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7.12.1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十大環境新聞線上投票,超值DVD送給你!

2008TEIA感恩茶會,邀請您∼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黑潮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綠色陣線協會  

好燒的京都議定書
 
  溫室氣體排放控制法案首次步入美參議院
http://e-info.org.tw/files/active/73/20071210-121342-20071206_senatepanel2.jpg

美參議委員會為全球暖化法案舉行長達9小時的聽證會。圖片來源:EPW

【相關連結】


綠色供應鍊平台SOP 兼顧減碳與扶貧


飛航排放污染嚴重 各界敦促美環保署設限管制


海洋生態基礎崩壞中 氣候變遷會議呼籲保護珊瑚礁


巴里島路線圖:通往一個約束性框架

巴里島氣候變遷會議正在進行閉門磋商,準備草擬《京都議定書》2008-2012第一承諾期以後的減量方案。美國方面對強制性減量仍是相應不理,更影響了日本、加拿大等先進國家態度游移。學者表示 ,國際上希望把美國拉入強制減量對象的成功機會,明顯不大。然而在美國國內,美參議委員會上週以11比8票,通過了一項全球暖化法案,呼籲在205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大約70%。

長期以來,布希政府都拒絕做出任何在溫室氣體排放上的限制,相形之下,此項法案的實施可以說是與其施政方針完全抵觸。美國共和黨員認為該法案將對美國經濟造成不良傷害,不僅會增加能源價格,且對於全球所關切的全球溫室氣體上升的議題助益不大。精彩內文

 
 
  生物多樣性:我們不願面對的事實:從混獲談海洋資源危機
北卡羅來納漁船補抓到的黃鰭鮪魚

 

 

作者:林芳儀(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漁業暨野生動物研究所博士生)

科技的發達讓漁業邁向了新的里程,捕魚不再是駕著三兩小船在近海域作業,而是配備著精密導航系統的動力船隊,在汪洋大海裡展開系統式的圍捕;綿延數海浬的延繩垂掛著餌料引誘著肉質鮮美的鮪魚上鈎,但卻也往往吸引海鳥和鯊魚前來誤入陷阱;而捕蝦漁船在海裡灑下天羅地網,除了蝦子以外,也不具選擇性地將其他物種一網打盡,並且造成誤闖漁網的海龜與海豚溺斃死亡。精彩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陳誼芩
遊行中陸陸續續有許多人上台發言,在這裡,我聽到了許多在主流媒體上無緣得知的訊息,據說這些是沒有報章願意刊登的。(攝影:莊坤儒)

 


昨天(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台灣人權景美園區揭幕,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青年樂生聯盟前往陳情抗議,卻遭警方暴力驅離,青年樂生聯盟表示在政府高喊「人權立國」的同時,樂生療養院的古蹟建物、病友的居住人權、以及為台灣公衛史犧牲的血淚史,在政府「標準不一」的對待下,猶如風中殘燭,即將消逝隱沒。他們將在明天 (12日)緊急動員,呼籲立法院將《漢生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樂生院國定古蹟》條款,排入院會完成立法三讀程序。

【相關新聞】

樂生聯盟:籲記歷史教訓 停止迫害樂生人權


搶救樂生與交通雙贏 周錫瑋:專案小組審議


報告:中國開發西藏損害藏區環境


台灣風雨無阻支援1006全球緬甸大串聯

2007台灣回顧:樂生療養院保留與否爭議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台灣太小,人太多
地稠人狹的台灣,能負荷人口持續增加的壓力嗎?

 

作者:廖桂賢(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生、地景及都市設計師)

我們的世界充滿著棘手的環境問題,讓專家學者以及政策的制訂者傷透腦筋,總想不出完美的解決方法。世界上的確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我常常覺得,許多環境問題的源頭就在於人口太多。沒有人不知道,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尤其是農業綠色革命以降,地球人口爆炸性的成長,在全球的尺度上,許多學者專家知道人口問題是導致全球環境問題的重要因素,而且相關文章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論述,奇怪的是,當落到國家政策的層次上,居然少有人提到人口在環境問題上扮演的關鍵性角色。精彩內文

 
 
  行動參與:12!12!緊急動員!前進立院!《搶救漢生人權保障法&樂生國定古蹟條款》
樂生912抗爭行動

 

發起單位:漢生人權立法推動聯盟、樂生保留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等

1930年12月12日,『總督府樂生院』設立;2007年12月12日,漢生病人被隔離犧牲,77週年紀念日

12!12!前進立院《捍衛•生命•尊嚴•家園•法案》《搶救漢生人權保障法&樂生國定古蹟條款》立法院表決三讀,決戰前夕!最後戰役!呼喊正義•星火燎原•演唱晚會

前進立院•呼籲完整保留法案精神:國家道歉、回復名譽、終身照護、在園保障、樂生保留、國定古蹟

白天邀請市民在新莊市參觀『樂生博物館』開幕導覽,舉辦記者會。傍晚開始在台北市濟南路立法院群賢樓前前,我們用『聲』『光』,根絕國會亂象,支持1053位『漢生病隔離政策受害者』,聲聲接力,呼喊正義!捍衛生命尊嚴法案.走出黑暗邊緣.社會排拒.孤寂牢籠 。

