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5.1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步道100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糧食危機? 全球每年浪費13億噸糧食

圖片節錄自Eric Einem相本。(http://www.flickr.com/photos/hopit/4314240381/in/photostream/)
圖片節錄自Eric Einem相本

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AO)所委託的一份新研究報告指出,供人類食用的產品中,有1/3遭到浪費或損壞,總量高達每年13億公噸之多。研究人員發現,富裕國家的消費者每年浪費掉的食物約有2.22億公噸,幾乎等於整個南非洲地區(sub-Saharan Africa)的總產量。其中又以蔬菜、水果以及根莖類食物為大宗。

在開發中國家,40%的食物損失發生在採收後以及加工階段,而工業化國家中,40%的食物損失則發生在零售與消費者層級。食物浪費問題在工業化國家中更加嚴重,主要是因為零售商與消費者把可食用的食品丟進了垃圾桶。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從食不果腹到饕餮盛宴

世界上有過半糧食浪費掉了!

對抗不景氣 英國推吃剩菜運動

雜糧 台灣重建糧食安全的新方向

環境信託∣ 下雪了,龍貓森林給我們的希望

龍貓森林給我們的希望

作者:吳茂成(台南市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執行長)

下雪了,剛離開龍貓森林與安藤理事長握別之後。

雪花飛舞著,安藤先生應該早已到家! 一早的雨,越過東京海,我們沿著螢橋,穿越東京灣,來到埼玉,龍貓森林之地。

龍貓森林基金會安藤理事長撐著傘,步行在埼玉的綠道上,在航空公園與我們相會。 一路望著這寧靜的綠道,一見面才恍然知道,剛剛在鏡頭裡,早看見了安藤。

他是埼玉大學社會學教授,一身書卷氣,藏藍色的外套,包不住他的熱情,當我踏著他的步伐,登上龍貓森林林徑,我笑著對他說,好美的夢,好溫暖的心。

他笑了,眼裡有光。

精采內文

地球日∣ 企業推動綠會議 節能減碳有效率

綠色會議

作者:曾彥蓉(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今年地球日的8大綠議題,台灣地球日共設計24個行動指南,其中最多人承諾願意響應的綠行動是「綠色交通」議題中的「短程選擇步行、騎腳踏車或搭大眾運輸工具」,佔11.77%;而承諾比例最低的,也是綠色交通議題中的「透過網路視訊進行綠色會議」,只佔4.2%,到底什麼是「綠色會議」?是民眾不瞭解,還是在執行上有很大的困難度?

其實,「綠色會議」的中心理念,就是將資源善用與環境保護的優先考量儘早地納入會議舉辦的規劃與準備中,即在會議的各個面向部分都能優先考慮對於環境與生態的衝擊,例如視訊會議、少用紙張、使用回收紙、黑白或雙面影印或不用一次性塑膠杯等。在台灣,如DHL、Epson、Sony、Timberland及Electrolux 等跨國公司都表示,很早就開始採取視訊會議,特別是在2008金融海嘯之後,為了節省經營成本,減少出差,大量透過網路開會;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視訊設備不斷進步,電子化文件已經非常普遍,而且很方便。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台南將軍區首度發現水雉


 

有「凌波仙子」之稱的保育類水雉,最近首度現身台南將軍,對於首度在非菱角田的將軍沿海地區發現水雉,許多鳥友感到相當振奮,生態學家更展開調查,想瞭解水雉生存棲息環境是否有了改變。

「國土新三法」(國土計畫法、溼地法、海岸法)今天將進立法院審理,環團在會前舉行記者會,要求盡速審理,以免在脆危的國土下再次發生本可避免的災難。目前氣候相當極端,因此台灣更需要認真面對國土使用的規劃。借鏡去年底今年初之際澳洲東北部的大洪水,現在統計出爐,煤礦、公路、作物、農田和其它基礎設施的損害相加,經濟損失超過60億澳元。而正在面臨洪水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由於河水水位暴漲至歷史新高,目前將河道關閉了15英里。近年災難不斷,糧食危機也如影隨形,成立十多年的「米之神基金會」,提出源自古老祖先的智慧的三個辦法,希望能幫助農民:病蟲害防治、土壤改良、稻米育種發展有機農業。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搶救都市之肺,遠不如20年前?

