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5.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揪團去認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2011珊瑚礁體檢開跑 同步監測海下與海岸環境健康狀況


志工潛水為珊瑚礁進行測量。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起的「珊瑚礁體檢」行動將自本月起跑,監測澎湖東嶼坪、台東杉原、三仙台等離島及偏遠地區的珊瑚礁及海岸廢棄物狀況。

「台灣珊瑚礁體檢」是響應全球海洋生態監測行動,以招募民間潛水志工參與海洋生態監測的方式,推廣海洋保育行動。今年的「台灣珊瑚礁體檢」將從5月底自綠島開跑,接續6月澎湖東嶼坪,7月蘭嶼、台東基翬,8月台東杉原、東北角至9月小琉球完成總體檢。環資會信託部主任孫秀如介紹,位於台東三仙台的基翬是新監測點,希望喚起更多人對東部海岸BOT問題的重視。更多「台灣珊瑚礁總體檢」訊息請上官方部落格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2010珊瑚礁體檢:小琉球最劣 綠島黑海綿病肆虐

2009新聞回顧:珊瑚礁總體檢 台灣珊瑚礁不敵氣候變遷

體檢珊瑚礁 守護家鄉海 小琉球志工隊出動!

綠島珊瑚礁體檢 志工推廣在地化

環球360°|最後的淨土

北極海冰的大面積消失為大陸架近海區域的資源開發打開了方便之門

作者:詹妮詹森(駐俄羅斯聖彼德堡記者)

取道新開闢的航線不僅僅可以使散裝貨輪直接穿越世界之頂,使運輸排放降低將近一半。同時,隨著冰層的消失,曾經深藏於冰下的石油、天然氣以及礦產能夠輕而易舉地開採出來,借助這些新航道,還可以將它們運往四面八方。此外,格陵蘭島沿岸的冶煉廠還利用冰層融化所產生的大量流水進行低排放的水力發電來對礦物質進行加工處理。

讓我們對北極地區即將到來的「永續發展」時代獻上我們最誠摯的期待吧。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車諾比事故多年之後,禁區內的森林成為相當重要的屏障,不但吸收了空氣中的輻射,同時還避免其散佈到地下水中。為預防森林大火釋出大量輻射,一項消防計劃希望各界伸出援手。若要避免日後的核災,儘早開始運用替代能源是一條生路,風災後遷地重建的泰武國小成了一所光電學校。師生日前特地帶著太陽能板登北大武山,向祖靈解釋現代化的光電科技。除了讓排灣族祖先也能「趕上時代」更要讓遷徙的故事深刻留在學生的腦海中。雲林縣也正在將西螺果菜市場打造成「農業低碳運籌中心」,除了將裝設太陽能光電板,還要設立安全農產品交易專區,希望能成為亞洲綠色廚房。

花博落幕之後,「台北好好看」法源依據的綠地換容積獎勵受到了市議員的齊聲反對,他們表示這不但對都市綠地增加無幫助,更有圖利財團的嫌疑。而為了花博,農委會補助了高達35.27億元,但目前收購公糧的經費找不出錢,這是否受到花博的排擠?而收購公糧的規則需要修改,學者與農民都有意見。身為消費者的我們面對米價上漲,也好奇錢是被誰給賺走了。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阿塱壹,不要跟我說再見

探秘人潮加速了阿塱壹古道的毀壞。

作者:徐銘謙(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隨著汽車的普及,人們慢慢發現,可以去的美麗祕境已經越來越少了!原本是為了方便去到更遠的地方,從走路、騎單車、騎機車換成汽車,再到開四輪傳動車、RV車,從產業道路、公路、快速道路到高速公路無限蔓延,彷彿是人類文明的進化史,無限向自然蔓延,以致到處都是人,到處塞滿了車。於是,我們期待最後的終極祕境。

去年12月台26線公路阿塱壹段在環評大會倉促通過,最後一段僅存的6.9公里天然礫石海岸將成絕響,卻意外引發人潮蜂湧而至,爭相「看它最後一眼」。「告別阿塱壹」、「悼念阿塱壹」之旅成為半年來最夯行程,單日最高達1千人次。絡繹不絕的遊覽車,載滿遊客開到現存道路盡頭,盡可能開到不能開為止,然後花4小時快速走過,再度搭上遊覽車揚長而去,感覺自己人生就沒遺憾了。但是下一代呢?也許,不知道曾經有過美麗,就不會感到遺憾。於是,阿塱壹就真的應驗了眾人的魔咒,成為「留不住的最後處女地」。

