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3.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巴塔哥尼亞 號召樂迷支持環保團體


巴塔哥尼亞等音樂家支持多樣性的環保行動

「買首歌,回饋給環境」為戶外服飾與用品公司巴塔哥尼亞(Patagonia)提出的最新簡約生活行動。該公司與一群世界級音樂家們合作,於3月1日推出以響應環保為呼召的新網站。

Patagonia的音樂集成網站 www.patagonia.com/music提供舉凡從流行到傳統、雷鬼到獨立搖滾、爵士到另類鄉村的各種音樂類別,同時不忘支持多樣性的環保行動。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2009消費性電子大展以環保為行動主軸

力行環保的社會企業 真的存在地球上

刺激經濟成長 日韓提環保投資計劃

好的設計讓人擺脫罪惡感 荷蘭「搖」起來了!

離島圓夢曲 |紅羅的7-11——阿珠柑仔店

作者:錢宗忻 (澎湖湖西鄉成功國小老師)

10年前,我從高雄越過黑水溝到澎湖小學任教。長年接受澎湖人的洗禮,回到高雄,人們聽到我操著濃濃湖西腔的閩南語,總是問我「你是澎湖人嗎?」除了改變我的口音,澎湖帶給我的還有濃厚古早味的7-11——「柑仔店」回憶。

我住在紅羅,也是澎湖人口中的「ㄤˇ那大」,聽起來就像日文的「阿那達」。同學的媽媽開了一家雜貨店-阿珠柑仔店,我就借宿在她家裡。柑仔店原本由奶奶經營時叫長春號,現任老闆很小的時候就幫忙經營柑仔店,在奶奶年長時繼承了這家店。因為老闆叫麗珠,大家直接稱作阿珠ㄟ柑仔店。
柑仔店該有的都有,都市人難以想像、不會出現的東西也有。電燈泡、變電器、瓦斯瓶、金紙、工作手套、文具用品或火鍋料一應俱全。宅急便只能算基本配備服務,常常附加代收會錢,暫寄物品等服務。新鮮現釣魚貨,家中自產農產品,一字擺開,常常形成小小市集。據說早期連滷菜,甜不辣都有販售。但是因為忙不過來,老闆只好將其他「副業」收起來。

精采內文

步道旅情 |顯靈奇蹟之路——聖母登山步道

作者:湯谷明;圖:葉品妤  

礁溪五峰旗瀑布是宜蘭最著名的景點,每到假日遊客如織,好不熱鬧。而風景區的上方,則有一條充滿傳奇的登山步道——聖母山步道。

從五峰旗瀑布風景區第二層瀑布上行後不久,即有往「聖母朝聖地」的指標,但還有3.7公里的產業道路,方抵登山口。聖母山過去因山路崎嶇陡峭,泥濘不易行,所以有「苦路」之稱;而聖母山之名,則與已故巴瑞修士有密切的關係。

意大利籍的巴瑞修士在宜蘭羅東聖母醫院奉獻二十餘年,閒暇之餘多次攀登此座山頭,因為感應天主的啟示,聖靈將降福施恩於到此山的有心人,於是巴瑞修士花盡積蓄,雇工搬運建材,蓋建了聖母山莊。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農委會一直在談如何提高糧食自給率,而最有效的不就是鼓勵種植,保留優良農地嗎?在將變成工業區的灣寶良田上種植的台灣小麥,這幾天收成了,空氣中一股淡淡的麥香,請問大家想要什麼?是否在對等的資訊下做出了自己的決定?最近網路上出現一個完全沒有署名,標題為「誰偷走你的一切?」的神祕網站,出現在各大入口網站宣傳,以恐嚇手法行銷石化產業,希望以正妹型男爭取年輕網路族群的認同,引起了不滿的聲浪。相對神秘網站,深受石化業所害的雲林淺海養殖協會也發起了實際宣傳,爭取認同對象就是我們的馬總統一人,他們將持續一個月,每日宅配一百台斤帶殼鮮蚵到總統府,提醒總統如果為工業犧牲弱勢產業,恐導致許多家庭無以維生,這行動受到網友熱情贊助,台西蚵農也捐牡蠣力挺。但總統府居然不想收,真可惜,大家都很想吃吧!健康肥美的鮮蚵不吃,難道喜歡吃有毒的東西?消保會檢測出市面上的橡皮擦有6成含可塑劑,一旦從學童的手指進入消化系統,將干擾內分泌、危害生殖系統。再回到提供全國糧食的彰化雲林地區,高鐵地層下陷的情況嚴重,原因與因應之道目前在議會爭執不休,雲縣府對於農漁民所使用的淺層抽水井,必須背這麼大的黑鍋感到不公平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糧食危機與我們的行動

