看,為的就是不讓場子太過寂寞,甚至讓樂生的院民知道:「我們會來的!」

在樂生,總是會看見許多不同團體的加入

在樂生,總是會看見許多不同團體的加入,每個人有自己的哀愁,就像土城反看守所不當遷移,挽救那一片美麗彈藥庫的自然景致,這些從未上過街的婆婆媽媽,走出人生抗爭的第一步,但是踏出追求環境正義的步伐,並未僅僅留在土城,她們開始拿著大旗,跨過河、爬上山,四處聲援同樣遭遇的悲情朋友。

這樣的義行,有點像民間傳統的互助會,親朋好友一夥人相招標會,每個人手頭都緊,但是看誰急誰需要,就是豪氣的一句「妳先標啦!」忍著孩子學費未繳,盼了好久的衣服不買,就是讓急用的朋友標下先用,民間自立,大家互助,轉來轉去,草根人民的弱勢相依。

澤君,是一位奇女子

澤君,算是一位奇女子。踏進樂生,一生就和樂生緊緊交纏,在樂生認識昌人進而結婚,有了孩子也是三天二頭為樂生奔走。記得一場立院公聽會,澤君上台以工程專業舌戰捷運局,昌人在場內記錄拍攝,至於她們的孩子,就讓台下樂生的阿姨、阿媽照顧著,一家三口全為樂生奮鬥,在運動史上算是罕見特例。一人拼不特別,兩人拼算少見,如果連孩子也陪著奔波,這種運動家庭無異用情至深。

每每看見拍著記錄片的昌人,總是心虛一場,一位日本友人肯為樂生奉獻至此,每天高喊愛台灣的我們,又如何置身事外的冷漠。當澤君抱著孩子出現,一家三口人為樂生熱血上陣,增添樂生運動的美事一樁。

一直等著,想拍一幅像是硫磺島美軍的舉旗照

一直等著,想拍一幅像是硫磺島美軍的舉旗照,不過角度不對、姿勢不對、人數不對,連帶氣氛也不對。整張照片沒有氣勢,只有現實的平凡。

這也是到樂生久了之後,慢慢體悟出的道理,一開始總是想著一場悲壯的戰役,套好悲劇英雄的劇碼,就可以製造出感人的淚水,但是接觸一深,才發現沒人想當悲劇英雄,每個人只是想讓生活好過些,無論是自己的生活,或是別人的生活,沒有人想要攻城掠地強取豪奪,只是悲微地請求一個平凡的生活。

學生不是美軍,沒有堅實的訓練,憑著就是一股青春熱血,所有事做得有些青澀,有些無釐頭,但是每一個舉動,都是發自真心,包括手忙腳亂的綁旗繩。拍不出英雄照片,不是他們表現不好,而是鏡頭後的心靈,總是太多想像,過多添加,失去深刻體驗小人物過好生活的心情。

是的,學生不像美軍,不過政府部門倒像日軍,不願光明磊落的正面交鋒,就只想躲在陰暗處,看看機會偷襲一番,歷史的日軍是火力不夠強,算是情有可原,但是現實的政府部門算是無顏心虛,推託躲避的讓人厭惡。

過日子拼運動,阿湯伯算是箇中高手

過日子拼運動,阿湯伯算是箇中高手,反正也算準要拆不敢、要給不願,樂生事就在高空丟皮球的拖。一旦事情進到拖的階段,先輸的就是煩透的人,於是官門可以吹冷氣等時機,院民也不能慌亂的天天擔憂。

那麼,蹺腳坐電動車,算是一種宣示,就像空城計的羽扇綸巾,臨危不亂,諸葛孔明自有定見。阿湯伯像老頑童,又像睿智者,微笑裡總藏著洞悉世事的不羈,但是千萬別讓他放下腳發起火,那樣拼命三郎的神情,可就像拿槍決鬥的約翰韋恩。

清雅,一位新聞學科的菁英

在山巔海濱,看見許多遊學台灣的青年學子,穿上橘黃色的制服,到處認識自己的土地,閃耀青春的活力夏天。

在樂生,也有一群青年學子,不假遠方,以遊學樂生的心情,學習課程之外的教育。

清雅,一位新聞學科的菁英,幾年樂生的歷練,從拿相機拍照,到當起新聞聯絡人,樂生一遭,學到的事務,遠遠超過課程的學說理論,甚至比起關在研究室的學者,有著更多的田野視野。在樂生裡,太多這樣的學子,在學程中投身樂生,她們的青春裡有樂生的印記,也許多年之後,成為生命裡最美的記憶,曾經流淚、曾經吶喊,曾經炙熱地燃燒著青春的不悔。

