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地方議題操作的過程,勢必有贊成與反對的聲音此起彼落,反水庫口號喊得震天響的時刻,當地人民是否曾有不同的想法出現呢?幹部們如何進行溝通協調,讓大家繼續往同方向邁進?我們訪問了美濃愛鄉協進會鍾明光總幹事與黃德清牧師,了解他們選擇參與或不參與的考量。
2006/10/09上午11:00 邱柏瑩採訪
美濃愛鄉協進會鍾明光總幹事
Q:協會建立初期,與居民溝通最大的難題是什麼?如何解決?
A:美濃是個農村社會,居民幾乎都是客人家,部分為外籍新娘;思想和行為都非常保守,當一般居民剛開始聽到反水庫運動時,都認為是個非常激進的運動,而不會積極參與。剛開始非常難推動相關訊息,後來漸漸了解鄉民的行為模式後,才慢慢利用居民信賴的地方仕伸(編按)推廣,而後獲得成效。當時用各種不同方式去推廣反水庫觀念,主要教導農村耆老環保意識及反水庫運動的由來,說服耆老後協助推廣地方鄉民反水庫觀念,街坊鄰居的力量很大,就這樣漸漸提倡反水庫觀念。
※編按:包括鍾鐵民(作家)、李允斐(現任樹德科大建築與古蹟維護系副教授)、曾文忠(美濃畫家)、鍾新財(前美濃鎮長)、宋廷棟(曾任美濃教師,現高縣勞工局長)、劉孝伸(南隆國中)等人都是當初積極推動的核心者。
Q:個人失意時的支持系統是什麼?
A:依照這段期間的工作完成度、社區多少人參與而定,其實我加入協進會後,逐漸將工作與生活融為一體,所以失意時,就去村子裡走走晃晃,就可以得到心靈上的安慰。
Q:協會面對不同意見時的態度是如何?反駁他?引導他?忽略他?
A: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意見產生,但是一個社團就是要把好的意見留下來,意見相左不見得是不好的。若有不同意見時,可以聽聽他的意見,兩方互相溝通,互相妥協,最後就回達成一個美好的結果。討論的這個過程,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Q:協會的課程規劃是如何進行的?
A:協會的課程規劃,就是平常訓練的傳承。但是現在年輕人跟以前不一樣,比較不喜歡帶團做活動,只能用輔導的角度來進行活動,所以還是有差別。訓練課程就是由反水庫運動為主,轉為社區教育為主,再轉為社區大學教育,演變成現在的群眾教育。
Q:這樣的團體動力如何運動成為後來協會的動力?有什麼影響?
A:反水庫是個引爆點,一開始我們進行田野調查,藉由反水庫運動來團結鄉親力量,進而關心水資源問題,最後再將這股關心的力量轉向關心社區,再轉變為永無止盡的社區力量。
Q:有無地方耆老的參與?
A:當然有,而且他們是很重要的角色,沒有他們,一開始的反水庫運動可能就沒法如此成功。當初是說服耆老再加上反水庫計畫,與退休老師們做訪談,慢慢收集資料做成資料庫,再與社區做結合,成為社區的文化資產,像協會有出一本《美濃客家庄巡禮》
,就是這樣慢慢問、逐步寫出來的。
Q:最後問,你愛美濃嗎?
A:應該這樣講,—這個工作讓我可以把對社區的願念發揮出來,也可以從工作當中更了解這個從小到大生長的環境與特色。每個人愛的方式不同,在人生的社會化過程(出去外地念書,初回家鄉會有格格不入的感覺)中,從工作與社區的結合,慢慢地把隔離感消除掉,回到原點—日常生活就是回歸鄉村生活,讓自己看起來像個在地人,這樣就是我要的感覺,也是我愛美濃的方式。
2006/10/09下午3點 邱柏瑩採訪
反水庫大聯盟黃德清理事長
Q:對於反水庫運動的感想?
A:當初為號召反對水庫蓋在美濃上游,進而協助籌劃了愛鄉協進會(當初鎮長是名譽會長、我為副會長),開始去立法院與一連串抗爭,最後阿扁上任後說不蓋水庫,才逐漸平息,但後來承包商還是有動作,所以我們會持續觀察監督,一有動作就馬上進行抗爭,禁止水庫工程進行。
Q:當初印象深刻的抗爭活動?
A:很多人在道路上拉白布條抗議,其中有一個鄉民躺在怪手前面,不讓他經過進行開工,嘴上喊「要過就從我身上開過去吧!」,這個不惜以死相爭的印象讓我非常深刻,至今不能忘懷。
Q:現在對於反湖山水庫的感想?
A:其實我不太清楚湖山的情況,但是就我所知湖山好像都是外地人在主導居多,本地人好像對反水庫沒啥反應,跟我們美濃不一樣。其他的我就不清楚囉。
Q:你愛美濃嗎?
