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1.10.2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核災之後 要花多少錢收拾殘局?

314日本第一核電站3號機爆炸現場。圖片轉載自美國中文網

福島核電廠事故,東電應該要賠償多少?日本政府委託的公正第三方在9月底提出了報告。根據這份報告,東電目前應負擔的賠償總金額是4兆5402億日圓。這份報告從(一)日本政府救災的花費、(二)農林漁和觀光業等遭受的「風評損害」、(三)民間企業銷售和調配物資的間接損失,三個方面估算金額,並且假設遭疏散的15萬餘災民在未來兩年內仍會持續得到賠償的救濟。

核電廠事故留下來的污染仍然需要全民買單。日本環境省在9月29日公佈了下個年度的預算案,金額是1兆1338億日圓,是今年度預算的5.5倍,其中八成用來進行清理輻射污染等等災後措施。這次核災中受到輻射污染的土壤有2900萬立方公尺,分佈面積幾乎等同於一個東京。環境省指示,各地方政府必需把包括土壤在內的輻射污染廢棄物留置在當地三年,預算案提撥了20億日圓作為研究輻射污土的中期貯存手段的調查費,但是興建貯存設施的費用目前還拈不出來。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核災防治重點區域 日本擬擴大至方圓30公里

透明的恐懼:福島真相

輻射進餐桌

核災後的健康影響

台知園區計畫5進都委會 竹北農民籲兌現保農政策
 

本報2011年10月2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陳錦桐攝影

計畫範圍廣達447公頃,其中99%為特定農業區,位於新竹縣竹北市的「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21日再進內政部都委會專案小組審查。審查會前,數百位來自當地居民到營建署前,支持計畫的促進會民眾以及反對徵收的自救會成員各據一方表達立場。竹北璞玉自救會成員再度要求廢止缺乏公益性與必要性之台知園區,保障農民身家財產,並確實落實國家優良農地保護政策。

精采內文

綠色電報∣牧業消耗了多少地球資源?

作者:方志豪

我們每天吃了多少的肉類食品?每生產一塊肉需要消耗多少資源?牧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是否為交通工具、工業以外的主要來源?

西元2010年世界人口已經超過68億人,人口以外還有將近10億頭豬、13億頭牛、18億頭羊及154億隻雞,瓜分著地球上有限的資源,並且畜牧業作為飼料的穀類就占了全世界1/3糧食的產量。

2006年世界農糧組織(FAO)發佈的一項報告表明:「生產肉類排放了全世界14%~22%的溫室氣體。」其中牛肉產生的溫室氣體佔畜牧業排放量的3/4,生產1公斤的牛肉產生的溫室氣體是同樣重量雞肉的13倍,花生的57倍,且需要15,000公升的水。舉例:為了提供一個230公克重的漢堡肉餅,總共釋放的溫室氣體,相當於一輛1,000磅重的轎車行駛16公里路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量。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福島核災後的日本,對再生能源開發更加積極,除了地熱、風力和水力,也將嘗試潮流發電,但是在靜岡的沼氣發電不如預期,原因是日本溼氣太重,機械故障頻傳,運轉率隨之降低。

亞洲大黃蜂殺手大軍,橫掃法國後進軍西班牙,並有極高機率西進英國。這不只是小蜜蜂之間的戰爭,要是傳粉昆蟲們都深受其害,光是英國,人類估計將損失每年4億4千萬英鎊。

印尼蘇門答臘輕判虎皮走私者,只監禁3年,併科罰金335美元,引起關心保育人士的譁然,他們認為輕判盜獵者起不了威嚇作用。而台灣也因居全球第四大鯊魚捕殺國家,遭到國際指責,雖然漁業署連忙回應,明年元月起將實施「鰭不離身」措施,管制我國漁船獵捕鯊魚、鮪魚,但最重要的還是全民應該一起拒絕食用魚翅,消滅「台灣黑光」。像浴火重生的偶像藝人Selina婚宴中將沒有魚翅,希望粉絲們一起響應,分享永續海洋生態及生命的幸福。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徹底檢討吞食農地的制度性缺口

作者:廖本全(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長期以來,台灣農鄉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工具,農業淪為都市文明的附庸而始終不被肯定,農鄉不僅是提供糧食的「糧倉」,以及提供都市勞動力的「人倉」,更成為都市與工業發展搶地的「地倉」及搶水的「水倉」。而農業主管機關(行政院農委會)亦成為行政體制中弱勢甚至「示弱」的附庸。

現階段農地面對外在力量的挑戰主要有二,一是以都市或工業發展之名,變更農業用地為都市或工業用地,鯨吞完整農地。第二是以農舍興建之名,興建豪華住宅,蠶食農地。此二挑戰將造成台灣農地與農糧危機,且事實是,台灣早已處在危機之中。

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水泥石階「再」見.還我友善步道

主辦單位:千里步道籌畫中心、步道志工、荒野保護協會

2002年中國時報刊登了一篇「登山步道,生態浩劫」一文,是山友林宗弘「憑著自己膝蓋疼痛的直覺寫下的,還沒找出什麼醫學根據,卻踩到了全台灣數十萬登山客的『痛腳』。」他這麼說著。

後來幾年政府開始重視步道的生態工法,林務局更整合相關單位,共同建置全國步道系統,發起步道志工工作假期,加強建置發展之廣度與深度。 然而,近期山友們卻在雙北市郊山發現步道工程又興(包括:翠山步道、福州山、銀河洞…等案例),許多工程設計仍為傳統的水泥工程思維,防不勝防。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