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12.5







近期活動

《好國好民》放映座談會
「環境」系列展-森林(12/9-1/13)
紅樹林生態與保育學術論壇
龍鑾潭濕地經營管理論壇

「海事。珊盟」2011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發表暨志工同盟會
【錯了,也不能停】從花蓮「吉野驛事件」談台灣氾濫的道路工程
建構保護區之外的保護區-里山倡議精神的實踐 研討會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活動特區

2011環境教育研討會

編輯室小啟

關心民國100環境大事,2011國內外環境新聞大票選!
環境資訊中心「新聞摘錄志工」 強力徵求中!
環資永續發展支持者網絡行動徵求志工(12/15截止)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首周談判結束 京都議定書前途未卜

非洲團體Oilwatch的成員在3日德班的反暖化遊行中,熱情的舞動身軀。(謝雯凱攝)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大締約國大會已經結束第一周的議程,但首周的談判其實讓人憂心忡忡,若是各方歧見持續僵持無解,僅剩一周的德班會議可能無法在關鍵議題上取得實質成果。

眾所關注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看來希望並不大。主要的關鍵在於美國、日本等富有的已開發國家不希望像現在一樣,獨自承擔減碳的責任。他們希望在往後的國際協議架構中,中國、印度這些開發中國家也要有具體承諾,才同意奉陪。畢竟中、印的溫室氣體排放名列世界前茅,假使他們與美國都「豁免於」京都議定書的減量規範,那麼這個第二承諾期也只是具文。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德班會議觀察】小島與非洲國家 疾呼氣候正義

【德班會議觀察】加拿大恐撤簽《京都議定書》

【德班會議觀察】年度談判 聚焦四大議題

全球強制性碳減排 中有意簽署

我們的島∣布農生活信託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志昌

帶著遊客走向森林,森林博物館的館長阿力曼說,「森林博物館就是森林銀行,只要把土地留下來,把森林留下來,把過去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系統連結起來、找回來,利息用不完。」

來到布農耆老口中「會走路的樹」前,茂密枝葉在半空中交織成複雜的網,在阿力曼眼中,這樣的樹冠層彷彿電影中阿凡達的原鄉,大樹的存在是心靈的家園。

七年前,有財團看上這片原始森林,打算買下來蓋靈骨塔和寺廟,為了搶救森林,阿力曼貸款將近一千萬,搶救下八公頃左右的土地,他用祖先對待森林的方式來管理,一切順應自然,目前只開放1/8的範圍,並且在耆老指導下,用天然素材重建了傳統布農家屋,營造食物家園的概念,作為環境教育與文化重建的空間。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目前為親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公衛學者林瑞雄,日前宣稱受電磁波威脅,並表示選後將會公開相關文件。各地電磁輻射受害者非常著急,希望他趕快說明,以提醒國人防範。捷運局一再擔保捷運新莊機廠工程「安全無虞」,樂生療養院與迴龍醫院的裂痕卻「一直在裂」,這些院民的性命成了誰的賭注?更多的學生加入聲援行列。昨日農委會遭到數百位民眾包圍,家喻戶曉的大美女隋棠也在其中,犀利疾呼「別殺我」為全台收容所裡的流浪動物請命。台灣女生劉琦在2011年地球小姐選美會中榮獲「最上鏡頭獎」,這個比賽希望利用選美宣揚環保,今年配合「國際森林年」主題,活動聚焦於彰顯森林發展及永續的重要性。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溫于璇以「下星期一就動工!」基翬海岸開發系列報導勇奪雲豹新聞獎,小編覺得真心疼惜地球的女孩都是最美的。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柿子有選票,鳥呢?

作者:董時叡(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

隨著總統和立委大選的白熱化,近日來由柿子價格和老農津貼的加碼所引發的朝野論戰,讓台灣農產品和農民的處境受到更多的關注,為農民發聲謀福利,也成為每次選戰時必演的戲碼。

但是就在12月3日,在一個少有人知道的台東縣卑南鄉美農高台的一個釋迦園裡,整個園子和附近的農業產業道路上,卻無聲無息地躺著估計有一、二百隻各種大小鳥類的屍體,無論是樹鵲、紅嘴黑鵯、烏頭翁、白尾巴哥和白環鸚嘴鵯,都完全失去亮麗的風采,不再在枝頭或電線上雀躍高歌,卻都在寒風中硬挺挺地曝屍在外,因為這些鳥類沒有投票權,沒有人為他們發聲,甚至連生存權都被剝削了。

