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4.12







近期活動

愛轉動 護地球 台北地球日綠色市集
「與不丹相約在雪霸」2012臺灣與不丹國家公園合作展望國際論壇
陽明山美軍宿舍全區指定古蹟連署活動
看不見的戰爭? 從文化治理談空間正義
4/14-15貢寮「諾努客農庄」自然米 邀請您作伙來春耕插秧(4/13截止)
2012玉山永續環境論壇(4/13截止)
【跟著自然去旅行】翱翔天際 看見林鵰 紀錄片放映暨座談會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台灣濕地網 2012志工寫手大募集(持續招募)
4/29~5/1綠島 珊瑚礁體檢活動
2012陽明山生態工作假期(4/13截止)
大手拉小手,來聽地球媽媽講故事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中國在地震危險區建造大量水壩

加拿大民間智庫「探索國際」(Probe International)一份新報告指出,在中國西部的地震危險區(seismic hazard zones),已竣工、建造中或計畫建造的水壩總共超過130座,而這些水壩會對環境造成傷害並誘發地震與巨浪等嚴重災害。報告顯示出,中國西部98.6%的水壩是建在高度到中度地震危險地區。

負責此報告的匿名地質學家表示,多個大型水壩所坐落的位置,都接近芮氏規模4.9以上的地震帶群落,若震央位置又非常靠近地表,「後果不堪想像」。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拆壩還河川自由

拆壩?建壩?美國拆壩新思維 兼顧生態復育、安全經濟

屏東蓋士文水庫 農民憂灌溉水源不保

霧社水庫淤積800年清不完 壽命恐剩10年

【氣候變遷Q&A】(30) 為何把氣候變遷描述成「存量與流量」的問題?

本報2012年4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陳巾眉編譯,蔡麗伶審校

經濟學家經常將氣候變遷描述為「存量與流量」 的問題。因為溫室效應以及氣候變遷,是根據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也就是「存量」;而人類可以掌控的是,減少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流量。

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存量,取決於人類排放的量和能夠被海洋與植物吸收的量之差值。

讓我們拿浴缸做比喻,浴缸本身代表大氣,水則是溫室氣體存量。水龍頭代表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而緩慢的排水孔則代表大自然界移除溫室氣體過程。如果水龍頭持續流水,但是排水孔排水的速度非常緩慢,浴缸裡的水量就會持續增加。

精采內文

環球360°∣印度建壩爭端:聾子的對話

作者:Teresa Rehman;翻譯:李楊

地處印度東北部邊疆的阿魯納恰爾邦正在成為印度新的能源產地。國有和私有企業已經提出要在該州建立168座大壩,建成後預計水力發電能力可達5700萬千瓦。阿魯納恰爾邦東與緬甸接壤,西與不丹毗鄰,北部是中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阿魯納恰爾邦的水電計畫涉及巨大的經濟利益。從2010年到2011年,阿魯納恰爾邦僅水電專案手續費和開發商保險兩項收入就達到了16.87億盧比。除了上述小水電專案之外,阿魯納恰爾邦還在計畫在卡門、蘇班西里、桑朗、迪邦和洛西特等五條主要流域修建超大型的水電計畫。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2009年6月俄羅斯男子隨地扔菸蒂引發森林大火,日前法院做出判決,將近5.81億盧布(新台幣約5.13億元)的損失,他必須全額賠償。的確很多的災害,起於一個不知道自己錯了的小動作,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昨天分享了自己多年來對台灣工業污染、民眾對環境意識的觀察,他認為環境意識提升,需要長期社會對話,這才是未來台灣環境變革的希望。作家黃春明家中有株百年樟樹,4年前因根侵鄰牆,移植到宜蘭高中後枯死,校方讓它靜靜躺在原處,並在周遭種植台灣本地作物,如甘蔗、地瓜、山蘇等植物,形成自然生態園區,並由黃春明寫詩紀念,刻在陶柱藝品上。如此從生活力行,是最好的環境教育。從猛禽、野鳥等自然生物去觀察建築生態,藝術家何華仁展出「台灣鷹姿版畫」,企圖討論出「在市中心恢復生態」的可能性

士林王家的拆除讓社會討論起都市更新的相關法律與根本意義,近年因強拆而抗爭四起的中國,日前最高人民法院9日頒布《關於辦理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要求未來各地方政府若要強拆房屋,必須執行「裁執分離」,即不能由同一機關同時行使裁決權與執行權。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核二廠反應爐錨定螺栓斷裂論戰才剛開始

作者:方儉(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

回顧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歷史,約比台灣的核電廠早10年,10年前的運轉表現也非常良好,但後來每況愈下,終於在地震下發生核災,而福島也出現反應爐的鋼壁龜裂現象,都是老化過程中正常的結果,但東京電力就是不願面對、承認,硬抝的結果,是經不起一次衝擊。所以也有許多國際核工專家認為,如果福島核電廠再年輕10年或20年,就不會發生核災,就像不遠的福島第二核電廠,也歷經地震、海嘯,未發生核災,就可證明老化是核電廠無法避免的致命傷。

任何有一點常識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來,像錨定螺栓這種堅固耐用的東西都接二連七的壞了,其他還有什麼比它們更牢靠的?就像房子的樑柱都爛掉了,有誰敢住?不管客廳、臥室再漂亮,也沒人敢住。 而台電忙不迭的說,還有多少是好的,又有什麼用?因為最堅固耐用的錨定螺栓都會斷掉,也找不出原因,幾乎可以保證,還有更多的老化、耗損、破壞的組件在核電廠裡面,只是現在還沒發現罷了。

精采內文

論壇∣悼南山部落千年檜木遭盜砍:「原住民是山林守護者」之未盡論述

作者:林益仁(靜宜大學生態人文系副教授)