上一代守護七號公園

 

作者:潘翰聲

台北大巨蛋BOT的最後履約期限為7月2日,5月底也極可能就是環評替代方案最後一次審查,多年爭議即將塵埃落定。松山菸廠能否變成台北市第二座森林公園,而不是第二顆巨蛋,考驗著我們的市民城市是否比20年前進步。

我們有20年前所沒有的環境影響評估法和樹木保護自治條例,及更多的媒體,上千株老樹的現成森林公園卻被淨空無法復生,把這片乾萎的都市之肺救回來,可別輸給上一代!

精采內文

 
 
 

糧食危機? 全球每年浪費13億噸糧食

摘譯自2011年5月12日ENS意大利,羅馬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洛杉磯一間超市的垃圾箱內翻出的蔬果。圖片節錄自:Eric Einem相本。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AO)所委託的一份新研究報告指出,供人類食用的產品中,有1/3遭到浪費或損壞,總量高達每年13億公噸之多。

研究人員發現,富裕國家的消費者每年浪費掉的食物約有2.22億公噸,幾乎等於整個南非洲地區(sub-Saharan Africa)的總產量。其中又以蔬菜、水果以及根莖類食物為大宗。

根據FAO在2010年的統計,在這段期間有9.25億人正處於飢餓之中,而每年1090萬名死亡的兒童中,有一半導因於營養不良。

在這份報告中,FAO委託了瑞典食品與生物技術研究所進行了兩項研究,分別對中高收入國家以及低收入國家中,食物損失與浪費的原因與預防所產生的範圍與效果進行研究。

這份報告是為了2011年5月16至17日在德國杜塞爾多夫(Dusseldorf)所舉辦的國際食品包裝工業貿易展中《節約食物!》國際研討會所準備。

《節約食物!》旨在提高公眾對全球糧食損失和浪費的關注,以及這些現象對全球的貧窮與飢餓問題的影響,也包含氣候變遷與自然資源利用等議題。

報告中對於糧食損失與食物浪費做出了不同的定義。

牛奶在沒有冷藏設備的溼熱環境下運送到市場,圖為孟加拉。圖片來自:G. Diana / FAO。糧食損失最常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導因於基礎設施差、技術水平低落以及對食品生產系統的投資較低。

舉例來說,巴基斯坦的中央批發市場拉合爾(Lahore),香蕉的交易環境十分不衛生,食品在靠近排水溝的地面堆放、處理,因而對健康造成危害。報告中並指出,「這樣的市場環境也造成食物的浪費,因為衛生條件不佳以及粗心的裝卸使得脆弱的新鮮食品毀損。」

在開發中國家,40%的食物損失發生在採收後以及加工階段,而工業化國家中,40%的食物損失則發生在零售與消費者層級。

食物浪費問題在工業化國家中更加嚴重,主要是因為零售商與消費者把可食用的食品丟進了垃圾桶。

北美與歐洲每名消費者每年浪費掉的食物約在95-115公斤,相對地,南非洲以及南亞、東南亞等地的消費者每年約只丟棄6-11公斤的食物。

這份報告同也提供了幾項可行的方法來減少食物的損失與浪費。

報告中建議,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可以加強食品供應鍊,幫助連結小農戶與買家。而公營或私人部門應該要對運輸、加工與包裝等基礎設施進行投資。

至於中高收入國家,糧食的損失與浪費是因為消費者的行為以及供應鍊中,不同參與者的溝通不良。

2009年3月於韓國首爾拍攝,遭到丟棄的食物。圖片節錄自:temp13rec相本。報告指出,「富裕國家中消費者層級浪費食物的最重要原因,可能僅只是因為人們負擔得起。」

報告中發現,在零售端大量的食物浪費是因為品管的過程中,過份的強調外觀。

但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指出,調查顯示消費者願意購買外觀不符合標準,但安全無虞、口味良好的食品,消費者有能力影響品管的標準,而且也應該那麼做。

作者建議,農產品可以在靠近消費者的小農市集和農產品商店銷售,而不必符合超市的外觀標準。

成噸的食物被丟棄在加州莫哈維沙漠的偏遠地區。圖片節錄自:Troy Paiva相本。一般而言,富裕國家的消費者都受到鼓勵去購買多過所需的數量。「買二送一」的促銷活動就是個例子,另一個例子則是食品業生產的超大份量「即食食品」。而「吃到飽」的自助餐廳則變相鼓勵顧客堆滿他們的盤子。

與此同時,該份報告發現富裕國家的消費著無法妥善規劃其食品購買計畫,這意味著他們經常在食物有效期限屆滿時將之丟棄。

報告建議,學校教育以及公共政策可能是改變消費者行為的出發點。「應該教育富裕國家的消費者:丟棄不必要的食物是一種不能被接受的行為。」

作者們建議,「人們還應該知道,由於自然資源有限,為了養活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減少糧食損耗比增產更為有效。」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環境信託∣ 下雪了,龍貓森林給我們的希望

生涯學習見學,東京紀行之二 作者:吳茂成(台南市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執行長)

下雪了,剛離開龍貓森林與安藤理事長握別之後。

雪花飛舞著,安藤先生應該早已到家!