青春不悔,那樣堅毅的神情,極為動人,誰說草莓時代只有徬徨。

蓬萊舍外的老樹下

每到樂生,總喜歡到蓬萊舍外的老樹下乘涼,那裡有種說不上歷史氛圍。

更愛看老榕樹的老根攀纏,以一種強硬的姿態,就是要向堅硬的柏油路面,討上一片土地。活下去,總是需要倍具毅力,就像樂生的命運,坎坷無比,也是不能放棄生存的慾力。

柏油路面上的老樹根,樂生院民的真心情。

慢!

慢!讓一切事務有著舒緩的空間。就像整軍備戰,少掉街頭的衝撞,樂生的青年們,開始有時間思考樂生的未來,讓一些想做的事慢慢實現,樂生論壇、孩童教育營,到博物館,在緩慢的時光中,厚實樂生的種種可能。

樂生在轉變,以一種微妙的姿態,藉由學生的微薄之力,創造微弱的火苗。

慢!讓樂生不急著戰鬥,全心過著生活,在分分秒秒時光之中,體驗屬於人間的真實況味,日昇月落,吃飯散步,樹下的交談,無語的凝望,以及收容每一顆愛戀樂生的心靈。

慢!讓樂生在時光中,像含苞待放的花朵,寒冬過盡,春暖花開。

地面上劃著捷運局的強勢,以及樂生的不屈

夏日。樂生二三事。地面上劃著捷運局的強勢,以及樂生的不屈,在炙熱的柏油路面相互角力。當樂生踏上征途,就註定是一場不會太快結束的戰役,於是戰況有點像是二戰的德俄交鋒,在焦著的情形下,一幅西線無戰事的光景。

沒有砲火,也許引不起追求衝突的媒體興致,但是卻讓人經經地觀看壕溝裡的無奈人生,於是開始懂得,事務的荒謬,起源於太多的進步神話,其實人生追尋的,不就是生活裡的怡然自得。

孩子快速騎過腳踏車,應該慶幸,此時此地,不是危險萬分的吵雜工地,而是城市綠地的美麗樂生。

累!站著歇一會。時局再壞,明天還是得樂生活

累!站著歇一會。時局再壞,明天還是得樂生活。過生活在樂生,每個人用著自己的生活節奏,在夏日樂生,譜寫意志不屈的歌。

※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漂浪•島嶼」寫于2007/7/29

專欄作家詩經》白話新譯:〈邶風.燕燕〉 --﹥
譯者:賈福相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之子于歸,遠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
之子于歸,遠于將之。
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
之子于歸,遠送于南。
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
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頡頏」音同「協航」;「勖」音同「續」。

 

小燕子

小燕子飛舞,參差尾羽。
妹妹出嫁,送她到城下。
眼看她背影逝去,淚下如雨。

小燕子飛翔,忽下忽上。
妹妹出嫁,送她到坡旁。
眼看她背影消逝,路邊飲泣。

小燕子飛翔,高低哀唱。
妹妹出嫁,送她到南郊。
眼看她背影消逝,心碎如燒。

她值得信任,誠懇溫文,
賢慧柔順,處世謹慎。
她常說:「思念先君」,鼓勵我這寡德人。


Swallow
Translated by Fu-Shiang Chia
Swallow flies, darting left and right.
I escort my betrothed sister to the city gate,
Gazing after her until she disappears from view;
My tears cascade like rain.

Swallow flies, hovering up and down.
My sister leaves to be married; it pains me to see her go.
I gaze after her until she disappears from view;
I weep rivers at the roadside.

Swallow flies, crying high and low.
My sister leaves to be married. I escort her to the south field.
I gaze after her until she disappears from view,
My heart in shards.

She is true, tender and diligent.
She is gentle, kind and generous.
To bolster me, she has often said:
"Be true to our late father."