精采內文

 
 
 

2011珊瑚礁體檢開跑 同步監測海下與海岸環境健康狀況

本報2011年5月5日台北訊,記者黃慧珊報導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起的「珊瑚礁體檢」行動將自本月起跑,監測澎湖東嶼坪、台東杉原、三仙台等離島及偏遠地區的珊瑚礁及海岸廢棄物狀況。

「台灣珊瑚礁體檢」是響應全球海洋生態監測行動,以招募民間潛水志工參與海洋生態監測的方式,推廣海洋保育行動。今年的「台灣珊瑚礁體檢」將從5月底自綠島開跑,接續6月澎湖東嶼坪,7月蘭嶼、台東基翬,8月台東杉原、東北角至9月小琉球完成總體檢。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主任孫秀如介紹,位於台東三仙台的基翬是新監測點,希望喚起更多人對東部海岸開發壓力的重視。 更多「台灣珊瑚礁總體檢」訊息請上官方部落格

2010年台灣海域珊瑚礁體檢結果,整體珊瑚礁活珊瑚覆蓋面積介於25-50%,依世界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的標準為「尚可」。然小琉球因早期觀光業興盛嚴重破壞生態,劣化最嚴重,覆蓋率已不到10%,綠島雖覆蓋率高,但也出現珊瑚病害--黑海綿病,台東杉原則因海岸開發與大雨沖刷,水下濁度極高,令人憂心。此外,在全台六處調查點,指標性魚類及經濟性無脊椎動物幾已不見蹤跡。

參加珊瑚礁體檢的潛水志工除了紀錄特定物種數量,也會在體檢行動結束後,順手撿除鈎纏在珊瑚礁上的垃圾。不論是海拋或是由陸地上所沖刷而下的廢棄物,對於珊瑚礁的健康都有直接影響。根據台灣「清淨海洋行動聯盟(Taiwan Ocean Cleanup Alliance)」公佈去年台灣參與 ICC國際淨灘行動統計成果,國內70%的海岸垃圾來自民眾日常生活或前往海岸休憩時隨意棄置,其中絕大多數是一次性使用的容器,嚴重汙染海洋與海岸景觀。

除了每年9月的ICC國際淨灘日,根據ICC報告,2010年9月台灣ICC國際淨灘行動共有37個團體響應,完成30場次,淨灘總長度為12.68公里。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泰迪表示,去年30,304件海岸廢棄物中,有70%來自於海岸遊憩與日常生活。其中,台灣海岸最常見到的廢棄物為塑膠袋(19.06%),平均1.5公尺的海岸線就有一個被隨意棄置的塑膠袋;排名第二的則是玻璃飲料瓶(16.65%),據統計,台灣連鎖飲料店每年製造的一次性飲料杯用量累積高達15億個。

針對離島海洋廢棄物監測,發起「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的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表示,協會自2008至2010年連續在三級離島-澎湖東嶼坪進行淨灘與珊瑚礁體檢工作假期,結果顯示,塑膠飲料瓶為最大宗的海岸廢棄物,而漁網、浮具、浮標、螢光棒等海上活動用具則亦為海岸廢棄物的大宗來源。依據監測結果,陳瑞賓提出建議地方政府依據在地環境限制制訂相關規定,例如在三級離島東嶼坪可搭配每週兩班交通船,將離島垃圾運至澎湖本島或台灣本島處裡。他同時呼籲遊客自備環保杯,減少廢棄物的產生,並儘可能將垃圾帶離小島。  

Top

 

環球360°|最後的淨土

作者:詹妮詹森(駐俄羅斯聖彼德堡記者)

圖片來自 帕特里克凱利

取道新開闢的航線不僅僅可以使散裝貨輪直接穿越世界之頂,使運輸排放降低將近一半。同時,隨著冰層的消失,曾經深藏於冰下的石油、天然氣以及礦產能夠輕而易舉地開採出來,借助這些新航道,還可以將它們運往四面八方。此外,格陵蘭島沿岸的冶煉廠還利用冰層融化所產生的大量流水進行低排放的水力發電來對礦物質進行加工處理。