宜蘭南山部落的巨木被盜砍的消息傳出,已經連續幾天炒得沸沸揚揚!巨木遭難令人痛心,但因此扯出司馬庫斯部落族人乃涉案山老鼠的案外案,更讓司馬庫斯部落的支持者感到錯愕與傷心!我的牙醫朋友急著打電話問我,怎會如此?11日報端「神木守護神盜神木,司馬庫斯蒙羞」的聳動標題,更直刺公元2千年以來,台灣保育界有關「原住民是山林守護者」論述的心臟而來。同時,對於很多人心目中居於浪漫雲端的司馬庫斯部落也是一個極大的傷害。

精采內文

 

中國在地震危險區建造大量水壩

本報2012年4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李家寧編譯,蔡麗伶審校

位於四川都江堰上游的紫坪林水壩。(Taylor Miles攝)加拿大民間智庫「探索國際」(Probe International)一份新報告指出,在中國西部的地震危險區(seismic hazard zones),已竣工、建造中或計畫建造的水壩總共超過130座,而這些水壩會對環境造成傷害並誘發地震與巨浪等嚴重災害。報告顯示出,中國西部98.6%的水壩是建在高度到中度地震危險地區。

負責此報告的匿名地質學家表示,多個大型水壩所坐落的位置,都接近芮氏規模4.9以上的地震帶群落,若震央位置又非常靠近地表,「後果不堪想像」。

這位地質學家非常了解中國西部情況,但為了保護資料來源,以假名約翰‧傑克森(John Jackson)發表報告。

傑克森表示,預測出來最糟糕的情況下,大壩會倒塌,造成巨浪淹沒一路上所有的東西,包括下游的水壩,會造成傷亡和財務的巨大損失。

「探索國際」(PI)執行長亞當斯(Patricia Adams)表示,假如水壩真的倒塌,住在那邊的中國居民應該將矛頭指向建造水壩而使他們生命受到威脅的水力發電業者。

戳破中國政府建造水壩的謊言,PI這份報告包含了中國水壩分布圖,上面有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地震相關資料和一份聯合國危險地震地區地圖。

分布圖是由中國水電顧問公司(HydroChina)在2004年之前準備的,但是其中的資料是最近才由相關的研究資料和Google地球衛星影像圖所確認證實。傑克森表示,「 根據這份地圖,可以發現有將近一半的水壩還沒有建造完成,但是工程建造的速度其實是很快的。」

比對大型水壩位址,以及地震危險地區上那些已竣工、建造中或規劃中水壩的中國西部江河源頭,包括雅魯藏布江、薩爾溫江、爛滄江、長江、雅礱江、大肚河和黃河等,會發現48.2%的水壩是位在高度和極危險的地震危險地區。

剩下50.4%的水壩則是位在中度地震危險地區,只有1.4%的水壩是位在低度地震危險地區。

傑克森說,「目前已知若地震規模大於4.9就會破壞水壩和其他結構物。淺層地震(少於10公里深)的發生,意味著活斷層會因為水庫蓄納大量洪水或使用水力發電等反覆的活動,而重新活躍。」

傑克森也警告,「除了中國西部天然的地震危險區,建造水庫所引起的地震危險區也可能會增加地震的頻率或是地震的強度。」

舉例來說,在位於中國西南方岷江上的紫坪林水壩,被認為是引起2008年規模7.9四川大地震的主因。四川大地震是中國近30年來最嚴重的天然災害,奪走超過69,000條人命、500萬人無家可歸。

傑克森說,地震的力量毀壞了水壩,水壩也因為劇烈的搖晃下陷了一公尺且往下游移動了60公分。

中國、日本和美國的科學家認為發生在156公尺高的紫坪林水壩上的變化是證明水庫會引起的地震活動的最佳證據,但是仍然有些中國的科學家對這個論點提出質疑。

中國西部是著名的壓力場(stress field)。因為印度次大陸朝北移動到中國西部。以地質學上的詞來說,板塊的運動是很迅速地。這樣的板塊撞擊使得海底沉積物隆起,造成了聖母峰和西藏高原。

詳細的文件紀錄是從1973年開始,中國西部一年平均有九個規模4.9以上的地震發生。

傑克森表示,特別令人擔心的是水壩的分布,像階梯狀,水壩是很靠近地一個接著一個,當水壩倒塌或是有災難發生的時候,中間沒有足夠的地方可以消解這股能量。

「如果有一個水壩倒塌,這個水壩所造成的巨浪會影響到下游的水壩,甚至是更下游的水壩,很有可能會產生嚴重的骨牌效應。」

中國擁有約87,000座水壩和水庫,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工業,但是87,000中有近乎一半的水壩和水庫被認為有倒塌的風險,而其中有1/3是用來水力發電的水壩。

為了公共安全利益和安全且完整的電力發電,國際探尋的報告驅策中國政府真實坦白目前水壩建造的計畫和安排,並且保證每個地區都有完整的地震風險評估,沒有推延並且完整的揭露給大家知道。

※ 參考資料:ENS報導

Top

 

【氣候變遷Q&A】(30) 為何把氣候變遷描述成「存量與流量」的問題?

