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10.07







近期活動

【生物多樣性講座】小C漂流記—— 海洋廢棄物的冒險旅程
2011台灣民族誌影展,試煉與重生
台灣猛禽研究會10月8日墾丁生態講座:飛向猛禽的天空
原民千年 台灣巴萊 血淚控訴音樂會
PLES電影放影會(三):「退潮」& 「太平路上的相思寮」
尋找啄木鳥家族~樹木保育志工培訓計畫 第2-3期開始招生(10/14截止)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聯合國量化研究 保護雨林物超所值

一對從獵人手中救出的母子,目前收容於蘇門答臘Bohorok紅毛猩猩中心。
照片來源: Hulman Simangunsong網路相簿

在蘇門答臘存活的野生紅毛猩猩數量,已從1900年的85,000隻銳減到目前的6,600隻以下。若數量持續下降,紅毛猩猩將是現存人猿類動物第一個在野外滅絕的物種,最快會在2015年消失。

一份聯合國研究報告指出,保育紅毛猩猩主要棲息的雨林所獲得的利潤,比起伐林種油棕櫚所得的利潤,要高出兩倍。報告中以現行碳交易價格來估算,蘇門答臘沿海、富有泥炭的森林,也是紅毛猩猩密集聚集的地方,一公頃的價值達2.2萬美元;其保存的碳,在交易市場上價格約是7,420 到22,090美元之間。若是種植棕櫚油樹,同樣的土地,一公頃價值卻是低於7,400美元。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蘇門達臘紅毛猩猩和森林保育經濟學》報告英文版

森林砍伐持續 印尼紅毛猩猩逐年減少

捍衛印尼紅猩猩的未來──保存現有雨林的可能策略

歐盟通過數項永續性生質燃料計畫

綠色人物∣親子同遊山林心就更緊密

作者:古國廷

第一次遇到小瑀魚是在陽明山二子坪,她只有四歲,是個甜美的小女孩,大家都喜歡逗她、跟她聊天。有人就問她,妳最喜歡的顏色是甚麼,你猜她怎麼回答?

「只要是大自然的顏色我都喜歡!」小瑀魚不假思索,大聲的回答。 此時大家陷入一陣沉默,因為這答案超乎預期,因為常人想到的答案不外乎藍色、紅色或黃色等。但小瑀魚的回答卻像一種誠摯的宣告,表達她發自內心對大自然的喜愛。

讓人好奇的是,究竟怎樣的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會讓一個才四歲的小孩,對大自然有這麼深的依戀。然而當接觸過她的父母與大她三歲的哥哥小咕嚕時,會對小瑀魚的反應一點也不意外。

精采內文

步道旅情∣盡覽鐵道傳奇——獨立山步道

作者:劉香君;攝影:葉品妤

獨立山步道位於嘉義縣竹崎鄉緞繻村,是竹崎鄉三條古道之一,與塘湖嶺古道、大坑山古道並稱。日治時代,日本人為了開發阿里山豐富的林業資源,修建了阿里山森林鐵路,居民也紛紛改用鐵路運送物資,使得古道的交通功能喪失,而逐日荒蕪於蔓草之中。所幸獨立山古道經過嘉義林管處的修復,使它光華再現,成為人氣指數極高的登山步道之一。

獨立山步道分為兩個不同路段,從竹崎鄉緞繻村松腳經樟腦寮到紅南坑,是早期即有的古道;另一段為嘉義林管處於民國86年開闢,從紅南坑到獨立山頂的環狀新建步道。

精采內文

【看啥小魚可以吃】平價的鮮味:文蛤

作者:張泰迪(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文蛤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DHA與EPA等Omega-3脂肪酸,有利於心血管健康,並含有對人體肝臟有利的牛磺酸,不只如此文蛤還可入藥,《本草綱目》記載,它能治「瘡、癤腫毒,消積塊,解酒毒」等病。既營養又平價的文蛤,不管是加薑絲煮湯、炒九層塔、或與絲瓜拌炒,都能輕鬆嚐到鮮甜的滋味。

文蛤在生態系統中恰如其分的扮演濾食者角色,維持濕地水質清澈,當外在環境不好時,把自己關禁閉停止生長,等待雨過天青,如此逆來順受,堪稱「潮間帶的阿信」,也是沿岸水質的指標。如今因為人類污染海洋、破壞棲地,野生文蛤的數量大幅減少,我們如此蹧蹋大海賜給我們的珍貴禮物,倘若有一天文蛤消失在台灣的海岸,那人類還有辦法生存下去嗎?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濟州島江汀村面臨更加嚴重的破壞,6日韓國海軍開始在生命之岩Gureombi上進行爆破試驗!焦急的抗議人士前仆後繼地遭到警方逮捕,警察局已人滿為患。昨日彰化縣農民再度到行政院,要求行政院撤銷中科四期調度農業用水工程。想守護家鄉卻面臨國家機器的暴力壓迫,這樣的心情大家能體會嗎?現擔任看守土城愛綠聯盟理事長楊木萬也決定參選立委,想從制度內做改革。

為了學童的健康,各國紛紛提出解決辦法,法國開始嚴格規定學童營養午餐不得提供蕃茄醬和美乃滋等醬料,更規定每天孩子在學校必須吃一頓有4到5道菜的營養午餐,已解決目前現在有2成學童因貧窮營養不足的窘境。美國將10月5日訂為「全美步行上學日」,除了增加小胖子的運動量,也節能減碳。除了學校,家庭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呢?今天綠色人物,讓我們看看一個熱愛自然的四口之家。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印度高科技綠色革命的省思

作者:汪恒祥 (紐約州律師)

藉由高科技研發出的新種籽、化學肥和水利灌溉,人類宣稱發動了增加糧食生產的綠色革命。

人口眾多的印度,1947年獨立初期,糧食自給自足是個不可及的夢想,政府又缺乏外匯進口糧食,只得仰賴美國的援助,因此一直處於匱乏的邊緣,當然期待能有一場增產糧食的綠色革命。1967年,當時的總理甘地夫人見到墨西哥的成效,引進了18000噸高科技的變種的小麥種籽分給農民,當年奇跡似的,農民的收穫竟然堆滿了糧倉,之後,更加倍地引進其他高科技種籽。