作者:蔡培慧(臺灣農村陣線發言人、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台灣會發生糧食危機嗎?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糧食危機的成因涉及國際農糧體制、極端氣候變異、石油儲存與供應、替代能源的選項、區域地緣政治,以及你我的飲食習慣,幾乎需要數十篇的研究論文才能解答。

但是,如果我們看看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每年發佈2次的《糧食展望報告》可以知道,國際農糧的波動已經蔓延到每個人的餐桌。再觀察台灣大宗物價指數,則看到從2006年到現在,麵食製品與進口飼料平均漲了6、7成,連帶的影響麵包店、小麵攤、豬肉、雞肉、雞蛋全面漲價,即使是合作社供應給媽媽們手做麵包的小包裝麵粉也連番漲價。

精采內文

 
 
 

巴塔哥尼亞 號召樂迷支持環保團體

摘譯自2011年3月1日ENS美國,加州,文圖拉報導;張桂芳編譯,蔡麗伶審校

 Patagonia創始人和所有者伊馮喬伊納德。圖片來自:DCVB。「買首歌,回饋給環境」為戶外服飾與用品公司巴塔哥尼亞(Patagonia)提出的最新簡約生活行動。該公司與一群世界級音樂家們合作,於3月1日推出以響應環保為呼召的新網站。

Patagonia的音樂集成網站 www.patagonia.com/music提供舉凡從流行到傳統、雷鬼到獨立搖滾、爵士到另類鄉村的各種音樂類別,同時不忘支持多樣性的環保行動。

網站上的每位音樂家或團體捐贈一首供iTunes使用者購買的專賣曲,並指定一非營利環保團體為淨收入的收益人。

Patagonia創始人和所有者伊馮喬伊納德(Yvon Chouinard)表示:「我希望粉絲能看到自己喜愛的歌手支持環保,更能進一步參與該行動。」

終身熱愛攀岩、衝浪、皮艇、獵鷹和假蠅釣魚的伊馮喬伊納德說:「這些音樂家們所支持的組織是那些最終能拯救這個地球團體。Patagonia盼望其他音樂家看到,只要捐出一首歌曲,就可輕易地提供他們喜愛的環保團體,源源不斷新的資金來源。」

Patagonia音樂網站將推出由22首曲目集結成2個各11首曲目的專輯。此擧將成為一長期性計劃,現有一首義賣新曲緊接著有三首跟進,其後每星期上市一首。

這些專賣曲目,每曲售價0.99美元,淨所得將直接匯入藝術家們指定的環保機構。該義賣專輯將在全球的Patagonia商店銷售。

屆時受惠於Patagonia音樂集成計劃的各類環保團體,就如同計劃中的曲風範圍一般廣泛。

Patagonia的營銷副總裁羅布邦迪蘭特(Rob BonDurant)表示:「多年來音樂家們一直有意與Patagonia在環保工作上合作,但我們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合作平台。此次透過音樂集成平臺,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直接與同樣有意為環境盡一份心力的藝術家們合作的機會。同時也藉此機會引導樂迷加入環保陣容。這是一個嶄新與真正為綠色而付出的行動模式。」

有意者可在www.patagonia.com/music透過這些藝術家們網站上的專屬iPhone應用程序,和客制化網頁微件應用程式(web widget)下載歌曲。負責下載歌曲實際操作等項目,為蘋果數位影音中心iTunes。該計劃定於今年6月在日本、英國、加拿大等等各國推出。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離島圓夢曲 |紅羅的7-11——阿珠柑仔店

作者:錢宗忻 (澎湖湖西鄉成功國小老師)

 編按:作者為土生土長高雄人,在2000年赴澎湖湖西鄉成功國小任教後,從此「賴」上澎湖。高雄一直是澎湖人移居首選,高雄人的成長過程難免會與澎湖人有所接觸,但是身處在全然「澎湖味」的地方必然還是提供截然不同的感受。作者這樣一個外來者,在與當地人相處磨合過程中,有趣味、有暗自神傷,最終激盪出火花與熱情,選擇了澎湖做為她最終落腳之處。

10年前,我從高雄越過黑水溝到澎湖小學任教。長年接受澎湖人的洗禮,回到高雄,人們聽到我操著濃濃湖西腔的閩南語,總是問我「你是澎湖人嗎?」除了改變我的口音,澎湖帶給我的還有濃厚古早味的7-11——「柑仔店」回憶。