本報2012年4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陳巾眉編譯,蔡麗伶審校

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火力發電廠 ,圖片來自:Allegheny能源公司。經濟學家經常將氣候變遷描述為「存量與流量」 的問題。因為溫室效應以及氣候變遷,是根據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也就是「存量」;而人類可以掌控的是,減少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流量。

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存量,取決於人類排放的量和能夠被海洋與植物吸收的量之差值。

讓我們拿浴缸做比喻,浴缸本身代表大氣,水則是溫室氣體存量。水龍頭代表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而緩慢的排水孔則代表大自然界移除溫室氣體過程。如果水龍頭持續流水,但是排水孔排水的速度非常緩慢,浴缸裡的水量就會持續增加。

為了制止人類造成的全球暖化,必須阻止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存量繼續增加。為達成這目標,需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直到達成自然界的移除平衡。現階段,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存量是穩定的,也就是為何許多經濟學家和科學家強調穩定溫室氣體存量的目標。

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存量越低,就越容易達到全球升溫不超過2℃的目標。科學家建議,達成此目標有50%的成功機率,只要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0年之前,達到最高的排放尖峰且開始下降到400~48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最終在2050年下降到140~170億噸。現在的每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已經達到470億噸,並且持續增加,所以需要儘快採取減量措施,才能達到限制溫度升高不超過2℃的目標。

※ 參考資料:英國衛報報導

 

環球360°∣印度建壩爭端:聾子的對話

作者:Teresa Rehman;翻譯:李楊

地處印度東北部邊疆的阿魯納恰爾邦正在成為印度新的能源產地。國有和私有企業已經提出要在該州建立168座大壩,建成後預計水力發電能力可達5700萬千瓦。阿魯納恰爾邦東與緬甸接壤,西與不丹毗鄰,北部是中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阿魯納恰爾邦的水電計畫涉及巨大的經濟利益。從2010年到2011年,阿魯納恰爾邦僅水電專案手續費和開發商保險兩項收入就達到了16.87億盧比。除了上述小水電專案之外,阿魯納恰爾邦還在計畫在卡門、蘇班西里、桑朗、迪邦和洛西特等五條主要流域修建超大型的水電計畫。

图片作者:International Rivers

全部水壩專案選址均在布拉馬普特拉河以及阿魯納恰爾邦和下游阿薩姆邦境內支流上游。布拉馬普特拉河發源自西藏,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之一(在中國境內稱雅魯藏布江,在孟加拉境內稱賈木納河)。印度東北部地區以植被、動物和文化的多樣性著稱,而滋養這一地區大部的正是布拉馬普特拉河與巴拉克河。

在印度東北部地區修建大型水壩的計畫正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對水壩計畫的敵視已造成一系列騷亂事件,其中大多數都發生在阿薩姆。下蘇班西里水壩目前是爭議的焦點。該項目設計發電能力200萬千瓦,印度國家水電公司目前正在進行建設施工。項目選址在位於布拉馬普特拉河支流蘇班西裏河下游的格魯卡姆克,地處阿薩姆與阿魯納恰爾邦邊界,是印度目前正在建的最大水壩。

然而,由於遭到阿薩姆農民組織KMSS(Krishak Mukti Sangram Samiti)為首的各方反對,格魯卡姆克項目的施工自去年12月16日以來就幾乎一直處於停滯狀態。抗議者稱,大壩會影響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水流,而這不僅將危害下游農田的灌溉,更可能為這個本來易澇的地區帶來更多的水災之苦。抗議者與警方發生多次衝突。警方在一次衝突中開火,致使多名抗議者受傷。

此外,規劃中的Demwe河下游水電專案也引來了越來越多的不滿。這個計畫發電能力175萬千瓦,選址離阿魯納恰爾邦境內洛西特河上的印度教聖地布拉馬肯得湖僅800公尺之遙。報導稱,這個總耗資1300億盧比(約合26億美元)的項目將導致4.3萬棵樹木被砍伐,包括孟加拉鴇及恒河河豚在內的多種野生物種受到威脅。

圍繞大壩工程的不同聲音不僅在電視和其他公共論壇上引發激辯,更引發抗議、摩托(車)集會、道路封鎖、甚至暴力事件。反對修建大壩的倡議人士堅稱,工程師和技術官僚根本沒有考慮到水壩對下游人的口影響;政府必須讓社會科學家參與決策,因為他們深知,某些族群因水壩工程而被迫搬遷之後,他們的族群身份便會徹底消失。

錫金的勒嘉人和阿魯納恰爾邦的義都米什米人等少數族裔都曾表示,他們擔心大型水壩專案的修建會對他們的故土產生不利的影響。但與此同時,阿魯納恰爾邦的20多個主要族裔則支持修建大壩。環保主義者認為,這些支援大壩工程的族裔與執政的國大黨有利益牽連,而那些會因大壩修建而搬遷的,來自較小的部族,說話分量輕。

年輕的拉朱•米米是抗議活動積極分子,來自阿魯納恰爾邦的義都米什米部族。他向我解釋說,他所在的部族共有1.2萬人,一直都在抗議位於下迪邦山谷、設計發電能力300萬千瓦的迪邦水電計畫:「整個施工過程從未考慮人民的意見,也沒有任何民眾參與。大多數本地人都以務農為生,對於如此大規模的水壩專案根本沒有任何準備。水壩建成之後,他們無論在文化上、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都將更加邊緣化。」米米還表示,專案開發商用金錢或者其他好處的承諾換取了大部族的支持,而大部族也將水壩項目視作獲得權力和財富的捷徑。

非政府組織桑朗對話論壇一直在反對阿魯納恰爾下桑朗270萬千瓦水電站和上桑朗1000萬千瓦水電站的運動中扮演領導作用。(雅魯藏布江自中國流入阿魯納恰爾邦之後的河段稱作「桑朗江」,再下游才稱作「布拉馬普特拉河」。)論壇發言人維賈伊•塔拉姆表示:「阿迪族(人口超過15萬)居住的帶狀地區將修建43座大型水壩。這幾乎要將我們趕盡殺絕。我們的語言、森林、河流、文化、傳統,還有我們的身份,都會徹底消失。」
「這是屬於我們先輩的土地,現在他們卻要求我們把這塊地方騰出來。征地補償金少的可憐—只有每公頃15萬盧比(約合3000美元)。」他補充說,村裏的長者反覆懇請當局允許桑朗江「按照它自己的意志流動」。該組織對小水壩的修建則表示支持。

