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12.1







近期活動

基改科技與食品安全論壇
2011世界公視大展精選「秘密與真相」 高雄隆重登場
【成功旅社‧百看溪州】老照片展(12/3~12/31)
第二屆永續物質管理國際研討會(12/2截止)
《好國好民》放映座談會
龍鑾潭濕地經營管理論壇
年年有魚-海洋保育從海鮮選擇開始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活動特區

2011環境教育研討會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環境資訊中心「新聞摘錄志工」 強力徵求中!
環資永續發展支持者網絡行動徵求志工(12/15截止)
和舒米恩一起守護杉原灣 送您名人簽名反美麗灣頭巾!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透明恐懼來襲 達悟人淚批台電隱瞞輻射外洩

張武修2000年研究銫137採樣圖,其中B17(芋頭田)達23.6 Bq/kg、B16(馬鈴薯田)達30.7 Bq/kg

台電繼核一、二蓋核廢料乾式貯存場解決用過核廢料貯存問題遭新北市民抗議,最近又意外爆出貯存在蘭嶼的低階核廢料造成當地輻射外洩事件,並因不願公開詳細的檢測報告,引起蘭嶼居民不滿。昨(11月30)日環保團體與蘭嶼住民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來自達悟族人希婻‧瑪飛洑即質問,「蘭嶼人到底做錯了什麼,讓中華民國政府把世紀毒物放在蘭嶼?」呼籲政府盡速廢除核能發電、核廢料移出蘭嶼,讓族人不再活在恐懼之中。

由於核廢料與核電廠週遭輻射量調查等相關研究計畫,攸關人民健康甚鉅,昨日立院經朝野協商已通過一項主決議,要求台電公司所委託學術單位或各機構之相關研究計畫,應依資訊公開法,依法公佈提供全民了解與監督,不得以任何藉口,簽訂「保密條款」而拒絕公開。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蘭嶼輻射檢測 微量放射物質增加 原能會:低於法定調查值

前環保署長張國龍:低放射性核廢場 危險性高

台電要蓋乾式貯存池 環評:缺核安報告以後再說

蘭嶼貯存場10月完成核廢料檢裝

環球360°∣氣候談判20年:分歧加劇,世界堪憂

作者:喬伊迪普‧格普塔

聯合國氣候峰會本週一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召開。然而,重量級的國際會議中很少有像這次一樣,在各方的相互指責聲中拉開序幕。自從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談無果而終後,去年召開的坎昆會議中,人們所做的重拾全球氣候談判的努力,如今也面臨著終止的危險。

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很簡單。應對全球變暖的問題就需要對碳排放加以控制。而以中國和印度為首的發展中國家的態度很明朗,那就是,富裕國家必須承擔主要責任。畢竟,自工業化時期以來,大氣中增加的碳絕大部分都是由富裕國家造成的。而富裕國家卻同樣認為,就新興經濟體國家目前的碳排放增長速度而言,任何單邊行動都不足以解決問題。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一大排放國,印度位居第四。但是,就人均排放而言,這兩個國家卻只是第二大排放國美國的一小部分。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今天全台天氣變冷了,想必大家想起火鍋就食指大動,有沒有可能吃的環保健康又幸福呢?環保署向大家提倡「多吃蔬食少吃肉」,還提供食譜,希望計畫今晚揪團去麻辣鍋大吃一頓的朋友們,考慮一下唷!但在這個猩球上,仍有人卻面臨挨餓的危機,因應2012年預期的糧價上漲,印尼政府已經在研擬糧食危機管理草案

中國環保部宣布,最少有488個外來物種已入侵中國,官員認為情況嚴重,恢復不太樂觀。入侵物種將本土生物的生存空間擠壓,使得生態處於失去平衡,是嚴重的危害!但我們彰化市票選出外來種的美人樹為「市樹」,並打算加強種植,但美人樹有帶刺、樹幹太大、淺根等缺點,甚至果實會隨著棉絮到處飄,影響民眾健康的缺點,值得關注。

西班牙動保團體將72隻米格魯救出實驗室,牠們終於見到了太陽公公,半年來這些小狗已陸續獲得收養。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沒有永續發展的十年承諾(上) 黃金十年的漂綠大戲

作者:趙家緯(綠盟能源與氣候變遷小組召集人)

若欲檢驗馬政府是如何面對永續發展的挑戰,其近期公佈的「黃金十年」的政策內容,提供了我們討論的基礎。在其「永續環境篇」中,其提出了「綠能減碳」、「生態家園」、「災害防救」三項施政主軸以及洋洋灑灑數十項策略。但仔細爬疏各策略的實質內容,卻發現許多屬於「科長級」的管考項目,卻也塘塞於其中,例如「推廣商品環保標章」,或是「加強噪音查緝,推動「寧靜標章」、「寧靜家園」運動」之類。除此以外,諸多提出的策略根本是屬於「青年十二守則」型的宣示,而無政策延伸效果,例如「擴大自然教育中心,培養國民愛護自然之情懷」、「村村里里有防災專員,家家戶戶有疏散避難地圖」之類。然若檢視其提出稱得上「政策」的施政目標與策略,卻發現與其實際作為相互矛盾。

精采內文

論壇∣沒有永續發展的十年承諾(下)十年政綱的許諾與失落

作者:趙家緯(綠盟能源與氣候變遷小組召集人)

於民進黨蔡英文主席所主導的十年政綱中,其不但將「我們必須揚棄唯GDP 成長主義,改以創造就業、提高所得、提升生活品質的經濟發展目標」列為施政主軸。更於環境篇的核心理念中,明指「台灣必須調整過去『唯開發主義』的思考模式,轉向為『以生態為中心』,並以『調適』作為新的核心價值。」上述彷彿取自「NGO環境會議共識結論」的字句,一反過往的選舉白皮書中,常見的「環保與經濟兼容並顧的平衡點」陳腐論調,的確讓整個十年政綱的視野與高度有所提昇。

而在綠色經濟方面,不僅在環境篇中,提出要以「綠色新政」重新思考國家在環境資源上的管理。而在能源篇中,亦將「調整產業政策,推動綠色經濟」列為政策主張。其在科技篇與區域發展篇中,亦指出「建構永續發展的應用科技與綠色經濟模式」以及「於五都同步發展綠色經濟,以打造聯合國認定的國際綠城市」均為其重點。此舉亦與過往將環境議題限縮於環境政策政見之中,缺乏與其他政策的整合,而有所不同。

精采內文

 