讓我們對北極地區即將到來的「永續發展」時代獻上我們最誠摯的期待吧。

北極地區令人琢磨不透。它不斷變化的地理環境越來越引起全球決策者、科學家、尤其是業內人士的關注。今年,海冰最大面積比1979到2000年間的平均水準減少了120萬平方公里。而在過去的十年中,海冰的大面積消失為大陸架近海區域的資源開發打開了方便之門。偏遠地區變得越來越容易開發。一些分析模型預測,到本世紀中葉,在夏季的幾個月中北極有可能完全沒有冰的存在。

同時,這一地區在法律上也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曾經被海冰覆蓋的海域主要受到領土國家的法律以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管轄。但是,隨著其重要性日益突顯,管轄問題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在這片位於世界頂端的土地上,挪威、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格陵蘭島等北極地區國家正在同世界重點行業合作,倒賣該地區豐富資源的開採權。這是那些經濟不斷壯大、人口日益增多的國家無法抗拒的機會。如今,他們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對偏遠地區進行全面開發。這些地區不僅包括沿岸陸地區域、格陵蘭全島,或許還包括蘊藏豐富資源的大陸架。(欲瞭解更多關於北極的開發以及中國對這一地區的地理變化的興趣,請參閱琳達雅各森在《中外對話》上發表的文章《中國走向無冰的北極》。)

然而,隨著這片最後邊地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政界和業界的領袖迫於壓力不得不就他們企業令人生疑的性質進行解釋:儘管他們一方面表示要阻止環境的進一步惡化,但是同時卻在不斷地利用環境大發其財,而且還在不斷地導致環境惡化。對那些想分一杯羹的國家來說,對這一地區進行開發存在著嚴重的政治風險。因為這與國際社會應對環境變化、停止對氣候系統進行危險干擾的努力背道而馳。

近些年,北冰洋消失的冰層面積大約相當於一個阿拉斯加的面積。科學家認為,這一現象說明溫室氣體已經達到能夠對氣候系統產生嚴重影響的水準,這將引發一系列短期內無法挽救的有害變化。而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要求,這正是所有北極地區的國家承諾要採取措施盡力避免的氣候變暖的水準。

而作為國際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運動領頭羊的挪威卻為了在未來幾十年內確保自己最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的地位,也開始在北冰洋地區進行石油天然氣的開採。最近,挪威外交大臣約納斯•加爾•斯特勒也試圖對這一舉動進行解釋。

一月份在挪威特羅姆瑟召開的「北極邊境」會議上,他向眾人表示,「沒錯,這種舉動是有些自相矛盾。但是這不僅僅是挪威的矛盾,而是全世界的矛盾。」北極邊境是由致力於北冰洋未來發展的研究人員和業內人士所組成的委員會。該委員每年組織召開一次年會。「如果挪威終止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那麼所產生的有限效果將是煤炭和石油的使用量大增,而不是立即轉為利用風能和潮汐能… …而我們作為一個能源集團中的一員,如果從世界經濟中退出,那麼我們將無法做出任何貢獻。」

斯特勒表示,挪威人將「用我們多年的能源經驗去推廣可再生能源。」但是這一豪言卻無法掩蓋這樣一個事實: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努力已經停滯不前了,而推動未來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發展的行動卻在飛速前行。

大多數科學家都強調,為了使氣溫不至於迅速達到無可挽回的地步,即便目前採取減緩排放的措施還為時不晚,但是我們所剩的時間也已經不多了,這就使得這一矛盾更加突出。從未來幾年開始,每年必須降低大約3%到4%的排放。通過減少炭黑和臭氧等污染物的排放,北極變暖也可以在短期內得到大幅度減緩。

作為迅速崛起的生態系統閾值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地中海高級研究所的卡洛斯杜阿爾特在特羅姆瑟論壇會議召開期間表示:「一方面,他們聲稱關注環境問題,而另一方面,他們所尋求的機會卻使問題更加惡化。」

杜阿爾特說:「當政治家們面臨這種矛盾情況的時候,他們所能說的就是,雖然他們知道這種行為是自相矛盾的,可是他們無法通過採取單方行動脫離以碳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然而,必須有人來打破這一怪圈,因為這個怪圈正把我們引上一條我們並不希望踏上的道路。」

