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新聞回顧:珊瑚礁總體檢 台灣珊瑚礁不敵氣候變遷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9新聞回顧:珊瑚礁總體檢 台灣珊瑚礁不敵氣候變遷

2009年11月20日
整理報導:黃慧珊;審校:耿璐

珊瑚礁總體檢(ReefCheck)自1997年在台灣與全球同步執行至今,於2009年首次突破以往學術單位主導的形式,回歸民間發起、民間參與,而莫拉克風災之後,潛水志工調查發現的嚴重海底災情,則是顯示台灣珊瑚礁的健康已亮紅燈,未來可能難以抵擋氣候變遷下的超級颱風或其他極端氣候。

今年5月至9月,在56人次的潛水志工努力下,一共調查了東北角、綠島、澎湖東西嶼坪、台東杉原、小琉球及蘭嶼等6處海域情況。體檢結果顯示,台灣的珊瑚礁狀況依舊岌岌可危。首先,珊瑚礁海域過度漁撈,健康珊瑚礁必須存在之魚種以及大型指標性無脊椎動物皆嚴重缺乏,代表珊瑚礁生態系的食物鏈嚴重失衡。另外,今年台灣最高珊瑚覆蓋率記錄出現在最不被看好的東北海域,鼻頭角調查點的覆蓋率為52.5%;然而6地28個調查點當中,也僅2處免強符合國際珊瑚健康狀況的優質覆蓋率(50%-75%),13個點的健康狀況為尚可(25%-50%),其餘13個點的活珊瑚覆蓋率皆不滿25%,健康狀況為劣質。

8月8日登陸的超級強颱莫拉克,除了帶來陸上災難,也對海底珊瑚礁造成破壞。今年東嶼坪、台東杉原、小琉球、蘭嶼的體檢的時間都在莫拉克侵台之後,潛入調查發現,許多珊瑚礁區遍佈珊瑚斷枝,更有重達千斤的微孔珊瑚被翻起而死亡,顯示在莫拉克行走的路徑上,珊瑚礁受到極大的影響。日前,觀察墾丁珊瑚長達20年的潛水專家也發表觀察結果,墾丁珊瑚礁生態至少受創50%,許多高達2公尺的大型微孔珊瑚被翻倒,雖然生命跡象穩定,但至少需要2-3年的復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