透明恐懼來襲 達悟人淚批台電隱瞞輻射外洩

本報2011年12月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

希婻‧瑪飛洑(左)批判台電以核廢料補助金等措施綁架人民,輕易取代了本應由國家負責照顧人民的福利政策。(台灣輻射安全促進會提供)台電繼核一、二蓋核廢料乾式貯存場解決用過核廢料貯存問題遭新北市民抗議,最近又意外爆出貯存在蘭嶼的低階核廢料造成當地輻射外洩事件,並因不願公開詳細的檢測報告,引起蘭嶼居民不滿。昨(11月30)日環保團體與蘭嶼住民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來自達悟族人希婻‧瑪飛洑即質問,「蘭嶼人到底做錯了什麼,讓中華民國政府把世紀毒物放在蘭嶼?」呼籲政府盡速廢除核能發電、核廢料移出蘭嶼,讓族人不再活在恐懼之中。

10月26日海洋大學舉辦的一場國際研討會中,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扈治安在發表論文時揭露,今年偵測到蘭嶼核廢料貯存場外圍有人工核種鈷60劑量為6.5 貝克/公斤(Bq/kg),銫137為32.9 Bq/kg,而原能會管制標準為鈷60為110 Bq/kg,銫137為20.9 Bq/kg。對此,台電公司只在發新聞稿表示「對於環境安全影響甚微」,卻不願把偵測資料的細節完整公開。

希婻‧瑪飛洑形容,台電以核廢料補助金等措施綁架人民,輕易取代了本應由國家負責照顧人民的福利政策。「蘭嶼人認為自己沒有核廢料就無法生存時,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到底是誰造成的?」認為台電不願意公開資訊、也無能處理核廢料,置蘭嶼人於不顧。

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一級致癌物質的銫137半衰期達30年,會隨皮膚、呼吸及飲食進入人體,並會在人體軟組織、脂肪組織中累積,影響人體健康甚鉅。根據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張武修的研究,10年前的調查就發現多處採樣點、包括馬鈴薯田與芋頭田內的銫137異常,最高甚至超過70 Bq/kg;他表示,近3年來原能會公告的調查結果也顯示不斷升高。

張武修指出,蘭嶼地區的銫一三七偵測異常,其實不只是近年的事,在十年前就開始有跡象。(台灣輻射安全促進會提供)張武修認為,應掌握蘭嶼居民的健康狀況,了解到底受了多大輻射污染。並至少要有系統地針對土壤、岸沙、青苔以及居民生活周邊的農田、飲水進行全面測量,而且必須交由第三客觀中立的單位來進行調查。

台電核能後端營運處副處長李清山回應時表示,此項檢測是例行檢整作業,在取桶開蓋的過程處理桶數多、時間長,難免有微量放射性粉塵飄到貯存場區;堅稱並非意外狀況的外洩,而且數值遠低於法規標準。

李清山強調,現行針對銫137在「底泥」中的偵測規範標準740 Bq/kg,扈治安報告中所偵測到的量遠低於此。張武修不同意此項說法,他認為扈治安的測量點是針對從排水溝出口到海岸邊的泥土表面,並沒有挖洞去測量底部的「底泥」,台電不該使用底泥的法規標準來比較。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則拿出台電「放射性廢棄物政策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指出,貯存場壕溝底部距離地下水僅3公尺距離,而蘭嶼高溫、潮濕、多鹽分,不少核廢桶已有剝落鏽蝕情況,再加上當地時常有地震、落石,質疑蘭嶼核廢料貯存場的安全性。

立院主決議:台電應公開報告

由於核廢料與核電廠週遭輻射量調查等相關研究計畫,攸關人民健康甚鉅,昨日立院經朝野協商已通過一項主決議,要求台電公司所委託學術單位或各機構之相關研究計畫,應依資訊公開法,依法公佈提供全民了解與監督。

該決議強調,尤其是核電廠、核廢場附近,輻射量對於社區居民等利害關係人,更是攸關身體健康的生命大事,台電公司不得以任何藉口,簽訂所謂「保密條款」而拒絕公開。

※ 張武修1999年研究銫137採樣圖,其中A3 採樣點56.8 Bq/kg、A4 採樣點 77.3 Bq/kg,另有多處高達20 Bq/kg:

※ 張武修2000年研究銫137採樣圖,其中B17(芋頭田)達23.6 Bq/kg、B16(馬鈴薯田)達30.7 Bq/kg:

Top

 

環球360°∣氣候談判20年:分歧加劇,世界堪憂

作者:喬伊迪普‧格普塔

图片来源:UNclimatechange聯合國氣候峰會本週一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召開。然而,重量級的國際會議中很少有像這次一樣,在各方的相互指責聲中拉開序幕。自從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談無果而終後,去年召開的坎昆會議中,人們所做的重拾全球氣候談判的努力,如今也面臨著終止的危險。

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很簡單。應對全球變暖的問題就需要對碳排放加以控制。而以中國和印度為首的發展中國家的態度很明朗,那就是,富裕國家必須承擔主要責任。畢竟,自工業化時期以來,大氣中增加的碳絕大部分都是由富裕國家造成的。而富裕國家卻同樣認為,就新興經濟體國家目前的碳排放增長速度而言,任何單邊行動都不足以解決問題。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一大排放國,印度位居第四。但是,就人均排放而言,這兩個國家卻只是第二大排放國美國的一小部分。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展開的談判已經持續了17年之久,並且還將繼續下去。目前,這些談判取得的一個顯著成果就是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對富裕國家的減排義務做出了法律規定,要求他們在1990年的基礎上降低碳排放。議定書的第一個承諾期將於2012年12月到期。而哥本哈根峰會後,發達國家卻拒絕就第二承諾期做出承諾。

各種跡象表明,這些國家將會在這條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美國自始自終就未曾批准該協議。而曾經在推進協議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日本如今卻拒絕進入第二承諾期。日本全球事務審議官平松賢司表示,「我們呼籲建立一個包括所有國家的全面的新的全球框架。」

2009年中旬以來,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一些發展中大國一直試圖打破僵局,承諾對各自的碳強度進行消減。雖然他們明白,要想趕上發達國家的生活水準,他們的工業化水準還差的很遠。也多虧了他們做出的這些努力,聯合國才不至於在哥本哈根會議上顏面掃地,才能夠宣佈坎昆峰會圓滿成功。可是如今,發展中國家的觀點似乎也在改變。他們覺得沒有必要再做出讓步了。因為,無論怎樣,富裕國家依然不同意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做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承諾。

