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5.16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步道100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聯合國新報告:再生能源可望成為主流

風力發電。
位於英國東南外海的風力發電廠。圖片來自: Nuon相本。

2007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提出第四版評估報告(AR4),確認氣候變遷與人類行為有關,讓全球具有對抗氣候暖化的共識,IPCC並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日前,IPCC再度提供重量級的報告,其中指出,如果能獲得公共政策的支持,到了21世紀中,再生能源將能滿足全球能源需求77%──這個數值在2008年,只有13%而已。

根據該報告的情境預測,如果以「基準情境」(business-as- usual,BAU,未採取任何減量措施的情境)為基礎減排1/3的溫室氣體,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可維持在450ppm,有助於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2度以下──也就是2010年氣候變遷大會坎昆協議所認可的目標。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IPCC報告:全球暖化人為造成

IPCC報告 你不可不知的氣候變遷數據!

聯合國觀察:綠色經濟正席捲全球

從坎昆協商談台灣與氣候變遷的衝擊

我們的島|留下浮光掠影

採訪、撰稿:林燕如;攝影:陳忠峰;剪輯:陳志昌

這天下午,黃朝煌帶我們走進高雄市新興區行仁新村55巷內,穿過窄巷就能看到一棟和洋式的兩層樓房映入眼簾。這是日人大谷光瑞,在1939年興建的逍遙園。

當年日本皇族大谷光瑞來到高雄,不僅僅是避寒度假而已,還在這裡推廣熱帶農業。逍遙園園區佔地1萬2千坪,採農園式規劃,格局巧妙獨特,花費1年的時間興建完成,主要由木構造、鋼構造和防空洞所組成。

日人撤退後,1941年爆發太平洋戰爭,逍遙園被做為陸軍802軍醫院眷舍使用。歲月變遷,眷戶們自行加建,逍遙園逐漸演變成和民宅共構的特殊型態。

2010年1月,逍遙園的起居空間被高雄市政府正式公告為歷史建築,但這1年多來乏人問津,逍遙園的主建築物日益破敗,今年年底,國防部計畫拆除0.9公頃的行仁新村,騰空土地給國有財產局處分。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太陽能飛機

連日陰雨,然而週末還是不少有活力的人愛護環境風雨無阻,514「我家不要電磁輻射傷害」遊行,近千名來自各地的民眾,身穿雨衣,一條黃色人龍緩緩的在台北街頭堅持他們的訴求。而在陽明山,則有一群志工穿著青蛙裝,下半身在泥濘、上半身在冷雨地奮力移除外來種,搶救溼地生態。希望這些熱血的朋友保重身體,可別因為淋雨感冒了。而這場大雨為全台水庫帶進6千萬噸進水量,因此第二階段限水可望暫緩。然而與其等待及時雨來解救,更該想想如何節省與分配珍貴的水資源才是。

瑞士研發出太陽能飛機,上週13日成功地由瑞士飛到比利時,它沒用一滴燃油、全使用太陽能,這真是綠能產業的里程碑。若全球更多國家有再生能源技術,便可減少核能的使用與威脅,日本計畫在遭到嚴重核災的福島警戒區外側種植向日葵和油菜籽,以吸收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質、並防止農地荒廢,期待來日福島還能恢復生機。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戳破限水休耕的神話

乾涸

作者:吳音寧(作家)

立夏了,春雨卻姍姍來遲。日前彰化、雲林、南投農田水利會的會長及代表等數十人,齊赴鹿港鎮龍山寺舉行祈雨儀式。大夥拿香朝天拜,祈求神明賜雨水。這幕戲,透過電視播放,透過報紙刊登,看在缺水灌溉的農民眼中,簡直可笑、荒唐又備覺辛酸。