一早的雨,越過東京海,我們沿著螢橋,穿越東京灣,來到埼玉,龍貓森林之地。

龍貓森林基金會安藤理事長撐著傘,步行在埼玉的綠道上,在航空公園與我們相會。

一路望著這寧靜的綠道,一見面才恍然知道,剛剛在鏡頭裡,早看見了安藤。

他是埼玉大學社會學教授,一身書卷氣,藏藍色的外套,包不住他的熱情,當我踏著他的步伐,登上龍貓森林林徑,我笑著對他說,好美的夢,好溫暖的心。

他笑了,眼裡有光。

安藤在20年前與宮崎駿的妻子一起保護森林,他們集小錢變成4億元的環境信託力量,推行種樹,保護森林運動,其中3億元,買了14四座公園,大約2座球場般大,徵得宮崎駿先生同意,他們用龍貓來命名這座森林。

龍貓森林的故事,起於一場市民運動。

安藤說,20年前泡沫經濟時,過度開發,他們想要保留森林容貌,所以發起募款行動,將一號地買了下來。

這場市民環境運動,是如何展開的呢?

安藤說,一開始透過新聞媒體,發布要守護龍貓森林,一年就有一萬多人參與,募集了一億元。

安藤坦承,10年前若是沒有借助龍貓動畫的力量,沒辦法如此快速募集這一大筆購地費用。

從社會運動來說,集小眾之力買地,龍貓森林之夢,讓我們看見重回土地的力量,透過守護土地的理念,深化了種樹築道的文化價值,改變人心。

改變人心,需要更寬廣、多元的參與,進而改變城市的公共政策,改變生活的視野。

龍貓森林,這是公共之地。

安藤告訴我,他們買一號地之後,保護森林的風氣,擴及到市府、縣府。所沢市府在週遭,進一步買了3倍大的土地,埼玉縣府也加購了30倍大的森林,藉由龍貓森林運動,政府加入守護森林行列,影響了埼玉縣城市發展。

然而,龍貓森林保護運動,土地信託之夢,就如同龍貓動畫般美嗎?

安藤誠懇的說,2、30年前,都市生產的大量垃圾,都丟到森林裡,這是很大問題,他說,我們走上去的林徑裡,雖然美麗,但是,再走進去就是滿山的廢棄物,森林留給後代的同時,垃圾也同步留給了孩子,要清除這些垃圾,要好百億的費用,這項工作必須得到政府的支持,這是目前龍貓森林運動面臨的最大問題。

環境運動之起,往往是我們曾經失去,或是所剩無幾之後,才有了覺醒。龍貓森林,土地信託之起,也因著土地過度開發,因著垃圾污染而起!

回想安藤理事長從雨中行來的平常,我想,因為走路吧,他比開車族更能懂得綠道與種樹的美感。

走路讓人與土地的關係,不會異化。

安藤理事長一面在車上引路,一面向我們導覽龍貓森林的種種緣起,我一面打字筆記,一面留心龍貓森林的所在之城─所沢市的街道,沿路有著綠帶森林,公路二側有著高大行道樹的步道,與民宅的低層次綠籬形成一條綠道。

步道變綠道,這是我們推動台江千里步道,一村一林徑的核心理念,從所沢市的綠道營造,我們有了更具體的夢境。

安藤在4年前接下龍貓森林基金會理事長,他還有一個大夢,未來要在觀光的道路上種樹,要重新恢復龍貓故事中的百年老屋樣子,這個夢,將在4月1日開放成真。

聽到安藤敘說著這些令台灣驚喜的環境守護故事,我們不禁好奇,他們是如何做到?

