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4.2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藝術市集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遭暗殺仍不改其志的環保勇者 榮獲環保金人獎


薩爾瓦多的派恩達,目前接受警力24小時貼身保護。照片提供:環保金人獎主辦單位。

薩爾瓦多的派恩達,是社區志工組織發起人與負責人,為了阻止採礦廢棄物污染當地水源,他自學水資源與生態學,最終成為當地的環境保護領導者。日前,他獲得全球環境運動界諾貝爾獎之稱的「環保金人獎」表揚,與他同享殊榮的還有5位環保人士。

令人痛心的是,既得利益者與暴力集團的結合勢力依舊龐大,派恩達目前仍活在隨時會遭暗算的陰影,正接受24小時警力貼身保護。2009年,派恩達三位同事遭暗殺而犧牲,另有一名組織成員因不在家中僥倖逃過,他懷孕的妻子卻不幸遇害。還有一位遭綁架凌虐後,屍身棄之井底。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派恩達的故事(英文)

歷屆環保金人獎得主訪談錄

祕魯礦區命案 凸顯採礦與在地權益及保育衝突

台灣:環保人士陳椒華遇襲  譴責黑道暴力

你不可不知的核電真相 |真相七、沒有核電,不會缺電

作者: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很多關心核電政策的朋友在這次福島核災中,都逐漸體認到核電的安全風險和核工專家信誓旦旦的保證大有出入,不過轉念一想,如果不用核電,那臺灣的電力出現缺口怎麼辦?是不是會如經濟部對外說的,「將會有1/3的廠商得關門。」

所謂的備用容量率是指目前發電系統的發電能力,相較全年用電量最高的那一日所需的供電能力高出多少。台灣的法定備用容量率是16%,而近年來均在20%以上。而若依照能源局所公佈的《99年至108年長期負載預測與電源開發規劃》之資料,去年底台灣的淨尖峰能力為44827MW,意即,若目前馬上停止既有6座核電機組之運轉,扣除其所提供的4886MW的淨尖峰能力,尚有將近40000MW的淨尖峰能力。因此若核電馬上停機,則台灣的備用容量率將降為11%左右,還高過日、韓的備用容量率。且若能更進一步力行節電,使尖峰負載抑制近5年最低值時,則此時既使不採用核電,備用容量率仍可維持18%以上,符合法定備用容量率。

精采內文

環球360° |湄公河將何去何從

作者:埃德格拉賓(中國科學院外國專家特聘研究員)、許建初(昆明植物研究所世界農林研究中心中國及東亞專案組主任)

各地公眾均強烈反對大壩的修建。上個月,來自51個國家的263個非政府組織致函寮國及泰國政府,呼籲停止該專案。湄公河委員會(MRC)於2010年10月發表的一份政策環境評估報告中建議,關於這些大壩的決策應推後10年。然而,儘管報告做出了如此明確的建議,決策依然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步入21世紀的湄公河依然是世界上最後的幾條大河之一。其幹流上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座大壩。然而,一段時期以來,中國在湄公河上游一連串修建了8座大型水壩。儘管目前沒有一座大壩建在流經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的湄公河下游流域(LMB)的幹流上,但是,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有所改變。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今日國光石化案進入第五次小組審查會議,彰化當地鄉親與學界、醫界、藝文界、青年學子、商界、濕地海豚認股人數百人在環保署門口監督並吶喊,希望能有公正環評將國光否決。國光石化選在國寶級濕地上開發,真叫人捨不得。然而再珍惜這塊美麗的泥灘地同時,我國的海岸線遭到嚴重破壞的地方還是很多,因此目前正在推廣海灘廢棄物監測行動,希望更多人參與,好對海洋保育及海灘廢棄物有更多的解決方案。改變地球危機,從改造自己做起,名講師喬美倫用神學觀點來解釋人與大地的關係,表示應為相互約定的盟約關係,想改善地球,就從了解地球開始。提到神學,可能有些讀者感到抽象,那麼最實際的作法就是,每日三餐「新鮮、當季、在地」,楊儒門表示,這就是支持台灣農業也對自己最好的方法

內湖大湖公園目前正在進行沉砂池新建工程,但日前傳出相鄰的成功路五段部分路段地層下陷,以及捷運文湖線部分墩柱出現裂縫,雖然施工單位表示安全無虞,但居民仍擔心光是進行沉砂池工程就這樣,若是對面的慈濟內湖志工園區大動土木會不會有更嚴重的事情。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國土霸凌事件之國光石化案

作者: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

國土計畫是一個國家基於對國土環境資源的調查、分析與瞭解後,對國土進行定位與分類,並做為國土資源使用的指導依據。因此,各區域土地可、不可做什麼及該、不該做什麼,皆有其適合的空間配置,區域計畫法第15條之2第1項第1款「於國土利用係屬適當而合理者」之規定,正是此意。但國光石化開發案是典型的政經合流的野蠻遊戲,完整的鯨吞國土保育地區與海洋資源地區,徹徹底底讓台灣的國土計畫倒行逆施。

依據國光石化可行性規劃報告暨開發計畫申請書所言,國光石化基地選址僅有二條件,其一是為節省(進口原油)運輸成本及產品輸出海外市場,故「區址以適合設港之濱海地區為考量範圍」。第二是考量建廠時程、土地取得與開發之經濟,故「濱海地區已浮現之浮覆地為唯一符合本計畫工業區設置條件之標的」。可見,國光石化案只考慮設廠之快、易與營運之效益,只有廠商需求、沒有國土供給的思考,簡言之,這不是選址,而是野蠻的「強要」。