祈雨者是些什麼人?是掌握農業灌溉用水的當權者,其權力,透過灌溉渠道遍達所有農地;水在他們手裡。依《水利法》應優先將水供給「家用及公共使用」,再來是「農業用水」,第三順位是「水力用水」,之後才是「工業用水」,但多年來,用水順序有照規定嗎?法令擱著,對政府「依法行政」的諷刺。這諷刺迫使《水利法》補了個「例外」,規定:「前項順序,主管機關對於某一水道,或政府劃定之工業區,得酌量實際情形,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准變更之。」於是,工業區「得」優先。

精采內文

 
 
 

聯合國新報告:再生能源可望成為主流

摘譯自2011年5月10日ENS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報導;陳雅琦編譯;蔡麗伶審校

位於英國東南外海的風力發電廠。圖片來自: Nuon相本。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發表一份新報告指出,如果能獲得公共政策的支持,到了21世紀中,再生能源將能滿足全球能源需求77%──這個數值在2008年,只有13%而已。

這份報告指出,逐步攀升的再生能源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估計在2010到2050年之間,可累計減少排放2200到5600億噸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

根據該報告的情境預測,如果以「基準情境」(business-as- usual,BAU,未採取任何減量措施的情境)為基礎減排1/3的溫室氣體,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可維持在450ppm , 有助於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2度以下──也就是2010年氣候變遷大會坎昆協議所認可的目標。

IPCC主席帕卓里(Rajendra Pachauri)指出:「IPCC把至為相關和可行的資訊綜合起來,提供科學性的評估資訊,讓全球在努力緩減氣候變遷的同時,能確實了解再生能源的潛力。這項特別報告提供了政策決策者一個健全的知識基礎,以承擔21世紀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身為IPCC第三工作小組的聯合主席,德國經濟學家埃登霍費爾(Ottmar Edenhofer)教授表示 ,「有了各國一致的氣候政策和能源政策作為支持,再生能源將永續地供應能源、穩定氣候,進一步帶來人類福祉的大幅提升。」他進一步表示:「然而,要有源源不絕的再生能源,在技術和政治層面看來是有困難的。」

目前共有超過160個科學發展情境,可望在2050年前發展再生能源,報告中也從環境和社會層面來審視這些方案。

這份報告提出結論,表示再生能源將在全球能源市場上占有愈來愈重要的一席之地。

報告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機之下,再生能源的生產力在2009年仍然是成長的。此外,160個情境中的絕大部分都預測到,在2050年之前再生能源會持續供應低碳能源,並且超越核能──就算是採用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的石化燃料發電,減碳貢獻度也不如再生能源。

就某些方面來說,再生能源技術已經在經濟上已具有競爭力,但是它們的生產成本目前仍普遍高於市場上的能源價格。

然而這份報告也指出,如果將汙染物質和溫室氣體的排放這類對環境的衝擊價格化,並且列入能源價格,更多的再生能源也許在經濟上變得更具吸引力。

過去幾十年以來,大部分再生能源技術的成本已不斷降低,而報告的研究員也期許,在未來幾十年能有技術重大突破和進一步的成本減少,為氣候變遷的減緩帶來更大的可能性。

報告顯示,公共政策認可並反映了再生能源在經濟、社會和環境上更廣泛的利潤,包括它們對減少空氣汙染和促進大眾健康的可能性,而這將是使得再生能源達到最高使用的關鍵。

IPCC第三工作小組的另一位聯合主席、古巴的經濟學家皮克斯(Ramon Pichs)表示:「這份報告顯示,在未來幾十年,再生能源的發展是擴展或受限,取決於公共政策,而非資源的可用性。」

皮克斯說:「開發中國家在未來扮演了要角。這些國家中的14億人口裡,大部分人的生活還未享有電力之便,也正因如此,這些地方具備了推廣再生能源的最佳條件。」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已著手準備第五份評估報告,此報告預計在2014年9月完成。而委員會將以這次的再生能源報告展開更進一步的工作。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我們的島|留下浮光掠影

採訪、撰稿:林燕如;攝影:陳忠峰;剪輯:陳志昌

走在城市裡,一轉身就會遇見歷史。高雄市新興區,有一個隱身在都會叢林裡的驚喜。黃朝煌研究逍遙園的過往時,隨著建築物認識了它的主人大谷光瑞,也意外地發現一段,被台灣遺忘的歷史…