未來的道路

這片世界最高的地方就好比是構成氣候系統的一長串多米諾骨牌中的第一張牌。該地區的特點不僅制約著地球系統,還可能突然發生改變,並且引發一系列快速和不可逆轉的變化。

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地球系統氣候變化的14個閾值,其中有6個集中在北極圈地區。而杜阿爾特認為,正是出於這個原因,該地區對於維護全球氣候體系的穩定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杜阿爾特還根據海冰面積大規模消減的狀況得出結論:「北極地區已經逼近臨界點了。」

然而,在杜阿爾特看來,在面對他們自己做出的阻止氣候發生危險性變化的承諾面前,各國卻選擇了視而不見。相反,他們卻將北極地區的氣候變化當做是一次「開發更多化石燃料」的機會。

俄羅斯和格陵蘭已經對北極圈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所帶來的經濟報酬虎視眈眈。格陵蘭南島也在試圖控制世界上最大的一片未曾開發的稀土資源之一。稀土金屬廣泛應用於各種前沿技術,尤其是電動汽車的電池及發動機、風力渦輪機、及太陽能板等清潔能源技術。作為世界稀土資源主要輸出國的中國最近削減出口。而這一舉動迫使其他地區不得不另覓他途。2010年12月,礦產勘探企業格陵蘭礦物和能源公司已經獲得許可對稀土金屬、鈾、鋅等資源的儲量進行勘探,並計畫於2015年開始進行開採。

俄羅斯北部地方同樣計畫擴大對黃金、鐵礦石、錫、磷酸鹽等礦產的開採,預計總產值將達2萬億美元。世界對於俄羅斯及其它北部地方礦產開採的依賴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同時,受航線的增多及國際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採掘行業的發展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礦產開採是未來幾年北方國家經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挪威地質調查局局長莫登施莫勒表示。

找到保護各種自然景觀和生物棲地、或者是迅速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辦法並不是美國海軍海洋學家大衛提特里少將所關注的重點。作為海軍氣候變化特別小組的總指揮,他的工作就是召集那些未來受北極圈變化的影響而「有可能損失數十億美元」的利益各方——就像跨國零售商沃爾瑪——對北極地區的航運環境進行情境分析。

他們發現,一個海冰完全融化的北極「就好比一個巨大的墨西哥灣」,提特里說道,「有三條河流彙聚於此。每條河流的大小和規模都可以與(從俄羅斯)流入這里的美國密西西比河相媲美。淺海區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即北極地區的開發潛力要遠遠大於擁有約4千多座海上石油天然氣鑽井平台以及27000多口廢棄油井的墨西哥灣。

商業暴利,以及未來數十年能源需求的預期增長是北極開發的主要驅動力。美國能源情報署估計,2007年到2035年,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的能源消費將增長118%。

所有北極開發計畫均保證對該地區的環境進行嚴格保護。「我們對於永續的問題格外重視。我們的一些冶煉廠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表現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美國鋁業公司的羅尼瓦特蘭特說道。該公司計畫在格陵蘭島設立重工業企業。而他們的重工業企業已在冰島開始運營。

然而,在經濟發展規劃不斷推進的同時,環境保護相關的框架機制和法規卻無法到位。儘管人們擔心,相關法規的建立無法趕上迅猛的發展速度,然而北極理事會和國際海事組織等政府間論壇依然在為建立此類框架機制而不懈地努力著。

然而,正當人們為北極地區蘊藏的巨大潛力興奮不已的同時,卻有人呼籲應該對該地區的開發採取審慎的態度。 因紐特環極理事會的阿克盧克林格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員。他呼籲各界對開發計畫進行限制,直到能夠充分確保環境以及該地區的2百萬原住民的生活模式不受破壞時為止。林格認為,「對該地區開發的環境評估並不充分,而過快的開發速度以及對於資源的急不可待都引起了我們的關注。」他還表示,許多當地團體都擔心他們的古老文化會在「經濟的沉浮」中四分五裂。

這些相互矛盾的利益會對北極地區正在進行的產業開發造成何種影響如今還不得而知。這片人煙罕至的地區鮮有人關注。而北極各國也早已表明立場,他們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選擇對該地區進行開發而不是保護。打破與UNFCCC之間的承諾不僅會使溫室氣體減排的努力大打折扣,還對其他針對永續發展所作出的承諾造成了不利影響。