因此,發展中國家開始拒絕做出退讓。印度環境部長嘉彥緹•納塔拉吉近期就表示,「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它是其他一切問題的先決條件。」然而,美國、日本、加拿大、以及俄羅斯等國卻宣稱,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大國如果不做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承諾的話,他們也不會採取任何動作。就這樣,在相互的指責中,談判陷入了僵局。

這種情況下,今年峰會的東道國南非的處境就非常尷尬。因為,沒有一個東道國希望會議砸在自己手上。可是如今,大概也只有像納爾遜•曼德拉那樣,獨具政治風範的領導人才能令氣候談判重整旗鼓。根據聯合國的規定,每份協議都必須在193個成員國之間達成共識。UNFCCC執行秘書長克莉絲蒂娜•菲格雷斯還是指望能夠複製出193位納爾遜•曼德拉吧。

當各國互相推諉躊躇不前的時候,人類行為所導致的氣候變化也愈加證據確鑿。世界氣象組織(WMO)不久前剛剛公佈的報告顯示,溫室氣體所導致的熱效應在1990年至2010年期間增加了29%,其中二氧化碳占80%。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已經從工業化時代初期的不足250PPM上升到如今的389PPM。WMO總幹事蜜雪兒•雅羅在公佈報告時表示,「即便我們從今天起就停止排放溫室氣體——儘管事實遠非如此,這些氣體依然會在大氣中逗留數十年,因此,還會繼續對地球和氣候的平衡造成影響。」

早在2007年,由氣候科學各領域的所有傑出專家所組成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就曾警告說,各國政府應盡一切力量,將全球溫度上升幅度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上的2攝氏度以內,因為任何超出這一幅度的溫升都有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然而,各國政府卻罔顧這一警告,依然躊躇不前。國際能源署(IEA)首席經濟學家法提赫•比羅爾最近就表示,「如果我們無法達成一份能夠在2017年之前生效的國際協議的話,(將溫升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的)大門就永遠地關上了。」

這麼說的原因就是,平均溫升並不等於世界各地有著相同的溫升幅度。如果溫升幅度一致的話,情況相對就簡單得多。不僅如此,實際上,世界很多地區還會樂於如此。然而,正如IPCC在上周公佈的一份報告中所指出的那樣,溫度升高就意味著暴風雨、洪水、乾旱等極端氣候不僅會愈加頻發,而且其程度也將更加劇烈。該報告還預測,高溫和強降雨的侵襲也將更加頻繁。目前,變化已經開始。100多位科研人員和政策專家在經過兩年的研究後認為,溫室氣體排放導致氣候發生極端改變的可能性至少為66%。

菲格雷斯表示:「 IPCC新發佈的報告非常明白地提醒我們: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以及由此帶來的全球平均氣溫的升高已經導致了洪水和高溫的頻發。而且,如果我們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置之不理,那麼洪水和高溫的發生將更加頻繁,程度也將更加嚴重。我們的世界是否具有更強的氣候適應能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降低排放的速度,同時也取決於我們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為發展中國家中那些貧困、脆弱的人們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援和技術支持,幫助他們應對不可避免的情況的發生。」

「因此,參加德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國家必須敲定去年在墨西哥達成的制度框架,幫助發展中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可怕後果、並控制其排放。而且,為了控制全球排放,各國必須對《京都議定書》的未來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並且找到一個合適的途徑,達成一個範圍更廣、標準更高、約束力更強的全球氣候變化協議。」

她的話得到了環保主義者的回應。綠色和平組織國際氣候政策協調員托芙•瑪利亞•萊丁說:「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明確指出了我們必須面對的事實——氣候變化不僅引發了極端氣候現象,還使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衝擊不斷升級,而發展中國家正在越來越多地承受著這種衝擊。」

「以減排為宗旨的國際氣候磋商持續了20年。而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我們不再需要報告或者研究來證明採取行動的必要性了;依賴於化石燃料已經使我們盲目地走向了懸崖邊緣。」

現在,絕大多數科學家都清楚地認識到人類正在引起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已經產生了非常嚴重的不良影響,而且這種不良影響很有可能日趨惡化。然而,儘管如此,那些參加主要經濟體論壇的官僚主義者們於11月中旬在美國開完會之後,並沒有就各自政府將採取何種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達成任何協定。

事實上,有報導稱,對於在2020年之前就氣候問題達成任何有意義的全球協議,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徹底不抱任何希望。而一些相對樂觀的國家則將希望放在了2016年。

針對這類報導,小島嶼國家聯盟稱:在這一問題上,任何一絲耽擱都是「不計後果和不負責任的」。小島嶼國家聯盟中不乏那些深受全球變暖所致海平面上升威脅的國家。但是,各種跡象表明,各國政府都打算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與此同時,國際能源署報告稱2010年全球化石燃料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上一年增長了5%以上。

相關文章

氣候專家談:過去一年中 2011年11月22日

氣候變化沒有B計畫 2011年11月21日

中國面臨的氣候風險日趨嚴重 2011年11月9日

※文章來源:www.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11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1年11月24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冬令蔬食火鍋大PK 為您Hold住健康與環保

本報2011年12月1日台北訊,王鎮中整理報導

環保署於召開「替地球降溫,幫自己減重」記者會,邀請健康蔬食料理專家張翡珊老師及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主任曾明淑副教授,來為這個冬季打造一個低卡低碳的「冬季戀鍋」。為了減少身體負擔及推廣低碳愛地球,環保署特別推出國產低卡低碳蔬食的「冬季戀鍋」:「清甜水果鍋」及「元氣養生鍋」食譜,希望從「吃」開始減碳,除選用國產食材,減少長途運輸及冷藏的能源消耗,間接減少碳排放量外,同時鼓勵「多吃蔬食少吃肉」,改變民眾飲食習慣,達到健康環保的概念。

這幾年的冬天,氣候異常,極端的氣候發生頻率增加,所以我們常聽到國外暴風雪侵襲消息,造成人命及財產的損失;而國內以往偶然發布十度以下的寒流特報,已變成常態,電暖器、羽絨衣等禦寒商品大賣;另外火鍋店或販售的火鍋料,也因此賣得「強強滾」,加上冬令進補中,又多以肉類、內臟類為主要材料,以一個女性一天只需要1,500卡的熱量來看,保守估計1人份薑母鴨就至少有500卡以上,光一餐就等於吃了將近2碗白飯。結果,使得原本普遍營養過剩的現代人,冬季結束,就有一大票人要減重,實在傷身又傷財。