以基金會來說,目前有15位職員,彼此分工到中小學去演講,也會邀請這些孩子到森林上課,同時針對市民,進行環境教育,龍貓森林的維護工作,部分就由志工來參與。

目前龍貓森林園區不收費,一年經營費用需要4千萬日元,2500萬來自捐款,1000萬是商品收入,500萬是導覽費,安藤說以前銀行利息很高,還很好經營,現在低了就很難。

他反問我們,台灣是不是像日本,因為過度開發,森林也不見了?

我們點點了頭。

安藤表示,保護森林是他的職責。

走在龍貓森林裡,與安滕先生一路對話,聽見埼玉縣在地知識份子的夢想與熱情。

從龍貓森林步道及生態導覽設施經驗,回觀台江。我想台江千里步道也可以像龍貓森林,土地信託的大夢一樣,一做20年,募集基金來種樹,分年分段來種,一段一段寫下一段段的種樹築道故事,化為美麗的「童畫」故事。

從安藤在地公民的經驗來說,募種樹基金就是一種公共參與,未來台江也可以舉辦種樹工作假期,帶動中小學生一起來參與。

下雪了,午餐料理店主熱情告訴我們。

望著窗外紛飛的雪花,回想著龍貓森林裡的對話,一處原來要建墓園的土地,一座被垃圾污染的山林,在安藤諸人的號召、集資下,買了下來,改變了土地的故事。

安藤強調,在向農民購地之時,要不斷的溝通,建立信任關係,泡沫經濟時購地費6000萬,現在只要600萬,就能買這1000坪平方的土地。

龍貓森林的維護,安藤說要經常除草,林地裡覆著一大片落葉,從現地來看,枯木集成一堆,也設鳥屋,利用河水,大口變小口,產生滯留,進行溼地營造。

我想,埼玉縣種樹運動結合了環境公民精神,也結合童話力量,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更重要的是透過新聞媒體的報導,強化種樹、守護森林的價值,當然主其事者的社會人際關係的引動也很重要,特別是宮崎駿的參與。

我想,龍貓森林也是搶救城市心靈的重要工作,都市垃圾污染,人煙稀少的森林成為偷倒之地,一如嘉南大圳成為污水偷排的天堂。

公民環境行動是值得我們去努力的,「龍貓森林」這個童話的真實世界,給了台江千里步道無比的信心,20年的種樹築道之夢,從台江內海到烏山頭水庫的夢,需要更多人去參與。

編按: 在台灣最紅的國民信託案例,莫過於龍貓森林國民信託案例,除了瞭解當初發起國民信託運動的時空背景外,更重要的國民信託運動留給後代子孫的,除了一座座的森林外,更多的是堅決守護感動。你也想來一趟龍貓故鄉探索之旅嗎?可以上龍貓故鄉基金會網站上下載龍貓故鄉地圖(http://www.totoro.or.jp/intro/stroll_guide/index.html)唷。

相關文章:從理想到行動 多樣的日本國民信託(上)http://e-info.org.tw/node/36314

 相關連結:龍貓故鄉基金會http://www.totoro.or.jp/

※原文刊載於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電子報

Top

 

地球日∣ 企業推動綠會議 節能減碳有效率

作者:曾彥蓉(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今年地球日的8大綠議題,台灣地球日共設計24個行動指南,其中最多人承諾願意響應的綠行動是「綠色交通」議題中的「短程選擇步行、騎腳踏車或搭大眾運輸工具」,佔11.77%;而承諾比例最低的,也是綠色交通議題中的「透過網路視訊進行綠色會議」,只佔4.2%,到底什麼是「綠色會議」?是民眾不瞭解,還是在執行上有很大的困難度?

其實,「綠色會議」的中心理念,就是將資源善用與環境保護的優先考量儘早地納入會議舉辦的規劃與準備中,即在會議的各個面向部分都能優先考慮對於環境與生態的衝擊,例如視訊會議、少用紙張、使用回收紙、黑白或雙面影印或不用一次性塑膠杯等。在台灣,如DHL、Epson、Sony、Timberland及Electrolux 等跨國公司都表示,很早就開始採取視訊會議,特別是在2008金融海嘯之後,為了節省經營成本,減少出差,大量透過網路開會;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視訊設備不斷進步,電子化文件已經非常普遍,而且很方便。

減碳新招:Epson提昇會議效率

除了採取視訊會議,提升會議效率也是減碳的方式之一。Epson公司品牌暨公共事務部協理王玲珉表示,公司規定開會時間不能超過2個小時,而且有限定每個人發言的時間,如果超過時間,秘書有權責關掉簡報畫面或麥克風,藉此訓練員工的組織能力,也可以節省辦公資源。王玲珉說,曾經有主管超過時間被硬性關掉,幾乎快要發脾氣;但事後瞭解用意後,多能理解,也能在下一次的會議時,提前準備,重點發言。