精采內文

 
 
 

2011環保金人獎 表彰全球6位草根人物

摘譯自2011年4月11日ENS美國,加州報導;陳巾眉編譯;蔡麗伶審校

2011 環保金人獎得主,由左而右依序為Hilton Kelley、Ursula Sladek、Dmitry Lisitsyn、Prigi Arisandi、Raoul du Toit, Francisco Pineda。圖片來自: 古德曼環境基金會。古德曼環境基金會在4月11號宣布了2011年環保金人獎的6位得獎者。這是一群領導環境運動的草根人物,在環境保護過程中遭遇極大的挑戰甚至威脅到其生命安全。

2011年環保金人獎得主分別來自薩爾瓦多、德國、印尼、俄羅斯、美國和辛巴威。

2011年環保金人獎得主介紹如下:

薩爾瓦多:弗朗西斯科‧派恩達(Francisco Pineda)

儘管時時面對暗殺者的威脅,派恩達發起運動阻止金銀礦業開發,得以保護當地的水資源。

派恩達具有永續農業的專業背景,是社區型志工組織Environmental Committee of Cabañas發起人與負責人。在動員當地社區阻止廢棄物污染當地水源的過程,他自學水資源與生態學,最終成為當地的環境保護領導者。

由警察貼身保護的弗朗西斯科派恩達。圖片來自:古德曼環境基金會。2009年,派恩達三位同事不幸遭到暗殺,其中一個甚至還是在警察保護下犧牲。一個月之後,暗殺組織鎖定協會裡的另一名成員,因為他不在家,該人士懷有身孕妻子因此不幸遇害。另外一位抵抗礦業開發的人士也遭綁架,隨後人們在一口井裡發現他的屍體,屍身有凌遲過的痕跡。

現在,派恩達有24小時的警力保護,他誓言要繼續他的抗爭活動,無論有怎樣的後果。

因為派恩達的努力,薩爾瓦多政府仍未完全允許加拿大礦業公司 Pacific Rim的開發。 Pacific Rim因此降低了一半的開發面積。

德國:烏蘇拉‧史萊德克(Ursula Sladek)

烏蘇拉史萊德克。圖片來自:古德曼環境基金會。為了因應德國逐日仰賴核能發電以及車諾比事件的隱憂,烏蘇拉史萊德克創立了歐洲第一家再生能源公司。

史萊德克育有五個孩子,住在德國黑森林區域的Schönau小鎮,車諾比事件發生後讓他們意識到了核能的危險性。史萊德克夫婦與其他家長,決定一起研究如何降低對於核能的依賴。他們也發現,電力公司並不允許市民影響能源政策。

他們開始了一項10年計畫,首先接手當地的電網,第二步則是讓德國人可以選擇更安全的永續能源。

史萊德克籌資了600萬馬克(300萬歐元)購買當地的電網,並成立了Schönau電力供應公司,1997年她的公司就控制了Schönau 區域電網。

她的公司持續為德國的十萬個家庭和企業提供再生能源電力。

印尼:普立吉‧阿里桑迪(Prigi Arisandi)

手拿水質監測儀器的Prigi Arisandi。圖片來自:古德曼環境基金會。生物學家阿里桑迪發起了當地的運動,阻止工業污水排放進入河流──這條河流供應300萬人的用水。

阿里桑迪創立了當地第一個實驗環境教育課程,透過坐船遊河體驗活動,讓當地的孩童和居民都能更了解河流的生態多樣性與受污染情況。阿里桑迪在當地50多個學校設立了河流監控方案,教導孩子監控與回報河流的水質狀況給政府。

俄羅斯:德米堤‧里希欽(Dmitry Lisitsyn)

Dmitry Lisitsyn。圖片來自:古德曼環境基金會。里希欽為了保護薩哈林島瀕危生態系統,要求對一項世界上最大型石化開發案進行安全性評估。

里希欽宣導要建立庫頁島Vostochny 野生動物保護區,如此一來可以保護將近6.7萬公頃的古老森林、鮭魚的產卵區與鄰近的海域。

美國:希爾頓‧凱利(Hilton Kelley)

為了德州墨西哥灣區、生活在工業污染陰影底下的低收入家庭,凱利持續奮鬥著。

在德州阿瑟港,「非裔西邊社區」的絕大部分區域,位在墨西哥灣八個主要的石化工廠與危險的廢棄物處理設備之間,社區長期忍受工廠煙囪不間段排放的廢氣。

凱利和當地的莫蒂瓦煉油廠如今達成了一項著名的「睦鄰協議」,提供當地居民3年的醫療照護,以及350萬美金的基金幫助社區裡的小型商業活動發展。

辛巴威:拉烏爾‧杜‧托伊特(Raoul du Toit)

拉烏爾杜托伊特協同保育組織一起護育辛巴威現存的最大黑犀牛族群。圖片來自:古德曼環境基金會。托伊特協同保育組織一起護育辛巴威現存的最大黑犀牛族群。

過去30年來,黑犀牛在非洲其他13個國家已經絕種,唯獨在東南辛巴威還維持著健康的族群數量。主要是因為拉烏爾杜托伊特所成立的低地黑犀牛信託基金會所展現的勇氣與承諾。