水壩的選址均是生態熱點區。野生生物學家菲羅茲•艾哈邁德說:「從長期來看,水壩能 『殺死』河流及其生態系統,所有植物、動物以及人類都難逃其害。像河豚、大象和老虎這樣的野生物種都將受到影響。」水壩還會根據發電的需要而人為地改變河水流量,從而嚴重地影響到魚類和其他水生物種的生存。

開發商則指出,每個水電計畫都通過了細緻的環境影響評估,獲得了中央和州政府的批准。根據印度現行法律,公開徵集受影響群眾的意見—也稱作「公開聽證會」——應該是環境影響評估的一部分。抗議人士和當地居民則表示,這些所謂的聽證會根本就不透明,也無法全面地反映各方的意見。

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印度各州或者中央政府會聽從反對者的意見。除了這些項目的水力發電潛力之外,印度的安全事務專家們為水壩的修建提供了新的支援理由。來自知名智庫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的梅德哈•彼什特近日撰文指出:「之所以說印度政府應該儘早推進阿魯納恰爾邦的水壩專案,還在於水資源使用權對於共用河流的不同國家具有戰略重要性。過去幾個月中,中國分流布拉馬普特拉河的計畫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此,應該將阿魯納恰爾邦興建水壩的高潮放在更廣泛的大背景中進行審視,即印度要建立布拉馬普特拉河水資源的『優先使用權』。」

印度國內十分擔心中國會將布拉馬普特拉河水引到缺水的北方地區。雖然中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已經放棄了這條不切實際的「南水北調工程」西線計畫,但每次中國國內傳出任何支持該計畫的聲音,印度就會十分緊張,中國政府也不得不反覆闢謠。根據北京權威人士的說法,雅魯藏布江中國境內河段目前只有一個在建水電工程;而且這唯一的一個在建工程是一個 「河床式」水電計畫,也就是說不需要水壩蓄水。北京方面的一再保證並未消除印度的不安,而相關問題的研究人員則認為,如果中印雙方能就布拉馬普特拉河水資源的共同利用達成一項公平透明的協議,對雙方都有好處。

目前圍繞水壩的爭論一個主要的問題便是缺乏資料。「現有的科學資訊和檔檔案太少了,根本沒法進行有益的辯論,」曾研究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和當地水壩專案的非政府組織Aaranyak高級科學家帕塔•喬蒂•達斯如是說。公有領域中有關河水流量季節性變化的資料都很少,有關大壩將對水流產生何種影響的資訊更是無從獲得。類似地,資料的缺乏使人們很難對大壩的生態影響作出準確的判斷。

此外,人們對於居住在這一地區的很多族群的生活方式同樣知之甚少。目前,水電計畫的支持者正是利用這種資訊的缺失,將那些對水電計畫的批判斥為「不過是一時激動的感情宣洩」。但這種隔閡未來可能會給壩區居民的重新安置工作帶來嚴重的障礙。

除了水壩計畫的鐵杆支持者和堅定反對者之外,印度東北部地區的普遍民意傾向於在科學意見的基礎上達成共識。但無論是對於物理學家還是對於社會學家來說,擺在他們眼前的都一塊未知的水域。必須馬上採取行動,對整個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的水文、生態和社會特徵進行更加細緻的研究。

相關文章:

印度大壩之爭 2012年3月9日

印巴水源豪賭 2011年3月23日

世界銀行:尼泊爾築壩不會阻止印度洪水 2011年8月22日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2年4月9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隨地扔菸蒂引發森林大火! 俄羅斯男子判賠5.13億元

摘錄自2012年4月11日NOWnews報導

俄羅斯近年夏天熱浪襲擊,導致多場森林大火發生,災情難以控制,但2009年一場森林大火,卻是因為一名男子亂丟菸蒂,而引發森林大火,損失將近5.81億盧布(新台幣約5.13億元),法院近日判決男子必須全額賠償這起損失。

2009年6月俄羅斯這名引起森林大火的男子馬爾科夫(Alexander Malkov),經過克柳奇森林(Klyuchi village)時,在附近乾草旁抽菸後,隨即將手上抽完的菸頭,扔於乾草旁。

沒想到他隨意這樣一丟,竟引起森林大火,燒毀大約兩公頃樹林,而且馬爾科夫轉頭看到火勢向草原、樹叢蔓延時,居然沒有通報消防局,或是採取任何滅火措施,而是放任大火燒,轉頭就走。

俄羅斯法院9日作出裁決,判定現年21歲,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Republic of Buryatia)的馬爾科夫,罰鍰5.81億盧布,以賠償這起2公頃樹林的經濟損失,並罰社區服務一年。

Top

 

李根政:環境意識提升 需要長期社會對話

「環境報導」2012年4月12日台北訊,朱淑娟報導

20年前,高雄大林埔農田變成工廠;20年後,煙囪林立、火燒不斷。是什麼原因使得今日生活變得如此不同?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昨(11日)在台北以「環境問題的根源與解決之道」為題,分享自己多年來對台灣工業污染、民眾對環境意識的觀察。

他從高雄成為台灣最污染地區,談到區域隔闔的嚴重,導致其他地區並未從高雄污染經驗得到啟發,就連多數高雄人對這些污染也沒有意識。李根政認為,如何加強民眾對話,是未來台灣環境變革的希望。

台灣工業發展始於50年代,造就國民所得提升,李根政提到當時流行一句話:「台灣錢淹腳目」。大量農村人口移到城市,離鄉、思鄉的思緒變成流行,大家樂、電子花車、脫衣舞秀,都始於那個年代,台灣社會價值發生很大的翻轉。