這天下午,黃朝煌帶我們走進高雄市新興區行仁新村55巷內,穿過窄巷就能看到一棟和洋式的兩層樓房映入眼簾。這是日人大谷光瑞,在1939年興建的逍遙園。

當年日本皇族大谷光瑞來到高雄,不僅僅是避寒度假而已,還在這裡推廣熱帶農業。逍遙園園區佔地1萬2千坪,採農園式規劃,格局巧妙獨特,花費1年的時間興建完成,主要由木構造、鋼構造和防空洞所組成。

日人撤退後,1941年爆發太平洋戰爭,逍遙園被做為陸軍802軍醫院眷舍使用。歲月變遷,眷戶們自行加建,逍遙園逐漸演變成和民宅共構的特殊型態。

2010年1月,逍遙園的起居空間被高雄市政府正式公告為歷史建築,但這1年多來乏人問津,逍遙園的主建築物日益破敗,今年年底,國防部計畫拆除0.9公頃的行仁新村,騰空土地給國有財產局處分。

由於逍遙園本館過於老舊,文資學者顧慮很可能會因為週邊民宅的不慎拆除,導致整個樓房倒塌;同時也認為既然是要保存文化資產,應該要連同週邊的附屬建物和部分共構民宅一起保留,才能重現歷史氛圍。

文資學者希望多爭取一點時間,做更細膩的處理。當地里長和學者都期盼逍遙園園區保留下來,能夠做為高雄市新興區的觀光景點,除了特殊的建築格局吸引遊客,也能利用大谷光瑞在國際間的知名度,舉辦相關研討會等等,是另一種無形的文化資產。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楊雅玲,認為政府在做文化資產保留時,不能只是單點式思考,她以2005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的高雄市中都唐榮磚窯廠為例,政府規劃做為文化園區,但是週邊的員工宿舍和相關設施都被拆除殆盡,如今只剩下磚窯廠留在空蕩蕩的園區內,無法讓人聯想當年的產業生活。

看起來不起眼的『開王殿』,是當年唐榮窯工的重要精神信託,也即將面臨被拆除的命運,打算做為公園綠地使用,楊雅玲認為要能留下『開王殿』做主題式公園規劃,才更能體現唐榮磚窯廠的那段歲月。

 

不管是逍遙園或開王殿,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都和高雄市的發展史息息相關,現代化建築或許拆了還能很快地再建,可惜的是,這些歷史建物一旦被推平,我們還有沒有機會與歷史相遇。

追溯一座城市的歷史時,如果最後只留下浮光掠影,我們還能清楚看見這座城市的發展樣貌嗎?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千人雨中上街 我家不要電磁輻射傷害

本報2011年5月1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影音報導請看我

雖然台北的雨一整天綿綿密密,夾雜著強風,濕透的全身感覺有點冷。近千名從各地來的阿公阿嬤、以及居民,穿著黃色雨衣像一條人龍,從塔城街經過忠孝東路,緩慢走向凱達格蘭大道。下雨的街道交通阻塞,呼嘯而過的汽車、機車有些不耐煩,對著緩步而行的黃色隊伍猛按喇叭。

台南來的、彰化來的、台中來的、還有台北…..他們的家、小孩念的學校附近都有高壓電塔、或電纜線、基地台通過。有的地方粗粗大大的電纜線就老實不客氣從家的屋頂穿過,一條、兩條、三條…,交織得像張網。

霧峰區甲寅里整個村落頭上就有這樣一張網,居民顏秀蘭每天頭痛、耳鳴、失眠,晚上要用一個鋁箱罩住頭才能睡覺。說到自己像孫悟空戴了緊匝咒,過得比乞丐還不如時,她哭倒在衛生署前。

