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1年12月6日高雄訊,特約記者賴春福報導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4日在中山大學指出,台灣地處西太平洋國際海上活動的中繼站,掌握著區位發展的優勢,無論從文化歷史、地理區位或生態環境的角度,都顯示海洋對台灣發展的重要性;然而台灣海洋生態資源的保育與永續利用一直未受到該有的重視。各國積極努力達成「德班協定」海域12%為保護區的目標,台灣目前僅6%海域為保護區,僅達目標的一半,尤其是「完全保護區」的面積更不到1%,政府在推廣上仍遭遇相當程度的阻力,面對可能即將到來的危機,台灣的政府與民眾都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鄭明修是在水產學會年會以「水產永續與海洋保護區的雙贏策略」為題發表上述看法,受到該會理事長李國添及及300多位會員熱情鼓掌。
鄭明修指出,台灣四面環海,所轄的領海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為領土面積3萬6千平方公里的4.72倍;對於如此廣闊的藍色國土過去都只有漁業的撈捕,未有海洋永續經營管理的政策。由於台灣位居全球最大的大陸棚邊緣,以及全世界海洋生物最豐富的印度西太平洋群島北緣,海洋魚類種類約佔全球的十分之一。
他表示,東側海域鄰廣大的太平洋,附近有黑潮主流經過,洄游魚類資源豐沛;南部海域為珊瑚裙礁,溫暖的海水、複雜多樣的棲地環境,造就出生物多樣性極高的珊瑚礁海域,如此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讓台灣先天上即具備多樣且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也成為發展遠洋、近海及沿岸漁業的有利條件。豐饒的海洋資源,過去台灣擁有發達的遠近海漁業,目前仍是全球前六大遠洋漁業國,鮪魚業更高居世界第二位,遠洋漁船超過2,000艘,每年產值高達數百億新台幣,為國家、漁民帶來豐富的收益。近十餘年來,全球海洋資源迅速耗竭,過去認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洋,遭到污染、過度捕撈的衝擊,雖然漁具、漁法不斷的進步,但漁獲從增幅漸減,到目前每年的漁獲量正逐漸下降中。
他說,近幾年來全球氣候變遷現象日益明顯,海洋暖化、冬季的異常低溫等現象,造成海洋生物的異常或死亡,讓漁獲量更顯著的降低,如果更詳細的做魚種的分析,可以發現許多的魚種已經嚴重枯竭,目前的漁獲物組成已與過去不同,過去族群龐大的沙丁魚、鯷魚、鱈魚等都已經顯著減少,鱈魚甚至被列為瀕危物種,嚴格限制捕撈數量。
有鑑於生物資源量的遽降,保護海洋的聲音開始被提出,從瀕危物種的保護與復育,保育觀念進化到保護區的劃設,成立大型的保護區,讓生物可以不受干擾的生存,族群量即可逐漸的復原,在陸域環境獲得不錯的成果,也積極的推廣到海洋;1962年在「世界國家公園大會」海洋保護區(Marine
Pretected Area,MPA)的概念首次公開提出,也逐漸被世界各國所接受,目前已經有幾千個海洋保護區在世界各地成立,但有許多的保護區仍受到陸域發展的威脅,在管理執行上仍有許多的缺失與不足。在加入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後,MPA的劃設與管理有更重要的演進,過去針對瀕危物種的棲地,轉而變成大型、多樣與建立聯合網路的海洋保護區更為重要,讓MPA的劃設可以發揮更大的效能,但到2003年全世界被保護的海洋與沿岸區域僅不到1%,當年舉行的「第五屆世界公園大會」通過「德班協定」,建議各國10年後目標劃設10%的海域為海洋保護區。