精采內文

論壇∣虱目魚和石斑魚的省思

作者:楊平世(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教授)

虱目魚味道雖然鮮美,但卻多刺,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可能吃不慣;尤其是鄭立中先生所引介的上海水產公司來說,其負責人便曾公開宣稱,進口學甲虱目魚第一年大概會大虧,第二年也可能小虧、中虧,但如果第三年再虧,他可能也不會再接單了!這暴露出如果我們的漁民以為中國會陸續「進場」收購虱目魚,未來一旦上海生意人不買,其他中國人也不再光顧,頂多只能賺個兩、三年;但如果此時漁民擴大飼養面積和規模,終究會血本無歸的!然而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漁業署和農委會,立場何在?是不是持續放任鄭立中先生「試驗」下去?還是有更積極協助漁民的做法?

精采內文

 

【德班會議觀察】首周談判結束 京都議定書前途未卜

作者:謝雯凱(低碳生活部落格德班氣候大會特派員)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大締約國大會已經結束第一周的議程,但首周的談判其實讓人憂心忡忡,若是各方歧見持續僵持無解,僅剩一周的德班會議可能無法在關鍵議題上取得實質成果。

非洲團體Oilwatch的成員在3日德班的反暖化遊行中,熱情的舞動身軀。(謝雯凱攝)

京都第二承諾期前途渺茫

眾所關注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看來希望並不大。主要的關鍵在於美國、日本等富有的已開發國家不希望像現在一樣,獨自承擔減碳的責任。他們希望在往後的國際協議架構中,中國、印度這些開發中國家也要有具體承諾,才同意奉陪。畢竟中、印的溫室氣體排放名列世界前茅,假使他們與美國都「豁免於」京都議定書的減量規範,那麼這個第二承諾期也只是具文。

歐盟比較願意捍衛京都議定書的延續,不過它也希望發展中國家未來能夠一起納入減量責任。於是歐盟稍早之前拋出一個提案,是希望在2015年之前大家可以談出一個新的國際協議,是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都必須共同承擔減量責任,並在2020年落實。

對於這些已開發國家的要求,中國首席氣候談判代表蘇偉在3日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不排除簽署有約束力的國際協議,但沒有承諾是馬上,也未說明何種形式。

發展中國家可能不會像中國持開放態度。過去的氣候談判確立下來一些遊戲規則,已開發國家需承擔歷史的溫室氣體排放責任,而開發中國家則有「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commonbutdifferentiatedresponsibilities),前者必須在京都議定書的承諾期達成自訂的具體減量承諾,後者則依據各國狀況,盡力做到最適當的減少排放行動(NationallyAppropriateMitigationActions,NAMAs)。

因此印度代表J.M.Mauskar在聽聞歐盟的提案後,即表示反對,他認為大家的任務是怎麼讓手邊這個國際協議變得更好,而不是要重新談一個新的協議來取代。但無論如何,已開發國家已經亮出他們的條件,接下來就看談判過程中的權衡折衝了。

氣候基金仍需釐清細節

至於綠色氣候基金方面,主辦國南非這次非常重視這個議題,希望能成為非洲這次主辦這場會議,對這塊大陸最實質的回饋。儘管綠色氣候基金這個構想十分政治正確,但是各國其實還是有很多歧見,檯面上提出異議的是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

美國談判代表JonathanPershing周五記者會上描述基金目前的談判狀況,他委婉表示,希望在基金來源與過度委員會(transitionalcommittee)建置上的細節,都能夠以附件或技術文件規範的更精確一點。

其實在周邊會場上,許多NGO也希望綠色基金的機制能夠更健全,以確保錢進入最弱勢國家最需要的民眾口袋,並在所投資的相關計畫中,都能有良好的成果監督機制,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說帖上便提醒,氣候基金需有效並最適地分配給各個利害相關團體,包括婦女、原住民與其他遭受全球暖化衝擊的群體。

第一周的各個周邊會議中,非洲發展、保育團體、永續能源計畫、農民團體…幾乎全都希望援用綠色氣候基金來開創他們的各種計畫,但這筆錢有其限度,總不可能這樣廣澤四方。未來一周的談判,預期仍將會對綠色氣候基金的細部規劃深入討論,包括未來的長期資金來源、私人企業該怎麼出錢。倘若綠色氣候基金如期在週五拍板定案,那麼還有爭議的細節會留待來年再解決。