什麼都賣的「阿珠柑仔店」

我住在紅羅,也是澎湖人口中的「ㄤˇ那大」,聽起來就像日文的「阿那達」。同學的媽媽開了一家雜貨店-阿珠柑仔店,我就借宿在她家裡。柑仔店原本由奶奶經營時叫長春號,現任老闆很小的時候就幫忙經營柑仔店,在奶奶年長時繼承了這家店。因為老闆叫麗珠,大家直接稱作阿珠ㄟ柑仔店。

柑仔店該有的都有,都市人難以想像、不會出現的東西也有。電燈泡、變電器、瓦斯瓶、金紙、工作手套、文具用品或火鍋料一應俱全。宅急便只能算基本配備服務,常常附加代收會錢,暫寄物品等服務。新鮮現釣魚貨,家中自產農產品,一字擺開,常常形成小小市集。據說早期連滷菜,甜不辣都有販售。但是因為忙不過來,老闆只好將其他「副業」收起來。

相較於其他台灣朋友,我的日常生活被一群歐巴/吉桑包圍。記得我剛到紅羅時,語言是生活中很大的障礙,每天都處在鴨子聽雷的狀況。每到傍晚四五點,村子裡的長輩會開始移動到門口閒嗑牙(早上也有一攤,不過因為作息配合不上,很少參與到)。這些阿公阿嬤一看見我就開始用濃濃的湖西腔問東問西,對於閩南語一竅不通的我,只能央求老闆幫我翻譯。翻譯的過程,常招來全部人一陣狂笑,馬上就說「那個外省的,所以聽不懂」。大夥的聊天內容多半圍繞在街頭巷尾發生的事,一串不認識的人名,一堆聽不懂的詞彙,拼命地轟炸。大家翻譯久了也懶得幫我翻譯,總以「那個人你也不認識」敷衍帶過。而因為台語不好,我也常自創詞彙,例如,就曾出現過「ㄅㄧㄚˇ ㄍㄨㄚ(餅乾)」這種不倫不類的詞彙。諸如此類的事情層出不窮,天天都是閩南語課,常常得現學現賣。

街頭巷尾的情報交換處

柑仔店就像村子的「社塔」,閒聊中,常聽到許多人家中發生的大小事,在這裡就是閱讀別人的人生,觀看一個小小社會的縮影。

例如,從小孩買東西的習慣就可看出每個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些小孩想買什麼大人都來者不拒,有些則是通通不准買,從這些小細節,往往可發現許多家庭問題。家裡婚姻有問題、婆媳不和,也會到柑仔店抒發情緒。還有辛苦的勞動人口,從月初發錢到月底的消費,不同的人對於金錢不同的規劃,有人入不敷出就賒帳,有人則是一個錢打三十六個結。各式各樣的人性,在這裡一覽無遺。這些訊息講難聽一些是八卦,但對我來說,則是提供我接觸與我原生背景全然不同的人的機會。尤其是這些歐巴桑,她們面對人生的困境挫折,所展現出來的韌性和人生的智慧,是我所欠缺的。有些時候我常想,假如這些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還能像他們這樣處之泰然嗎?剛到的時候,常常會因為衣著,說話的方式,感到不習慣,但是在這些表象的背後,有著澎湖人的韌性。有句諺語說「台灣牛、澎湖查某」,一點也不錯。

另類放送局

雖很多無奈的事,住在鄉下卻也有同樣多的樂趣,像放送「ㄏㄥˋ ㄙㄤˋ」(廣播)對我來說就十分有趣。每天早上7點鐘(不同村子有不同的規矩)就有魚販來賣魚,賣魚的講的那一套不外乎是魚很新鮮,很便宜,大家快來買(金阿里ㄟ頭頭就青就青,幾公ㄍㄨㄣ(一公斤)三百塊,現ㄌㄠㄟ,大給緊來買)。聽在我這個高雄人耳裡頗感新鮮。剛開始的廣播,一堆名詞我只聽得懂土魠魚,現在已經開始認得其他魚種。除了賣魚的,還有賣五金用品、麵包饅頭等,林林總總、各式各樣的小發財車常在廣場形成小市集。因為放送往往不清不楚,尤其是村長報告過後,便會湧入一堆電話。最好笑的一次是同學的妹妹結婚,家人投錢去放送,一放送完,柑仔店就響起接不完詢問詳情的電話。