Sony:綠色教育就是機會教育

企業推動綠色會議或辦公室節能,除了推動者本身要有環保知識和熱情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促發員工們的主動配合。Sony公司總務部賴俊方協理表示,最難改變,「綠色教育就是要機會教育」,開會時看到員工攜帶飲料或塑膠杯水,就會提醒「你知道這個飲料杯會消耗多少能源嗎?」。此外,為了節約辦公能源,還請管理員重新設定電梯,減少不必要的移動,有時也會讓員工多等一會,提高爬樓梯的作為。賴俊方說,透過會議親自和員工們溝通,長期下來,多能養成習慣;而公司也會提供環境週報,增加綠色知識,以及各部門也有環境稽核員,協助辦公節能及綠色教育的推動。

DHL策劃「地球日獎」 腦力激盪綠創意

身為物流運輸業的龍頭產業,DHL公司承諾在2020年提升碳效率30%,也持續向供應商進行環境稽核,並且協助客戶從事碳中和。DHL組織績效管理部總監楊淑媛表示,今年策劃「地球日獎」,鼓勵大家投稿綠色創意;除了在422當天發起員工爬樓梯行動之外,也正積極籌備Go Green回收中心。總公司清楚的碳效率目標、長期蒐集環境資訊、團隊腦力激盪綠點子,每個單位都設有綠色大使等,都是DHL能推動綠色行動的原因。

地球日是國際環境盛事,每年4到6月的「地球月」,台灣地球日會都會推出地球日專欄,並且發行地球日電子報,募集並且報導許多響應活動。企業響應的方式有很多,依其規模大小與所擁資源的不同,投入愛地球的行動也相當多元化。例如,伊聖詩芳療生活館贊助綠色市集,支持綠色消費及在地小農;瑞典企業Electrolux關注海灘廢棄物議題,研發設計由海洋垃圾所製成的吸塵器;六角國際飲料公司響應「捐千送T」行動,支持台灣地球日;還有日本電訊公司NTT Taiwan參與陽明山棲地守護行動,擔任企業志工等,都是愛地球的表現。如果企業也期望著承諾並實踐綠行動,歡迎上台灣地球日網站貢獻一己之力,一同許下綠承諾愛護地球!

【企業Go Green小撇步】

★採取視訊會議,提升會議效率,藉此訓練員工的組織能力,也可節省辦公資源。
★使用回收或再生紙,影印機設定黑白或雙面影印,不用一次性塑膠杯及產品
★重新設定電梯,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鼓勵同事盡量爬樓梯
★蒐集環境資訊、提供環境週報,增加綠色知識
★各部門設立環境稽核員或綠色大使,協助辦公節能及綠色教育的推動
★策劃「地球日獎」,讓工作團隊腦力激盪綠點子,鼓勵大家投稿綠色創意
★公司設立清楚的減碳目標,每週或每月檢討、統計
★贊助環保行動、如綠色市集,支持有機農產及在地小農;或響應「捐千送T」行動,支持台灣地球日
★參與環境、棲地守護行動,擔任企業志工

Top

 

台南將軍區首度發現水雉

本報2011年5月18日台北訊,康杰修整理報導

台南將軍區首度發現水雉。攝影:李進裕。

有「凌波仙子」之稱的保育類水雉,17日首度現身台南市將軍區,由熱衷鳥類攝影的漚汪國小教師李進裕在一處水塘攝得。對於首度在非菱角田的將軍沿海地區發現水雉,許多鳥友都感到相當振奮。

李進裕說,依照體型看是1隻公鳥,水雉一直在草叢找蟲吃,有時飛入水塘中間的草叢躲避,水塘的水質不佳,可以聞到臭味,有一半的水域長滿草,水雉是否會棲息下來值得觀察。

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表示,雖然目前僅發現1隻,行蹤還時有時無,是否證明水雉的生存棲息環境已經擴大,已經請生態調查學員全面注視中。

國內的水雉復育工作仍以官田區及下營、麻豆等地數量最多,過去曾經有將近300隻的高紀錄,今年1月份(冬季)普 查為202隻(教學園區內46隻、園區外156隻),4月底再普查時只剩下園區內50隻,園區外117隻,減少35隻,引起賴清德市長的關切親自視察園區。邱仁武指出,在將軍區發現水雉,是否意味著牠的棲息地已經逐漸擴充到將軍沿海地區,將會深入查訪。