【延伸閱讀】
德班氣候會議:年度談判聚焦四大議題》謝雯凱1-Dec-11低碳生活部落格
德班氣候會議:小島與非洲國家疾呼氣候正義》梁守道4-Dec-11低碳生活部落格

※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我們的島∣布農生活信託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志昌

東部的海岸山脈上,巒山部落附近,有一座耗資千萬的森林博物館,滿山的綠意由高聳入雲的白榕撐起,在這裡,樹會走路、風愛唱歌、動物安居、人們快樂,因為一套保護這片森林的永續機制,正在運轉...

帶著遊客走向森林,森林博物館的館長阿力曼說,「森林博物館就是森林銀行,只要把土地留下來,把森林留下來,把過去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系統連結起來、找回來,利息用不完。」

來到布農耆老口中「會走路的樹」前,茂密枝葉在半空中交織成複雜的網,在阿力曼眼中,這樣的樹冠層彷彿電影中阿凡達的原鄉,大樹的存在是心靈的家園。

七年前,有財團看上這片原始森林,打算買下來蓋靈骨塔和寺廟,為了搶救森林,阿力曼貸款將近一千萬,搶救下八公頃左右的土地,他用祖先對待森林的方式來管理,一切順應自然,目前只開放八分之一的範圍,並且在耆老指導下,用天然素材重建了傳統布農家屋,營造食物家園的概念,作為環境教育與文化重建的空間。

特殊的一線天地景、參天的白榕樹,森林博物館裡是滿滿的原始森林。在森林博物館裡有好幾條的獵人小徑,會交替著開放,適時讓森林休息。阿力曼說,「老人告訴我們,森林不是只有人在用,要跟野生動物、植物、甚至看不到的山神祖靈共用共榮,所以有的路線要還給大自然。」

就像傳統的布農族,是沒有文字的民族,知識的傳承靠著口述,一代傳一代,森林博物館裡沒有任何標示,遊客必須透過導覽員,才能懂得這片森林。

好山好水的美麗風光,許多人選擇景觀咖啡或是民宿的經營型態,阿力曼與眾不同,他找回了最適合土地與自己族群的方式,沒有網站、沒有宣傳,遊客卻越來越多,目前已經有14萬人次前來造訪,有些人還是一來再來。

精心設計生態遊程,沒有商業化的考量,以接待朋友的立場來面對遊客,當森林的價值與文化的深度從容展現,流露的,還有族群的尊嚴。幾位腰間配著山刀的小導覽員也忙進忙出,在活動間耳濡目染,當他們懂得,只要友善森林就有生路,未來,就會是守護這片土地的主力戰將。

阿力曼曾經想透過環境信託的方式,卻因為這裡是原住民保留地而無法成立,於是他努力做文化傳承,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布農生活信託,沒有法律約束,卻為信任與託付的關係,打下了更深厚的基礎。阿力曼說,「森林博物館不是完全為了觀光客,希望透過這樣的場域,留住森林,重建文化,透過這樣的機會累積經驗,培育下一代,把人找回來,把資源找出來,將來如果要做原住民自治區,這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模式。」

森林博物館裡,布農生活信託的機制正在運轉,沒有白紙黑字,超越了法令限制,卻早已透過傳承與分享,讓保護土地的許諾,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林瑞雄指稱受到電磁波威脅 電磁輻射受害者促說明

「環境報導」2011年12月5日台北訊,朱淑娟報導

公衛學者林瑞雄(親民黨副總統候選人)日前宣稱受到電磁波威脅,並握有相關證明文件,12月3日,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以及各地電磁輻射受害者舉行記者會表達關切,並公佈林瑞雄20多年前在國際期刊發表的多篇「北台灣電磁波會導致小兒白血病」論文,希望他儘速提出文件並提醒國人防範電磁波危險。

林瑞雄日前出席一場論壇後提到,有人用電磁波威脅他,並表示手中握有文件可證明,此話引發關注,不過他表示要等到大選後才能公布。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何宗勳表示,政府長期默視電磁波危害,林瑞雄是公衛大老、又是副總統候選人,已公開提出受電磁波威脅,而電磁波是2B致癌物,顯然台灣電磁波公害問題的確嚴重。他請林瑞雄務必公開說明他所受到的電磁波威脅情形,也請他教導民眾如何躲電磁波。