精采內文

 

保育紅毛猩猩雨林 獲利是種植油棕的三倍

摘譯自2011年9月28日ENS印尼,雅加達報導;李家寧編譯;蔡麗伶審校

北蘇門答臘的紅毛猩猩。照片來源:The Exo Guy網路相簿研究報告指出,保育紅毛猩猩主要棲息的雨林所獲得的利潤,比起伐林種油棕櫚所得的利潤,要高出兩倍。這份《蘇門達臘紅毛猩猩和森林保育經濟學》報告,是由印尼政府委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轄下「人猿生存夥伴計畫」(GRASP)所執行的。

保育雨林的同時,也確保極度瀕臨絕種的紅毛猩猩族群,在蘇門答臘島(Sumatra)上的生存空間。這份報告警告,蘇門答臘某些地方的紅毛猩猩,最快會在2015年消失。

一對從獵人手中救出的母子,目前收容於蘇門答臘Bohorok紅毛猩猩中心。照片來源: Hulman Simangunsong網路相簿在蘇門答臘存活的野生紅毛猩猩數量,已從1900年的85,000隻銳減到目前的6,600隻以下。若數量持續下降,紅毛猩猩將是現存人猿類動物第一個在野外滅絕的物種。

全球有將近18%的溫室氣體排放,是來自隨著森林砍伐而來的土地利用改變。在2004年,森林消失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交通運輸的排放量還要高。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秘書處正籌備一項新的協議,讓森林保育事業可為印尼經濟、紅毛猩猩存續和全球氣候盡一份心力。

該項協議就是「減少毀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進階版,英文縮寫REDD+(Reduced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plus)。透過這項機制,印尼政府可獲得資金,來進行REDD機制進階的工作(編按:即森林復育和永續管理)。REDD+的目標是希望在2020年前讓森林消失速度減半。

雨林兼具碳匯功能  保育超划算

UNEP的報告中,以現行碳交易價格來估算,蘇門答臘沿海、富有泥炭的森林,也是6,600隻紅毛猩猩密集聚集的地方,一公頃的價值達2.2萬美元;其保存的碳,在交易市場上價格約是7,420 到22,090美元之間。

若是種植棕櫚油樹,同樣的土地,一公頃價值卻是低於7,400美元。

就算是一般的森林,若能加以保育下來,所避免掉的碳排放,價值約在一公頃3,711到11,185美元之間。這比將土地用來經營農林業、永續伐木或是種植咖啡所得到的經濟,效益更高。

《蘇門達臘紅毛猩猩和森林保育經濟學》報告是由環保組織PanEco、YEL和世界農林中心(World Agroforestry Centre)和UNEP共同撰寫,他們呼籲國際投注更多經費,支持在紅毛猩猩主要棲息地實施REDD+。

印尼雨林排名世界第三  伐林速度也是世界前五名

伐木過後的土地,照片來源:ENS印尼政府的國有林面積達一億公頃,是世界上第三大的熱帶雨林,僅次於巴西和剛果民主共和國。

但是報告發現在2005年到2010年間,比起2000年到2005年,印尼森林消失的速度加速,使得印尼成為全球主要森林消失比率最多的五個國家之一。

蘇門答臘森林覆蓋的泥炭地,是陸地生態系統裡擁有豐富碳含量的土地,但是在1985年到2007年,蘇門答臘島上包括非法和合法,砍伐了將近一半的森林。

紅毛猩猩主要棲息在亞齊和北蘇門答臘兩個省。亞齊從1985年到2009年共失去超過22%的森林;而北蘇門答臘則在14年期間失去了超過43%的森林覆蓋。這些森林的消失皆導致紅毛猩猩的減少。

目前挪威政府正支持印尼政府減少濫伐和非法伐木,這是一項10億美金的協定,其中包含兩年的工作計畫,要停止非法開發泥炭地和重要林地。

挪威環境和國際發展部部長Eirk Solheim表示:「挪威政府正提供國際刑警組織額外的支持,來提高聯合國組織部門的和其他機構的合作以打擊非法伐木。」

Solheim說:「我們認為要讓REDD+計畫成功,處理非法伐木、協助提升印尼等國政府部門打擊犯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聯合國的氣候公約會議將在今年11月到12月在南非德班(Durban)舉行,這份提前發表的新報告暗示著,其他國際組織有機會可以擴展REDD+在蘇門答臘和其他有熱帶雨林的區域的新方案。

UNEP行政執行長史坦納(Achim Steiner)表示:「就像這個報告顯示的,應該優先投資採納REDD+機制的永續林業方案,這不只是在氣候、紅毛猩猩保育和自然資源管理工作機會等方面具備好處,還能帶來多樣的綠色經濟效益。」

不永續伐林也為蘇門答臘帶來了水災和水資源缺乏的問題。

史坦納表示:「這份報告指出,因為濫伐,亞齊和北蘇門答臘有8成的河流水量減少了50%。」他警告,水量減少暗示著農業和糧食缺乏的危機,其中包括稻米產量和人類健康問題。

這份報告指出,森林砍伐是洪水災害增加的主因,且在過去十年已經影響了超過500,000的人。

估計有500多起火災和不合理的伐木有關。這些火災在過去十年影響了位於亞齊的Tripa沼澤森林,從2000年到2010年間造成的經濟損失估計超過100億美元。

史坦納表示:「將在德班舉辦的聯合國際氣候公約會議,需要在幾個議題上有所進展,包含REDD+,這是讓全球生溫控制在2℃以下的方法之一。另外,針對2012年6月舉行的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Rio+20),這麼做也代表願意加速且擴大21世紀永續發展的機會,這對大會來說是個有力而善意的訊息。」

為了兼顧蘇門答臘紅毛猩猩保育與經濟發展的,UNEP報告提出了幾項建議:

