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張岱屏、林靜梅、林燕如、胡慕情;攝影:張光宗、陳慶鍾、陳忠峰、陳志昌、葉鎮中、簡正傑、邱福財;撰稿:胡慕情;旁白:胡慕情;剪輯:陳慶鍾
福島核災,透過新聞,傳送到全世界、打破核能安全神話。全球掀起反核浪潮,自3月份起,菲律賓、韓國、香港、日本、德國,接連發起多場抗議示威活動。
原本支持核電的德國總理梅克爾,更將德國延長使用核電廠的計畫否決;積極計畫在10年內,關閉17個德國核電站。工業大國德國,正式宣佈2022年,禁核。
台灣民眾,沒有置身於外。沉寂多年的反核運動,因為福島事件,再度捲土重來。政府終於打消原本核一、核二、核三廠的延役計畫。台電與原能會都證實,核一廠將在民國107年,也就是2018年除役。然而行政院長吳敦義強調,核一廠提前除役的前提,是興建中的核四,一定要在2014年商轉。
但興建長達12年、風波不斷、事故連連的核四,真的,蓋得成嗎?
工安事故連連
2009年3月,一場颱風,就讓核四反應器廠房淹水,損失4千萬;從去年開始試營運,當地居民就聽到負面消息不斷。讓她們直冒冷汗。居民表示,「核四試運轉四次,就爆炸四次!期間還曾停電高達48小時」。
細數核四出包事件,光是2010年,就爆發兩次大火、一次爆炸、;兩次跳電、兩次電纜鋪設錯誤的核安事故。其中一次還斷電長達28小時,超過全世界核電廠可以承受斷電時間的3倍。另外,核電廠最重要的主控室,還發生了電纜鋪設錯誤的情形,「這是燃料棒還沒插入,如果核四已經在運轉,反應爐是會失控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不滿地說。
核四,為什麼會出這麼多狀況?追根究底,和它的興建方式相關。
不按牌理出牌的核四興建
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管制處處長陳宜彬說明,核電廠的興建,可以分為統包和分包兩種方式。統包,是由業主,也就是電力公司,直接發包給一家承攬商,這家承攬商,可以一手負責興建、採購設備、設計和電廠興建完成後的試運轉工程;至於分包,則是由業主發包給一家公司進行設計、採購、興建;再由另外一家有經驗的顧問公司,整合所有提供設備的廠商和零件,進行核電廠營運前的試運轉測試。
陳宜彬表示,統包對業主來講,比較有保障,不但價錢固定、完工時間也能確定;「因為分包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承包商是做到某一個階段再來跟業主請款,所以很多時候,拖愈久,對廠商愈有利,這樣它可以賺比較多錢。」
過去環保團體曾經抨擊,核四出問題,是採取分包方式來興建造成的。但陳宜彬說,核一、二、三廠,其實也都是採分包方式進行。然而,核一、二、三廠,都有按照分包的規範進行,「所以五、六年就可以蓋完,核四,卻已經邁入第三個五年!」
一般要興建核電廠的國家,都會參考已經成熟運轉的電廠,再根據要興建的環境條件修改設計。「但是台灣的核四,沒有這樣做。」陳宜彬說,核一、二、三廠,都是參考已經修改將近完善的核電廠來興建,核四,雖然也有參考廠,但在發包後,得標廠商奇異公司,卻因為種種原因,「最後並沒有採用日本參考廠的設計」。
奇異公司,自行找了美國的廠商,重新設計核電廠。「重新設計以後,當然一定會有很多的問題!」陳宜彬表示,更糟糕的是,台灣電力公司,也沒有照過去核一、二、三廠的分包做法,找來大型又有經驗的顧問公司,幫台電公司來統合所有的工作,導致核四狀況連連。
「台電常說,核一、二、三廠它們都蓋過,怎麼會沒經驗!」陳宜彬說:「但事實證明,台電真的不行!」陳宜彬比喻,土木博士到工地蓋房子,不見得比高中、國中就一直在工地工作的工人來得強,「因為土木博士根本不知道現場的狀況,核電廠需要的是經驗!台電沒有啊!」
奇異公司先是修改設計,再加上台電本身又沒有統合的經驗,這些都讓核四廠的未來產生變數。
核電 政治的籌碼?