相關文章

亟待出臺煙塵治理策略 2011年1月19日

中國走向無冰的北極(1) 2010年4月23日

正確認識冰川的變化(1) 2010年2月1日

※文章來源:www.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11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1年4月28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車諾比周圍森林大火 恐釋出大量輻射

本報2011年5月5日綜合外電報導,張桂芳編譯,蔡麗伶審校

工程師在車諾比核電廠外圍的森林裡檢測輻射。圖片來自:烏克蘭環保署。

烏克蘭一個團體和來自各國的科學家為防車諾比核電廠禁區廢墟周圍發生大火釀成輻射災難,因此向國際大聲疾呼一起對籌備1350萬美元的消防計劃伸出援手。

人們擔心禁區内的火災可能釋放出大批放射性微粒子。目前爲止,這些微粒子大部分還被封存在蘇格蘭松(亦稱歐洲赤松)的針葉和樹皮内。

該團體表示,為確保車諾比森林管理安全,一套自動偵測火災與監控系統,以及新的消防和林業設備不可或缺。

自1992年以來車諾比事故6年後,大量放射性污染物釋出到大氣中,電廠半徑18英里範圍内的禁區(Chernobyl exclusion zone ,CEZ),先後發生過1000多次大火。

如遇上一個毀滅性的或是像「樹冠」火(指地表火遇強風或遇到針葉樹群、枯立木或低垂樹枝,燒至樹冠,並沿樹冠順風擴展。)的情況,放射性核素有可能因此大面積地擴散開來;這樣的一場大火可能將放射物質傳送遠至英國。

來自烏克蘭國立生命與環境科學大學、耶魯大學與聯合國全球火災監測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已通過398萬英鎊「基本應急措施」的專屬計劃。科學家表示,烏克蘭政府尚未完全替這項議案背書,但一旦通過該項專案可能至少還需要429萬英鎊國際資金的注入和技術支持。

森林約佔 CEZ26萬公頃面積的60%。人工林不僅吸收了空氣中的輻射,同時還避免其散佈到地下水中。

基輔公園林業與景觀管理的副教授Sergiy Zibtsev表示:「在哈薩克塞米巴拉金斯克(Semipalatinsk)一處過去為核試場,於2003年發生一場大火的煙霧 ...連遠在加拿大都偵測得到。因此,國際社會必須認真對待大火助長車諾比放射性物質蔓延的潛在問題。」

當前車諾比地區的消防系統包括有防火瞭望台,利用無線電在三角點處設立火災監視站。車諾比林業企業首長Dan​​ilenko說道:「該系統的確有效,但速度太慢。當在高溫下朦朧的熱氣中看見大火時,通常災情就已經蔓延到有半英畝大小的面積了。」

※資料來源:英國衛報

Top

 

迎光電時代 泰武學童帶太陽能板上山告祖靈

摘錄自2011年5月4日自由時報泰武報導

重建的泰武國小將是一所光電學校,預估每年可賣電約5、60萬元,8月師生即能進駐,因為擔心排灣族祖先不了解,師生日前特地帶著太陽能板登北大武山,向祖靈解釋現代化的光電科技。

泰武國小在莫拉克風災中受創,將隨泰武村移地重建,位在萬巒鄉新赤農場的新校址,在縣府與明基友達基金會合作下,新學校將是一所光電學校。由於光電模組發電效率很高,目前預估,校方未來將發電賣給台電,一年金額約50到60萬元,而該校每月平均電費不過約1萬元左右,結餘經費對學校發展將很有幫助。

為了讓排灣族祖先也能「趕上時代」,校長與師生攀登北大武山,師生攜帶小型的太陽能板,利用白天收集太陽能,在晚間舉辦敬告祖靈點燈儀式,以實際操作的方式向祖先解釋學校未來的設施特色。

校方表示,在莫拉克風災受創的泰武村是族人約在50年前從舊部落所遷來,如今50年後,又要遷到平地的部落,這些改變一定要讓祖先知道,當然也要讓學生深刻記在腦海中。

Top

 

西螺果菜市場 拚亞洲綠色廚房

本報2011年5月5日台北訊,實習記者呂冠璇報導

為達節能減碳,雲林縣長蘇治芬提出「低碳農業新天地」的構想,研擬將西螺果菜市場打造成「農業低碳運籌中心」。這個規劃構想,在環保署辦理的全國低碳示範城市第1階段遴選中獲得第1名。