  1. 考量到二氧化碳儲存、紅毛猩猩棲地保育和生態系保護的利益,在蘇門答臘規劃新的REDD+實施區域。
  2. 建構詳細的空間規劃資料庫,尺度要包含區域、省級和全國,藉以描繪出森林保護區的範圍,促進永續的土地利用規劃。
  3. 對於高保育價值的土地,避免給予農業或伐木業特許權。
  4. 對蘇門答臘森林所提供的生態系服務價值,應改進評估方式。
  5. 發展其他可以取代伐木、採礦和農業的收入來源,像是永續旅遊。

Solheim表示:「這份報告強調,為森林或森林生態服務保育投入資金,不但有經濟效益,還能兼顧社會與環境層面;相比起來,為了短利而犧牲掉人類共同未來,遠遠不值。」

遠比為了短利而犧牲掉人類共同的未來是很不值得的。」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喜歡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綠色人物∣親子同遊山林心就更緊密

作者:古國廷

大自然的顏色我都喜歡,小志工陳亭瑀做出最誠摯的宣告

第一次遇到小瑀魚是在陽明山二子坪,她只有四歲,是個甜美的小女孩,大家都喜歡逗她、跟她聊天。有人就問她,妳最喜歡的顏色是甚麼,你猜她怎麼回答?

「只要是大自然的顏色我都喜歡!」小瑀魚不假思索,大聲的回答。

此時大家陷入一陣沉默,因為這答案超乎預期,因為常人想到的答案不外乎藍色、紅色或黃色等。但小瑀魚的回答卻像一種誠摯的宣告,表達她發自內心對大自然的喜愛。

讓人好奇的是,究竟怎樣的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會讓一個才四歲的小孩,對大自然有這麼深的依戀。然而當接觸過她的父母與大她三歲的哥哥小咕嚕時,會對小瑀魚的反應一點也不意外。

她的父母陳理德和孟琬瑜從事科技業,但假日總往山裡跑,當小咕嚕還在強褓中,就背著他四處登山,等會走路後就到處參加各種形式的自然體驗活動,在安全範圍內放任他到處探索。

小瑀魚出生以後,一家四口便帶著帳篷四處露營。孟琬瑜觀察,其實小孩子都很喜歡露營,因為帳篷會帶給小孩子一種家的感覺。在露營的過程,讓小咕嚕和小瑀魚一起參予搭帳篷、煮晚餐和收帳篷,進而從中學習如何分工合作。

還在強褓中的小瑀魚就與家人一同爬山小瑀魚與小咕嚕最喜歡露營

即使假日頻繁的出遊,小咕嚕和小瑀魚在學校的表現卻不比其他人差,反而因為時常接觸自然,養成小咕嚕敏銳的觀察力,他的導師發現小咕嚕在戶外總觀察到很多昆蟲和植物。而頻繁的爬山、走步道,讓小咕嚕和小瑀魚跟其他小朋友比起來,體力更加充沛。

陳理德和孟琬瑜能夠放手讓子女探索山林,其實跟自身生長歷程有很大的關聯。陳理德是在鄉下長大,小時候沒有甚麼零食,村落的小孩總是結伴在樹上摘桑葚和芭樂解饞,而求學的時候,讀到這些植物的相關知識總有一種親切感,而一頭栽進植物的世界。大學時期加入登山社,更為日後帶領子女敞遊山間有很大的關聯。

孟琬瑜是在都市長大的孩子,即便如此,她的父母總在假日帶著全家造訪植物園與陽明山,同樣一條步道,在她母親的探索帶領下,總能一次次發現驚奇。從她母親身上學到的,是同一處地方,因為時間流動與四季遷移,有不同的樂趣。

兄妹牽手漫遊步道

原來,喜愛自然是一種遺傳,當父母幼時接觸自然的種子一旦種下,會在舉手投足間,形成最有力的身教,自然而然在子女心中萌芽,開出最美麗的花園。

※ 喜歡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步道旅情∣盡覽鐵道傳奇——獨立山步道

作者:劉香君;攝影:葉品妤

獨立山步道位於嘉義縣竹崎鄉緞繻村,是竹崎鄉三條古道之一,與塘湖嶺古道、大坑山古道並稱。日治時代,日本人為了開發阿里山豐富的林業資源,修建了阿里山森林鐵路,居民也紛紛改用鐵路運送物資,使得古道的交通功能喪失,而逐日荒蕪於蔓草之中。所幸獨立山古道經過嘉義林管處的修復,使它光華再現,成為人氣指數極高的登山步道之一。

獨立山步道分為兩個不同路段,從竹崎鄉緞繻村松腳經樟腦寮到紅南坑,是早期即有的古道;另一段為嘉義林管處於民國86年開闢,從紅南坑到獨立山頂的環狀新建步道。

image001image003

充滿巧思的鐵道

日本人於1904年開始修建阿里山鐵路,鋪設至樟腦寮之後,需要繞過獨立山,但由於腹地不夠,使得工程受阻。據說正當工程師苦思對策之際,恰好看到附近農家在食用田螺,靈機一動,將鐵路仿照田螺殼的螺紋,環繞獨立山三周,成為特有的螺旋鐵道,又稱折返式鐵道,其中兩次的環繞是順時針,一次是逆時針,再以8字型離開獨立山。

獨立山步道以樟腦寮車站為起點,車站海拔543公尺,曾經是日治時代重要的樟腦產地。目前山步道是由樟腦寮附近的社區小徑起登,沿途可遠眺溪谷、鐵道、遠山等多重景致,以及森林山風吹來的宜人氣息,讓人心情舒暢,腳步也跟著輕鬆不少。

行旅獨立山步道途中,有數處視野良好亦可小憩的休息平台,遊客不僅可以駐足稍歇,補充水分,更可遠眺樟腦寮的聚落景觀,尤其在藍天白雲的映照之下,山林更顯翠綠。

繼續前行,右側可見一條窄小的登山山徑,想來清朝時期的先民,就是日日挑著山產重擔,走在這樣的山路上,往返兩地去換取微薄收入,那為了討生活的刻苦景象,令人感佩。

續行見第二迴旋鐵道,接著走上古意盎然的山徑石階。再行不久又遇上蜿蜒鐵道,可見一「獨立山步道」的指示標。一路走來,除了鐵道橫陳,蜿蜒而行,步道兩旁的景觀也有多端變化,柳杉與樟科植物分列兩旁;亦可得見開墾的果園,種植有紅柿、龍眼樹等果樹。