而大高雄也因緣際會成為台灣重工業的起源。1968年高雄有了第一座中油煉油廠,第二座、第三座都在高雄。大社、仁武石化工業區、林園工業區、大發工業區、中鋼第一座高爐、90年代第五座輕油裂解廠都陸續在高雄落腳。

後勁五輕污染何時了

高雄民眾飽受中油煉油廠污染之苦,1983年甚至發生居民點蚊香爆炸事件,於是當1987年宣布要蓋五輕時,後勁居民都站出來抗爭。1990年9月13日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夜宿後勁,後宣布高雄煉油廠25年遷廠抗爭才暫息。而這25年來後勁居民沒有忘記政府這個承諾,民國104年一定要求政府實現諾言。

這20多年來,高雄煉油廠污染、爆炸事件不斷,走在高廠附近,到處都有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制區的牌子。但工廠附近就有農田引地下水灌溉,李根政訪調時問農民:這些菜賣到哪?農民說:賣到台北啊。

2011年11月9日還爆發高雄煉油廠違法處理廢水。而就在4月6日,又發生丁二烯工場塔槽發生大火事件。

林園 悲傷之地

林園工業區設立讓高雄的水岸城市消失,1998年爆發林園事件,廢水溢流、魚蝦翻肚死亡,當時政府賠償林園居民12億7千萬,而這筆賠償金也埋下林園當地的矛盾情節。李根政說:污染不但影響環境、也污染人心。

當地就出現許多人以環保為名抗議,從廠商那拿到不同利益,而廠商也學會拿錢處理問題,導致林園三輕擴廠時只有少數人反過,最後環評有條件通過。而據透漏,工業局最近針對林園所做的健康風險評估,已超過可接受範圍。

而林園因補償金而衍生出的居民情結,讓有些想協助的環保團體怯步。這讓李根政感觸很深:反對力量要成功,要有自然資本,否則就要像後勁這樣,有宗教、人文力量支撐,否則未來只會愈來愈糟。

台塑仁武廠污染超標30萬倍

而在仁武工業區內的台塑仁武廠位於後勁溪兩岸,海洋科技大學教授林啟燦多年採樣,發現廢水在經過台塑仁武廠之前未含有機化合物,但一經過就有,且超過歐美標準上萬倍。後來環保署去查也發現地下水污染超標30萬2千倍。

後勁溪流域下游有1390公頃農地引水灌溉,農民說10多年來污染一直很嚴重,引這種水灌溉的農作物吃下去有沒有影響?官方都說安全無虞。但如果你問民眾,要吃台東無污染的米、還是化學濃湯種的米,民眾會如何回答?

潮寮 台灣的第三世界

大發工業區污水處理廠旁有潮寮國中、國小,多年前發生潮寮空污事伯環保署只找到七家可疑兇手,但之前沒有學校去談工業污染,平常也沒有防範作為。

李根政說,高雄工廠密度、空污、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二氧化碳排放都第一,但這些數字連絕大多數的高雄人都不知道。他剛從金門搬到高雄時,半夜經常被臭醒。搭車從楠梓到高雄市要掩著鼻通過,但他卻發現沒人有感覺。

高雄在夏天時還看得見柴山,但秋天經常發現柴山不見了。李根政騎單車上班,經常看見小朋友在空氣污染嚴重的戶外玩,一查環保署網站,經常都是空污必須警訊的日子,環保署在網站提醒民眾防範,但如何防範?

區域經驗為何無法被理解?

李根政說,高雄的污染是台灣人發展的共同經驗,理應藉由高雄經驗去思考未來要往哪去。但接下來雲林人歡迎六輕,且在營運10後污染快速增加。然而接下來彰化人歡迎國光石化,為什麼一個地區的污染無法給其他地區經驗?

李根政分析,有很大的原因是教課書都不提這些土地發生的問題,環境運動需要台灣社會文化長期的耕耘與改造,要更多人投入才有機會翻轉。

「我們常自以為大家都知道這些污染,但實情並非如此。」地球公民基金會的志工在展示會場所做的問卷發現,近九成的參訪者沒有接觸過環保團體。這讓李根政察覺,環境意識的提升需要長期社會對話。

「所以我們試圖透過藝術,以一種貼近生活的姿態來談論環境,亦即一個與我們每日朝夕相處的場域-「家」,帶領觀者從其觀察、檢視我們所生存的空間。

家‧環境藝術展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 同步刊載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百年樟樹枯死 黃春明寫詩紀念

摘錄自2012年4月11日中央社報導

作家黃春明家中有株百年樟樹,4年前因根侵鄰牆,移植國立宜蘭高中,但之後枯死。校方日前請黃春明寫詩紀念,並刻在陶柱藝品上,今天在校園揭幕。

「小樟仔,你且不要難過,你一身的香味,雖然引不來蜂,招不到蝶,也誘不了各種各樣的昆蟲,但至少白蟻和蛀蟲就不敢靠近你半步」黃春明前往宜蘭高中朗誦「給小樟樹的話」詩詞,紀念過去曾在家陪伴他一起寫作的百年樟樹。

黃春明說,約32年前,他在礁溪買下1間房子,只因庭園中有株百年樟樹。4年前,因樟樹的根部竄到隔壁的圍牆,只好將它移植到宜蘭高中。可能是環境的不適應,後來樟樹在校園中倒下枯死。

宜蘭高中校長王垠表示,為讓老樟樹自然回歸土地,現在沒有任何搬動,靜靜躺在原處,並在周遭種植台灣本地作物,如甘蔗、地瓜、山蘇等植物,形成自然生態園區。

王垠說,校方日前邀請黃春明寫下「給小樟樹的話」詩詞後,交由校友劉奮飛親手燒成陶柱藝品,並將詩詞刻在上面,作為紀念。

Top

 