自然書訊: 台灣環境運動20歲 --﹥

《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序

作者:何明修(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

1986年春天,鹿港小鎮籠罩在一團未知的恐懼之中。在政府的極力爭取下,美國杜邦公司決定在中台灣設置二氧化鈦工廠。對於官員而言,這項投資案一方面可以解決閒置以久的彰濱工業區,另一方面也可以提振自從1984年勞基法施行以來的低迷景氣。他們有理由相信,鹿港居民也會樂見跨國工業的進駐,以及就業機會與土地價值的提升,就如同20餘年前,鄰近的彰化市民以舞龍舞獅的方式迎接台灣化纖公司設廠。樂觀的官員萬萬沒有想到,鹿港居民在新任鎮長的帶領下,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綿密的反對運動,他們要求保存自己所熟悉的鹿港――香火鼎盛、生意活絡的濱海小鎮,而不是煙囪陰影下的工業城。

在1960年代中期,台化彰化廠正式開工,附近的農民開始發現自己的農田再也長不出結實飽滿的稻穗,因為工廠汙水破壞了肥沃的土地。彰化市民失去了新鮮的空氣,長期的廢氣排放除了引發撲鼻的不適,也導致了各種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呼吸道病變。隔著大肚溪,從台中南下的旅客可以遠眺籠罩在彰化上空的混淆空氣;一進入市區,龐大而醜陋的工廠廠房也是迎接他們的第一個景象。20年來,彰化居民早就知道在繁榮地方的承諾背後,現代工廠隱藏了各種健康、財富的代價。鹿港人見證鄰居20年來的教訓,他們堅決主張,同樣的故事不能再發生在自己的家鄉。為了反對杜邦設廠,他們發動遊行、北上請願、舉行演講、串連其他公害受害地區、組織反公害協會、發行宣傳刊物、動員學童繪製反公害壁報等運動,鹿港居民創造出一個未曾存在過的事物,亦即本土的環境運動。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大衛終於戰勝巨人哥利亞,杜邦公司決定放棄彰濱設廠計劃,這項未意料到的勝利宣告台灣環境運動春天的到來。

從鹿港起義到政黨輪替後的第6年,我們又經歷了整整20年。在這段期間,環境運動的風潮蔓延到台灣各個角落,無論關於工業汙染、焚化爐、道路、水庫、國家公園、行動電話基地台等環境議題,許多社區都經歷了大大小小的集體行動。在要求改善環境的強烈民意下,環保署成立了,公害糾紛調處、環境影響評估、禁用免費塑膠袋、廚餘回收等一系列的制度開始實施。在20年前,黨外人士宣稱與鹿港人民站在一起,試圖吸納這一股來自草根的反叛勢力;在20年後,他們高居國家廟堂,有兩位環保署長是來自於當初積極鼓吹環境意識的知識分子。事實上,早在台獨運動轉向公投路線之前,20年前的鹿港反對人士已經在倡導鎮民自決。在接連的環境運動動員下,公投逐漸從政治異端轉變成體制內的民主機制。

環境運動除了帶來結構性的衝擊,也在許多人的生命歷程中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印記。20年前,大學生開始下鄉調查各地蜂起的反公害抗爭,校園的社會參與不再是侷限於1970年代的「農村服務」、「山地服務」,進而轉變成為貨真價實的社會運動。1990年代以降台北街頭的年度反核遊行,也曾是許多青年的政治啟蒙課程,理想主義的認同也促使其中的一些人選擇了社會運動作為他們的生涯。一位知名的文化評論者第一篇投稿報社的文章就是聲援核四公投,另一位反核運動者選擇了在有反核聖地之稱的貢寮拍攝他們的婚紗照。當然也有人因此而付出昂貴的代價,在1991年1003貢寮事件之後,林順源已經花蓮監獄待了15個年頭,他無法親身經歷後來反核動員的高漲與廢核的頓挫。

在這20年來,環境運動被觀察者賦與不同的名稱。環境運動是「社會力」,因為它代表了獨立於政治權力與經濟資本的反對力量;環境運動是「民間社會」,不滿的人民挑戰了威權控制;環境運動也是「公民社會」,因為它創造了另一種公民之間相互連結的可能性。對於其抨擊者而言,環境運動代表著盲目、不理性、不信任專業的「民粹主義」,一位國民黨籍的經濟部長就將環境抗爭比喻成為「吸食安非他命」。無論是被推崇或是被指責,被期許或是被畏懼,環境運動即是強而有力的潮流,深刻地重新形塑了台灣的社會圖像。

該是還給環境運動原本風貌的時候了,《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將環境運動視為追求環境正義的集體行動。環境運動並不只是美化生活、保護自然,而是要求公平分配資源、承認弱勢群體生活方式、共同參與環境決策,環境運動的終極目標是環境正義的落實。在過去的20年,這種追求綠色民主的渴望展現出巨大的政治動員能量,也與既有的體制產生激烈的抗衡。環境運動的興起意味著台灣政治民主化的深層批判,他們強烈地質問,到底新民主政權如何看待環境受害者?