環保署也提醒民眾,除了選用當季國產的食材外,掌握節能烹調原則料理也是一大重點,所以,環保署也特別根據國人的飲食習慣、主要食材及烹調方式,彙整編撰一本「國民低碳飲食選擇參考手冊」,可在環保署綠網的低碳活動平台下載參考,其他相關食譜資料,也可以到環保署綠網下載:http://ecolife.epa.gov.tw/cooler/。讓我們一起用健康、美味、低碳來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現場蔬食Buffet(以30人份為例),餐點3道:

元氣早餐 水果燕麥粥

主材料 粗燕麥:300g 、細燕麥:300g
大薏仁:600g 、杏仁粉:300g
副材料 芭樂半斤、蘋果半斤、綜合堅果300g +蔓越莓果乾300g(依個人喜好自由搭配)

作法

◎  大薏仁蒸熟備用。
◎  把6000 cc的水煮開,加入蒸熟的薏仁略煮約3分鐘後,放入粗燕麥煮3分鐘,再加入細燕麥煮至一分鐘關火再加杏仁粉,燜20分鐘放涼後,加綜合水果即可。
刀工 芭樂、蘋果切小塊
口味 燕麥杏仁香味
烹調方式 煮後燜
食材特殊處理 ◎ 粗燕麥要煮過才會軟,口感才會更佳。
◎ 薏仁可任選大薏仁或小薏仁。
◎ 杏仁粉可自由喜愛加或不加。
◎ 水果類可自由搭配,但顔色要出來。
◎ 綜合堅果、乾果類可自由調配。
◎一人份熱量約288大卡

幸福甜品 QQ黑木耳汁

主材料 乾黑木耳:4兩、紅棗:30粒(去籽)、老薑/片:7片、水 : 10000cc
作法 所有食材泡開,洗淨備用。乾黑木耳切小片,紅棗、老薑,冷水10000cc用果汁機分次打勻。這些量約10人份電鍋的3份。放入電鍋,外鍋放300cc水 蒸熟有稠狀即可。
刀工 乾黑木耳切小片、紅棗去籽
口味 綜合味
烹調方式 蒸
食材特殊處理 ◎ 刀工會影響入果汁機打勻時間,建議切小塊。
◎ 蒸熟後分裝可放冷藏,要食用時再取適量回蒸或隔水加熱,但不建議冷飲因為材料有老薑。
◎一人份熱量約18大卡

樂活麵點 苦茶油拌麵

主材料 苦茶油500㏄、老薑約半碗150g、醬油膏200㏄、全麥細麵2斤
作法 冷鍋入苦茶油,以小火把薑炒至微焦黃﹐再關火加醬油膏即可。
刀工 老薑洗淨去皮切小粒。此道要用老薑才有味道,不能選用嫩薑
口味 苦茶油特殊清香
烹調方式 炒後拌
◎一人份熱量約297大卡

【幫地球降溫  替自己減重】一日蔬食食譜

冬令蔬食鍋物-小家庭份量(約4-6人份)

清甜水果鍋
湯底材料:番茄300g、水梨300g、黃豆芽100g、紅蘿蔔100g、高麗菜100g、腰果100g

元氣養生鍋
湯底材料:牛蒡300g、紅棗20g、當歸一片(約20g)、紅蘿蔔100g、高麗菜100g、腰果50g

火鍋配料:根莖類 南瓜300g、蓮藕300g,瓜果類:大黃瓜200g、大頭菜200g,豆莢類:秋葵100g、甜豆100g,筍類:玉米筍50g、玉米100g,葉菜類:綠花椰100g、青江菜100g,五穀雜糧類:大紅豆100g(煮熟)、菱角200g,菌類:黑/白木耳各50g,豆製品:豆腐100g、豆包100g,海藻類:海帶結50g,菇類:杏鮑菇100g、新鮮香菇100g,全麥麵條-400g、葡萄籽油3t。

◎一人份熱量約560大卡

自製創意沾醬

以下4種醬的量,大約都是一碗的量(約250 c.c.)
● 麻辣醬(煮)
材料 香油80㏄、花椒粒50公克、辣椒末50公克、白胡椒粉5公克、
醬油80㏄、糖10公克
作法 冷鍋加香油開小火把花椒粒炒香後撈起加辣椒末略炒關火後放醬油、胡椒粉放涼即可。
適用 水餃醬、火鍋沾醬、醃料(大白菜、高麗菜)
◎一人份熱量約204大卡
● 味噌醬
材料 細味噌、水、糖、糯米醋
作法 細味噌先用水稀釋再加調味料即可。
細味噌6T、水100㏄、糖1T、糯米醋1T(視不同廠牌味噌鹹淡不一樣,糖份可做增減。)
適用 燙青菜、水餃醬、火鍋沾醬
◎一人份熱量約49大卡
● 海苔醬
材料 海苔片3片、糯米醋1T、薑泥1t、香油1t、醬油1T、糖2t
作法 海苔剪片加水100㏄泡軟加薑泥、糯米醋調味料拌勻。
適用 水餃醬、火鍋沾醬
◎一人份熱量約23大卡
● 蕃茄柚香醬
材料 葡萄柚、檸檬汁、蕃茄醬、黑胡椒粒、鹽、糖、橄欖油、九層塔
作法 葡萄柚洗淨挖果粒擠汁,檸檬洗淨擦乾擠汁,九層塔洗淨擦乾切末。葡萄柚12T、檸檬汁2T、蕃茄醬4T、黑胡椒粒1T、糖2T、鹽1t、橄欖油2T、九層塔末5g約1t食材拌入調勻。
適用 水餃醬、涼麵醬、生菜沙拉醬
◎一人份熱量約113大卡
補充:1T(1大匙)=約15 c.c.   1t(小匙)=約5 c.c

Top

 

糧價看漲 印尼擬糧食危機管理方案

本報2011年12月1日綜合外電報導,潘忠廷編譯,莫聞審校

世界銀行印尼資深經濟學者Sjamsu Rahardja(圖片節錄自VIVAnews報導)因應2012年預期的糧價上漲,世界銀行要求印尼政府研擬糧食危機管理草案。

根據印尼權威雜誌TEMPO Interactive 報導,世界銀行印尼資深經濟學者Sjamsu Rahardja,日前於雅加達公開表示,「就算世界糧價並未如預期上漲,該草案仍有其設置的必要性。政府相關部門應針對各項可能造成糧食危機的跡象,進行控管並研擬對策。然到目前為止,仍看不出印尼政府對於生態劇變與蟲害,對糧食產量所造成的影響有任何作為。」