恢復市中心生態 專家獻策

摘錄自2012年4月11日工商時報報導

「在市中心如何恢復生態?」事實上,人不能沒有大自然,國內建築業積 極營造類生態、仿大自然的生活空間,據世界人口調查,估計2025年全球有64億人口居住在都市裡,其中有8成人口集中居住高密度的市中心,在高密度人口 和建築群中如何恢復生態、保有大自然陷入兩難,延伸全球人類切身相關的住宅議題,透過生態藝術家何華仁「台灣鷹姿版畫」的引導、生態保育和環保團體的參與,和建築學者專家提出不一樣的應對策略,似乎可以有邁向「在市中心恢復生態」的可能性。

何華仁表示,現代「綠建築」多用環保的概念落實珍惜地球資源的用心,但從猛禽、野鳥等自然生物去觀察建築,鳥類築巢的精神是最節能環保的,如金絲雁用口水築巢,猛禽在築巢時需半日照、透水性等的條件都很簡單,他笑說,鳥類最不會考慮到的就是奢華。台北車站前的新光三越大樓和101大樓,都曾觀察到「遊隼」棲息,牠會飛越27公里到淡水河去覓食,但不住在淡水旁。原因是都市化的演變,那是個至高點,遊隼是世界上飛行最快的鳥類之一,常立於高處尋視,見獵物後展開追擊,接近會加速撞擊以驚嚇獵物,並在半空中抓下獵物,俯衝追補獵物速度可達389km/h,過境時常出現在濕地、河口、都市高樓、塔台和橋樑等。

中華鳥會副理事長謝孟霖表示,每年三月八卦山有數萬隻南路鷹盤旋飛舞,是中台灣最優賞鷹熱點,灰面鵟鷹利用八卦山的地形和氣流,牠們可以順式上升飛行,八卦山上的稜線尤如灰面鵟鷹的高速公路,多達2萬多隻大軍過境,翅膀不用拍撐著就飄到彰化了,再飛到大肚山的西側出海,飛至大陸。令人惋惜的是,灰面 鵟鷹的數量卻逐年在減少。

楊建鴻指出,當我們看一隻猛禽並不是看一隻鳥,而是看一整個生態系,牠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密度非常低,即使在都市裡看見猛禽,並不表示牠一定居住在看到牠的地方,我們希望建築業可以帶頭改善環境的生態,讓猛禽得到更多可以停留或棲息的地方。

營運長吳秀娟期盼地說,如果都市裡做到猛禽都可以來,那麼我們就復活生態了。建築業該如何透過專業,才能在都市看到猛禽,並不是將牠圈養、也不是關在動物園裡,而是在都市中與我們共生,這只有建築業做的到,因為建商的原料是土地,而所有的生物都需要土地,讓都市裡也可以恢復大自然、有生態的氛圍,是所有建築人的共同使命。

Top

 

中國最高院:強拆屋須裁執分離

摘錄自2012年4月11日旺報報導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9日頒布《關於辦理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要求未來各地方政府若要強拆房屋,必須執行「裁執分離」,即不能由同一機關同時行使裁決權與執行權。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負責人表示,這個《規定》的實施,將從制度上理順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程序,且能防止強制執行過程中發生違法和侵犯被徵收人合法權益的情形。
上述負責人表示,《規定》明確「裁執分離」為主導的強制執行方式,是要體現權力的監督與制約原則,進而防止權力濫用侵害相對人合法權益。

在強制執行上,「裁執分離」主要體現為兩種情形:一是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覆議或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期限內又不搬遷的,將由該地人民政府依法向法院提出強制執行的申請。這一規定意義在於:徵收補償決定的合法性、正當性需受到司法機關監督。

二是行政機關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將由行政審判庭進行審查並作出裁定,若需要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將由人民法院執行機構組織實施。這是為了從現實可行性出發所做的規定,且該《規定》認為,若人民法院認為自身有足夠能力實施時,也可依《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

此外,申請機關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時,除強制執行申請書和附具的資料外,司法解釋要求申請機關要額外提交其他材料,包括:徵收補償決定及相關證據和所依據的規範性文件,徵收補償決定送達憑證、催告情況和房屋被徵收人直接利害關係人意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等。

Top

 

論壇∣核二廠反應爐錨定螺栓斷裂論戰才剛開始

作者:方儉(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

這是壹電視拍到的核二廠反應爐錨定螺栓照片,可以看到內部已經有嚴重鏽蝕的現象,週圍則是被拉斷的㾗跡。這說明了許多事,但是無法說明為什麼會這樣,這才是最令人擔心的事。

今天在立法院和台電、原子能委員會的代表開會,討論核二廠反應爐錨定螺栓的問題,與會的還有我大學老師林俊義教授,新聞界的前輩劉黎兒與楊憲宏,以及幾位記者。原本記者是不知道的,我也不打算邀記者來,但因為台電在4日晚上「自爆」核二錨定螺栓斷裂的新聞稿已在網上揭露,記者問起來,我只能接受記者的要求,讓他們一同來開會,只是我不知道他們能了解多少,因為技術性的討論,是十分枯燥的,而且許多情況未明,還需要更清楚情況,才能說清楚。

什麼是「錨定螺栓(Anchor Bolt)」?