環保金人獎是由已故的舊金山民間領袖和慈善家古德曼夫婦在1990年創立,歷來已頒給與來自80個國家的145位人士。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你不可不知的核電真相 |真相七、沒有核電,不會缺電

作者: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很多關心核電政策的朋友在這次福島核災中,都逐漸體認到核電的安全風險和核工專家信誓旦旦的保證大有出入,不過轉念一想,如果不用核電,那臺灣的電力出現缺口怎麼辦?是不是會如經濟部對外說的,「將會有1/3的廠商得關門。」

所謂的備用容量率是指目前發電系統的發電能力,相較全年用電量最高的那一日所需的供電能力高出多少。台灣的法定備用容量率是16%,而近年來均在20%以上。而若依照能源局所公佈的《99年至108年長期負載預測與電源開發規劃》之資料,去年底台灣的淨尖峰能力為44827MW,意即,若目前馬上停止既有6座核電機組之運轉,扣除其所提供的4886MW的淨尖峰能力,尚有將近40000MW的淨尖峰能力。因此若核電馬上停機,則台灣的備用容量率將降為11%左右,還高過日、韓的備用容量率。且若能更進一步力行節電,使尖峰負載抑制近5年最低值時,則此時既使不採用核電,備用容量率仍可維持18%以上,符合法定備用容量率。

表2. 既有核電機組停機受檢,台灣備用容量率之變動

情境

尖峰負載

淨尖峰能力

備用容量率%

2009

33858

44453

30.2

2010

35990

44827

24.3

核電停機

35990

39941

10.9

核電停機與力行節能

33858

39941

17.9

 

 

 

 

 

   

 

 

 

為了立即確保台灣不受核災的威脅,我們的確需付出擴大天然氣發電的代價,以填補既有6座機組1年416億度的缺口。但另一個選擇是力行節電,將用電量從去年的歷史最高量,抑制到2008年與2009年的平均值,則可多較去年省下122億度的用電量。綜合以上,如果暫時依台電提供的發電成本進行估算,則額外付出的成本約為660億左右,1度電約增加0.3元的發電成本。就總家戶而言,若今年度的耗電量可節約至2008年與2009年的平均值,每戶年用電量為5500度,則當發電成本反應到電價時,每戶今年度所付出的電費將較去年增加1440元,每月約120元。且如果家戶願意進一步汰換老舊冰箱、更換省電燈泡以及汰換冷氣,還可進一步使家戶總電費不增加,並免除台灣壟罩在核災的高風險之下。

 

表3. 既有核電停機替代方案

 

發電量(億度)

單位發電成本(元/每度)

總成本(億元)

既有核電停機

416

0.66

274.56

節能

122

0

0

天然氣

294

3.18

934.92

新增發電成本

-

0.3

660.36

 

Top

 

環球360° |湄公河將何去何從

作者:埃德格拉賓(中國科學院外國專家特聘研究員)、許建初(昆明植物研究所世界農林研究中心中國及東亞專案組主任

圖片來自國際河流組織

各地公眾均強烈反對大壩的修建。上個月,來自51個國家的263個非政府組織致函寮國及泰國政府,呼籲停止該專案。湄公河委員會(MRC)於2010年10月發表的一份政策環境評估報告中建議,關於這些大壩的決策應推後10年。然而,儘管報告做出了如此明確的建議,決策依然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步入21世紀的湄公河依然是世界上最後的幾條大河之一。其幹流上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座大壩。然而,一段時期以來,中國在湄公河上游一連串修建了8座大型水壩。儘管目前沒有一座大壩建在流經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的湄公河下游流域(LMB)的幹流上,但是,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有所改變。

2010年9月,寮國請求湄公河委員會(MRC)正式啟動扎雅武里水壩的審批程序。該項目是湄公河下游河道上計畫興建的11座大壩中的第一座。雖然此類梯級水電站將會帶來豐厚的經濟回報,但是,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它們會對湄公河下游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不僅如此,大壩還將大大影響該地區數百萬居民的生活及糧食安全問題。

1995年就已經獲得通過的區域性決策機制在此之前從未使用過。而如今,MRC國家(越南、寮國、泰國、柬埔寨)在4月下旬借助這一機制對寮國的提議進行評估,並就項目的實施與否作出決定。然而,即便MRC國家否決了該項目,寮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也可能會選擇繼續修建大壩。不論這幾個國家作何決定都將對水利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要麼會推動其發展,要麼會推遲其發展,直到能夠拿出更加有利於全面跨境流域管理的研究成果為止。

寮國的請求對於湄公河的未來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該地區的流域規劃從未將生態系統和人民生計目前所面臨的脆弱局面與該地區自然資源的發展規劃結合起來。多年來,MRC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對環境和社會進行評估。但是,由於資料收集工作以及政府透明度的缺失,導致難以獲得有關湄公河下游流域自然資源的可靠資料。再加上氣候變化的潛在影響,更使其難上加難。MRC也只是在2008年下旬聘請了一位氣候變化專員。