沿著步道緩行而上,到達步道最高點,即可眺望海拔816公尺的獨立山。顧名思義應是有著獨立的山容,尤其從位於西南方的溪心寮北望,更能明顯看出獨立之感,從山頂還能享有360度的無遮蔽視野,放眼望去山巒疊翠,適合觀賞日出,甚至可以遠眺嘉南平原的沃野平疇。

鐵道旁的老樹風情

獨立山步道的林相為低海拔的天然闊葉林,以榆科、桑科、樟科等物種為主,鳥類資源也相當豐富。在第一迴旋道景觀站附近有棵雀榕,俗稱「鳥類大飯店」,只見其上密密麻麻地結滿鳥類最愛的榕果,吸引了紅嘴黑鵯站滿枝頭,忙著吃食;白頭翁、繡眼畫眉也飛來爭相啄食,好不熱鬧。

獨立站車站附近,有棵臺灣二葉松老樹,樹齡已超過百歲,據說當年修築鐵道的人員,有感於樹木的珍貴稀少,刻意避開此樹以修築鐵路。其崢嶸高大的樹型,是鐵道上顯眼的自然地標。

沿著步道行走,可以見到許多蜜源植物,像是王爺葵、龍船花、冇骨消……等,吸引了許多蝴蝶與蜜蜂前來覓食。步道沿途所經過的果園,也可以看到以柑橘類等芸香科為蜜源植物的多種鳳蝶,以玉帶鳳蝶最為常見,此外還有紅紋鳳蝶、柑橘鳳蝶、大鳳蝶…等,翩翩飛舞在山谷、步道旁。

奉天岩品茗賞梅

從車站再往前走,可抵一小吃店,沿著店旁岔路往奉天岩,步行約15分鐘即可抵達。奉天岩是紅南坑居民的信仰中心,供奉觀音,香火鼎盛,廟方在此提供免費的茶具和炊具供民眾簡易烹煮及茗茶,只要自備茶葉就可以在這裡悠閒的品茗賞景。

奉天岩旁有棵老梅樹,仍然枝葉茂密,走向樹前,靜下心來,可以感受空氣中浮動的梅花暗香。

結束奉天岩參訪之後,再往樟腦寮,也就是紅南坑古道的方向下山,步道依山壁而鑿,沿途溪水潺潺,走來清爽悠閒,不知不覺便抵達樟腦寮車站,結束獨立山步道的行程。

步道旅行小幫手

• 步道位置:嘉義竹崎鄉
• 步道長度: 3.5公里
• 健行難度:石階梯,一路爬坡,但路況良好
• 首選景觀:螺旋狀三迴旋的鐵道
• 交通指南:大眾運輸可搭乘嘉義縣營公車松腳線,在松腳下車,行走2.5公里至樟腦寮車站。自行開車自南二高竹崎交流道下,接166縣道至竹崎,轉行嘉120縣道,行達松腳,經過文光國小左轉產業道路,沿產業道路即可抵樟腦寮車站。

Top

 

【看啥小魚可以吃】平價的鮮味:文蛤

作者:張泰迪(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 編按:還記得「ㄏㄚˊ ㄇㄚˋ」炒絲瓜的甘甜鮮美嗎?或是大火快炒九層塔、辣椒和「ㄏㄚˊ ㄇㄚˋ」時,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這些滋味讀者們或許都不陌生,但您知道「ㄏㄚˊ ㄇㄚˋ」也就是「文蛤」,在生態系統裡擔任濾食者,維持溼地水質清澈的角色嗎?惜因環境破壞,野生文蛤日稀,目前我們所食用的文蛤以人工養殖居多。本日專欄即拜訪文蛤養殖專家,帶大家一窺文蛤的生長故事,下回在餐桌上看見牠們,就會想起這些看似平凡的小東西其實並不簡單。

從嘉義縣朴子市沿168縣道向西,在進入東石之前右轉穿過港口宮巨大的入口牌樓,寬敞筆直的四線道與兩旁的荒地不怎麼搭調,孤零零的我順著路蜿蜒走到盡頭,途中只見3輛汽車、2台摩托車、1隻狗。經過四股社區,和坐在蚵殼堆旁的歐巴桑打完招呼,再往前約莫1公里,就到了鰲鼓溼地的防風林。

蔡恭和的文蛤池與工寮,遠方樹林即鰲鼓溼地的防風林。圖片提供:張泰迪。鰲鼓溼地是台灣最大、世界第七大的人工濕地,是民國50年代開發的海埔新生地,大部分土地為台糖公司所有,早期居民種植玉米等作物為生,民國53年後因為利潤好,大家紛紛投農從漁,開始養殖草蝦、螃蟹、魚類,果真也賺了不少錢,直到民國75年韋恩颱風重創台灣中部,不知是水質改變還是何種因素,一夕之間漁民養什麼都養不好,蝦子還沒長大就死了八九成,讓居民傷透腦筋,蔡恭和的爸爸也是因為如此,才轉為養殖文蛤。

文蛤屬於雙殼綱—簾蛤目—簾蛤的軟體動物,閩南語稱粉蟯、蛤仔,主要分布在台灣西部沙質底泥的沿海海域,牠們喜歡待在沙(泥)下3~5公分處,利用兩根水管(出水管與進水管)一吸一吐,濾食水中的有機物。

選擇在家鄉打拼的有為青年蔡恭和。圖片提供:張泰迪一身古銅色皮膚,身材精壯的蔡恭和,從小幫爸爸在魚塭工作,說起文蛤就像介紹一位熟悉的玩伴,他說:「養粉蟯不如說是在養水,只要給牠適當的鹽度與養分,牠就一暝大一吋。」但什麼叫做適當,這就是工夫。漁民從育苗商那邊買回米粒大的文蛤寶寶,先在池中養一年,等到文蛤約指甲大時,再換池繼續養一年,等文蛤厚度達到六分(註1)左右,就可以賣到市場了。