時間:2007年12月12日,PM 5:00~9:00
地點:立法院群賢樓入口(濟南路,中山南路交岔口)

精彩內文

 
 
  溫室氣體排放控制法案首次步入美參議院
摘譯自2007年12月6日ENS 美國,華府報導;楊佳珊編譯;蔡麗伶審校

美參議委員會於5日夜晚通過了一項全球暖化法案的里程碑,呼籲在205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大約70%。儘管這項法案在參議院中勢必面臨到阻礙,但法案支持者表示,在國會及一般大眾中已顯示出,有愈來愈多的共識認為美國必須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來對抗全球暖化。

在長達9小時的聽證會中與會者爭論不休,其中不僅考慮了40多項的修正條款,而到聽證會接近尾聲時,委員會以11比8的票數通過該法案。

該法案將成立一套複雜的排放額度交易系統,並以2005年排放量為依據,預期在2020年降低該排放量的20%,而在本世紀中期前達到降低70%的目標,以期能降低全美溫室氣體排放量。此外,該交易系統將允許各企業間進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交易,以確保達成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整體目標。

其中一項修正條款中,加入必須實施「低碳燃料標準」的項目,要求在2015年前減少燃料中含碳量5%,並在2020年前達到10%的減量目標。

長期以來,布希政府都拒絕做出任何在溫室氣體排放上的限制,相形之下,此項法案的實施可以說是與其施政方針完全抵觸。美國共和黨員認為該法案將對美國經濟造成不良傷害,不僅會增加能源價格,且對於全球所關切的全球溫室氣體上升的議題助益不大。

此外,法案中已有一套機制來鼓勵中國、印度等國家,在美國的帶領下往前邁進。其中一項條款便是要求美國,對一些不同步為降低排溫室氣體排放採取類似政策的國家實施關稅制度。

Top

 
 
  生物多樣性:我們不願面對的事實:從混獲談海洋資源危機

作者:林芳儀(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漁業暨野生動物研究所博士生)

海鮮一直廣是受大眾喜愛的美味;油質肥厚的鮪魚肉片,是日本料理店裡最受歡迎的生魚片料理,而從海裡撈起的成千上萬噸蝦子,在經過加工冷凍後運送到各地市場,更是日常餐桌上不可獲缺的食材。但,您可知道我們在大啖這些美味時,其實背後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混獲,威脅海洋多樣性的隱形殺手

捕魚科技的發達,讓海洋資源日益淢少。科技的發達讓漁業邁向了新的里程,捕魚不再是駕著三兩小船在近海域作業,而是配備著精密導航系統的動力船隊,在汪洋大海裡展開系統式的圍捕;綿延數海浬的延繩垂掛著餌料引誘著肉質鮮美的鮪魚上鈎,但卻也往往吸引海鳥和鯊魚前來誤入陷阱;而捕蝦漁船在海裡灑下天羅地網,除了蝦子以外,也不具選擇性地將其他物種一網打盡,並且造成誤闖漁網的海龜與海豚溺斃死亡。這種在從事特定漁種的捕撈作業中,而意外捕捉其他物種的現象又稱為「混獲(bycatch)」。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統計,平均每兩分鐘就有一頭鯨豚遭漁網纏勒溺斃,而每年有高達25萬隻海龜和10萬隻信天翁因延繩釣而死亡,其中有 19種信天翁瀕臨絕種(*1)。此外,光在地中海地區每年因混獲而導致死亡的鯊魚高達10萬隻,科學研究也指出混獲是造成過去二十年間,北大西洋將近八成的雙髻鯊以及長尾鯊族群消失的主要原因。然而,除了威脅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外,混獲也造成海洋漁業資源的不必要浪費。平均而言,每次拉上來的拖曳網有將近 50%的漁獲是非目標物種,這些意外混獲的生物,不是奄奄一息地再被丟回海中,便是淪為漁港裡一座座乏人問津的魚蝦小丘,等待著被鏟上卡車運往工廠輾碎加工作為飼料之用。

尋求解答,技術改良與政策雙管齊下

越來越多的相關研究數據,讓長久以來一直被忽視的混獲問題浮上國際檯面。意識到無法再輕忽混獲對於海洋生物多樣性以及漁業資源的嚴重影響,目前世界各國已經開始嘗試發展新的改良漁具,希望能改善混獲的情形。海龜逃脫器(Turtle Excluder Device,TED)是針對蝦拖網漁業混獲海龜所設計的改良漁具,主要是在拖網中裝置金屬柵欄,海龜或其他大型動物如果誤入網中,能被柵攔阻欄下來並由逃生口處逃脫。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於1993年發表的報告中指出,TED不僅防止海龜混獲的效率高達97%,同時也因為降低混獲而提高了捕蝦的作業效率。