選舉時節,柑仔店的地位更顯舉足輕重!地方小,人人都是親戚朋友,村長選舉競爭尤其激烈,在柑仔店裡就可以觀察到不同派系的角力。歐巴桑們為了自己的理想候選人,拼命的到處走動,或者是到柑仔店來刺探敵情。我神聖的第一票也在紅羅村長選舉中投下。

原汁原味的島民生活

住柑仔店還有個攸關民生問題的好處。大家釣魚後,有多的就會拿來店裡賣,因此我常用便宜的價格,買到活跳跳的近海漁獲。除了魚以外,新鮮的農產品也是一絕。因為大家都有種菜,盛產的季節,總有吃不完的新鮮蔬果。

因為住在紅羅,我接觸到許多最原汁原味的澎湖人事物,每天耳裡聽的是濃厚的湖西腔閩南語,眼裡看的是充滿在地風情的湖西鄉農村風情,這些生活經驗衝擊著我原本的生活習慣。更重要的,我在這裡領悟到,不能以自己原有的方式來看待他人,必須學習了解對方的背景、生活經驗,更重要的是學習他的人生智慧。人不能以外在言談穿著來論定,這些都只是表象的包裝。這段歷程對我而言是人生中很寶貴的歷程。

Top

 

步道旅情 |顯靈奇蹟之路——聖母登山步道

作者:湯谷明;圖:葉品妤

 聖母顯靈跡 朝聖登山路

礁溪五峰旗瀑布是宜蘭最著名的景點,每到假日遊客如織,好不熱鬧。而風景區的上方,則有一條充滿傳奇的登山步道——聖母山步道。

從五峰旗瀑布風景區第二層瀑布上行後不久,即有往「聖母朝聖地」的指標,但還有3.7公里的產業道路,方抵登山口。聖母山過去因山路崎嶇陡峭,泥濘不易行,所以有「苦路」之稱;而聖母山之名,則與已故巴瑞修士有密切的關係。

意大利籍的巴瑞修士在宜蘭羅東聖母醫院奉獻二十餘年,閒暇之餘多次攀登此座山頭,因為感應天主的啟示,聖靈將降福施恩於到此山的有心人,於是巴瑞修士花盡積蓄,雇工搬運建材,蓋建了聖母山莊。

1980年,有數名登山客摸黑趕路下山,虔誠的在山莊聖母像前祈求順利脫困,並在山莊內拿了幾支蠟燭,秉著微弱的燭光一路下行,最後平安返抵山下,登山客感念聖母瑪莉亞顯靈指引,於是立聖母像供後人瞻仰,並立碑宣揚。

消息傳開之後,天主教信徒踴躍捐款集資,蓋建了天壇造型的聖母朝聖地,聖母山則成為教友告解修行、寄託心靈之地,此條步道也成為教友心中的朝聖之路;而聖母山莊現已成為山友的避難小屋,是登三角崙山的中繼點。

白練穿山林 草木展綠意

漫長3.7公里的產業道路,似乎是登聖母山前的熱身運動。走至通天橋,才是步道的正式入口,全程爬升約海拔高度550公尺,從步道400公尺處開始一路陡升,正是測試腿力及耐力的時候,遙望仿若在雲間的三角崙山的山脊稜線,激勵自己調勻呼吸,一步一步趨向山頂。

步道前段傍溪而行,得子口溪充沛的水量如穿越山林的潔白絲練,湍急的水流在纍纍巨石間奔流出層層疊瀑。潺潺水聲相伴,或平緩低吟、或激昂怒吼,如千變萬化的樂章縈迴耳際。

潮濕的溪谷環境讓森林呈現熱帶雨林的樣貌,藤蔓懸垂交錯,枝椏間冒著一叢叢的山蘇、長葉腎蕨,石塊及樹幹上攀附著各式小型植物,陰濕的岩壁上是一整片的冷清 草,森林底層則由姑婆芋、觀音座蓮等耐陰濕植物佔據;濕爛的朽木上則長出一朵朵可愛的蕈類,有迷你的白色小雨傘、鮮嫩欲滴的大朵菇類、或是乾如木板的扁平 蕈類。而森林破空、陽光照射之處,則竄出筆直的筆筒樹,舉著如綠色大陽傘的葉片,光線穿透而下,在山徑上灑下斑駁的樹影。