文蛤喜歡1~2度(註2)的海水,若遇到太鹹的海水文蛤會死亡,太淡的水文蛤會把自己「關禁閉」,停止生長直到水質變好,所以有經驗的漁民得要適當幫魚塭加水,一般來說養殖池會引進海水,但當烈日曝曬一整天,水的鹽度會慢慢增加,這時就要抽地下水來平衡一下鹽度;若是有部分文蛤開始生病時,為了避免傳染擴散,要趕緊把水放掉換乾淨的水,不過幸好文蛤的傳染病不多,只要水質好,不太需要額外「加藥」。

文蛤採收現場(蔡恭和提供)蔡恭和的漁塭裡除了文蛤之外,還有混養虱目魚、金錢魚等「吃素」的魚,專門幫忙清理妨礙文蛤生長的藻類「流蘇菜」,養出來的虱目魚也特別好吃。有著硬殼保護的文蛤在養殖池裡唯一的天敵是螃蟹,恰巧蔡恭和家裡隔壁漁塭就是螃蟹池,因此除了池邊有木板搭建的「萬里長城」外,文蛤池裡還有天羅地網,平均兩三天就可以抓到一隻螃蟹加菜。

文蛤雖然沒有手腳,但卻可以用「舌頭」(伸出殼邊緣的肉,正式名稱為斧足)蠕動,幫助身體前進,野生的文蛤還會利用潮水移動,但養殖池裡的文蛤終其一生守著家屋,除非環境糟糕至極,牠們才會考慮移動個20公分「逃難」。因此當漁民將文蛤苗放入池子裡時,必須有技巧、均勻的灑開,有利於文蛤生長進食。養殖時完全不需要投飼料到池中,只要提供新鮮的海水,「宅文蛤」就會每天努力濾食,所以狀況好的池水應該是清澈的,除非遇到文蛤太瘦弱、養不肥的情況,漁民才會特別使用「文蛤專用奶粉」,或是浸泡過魚肉塊的發酵水,給文蛤補充營養。

殼上的年輪是成長的印記,顏色則和魚塭的土質有關。圖片提供:張泰迪。隨著身體慢慢長大,貝殼上的年輪會一圈圈增加,貝殼的顏色則隨養殖池底土壤顏色而有所不同,野生文蛤通常白白淨淨,養殖的文蛤則顏色比較深。但是我們在上市場挑文蛤時,不需在意顏色,而是要看厚度。「有些文蛤看起來很大,但卻扁扁的,因殼內沒有足夠的生長空間,所以不會肥美。」蔡恭和說。

漁民用固定孔目的篩子將文蛤分級(蔡恭和提供)

漁民在採收時會利用篩子,將文蛤分級,較小的(五分)賣到火鍋店,六分才會送到市場、餐廳。雖然文蛤可以一直長大,以前外傘頂洲也曾發現巴掌大的野生文蛤,但養殖越久風險越高,所以漁民並不會特別去養「超大文蛤」。

挑文蛤時要注意死掉的文蛤會有明顯臭味,敲打時有空心的聲音,殼邊緣會發黑脫皮,幸好漁民和盤商會先幫大家把關,而且活文蛤可以冷藏在冰箱裡一星期,除非冰太久,否則不太容易見到不新鮮的文蛤,倒是有些盤商為了讓文蛤看起來鮮豔有光澤,會先將文蛤泡鹽酸,這類處理過的文蛤很快就會死亡,所以挑文蛤時不要挑光澤太鮮豔的,免得帶回家不久就發現全是死蛤仔。

文蛤與絲瓜是絕配(張媽媽廚房提供)文蛤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DHA與EPA等Omega-3脂肪酸,有利於心血管健康,並含有對人體肝臟有利的牛磺酸,不只如此文蛤還可入藥,《本草綱目》記載,它能治「瘡、癤腫毒,消積塊,解酒毒」等病。既營養又平價的文蛤,不管是加薑絲煮湯、炒九層塔、或與絲瓜拌炒,都能輕鬆嚐到鮮甜的滋味。

文蛤在生態系統中恰如其分的扮演濾食者角色,維持濕地水質清澈,當外在環境不好時,把自己關禁閉停止生長,等待雨過天青,如此逆來順受,堪稱「潮間帶的阿信」,也是沿岸水質的指標。如今因為人類污染海洋、破壞棲地,野生文蛤的數量大幅減少,我們如此蹧蹋大海賜給我們的珍貴禮物,倘若有一天文蛤消失在台灣的海岸,那人類還有辦法生存下去嗎?

註1:一分約莫0.3公分,所以六分約1.8公分。
註2:簡單來說一度的海水為一公斤的水裡面含有10公克的鹽。

除了做養殖外,蔡恭和也嘗試轉型做生態旅遊。圖片提供:張泰迪。後記:

台灣的農漁業都因收入低、工作辛苦,造成農漁村人口老化,青壯年人口不再願意投入生產。蔡恭和卻毅然決然的留在故鄉,除了繼續協助父親養殖工作外,更努力轉型成立「有樂創意工藝」,運用漁村素材進行藝術創作,並結合文蛤養殖與生態旅遊,讓遊客體驗漁村文化。2009年創立鰲鼓溼地生態保護協會,擔任總幹事一職。

※ 編按:海洋具有遊憩、經濟、調節氣候等重要功能,卻因氣候變遷、人為污染、過漁等因素而漸失生機,國內外專家不斷呼籲:2050年,或許我們會無魚可吃!為了讓讀者更了解如何挑選海鮮才能達到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專欄特別與黑潮文教基金會合作,每月初於週五推出【看啥小魚可以吃】專題,希望透過介紹海鮮相關的故事,提醒每個享用海鮮的消費者都有責任去認識他盤子裡的食物,並以崇敬之心感謝大海的賜予,吃出海島人該有的海鮮文化。

Top

 

爆破試驗啟動 濟州島江汀村面臨更嚴重破壞

本報2011年10月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王郁萱報導

濟州島江汀村軍港建設地於6日面臨更加嚴重的破壞,海軍開始在生命之岩Gureombi上進行爆破試驗!