大雨天的周末,甲寅里來了兩部遊纜車,阿嬤走不動,手牽著手,她們要來跟馬總統講,她們的家頭上都有一張網,電磁輻射從10到100毫高斯。

還有台南縣七股區鹽埕里,氣象局的七股雷達就在他們頭上,100公尺內的一戶住家已經有三個小孩智障,這個雷達蓋好了村民還以為是水塔。

不是只有沒落的小村莊才有高壓電塔、電纜線,台北市萬隆區、內湖這些都市高級住宅,一樣逃不出這張網。此刻,他們也來了。

大家已經發現,過去各地方雖然反電磁輻射的小抗爭不斷,但很難引起政府注意,台電也總拿出環保署環境建議值833毫高斯當擋箭牌,拒不理會。但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癌症協會都已提出,各國應建立預警原則。流行病學也證實電磁輻射與小兒白血病有相關。

在這種情況下,高壓電塔、基地台還是毫無章法,愛放那裏就放那裏;電纜線想從誰屋頂穿過就穿過。人行道上的變電箱外殼還有花博的廣告寫著「美麗的力量」。這,你要叫民眾如何安心過日子?

既然台電、環保署、衛生署都不處理民怨,他們已經知道唯有團結起來才有力量。更何況人民還查到行政院、衛生署、台電許多單位都自己做了電磁輻射防護工程,花的還是人民的錢、用最高級的西德製品。

他們想請問馬總統,政府是如何在對待這些受苦的人民?

他們的要求其實並不過份,不是反對電力設施,而是高壓電塔、電纜線的設置位置應有規範,與住宅、學校等敏感區要有一個較安全的距離,那個距離量測出來的電磁輻射值,不要超過本來沒有電力設施前的背景值。好,舊的設施不遷走也行,但請做好防護措施。這樣要求很過份嗎?

他們從上午六點搭車到台北,走到總統府前已經下午四點,雨更大、風更強,老人家把雨衣拉得更緊了,匆匆上了車,揮別雨中的台北。想到回家又要面對那張無形的網,或許等看看吧,看總統會給個什麼答案。

※ 本文同步刊載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NTT企業志工 冒雨搶救陽明山生態

本報2011年5月16日台北訊,陳靜怡報導

「就算刮風下雨,也要來參加環境保育的工作!」

台灣恩悌悌(NTT Taiwan)14日在陽明山二子坪動員企業志工,揭開2011年生態工作假期的序幕,45名員工在狂風暴雨中展現其守護棲地的熱情,志工施盛夫指出,「很高興可以來做有意義的活動。」

NTT企業志工參與生態工作假期,不畏風雨用熱情進行棲地守護工作。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合作的生態工作假期,已邁入第七個年頭,參與的志工在解說老師的引導之下,下水拔除外來種。

日籍志工近英泰表示,「這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是很特別的經驗,非常的放鬆也很享受這樣的活動。」而員工家屬李黃瑞霞分享:「雖然已經60歲,但從來沒體會過這樣的活動,也沒有接觸過溼地環境,這次真的非常有意義也非常難忘。」

在工作中,志工們都活力十足,11歲的江宥宣完全不怕身陷泥沼,努力拔除水蘊草;5歲的陳萱彤還會在岸邊指揮媽媽說:「這裡還有還有,趕快過來。」;此外,企業志工也展現了團體合作的力量,王美麗認為,「工作中最好玩的是大家討論怎麼才能把苦草的根莖完全拔起來,徹底的斬草除根。」