1980年,政府預計興建核四,1986年發生車諾比核災,核安神話,備受質疑;當時台灣整體電力仍可負荷,核四推動計畫暫停,立法院甚至多次凍結預算;但最後預算依舊解凍,在1999年,正式動工,引發民間大力反對。
前總統陳水扁,承諾政黨輪替將停建核四。民進黨在2000年順利執政之後,前行政院長張俊雄兌現承諾,宣佈核四停工。然而,輸出核電的美國及企業隨後施壓,民進黨宣佈復工。核四停工,只有110天。
電廠還沒轉 材料已經壞
奇異公司怠工期間,台電自行修改電廠設計來趕工;陳宜彬舉台電2010年被媒體揭露電纜鋪錯的事故為例,「這很誇張啊,電纜基本上全部的電廠都一樣,怎麼還會鋪錯!」
此外,台電讓核四廠設備,暴露在高溫、高濕、受海風侵蝕的環境,長達12年。陳宜彬形容「那些東西很多都在不該在的地方!」他以核電廠內部分橡膠工料為例,「那個壽命頂多就是五年,現在連用都沒用就得換!」整個核四廠,需要重新汰換的東西不勝枚舉,「當然,也有安全設備在內。」陳宜彬坦言:「當然這對品質來講的話,是有一些挑戰。」
核安監督 付之闕如
核四停工又復工導致的違約爭議,如今隨著台電賠下鉅款而落幕。台電表示,過去自行修改電廠設計的部分,已經全部交由美國奇異公司重新確認,台電也願意配合修改。但陳宜彬指出,目前為止,負責監督核四廠施工進度、確認安全與否的,「依然是沒有經驗的台灣電力公司」。
不安全的百年大禮?
台電原本預定在今年底商轉,但在「建國百年」當頭,行政院長吳敦義以「核四已經完成八成」為理由,要求提前完工,讓核四在2011年國慶日商轉、好作為建國百年大禮;台電公司當時表示「會盡力完成」,但在專家看來,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它花了三倍的時間了。過去四年要完成的工作,它現在花了12年!」陳宜彬說,過去核一、核二、核三廠4年就可以完成的事,核四如今花了12年;過去核四延宕的根源,根本沒有解決。
我是要保住核工界的面子
福島核災發生後,全球都在體檢核電廠。只有台電,一反常態地大動作開放媒體參觀核一廠設備,保證福島核災不會在台灣發生,核四以體檢為理由,改在103年商轉。
台電的做法,讓曾經擔任美國奇異公司工程師的林宗堯,看不下去。林宗堯表示,早在台電承諾要趕在國慶日讓核四商轉時,他就不斷勸阻,「因為我知道那純屬虛構啊!台電根本做不到啊!」
林宗堯,是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會的委員,多年前,他就不斷指出,核四未能完工的問題,卻沒有獲得回應;福島核災後看到台電的反應,他決定寫下高達五千字的「核四論」來訴諸社會,希望給台電壓力,要求台電讓核四進行嚴謹地試運轉,「才能保證安全」。
在核四論中,林宗堯提出七大計,每一計都環環相扣,從徹底檢視問題、擬出對策、延聘國外專家來完成這些對策、建立獨立的監督機制。目的,就是為了讓核四的興建、監督,不為台電一手掌握。林宗堯直言,台灣不是核電輸出國,就像華航公司不需要會造飛機,「但現在是,機長想要去蓋飛機,行得通嗎?」
核四論廣為人知後,儼然為核四運轉投下不確定的震撼彈。總統府、行政院選擇低調面對。林宗堯苦笑,「大家要知道,我是核工界出身的,我的目的不是要核四不能蓋,而是想要讓它能順利運轉。我是想要保住核工界的面子啊!」
核安監督機制瓦解
原能會和民間團體,都支持林宗堯,原能會甚至喊出「年底如果沒有體檢的進度,乾脆停工!」面對他的的苦口婆心,台電選擇「繼續自己蓋」。國民黨立委更大動作召開記者會,反諷地要求原能會「立刻要求停工」。原能會主委蔡春鴻改口:「核四是有問題,但不見得要停工。」
無法力挽狂瀾,原能會副主委謝得志和林宗堯,相繼請辭。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也是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會委員,崔愫欣直指:「核安監督機制已經瓦解。」
崔愫欣憂心地說,過去只有民間團體指出核四錯誤,現在就連核工專家和原能會都承認問題,事態嚴重;「然而我們的建議,根本出不了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會的大門!」未來如果核四運轉,到底誰能監督?這樣的核電廠品質,如果遇上福島核災的狀況,台灣,真的有可能,挺得過嗎?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