韓國時間下午將近3點左右,神父Moon Kyu-Hyun在工程建地大門前,阻擋一輛混凝土攪拌車進入工程地,並對警方逮捕兩名女性示威者的行為抗議,隨後Moon Kyu-Hyun也遭逮捕。另一頭,以小型獨木舟以及馬達充氣船經由海上登陸生命之岩Gureombi的抗議者,也遭到逮捕。今日截至目前的逮捕人數達8名。

神父Moon Kyu-Hyun向警方抗議。照片來源:thinkunit 抗議民眾欲使用馬達充氣船經由海上登陸生命之岩。照片來源:thinkunit。

韓國時間下午3時,海軍執行第一次爆破試驗,濃煙瀰漫Gureombi。下午4時進行了第二次的爆破試驗,位處遠方拿著望遠鏡頭心痛觀望的民眾,也能感受到那劇烈的震動。

近幾日,海軍對Gureombi的高度破壞行為,令民眾Gureombi上空瀰漫灰煙。照片來源:thinkunit。痛心,然而卻激起愈來愈多鍥而不捨的民眾,奮不顧身穿越層層防護柵欄進入Gureombi,以宣示此地並非海軍能擁有的決心。另一方面警方的手段也趨強烈,幾乎每天都有抗議人士遭警方逮捕,警察局人滿為患。

10 月2日,11位南韓大學生以及3位韓進重工業員工在準備拜訪Gureombi時遭海軍及警察暴力逮捕;10月4日,9位神父1位記者Jae Eun Jung遭拘留在東部警察局。

5日,濟州島媒體工作者工會特別針對記者Jae Eun Jung遭逮捕一事,召開記者會要求警方立即釋放受補民眾、停止濫用公權力,以及保障媒體採訪自由。

西歸浦市警察局已對服務於媒體Choongchung的記者Jae Eun Jung提出「違反集會抗議法」的司法處置,且海軍強迫她銷毀所有相機裡的照片,且在逮捕過程中不允許她使用手機。濟州島媒體工作者工會指出,警方的行為嚴重打擊了新聞自由。

除了警察局人滿為患外,監獄裡的濟州島良心犯數目也沒有遞減的跡象。10月3日,江汀村村長Kang Dong-gyun、村民Kim Jong-Hwan及攝影家Kim Dong-Won,3位申請保釋遭拒。3位於8月24日的和平反抗中遭逮捕拘留至今。

 江汀村需要支持,和平的世界也需要您的付出,東北亞的和平更少不了台灣。支持濟州島良心犯請見:More and more arresting in Gangjeong village (愈來愈多的濟州島江汀村良心犯!)

 Top

 
 

中科調度農水工程 農民向政院提違法事證

本報2011年10月7日台北訊,莫聞整理報導

來自彰化溪州、埤頭、竹塘、二林、田中、北斗等鄉鎮上百農民,6日上午在行政院大門口集結,抗議政府在歡慶建國百年的同時,中科四期調度農業用水工程卻要搶奪農民賴以維生的灌溉用水,毀壞百年水圳─莿仔埤圳。農民提出工程六大違法事項,要求行政院撤銷不當工程。行政院派出第六組組長劉奕權接下陳情書。

反中科搶水自救會長謝寶元表示,農業是國家之本,農水則是農業之本,政府一方面歡慶建國百年,一方面卻在毀壞立國根本的農業與農水,實在很可笑。謝寶元抗議,農業敗壞了,人民怎麼會幸福?人民不幸福,又何必慶祝國慶?

反中科搶水自救會成員吳音寧表示,中科四期調度農業用水工程問題重重,不僅不顧彰南地區農業用水缺水率已超過40%執意賣水,並且刻意規避環評,連最基本的程序正義也不願遵守。

吳音寧質疑,國科會、農委會、中科管理局等相關單位,沒有一個單位敢擔任這個工程的主管機關。這樣沒有一個單位敢負責的黑工 程,卻要把已經非常缺乏的農業用水,以每噸3.3元的賤價賣給中科四期,實在沒有天理。

吳音寧希望行政院立即撤銷中科四期調度農業用水工程,並組成跨部會小組研究自救會提出的訴求,到地方說明結果。

農民已對此案提出訴訟,當天稍晚至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遞狀。協助訴訟的律師詹順貴表示,中科四期開發案充分反映政府施政像得了精神分裂症。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才說彰雲地區因地層下陷,不適合進駐高耗水產業,國科會卻硬要把每日耗水高達16萬噸的中科四期塞進水資源失衡的彰南地區;應該要確保農民用水無虞的農委會與農田水利會,卻在缺水區賤賣農水,還反過來催眠農民說農業用水很充足。

謝寶元表示,若行政院沒有妥善回應農民的訴求,農民不僅將用選票制裁,還要再度走上街頭,用更有力量的行動捍衛農水與土地。


※ 農民指出的六大違法事項包括(反中科搶水自救會):

一、違法出賣農業用水

‧依據《水利法》十八條:農業用水優先於工業用水!
‧依據《農田水利會組織章程》:只有節餘水,才能移撥他用。

農委會《彰化農田水利會用水管制中心工作站水稻及旱作灌溉實際取水量》資料顯示,南彰化早已處於嚴重缺水的狀態(48%農田缺水灌溉)。同時依據農委會委託淡江大學所做之《農業水資源管理策略與灌溉管理業務檢討》報告,賣水去給中科四期使用,將造成1,000 萬到3,000 萬噸的缺水量。

◎在農業用水不足時仍賣水給中科,不但影響沿線18550公頃的台灣糧食生產、以及22050個農家的生計,也違反了水利法農業用水優先原則、與農田水利會組織章程!

違法二:沒有長期水源,準備違法調度到永遠?