除了TED之外,針對遠洋延繩釣的改良漁具也在漁業組織以及保育團體的推動下,結合來自世界各地的絕妙點子開始紛紛問世。相較於延繩釣傳統使用的J 型鉤,圓形鉤因為倒鉤內彎呈G型,可以減少海龜不慎吞鉤的受傷程度。另外,深水下勾是一個減少延繩釣混獲問題的簡單改良方法。由於主要的混獲物種例如海龜、鯊魚等是在淺水性地帶活動,將延繩鉤垂降到100公尺以下的水域,不但可以降低混獲的比例,同時由於鮪魚偏好活動於深水域的習性,測試的結果顯示此一方法也同時增加了1.5倍的鮪魚捕獲量(*2)。

目前美國規定在其領海中從事捕蝦活動的業者,必須加裝TED以降低海龜混獲的比例,同時立法禁止所有未裝置TED地區所捕獲的蝦子以及相關製品進入美國市場(*3)。澳洲也在2001年通過「混獲行動方案(Bycatch Action Plans)」,規定其海域裡多項漁業,例如蝦拖網漁業、魷魚餌釣及沿岸底拖網漁業等,都必須配備TED或者其他減少混獲的裝置(Bycatch Reduction Device,BRD),以降低混獲的比例。此外,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海洋漁業局(NMFS)以及全球綠色資助基金會(Earth Island Institute)雙雙推出「無害海豚(Dolphin Safe)」的認證標章(*4),加註此標章的鮪魚產品在捕撈的過程中不會傷及海豚,不但正面肯定以減少混獲海豚的方式捕釣鮪魚,同時也提供資訊讓消費大眾有機會選擇這類的鮪魚產品。

然而,相較於這般的國際趨勢,台灣目前不管在減少混獲的漁具改良或者政策方面,相關的迴響仍十分有限。今年十月,世界自然基金會選擇在南方黑鮪保育委員會(CCSBT)的年會之前,公開譴責日本、南韓和台灣等三個南方黑鮪總漁獲量最高的會員國,對於減少混獲的措施卻相對地最為貧乏,呼籲CCSBT提出解決的對策。台灣的延繩釣漁船仍使用會對海龜造成嚴重傷害的傳統J型鉤,僅根據「台灣減少延繩釣漁業意外捕獲海鳥國家行動計畫」以及漁業法,規定在南緯南緯30度以南或北緯23度以北作業之延繩釣漁船,必須裝設避鳥繩,同時配合夜間投餌等措施減少海鳥意外混獲的發生。雖然規定漁民必須填表通報,並實驗性地執行海上觀察員制度蒐集混獲資料,但總體而言,目前台灣仍缺乏完整的混獲資料以及評估系統,對於擬定具體的漁業管理政策仍是一大問題。

海洋資源面臨危機,需要全球總動員

混獲已經成為國際漁業所矚目的焦點,然而,混獲所勾勒出來的問題,不過是現今海洋資源所面臨危機的冰山一角而已!從1900年自今,過度的捕捉已經讓許多海洋生物的族群量大幅減少剩下不到10%。根據國際糧農組織(FAO)的資料顯示,全球的鮪魚捕獲量從1950年不到60萬噸,到2005年的6百萬噸,足足增加了近10倍之多(*5)。單純地以數字來看,漁獲量的大幅成長代表的也許是一種人類文明的進步,然而,當海洋被一掃而空,成群的鮪魚不再悠游於海中,我們所能捕捉到的魚越來越小,這樣的進步是否是我們所期盼的?

近幾年,由於思維的演進與永續利用的意識高抬,世界各國紛紛開始針對海洋資源危機尋求可能的解決之道。基於科學資料的漁業管理政策是遏止問題持續惡化的關鍵。舉例來說,美國墨西哥灣漁業委員會(GMFMC)為了在2010年前解決在墨西哥灣過漁紅鯛(red snapper)的問題,除了降低漁業的捕獲量外,由於蝦拖網漁業所造成的紅鯛混獲比例也必須減少75%。除了政策面之外,消費者對於永續漁業產品的訴求在未來也將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例如,海洋管理委員會(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便針對符合永續利用漁業的產品,發行環保標章(eco-label)認證,不僅藉由消費者的選擇正面肯定了這些永續漁業,同時也幫助建立了漁業的追蹤監測體系。