台灣電磁波受害者協會籌備會主任委員余何蓓表示,他住在台北市萬隆變電所附近多年,兒子因此得了白血病,林瑞雄已發表數篇北台灣高電磁波地區的小兒白血病增加報告,他應出面呼籲政府及民眾如何防範電磁波。

顏秀蘭的家住在台中市霧峰超高壓變電所附近,長期受到161KV高壓電纜的電磁波暴露,只要在家就會頭痛、耳鳴、每天要用鋁箱包住頭才能勉強入睡,她先生也已經罹癌。

顏秀蘭說,現在住的房子是921地震後貸款重建的,貸款都還沒還清,無法再買其他房子,多年來跟台電、環保署陳情不被理會,她很羨慕林瑞雄可以躲避。她要求林瑞雄儘速公佈受到危害的文件,政府也應立即提出預警機制。

※ 本文同步刊載作者部落「環境報導

Top

 

樂生邊坡地錨荷重持續增加 捷運局保證安全無虞?

本報2011年12月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陳瑋駿報導

捷運局一再擔保捷運新莊機廠工程「安全無虞」,樂生療養院與迴龍醫院的裂痕卻「一直在裂」,穩定樂生院邊坡的地錨所承受的拉力也「一再上升」,甚至逼臨捷運局曾宣稱的安全臨界值,挽救走山危機的行動刻不容緩!

青年樂生聯盟與樂生保留自救會上週五(2日)前往北市府門口,舉著「樂生SOS」的標語向北市府抗議,要求捷運局立即回填樂生院邊坡的土方,以免造成全面走山。捷運局北工處長吳沛軫表示會對施工安全負責,並保證工程安全無虞,但對於是否回填土方、有無擬定安全方案卻未正面回應,引發聲援學生不滿,在警方包圍之下將數張「樂生SOS」標語貼在北市府門口的玻璃上,場面十分激烈,幸未釀成進一步衝突。

樂生一直裂 政府一路閃

2007年5月30日,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提出「530方案」,決定保留並改建部分樂生院區,於院區內劃分出「續住區」與「非續住區」。然而由於捷運新莊機廠工程持續施工,樂生院底下的斷層帶開始滑動。2010年8月起,樂生院的房舍出現了裂痕,連捷運局當初保證「安全無虞」的續住區也不例外。之後裂縫愈裂愈大、補了又裂,甚至在迴龍醫院也可見裂痕蹤跡。

今年5月捷運局委託大地技師公會提出鑑定報告,報告雖指出工程有諸多疑慮,結論卻表示工程在「短期」內安全無虞,於是捷運局繼續動工,導致穩定樂生院邊坡的地錨所承受的拉力愈來愈高,並超出捷運局當初設計時預估的「60噸」這個數據。8月3日,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青年樂生聯盟前往工程會陳情,出面回應陳情的主秘吳國安雖表示工程會「會在行政體系上監督」,但是當問及工程會是否應該為當初提出的方案負責時,卻表示今昔不可混為一談。

捷運局曾表示,地錨在安全範圍內所能承受的最高荷重為90噸。隨著地錨的荷重從70噸一直上升到接近90噸,樂生團體於11月24日前往監察院陳情,請監察院彈劾台北市捷運局長陳樁亮,要求捷運局立即停止開挖樂生院邊坡,也盼行政院能立即啟動跨部會協調,並研擬長期安全方案。長期關注樂生與捷運新莊機廠的工程師王偉民當時表示,530方案已完全破產,籲捷運局別再「蠻幹」,先回填土方要緊。監察委員陳永祥表示會追查此事,樂生團體當時也已決定,以相同的訴求於12月2日率眾至北市府抗爭。

為求工程順利,賭上院民性命? 樂生將抗爭到底!