儘管對湄公河進行整體規劃並非易事,但是,人們對於湄公河的情況已經瞭解甚多。這條河流所流經的地區是亞洲的高貧困低發展地區。4個LMB國家中,1/5人口的日薪還不到1.25美元,21%左右的居民喝不到清潔的飲用水,超過30%的人口沒有封閉的衛生系統。到2050年,氣候變化造成的預期影響程度將由低度(如,水資源供應)到中度(如,氣溫升高)再到潛在的高度影響(如,湄公河流域糧食產量減少,海平面上升等)。對LMB地區而言,有兩點必須明確加以考慮,那就是窮人的需求,以及未來巨大的環境風險。

寮國提出的申請中所體現的第2點就是,流域規劃的品質正在提高。就在寮國提出申請後不久,MRC首次發佈政策環境評估報告(SEA),對所有擬建幹流水壩對環境及社會所帶來的累積影響進行了分析。這份報告對湄公河下游流域的水利發展進行了全面的描述。如果興建水壩的話,到2025年,這11座大壩所生產的電力足以占到地區性預期需求的8%。而水力發電的年收益總額將達37億美元。然而,在大壩投入生產的前25年,水壩的大部分收益將進入運營方及投資方的腰包。但是,不論如何,寮國和柬埔寨獲得的年收益分別相當於各自2009年GDP的18% 和4%。

然而,環境成本將會非常高昂。據SEA預計,這幾座大壩將造成漁業產量下降、沿岸耕地及苗圃被淹、以及洪泛區土壤養分損失等後果,每年所產生的直接成本相當於5億美元。此外,還會造成嚴重的生態影響。 湄公河在雨季時都會經歷洪水的季節性「波動」。就魚類物種的多樣性而言,其豐富程度在世界上位居第二。然而,大壩將使幹流一半以上的河段成為水庫,使水流速度減緩,成為靜水。湄公河中的許多魚類品種都具有洄游的特點,然而11座擬建大壩中僅有3座設計了魚道。即便如此,這些設計中沒有一個能夠滿足當地魚類種群的遷徙需要。此外,還有50%到75%的河流沉積物被擋在大壩內,無法流入下游,影響了下游河段的初級生產力以及沖積平原的農業。

由於湄公河是世界上漁業產量最為豐富的內陸水域,因此這些生態影響都直接影響到流域人民的生計。由於魚類在柬埔寨和寮國人民的飲食結構中佔有非常大的比重,因此,大壩還將使他們每年的蛋白質攝入量減少30%左右。SEA預計將有210多萬人的生計遭受直接或間接損失。同時還發現,就「LMB地區以及當地各國政府目前的應對能力而言」, 這些風險波及的範圍之廣是其「無法承受的」。SEA團隊建議將所有幹流大壩的建設推遲至少10年。

這份報告對目前政府管理湄公河的能力所作出的審慎評估更加凸顯了驅使寮國申請修建首座幹流大壩背後的第三個因素。儘管其他一些報告對於政府能力低下的問題與SEA持有相同的觀點,而所謂的國際河流,就其字面意思而言,意味著需要各國展開有效的跨境合作。過去很多大壩的建設規劃(及融資)都由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亞洲發展銀行等多邊機構牽線。這些機構都會遵循承諾,起碼會就環境影響及社會影響進行一些最低限度的評估。 但是如今,這些機構被一些私人資本以及國有銀行所替代。這些新的參與者所關注的就是利潤。他們不會自發地遵守世界大壩委員會的建議或其他一些企業社會責任準則。以寮國的扎雅武里水壩為例,興建這座大壩所使用的資金就來自泰國銀行,因此,有90%的電力將被輸往泰國。

如今,人們正努力在湄公河流域落實SEA的這些建議。然而,暫緩大壩的修建如果得不到政府的支持的話,所有這些努力都會化為泡影。如果要放緩水力發展的步伐,就需要通過四步驟的戰略來為湄公河下游地區的規劃奠定基礎,而這對其他亞洲流域的發展同樣具有借鑒作用。第一步就是要認識到這一問題的政治敏感性,要從主權國家本位發展觀轉變為跨境發展觀。強化MRC的作用以增進區域對話,從而有助於建立相互間的信任。而面對一個資源日益稀缺、前景愈加不明朗、自癒能力不斷下降的國際環境,就資源的使用進行協商時,相互信任才是最最重要的。

下一步就是著重於兩個領域的制度建設:建立一個跨境知識網路以及一個平行的政府間跨境合作網路。這兩者都是通過水資源及電力的均衡供給、區域貿易、以及生活保障和糧食安全等管道來強調利益的共用。這種網路架構由湄公河水資源、環境與協調專案(M-POWER)最先提出。而在湄公河的問題上則缺失了最關鍵的一環,那就是對水利能源替代能源缺少中立的評估。或許,興建水壩並非是解決湄公河流域問題的最好的辦法。但是,對未來能源需求進行地區性評估就要對一系列大壩之外的替代方式進行考量。而這項工作卻從未進行過。當然,這類評估離不開湄公河長期治理跨境政府合作網路的建立。而中國和緬甸沒有加入MRC更是一大憾事。

第三個關鍵步驟就是鼓勵當地群眾的積極參與並讓他們享受到經濟收益。然而,由於政府仍然採取一種高高在上的管理作風,而那些受大壩影響最大的群眾依然游離於決策機制之外,這都使該工作在湄公河地區面臨著重重困難。但是,諸如國際自然對話保護聯合會這樣的水資源規劃框架組織在規劃的初期就會充分考慮群眾的意見。同樣的方法也可以在湄公河流域進行推廣。