台灣也已經開始執行限漁的相關措施,像是東大西洋的黑鮪限制配額以及最小魚體限制,然而,其他如混獲以及更為積極的漁業資源復育管理仍顯得匱乏。

此外,漁業資料的缺乏使得以科學為基礎的管理措施擬定難以施行,像是每年根據族群量的變化設定隔年的漁撈作業時間長短、混獲比例限制等等。因此,如何落實漁業資料的蒐集以及建立追蹤監測系統將是未來的一大方向。目前台灣仍未有如國外的永續漁業產品認證,除了無法正面鼓勵永續漁業外,消費者也無法藉此獲得足夠的資訊選擇對於環境與人體都健康的漁業產品。

餐桌上,每一尾魚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也許是一個對於人類貪婪的嚴厲控訴,也許是一則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例證,下一個世代會聽到怎樣的一個故事,就端看處在這個時代的我們如何選擇了。

參考資料 :

1. 世紀自然基金會
2. 混獲的改善漁具 (Smart Gear)
3. 貿易與環境的衝突:蝦與海龜案評析。王振瑜,2005
4. 「無害海豚(Dolphin Safe)」認證標章。全球綠色資助基金會(Earth Island Institute)
5. 海洋漁業。漁業與糧食組織(FAO)

Top

 
 
  樂生聯盟:籲記歷史教訓 停止迫害樂生人權
摘錄自2007年12月10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台灣人權景美園區揭幕,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青年樂生聯盟前往陳情抗議。聯盟表示,除了嚴肅地向受難者與人權鬥士致意,但在政府高喊「人權立國」的同時,樂生療養院的古蹟建物、病友的居住人權,卻在政府刻意忽視下遭犧牲,令人痛心。

樂生聯盟表示,因政府早年錯誤的強制隔離政策,樂生療養院的院民,遭強迫帶離家園,監禁在有如「監獄」一般的療養院中隔離長達數十年。其中,院民人權被侵害的事實,早已多不可數。

聯盟強調,過去,因為政府錯誤的隔離政策,他們背負著一生的汙名與鄙視的眼光;如今,為了政府錯誤的公共建設將台北捷運新莊線選址不當,強制要求院民搬離居住一輩子的家園;更將一切捷運建設的延宕責任歸屬於這群老人身上。

聯盟並且呼籲陳總統,應立即指定樂生為國定古蹟,讓樂生院成為下一個見證台灣政府重視人權的「台灣人權樂生園區」。

Top

 
 
  搶救樂生與交通雙贏 周錫瑋:專案小組審議
摘錄自2005年12月20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為了樂生療養院的古蹟認定,青年樂生聯盟與漢生病友20日在台北縣政府前陳情,要求新科台北縣長周錫瑋實現「縣市攜手」的競選承諾,搶救文化古蹟,並要求台北市政府捷運局變更新莊機廠設計。周錫瑋表示,會組成專案小組研究,希望古蹟保存與交通建設可以共創雙贏。

Top

 
 
  報告:中國開發西藏損害藏區環境
摘錄自2007年12月10日BBC中文網西藏報導

西藏流亡政府公布的最新報告說,中國開發西藏的舉動正危及西藏高原脆弱的環境,並損害藏人的利益。周一(10日)公布的這份報告說,北京當局應該停止支配西藏的未來,並在西藏高原的發展問題上讓藏人擁有發言權。

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在1959年離開西藏,逃到印度的達蘭薩拉,並在當地組織流亡政府。達賴喇嘛希望西藏能有更大程度的自治,而不是分裂或是獨立。但是中國方面認為,達賴是在搞分裂活動。西藏流亡政府公布的報告抨擊中國開發西藏的作法侵蝕西藏文化,危及藏區脆弱的生態環境。

報告特別提到,在連接西藏和中國其它地區的鐵路開通後,大批漢人移居藏區,使當地藏傳佛教文化受到影響。鐵路的開通還帶來大量的遊客,僅在2006 年就有245萬人訪問西藏,比一年前增加了36%。報告說,旅遊業的劇增肯定將給一直被視為是「精神力量、思想淨化和轉變之地」的西藏帶來巨大影響,令其應接不暇。

此外,青藏鐵路還使北京當局開採運輸西藏的自然資源變得更加方便,並加速藏區水電站的建設。

Top

 
 
  台灣風雨無阻 支援1006全球緬甸大串聯
2007年10月6日台北訊,台灣翁山蘇姬網絡報導

強颱柯羅莎侵台,由台灣緬甸人民、宗教及人權團體,以及「台灣翁山蘇姬網路」共同發起的「自由緬甸、民主勝利」遊行活動,在強風豪雨的台北順利完成,遊行隊伍在台北市議會集合,呼喊「自由緬甸、民主勝利」、「Free Burma、Free Aung San Suu Kyi」,以及緬文口號「民主緬甸責任在我」及手持標語「悲憫蒼生架裟革命」、「中國軍援助紂為虐」等,將近200人的遊行隊伍浩浩盪盪的出發,終點為市議會旁音樂廣場,由佛教弘誓學院釋昭慧法師帶領大家為翁山蘇姬女士及所有緬甸遇難的手足同胞祈福祝禱,並獻上黃色菊花後圓滿結束。