※ 水雉小檔案

水雉有「菱角鳥」、「凌波仙子」之稱,是台灣稀有留鳥。在台灣分布的情形,以北迴歸線以南區域為主要棲地,中、北部也有零星發現紀錄。全世界水雉共有8種,台灣只有一種,即雉尾水雉。

水雉科的水雉,棲地為湖泊沼澤區,成鳥約長52公分(尾羽約占體長一半比例),其英文JACANA,即「葉行的鳥」之意。

水雉夫妻關係為一雌多雄,棲息地諸雄鳥各佔地盤,互不侵犯;雌鳥則自由往來池塘各角落。其孵卵、育雛由雄鳥負責,牠們通常營巢於菱角葉上,以昆蟲類、蛭類、水中小動物、種籽、草根或嫩芽為食物。

Top

 

不容政客玩弄國土造災 環團籲速審國土新三法

本報2011年5月1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立委田秋堇呼籲盡速通過國土新三法。

被聯合國評定為國土脆危前十名的台灣,國土保育刻不容緩,而攸關國土安危的「國土新三法」(國土計畫法、溼地法、海岸法)於今(18)日送入立法院審理,有鑑於前幾次海岸法及溼地法皆以「法條不夠周延,下次再送」為由,無止期地拖過一個又一個會期,環團憂再不盡速審理,恐無法避災。17日記者會上,呼籲馬政府盡速通過國土新三法,不要成為造災政府。

國土三法不過 社會資源空轉

立委田秋堇拿出空照圖,說明台灣國土危脆,不容忽視。台灣國土復育有多迫切呢?田秋堇拿著他自費搭德安直升機拍下石門水庫上面自然崩塌的圖片,說明台灣國土危脆,天災造成傷痕累累,石門水庫上游濫墾,未加以規範防範,政府即使每年花天文數字做水土保持,仍一雨成災,顯示未正視國土本質條件。

田秋堇舉國光石化為例,開過數十次會議,集結社會上農、漁民、學者、學生的力氣擋下國光石化,其實如果通過溼地法及海岸法,國光石化區位根本不可能放在大城溼地,可省下多少社會成本。國土計畫法是程序法,通過後須繼續規劃6-10年,而國土復育條例49條,要一起通過才能濟急。

即便2008年馬英九競選總統時,表示將通過國土計畫法,經歷2009年八八水災,之後原以為立院會加快審查國土三法的速度,可惜沒有下文。對此,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徐世榮表示憂心。他說,台灣不是正常的國家,不是指外交上的,連內政也不正常。台灣被聯合國評定為全世界前十大天災頻仍區域,卻只有補救沒有前瞻的做法,預防更是做得少。

徐世榮即說,台灣的發展,應談全面性的發展,不能犧牲山、海等自然資源,只求經濟成長;執政者應加速國土計畫法的審查,要玩真的,多和民眾溝通,並且要快,不要再讓人民一聽到大雨特報就心惶惶。

無論是關東大地震或八八水災,都減緩日本與台灣社會發展的速度,也凸顯災難常態化的事實。在無法無災情況下,只求災而不難,並且為未來的世代避災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廖本全說,關鍵即為於國土計畫法、國土復育條例、海岸法、溼地法。

國土計畫法:未畫出不可開發區、開發機制門戶大開

2010年執政黨提出國土計畫法並宣稱已經將國土復育的精神納入,去年一整年,雖有民間多個團體提出質疑,政府本應面對、釐清、甚至解決,並在送立法院前應開啟社會對話與討論乃至溝通的管道。但執政黨沒有這麼做。廖本全對此感到失望,他說,此法通過後緊接著是擬定全國性的國土計劃,其次是地方性的國土計畫,然後是開發許可制的審查。這3個層次都需開啟民眾參與的機制。

廖本全表示,國土計畫法未畫出不可開發區、開發機制門戶大開下,應守住民眾參與機制。廖本全說,台灣過去即有國土規劃的體制,新的國土計畫應該回應過去的規畫的問題,否則以前發生過的問題,未來也會繼續發生。而國土計畫法中未將不可發展地區畫出來,如此一來,未來處處皆可開啟開發許可機制;而開發許可機制一旦啟動,未來國土保育、農地發展、海岸資源地區全部都可以開門。