山徑繼續攀升,逐漸遠離了溪谷,原本蒼鬱茂密的森林變成人工造林的殊林地,陽光充足的邊坡常見蝴蝶在花叢間飛舞採蜜,有色澤鮮豔的鳳蝶、樸實無華的粉蝶,甚或是其貌不揚的蛾類,他們殷勤的採蜜,繁衍了自己的後代,也延續了植物的生存。大自然的奧妙,就表現在生物間緊密的關係,不論是競爭、或是合作。

風吹見草浪 登頂好視野

繼續蜿蜒而上,一轉彎,眼前豁然開朗,層巒疊翠,一條條的山稜線如一褶褶的厚綠地毯,墨綠、翠綠、黃綠,不同的綠編織出這片綠地毯,而山稜的邊際則是蘭陽平原的海岸線,在蒸騰的霧氣中越顯迷濛。

夏 日,午後常颳風起霧,山頂雲霧繚繞;冬季,凜冽的東北季風長趨而入,潮濕多雨。也因為東北季風,所以僅有耐強風的植物可以在此安身立命;除了芒草及箭竹外,紅楠及殼斗科等喬木被強風「矮化」形成風衝矮林,原本「奮發向上」的頂芽受風剪而枯死,只能橫向發展,於是形成灌木般的外型及樹冠變密,而因為陽光不 易穿透,地被層也變稀疏,少有草本。

約一人高的箭竹及芒草林,在強風的吹拂下,掀起一波波草浪,尤其芒花盛開時,綠波間滾著白浪,甚是壯觀。植物即使在惡劣環境下,依然展現旺盛的生命力,因為若不去適應環境,就會被環境淘汰,萬物皆如此,即使遇到再困難的處境,生命也自然會找到出路。

步道旅行小幫手

  • 步道位置:宜蘭縣礁溪鄉五峰旗風景區
  • 步道長度:產業道路3.7公里+山徑1.63公里,單程共5.3公里
  • 健行難度:爬升高度約550公尺,陡峭不易行。山頂氣候多變。
  • 首選景觀:溪流景觀、箭竹及芒草坡、綿延的雪山山脈
  • 交通指南:台九線→礁溪→循五峰旗瀑布指標右轉宜二線→五峰旗風景特定區

Top

 
 
 

灣寶小麥收割囉!

本報2011年3月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影音報導請看我

3月6日、農曆2月2日,土地公生日。太陽出來了,一掃前幾天下雨的陰霾。苗栗後龍灣寶農民洪箱家的小麥,經過120天的熟成,要收割了。最近國際小麥價格上漲,台灣能夠自己種小麥,有相當的意義。洪箱就說:「我們可以吃自己種的小麥做的麵包,就不用看外國人的臉色了。」

灣寶多數農地屬特定農業區,種稻、地瓜、西瓜、雜作樣樣有名。這是灣寶洪箱家第一次試種小麥,趁著兩期稻作空檔,種了四分地。小麥迎風招展,收割車順著正方型的田從外圍往中心陸續收割,空氣中一股淡淡的麥香。

「我們灣寶真是寶,種什麼長什麼。」小麥從田裏載到洪箱家前廣場堆得像一座小山。洪箱光著腳,拿著農具把小麥一一翻身,分成三列,曬著陽光。一邊工作,忍不住讚嘆起自己的家。她24歲嫁到灣寶張家,守著祖先的地、自己又買了一些,「我有田、有先生、有兒有女,是最幸福的啦。」

但苗栗縣政府卻要徵收灣寶的良田變更為後龍科技園區,三年來農民生活在土地被徵收的陰影中。洪箱三年前才搬到這個家,後龍靠海風大,門前要種防風林擋風,先生張木村很氣餒:「家都要被收了,還種嗎?」

三月初,灣寶的田已陸續插殃。不只她的田要被徵收,還有波哥的農地、里長家、陳幸雄家的西瓜園、隔避阿伯的玉米田...。

最近到隔壁買麵包,發現吐司從52元漲到57元,平常愛吃的桂圓小蛋糕也從17元漲到19元,其他種類平均都漲了約一成。記得2008年麵包也狂漲了一次,這是三年來第二次麵包大漲,總計漲了約兩成。

麵包漲價起因於台灣麥類自給率小於2%,幾乎都要倚賴進口,只要國際糧價稍有波動,進口價格、數量立刻就受到影響。台灣麥類消費量快跟稻米差不多,但農委會並未鼓勵國內種植小麥,理由是台灣天氣太熱,不適宜種植。