簡單來說,這是鋼構物的基礎,鋼構物是靠螺栓栓住的,有許多螺栓,而錨定螺栓,是把鋼構物和地基栓在一起,像是船的錨一樣的功能,如果船沒有錨,就會隨海浪漂盪,會被海浪打翻。如果鋼構物沒有錨定螺栓,就會被震動打翻,任何學土木、鋼構、結構的工程人員一看到「錨定螺栓」反應就和一般的「螺栓」是不同的反應,因為「錨定」對構造物而言,太重要了。一般而言,包括核電廠,錨定螺栓是終生的組件(Life-time Component)。

從最基本的講起,核二廠的錨定螺栓直徑約10公分,總長為65公分,最底端17公分是在興建核二廠時水泥澆灌在基座上的,基座有2圈各60支的錨定螺栓,把反應爐固定在鋼筋混凝土的基座上,就是全鋼製的反應爐壓力槽固定的唯一的基礎,重要性可見一斑。往上有25公分是栓住反應爐鋼槽的支撐裙,約23公分是在最上方,用來栓螺帽的。

依照台電的說法,錨定螺栓是用來對抗水平拉力的,但是在核二廠1號機於3月16日停機,最後以高壓注入冷水時,發生一次過去所沒有的劇烈震動,高達0.29G,比原來的安全停機的0.2G還高出許多,這對當時電廠工作人員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想到在去年10月核二廠2號機大修時,無意間發現有1根錨定螺栓斷裂的事件。

去年2號機的1根錨定螺栓斷裂被歸因於「單一個案」,所以沒有進一步分析,11月就啟動繼續運轉,即使台電核安處副處長出國開會,還請教「國外專家」,國外專家的回答,現在看起來是非常可笑的,因為1號機的7根螺栓斷裂,再笨的人也不會相信是「單一個案」,而且這7根全部發生在內圈。

安全不可能超過100%

台電一直說除了這7根,還有113根,所以是安全的,因為原來設計是有30%的餘裕,現在還有8%的餘裕,所以安全性可以說是108%。台電這說法當場就被楊憲宏抓包,因為安全最高機率就是100%,沒有101%的可能。以前郝柏村當院長時說過,核四廠一定是200%安全,也是個歷史笑話,一個軍頭老粗哪懂得風險管理的數學問題?

事實上有幾件事就讓人無法相信台電的108%安全的說法。這也是我對台電人員的素質有很大的疑問,因為這不是專業問題,是一個常識問題。

18個月前的大修,錨定螺栓全是好的,這一次就壞了7根,若非以前的檢測不確實,就是這一次就斷裂了7根,顯然是一個不明的原因造成,至於是什麼原因,現在無法判斷。

30年前計算的30%規範餘裕,是以新的材料、組件、結構來算的,過了30年,一定會「老化」,我們無法用新數據硬套在30年後的機械結構上,如果像台電這樣的話,所有設備都不必更新,因為根本沒有老化問題。

錨定螺栓是結構中可靠度最高的,因為是結構物終身保用的組件,如果它壞了,則代表其他的組件更危險。

老化接下來必然是核災

回顧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歷史,約比台灣的核電廠早10年,10年前的運轉表現也非常良好,但後來每況愈下,終於在地震下發生核災,而福島也出現反應爐的鋼壁龜裂現象,都是老化過程中正常的結果,但東京電力就是不願面對、承認,硬抝的結果,是經不起一次衝擊。所以也有許多國際核工專家認為,如果福島核電廠再年輕10年或20年,就不會發生核災,就像不遠的福島第二核電廠,也歷經地震、海嘯,未發生核災,就可證明老化是核電廠無法避免的致命傷。

任何有一點常識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來,像錨定螺栓這種堅固耐用的東西都接二連七的壞了,其他還有什麼比它們更牢靠的?就像房子的樑柱都爛掉了,有誰敢住?不管客廳、臥室再漂亮,也沒人敢住。

而台電忙不迭的說,還有多少是好的,又有什麼用?因為最堅固耐用的錨定螺栓都會斷掉,也找不出原因,幾乎可以保證,還有更多的老化、耗損、破壞的組件在核電廠裡面,只是現在還沒發現罷了。

核二出事,台灣滅島

核二廠偏偏又是現有三座運轉中核電廠最大的,高階核廢料和核一、三加起來相當;就量體而言,如果出事,絕對比福島更為嚴重,而且離台北市最近,20公里半徑內包括總統府、五院等所有黨政軍經中樞,80公里半徑內,可以到新竹,人口超過1千萬人,只要核二出事,大概就是台灣滅島之日。

比較四個核電廠事故,核二絕對是最恐怖的,核一是悲劇,核四是一場鬧劇,都沒希望了。相對核三在南台灣,可能犧牲了人口較少的屏東、台東,還有一點希望,但也足以讓台灣自此一蹶不振。

而台電人員還是非常有自信,認為核二還有足夠的能力如期運轉(4月20日)。我真的不知道台電是何居心,即使錨定螺栓沒有問題,安全的核電廠也不能交給這些腦子有問題的瘋子來管,他們難道沒有知識與能力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台電人員口口聲聲說奇異原廠說沒問題,我第一個不信。第一,我沒看到奇異公司有資格說沒問題的人是怎麼說的,也沒看到文件;第二,1985年7月7日核三廠運轉不到一年,奇異的汽機廠房爆炸起火,奇異一毛錢也沒賠(當然福島用的也是奇異的,奇異也沒賠);第三,奇異的原設計人、資料都不知道到哪裡去了,不能隨便有個「奇異」公司的人出來,就能忽攸我們。

我的底線很簡單,一切看到當年的原設計再說,千變萬變,都不會超過原設計,這是最簡單的道理。而台電的人想跳過原設計,直接進入修復計畫,而且想在2個星期內就修完,讓核二廠如期啟動,同時又要威脅大家「沒有核電,就沒有電」,真是鬼話連篇。

這就像晚上休息時發現肋骨斷了3根,去看醫生,醫生說沒問題,忍一下就好了,也搞不清楚到底是骨質疏鬆?被打斷的?還是摔倒了?怎麼斷的都不知道,如何醫治?醫治好如何不會復發,或更嚴重?