廖本全也指出,國土計畫法根本沒有談國土復育內涵,國土復育應告訴民眾,哪些地方需要復育,屬於哪些類型,需要那些機制來達成復育的目標,但國土計畫法草案看不到這些。而行政主管機關內政部營建署職級低,遇到重大建設案,弱勢的營建署又會像現在一樣繼續開門。

民眾參與可防止國土遭剝奪

在民眾參與機制上仍和以前一樣沒有進步,只有公聽會、說明會、「力求」議事公開等空泛的文字,卻未將行政聽證會放入國土計畫法組織內。廖本全認為,在未標示不可開發地區,又開啟開發許可機制的情況下,應引進人民輿論的社會力量來制止經濟力量與政治力量剝奪國土資源。

廖本全呼籲不分政黨,尤其是執政黨,勿將國土大計當成選舉的籌碼跟操弄的工具。國土新三法是國家、社會永續的大法,卻以粗魯的政治操弄,否則就是徹底玩弄國土,而這種政府是災難的政府、災難的根源、造災的政府。他也呼籲民眾監督執政黨這兩天審查法條的表現。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呼籲馬英九總統兌現承諾,盡速通過溼地法。他說,溼地被視為地球的腎臟,生物多樣性在所有生態系統排名第三,第一是熱帶雨林、其次珊瑚礁。台灣沒有熱帶雨林,珊瑚礁則需到海底看,只有溼地最容易親近;溼地又有淨化水質的功能,提供糧食以及調節氣溫,應透過立法保護溼地。

Top

 

澳洲洪患損失 料逾60億澳元

摘錄自2011年5月17日雅虎電子報報導

澳洲昆士蘭省財政廳長佛瑞塞(Andrew Fraser)17日說,澳洲東北部整個夏季遭大規模洪水和強烈熱帶氣旋襲擊,經濟損失將超過60億澳元。

前述數據超越初估的58億澳元災難損失。致命洪水淹沒昆士蘭數以千計的房屋,癱瘓省府布里斯班(Brisbane),數天後又遭熱帶氣旋亞西(Yasi)襲擊。 佛瑞塞在1場經濟論壇中說:「預估天災損失超過最初預測,會超過60億澳元。」

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澳洲發生該國史上最嚴重水患,洪水在昆士蘭淹沒煤礦,破壞公路和其它基礎設施,作物和農田被毀,預料會影響澳洲國家經濟成長。 佛瑞塞說,異常天候事故,包括損毀昆士蘭北部城鎮和作物的亞西熱帶氣旋在內,重傷昆士蘭經濟命脈。

 

Top

 

密西西比河河道關閉15英里

摘錄自2011年5月17日雅虎電子報報導

美國海岸防衛隊17日關閉美國榖物出口的主要通道中,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靠近密西西比州納奇茲(Natchez)約24公里水道。 海岸防衛隊表示,由於密西西比河水位暴漲至歷史新高,為了船隻安全以及保護河防結構,關閉24公里河中所有交通。

海岸防衛隊指出,由於河道關閉,目前有2艘往北的船隻及1艘往南的船隻在等待中。 美國大約60%的榖物出口透過密西西比河運送。 海岸防衛隊無法預估密西西比河重新開放的時間。

連續數週大雨、加上罕見的多雪冬季所造成的徑流,讓密西西比河水位暴漲,淹沒密西西比州、田納西州、以及阿肯色州300萬英畝(120萬公頃)農地。這場洪患可與1927年及1937年的歷史性大水災相比擬。

 Top

 

米之神助泰農 不貪婪回歸自然

摘錄自2011年5月17日中央社報導

「我把一切歸咎於貪婪」,這是「米之神基金會」創辦人迪查(Daycha Siripatra)回顧22年來推展自然農法,卻仍無法改變農業環境與人心時,最深刻的感觸。

雖然無力改變絕大多數泰農至今使用化肥的慣行農法,但迪查深信,還是只有祖先尊重大自然的智慧,才能夠讓泰國農民真正擺脫貧困與債務的惡性循環。

「米之神基金會」(Khao-Kwan Foudtion)在1989年就創立,希望協助受農藥之害的農人轉向有機生產,迪查的方法是讓農民減少生產開支,用最簡單的三個方法,也是古老祖先的智慧:病蟲害防治、土壤改良、稻米育種發展有機農業。

「綠色革命」讓泰國農民透過新技術、化學肥料增加產量,但農民投入購買器材、進口種子、化肥的貸款太多,由於進口種子不能適應個別土地,仰賴的化肥與農藥又破壞土壤,農民不但沒有擺脫貧窮,許多人反而深陷債務,至今經常可見農民向政府抗議。

Top

 

論壇∣搶救都市之肺,遠不如20年前?