鄭明修指出,傳統的概念中,海洋保護區與漁場相互牴觸,大型保護區劃設越多可能影響到許多漁船的作業漁區,直接影響到漁獲與收入,因此保護區劃設的最大阻力常是漁業團體,保育與經濟無法共存也成為一種常態。在最新的海洋保育概念已經將資源的合理利用涵蓋其中,連IUCN給MPA的定義與特性分開論述,都可發現國際社會在MPA的努力,希望在保育與經濟發展求得一個較佳的平衡點,從保護的概念、標的及管理方法演進至今,已有相當大的轉變。
IUCN定義MPA為「潮間帶和亞潮帶所覆蓋的水域,連同其上之水體、動植物、歷史及文化特徵,藉由法律或其他有效方法保存此環境區」;而其特性IUCN更新指出
MPA除了保護特定物種,同時也是整合海岸和海洋區域以實踐永續發展的關鍵部分,並期待未來可發展成MPA全球網絡,來保護、恢復、適度的使用、瞭解和享受世界海洋遺產。
鄭明修認為,目前MPA的功能,已經從完全的隔離保護,轉變為可以和當地居民生活互動之保留區,截至今日,國際社會已出現幾個代表性的國家型MPA,例如:澳洲大堡礁、泰國斯米蘭、馬爾地夫、印尼西巴丹、馬來西亞峇里島等,這些海洋保護區的管理措施,都已經往雙贏的目標邁進。
他說,台灣的水產除了漁業還有發達的養殖業,台灣周邊海域是許多經濟水產生物的產卵場與棲地,近海及沿岸淺海面積廣達四萬公頃,可供養殖的海岸與海埔地也有數萬公頃,加上天候、水產技術及環境條件適合養殖漁業的發展,養殖水產種類多達百種,在種苗的產業上也有舉足輕重的角色。近年來氣候變遷與污染等問題,衝擊到漁業與水產養殖,特別是枯竭的漁業資源與高漲的油價、物價,讓台灣的漁業面臨很大的存亡問題,傳統的漁業需要「轉型」,以尋求產業的第二春,這些問題不是只有從降低漁船數量、休漁等方式來解決,解決的方式是如何永保足夠的漁獲量可以讓產業永續發展,而漁獲量的增加的源頭就是MPA。
他認為MPA的劃設是最簡單、有效、花費最少的保育方式,只要劃設禁止捕撈、開採或干擾破壞的「完全保護區」,生物有了安全的家之後,即可安全無慮進行生長、繁衍,就可以達到復育的目的。如果有足夠的時間繁衍,因為保護區的面積有限,雖然在嚴格管制的保護區內禁止採捕,但因為連通的廣大海洋並無藩籬,在保護區內充分繁衍而族群過大的魚類,會離開保護區而被漁民所捕獲,這種溢出效應能源源不絕提供水產資源給漁民捕撈,保護區就如同水產銀行,不斷的滋生利息以供漁業永續利用,只享用利息而不用本金,不會沒魚可抓、沒錢可用。當然越大的銀行越穩固,不容易發生「倒帳」危機,強調的是保本兼領利息。
他也提醒,當然政府仍須有多方面的配合,足夠的保護區劃設後,最重要的是有效的漁業管理尤其是在保護區外圍漁業撈捕仍需做總量管制,而且必須減少誤捕和禁止非永續的漁具、漁法使用,並嚴格執行非法採捕的取締。在漁業資源尚未復原的期間,需對受影響的既有漁民提供適當的回饋措施,甚至可以轉型成為保護者,讓禁止採捕能徹底執行,從反對的力量變成支持的助力,為明日漁業資源的永續利用盡一份心力。
鄭明修認為,隨著中國大陸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其水產品的消費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公款消費群的推動下,餐廳、酒店的高級海鮮早已呈現供給吃緊,對於台灣的野生高價海鮮和水產養殖魚類需求更多,未來將對海洋生態造成巨大的衝擊,如何因應和擬定對策已刻不容緩。
今年的水產學年會,為契合水產研究多元化發展的新趨勢。據該會統計,計有117篇口頭論文發表、92篇論文研究成果壁報展示及91篇論文研究成果壁報參加比賽,總計300篇研究成果發表。
※ 本文同步刊登於台灣水產電子報
加入連署:少一趴都不行!要求政府落實 2012台灣海洋保護區12%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