報導中說,在此之前,印尼財政部政務局長Bambang Brodjonegoro 表示,「政府監控糧價上漲時才發現,背後成因在於供量減少,而非消費量增加。為預防糧價上漲,政府已準備15兆印尼盾作為白米津貼,若仍不足將從財政風險儲備金裡動用2兆印尼盾。政府也將視情況進行糧食補貼,不排除向海外機構進行貸款。」

※ 參考資料:TEMPO Interactive報導

※ 本文同步刊登於印尼環境資訊中心臉書平台

Top

 

中國環保部:488個外來物種已入侵中國

摘錄自2011年11月30日中國經濟網北京報導

現在中國國內入侵物種有多危險?對於這個問題,中國國家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生物安全管理處處長王捷指出,情況嚴重,恢復不太樂觀。

最近一次調查,外來入侵物種有488種。王捷說,這個數字顯然是保守的,因為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個潛伏期,潛伏到一定程度,會有一個大爆發大流行。

全中國外來入侵物種整體形勢非常嚴重,特別是西南地區和沿海地區。互花米草當年引進時,是為了護堤岸的,但是現在已經被引種到其他的地區,包括廣西的北海等,互花米草泛濫成災,影響了當地生活生產,包括影響環境非常嚴重。

水葫蘆也是作為飼料引進,但是它現在又到處生長,在南方地區長勢非常迅猛,此外還有水花生,也是大面積爆發,已經影響當地漁業生產、堵塞水面交通。

王捷:入侵物種的主要侵害是對於自然生態系統,因為入侵以後,會把其他本土的生物多樣性破壞,把別的物種生存空間擠壓,消滅其他物種。這樣使得生態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失去了平衡,這是最大的危害!

第二個危害主要是對農業生產。像紫莖澤蘭到處瘋長,特別是在西南地區。

Top

 

彰化「市樹」美人樹…外來的ㄟ

摘錄自2011年11月30日聯合報彰化報導

彰化市市民票選,選出山櫻花為「市花」、美人樹為「市樹」,彰化縣私立精誠中學生物老師李志穎獲知後,他說,市樹、市花應代表著彰化市的特色,尤其選出外來的美人樹做為市樹,會笑掉人家大牙。

市公所在票選市樹時,原本列出的三、四種本土樹種,得票都不高,市樹由美人樹以1007票奪冠,市花得票最多的是山櫻花917票。市府表示未來將選擇適當地點加強種植,營造城市花園景觀,並結合文化特色、地方產業帶動觀光與經濟發展。

市公所農業課表示,美人樹於秋至初冬或夏至秋季綻放粉紅花朵,在秋天蕭瑟風景中添增幾許鮮豔的色彩,建國南路兩側栽種最多;山櫻花為台灣原生樹種,適合中部氣候,花期為1月至3月,常見於八卦山脈、139線。

因評選機制有問題,市民才會只看市公所提供的漂亮圖案,選出外來種且普及性不高的美人樹做為市樹,此外,美人樹還有帶刺、樹幹太大、淺根等缺點,甚至果實會隨著棉絮到處飄,影響民眾健康。

Top

 

72隻米格魯被救出恐怖實驗室 多數從未見過陽光!

摘錄自2011年11月30日ETTODAY報導

一群雄性的米格魯(小獵犬)被關在西班牙一處實驗室裡不見天日。 日前重獲自由, 走出戶外,許多小獵犬甚至是生平第一次看到外面的陽光。

這家西班牙的工業實驗室因為歇業,讓這72隻小獵犬終於被「動物救援媒體教育組織 」((ARME)救出。 其中大部分從未曾離開過牠們的籠子。

ARME「小獵犬釋放行動」的發言人史密斯(Gary Smith)說:「每隻狗被單獨關在一個籠子裡 ,每個房間裡放了10個籠子。他們從未曾跟別的狗狗有過互動,迄今大半輩子都是被單獨關起來的。」

這次救援行動是在今年6月發動的,狗狗重獲自由後,影片馬上被PO上YouTube。自上星期被救後,其中40隻已抵達美國洛杉磯,等待愛狗人士收養。其餘的狗,全部都是大約4歲至7歲大,都是在實驗室出生的,牠們已被歐洲的善心人士收養。

Top

 

論壇∣沒有永續發展的十年承諾(上) 黃金十年的漂綠大戲

作者:趙家緯(綠盟能源與氣候變遷小組召集人)

取自「台灣加油讚」官網「633跳票!」「農地上蓋豪宅!」「米酒總統!」,隨著大選日的逐漸逼近,各齣選戰大戲,不斷搬演。然當台灣社會關注著2012年1月14日的台灣總統與立委投票日,卻絲毫不覺在140天後的6月4日,將有另一場攸關全球永續發展的大事- 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舉行的第三次的永續發展高峰會。

Rio+20:邁向綠色經濟的制度建置

此次「里約後20」(Rio+20)的會議主題有二:「綠色經濟」以及「永續發展的組織架構」。聯合國選擇綠色經濟作為議題主軸,主要是要倡議一個能真正增進人類福祉與社會公平,並同時顯著降低環境風險與生態匱乏性的經濟典範,以取代傳統惟GDP成長,卻遺留下龐大生態債務的褐色經濟觀。如聯合國規劃署在今年二月出版的《邁向綠色經濟:實現永續發展與消弭貧困的路徑圖》(Towards a Green Economy: Pathway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Eradication) 報告中,既指出自現在起,若每年能多將全球GDP的2%,投資於「保護農業、漁產、水、森林等自然資本」以及「增進經濟體的能源與物質使用效率」相關措施上,則可使全球的生態足跡與水資源的耗用量,相較採行褐色經濟成長路徑下,分別降低48%與20%,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今日削減1/3,逼近避免增溫2度的目標。而在社會面上,則可兼顧千禧年發展目標的達成,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以及削減營養不良的問題。

但上述的目標,需要諸多的政策工具之配合,而這些政策工具,則需在一意識到永續發展為其主要目的的政府組織架構下,方能實踐。而此次「里約後20」(Rio+20),在「永續發展的體制架構」則著眼於現行聯合國系統內以及其餘跨國組織的體制內,是否能因應永續發展所需。例如是否需要成立類似世界衛生組織般的世界環境組織,或是如何強化現行聯合國環境規劃總署的權力,以及促使WTO對環境與貿易議題相關性的重視。然在國際層級以外,其亦重視在國家與地方層級上的體制架構。例如在籌備委員會提出的報告中,既指出雖然各國紛紛提出了國家永續發展策略,但因經濟部門根本對此策略的忽略,使其鮮有效力。