對於越來越自我安逸化的民主派人士,環境正義的呼籲不外乎是嗡嗡作響的牛虻,不斷地提醒我們那份未完成的民主化志業。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追溯環境運動的歷史軌跡,從解嚴前的初步萌芽到政黨輪替之後的轉型。三個主要的質問引導本書的章節寫作:環境運動是起源何種歷史脈絡?在威權到民主的鉅變之中,環境運動扮演了何種的角色?那些道路可以通往環境的民主化?從起源到未來,《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期待能夠紀錄環境運動在台灣的驚異航程,並且透過其故事,理解台灣整體變遷的歷程。

許多熱血青年相信,詮釋歷史遠不如創造歷史重要,但是儘管如此,詮釋歷史也是有迫切需要的,有待知識界的積極投入。在經歷了解嚴、民主革命、政黨輪替之後,台灣的政治景象產生了劇烈的變動。在20年前,鹿港居民用偷襲的方式,在當時仍叫做介壽路的總統府廣場進行陳情,他們的和平行動沒有進行多久就被軍警勸離;在20年後,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比較常見的場面是揮舞國旗、高喊打倒台獨的群眾,國民黨中央黨部儼然成為他們的前進指揮所。迅速而根本性的變革迫使我們需要一直拋棄既有的參考座標,隨時適應新到來的時代。如同一趟需要不斷在各個時區轉機的旅程,到最後每一個當地時間都變得那麼不真實、缺乏意義。無論是有意或無心,遺忘成為許多人面對過去的最好方式。因此,在這急劇變遷所塑造的失憶社會中,歷史的詮釋成為不可或缺的集體治療。

在劇烈的社會變動下,知識界也會感染一股參與的熱忱,積極投入創造歷史的活動,也就使得詮釋的工作被擱置了。在時代的集體亢奮下,詮釋歷史成為森林裡那一條比較少人走過的路。儘管台灣的社會研究在過去十餘年來有長足的進步,但是至今對於許多重要問題仍缺乏完整的研究結論。就以社會運動為例,台灣有一本1980年代學運史,但是卻沒有關於1980年代的專著。筆者唯一可以找到關於1990年3月學運的期刊論文,是由外國學者所寫的;在勞工運動方面,工運團體所出版的著作還比學術界還多。仍有更多的社運故事乃未被紀錄下來。

越是在劇變的年代中,詮釋者往往被迫接受「意外」的發展,修正以往的詮釋方式。不同詮釋方式的鬥爭是研究者所需要獨自面對的事實。《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是延續筆者在2000年完成的博士論文研究。在取得博士學位的同時,台灣的政權也產生史無前例的和平轉移。在當時,筆者是以國家與市民社會的角度來詮釋1980-1998年間的環境運動演進;但是面對政黨輪替的變局,我卻發現自己完全無法預測民進黨上台之後的發展,我沒有料想到廢核改革的挫敗、種種反制運動的興起,乃至於民進黨政府的保守化。事實上,筆者也懷疑有任何人可以預見政黨輪替之後的種種演變。

在1999年,一位反核人士告訴我,要終止核四有3種可能,分別是民進黨贏得總統選舉、民進黨取得國會過半、公投法立法通過。結果已經有兩個條件實現了,但是核四廠依舊繼續興建。黑格爾所說,歷史給人們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們無法從歷史學到任何教訓。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句話並不一定是感嘆人類的盲目,而是強調歷史本身的無法預測性;亦即,歷史詮釋者永遠只能依賴後見之明,而且隨時需要有心理準備,接受後續發展所帶來的挑戰。

《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     

 《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

  • 作者:何明修  

  • 出版社:群學

  •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自然人文: 環境運動需要建立在地力量 永續經營 --﹥