最後一步就是,在湄公河地區建立新的知識及政府間合作網路應該得到多方的支援。這一點依然十分重要。即便是該地區最富裕的國家(泰國、越南、中國)在應對目前出現的環境危險以及未來的風險時都會力不從心。而湄公河地區也從未完成對這些成本進行的全面經濟核算。而這樣一份報告對於多邊融資機構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可以據此追逐更高的投資回報。而私人投資者如果能夠更好地瞭解他們所面臨的長期環境風險及社會風險的話,同樣能夠獲益匪淺。而這就需要將大壩的政府審批流程與一套標準規劃模式聯繫起來,比如說新出爐的《水電可持續性評價規範》。

湄公河的流域管理目前正處於十字路口。建立一個可以在亞洲推廣使用的具有創新性的管理模式如今已經萬事俱備。畢竟,恒河-雅魯藏布江-梅格納河流域以及印度河流域在跨境環境環境風險和社會風險方面具有廣泛的相似性。

然而,湄公河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這不僅僅是因為寮國的大壩建設提案。中國在湄公河上游修建的大壩僅完成了一部分,但是將會對旱季流量、沉積量、以及河流的整體管理造成日益嚴重的影響。政治環境也日趨複雜。即便是MRC成員否決了專案,寮國依然堅持興建扎雅武里水壩的話怎麼辦?2009年,美國國務院宣佈,將為湄公河下游行動計畫提供資金支援,從而幫助環境、教育、健康等一系列專案在能力方面的建設,並切同時重新樹立其在該地區的政治形象。

然而,正如奔流向前的歷史長河一樣,往日的政治關係不一定會成為未來湄公河環境問題決策的最有用的借鏡。在一個資源需求不斷上升、環境自癒能力不斷下降、氣候變化影響日益顯現的時代,在整個流域地區展開國際合作對每個國家而言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相關文章

中國為何在湄公河流域飽受批評?(一) 2010年12月30日

面臨威脅的湄公河 2010年1月15日

不和之水 2009年9月30日

※文章來源:www.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11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1年4月18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決戰時刻 彰化鄉親北上反國光

本報2011年4月21日台北訊,王鎮中報導

為了表達「永續台灣,否決國光石化」,彰化鄉親今天(21日)北上,和其他各界人士齊聚環保署,以表達對國光石化第五次小組審查會議的關切。

彰化鄉親並帶了600顆雞蛋北上,他們是預備發送水煮蛋給現場支持他們的朋友品嘗,跟著雞蛋北上的還有,彰化當地盛產的數十斤的鮮蚵、文蛤、蜆,與整籃水耕蔬菜。而這次參與大甲媽祖遶境的大型白海豚花燈,也從彰化北上到環保署。

來自彰化縣大城鄉、芳苑鄉、二林鎮、員林鎮、溪洲鄉等地,約500人,一早由彰化出發,於9時到達環保署,與反國光石化各界人士(學界、醫界、藝文界、青年學子、商界、濕地海豚認股人)等,將進行一整天的持續監督抗議。

他們表達一致的心聲:直接否決國光石化,不可以條件通過。他們認為,國光石化開發案進入決戰時刻,21日是國光石化第五次小組審查會議,也是國光石化縮小開發範圍的第二次會議。但是國光石化不是縮小範圍,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問題是國光石化所在位置,就是選址嚴重有瑕疵、錯誤。

國光石化選在國寶級、具有世界遺產價值的國際級濕地上開發,還選擇在易淹水的嚴重地層下陷管制區,以及嚴重缺乏地面水(沒有水庫),長期仰賴地下水(全彰化縣自來用水量98%都取自地下水)的高度缺水縣市,還有這裡是國人重要的海陸糧倉,生產重鎮;這裡也是瀕為絕種的台灣白海豚的覓食地與迴遊廊道。

Top

 

關心海洋 海灘廢棄物監測志工會師台南

本報2011年4月20日台南訊,曾彥蓉報導

 海廢:志工參與,圖片來源:台南社大

海灘廢棄物監測環境守護行動探究計畫主持人、台南社大校長林朝成表示,台灣參與國際淨灘行動的動機及社會動員過程,值得透過成果記錄、分享經驗、促進對話及反思,來發展出共同守護海洋環境的方法與願景。

4月因應著422國際地球日的來臨,各項環境議題的討論或行動在台灣各地散播著,60多位來自全省各地關心海洋廢棄物議題的學生、志工、一般大眾及環境工作者,17日齊聚在台南市社區大學,討論計畫成果與未來策略,林朝成在會中做出以上表示。

黑潮  台灣第一個參與國際淨灘行動的NGO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長期關心海洋議題,是台灣第一個參與國際淨灘活動(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簡稱ICC)的NGO。從2000年開始,帶領民眾淨灘,透過ICC作法,進行監測行動,並於2010年,與荒野、台南社大、環境資訊協會、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等團體,成立清淨海洋行動聯盟ICC TAIWAN。

黑潮執行長張泰迪表示,海洋垃圾已經變成全球環境議題,在台灣可以撿到來自日本、韓國、東南亞的垃圾;而在日本、韓國等處,也時常發現台灣的垃圾。應該集結各方的力量,喚起大家對海洋廢棄物的重視,並且規劃更多參與行動。