然從籌備委員會的報告中,尚無法理解此次峰會能有何不同,是否能帶來新的全球環境政策的產出。然而歐洲議會日前提出的Rio+20的提案內容,則有助我們理解這次峰會的主要方向。如其在衡量社會進步上,直接強調此次峰會應該要達成「超越GDP」的共識,提出衡量社會福祉的新指標系統。且此指標系統中,應該要納入能反應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資源使用效率以及社會共融(social inclusion)的指標。而在政策工具上,其提出全球應儘速淘汰環境有害補貼,並推動可促成雙重紅利的環境稅制改革。在能源議題上,其除了強調應該各類能源的外部成本,充分反應至能源價格上。更明指:「福島核災已證明核電的高風險,因此呼籲全球應推動既有核電廠的除役計畫,且反對任何新的核電廠的興建」。

在未來的兩百多日中,我們將可看到各國政府提出對Rio+20的回應。而台灣會不會在這關鍵時刻缺席,這就端賴我們如何檢驗馬英九與蔡英文所提出的環境承諾。而既然兩黨都分別提出了「黃金十年」以及「十年政綱」等類政策白皮書,則民眾可併同其實際作為,一起檢驗兩陣營的環境永續承諾。

荒謬與背信的黃金十年

若欲檢驗馬政府是如何面對永續發展的挑戰,其近期公佈的「黃金十年」的政策內容,提供了我們討論的基礎。在其「永續環境篇」中,其提出了「綠能減碳」、「生態家園」、「災害防救」三項施政主軸以及洋洋灑灑數十項策略。但仔細爬疏各策略的實質內容,卻發現許多屬於「科長級」的管考項目,卻也塘塞於其中,例如「推廣商品環保標章」,或是「加強噪音查緝,推動「寧靜標章」、「寧靜家園」運動」之類。除此以外,諸多提出的策略根本是屬於「青年十二守則」型的宣示,而無政策延伸效果,例如「擴大自然教育中心,培養國民愛護自然之情懷」、「村村里里有防災專員,家家戶戶有疏散避難地圖」之類。然若檢視其提出稱得上「政策」的施政目標與策略,卻發現與其實際作為相互矛盾。

以能源效率為例,先不談黃金十年設定的「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以上,能源密集度於2016年較2010年下降 12%,2020年較2010年下降18.3%」的目標,是無法在經濟成長率設定為4%以上的狀況下,達到能源耗用零成長的願景。這個目標的問題,更在於自行推翻了2009年全國能源會議的共識結論。在該年度的會議中,「2025年的能源密集度較2005年下降50%以上」的目標,是白紙黑字被列為大會的共識意見,也是少數NGO與會代表們可以接受的量化目標。但今日黃金十年提出的目標,卻將與前述目標有高達20%的落差(註1)。此舉動,無疑是藐視該年與會的兩百名各方賢達。

此外,面對台灣環境問題的核心關鍵—「產業結構調整」,在此處其僅提了「推動能源密集產業能源效率管理」中一項,然此策略卻已明定在「能源管理法」之中,毫無新意。而在「活力經濟」篇中,面對此議題,其提了「促進綠色產業發展,以創造綠色成長願景」的字眼,但面對既有重工業的轉型問題,其僅模糊的表示「促進基礎產業高值化,基礎產業以達成供需平衡,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為主要目標」,卻未能面對是否要「抑制耗能產業出口」此關鍵問題。

但抑制耗能產業出口,是可以藉由移除「低水價」、「低電價」等環境有害補貼,達到其目的。但近日雖見公共工程委員會李鴻源主委大呼水費合理化的重要,而主流商業媒體亦大篇幅報導工業電價低廉導致效率低落的問題。但黃金十年中卻對此隻字未提。

口惠實不至的立法宣示

雖然馬總統於記者會上,語氣強硬的表示:「我們要逆轉過去濫用公共資源所造成的破壞,然後拒絕污染進入我們的生活,同時要重罰污染,來轉嫁相關事業外部的成本,對於製造污染獲利的企業。」而要實踐這點的最佳方式,則是遵循環境基本法中關於污染者負責的規範,訂定環境損害責任法,以促使事業需將環境風險納入其營運考量。但當環保署將宛如稱職衛生股長般,將「鼓勵公廁社區整潔綠美化計畫」置入黃金十年的內容時,卻對於環境損害責任法,彷若無視。

而另一個跟外部成本有關的則是能源稅的開徵,但黃金十年田秋堇中的內容,卻又再次戳破馬政府的牛皮。其雖提到「建構能源稅之法制基礎,促使能源外部成本內部化」,但早於2008年馬蕭的環境政策白皮書中,既已宣示將「適時實施能源稅,反應溫室氣體排放的社會成本」。但四年過去了,能源稅的開徵,卻僅是停留在報紙上的風向球,不見行政部門的實質作為。諷刺的是,連在立法院中,都已分別有委員與鄭麗文委員的版本了,但擁有龐大資源的行政部門,卻只見部會推諉。

然而能源稅並非唯一「口惠實不至」的法案。馬政府雖在此提出「制定溼地保育法,落實濕地永續利用之體制,兼顧生態健康及社區產業發展」。但實際上本屆立院會期,內政部並未送案,而民間提出的濕地法草案也遭國民黨團杯葛,未排入期程。而馬政府此舉,反倒是把現在就該做的事,變成未來可變動的承諾。

而同樣明列於黃金十年中的「國土計畫法」與「溫室氣體減量法」,則是另一種漂綠的極致。該兩法均被國民黨列為本會期的優先法案,但實際上,這兩個本該作為台灣因應氣候變遷的重要支柱的法案,卻在立法過程中,不斷被弱化。

以國土計畫法為例,由多個民間團體組成的「國土永續關懷聯盟」既指出現行版本有「中央主管機關之不適當」、「「開發許可」制度過渡濫用」、「資訊公開與民眾參與不足」等缺陷。(註2)而筆者亦指出現行版本中,缺乏明確總量管制的規範,而在「開發影響費」與「國土保育費」的空白授權,亦將削減使其作為「經濟誘因」管制手段的功能。(註3)