緬甸軍政府不會因為天氣的因素而停止對民主的鎮壓,是這次遊行決定風雨無阻、如期舉行的原因,而大家在風雨中更生信心,我們相信:「緬甸軍政府的暴政,就像颱風一樣帶來災難,但最終總有撥雲見日的一天」。

緬甸的局勢在軍政府的強力鎮壓之下,似乎暫告平息,但當一張張僧侶被殺害棄屍河中,以及軍人以各種武器攻擊手無寸鐵的僧侶及人民的影像,突破緬甸軍政府新聞封鎖流傳出來後,軍政府的殘暴惡行,更讓全世界的民主社會痛心疾首,紛紛加入抗議軍政府的行列。10月3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無異議通過對緬甸政府的譴責,美國好萊塢明星亦連署信件遞交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聲援緬甸。國際市民社會更決定於10月6日「全球聲援緬甸行動日」(Global Day of Action for Burma)大串聯,在美、英、加、法、日、韓、紐、澳、印度等三、四十多國同步舉行遊行抗議活動。

這次台北街頭的「自由緬甸、民主勝利」遊行活動,是由台灣緬甸人民、宗教及人權團體,以及「台灣翁山蘇姬網路」共同發起。遊行當中,台灣緬甸人穿著緬甸傳統服裝沙龍,並戴上翁山蘇姬面具走上街頭,以緬文口號表達對軍政府的強烈抗議。「暴力軍政府雖然軟禁了翁山蘇姬,但將會有千千萬萬個翁山蘇姬站出來,人民絕對不會被暴力所打敗」。遊行最終由台灣佛教團體為被殺害的緬甸人民、僧侶、日本記者長井建司祝禱獻上黃色菊花,以示哀悼。

在台緬甸社群表示,緬甸軍政府善用兩面手法,一方面向國際社會釋出善意,讓聯合國派特使前往緬甸,另一方面,則開始對緬甸人民採取無情的逮捕行動,這樣的手法在過去二十年來常見。因此,國際社會支援緬甸民主運動力量不能鬆懈,應持續向緬甸政府及支援緬甸政府的其他國家施壓,讓緬甸軍政府儘快還政於民,並且公佈迫害緬甸人民的真相。一位曾經參與「8888運動」的緬甸在台人民更擔心的表示:「獨裁軍政府對人民絕對不會手下留情,國際社會若忽視,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本次「自由緬甸、民主勝利」遊行的訴求,如下:

  1. 國際社會應持續向緬甸軍政府施壓,並採取必須之外交手段與緬甸軍政府交涉,救援緬甸民主人士。
  2. 發起任何形式的抗議及聲援行動,讓緬甸軍政府瞭解暴政末路的事實,無條件還政於民。
  3. 要求包括中國、俄羅斯等緬甸友好國家,立即停止支援邪惡的緬甸軍政府,否則,不排除發起抵制奧運行動,以示抗議;

本次聲援團體包括:台灣翁山蘇姬網路(上百個台灣社團連署)、留台緬甸同學會、台灣勞工陣線、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圖博之友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台灣西藏交流基金會、四方僧伽、佛教弘誓學院、輔大和平研究中心、廢除死刑推動聯盟、伊比鳩魯基金會、東吳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21世紀憲改聯盟、台灣和平草根聯盟、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全國產業總工會、南洋台灣姊妹會、台菲友好協會、台灣團結聯盟、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GPPAC台北社群、嘉義桃山人� 敻]、台灣客家聯盟、台灣原社、人本教育基金會、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持續增加中)

※ 關於台灣翁山蘇姬網路
發言人:孫友聯(0937-059057) ;網址: http://tasskn.blogspot.com/

※ 本文轉載自台灣翁山蘇姬網路

Top

 
 
  2007台灣回顧:樂生療養院保留與否爭議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撰文:賴昱伸(台北英文時報記者)

樂生療養院保留與否的爭議,從3年多以前開始延燒,抗爭的行動,也不時會在新聞媒體中出現。

樂生療養院是由日本政府所興建,完成於1930年,原名「台灣總督府癩病療養樂生院」,用來強制收容並隔離當時無法醫治且認為具有強烈傳染性的漢生病(舊稱痲瘋病)患者。國民政府來台之後,改名為「樂生療養院」,並延續強制隔離政策。

樂生院最初只有5棟房舍,後來陸續擴建到60多棟房舍,加上職員工宿舍,全盛時期佔地達30公頃。

而後,樂生被規劃為台北捷運新莊線機廠用地,2003第一波的工程先拆除了樂生職員宿舍,並因為土質的關係,意外引起不在拆除規劃內的台南舍等房舍損毀倒塌。

雖然在2003年第一波拆除之前,樂生是否該保留的議題就已經引起討論,如當時擔任立委的羅文嘉便曾經針對此一議題提出質詢,但當時尚未引起社會大眾廣泛注意。

2003年第一波拆除之後,最開始以醫學院學生為主體的「青年樂生聯盟」於2004年成立,緊接著,「樂生保留自救會」在2005成立。在支持樂生保留的各團體多年的奔走之下,保留議題才慢慢廣為社會大眾所知。

