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孟薰
※編按:傳統經濟發展以促進消費累積財產的模式,已耗盡地球資源,面對氣候變遷及石油危機,需要找出另外一種社會經濟模式,而經濟活動可說是進行改變時人們最關注的問題,。本日專欄中,轉型城鎮共同發起人Ben
Brangwyn將分享何謂「韌性」,並闡述非傳統經濟之內涵,或許可為「要是不像現在這樣,我們還有錢賺嗎?」創造思考空間。
韌性 ≠ 傳統經濟發展
「韌性」(resilience)是生物學上的說法,指生態系統遇到外力衝擊後,回復原狀態所需的時間與能量。用在轉型城鎮上,它的含意就變成:面對氣候變遷與石化能源短缺衝擊,城鎮如何能在跨國經濟、物流系統癱瘓(因液態石化能源缺乏,過高的能源價格讓企業沒有能力如以往一般,輕易將商品送達超市等商店供顧客消費)後仍能維持一定水準的持存能力。所以,到底該怎樣建立起城鎮的韌性?Ben說:「讓生產更靠近住家、讓消費更靠近住家、讓資源回收更靠近家、讓度假休閒更靠近家」,以簡短的幾句話,說明如何透過「重新配置」(relocalisation)來建立韌性,可說是將「宅」的境界發揮到最高點!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強韌的在地經濟(local
economy)對於建立城鎮韌性很重要,但Ben認為,在地經濟只是眾多解答中的一個。尤其現代經濟建立在高耗能、高負債水準、高度物質吞吐的狀態下,若在地經濟僅作為一個縮小版的跨國經濟,對於建立韌性或阻止氣候變遷根本沒有幫助。
因此當提到經濟時,Ben特別提醒,除了以貨幣為交易基礎的正式經濟外,還有只在朋友親人間免費提供物品或服務的非正式經濟,後者對於建立在地韌性極為重要,因為透過無形的人際關係網絡,多樣且複雜的「交易」同時也更深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Ben表示,或許在講經濟成長時,應該更注重這種非正式經濟的成長,而非專注在以貨幣價值為基礎的GDP成長。
此外,不同綠色組織、綠色社區發展出來的不同「經濟」模式,對於建立起非正式經濟也有很大助益。例如:時間銀行(Timebank)、在地交換貿易系統(Local
Exchange Trading System),都是透過以物易物、以等量勞動時間換取等量物品或服務等,對於當代經濟以貨幣累積財富所造成的弊端提出解答。舉例來說,2011年紐西蘭基督城發生多次震災,部分團體便透過時間銀行的換工來進行地震後的重建,且做得有聲有色,顛覆一般人對於重大災難都是透過政府或企業投入大筆經費進行救災復健的刻板印象,也認識了這類更富人情味的非正式經濟的威力。
地區貨幣:另一種建立韌性的工具
另外托特尼斯也以發行地區貨幣(local
money)作為建立社區韌性的方式,有別於國幣可流通於國內每個角落,地區貨幣只能於議會所規定的地區流通,對於促進地區經濟活動的發展有正面效果。Ben表示,當代經濟有如有破洞的水桶,人們付給大型跨國企業以取得產品或服務,原本可以用來支持當地產業的錢(例如:各種食品、小型工業、手工業生產,以及藝術文化產業等),也不斷外流至這些公司的口袋。如何透過在地需求刺激在地經濟,使其變得更多元活潑,而非落入持續不斷的消費來累積更多財富的模式中?地區貨幣實際上就是最佳振興在地經濟的方法。
當然,在不同的地方,在地貨幣的發展都不一樣。Ben提到英國大部分的交易,尤其是公司對公司的交易,都透過電子線上交易的模式進行,如何讓地區貨幣有著更廣泛的應用(即更多元地去消費各種在地產品或服務),實際上是不少英國在地轉型城鎮組織正在思考的問題。Ben以倫敦的轉型城鎮不列頓(Transition
Town Brixton)為例,他們正在進行地區貨幣的電子化,因此積極與區議會、當地信用合作社(local credit
union)及軟體開發人員合作,或許不久的將來,該社區就可持嶄新的社區信用卡從事在地消費,讓地區貨幣邁向新階段。
韌性對於多元地區經濟活動的新啟示
早在4-5年前,轉型城鎮托特尼斯就已跟蘇芮大學的Tim
Jackson教授密切對話,共同探索如何讓經濟更友善環境。他們認為,本質上來說,多元在地經濟活動若對環境或對人不友善,跟為人詬病的全球經濟模式並沒什麼兩樣。
因此,新經濟模式以及如何培育在地社會企業,成為轉型城鎮托特尼斯的另一個焦點。究竟在這脈絡下的社會企業究竟是怎樣的面貌?Ben提到推動循環式經濟的艾倫.馬卡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er
Foundation),該機構認為創造零廢棄物的城鎮是未來必須努力的方向,一方面是這樣的行業可創造出大量工作機會,另一方面則是讓生產體系中產生的廢棄物,成為其他生產單位所能運用的資源,形成近乎密閉的物質循環系統,可大幅降低經濟對於更多物質的需求。目前正著手培植類似企業,希望可做為城鎮中各種廢棄物的處理者,將各種工業產品廢棄物變成重新再利用的黃金。
不論是從樸門永續設計、從搖籃到搖籃,或是Tim
Jackson的循環式經濟觀點,都強調系統中沒有所謂的「廢棄物」,對Ben來說,這樣的社會企業還應要有以下特點:可建立社區韌性、低碳、使用最少的物質資源、不為個人營利、透過信託方式,管理運用社區公共財、營運民主化,並對社區負責。
從關於轉型企業的特質中,不難發現轉型城鎮所追尋的社會企業,並非運用科技或小聰明來謀取私利,反而以社區的整體利益為考量,提供社區必要的各種服務與物品(例如:Pete
Ryeland的綠色運輸方案),當中實際包含了遠比循環經濟更為深層的轉型意識,值得我們深思。
面面俱到 無比韌性的未來
社區韌性,很難用三言兩語蓋棺論定它究竟是什麼。以筆者對它的認識,有點像是一張托著社區的安全網,網的每個端點皆由不同服務或機能構成,如何在這張網子裡創造更多機能、人際關係的連結,讓城鎮或社區承受得了外來衝擊絕對是當務之急,因為這樣的未來可能近在咫尺。
所以,我們期待怎樣的未來?一個高喊低碳但卻欠缺韌性的未來?還是在低碳之外,需要在地同時又能凝聚人們情感與改變意識的未來?前者可能是科幻電影中白淨的高科技城市,光鮮亮麗但欠卻人味;後者或許是人們挽著袖子一起彎腰在社區農園從事農務,或在日落時分相約到小酒館中小酌,打開話夾匣子天南地北,或是機械工在小工房中打量著每一批精心製作的機械零件並引以為豪,又或是埋頭在電腦前苦心創作的小說家在絞盡腦汁之餘望著窗前一片青蔥翠綠發呆。
人遠永都是故事中的主角,轉型城鎮中的主角正式如你我一般的市井小民,改變的契機同樣掌握在你我的手上,英國的故事將成為鼓舞其他人的借鏡,且讓我們一同串連、發想新的未來景象並採取行動吧!(全系列完)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