作者:潘翰聲

台北大巨蛋BOT的最後履約期限為7月2日,5月底也極可能就是環評替代方案最後一次審查,多年爭議即將塵埃落定。松山菸廠能否變成台北市第二座森林公園,而不是第二顆巨蛋,考驗著我們的市民城市是否比20年前進步。

我們有20年前所沒有的環境影響評估法和樹木保護自治條例,及更多的媒體,上千株老樹的現成森林公園卻被淨空無法復生,把這片乾萎的都市之肺救回來,可別輸給上一代!

4af17045837d9  4af171e03776d

前大安國宅居民就知道,集中式大型活動和交通將摧毀寧適的生活品質, 但目前的都市綠地保護運動,卻面臨民粹主義與發展主義聯手的嚴厲挑戰。

中華職棒2年總冠軍賽(1991年),郝柏村院長前往觀賽洽逢大雨中斷,答應上萬球迷高喊「我們要巨蛋」訴求,從此渴求選票的政客便為了下蛋的政績勾心鬥角,從沒有專業而縝密的政策評估。陳水扁市長首先看中松山菸廠,因省政府不願給地而改到敦化北路體育場,又因地方強烈反對,馬英九市長決定先下個小巨蛋,並將大巨蛋改回松山菸廠,兩者距離才僅僅2公里。晉身總統的陳前市長,也不想得罪球迷,讓市府以250億元代價取得用地,並「勉予同意」開發。

但基地核心的8公頃已劃為古蹟區,其餘能用的10公頃呈L型,根本不可能做出好的設計,許多建築專業者反對必然壓迫歷史氛圍的巨蛋,但市府拉文化產業人士需要大型展演活動空間,搞出「文化體育園區」的矛盾產物。面對財政困難又要蓋虧錢巨蛋之不可能任務,採用BOT模式對廠商大幅讓利,遠雄使用精華地段50年免權利金,一旦營運不善而倒閉,政府還保證照價購回,等於穩賺不賠。

園區高密度開發導致無解的交通衝擊,體育也淪為幌子,是社區居民所憤恨不平的,這都源自於開發至上的意識形態,以及欠缺資訊公開與民眾參與的黑箱作業。龐大公共利益被移轉到私部門,引起各方勢力覬覦,爆發甄審委員接受廠商招待的弊案,得標團隊拆夥官司纏訟多年。更離譜的是,市府對於總樓地板面積的計算,不遵守建築法規定義,對不同廠商的解釋有所差別,獨厚遠雄的所謂電子公告至今仍提不出任何佐證。

2011-讓我們把綠意種回來!  

解鈴還須繫鈴人,時空環境物換星移,多數理性的球迷深知,大巨蛋不是振興職棒的特效藥,還不如重現最初松菸工業村的社區野球場,至少還給光復國小棒球隊一個克難的練習場地,也不願看到沒有體育的小巨蛋在大巨蛋重演。只要民意和選票轉向,政治人物就會跟著改變,回顧四年前BOT簽約時,我們反巨蛋的聲音何其薄弱,而目前支持公園提案的民代更跨越朝野政黨的藩籬。

只有幫業者打擊監委的議員和少數還搞不清楚狀況的人,重彈老調「將引發遠雄求償」。事實上,吳清基在擔任教育局長時就公開坦承,環評並非合約中政府承諾事項,若因此蓋不起來也不會有求償問題。而前年環評就已否決,監察院也提出糾正,市府還兩度展延期限遲不解約,都發局長丁育群在去年底違法通過都市設計審議,環保局長吳盛忠也罔顧民間環評委員多數反對,差點通過僅僅縮小3.68%的假替代方案,一再給廠商錯誤期待。看來唯有循當年模式,由議會決議終結開發案,依合約「政策改變」條款無償解約。

我們有20年前所沒有的環境影響評估法和樹木保護自治條例,及更多的媒體,上千株老樹的現成森林公園卻被淨空無法復生,把這片乾萎的都市之肺救回來,可別輸給上一代!

※本文原發表於為地球嗆聲-潘翰聲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陳姿穎‧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