樂生爭議一開始的主軸是「樂生該不該保留」,但就在2006年台北縣政府提出保留現有面積41.6% (即全盛時期面積之12%左右)的「捷運與古蹟共構」方案之後,爭議焦點變成了「到底該保留多少」。

由於41.6%方案將會拆除樂生院內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房舍,只留下一些地勢較高的少數建築,因此主張應該採用文建會委託欣陸工程顧問公司所評估做出的「保留現有院區90% (即原院區27%)」方案;另,有文史學者也在樂生工地發現化石的遺跡,進而認為樂生本身不僅在於公共衛生史上有保存價值,附近地層所含的古生物化石,更是彌足珍貴。反對者則認為90%方案工程難度太高。

除古蹟保存爭議之外,亦有樂生保留運動人士提出「重視病友人權」的呼籲;認為漢生病患自年輕即遭強制隔離,上了年紀之後,卻又因為捷運工程要被二度遷往新蓋的大樓,十分不注重病友人權。保留運動人士指出,新大樓內部設計並不利於行動不方便的漢生病患活動,如發生火災等災禍,也不利於逃生;他們並強調,統計數據顯示,老年人搬離其習慣的生活環境之後,一年內死亡率遠高於就地安養達2~3倍之多。

除歷史、人權上的爭議之外,部分工程專家也對於樂生所在山坡地是否適合開發提出質疑。工程專家指出,樂生所在山坡地地下水含量豐富,如貿然開挖,恐造成地下水湧出、地層鬆動的現象,附近地區居民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在2007年3月,樂生即將被拆除的傳言不斷,因此樂生保留團體各種陳情、抗爭的動作也更加劇烈。先是包圍行政院長蘇貞昌官邸抗議、然後以六步一跪的苦行方式陳情。

3月16日,台北縣政府在樂生張貼了一個月限期拆遷的公告,警方與樂生保留團體成員發生了肢體衝突,數名抗爭者遭警方逮捕;3月18日,樂生保留運動團體透過網路黑米書籤的串連,在24小時內募集了20萬資金,於3月18日在蘋果日報刊登半版廣告比較90%方案與41.6%方案的不同,創下台灣社會運動史的一個紀錄。

另一方面,部分北縣地方政治人物也在3月底發起「拼捷運、求生存」,要求縣府儘速完成樂生院的拆除,以利捷運工程的進行;縣長周錫瑋在遊行終點接下陳情書,並帶領遊行群眾高喊「4月16拆樂生」的口號。

在強大社會爭議之下,時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於4月11日拜訪樂生院,為過去決策粗糙向樂生院民道歉,宣布緩拆樂生,並將以「保留90%為最高目標」來努力。4月15日,上百個聲援樂生保留團體5~6000人走上台北街頭,發出要求樂生保留90%的聲音,並引起了社會廣泛的回響與討論。

即使保留運動人士多方奔走,但在與政府部門數次開會協調不成的情況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在5月底提出「採用41.6%保存方案」的建議案,並獲得施工單位採納。樂生保留自救會代表則在該次會議結果宣布之前退席抗議。

截至目前為止,工程單位還沒有改變計畫的打算,並在2007年9月12日在樂生療養院大門口架設施工圍籬,開始新一階段的工程。而樂生保留運動團體也在盡最大力量希望能夠扭轉局勢。

【相關新聞】

【相關資料】

Top

 
 
  論壇:台灣太小,人太多

作者:廖桂賢(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生、地景及都市設計師)

引言:鼓勵或威脅人們生育,用補充更多的人口來解決問題是短視近利、毫無遠見的作法。因為,所謂的「問題」可能被錯誤的定義,報章媒體總將「人口成長減緩」和「高齡化社會」等同於成「問題」的本身,這是非常沒有邏輯的講法,也因此,政府也只能生出「以人補人」這樣完全沒有創意的解決方案。

我們的世界充滿著棘手的環境問題,讓專家學者以及政策的制訂者傷透腦筋,總想不出完美的解決方法。世界上的確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我常常覺得,許多環境問題的源頭就在於人口太多。沒有人不知道,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尤其是農業綠色革命以降,地球人口爆炸性的成長,在全球的尺度上,許多學者專家知道人口問題是導致全球環境問題的重要因素,而且相關文章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論述,奇怪的是,當落到國家政策的層次上,居然少有人提到人口在環境問題上扮演的關鍵性角色。

在台灣,環境問題和相關解決方案當然不乏專家學者和環保團體的討論和鼓吹,人口過剩絕對是導致台灣眾多環境問題的根源,卻鮮有人鼓吹台灣應該要減少人口。我們目前面對的現狀是,一個蕞薾小島有著超過2千2百萬的人口,台灣地小人稠,先天上就有許多土地不適合人居住,人口攀升的結果是許多不該住人的地方也被開發了,例如順向坡的山坡地、斷層帶、濕地與紅泛平原等,連環境敏感帶都被人口盤據,污染問題怎麼可能不嚴重?天災來臨時損失怎麼可能不慘重?