蘇治芬表示,「低碳農業新天地」構想,包括繼續推動造林2600公頃植百萬棵樹、利用沼氣發電、開發再生能源等計畫,減少現有排碳總量,以及改造傳統農業為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現代化農業。

雲林縣是農業大縣,蘇治芬說,身為台灣的農業首都,有義務帶領全國打造低碳城市,西螺果菜市場佔全國蔬果供應量的大宗,因此縣府首先與西螺鎮公所及西螺果菜市場合作,希望全面改造西螺果菜市場為示範點,進而改造雲林縣成為全國的農業低碳運籌中心。

蘇治芬表示,「農業低碳運籌中心」的屋頂,將分階段設置太陽能光電板,同時斥資新台幣1000萬元成立「安全農產品交易專區」,讓西螺果菜市場脫胎換骨,成為真正的亞洲綠色廚房。

蘇治芬強調,在全球低碳的浪潮中,「污染走、產業留」絕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把雲林打造成亞洲低碳農業的新天地,建立安全有機農業,是將雲林縣農業推向國際舞台的新契機。

Top

 

空地綠化換容積獎勵藍綠議員齊聲反對

摘錄自2011年5月4日中國時報報導

「台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4日送議會二讀,是「台北好好看」法源依據的第19條,引起藍綠議員群起反對,憂心建商僅需將空地放18個月,就能得到10%容積獎勵,恐有圖利財團之嫌。

昨該法案在議會二讀,爭議點第19條─「放寬建商或財團可將閒置空地綠美化,18個月後可申請最高10%容積獎勵」,形同將北市於花博期間之「台北好好看」法制化。

議員王世堅說,「台北好好看」期滿後,空地仍將興建房舍,對於都市綠地增加毫無幫助,而土地綠美化,成本可能僅百來萬,卻能因容積獎勵得到上億收益,無異圖利財團。何況提高到10%,不僅對抑制房價毫無幫助,50年後若再都更,卻因樓地板面積增加,每人土地持分被稀釋,反而吃虧。

梁文傑則舉高雄為例,認為獎勵僅能圖利財團,並不能加速拆除甚至都更,而是該對其課稅,利用行政強制力量遏阻財團養地套利。洪健益則要求,市府須提出該案完整說帖,並釐清「圖利大財團」爭議。

林晉章則認為,當初法規會審查此案時,係抱著「全民得利」方向,幫助民眾能以優惠條件加速都更進行,但若刻意以綠地換容積,恐失去當初立法美意。

Top

 

補助花博35億 收購公糧缺6億

摘錄自2011年5月5日自由時報報導

農委會補助花博高達35.27億元,結果出現嚴重預算排擠,農委會日前調高公糧稻穀收購價,一年將增加支出6億元經費,但是卻找不出錢,不但被迫動用到行政院的第二預備金,又造成米價上漲,民眾的納稅錢不但被用來收購公糧,自己還得多花錢買米,等於被剝了兩層皮。

農委會今年預算956億元,第一預備金4千多萬元,第二預備金則是行政院因應緊急狀況的救命錢,今年大約編列了80億元,調高公糧收購價格所支付的6億元,就佔了將近7.5%,萬一國家再有緊急開支,財政必將更加困窘。

、24日馬英九總統宣布提高公糧收購價,推翻3天前農委會主委不願調整收購價的說法,農委會26日正式調高價格3元,不但政府得再增加6億元支出,更造成稻穀全國平均價格從每公斤20.6元漲至23.76元,漲幅15.3%;白米零售價也應聲上漲,從36.95元漲至38.65元,漲幅近5%。

開南大學行銷系榮譽講座教授吳明敏指出,農委會花了超過35億元補助花博,現已出現嚴重預算排擠,不僅吉園圃、有機農業的預算今年比去年減少6成5,產銷履歷也只剩下1千萬元,比去年減少3成7。連調高公糧收購價增加的6億元經費,都要由第二預備金支出。花博花了中央政府很多錢,相關的商品和門票收入全歸台北市政府所有,要台北市政府幫忙農民,甚至付這6億元也不為過。