2日早上10點,「土方回填‧救救樂生」的口號響徹北市府。捷運局北工處長吳沛軫出面回應,表示地錨的最大拉力可達120噸,保證工程「安全無虞」。王偉民則沉痛表示,樂生院邊坡的地質明明有問題,捷運局卻把樂生院民的性命當賭注。

面對捷運局是否回填土方與研擬安全方案等問題,吳沛軫並未正面回應,聲援學生為表達訴求,努力突破警方防線,於北市府門口貼上數張「樂生SOS」標語。本次聲援學生人數眾多,樂青將持續號召更多關心樂生的學生與各界人士投入其中,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的前理事長陳國華也於日前呼籲,希望有更多熟悉工程技術的專業人士站出來關心這個公共安全議題。

Top

 

隋棠上街 抗議收容所虐殺

摘錄自2011年12月5日聯合新聞網台北報導

隋棠上街 抗議收容所虐殺動保團體昨天號召三、四百人包圍農委會,抗議全台收容所違法亂紀,假安樂死之名、行虐殺之實,要求由民間團體推派獸醫師,監督收容所執行安樂死,農委會正面回應。

藝人隋棠也到現場聲援,呼籲候選人重視生命教育課題,讓收容所的貓狗少受點苦。

隋棠表示,日前某高中把三隻幼犬先安置在收容所,學校表決通過讓三隻流浪狗當校狗,沒想到隔天領養狗時,已遭撲殺,收容所並沒有按照十二天的公告認養日來處理。

活動發起人黃泰山表示,十二年來,超過一一四萬隻狗被抓進收容所,但大多數收容所管理不善、黑箱作業,「平均每天有兩百五十隻流浪犬,死於假安樂死」,動保團體播出拍攝的影片顯示,不少所謂的「安樂死」,根本是虐殺。

動保團體要求農委會解決收容所黑箱作業問題,執行安樂死過程,應接受動保團體或獸醫師的監督,並廢除「無主貓犬十二天內不得認養」的陋規,且提供民間送養流浪貓狗場地,而非一再打壓。

農委會畜牧處回應,將致力收容所管理透明化,動保團體訴求開放民眾攝影,以及動保團體推派獸醫師代表監督安樂死等機制,將發文地方政府配合。 

Top

 

地球小姐宣揚「國際森林年」 台灣姑娘劉琦奪最上鏡頭獎

本報2011年12月5日台北訊,王鎮中整理報導

圖片來源:地球小姐官方網站2011年地球小姐選美結果在馬尼拉揭曉,來自厄瓜多共和國佳麗摘下后冠,台灣的劉琦榮獲「最上鏡頭獎」。

劉琦在選美大會官網的專頁中介紹說,台灣作為進步、已開發的國家,極為重視環保,以台北為例,垃圾要分類,垃圾袋要付費,以減少垃圾,而且台北101大樓也是全球最高的LEED綠建築。

地球小姐選美大會由菲律賓Carousel Productions創辦,總部設在馬尼拉,希望藉由選美宣揚環保理念與精神,今年配合聯合國「國際森林年」的主題,活動聚焦於彰顯森林發展及永續的重要性。

經過3個星期的系列活動,佳麗們足跡遍及了菲律賓多處觀光勝地,宣導植樹、綠化等觀念,3日晚上8點在菲律賓大學劇院舉行總決賽。

厄瓜多共和國佳麗阿拉瓦(Olga Alava)取得地球小姐頭銜,她現年22歲,身高175公分,重56公斤,三圍87公分、61公分、92公分,現為職業模特兒。

巴西佳麗賓尼頓(Drielly Bennettone)獲選空氣小姐,地主國菲律賓佳麗殷比瑞(Athena Imperial)為水小姐,委內瑞拉佳麗麥迪納(Caroline Medina)為火小姐。

台灣佳麗劉琦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賽,不但榮獲本屆大會「最上鏡頭獎」,在的總決賽中,也是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新加坡等華人世界參賽者中,唯一入圍的佳麗。這次選美大會共有16人入圍。

劉琦今年芳齡18歲,就讀於政治大學外交系,父親為前空軍駐美武官。她2008年即曾榮膺全美台灣妙齡小姐。她表示,在菲律賓培訓的3週裏學到很多,返台後也將繼續宣傳環保觀念。

Top

 

即時揭露基翬海岸開發 公民記者獲雲豹新聞獎

本報2011年12月5日台北訊,王鎮中報導

由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主辦的第二屆雲豹新聞獎上週六(3日)舉行頒獎典禮,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信託中心專案執行溫于璇以「下星期一就動工!」基翬海岸開發系列報導,榮獲網路媒體類文字報導雲豹獎的肯定。