台灣的人口密度在世界各國排名第二高,我們的人口已經超出負荷,政府為何想不通,一邊喊著永續發展,一邊還要拼命鼓勵生育?一些所謂的專家和媒體每隔一陣子就發佈統計數字,搞出「多少個年輕人得養多少個老人」、「人口減少稅基就會減少」、「人口少國力就會縮減」等等似是而非的謬論,來威脅年輕人一定要「增產報國」。

鼓勵或威脅人們生育,用補充更多的人口來解決問題是短視近利、毫無遠見的作法。因為,所謂的「問題」可能被錯誤的定義,報章媒體總將「人口成長減緩」和「高齡化社會」等同於成「問題」的本身,這是非常沒有邏輯的講法,也因此,政府也只能生出「以人補人」這樣完全沒有創意的解決方案。

「人口成長減緩」和「高齡化社會」是趨勢,是許多後續現象的驅動力,趨勢可能會帶來正面或負面的後果,但趨勢的本身不是實質後果。專家學者應該要更精確的定義所謂的「問題」,然後根據問題來尋求解決方案,讓趨勢產生正面的結果。

假日常常人潮擁擠,停車空間不敷使用;圖為烏來停車場更何況,台灣不過是人口成長減緩而已,人口的總量還是繼續增加中。但不管人口成長的腳步快慢如何,只要人口持續增加就是令人憂心的問題。在我看來,台灣起碼要減少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與環境品質才能提升,才有可能談永續發展。台灣的情況跟人口已經呈現負成長的西歐與北歐是完全不同的,至少那些國家的人口密度遠小於台灣,我們沒有本錢增加人口。

台灣政府此時不但不該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手段鼓勵生育(還好沒有效),反而應該提倡不生育,但提供想生育的夫婦適當的國家照顧,以確保下一代的家庭教育品質。在台灣人口成長減緩、但還沒有進入負成長的這段時間,政府該做的是做好準備,特別是在老人照護系統、教育系統、以及產業上做調整,讓我們可以不用經過太大的社會陣痛來迎接人口負成長的未來。

延伸閱讀
西雅圖凹凸鏡部落格: 《 「增產」真的能「報國」嗎?
Scientific American: 《The World Is Not Enough for Humans

Top

 
 
  行動參與:12!12!緊急動員!前進立院!《搶救漢生人權保障法&樂生國定古蹟條款》

發起單位:漢生人權立法推動聯盟、樂生保留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等

1930年12月12日,『總督府樂生院』設立;2007年12月12日,漢生病人被隔離犧牲,77週年紀念日

12!12!前進立院《捍衛•生命•尊嚴•家園•法案》《搶救漢生人權保障法&樂生國定古蹟條款》立法院表決三讀,決戰前夕!最後戰役!呼喊正義•星火燎原•演唱晚會

前進立院•呼籲完整保留法案精神:國家道歉、回復名譽、終身照護、在園保障、樂生保留、國定古蹟

白天邀請市民在新莊市參觀『樂生博物館』開幕導覽,舉辦記者會。傍晚開始在台北市濟南路立法院群賢樓前前,我們用『聲』『光』,根絕國會亂象,支持1053位『漢生病隔離政策受害者』,聲聲接力,呼喊正義!捍衛生命尊嚴法案.走出黑暗邊緣.社會排拒.孤寂牢籠 。

時間:2007年12月12日,PM 5:00~9:00
地點:立法院群賢樓入口(濟南路,中山南路交岔口)
聯絡方式:0935952254、0968464099、0916875997、0919032733
主辦:漢生人權立法推動聯盟、樂生保留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樂生博物館籌備小組
流程:
Pm:5:00 ~ 6:00 為弱勢祈福,六步一跪,繞行立法院。(徵求志願軍)
Pm:6:00 ~ 8:20 呼喊正義演唱會開始,(邀請歌手、樂團、劇場,接力演出)
Pm:8:20 ~ 9:00 點燃星光燭火,野火燎原,弱勢集結,根除國會亂象行動。

活動邀請到歌手、團體目前確定到場有:929吳志寧、沈懷一、楊祖珺、雀斑樂團、樂生那卡西、黑手那卡西,特別來賓:林強…(陸續邀請...)