‧ 依據4/25水利署新聞稿:國光石化生變,大度堰計畫可能不興建。
‧ 依據08/05中央社報導:「水利處(按:農委會水利處)說,中科四期通過環評時,只說明長期水源建設大度堰完成前的短期調用,但沒標明只用到106年;如今國光案停擺,大度堰也停工,國科會始終沒能說明「短期」是多久。」
‧ 依「農業用水調度使用協調作業要點」工業用水僅能於枯旱或水源水量不足時調度農業用水,屬於暫時性調用。

水利署、國科會、中科管理局至今無法回答中科四期確切長期水源來自何處、調用農業用水要到何時。

◎中科四期沒有長期水源,國科會無法說明短期調度農業用水要調多久?已經違反水利法與農業用水調度作業要點的暫時性調用原則。

違法三:沒有主管機關
‧依據中央社08/05報導:「水利處(按:農委會水利處)說明,國科會要求農委會擔任該工程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只是該專管工程並非作為農業用,農委會不適合擔任;但國科會自己也不願意擔任,因為會使得該工程納入中科四期計畫內,衍生必須送環評審議,新增作業門檻問題。」
‧依據立報2011/08/22報導:「楊文科(按:中科管理局局長)強調,中科只是出錢……不是主管機關。」

出錢的國科會、管理中科四期的中科管理局、以及農委會都不願意擔任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主管機關闕如,無父無母,將來出事誰負責?

違法四:環保署未依法環評

‧ 依據《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十三條,每秒抽水超過2立方公尺之引水工程需進行環評。
‧ 依據同上標準第十條,土石採取超過10公頃,應進行環評。
‧ 環保署09/16函予自救會成員之環署綜字第1000080360號函:「本署係依據中科管理局及彰化農田水利會來函之說明及附件內容進行判釋,惟所提供之資料如有錯誤不實、變更或不完全之陳述,致影響本署判別產生差異,應由中科管理局及彰化農田水利會附相關責任。…本屬同法查核結果顯示,旨揭工程規劃內容未達認定標準之規定,無須實施環評。」

→彰化農田水利會總幹事林永傳已於立法院協調會坦承會在夜間6小時取水6.65萬噸,換算每秒將抽3.078立方公尺的農業用水,依法應環評;同時,本工程將開挖13.9公頃的沉砂池,也應依法環評。
然環保署引用農田水利會(賣水者)、中科管理局(買水者)的資料聲稱不需環評。

◎應當環評事實明顯。但環保署不但未經查證便下判斷,甚至指稱若援引資料有誤,是別人的責任。明顯卸責裝傻!

違法五:發包程序不法

‧ 依據工程會函予國科會的99工程企傳字第F991029號函文:「未經適法之採購程序委託法人(按:彰化農田水利會)代辦採購,該法人刊登採購公告難謂適法」。
‧ 依據工程會函予國科會之工程企字第09900228810號函:「有排除技師事務所參與之限制競爭情形……請確實依據政府採購法規定,不得不當限制競爭」

→中科管理局尚未合法委託彰化農田水利會代辦,農田水利會就搶著違法招標。且發包過程,涉及不當限制競爭。發包過程中問題重重,至少廢標三次(99/4/12取消採購、99/6/23廢標、99/8/10廢標。)

◎發包程序不法,過程限制競爭、涉嫌圖利特定廠商,根本就是一個違法黑工程!

違法六:違法圖利農田水利會

‧ 依據彰化農田水利會08/30送予環保署之彰水工字10000009154號函顯示,本工程最高引水量為13萬噸/日。

→農田水利會以每噸3.3元的價格賣與中科四期,每年最多可以透過販賣農民賴以維生的灌溉用水,淨賺1億5658萬龐大金額。
(3.3*130,000*365(天)=156,565,000)

◎政府根本就是透過這個違法工程,犧牲多數農民與全民糧食安全,圖利農田水利會!

Top

 

守護美麗土城 楊木萬代表「綠黨」參選新北市立委

本報2011年10月7日新北訊,特約記者康杰修報導

前土城市民代表楊木萬,將為綠黨投入2011立委選戰。(小春攝)基層實力雄厚,曾連任四屆的前台北縣土城市代楊木萬,日前宣布將代表國際環保政黨「綠黨」,角逐土城、三峽區域立委,為本來國、民兩大黨對決的態勢投下震撼彈;楊木萬表示,近幾年與綠黨在土城舊彈藥庫的農業與綠地議題上合作,發現雖然綠黨知名度較低,也沒有體制內的民意代表,但為了落實土地正義,還是一路堅持為環保弱勢發聲,讓他非常感動,因此決定代表綠黨,要為綠黨爭取政黨票,並希望拚下一席區域立委。

楊木萬現擔任看守土城愛綠聯盟理事長,他土城的寶藏就是豐富的自然資景觀,將以阻擋舊彈藥庫不當開發的經驗,全力反對蓋在行水區的三峽殯葬特區BOO開發案。

楊木萬從1985年起就參與台灣社會民主化的進程,2000年退出民進黨後持續連任土城市代,堅持反對土城看守所不當遷移浪費公帑,留住土城彈藥庫的自然生態,任內並結合社運團體與地方政治力量,推動自然保育與廚餘回收。在他的努力之下,土城不但復育螢火蟲有成,2000年還獲得廚餘回收率全國冠軍的殊榮,楊木萬草根踏實的性格讓許多土城人津津樂道。

楊萬木表示,政府花大錢行銷桐花季或復育螢火蟲,卻不思考如何復育地方原生種生態及風貌,根本是本末倒置。例如有一年政府為了創造政績,編列百萬預算,結果只復育出幾隻螢火蟲,換算下來平均每隻要價三萬元,時任市民代表的楊木萬思考過後,要求土城的綠地養護全面禁用除草劑,改用人工除草,結果在沒有多花錢的情況下,不但小朋友終於可以在草地上玩耍,螢火蟲也一隻一隻的回來了,成為附近鄉鎮學習的榜樣。