雲豹新聞獎旨在鼓勵新聞工作者傳承及發揚原住民族文化價值,評選範疇涵蓋平面、廣播、電視及網路媒體,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長期關注東部發展及環境保育,此次除了基翬海岸開發事件外,賴品瑀及詹嘉紋合力完成,以抗議杉原海岸美麗灣渡假村不當開發為主題的「相挺護杉原‧千人牽手吼海洋」系列報導也入圍。

溫于璇發表感言時,特別拿著「反美麗灣渡假村」頭巾上台,她指出,原住民領域長期受忽視,而目前不只基翬和杉原海灣的美麗灣大飯店,東部有40幾個BOT案正虎視眈眈蓄勢待發,需要大眾密切注意。

其得獎報導即在台東基翬面臨興建「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威脅前,忠實、即時地披露開發單位粗糙且無誠意的溝通過程,並持續紀錄部落以網路連署、記者會「倒地抗爭」等方式的訴求,另方面追蹤海洋學者於當地海域發現「台灣擬絲珊瑚」的消息,完整呈現原住民與海洋生態鍊的關係,替部落發聲。系列報導一出,引起主流媒體關注及社會大眾迴響,也迫使開發單位重新、審慎思考其開發計畫。

評審認為,該報導充分發揮網路媒體功能,不但提供線上連署書、開發單位說明簡報檔,讓讀者能夠進一步查詢資料,瞭解事件前因後果。

另外,由關心原住民議題組成的「部落客報到」寫手群,以在地部落觀點,傳遞各部落最新議題及訊息,也獲得網路媒體文字報導獎佳作。評審認為,面臨部落遭財團吞噬的處境,新媒體策略聯盟,結合小型報紙與網站,讓人看到某種價值與文化特質。

綜觀此次入圍作品,評審召集人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張錦華表示,網路媒體報導作品數量有突破性成長,公民記者對原民議題的著墨之深讓人驚豔。而不論原、漢,主流或非主流,在場的新聞工作者皆不約而同表示,藉由媒體報導發揮監督功能,希望能繼續替弱勢發聲,讓台灣社會看得見、聽得到多元的聲音及意見。

【延伸閱讀:一起關心東部環境】

Top

 

論壇∣柿子有選票,鳥呢?

作者: 董時叡(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

隨著總統和立委大選的白熱化,近日來由柿子價格和老農津貼的加碼所引發的朝野論戰,讓台灣農產品和農民的處境受到更多的關注,為農民發聲謀福利,也成為每次選戰時必演的戲碼。

但是就在12月3日,在一個少有人知道的台東縣卑南鄉美農高台的一個釋迦園裡,整個園子和附近的農業產業道路上,卻無聲無息地躺著估計有一、二百隻各種大小鳥類的屍體,無論是樹鵲、紅嘴黑鵯、烏頭翁、白尾巴哥和白環鸚嘴鵯,都完全失去亮麗的風采,不再在枝頭或電線上雀躍高歌,卻都在寒風中硬挺挺地曝屍在外,因為這些鳥類沒有投票權,沒有人為他們發聲,甚至連生存權都被剝削了。

也許這個釋迦農民是故意地在釋迦果實上放了劇毒的農藥,或者是因為台東最近下了較多的雨而使農民不斷地噴灑農藥,而使釋迦果粒上農藥累積過量,或者如有些農民講的,毒餌是為了毒殺山豬而誤殺鳥類,反正這些鳥幾乎都是吃了釋迦果實後立刻暴斃在現場,成堆橫躺馬路的鳥屍,兀自述說著無理也無言的結局,寂靜的春天未到,這已經是個無聲的冬天。只是這些可憐的鳥兒的屍體已經有毒物殘留,曝曬野外很可能成為狗或其他獵食動物的食物,這些動物最終也很可能因為誤食而死亡,在食物鏈中將形成一個大的生命浩劫,許多農民為了挽救低價的農產品,不惜大量施用農藥和毒餌,結果是農民不一定受益,整個生態卻付出了最大的代價,這樣的戲碼,就這樣活生生地在號稱好山好水,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台東偏鄉上演,真是令人嘆惋。

image003image007

農民和鳥的戰爭從一萬年前人類開始從事定點農耕方式時就已開始,人類想收成的東西,常常也是鳥的食物。最能開放心胸的農民,會願意大方和鳥兒們分享,而想要有較多的收成,就要想辦法讓鳥類的搶食情況減少,有的農民使用套袋和網室防止鳥類的啄食,但是也有許多農民選擇使用陷阱捕捉,而最令人感嘆的,卻是使用毒餌,完全不顧生態破壞的毒殺策略。