海廢:信天翁肚子含大量塑膠製品,圖片來源httpchrisjordan.comcurrent_set 2.phpid=11海灘廢棄物對海邊生物的傷害有多重?張泰迪以中途島為例,這個位於一個夏威夷西北方2000公里海面上的珊瑚礁小島,無人居住,只有150名美國漁業與野生動物管理局的派駐人員,以及數以萬計的海鳥、海龜、海豹、海豚和珊瑚礁魚類,全世界有71%的黑背信天翁住在這裡。

研究人員發現每年有將近50萬隻稚鳥誕生,20萬隻因脫水或營養不良死亡,研究報告顯示,這些餓死的稚鳥肚子裡的塑膠垃圾數量是其他死因稚鳥肚子裡的2倍。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調查,目前已經確認267種的海洋生物受到垃圾的威脅,每年至少有1百萬隻海鳥誤食或受困死亡。

長潭里  全國第一個進行淨灘監測行動的社區

鄰近基隆海邊的長潭里,社區居民以從事漁業活動為主,在海科館的協助下,從2005年開始接觸淨灘活動。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陳麗淑表示,海科館兼具研究與推廣教育的重要任務,為了推廣海洋保育觀念,海科館和長潭里社區居民一起將海廢監測成果共同發表,不只讓長潭里社區成為全省第一個把環境清潔活動,進入更有意義的海灘廢棄物監測活動,亦成為各社區熱門觀摩、媒體爭相報導的對象,社區贏得各方的注目及掌聲,甚至還得到基隆市政府的經費補助。社區得到很大的成就感,也獲得很多實質利益。

不過,社區常因天候或其他活動就取消或排擠,監測資料常常有缺失,不利後續的資料分析。陳麗淑表示,從2010年起,長潭里的海廢監測活動改以海科館為主,社區為輔的方式來進行,除了工作人員,未來可更穩定的累積資料。

淨灘是一種專業 還可以出國分享

荒野保護協會在2007年第一次培訓淨灘志工,並且透過和校園服務課程及企業員工活動結合,持續推動淨灘監測行動。荒野保護協會海洋保育專員林愛龍分享,淨灘也是一種「專業」,包括事前的海灘位置選擇、聯絡當地環保局支援垃圾車、準備淨灘工具、召集活動帶領人員,及事後的淨灘成果數據登錄分析等,皆非一般沒有經驗的企業能夠獨自勝任。但「人力」常常是活動能否成功舉辦的關鍵,這人力包含了事前與各活動參與者的聯繫,及當天能夠到場幫忙的人力。

林愛龍說,荒野在這幾年的淨灘活動辦理經驗,針對淨灘人力做了幾項分工,包括種籽教師、淨灘領班、淨灘幫手、宅配車手四種不同任務的人力分工,也會應著不同的任務。

台南社大在張泰迪的邀請下,於2005年接觸海洋廢棄物監測行動,並於同年10月進行第一場室內培訓,及開始第一次監測活動,從「不知如何是好」,到成立專門社團,社長戴雅婷今年3月20-25日美國夏威夷檀香山還代表社大出國開會分享成果。戴雅婷說,自己是英文系畢業,在接觸海廢監測行動後,才知道背後的環境問題,每個垃圾都有故事,也因此喜歡與垃圾共舞。在參加完為期六天的國際會議後,不但擴大自己的視野,還帶回很多資料及小影片與志工們分享。她說,大會通過12項檀香山承諾(Honolulu Commitment),希望大家一起找出解決方案。除了鼓勵各單位提供資金,讓全球在地實踐檀香山策略之外,也希望政府、企業、NGO、公民一起參與討論,共同來解決。

海廢監測之後?

 海廢:保力龍杯是垃圾的最大宗,圖片來源:台南社大垃圾永遠撿不完,撿完分類統計分析後,可以怎麼做?

台南社大海廢社教師晁瑞光說,監測的目的是要解決問題,而解決的方法就有很多種。晁瑞光舉例說,透過社大長期監測的資料發現,喝完即丟的飲料容易是垃圾的最大宗,包括保力龍杯、塑膠杯、塑膠罐及玻璃瓶,還有吸管、瓶蓋等。因此和社大伙伴大力推動「台南市第一個禁用保力龍杯的城市」,在2008年6月5日台南市長及許多官員宣誓承諾,幾乎快要成功了。但卻因業者的壓力,政府自己退步,以致後來沒有執行。

晁瑞光說,爾後他不斷上環保署網站留言,要求限制使用保力龍;終於,環保署即將於今年5月1日起開始實施「一次用外帶飲料杯源頭減量及回收獎金」,以鼓勵大家自帶飲料杯,並促使廠商進行回收。

張泰迪說,ICC在每年9月的第3個星期六舉行海廢監測行動,除了鼓勵個人積極參與之外,也期待更多團體及企業認養海灘或加入監測行列;未來也會成立一個全國性海廢主題網站,告訴大家最新的海洋保育及海灘廢棄物訊息。

Top

 

神學家:歷經50年資源耗損 人需給大地的遲來道歉

本報2011年4月20日台北訊,林琳報導

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專任教師喬美倫老師

改變地球危機,從改造自己做起,以神學觀點提出人與環境相互關係的喬美倫老師強調,若人類若再不修復地球的傷口,則即將面臨2025年地球毀滅的危機。

人類在過去50年對於自然環境的予取予求,過度的開發與製造,這樣的結果不僅使資源大量耗損並產出大量的垃圾,耗損了1/3的自然資源,使得下一代資源短缺,更嚴重,導致現今全球面臨氣候變遷、地震、水資源不足、糧食短缺等危機。過去3年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地震、海嘯等災難,我們該如何修復這些棘手的問題?