志工們為了避免身陷泥沼,在水池中手牽手一起前進,進行移除外來種的工作。

即使風雨來襲使全體志工們狼狽不堪,但藉由工作過後的分享會,讓志工們對人與環境有更深一層的想法。解中平認為:「透過這次活動,看到有些同事們全家福出動響應更讓我感動。」帶著5歲女兒的謝沛妤則表示:「此次是我跟女兒第一次參加這樣特別的活動,一起聆聽老師的生態導覽,5歲的女兒也開始將解說老師當成偶像了,隨時緊跟著老師,就怕漏掉了精采的自然體驗與解說,這讓我們母女有了很難忘的經驗。」李佩絲則分享到,「雖然大家都很辛苦,全身都溼答答,但希望能藉由這樣的活動,讓大家一起保育台灣的環境,同時可以發揮團體的力量對環境盡更多心力。」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主任孫秀如表示:「因受人力時間限制,其實還有很多沒有撈起來的外來種,但未來每個月都會舉辦生態工作假期,號召更多志工參與棲地守護工作。」此外,主辦單位也在現場進行環境教育,並且鄭重呼籲,「請大家不要再放生了,也不要餵食野外動物,二子坪的水池有成千條的魚,這些遭人放生的錦鯉等魚類,將會成為環境的問題,他們會吃掉原來生活在此處的蝌蚪或是水生動植物,破壞了陽明山特有的生態環境。」

環境信託中心主任孫秀如頒發棲地守護志工感謝狀予NTT代表李佩絲,感謝志工們付出勞力共同協助陽明山 的棲地守護工作。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的2011陽明山生態工作假期開始起跑,將持續到今年10月份結束,主辦單位表示,目前6/18日的場次,仍需要人力協助,歡迎有興趣體驗自然與付出勞力參與保育工作的民眾報名參加,詳情可見生態工作假期網站 http://ecowh.blogspot.com,或電洽02-29332233#223。

Top

 

水庫進帳6000萬噸

摘錄自2011年5月15日自由時報報導

連續天雨,光是12、13日兩天,就已為全台水庫帶進六千萬噸進水量,約可供十天用水,石門水庫儲水量也可望回升到6000萬噸以上,北水局副局長簡昭群建議暫緩啟動二階段限水。

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表示,連續下了幾天的雨,的確讓人有樂觀的理由,但原訂十八日林口、桃園、新竹縣市,實施第二階段限水計畫會否延後,還要考量中北部一期稻作的用水量需求,即將展開的第二期稻作用水量需求等等,「一旦二期稻作施灌下去,供水就不能停了」。

水利署長楊偉甫表示,週一的抗旱會議,會研究降雨都集中在哪幾個水庫,還有未來一段時間的天氣預報,才會決定是否延後實施第二階段限水措施。

氣象局表示,五月下旬之後,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個數會恢復到25、6個。降雨方面,中央氣象局中長期天氣預測,今年五、六月梅雨季降雨以「正常偏少」的機率比較高。

Top

 

沒用燃油! 太陽能飛機跨國飛行

摘錄自2011年5月14日民視新聞報導

由瑞士團隊研發的太陽動力號飛機,13日成功完成由瑞士飛往比利時的首次跨國飛行任務,雖然花了13個小時,但全程都靠太陽能,沒用一滴燃油,這對這項綠能高科技的推廣是一大肯定。此次是太陽動力號第5次飛行,先前4次都只有在瑞士境內試飛,這回是首次完成由瑞士飛往比利時的國際飛行。

這架太陽動力號,機翼長63公尺,跟空中巴士客機相當,但重量只有一輛轎車重,它內建1萬2000個太陽能電池,最高時速可達70公里,這項在2003年啟動,耗資9000萬歐元的計畫,8年下來頗有進展,他們打算2年後打造更大的機身,完成首次繞地球飛行的任務。

 Top

 

日本擬在福島種植向日葵 淨化農地核污染

摘錄自2011年5月15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日本農林水產省將在福島第一核電廠方圓20公里警戒區域外側,以輻射量較高的計劃性疏散地區為中心展開實驗,種植向日葵和油菜籽,用來吸收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質。該單位希望透過實驗,調查兩種作物對受放射性物質(銫)污染土壤的淨化效果。

學者認為,銫與肥料中的鉀性質較為相似,容易被向日葵吸收。而農水省副大臣(篠原孝)4月下旬曾經到車諾比核事故現場,考察油菜籽種植地、以及將油菜籽加工為生物燃料的工廠。他說,種植向日葵和油菜花能夠防止農地荒廢,希望福島將來也能開出遍地鮮花。

Top

 