其實每種生物都有他的生存權利,鳥類是大自然中很重要的生物,也是生物多性最具代表的生物之一,他們讓生態系充滿活力和歌聲,讓田園洋溢歡樂的氛圍。美國生物學者Rachel Carson在1960年代寫出「寂靜的春天」一書,直指化學農藥過度使用造成的生物浩劫,希望世人能省思人類自私造成的生態毀滅,只是半個世紀之後的台灣,我們還在類似台東這些還保留鄉村風貌的地區看到這樣的慘像,是我們太麻木不仁,完全無法由過去的歷史吸取教訓,任由農業走向一個自取滅亡之路嗎?

其實只是一昧指責農民的用藥行為,並無法解決這一毒殺鳥類的問題,以目前台灣農業的發展模式,農民為了自己的生存,第一要務還是在生產收益的提高,所以若以當前農產品收益的水準,並無法鼓勵他們去注意生態保育的事。重要的是,整個社會應該共同來關注這個議題,如果消費者只在乎低價的農產品,農政當局只在乎產量的提高,最後只是讓農民不得不以破壞生態的極端方式生產,只是,在顧及農民權益之際,鳥的生存權是不是也應該獲得最基本的尊重呢?如果我們都願意在既有鳥類的護生上盡一份心,以較高的價格支持農民善待鳥類的生產方式(例如生態農業),才會是一種農民、消費者和眾多生物三贏的圓滿結果。

Top

 

論壇∣虱目魚和石斑魚的省思

作者:楊平世(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教授)

學甲是台南濱海的鄉鎮,大多數民眾務農為生,虱目魚養殖算是傳統漁業,最近一年來由於海協會副會長透過政治人物和水產公司的牽線,親自操盤契作了30戶漁民,以保證價格每台斤45元收購,讓契作漁民賺了一點錢而為社會大眾所熟知。由於學甲長期以來在政黨投票行為上屬於綠大於藍,是故某週刊為此政治採購事件進行長期民調,結果卻發現學甲民眾似乎未因中國海協會之政治採購而改變投票行為。不過,也有人了認為此乃一年之結果,如果中國擴大投資範圍,以鄉村包圍城市,歷經五年、十年,說不定民意會由綠轉藍,甚至轉而支持中國。

虱目魚味道雖然鮮美,但卻多刺,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可能吃不慣;尤其是鄭立中先生所引介的上海水產公司來說,其負責人便曾公開宣稱,進口學甲虱目魚第一年大概會大虧,第二年也可能小虧、中虧,但如果第三年再虧,他可能也不會再接單了!這暴露出如果我們的漁民以為中國會陸續「進場」收購虱目魚,未來一旦上海生意人不買,其他中國人也不再光顧,頂多只能賺個兩、三年;但如果此時漁民擴大飼養面積和規模,終究會血本無歸的!然而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漁業署和農委會,立場何在?是不是持續放任鄭立中先生「試驗」下去?還是有更積極協助漁民的做法?

台灣、中國長期以來在農產品貿易上一直處於逆差狀態,即使ECFA簽訂之後,由財政部關稅總局的統計資料得知,在馬政府執政的2009及2010年,兩岸農產品貿易逆差分別為1.85億及1.32億美元;即使今年一至九月,逆差亦高達1.4億美元之多。如今,中國要契作虱目魚,甚至多買台灣的水果、石斑魚,對我們的農漁民來說都是很好的事,但如果沒有我們官方的協助和輔導,並積極拓展中國之外的市場,風險是相當大的!

以石斑魚來說,固然ECFA簽訂之後,關稅略減,活魚不必像以往藉走私方式進入中國,但飼養石斑魚每公頃的投資金額高達一千萬元,遠比虱目魚為多,如果只寄望中國人來買,風險更高!像最近屏東養殖漁業協會理事長黃再團及枋寮番仔崙養殖生產區主委陳勝泰兩位先生便向政府反映中國的訂單已明顯滅少,並要求政府協助行銷其他國家;況且這幾年中國正大力發展石斑魚的大量飼養,台灣石斑魚養殖必會面臨中國石斑魚市場的競爭,如果只寄望中國市場,或期待中國政治採購,不但不切實際,也可能會使持續投資的漁民朋友們血本無歸!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