來自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專任教師喬美倫引用《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句話指出人類與大自然密不可分的相互關係,並用神學的觀點來表示人與大地應為相互約定的盟約關係,人類欲解除地球上的危機,唯有與大地重建修復彼此的關係。以基督教中安息日來說明,安息日同等於釋放土地、釋放人、修正人與土地的相處模式。表示人類現今應對於有限的資源,做有效的利用並減緩地球惡化的傷害。

對於大眾在日常生活上做友善環境的綠行動有哪些?喬美倫老師分享給大眾去年因應世界地球日舉辦環境會議《信仰與環境論壇-方舟與災難》所產出的行動宣言,提供給我們共同努力並一起愛護地球。行動宣言:建議民眾平常生活應節約用水、自備環保筷及水杯、多搭乘大眾交通運輸、配合資源分類回收、隨手關燈、拔插頭、食用天然高纖蔬食、節約用水及關懷台灣、國際的環境議題及多為後代留存自然資源等友善環境的生活法則。對於生活上的建議,現場聽眾皆表示贊同並表示願意調適生活節奏友愛地球。

聽眾梁先生提出:「現今地球的大反撲,是否為50年一次的週期變化?」喬老師表示:「地球的現況如同人的免疫系統被嚴重破壞,使得難以修復。唯有了解地球的問題,修正我們的行為、改善環境,也許可以讓地球有機會修復。」我們若可以採取修復的行動,也許我們更有機會可以跨越現今的地球危機。

愛地球講堂系列,4月份響應422世界地球日,19日於Youth Hub台北志工交流中心舉辦地球管家與大地的盟約講座,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邀請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專任教師喬美倫,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夏副祕書長說明,人人皆是地球管家,從自身開始做起,改善地球,從了解地球開始。響應後續相關活動請查看台灣環境資訊中心網站e-info.org.tw

Top

 

用嘴愛地球,吃「新鮮、當季、在地」支持台灣農業

本報2011年4月21日台北訊,夏道緣報導

http://www.flickr.com/photos/teia/5639148719/in/photostream當台灣缺糧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吃什麼?

248市集發起人楊儒門於昨(4/20)晚上在「愛地球講堂」開講,第一個問題,讓大家頓時陷入思考。楊儒門表示,全台糧食自給率只有30%,中國已達97%,預計在五年內達到150%。而在全球糧荒的普遍情況,吃泥、樹皮將是最後的救命食物,約可以讓人支持半年左右的壽命。

楊儒門強調「新鮮、當季、在地」,是支持台灣農業最好的方法。他指出,台灣吃得蕃茄在新疆種植、蘋果從智利、紐西蘭、南非……隨著全球糧荒,糧食來源不穩定,將有食品安全的問題。他以台灣柳丁為例,多產於是12月至1月,但在台灣是一年四季都可吃到,顯示運用特別的保存方法。他更鼓勵聽眾更應該有判斷及知覺,要關心週圍的變化。

台灣的農業是支持工業發展的基礎,然而釋出了土地與人力,農業卻沒有再受到扶持。楊儒門以出身農家的觀察,從水資源的調配,可看出原委。水利法訂出的用水順序,首先是家用及公共給水、農業用水、其次是水力、工業用水及水運,但限水時,是從農業用水開始。因此回應中科的設置,楊儒門撇開支持與否,他認為優先看到的這塊土地與當地人的關係,這意義更重大。

Top

 

大湖公園沉砂池工程致地層下陷 施工單位:安全無虞

本報2011年4月21日台北訊,洪美惠報導

高嘉瑜議員開記者會,質疑沉砂池施工前地質鑑定不實,導致地層下陷。 水利處謝樹隆副總工程師則表示,地層下陷已趨穩定,都在控制之下,安 全無虞。坐擁好山好水的內湖大湖公園目前正在進行沉砂池新建工程,日前傳出相鄰的成功路五段部分路段地層下陷,以及捷運文湖線部分墩柱出現裂縫,20日上午10點,台北市議員高嘉瑜於現場召開記者會,質疑是施工單位於施工前未做好地質鑑定,貿然施工所致。

高嘉瑜指出,從北市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提供的資料發現,此路段座落於軟弱土層,施作新建沉沙池必須先放水,使得土層水分流失,再加上施工前沒有先打預壘樁以及止水樁,因而導致地層下陷。

針對高嘉瑜的質疑,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副總工程司謝樹隆表示,施作沉砂池工程一定要先放水,水放掉之後,局部地層下陷本來就會發生。謝樹隆說,以往清除淤泥要先擾動湖水,如此作將會騷擾該處生態,新建沉沙池完工之後,未來清除淤泥就可不必擾動生態環境,除淤工作也比較容易進行。

記者用水瓶測試地層下陷造成路面傾斜程度。謝樹隆說,2010年12月工程一開始施作,他們就已經發現道路出現20米的平直裂縫,當時便開始進行監測,同時在文湖線捷運8處墩柱設置監測設備,並與捷運局共同會勘。今年3月份發現地層下陷5、6公分,當時預壘樁以及止水樁尚未施作,現在已經施作完畢,地層下陷的情況也已趨於穩定,約為10公分。