第一年種比較沒經驗,但沒做什麼田間管理,小麥還是長出來了,洪箱說:「這是台灣人是福氣,過去政府一直說台灣不適合種小麥,好像不是這樣。」

喜願小麥負責人施明煌從2007年起開始契作小麥,在苗栗後龍灣寶、苑裡、台中大雅、彰化芳苑、二林、花蓮壽豐、台東池上、屏東墾丁、台南學甲、嘉里、宜蘭南澳、員山等地已契作26.9公頃的小麥。

施明煌說,小麥品種很多,台灣的秋冬很適合種。寒帶小麥的品質當然比較好,但台灣的品質已經能種到12.5、13.5,接近寒帶國家的14、15,「已經是相當棒了。」而且品質跟品種、環境、管理都有關,台灣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吃飯囉!」小麥翻過身後靜靜躺在廣場舒服地曬著太陽,洪箱端出一道又一道菜,炒蘿蔔干、煎蘿蔔糕、高麗菜、菜頭湯、鵝肉...全都是自己種的、養的。

灣寶畫家波哥去年也開始種二分地稻,收成1500多斤,每分地收成800斤。因為沒用除草劑、農藥,比正常一分地收1000、1200斤少一點。收成的米自己做包裝,少部分留著自己吃、有些送朋友、有些上網賣。種了一年有了信心,過幾天他的田又要再插秧了。

最近農委會一直在談如何提高糧食自給率,而提高自給率最好的方式就是鼓勵種植,優良農地更應該保留。像灣寶這種的良田,為什麼一定要變工業區呢? ※本文同步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神秘網站捧石化 綠黨嗆站出來

本報2011年3月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康杰修報導

圖片取自:http://we-need-pc.com政府強力推銷國光石化開發案,令反對聲浪越來越大,爭議也越來越多。繼去年底石化業者砸錢邀請部落客寫手美言引發爭議後,綠黨與環保團體最近發現,網路上又出現一個完全沒有署名,標題為「誰偷走你的一切?」的神祕網站,砸大錢在各大入口網站宣傳,以恐嚇手法行銷石化產業的不可或缺,希望爭取年輕網路族群的認同。

這個最近在網路上大量曝光的網頁,透過型男正妹周遭用品的消失,讓民眾誤信沒有石化產業,現代生活會一切成空,來強調石化產業的重要性,甚至拿新加坡等國家及德國大廠巴斯夫來比較,連美國總統歐巴馬及韓國總統李明博都被拿來當成宣傳工具,不過宣傳效果沒有達到,反而被網友當成笑柄,網路上還出現「靈車版」,揭發國光石化可能造成癌症人數的真相,反諷這個網頁。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認為,這種廣告以刻板化的印象來框定所謂的正妹、型男,自以為可以爭取網路族群認同,事實上對於年輕人是種汙辱,也凸顯網頁製作者對年輕族群的認識太過膚淺,更何況,有更多年輕人並不在乎廣告中所說的物質享受,更在乎乾淨的空氣、水與海洋。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則認為,這個廣告的邏輯是錯誤的,沒有石化業不僅不會沒有蔬果食物可以買,相反地,會買到更健康、美味的有機蔬果,現代石化業提供「廉價」的化學肥料和農藥,是向土地宣戰、逼農民吸毒,因此限制石化業無止盡的擴張,其實是讓生活更美好。

潘翰聲表示,宣傳石化產業是業者的自由,但完全沒有署名就是心虛,沒有人負責的言論沒有絲毫可信度,這個神祕網頁製作相當精細,還花大錢到處刊登廣告,顯示背後一定有支持石化產業的金主或政府支持,透過「精緻的黑函」在暗處放箭很不道德,呼籲主辦單位主動站出來,否則綠黨將追查到底。

Top

 

珍蚵進貢陳情 總統府︰麥擱寄 蚵農︰不能停

摘錄自2011年3月9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雲林淺海養殖協會發起珍蚵「進貢」總統保護弱勢產業行動,八日接獲總統府回覆,要求協會附上相關資料,將呈送總統英馬九,但若再寄送鮮蚵將拒收。協會表明捐款來自支持者,未獲得滿意答覆前不能停止,如果總統府拒收,無異迫使蚵農揭竿而起。

總統府表示,8日上午確實收到兩箱鮮蚵,府方正以最速件請行政院方面處理。

台西新興區等濱海工業區開發,抽砂造陸引發突堤效應,致使全台主要鮮蚵產地的台西面臨無地放養窘境,緊鄰麥寮的彰化中科四期開發定案,讓雲林蚵農處境更艱難。

雲林淺海養殖協會七日發起每日宅配一百台斤帶殼鮮蚵到總統府,持續一個月,提醒總統馬英九如果為了工業犧牲弱勢產業,恐導致許多家庭無以維生,這項行動受到不少網友熱情贊助,台西蚵農也捐牡蠣力挺。