宣傳方式:
『由於籌備時間短期,我們希望發起青年、學生、社會各界、小市民『以一傳十,十傳百』宣傳方式。知道訊息的朋友,每個人帶十位朋友,一起來到立法院,傾聽歌聲,聲聲接力!晚會最後,我們將一起點燃星光燭火,照亮立院!不要輕忽自己,燭光儘管微弱,聚集起來,足以燎原,揭露國會亂象-改變,台灣最無力弱勢者的歷史』。

《本活動同時聲援20日即將消失,新店都市原住民『溪洲部落-捍衛家園行動』》

我們的訴求:

  1. 以行動捍衛正義,共同呼籲立院各黨團,排除財團政客阻擾法案,秉持『良心問政,保障弱勢正義』原則,14日排入院會完成立法三讀程序。
  2. 台灣現存『1053位漢生老人』均齡六七十,歲月無待,人權毋待。這是最後的機會,最後的戰役,不要再讓漢生病逝去的亡靈,上百上千『漢生病倖存者』,等不到國家道歉,等不到合理賠償,等不到正義公道…逐漸凋零。

緊急行動原因:
2007年12月12日立法院院會,『漢生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樂生院國定古蹟』條款,即將在院會表決的『最後關鍵時刻』前夕。我們擔心法案被暗殺,不明不白『胎死立院』,1053位漢生病友再被犧牲。決戰前夕!

『漢生病人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是繼二二八賠償條例、不當審判賠償條例之後,台灣立院即將制定完成的第三部人權法典,還給至少1053位漢生病受害者實質正義,平反終身污名岐視。受到國內及全球高度重視。

11月21日立法院傳來,台、親、國、民等黨團已經完成法案逐條審查完『漢生病人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的好消息,樂生院內漢生老人稍感安慰期待,然而11月29日部份立委及衛生署、捷運局的高官又連袂出場大肆修改更動法條內容。原本排定本週三最後協商會議,今天獲知又須延到12月10日才能召開,一等再等,『漢生法案』完成二讀、三讀恐怕…遙遙…無期。

為了讓『台灣漢生病友人權保障條例』,能在立法院最後一個會期,21日休會到數兩週內,法案有機會完成各黨團協商,進入立院院會完成二讀三讀,本週緊急籌備1212這天傍晚立法院外辦舉『呼喊正義晚會』。

這一次,這一戰!樂生保留自救會長李添培不誨言:這是『推立法、爭人權、保樂生』的背水一戰!也是台灣現存1053位漢生老人不成功便成仁!生命尊嚴的最後戰役!

立委忙選戰,法案卻停擺,台灣哪有希望?

歷史背景說明:

  • 1930年12月12日,歷史上的今天,日本殖民政府,開設『總督府樂生院』,派警察,抓痲瘋 (推動立法正名漢生病),轉眼七十七年,青年變白髮, 監獄變家園。
  • 2002年12月,新政權,蓋捷運,怪手伸進樂生院,拆屋毀家,驅趕家屬,國家無道,天人共憤,院民及家屬開始保衛人權家園運動。
  • 2005年樂生院民控告日本『隔離侵害人權應予賠償』。陳總統承諾立法,樂生指定古蹟
  • 2006~2007,古蹟指定風雲,暗潮洶湧,財團政客『挾持漢生法案』已經兩年。樂生院民、協力者-反迫遷,捍衛家園、爭取人權、守護樂生院,抵抗怪手運動,前仆後繼。大樹下行動、308官邸陳情、611六步一跪、理想藝術季、415遊行、912鐵床陣,博物館籌備,一波未熄,一波再起,正義烈火燎原,野火燒不盡!
  • 然而,這一兩年來,許多老人迅速凋零,他們用僅剩的歲月,陪大家守護樂生院台灣重要世界文化遺產,卻遲遲等不到國家立法,還給人權正義公道,我們於心何忍?

贊助我們的活動

  • 戶名: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
  • 統一編號 45549714
  • 捐款帳號700(郵局代號) -0311919-0058760
  • 匯款時請洽0919032733吳小姐 02-82099882李添培理事長
  • 北辦地址:新莊市中正路796組合屋區C09
  • 會址:南投市軍功里(路)26巷45號2F

同日特別活動:『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開幕及記者會
12月12日,漢生隔離政策七十七週年犧牲者受難記念日,我們同日早上十點到十二點,在 樂生院內舉辦『樂生博物館』開幕記者會,歡迎蒞臨參觀,並有導覽活動,帶您一窺『樂生-隔離病院的美麗與哀愁』。

地點:樂生療養院內(新莊市中正路794號)
時間:AM10:00~12:00
活動1:樂生納骨塔祭拜犧牲亡靈儀式
活動2:行政館前,開幕記者會
活動3:一位盲人朋友 (佩綺) ,我的樂生步道導覽介紹。

樂生導覽計畫希望藉由語音及影片,提供視障朋友與不良於行的身障朋友能夠認識樂生療養院這環境;同時藉由口述的方式呈現敘述者自身與院民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活動訊息:苦勞網預告片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介紹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李育琴
感謝2007年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元)、環保署(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