而在溫室氣體減量法上,現行版本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有碳交易,沒有減量」。例如馬總統在記者會上很自豪的講著:「2020年排碳回到2005年的水準、2025年的排碳回到2000年的水準,對達到此一目標,我們的信心已逐漸加強。」但實際上,在溫減法中根本未將此目標,明定入法。此外,原本審議的版本中,除了碳交易此市場型政策工具外,還設計了溫室氣體排放效能標準此項管制式政策工具,可如美國環保署般,用於針對車輛制定排碳量的限制。但在最新的協商版本中,環保署卻再度自我閹割,放棄了此政策工具,將「效能標準」降格為不具管制效力的「排放強度」,致使溫減法中僅能仰賴碳交易作為減量政策工具。然而台灣在碳權寡佔下,碳交易的功能有限,且在偏向採用免費將碳權核配給事業體的制度設計下,更無形是將屬於全民的社會資產,拱手變賣給財團,並埋下各企業可藉由「碳投機」謀取暴利的隱憂。(註4)

無能與Rio+20對話的黃金十年

前述分析,主要是就當前的政策進程,檢視「黃金十年」的虛實。但既然馬政府高舉了「永續環境」此一大旗,我們更要檢驗其如何回應Rio+20的兩大關鍵議題。

面對綠色經濟的兩大核心-「保護自然資本」以及「增進能源與物質使用效率」。目前政策內容中,雖提出「提昇森林覆蓋率」的量化目標,但仰賴的策略卻是將原住民傳統領域變成「平地森林園區」,而非正視計有都市綠色遭逢的商業開發的迫害。而在能源與物質使用效率上,其僅出了退步的能源效率目標。而面對日益受到國際重視的永續物質管理議題,其仍是擺置在傳統的資源回收零廢棄的框架下進行思考,而忽略國際上倡議的資源耗用稅、移除補貼以及生態創新等策略。

而台灣正逢政府組織再造之時,實為回應Rio+20中「永續發展的制度架構」此關建議題的契機。但現行的環境資源部的設計架構,並非是依循落實環境基本法所進行的修正,僅是將各部會中與環境有關的單位擺在一起,而非真正的整合。而更令人憂心的是,黃金十年的內容中,似乎完全不認為組織再造還有需要檢討與調整的空間,因此對於是否要增加化學物質的專責單位,以實踐馬總統喊出的「無毒家園」,或是未來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該如何面對永續發展的議題,也毫不在馬政府的思考脈絡中。

更有甚者,當各類的「永續發展的制度架構」都重視持續與深化的民眾參與之時,馬政府的實際作為,卻是阻礙此理念的落實。以其近期提出的能源政策為例,本該依循政策環評程序,採行一系列的公共參與機制,諮詢各方對於能源效率提昇目標、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向以及再生能源發展潛力等關鍵議題的意見,並依循設計各個政策選項。但馬政府其卻迴避了此要求,僅欲採行封閉式的官僚作業諮詢,然後等官方政策版本定案後,在藉由一系列的置入性報導,抑制民眾討論空間。

從以上的分析,可發現馬政府的字典裡頭,「永續」的定義是多麼與眾不同。而這樣的政策落差,更讓其在記者會上最激越的宣示:「因此,我們將來會很精確地訂出一個環境能夠承載污染的程度,然後據此進行相關政策。」即將變成又一則跳票的承諾。

註1. 依照筆者推算,若欲於2025年達成能源效率較2005年提昇50%的目標時,則2020年時的能源密集度應削減至每千元5.7 公升油當量。但依黃金十年的目標,2020年時,僅能達到每千元6.9公升油當量的水準。

註2. 請參考: 民間團體對「國土計畫法」立法意見說明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1374

註 3. 請參考:馬康多<難以挽回山河破的國土計畫法>,立報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8141

註 4. 請參考:馬康多<溫室氣體減量法 漂綠多於行動>,立報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8835 

Top

 

論壇∣沒有永續發展的十年承諾(下)十年政綱的許諾與失落

作者:趙家緯(綠盟能源與氣候變遷小組召集人)

取自「現在決定未來官網」當本次Rio+20永續發展高峰會將「以綠色經濟取代褐色經濟」列為全球共同議題,以及歐洲議會更呼籲建構超越GDP的社會福祉衡量指標之時,長期質疑與挑戰「奉GDP為圭臬的成長主義」的環境運動人士,應該感到慶幸。多年來的倡議,已被擺置入正式政治議程中。然將目光擺回台灣,我們更驚訝的是,這些概念,竟已進入到主流政黨的政策綱領之中。

揚棄GDP主義的綠色許諾

於民進黨蔡英文主席所主導的十年政綱中,其不但將「我們必須揚棄唯GDP 成長主義,改以創造就業、提高所得、提升生活品質的經濟發展目標」列為施政主軸。更於環境篇的核心理念中,明指「台灣必須調整過去『唯開發主義』的思考模式,轉向為『以生態為中心』,並以『調適』作為新的核心價值。」上述彷彿取自「NGO環境會議共識結論」的字句,一反過往的選舉白皮書中,常見的的「環保與經濟兼容並顧的平衡點」陳腐論調,的確讓整個十年政綱的視野與高度有所提昇。

而在綠色經濟方面,不僅在環境篇中,提出要以「綠色新政」重新思考國家在環境資源上的管理。而在能源篇中,亦將「調整產業政策,推動綠色經濟」列為政策主張。其在科技篇與區域發展篇中,亦指出「建構永續發展的應用科技與綠色經濟模式」以及「於五都同步發展綠色經濟,以打造聯合國認定的國際綠城市」均為其重點。此舉亦與過往將環境議題限縮於環境政策政見之中,缺乏與其他政策的整合,而有所不同。

但倘若僅談核心理念,而未能實際提出各項策略,實非一標榜「有執政經驗的反對黨」所應為。然而面對國際提出各項推動綠色經濟轉型的政策工具,諸如淘汰環境有害補貼、進行稅制改革等,其亦有呼應。如其明確承諾「取消對高排碳、高耗能和高污染產業之能源補貼」,並「推動能源稅,稅收可挹注推動綠色新政所需經費」。面對水資源的問題,也承諾「逐步推動水價合理化,調整高耗水用戶之用水單價」。而在農業基本法中,亦指出要引進歐盟「對地補貼制度」,獎勵休耕農地以友善農法復耕、種植生質能源作物或造林。