A:當然愛啊!我們用我們的方式去愛他,就是因為愛美濃,才會這樣積極的參加社區活動、去抗爭等等,目的就是希望能留給後代子孫一個美好的環境,讓她們也可以看到黃蝶翠谷的美麗景象。
※編按:社會運動中有作用力,亦會有反作用力。在整個美濃水庫自政策研議、溝通協調的論述之網與行動佈局裡,一直涉有兩個立場的角力,其中,在民間方面有兩方聲浪最足堪代表:贊成興建美濃水庫的「美濃鎮發展協會」與反水庫的「美濃愛鄉協進會」。這兩個團體的立意不同、組成成員不同,進而訴求也不同。前者認為:美濃在地方發展的困境當口,唯有透過大型建設與投資才是振興地方經濟之不二法門,並宣稱「建水庫發展美濃」,也因其訴求契合水資局對美濃開發的想像,所以兩者的合作關係於焉展開;一方面水資局透過其為地方發言人,安撫民心,另一方面也透過其宣稱來分化反水庫聲浪,並且益加鞏固其「建水庫發展美濃」的論述力量。後者則是由最初的反水庫抗爭層次轉到了地方的營造工作,並以此累積為行動基礎來增強反水庫的力量。(資料來源:東吳大學社會系http://vschool.scu.edu.tw/sociology/supplement/supp10.htm)
2006/09/30上午10:00
黃至賢採訪 美濃後生會蕭敏君、蕭明君
六年級後段班的敏君與七年級的明君是同家族堂姊妹,兩人卻在加入美濃後生會才較為熟識,並參與過多次的後生會活動。她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但談到關於「美濃」的感覺都是相同的――就是「愛美濃」!
敏君成長於山明水秀的美濃,回憶起她的童年時光總是在水圳與果園中度過,而國中時期正是美濃反水庫議題正燃燒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滿街的文宣品,支持與反水庫的立場每天不斷的拉鋸著,只是當時年紀小並未參與其中,總覺得那是「大人們」的事情。直到高中才逐漸打開她對外面世界的視野,也從在地刊物如《月光山雜誌》之中體會到客家文化的優美,才開始萌生對客家文化的認同。
上大學之後開始參加美濃後生會─由美濃大專院校青年所組成的社群—成員平時分散各地就學,等寒暑假一到,大家就像過年回家團圓似的在美濃集合。開始規劃營隊,協助八色鳥協會與美濃愛鄉協進會辦理活動,如每年固定的黃蝶祭、笠山文學營,並隨著協會長輩參與社會運動、讀書會、社區營造、田野調查、美濃解說活動、成長營的活動籌備等等都是在認識自己的家鄉。她形容後生會是個大家庭,畢竟在地青年是最好的傳承力量。
因為投入付出,所以更熱愛美濃。敏君之後進入旗美社區大學,去年更親身下田參與有機米的栽種:「…美濃鎮一群平均年齡約二、三十歲的「辣妹」跟隨前輩腳步投入有機米市場,從未務農的女孩子下田插秧、施肥、收割,種植過程令她們的人生更豐富…」〈自由時報徐白櫻,
2005.6.28〉目前她正就讀於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二年級,報考的起心動念則是來自於對家鄉傳統文化瀕臨消失的危機。她感嘆美濃傳統三合院與菸樓的日益消失,所以決定投身文化資產的維護,貢獻自己的力量來保留故鄉的文化。
明君也是後生會的成員,就讀於龍肚國小時受到黃鴻松老師影響而開啟她對鄉土的視野。她印象深刻是學校有真正傳統的「遠足」,要步行到附近的茶頂山做戶外教學,在這樣的過程中讓孩子深入發現自己的家鄉。
至於反水庫時期對明君來說,她覺得是讓自己了解個人與水庫/社會的關係,也了解水庫跟美濃/家鄉的關係。尤其當電視上出現「交工樂隊」,看見主唱林生祥唱出家鄉的歌。透過媒體效應使得那股對家鄉的尊敬感油然而生。家鄉的人唱出家鄉的歌,而不是那些纏綿悱惻的兒女私情,讓她開始有投身社會運動的念頭,但並不一定要得參與激烈的街頭抗爭。
大學時期,明君加入「草根工作室」,在學長姐的帶領下參與了幾次重要的抗爭活動,如尊龍客運罷工以及楊儒門事件等等。她回想起國中時期電視媒體對家鄉反水庫行為形容是一群「暴民」,在她親身經歷後,明白一個運動是要累積許多人的討論與能量而迸發,但不是每個議題上街頭就能處理,「上街頭都已經上到爛了」她說。在發動運動之前的討論過程,了解這個議題跟你有什麼關聯性,這才是重要的能量累積。目前明君在台北的綠色陣線協會服務,從事環境問題的研究與地方環保事務的參與。
從蕭家姊妹身上,看見當年美濃反水庫的社區團體力量,逐漸轉型成為文化內涵的培養。美濃後生們在這過程中達到世代交替,由上到下不斷的學習與傳承中,希望推向一個讓家鄉更為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