首批帶殼鮮蚵前天寄到台北,總統府公共事務處人民陳情科回電表示,牡蠣已經收到,假使協會有訴求或想法可將資料彙整寄過來,陳情科將呈報總統馬英九知曉,但不要再宅配牡蠣北上,否則府方只得再寄回。

Top

 

橡皮擦可塑劑含量 七月起管制

摘錄自2011年3月9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消保會檢測中小學合作社及二家大型書局販售的橡皮擦共25件,竟驗出15件含可塑劑,比例高達6成。

標檢局說,今年7月起,橡皮擦可塑劑含量將比照歐盟規定,不得超過總重量的0.1%,業者須通過國家驗證才能販售。

學童使用含有可塑劑的橡皮擦後,可塑劑極可能就殘留手指,一旦經溶解進入消化系統,將干擾內分泌,導致男童雌性化、危害生殖系統造成不孕,而女童也會增加罹患乳癌或子宮內膜異常增生的機會。

台灣彌榮工業(環保無毒橡皮擦)、賀翔文具(橡皮擦)、鑫文具(環保軟橡皮)是這一波抽檢中,少數在標示及檢測方面都合格的業者。

標檢局並修正CNS6856塑膠擦(俗稱橡皮擦)的國家標準,公告增列該項產品為正字標記品目,提供廠商申請登錄,且將塑膠擦產品列為應施檢驗項目。

教育部已要求八所學校應將不符合商品標示的橡皮擦下架退貨,同時行文各縣市教育局處,轉告各學校合作社販售符合規定的產品。

飛龍文具公司及蜻蜓牌進口商日月貿易公司等業者昨均表示,將會配合政府規定辦理。

Top

 

高鐵地層下陷 雲縣府︰農漁民背黑鍋

摘錄自2011年3月9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台灣高鐵彰化、雲林路段地層下陷嚴重。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8日質疑,高速公路、縱貫鐵路都會避開嚴重下陷區,為什麼高鐵會刻意經過?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會成立專案小組因應高鐵的沉陷問題;交通部長毛治國強調,高鐵雲林站一定蓋。

劉建國要行政院組成專案小組,因應下陷問題;別一有問題就歸咎農民抽地下水。吳敦義無法答覆高鐵選線問題,只承諾政府將成立專案小組,請相關機關、民意代表及學者專家一起參與。

對此,雲林縣府拿出工研院監測報告指出,雲林高鐵沿線地層壓縮以含水層三及四為主,即深度200公尺以下的地層壓縮,導致地層下陷嚴重,研判該區可能有相當數量的深層抽水井,且均在濕季用水量較多;另結果顯示雲林主要下陷區域,包括虎尾、土庫、元長,皆有深度超過300公尺的地層壓縮發生。

縣府表示,農漁民使用的抽水井,深度大部分在100公尺以內,部分養殖水井接近200公尺,200公尺到300公尺的深水井主要是自來水公司、水利會及工業用水井。中央不願面對問題,找出肇禍者,卻只是一味指責農漁民超抽地下水。

虎尾鎮長林文彬表示,資料清楚顯示,高鐵沿線地層下陷屬深層沉陷,而農民的水井大多為淺層水井,中央不應再讓農漁民背黑鍋。

Top

 

論壇∣糧食危機與我們的行動

作者:蔡培慧(臺灣農村陣線發言人、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台灣會發生糧食危機嗎?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糧食危機的成因涉及國際農糧體制、極端氣候變異、石油儲存與供應、替代能源的選項、區域地緣政治,以及你我的飲食習慣,幾乎需要數十篇的研究論文才能解答。

但是,如果我們看看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每年發佈2次的《糧食展望報告》可以知道,國際農糧的波動已經蔓延到每個人的餐桌。再觀察台灣大宗物價指數,則看到從2006年到現在,麵食製品與進口飼料平均漲了6、7成,連帶的影響麵包店、小麵攤、豬肉、雞肉、雞蛋全面漲價,即使是合作社供應給媽媽們手做麵包的小包裝麵粉也連番漲價。

沒有錯,糧食危機四伏、物價漲聲迭起。讓我們冷靜下來,仔細的思考糧食危機的層次:「有沒有」與「穩不穩定」。

有得吃,但所吃的從哪裡來?