謝樹隆指出,現在時值預壘樁的養護期,等待養護期到了,後續預計6月底前可以進行道路養護工程,目前道路與人行道的路面落差,都在控制範圍內,不影響大眾行車安全。

文湖線捷運橋墩的裂紋。張台虹說,是自然現象。捷運局東工處張台虹工程師表示,高嘉瑜指稱的墩柱裂縫,其實是捷運帽梁與墩柱之間的銜接塗漆裂紋,係屬正常現象,與以補繪即可。經了解,這是因為捷運橋墩採取「預鑄帽樑」結合「現鑄墩柱」,交接處再處以鋼板焊接,其外層保護鋼板的防鏽塗漆經過列車的震動,塗漆自然脫落的現象。

張台虹又說,依據「大眾捷運系統兩側禁建限建辦法」,捷運沿線50米的工程都要經過建管會審核,並加以監測以維護捷運行車安全。此次沉砂池工程也都有監測,其地層狀況不會影響捷運安全。

秀湖里里長謝明毅痛陳,此區域地質鬆軟,施工前就已經建議施工單位進行地質鑑定,卻未獲回應,以致現在發生地層下陷的狀況。一位居民很擔心地說,光是進行沉砂池工程就這樣,若是對面的慈濟內湖志工園區大動土木,又不知道會發生甚麼事了。

Top

 

論壇∣國土霸凌事件之國光石化案

作者: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

國土計畫是一個國家基於對國土環境資源的調查、分析與瞭解後,對國土進行定位與分類,並做為國土資源使用的指導依據。因此,各區域土地可、不可做什麼及該、不該做什麼,皆有其適合的空間配置,區域計畫法第15條之2第1項第1款「於國土利用係屬適當而合理者」之規定,正是此意。但國光石化開發案是典型的政經合流的野蠻遊戲,完整的鯨吞國土保育地區與海洋資源地區,徹徹底底讓台灣的國土計畫倒行逆施。

依據國光石化可行性規劃報告暨開發計畫申請書所言,國光石化基地選址僅有二條件,其一是為節省(進口原油)運輸成本及產品輸出海外市場,故「區址以適合設港之濱海地區為考量範圍」。第二是考量建廠時程、土地取得與開發之經濟,故「濱海地區已浮現之浮覆地為唯一符合本計畫工業區設置條件之標的」。可見,國光石化案只考慮設廠之快、易與營運之效益,只有廠商需求、沒有國土供給的思考,簡言之,這不是選址,而是野蠻的「強要」。

國光石化「強要」什麼樣的地?依據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瞭解與定位沿海地區國土資源的最根本計畫),國光石化使用的土地是彰雲嘉沿海保護區中的一般保護區,為現階段國土計畫中的條件發展區,且一旦國土計畫法(草案)通過,即是國土計畫中的二級國土保育地區,不僅清楚揭示其「保育」的定位與功能,更應依法進行土地使用的管制,包括在景觀上不得挖取砂土,在生態上應維持原棲地自然狀態之進行及迴游路徑等。依此可知,國光石化案不僅是胡搞、惡搞國土,更極可能是國土計畫法(草案)一直躺在立法院不動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邪惡的是,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自1980年代擬定後,基於思潮、認知以及國土環境的變遷,內政部於2005年完成第一次通盤檢討,並召開研討會及與縣市政府研商後,於2010年3月提報行政院核定,但迄今尚未核定,原因何在。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將富多樣性生態棲地的濁水溪口6580公頃陸域及海域土地(含大城濕地)由一般保護區提升為自然保護區。大城濕地一旦劃為自然保護區,即成為現行國土計畫的限制發展地區,以及未來國土計畫法(草案)通過後之一級國土保育地區,國光石化當然不得落腳。行政院為國光苦撐一年多不核定該通盤檢討計畫,真的是不可原諒。

基於上述,依據對國土環境資源的瞭解與定位,將彰化大城濕地廣大的潮間帶泥質灘地劃入國家重要濕地只是應然、該然罷了,但因國光石化的「強要」,以致2007年及2010年的濕地評選結果皆將大城濕地排除,這是反專業、反潮流的政治決定,這樣的政府真的悲哀得一塌糊塗。

國土霸凌莫此為甚,政府默不吭聲甚至默默配合,這樣的倒行逆施,讓國土徹底崩毀,卻命名為「國光」,並宣稱「環保救國」,真是當代社會最邪惡的諷喻。

對的地方在哪裡?主管國土管理的內政部應盡職的出來疾呼,依據國土環境資源的掌握以及環境容受力的考量,台灣國土不容許石化繼續無限的擴張。簡單的說,石化產業的爭議,早已不是經濟與環境如何取得平衡的問題,而是台灣究竟要朝永續發展或走向崩毀之途。

國光石化案不僅是不對的事,更選了不對的地方,根本不該送入環評審查,那是完全浪費國家與社會資源。有趣的是,如果環評做出「有條件通過」的結論,才是天大的笑話,也將讓社會看清這個霸凌集團的成員,到底是哪些人在出賣國土。 

※本文原以「國土保護,國光止步」登於中國時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陳姿穎‧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