作者:吳萃慧

沸沸揚揚的烏來三峽聯外道路開發案在烏來關懷聯盟2年的努力之後,終於在2005年12月9日正式遭到台北縣環評委員否決。提起這段與烏來關懷聯盟一起奮戰的烏來民眾,對於當初投入大量精力、資源與時間的台大保育社同學,仍舊嘖嘖稱讚,並且依舊將烏來地區未來的永續發展深切寄望在這些靈魂人物的身上。保育團體介入地方環境事務時究竟應該如何進退,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事隔10個月之後,烏來地區極力支持與反對此道路開發案的居民已經暫時將環評期間兩造的劍拔弩張各自擱在一旁。在烏來教會週日禮拜過後,村民三五聚集在教堂旁的籃球場邊聊起家常便飯,直到我們拿著「案由:烏來三峽聯絡道路案」的問卷請這些居民協助填寫時,贊成開路與不贊成開路的的民眾開始各自分邊討論,空氣中已然又嗅到蠢蠢欲動的唇槍舌戰。

如同在那2年間與烏來關懷聯盟一起積極參與此案環境影響評估案,並且站在反對開路立場的當地教會陳牧師所說,這件事已經沈寂了10個月,他實在已經不太想再提起當時的太多細節,現在再次在居民間詢問這個案子,無疑又會將鄉民的對立擾動起來。他提到,除了環境永續經營的問題之外,烏來地區原住民的問題還有許多更根本的面向,例如就業問題、子女後代教育問題、土地被外來財團不當利誘變買、原民鄉土地被不當開發的問題等等,更需要盡快被解決,否則烏來鄉區域發展的永續經營不易被落實。

我提到採訪過程中,贊成開路的民眾對於這樣的訪問工作參與的意願都很高,並且很容易聚集起來,似乎很團結的樣子。反觀,不贊成開路的民眾比較不太彰顯自己的立場,相對氣勢薄弱許多。在進行環境運動的過程中,這樣的情況其實對提出反對立場是相當不利的。

陳牧師表示,烏來村因為過去數十年一直是以觀光聞名的原住民區域,村內原住民與外界漢人接觸早,對於漢民族以開發土地為重點的區域發展模式很早就習以為常,並且也受到感染,因此當鄉內有土地開發案時,本身認為有開發就有生意的原住民大多會選擇站在贊成的立場,僅有少數會從區域的永續經營與特色發展去著眼。反觀抱持其他立場的民眾,不是因為無法明確表達意見,就是因為對於不贊成開發的理由南轅北轍,無法有效凝聚共識,因此傾向單打獨鬥,未能有太具體的在地反對聲音。

本身也是泰雅族的一位西羅岸民宿業者出乎意料地是站在反對開路的立場。他們真切地體會烏來的長期發展,靠開幾條後續維護成本很高,危險性不確定的聯外道路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他們表示,烏來鄉或是僅就烏來村而言,現有的公共建設資源已經是比其他原住民鄉村落要好很多了,然而為什麼烏來村民眾仍然覺得生意不易維持呢?他們認為,除了受漢文化價值觀影響之外,歸根結底是烏來鄉目前的觀光旅遊宣導不夠具有地方特色。當地民眾對於自己的文化特色沒有深切瞭解,也不特別驕傲,而地方政府也沒有放入足夠心力在思考烏來地區的永續發展與經營。除了溫泉之外,有多少措施及管道可以讓外來的遊客體驗烏來鄉的不同?櫻花季宣傳與事實不符,烏來老街外地漢人所主導沒有特色的商圈、雲仙樂園嚴重的塞車都讓民眾有非常負面的印象。這些都是行之有年的現象,區域力量無法團結,經營模式又受外界力量掌控,他們獨力難迴天,非常失望。

烏來三峽聯外道路開發案讓許多環保團體初生之犢有了一次切身參與的經驗,也在戰戰兢兢之下打了勝仗,是一個很好的環境運動教本。然而,在這個案子暫時落幕之後,面對烏來地區未來的發展,以及可能再度被提出的土地開發案,當地關心區域永續發展的居民及環保團體的熱血之士們應該儘速建立一套可由在地族群長期經營的因應機制。

本篇為2006環境新聞志工研習營成果作業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刊主編:倪宏坤
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李育琴
感謝環保署、教育部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