而在維護自然資本上,十年政綱中,亦再次宣示將制訂《國土計畫法》及《國土復育條例》,並指出工業區和住宅的開發數量及區位應做適度管制。更具體提出欲推動「中央山脈保育軸、石門水庫集水區、大甲溪上游、雲嘉地層下陷區、高屏溪中上游」等區域的復育計畫。
除上述個別議題外,其在環境治理機制最關鍵的環境影響評估程序上,幾乎完全呼應了國內環運長久以來的訴求。一方面強調要修法,將聽證會納入環評。另一方面更表示要落實政策環評,進行全國環境資源盤點彙。

從核心理念到具體的立法承諾,併同將「2025非核家園」納為選戰主軸的舉動。彷彿一切可以回到2000年以前,關心環境議題的公民們,可放心的將所有議題成敗,寄託於「民進黨執政」上。

蔡主席與蔡候選人的自我矛盾

就永續發展議題上,「十年政綱」的確提供了一較以往週全的路徑圖。只是從各項實際作為上,看不出民進黨有實踐這個路徑圖的企圖與能力。

在被惟成長主義禁錮已久的台灣,欲落實其「揚棄惟GDP成長的開發主義」的主張,彷若爭取「二次解嚴」。然就如同過往推動解嚴的過程,仰賴許多社會說服的行動,方能凝聚足夠的社會力量。而此次的競選行動中,就是最好的社會說服的契機。

若拿法國總統薩科奇2009年委請史坦格雷茲、森與菲圖西三位著名經濟學家籌組專家委員會,提出超越GDP的新社會福祉衡量指標的舉動,來對比民進黨的實際努力,似有點苛刻。

但問題是,該黨在選戰交鋒目標上,選擇了猛攻馬英九提出「633」競選承諾跳票。接著馬政府就開始拿些拼湊的數據,強調「有一半時間經濟成長率超過6%」、「國際機構預測2016有機會達到三萬美元」等。當媒體上不斷複誦著這些數據之時,均是在加深GDP成長對社會的禁錮。

在能源價格部份,也是同樣的情形。當十年政綱正視能源價格合理化,以及價格扭曲所產生的不當補貼。但民進黨屢屢還是將「低油價」政策,視為過往穩定物價上的政績,而完全不願承認過往的能資源價格的誤置,是使台灣猶如溫水煮青蛙般,對石油上癮,並延誤經濟體轉型的時機。

上述在選戰攻防時的自相矛盾,其荒謬程度並不下於國民黨以「國旗廣告」來辯稱其對國家尊嚴的維護。但既使在非政治口水交鋒之時,蔡英文總統候選人到各地所開出的競選支票,亦不斷推翻其以主席身份所主導的十年政綱內容。 如當十年政綱強調以調適為主,發展綠色經濟時,蔡英文卻大剌剌在新竹喊出「讓新竹科學園區擴大、再擴大」。彷彿過往三年科學園區所引起的各項搶水、搶農地,以及直接將廢水排入灌溉水源的爭議,不曾發生。且對耗電量佔全台約13% 的電子業擴張的全然擁抱,也無形之中顯示其所謂的「2025非核家園」計畫,根本無實質內容。

小英版非核家園的虛實

相較於去年競選新北市市長時,到貢寮鄉時只敢包粽子,而不敢面對核四問題。在福島核災之後,蔡英文以及整個民進黨,似乎又重新想起黨綱中的非核家園。而其三月底時提出了2025非核家園計畫,此稍嫌拼湊式的計畫內容,卻出乎意料的發揮時實際的政策壓力,逼使馬政府捨棄原本欲推動的核電延役與新增機組計畫,甚至亦提出馬版的非核家園政策。

若檢視兩黨的「非核家園」版本,其實質差異,僅剩下核四運轉與否。因此民進黨欲以其版本方為真正的「非核家園」,以爭取民眾的支持之時,其亦須提出完整非核路徑圖,方能抖落2000年核四停建又續建的過程中,其被貼上的「投資信心喪失」、「損失四千億」等標籤,以爭取蔡英文所稱的「核四停建」的社會共識。

然在民間反核團體在未有任何資源之時,均嘗試描繪出非核路徑圖,指出仰賴耗產業出口的抑制,達到用電零成長,並發揮台灣再生能源最大發展潛力等非核家園的必要條件。而要達到用電零成長,則面對電子業此耗電大戶,不僅需要求其能源效率每年應提昇3.5%以上,更無空間容納其規模的增長。

但因民進黨的非核家園計畫的產出方式,僅仰賴專家開會與諮詢,而非投注資源與經費進行細部研究。故其內容僅能停留在「產業結構的逐年調整、節約用電等措施來降低用電之成長」等兩千字常識性的陳述,缺乏整體的具體內容。亦因此會出現對於「科學園區」擴張與非核家園間的矛盾,而無自覺的狀況。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當十月底,馬政府憑藉著執政優勢,可植基各類委辦計畫的成果,提出其完整的非核家園內容時,民進黨將難有相應政策辯論能力。而若要仰賴其達到停建核四社會共識,更是緣木求魚。

讓永續發展成為台灣共識

「黃金十年」與「十年政綱」將會是影響台灣永續發展的兩重要文件。然若以Rio+20的議題內容以及兩政黨的實際作為,檢視兩文件內容時,均可發現其落差。後者的視野與願景,雖較前者宏大,更展現了一作為國家政策應有的高度。但如前所述,十年政綱中的理念,在選戰交鋒過程中,卻是被束之高閣。

選舉過程,既是與社會對話的過程。因此若無視於作為對話基礎的政策白皮書的內容,即是種背信與謊言。而當每次選戰的媒體焦點,總聚焦於候選人個人式的背信跟謊言(諸如綠卡、農舍),而忽略集體共謀式的跳票(諸如兩黨於2008年的政見中均包含能源稅),則台灣既將再次喪失民主深化的機會。

當民進黨政府執政時放棄非核家園,當國民黨執政時卻放棄國光石化的興建。這十年來的種種景象,提醒我們切勿再將台灣邁向永續發展的期待,寄託到某一個政黨與政治人物身上。但亦突顯了,若該議題具有足夠厚實的社會基礎,主流政黨亦無法無視。

若僅將政治參與,化約為一張選票的流向,是無法讓「黃金十年」與「十年政綱」中所提出的「依循台灣環境涵容能力」以及「以生態為中心」的發展方向,成為具體事實。立法與預算,政策與計畫,每一環節的公民監督均無法缺席。讓我們一起邁入個沒有旁觀者的時代,讓永續發展,成為真正的台灣共識。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