楊木萬:環境比統獨重要

楊木萬已掛起「不含淚投票,歡喜挺綠黨」的看板,鬆動兩大黨基層。據了解,現任國民黨籍立委盧嘉辰,過去擔任市長的時候配合縣府大肆開發,現在忽然反對三峽殯葬特區,地方上流傳「是真是假大家都心知肚明」,許多人對於盧在立法院頻頻歧視女性的言論,也覺得丟土城人的臉,但怕民進黨當選而準備含淚投票。另一方面,一些支持民進黨的市民,也擔心民進黨提名的莊碩漢落選,希望在野的政黨要集中選票。

對此,楊木萬認為,環保議題應該比統獨優先被選民考量,為了環境,他一定會堅持選下去;面對這次選舉,他不但對自己有信心,準備打一場漂亮的環保選戰,還要幫綠黨衝過5%的政黨門檻,成為東亞第一個進入國會的綠黨。

Top

 

法學童營養午餐 不准有蕃茄醬、美乃滋

摘錄自2011年10月6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法國從這個星期起嚴格規定學童營養午餐不得提供蕃茄醬和美乃滋等醬料。

法國政府為了讓法國餐點傳承下去,也讓6百多萬小學學童瘦下來,現在規定,每天孩子在學校必須吃一頓有4到5道菜的營養午餐。這裡面當然包括了前菜和甜點。另外,每個學校每天必須提供3到4種主菜供孩童選擇。

法國貧窮家庭越來越多,現在有2成的孩子一天只有在學校可以吃到一頓營養的飯菜。

Top

 

健康又環保 全美走路上學去

摘錄自2011年10月6日中央社報導

「全美步行上學日」(National Walk to School Day)登場。不少學校還在校門口發獎品給走路上學的小朋友。

1997年,芝加哥首先推出「走路上學日」活動,引起全美其他各地熱烈迴響。到了2002年,全美各州開始推出「走路上學日」活動。在全球各地倡導走路上學的iwalk組織統計顯示,到了2010年共計有40幾個國家響應這項活動。

近年來,美國兒童肥胖症問題日益嚴重,醫界與學校都鼓勵學童增加日常生活中的活動量,也更加強走路上學的宣導。從節能減碳的角度來看,家長減少開車接送孩子上下課,符合環保概念。

今年10月是「全球走路上學月」(International Walk to School Month),「全美步行上學日」則訂於10月5日。

Top

 

論壇∣印度高科技綠色革命的省思

作者:汪恒祥 (紐約州律師)

藉由高科技研發出的新種籽、化學肥和水利灌溉,人類宣稱發動了增加糧食生產的綠色革命。

人口眾多的印度,1947年獨立初期,糧食自給自足是個不可及的夢想,政府又缺乏外匯進口糧食,只得仰賴美國的援助,因此一直處於匱乏的邊緣,當然期待能有一場增產糧食的綠色革命。1967年,當時的總理甘地夫人見到墨西哥的成效,引進了18000噸高科技的變種的小麥種籽分給農民,當年奇跡似的,農民的收穫竟然堆滿了糧倉,之後,更加倍地引進其他高科技種籽。

圖片來源:Navdanya基金會

這種新種籽需要大量的化肥,爲了讓一窮二白的農民能有化肥來耕作,當時的政府便採取補貼肥料廠商限制低價的政策輔導農民。在這種穩賺不賠的情況下,肥料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久而久之成了印度政府巨大的財政負擔,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後來的總理)當財政部長時遂主張削減肥料津貼。但是當時的肥料商已經成了強大勢力,動用各種力量杯葛,國會議員怕失去選票也加以抗拒。

最後是政府妥協,雖削減了其他各種肥料補貼但是尿素的補貼依舊,因為生產尿素的廠商力量最大著力最深。這種政策下,大部份的廠商自然轉而生產尿素,造成其他肥料的生產減少、價格上升。

長期下來印度的農地土壤和水即因大量使用化肥受到高度污染,新政策造成農民偏愛較便宜的尿素,放棄使用價昂的鉀肥和磷肥,不均衡的養分令土壤和水的品質更加惡化。農民應對不良的土壤,則是施用更多更多的尿素來刺激生產。以印度兩大糧倉的哈亞那省(state of Haryana)為例,根據印度肥料期刊(Indian Journal of Fertilizer)的統計,2009年3月時,施用的氮肥是鉀肥的32倍,旁遮普(Punjabi)則是24倍,都遠遠超過專家推薦的4倍。更嚴重的是,土壤的惡化最後造成收成不增反減。曾經引以為傲的綠色革命,每單位的生產量竟然變成不如臨近落後的巴基斯坦和東巴。

政府見狀亦減少了尿素補貼,希望遏制過度施用,改而鼓勵農民使用磷肥和鉀肥,但是為時已晚,國內的這類工廠所剩無幾,政府只得動用外匯自外國引進數百萬噸高價的鉀肥和磷肥。縱然採取這種補救措施,也無法估計要經過多少年才能凑效。

化肥價格的提高,變成生產成本的提高,再度禍及農民。許多人要不是面臨破產,不然就改種棉花之類的經濟作物,於是,全國的糧食更加短缺。

綠色革命另一要素「水」,也成了印度的另一夢魘。不管是地上或地下的水,使用大量化肥和殺蟲劑的結果,都受到超標污染。連人喝的自來水也含有超高的鉛和鎳。而且,大量取水灌溉的結果,造成地下水位每年減少一米到五米不等。臨海的省份,地下水位下沉可能會使得海水滲入,會導致農業用水和食用水都不能利用。

2006年,澳洲運糧船Furnace,自澳洲載了50萬噸的小麥駛入晨耐港,為印度的綠色革命敲了警鐘,當年印度糧食產量嚴重不足,輸入了350萬噸的小麥。此後,自外國輸入糧食成了常態,印度的綠色革命似乎賠上了天然資源而沒得到預期的豐收。

想以科技進步改變自然生態來造福人類,一直是人類的希望和夢想。從印度的例子,可以見到高科技帶來的福利往往不及留給後代的禍患,高科技政策往往只是進步的幻象,帶給政客短暫炫耀的政績,博得選票,可是社會和人民遲早得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這是人民必須嚴肅省思的課題。

※取材自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BBC News

※本文轉載自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網站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