台北花博發言人馬千惠回應,花博的產值是由全民共享,創造出的經濟效益也是全台灣共同創造,並非由北市府獨享。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說,雖然增加的米價佔國人平均飲食消費支出並不多,但是高糧價對中低收入戶的影響卻相當大。

陳吉仲表示,多數農民沒有烘穀設備,只把濕穀以輔導收購價格將權利賣給糧商,糧商烘成乾穀後,再以更好的計畫收購價格賣到公糧倉庫,從中賺取價差。若直接補貼給農民,可以吸收種稻上漲的成本,後端價格也不會連帶上漲。

苗栗苑裡農民陳文龍與崑濱伯都認為,除了提高收購價,更應提高收購量才能真正增加農民收益。如果農委會35億的花博補助款用來增加公糧收購,以每公斤26元收購價格計算,可增加約13.5萬公噸的公糧,等於比現行收購量20萬公噸,再增加近7成的量;即使把花博補助款直接補助稻農,也可讓全台22萬7千戶稻農每年再多約1.5萬元收入。

農糧署副署長游勝鋒表示,花博預算是分年編列,而公糧收購動用第二預備金,是因為今年預算已經編列,對於額外增加的支出,才會動用第二預備金。

Top

 

論壇∣阿塱壹,不要跟我說再見

作者:徐銘謙(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葉品妤攝影

隨著汽車的普及,人們慢慢發現,可以去的美麗祕境已經越來越少了!原本是為了方便去到更遠的地方,從走路、騎單車、騎機車換成汽車,再到開四輪傳動車、RV車,從產業道路、公路、快速道路到高速公路無限蔓延,彷彿是人類文明的進化史,無限向自然蔓延,以致到處都是人,到處塞滿了車。於是,我們期待最後的終極祕境。

去年12月台26線公路阿塱壹段在環評大會倉促通過,最後一段僅存的6.9公里天然礫石海岸將成絕響,卻意外引發人潮蜂湧而至,爭相「看它最後一眼」。「告別阿塱壹」、「悼念阿塱壹」之旅成為半年來最夯行程,單日最高達1千人次。絡繹不絕的遊覽車,載滿遊客開到現存道路盡頭,盡可能開到不能開為止,然後花4小時快速走過,再度搭上遊覽車揚長而去,感覺自己人生就沒遺憾了。但是下一代呢?也許,不知道曾經有過美麗,就不會感到遺憾。於是,阿塱壹就真的應驗了眾人的魔咒,成為「留不住的最後處女地」。

對於探祕的一方來說,正是由於未受開發的神秘感,在現世極為罕有而珍奇,當即將消失時反而帶來浪漫的憂傷,成就探秘動機,無論方法是開車或步行,都純粹是消費自然,並未轉換成守護淨土的行動。而對於居住在祕境的一方來說,祕境意味著交通不發達、人口外流、落後邊陲;同時面對的是消費自然美景、不會為在地經濟帶來幫助的遊客,故寧可將期待放在公路開通後,能夠改善經濟弱勢。於是,保存阿塱壹古道與開闢公路就變成了對立的是非題,住在祕境的人也不希望保留最珍貴的自然祖產。

葉品妤攝影

阿塱壹古道本身,在公路總局「技術犯規」地將短短12公里工程切成6個標案,逐漸蠶食鯨吞天然海岸後,剩下這段最後6.9公里,形成「路開一半,不能中斷」的局勢。這個段落海岸侵蝕後退最嚴重,因此古道原本穿越的礫石灘,在今日只能藉助拉繩,攀上觀音鼻高繞下切。繩子繫在強風吹襲下的脆弱小樹上,支撐每日3、4百人到1千人的攀爬,原本有植被的山壁,被人為踩踏加上風雨沖蝕,形成深及腰部的沖蝕溝,步道與崖崩劣化得更為迅速,探秘人潮加速了阿塱壹古道的毀壞。   探秘心態與征服自然、人定勝天在邏輯上一脈相承,無論方法是開車或走路,都只會促成不斷地開發與環境破壞。只有採取行動,無論是寫信連署、上街遊行、向公路總局強烈抗議;或是挽起袖子,參與重新改線、動手作步道志工,到社區協助改善經濟弱勢,才能永久保留祕境,讓後代子孫都能慢行阿塱壹。請不要說再見,我們的阿塱壹。

※原文發表於立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陳姿穎‧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