「有沒有」指的是,亞熱帶的島國台灣有沒有得吃,答案是肯定的,短期之內,大多數人一定有得吃,吃的也還不壞。關鍵在於吃什麼?總體的糧食自給率為 32%,分項來看小麥的自給率是零,玉米的自給率是略高於二。小麥是台灣人的主食(2009年開始,台灣的麥類消費量大於米類)然而,小麥為溫帶作物,台灣環境不適合生長,全數仰賴進口,加上石油暴漲運輸成品高,價格控制在國際糧商手中。此外,每年進口達四百萬公噸的玉米,絕大多數當成養豬、養雞的飼料,肉食的習慣,使台灣很難避免對進口玉米的依賴。

推動食物教育正是時候

國際農糧體制與農地全面復耕或許不掌握在我們手裡,然而,飲食習慣漸次改變則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從現在開始讓自己與家人以白米為主食、減少肉類的消費。此外,現在也是從政策面大力推動食物教育、在地飲食、身土不二的時候了。

過於仰賴進口的臺灣糧食市場

「穩不穩定」是否還能以穩定的價格,買到價格低、品質好的食物?這一點比較悲觀。事實上,台灣的民生物資、糧食價格於2000年大漲過一次,今年又有一波漲價,這也逼得經濟部在去年(2010)年底要求所屬國營事業供應的瓦斯、天然氣、砂糖、沙拉油「凍漲」,讓民眾好過年。

由於台灣長期對美進口小麥、玉米、黃豆,同時又為了加入WTO,大量開放農產品,使得台灣的糧食供應受制於國際糧食市場的劇烈波動。由於土地的有限性以及世界人口持續上升,國際農糧市場極不穩定,再怎麼研發新品種也無法迴避大自然的生存鐵律(土壤與水孕育生命)。

從糧食自給率開始思考臺灣未來的路

在這個嚴峻的情勢下,(註一)世界各國莫不穩定內需的糧食供應,拉高糧食自給率。日本的糧食自給率為41%、(註二)韓國45%、中國95%,高緯度的瑞士49%、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70%,比較起來,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是先進國家中最低的。這是長期重工抑農的結果,也是1995年(農業政策白皮書)宣告將糧食供應由自給自主轉為供需平衡的政策反挫,我們正處於昨日之是今日之非的苦果上。該怎麼辦呢?

總體看來,這牽涉到台灣的未來目標是什麼?也就是發展路線的選擇。忽略、蔑視小農的重要性,不斷不斷侵吞農民的生存權,連帶的也使所有人陷入糧食危機的困境。

小農耕作是永續發展的關鍵

此時,此刻,我們必須追問,活得更好意味著什麼?難道不是翠綠的大地、清澈的河水、溫暖的人際、豐美的文化?當人們思考「永續發展」的可能性時,將會發現「小農耕作」正是最重要的環節。

小農以及小農的產品正是人類勞動與自然共譜的交響曲,人們在農業勞動中承受自然的報償、人們也在農業勞動中意識大自然的力量,就是這種揉雜著感念與無力的多重意識,人們理解與大自然平衡共處,相生相成的可貴,人們的存在也才有那麼一點永續的可能。

行動,才能化危機為轉機

這也是近年,台灣民間力量基於農鄉自覺,呼喚土地正義的深沉思考。農業是土地的文化、農耕作物是大自然回饋人類勞動的滋養;讓農作物從農田到餐桌則是一連串社會交換、食品加工、運輸流通、通路品牌的連結。農產業的復興將帶來一個內需就業機會的提振。同時,當更多人選擇消費在地食物,不但可減少食物哩程、節能減碳,也可降低我們對國際農糧市場的依賴。

發展路線的選擇容或由國家機器所主導,但作為公民社會一員的我們也不能迴避。「小農耕作」的存續端賴「綠色消費」的連結,當每一個消費者自覺的選擇本地友善土地的小農所生產的食物、自覺的檢視個人的飲食習慣、消費習慣從而做出改變,那麼危機或將遠離。

台灣會發生糧食危機嗎?答案在我們的行動中!

註一:
就在筆者行文之際,FAO再度警告:2010年12月的世界糧食價格指數高達214.7,超過2008年6月的213.5,全世界於面臨糧食價格衝擊,G20國家正構思如何因應。

註二:
日本自從1999制定「食料農業與農村基本法」之後,傾全國之力提高糧食自給率,十餘年的時間只提高了2個百分點,可見飲食結構的改變與調整是莫大難題。

※本文轉載自「台灣主婦聯盟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賴品瑀、詹嘉紋、李詩婷‧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