論壇∣戳破限水休耕的神話

作者:吳音寧(作家)

立夏了,春雨卻姍姍來遲。日前彰化、雲林、南投農田水利會的會長及代表等數十人,齊赴鹿港鎮龍山寺舉行祈雨儀式。大夥拿香朝天拜,祈求神明賜雨水。這幕戲,透過電視播放,透過報紙刊登,看在缺水灌溉的農民眼中,簡直可笑、荒唐又備覺辛酸。

祈雨者是些什麼人?是掌握農業灌溉用水的當權者,其權力,透過灌溉渠道遍達所有農地;水在他們手裡。依《水利法》應優先將水供給「家用及公共使用」,再來是「農業用水」,第三順位是「水力用水」,之後才是「工業用水」,但多年來,用水順序有照規定嗎?法令擱著,對政府「依法行政」的諷刺。這諷刺迫使《水利法》補了個「例外」,規定:「前項順序,主管機關對於某一水道,或政府劃定之工業區,得酌量實際情形,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准變更之。」於是,工業區「得」優先。

為什麼工業用水得以優於家用、農用、公共用水?以這次彰、投、雲三縣農田水利會聯合祈雨為例,會長們彷若替農民同感憂心,表示「再不下雨,稻米產量恐砍半」、「濁水溪水源枯竭,目前集集攔河堰入流量只有15CMS(每秒1立方公尺),彰化水利會僅分配到11CMS,缺水率近67%,已達一級旱災」、「農民都『剉咧等』……」,但是,事實是這政府太習慣、太嫻熟於說一套,做一套了。

貌似體恤農民的祈雨背後,彰化農田水利會,正在做的是代為發包一個預算都還沒有通過的22億的工程,名為「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第四期(二林基地)調度使用農業用水計畫工程」,預計從已經嚴重缺水的集集攔河堰,每日再抽出3萬噸水賣給國光石化,6.65萬噸水賣給中科四期。國光石化確定不蓋在彰化後,此條長達24.5公里,配置深達5米、廣達數10公頃的水泥沈沙池的越域引水計畫,卻沒有重新檢討的跡象。「農田」水利會最大的職責,不是在確保農田有水灌溉嗎?什麼時候卻成為「轉運站」,主要在調度農業用水去給工業使用?

為什麼春雨不來,山林乾旱,蟲魚植物枯竭死去,農田乾旱龜裂彷若農民皺起的臉,政府限水、停水的通知不停發出警告,但是全台大型工業區日夜轟隆隆的運轉,一秒、連一秒都不用停、不可停——那從集集攔河堰、從台灣這座小小島嶼遍佈各水源頭至今密集興建的84座水庫,攔截生命之水,專管,長距離,廉價出賣給資本家的水,可是點滴都被嚴密保護著,必須確保「穩定供水」。

而專管送水給一處處、越來越多的工業區後,河床枯竭揚塵、飛沙走石形成沙塵暴、魚蝦貝類等生物滅絕、植物也渴死了、水田原本像濕地具有調 節及涵養地下水的功能,當農業用水被奪取,這功能也沒了,徒叫無水可耕的農民領取「休耕補助」。無水灌溉,哪來農業?沒有農業,就沒有糧食,沒有糧食,人 如何存活?水就那麼多,或說就那麼少,總量是一定的。當農田水利會長對媒體表示,目前農業用水缺水率達67%,轉個身,面對農民質疑:那怎麼還有農業用水可每日調撥6.65萬賣給中科?面對學者專家提出,若調度農業用水去給中科,恐將影響沿線將近1萬公頃農田無水可耕。農田水利會卻端出笑臉保證,不會、不會影響?怎麼有辦法將自欺欺人的謊言講得如此順溜?

人類及所有動植物賴以存活的淡水僅佔地球總水量的0.65%,就這麼循環著,分配來分配去。重點在於,這樣袒護少數階層的分配,合理嗎?對人民是好的嗎?對環境是好的嗎?是該戳破謊言並大聲質問的時候了!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陳姿穎‧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