面對台電這個完全不理性的公司,一場無聊又恐怖的論戰才剛開始。

Top

 

論壇∣悼南山部落千年檜木遭盜砍:「原住民是山林守護者」之未盡論述

作者:林益仁(靜宜大學生態人文系副教授)

宜蘭南山部落的巨木被盜砍的消息傳出,已經連續幾天炒得沸沸揚揚!巨木遭難令人痛心,但因此扯出司馬庫斯部落族人乃涉案山老鼠的案外案,更讓司馬庫斯部落的支持者感到錯愕與傷心!我的牙醫朋友急著打電話問我,怎會如此?11日報端「神木守護神盜神木,司馬庫斯蒙羞」的聳動標題,更直刺公元2千年以來,台灣保育界有關「原住民是山林守護者」論述的心臟而來。同時,對於很多人心目中居於浪漫雲端的司馬庫斯部落也是一個極大的傷害。

這次的盜砍事件,確實凸顯出過去「原住民是山林守護者」論述過度簡化,且一直沒講清楚的內涵。我曾在一篇評論「西雅圖酋長演說」的文章中指出,浪漫派的保育人士過度渲染「高貴野蠻人」(noble savage)的論調,主觀地認為原住民自有一套不輸給外人且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問題是,這種看法卻無法看清歷史上這些(縱使是優良的)價值觀,早因慘痛的殖民歷史所導致的社會變遷被切割地支離破碎了!坦白講,這些困局是過去「原住民是山林守護者」論述一直沒有認真面對的。這次,一個人人稱羨的司馬庫斯部落的少數族人,越過自己的傳統領域,潛入鄰近南山部落的傳統領域,盜取已經活過千年歲月的檜木生命,這本是嚴重違反泰雅族Gaga傳統規範的嚴重惡行,但當國家檢調力量大肆搜捕的同時,部落傳統Gaga規範的作用力卻被極度壓縮,甚至連披露的媒體也無感到幾乎用諷刺性的字眼來下標。這個事件顯露出部落內部與部落之間(南山與司馬庫斯)傳統規範約束力的虛弱。究其實,這才是部落真正艱困的社會處境。原住民領袖實在有必要發揮極高的道德勇氣,公開譴責這些不肖的害群之馬與其背後的集團。

為什麼原住民可以是山林守護者?這絕對不是一個靠血統與身分即可簡單證成的問題。加州大學地理學者Jared Diamond就曾指出與台灣原住民同屬南島民族的南美洲智利外海的復活節島上的原住民,正是因為大肆砍伐森林而導致全族滅亡!這樣的例子,並非個案或特例。但,在此同時,我們當然也見到學者舉出許多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可貴的案例。正反對比之下,根本的重點正在於擁有實踐原住民傳統文化中尊重山林及與之互惠共存的自然價值的能力,而不應只是血統與身分,才有可能確保山林永續。話說回來,我確實相信多數的司馬庫斯族人不會如此!但為何有一些人會做出這些行為呢?

歷史上,原住民遭遇外來殖民者統治所導致的社會變遷,一直是重要的原因。其中生產方式的改變,學習主流社會一切向錢看齊的價值觀,以及山地現代化與平地化的諸般國家政策,更是不可忽略的部份。為了賺取現金,部落族人不是往外流動,進入主流社會的低層勞動市場,就是引進外來強大資金買賣土地、開發自然資源,展開「沒有明天」式的土地發展模式。在此情況下,優良的傳統知識、價值與社會規範逐步淪喪也是可預期的。

可悲的是不管如何,在這種開發模式下,原住民始終就是被資金力量控制與剝削的直接對象。我很不願意這樣講,但以下卻是事實。即,一些原住民(包括不少政治人物)也開始提升自己,成為壓迫族人結構的幫辦。在此情況下,過去的傳統知識與價值中所強調的互惠式人地關係,已然被強取豪奪的發展手段摧毀至所剩無幾。依我之見,「原住民是山林守護者」論述是原住民部落發展必須堅持的要項,但如果沒有面對此一原住民部落所深陷之基本結構性問題,斷然沒有繼續發展的空間。司馬庫斯部落過去因為有生態旅遊所建立起來的經濟基礎,加上活化傳統知識與堅持具有主體性的抵抗行動,才有能力對此一壓迫性結構作出些微的回應。

衡諸此一結構,部份族人追逐眼前極短的利益與誘惑(金錢與毒品),甘願被人利用,鋌而走險的結果,其實放在台灣的原住民部落的社會脈絡下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在相當程度上,眾人所驚奇於司馬庫斯的種種,反而是難能可貴的成就與例外。但這次的衝擊,確實已是司馬庫斯部落必須深自反省與審思的時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被逮的部落族人充其量也僅是小山老鼠而已,在此背後操控這些原住民的應是這些需要高貴木頭的高級買家與銷貨的網絡,根據報端的消息這個網絡還是具備槍枝武力的集團,他們是躲在暗處,僥倖自己再一次地脫逃,或是繼續籌備下一次的出擊呢?但可悲的總是,這些在前面檔子彈的弱勢原住民。如果國家真正關注山林的保育與原住民部落的永續發展,認真對抗這種結構性的黑暗勢力才是正辦,而不是抓幾個小山老鼠祭旗就算數。更不要每次都命案發生了,才瘋狂地找兇手!有沒有防患於未然之道呢?

問題是,這些可是連優秀巡守員都忌憚且結合在地的集團勢力。如果這些力量不退,那些處於社會邊緣的弱勢原住民個體,難保不會一個接一個掉入此一利益與脅迫的網羅!面對目前這種囂張於偏遠部落山區的集團性力量,單靠檢調的查緝,是否真的有效,我很懷疑!特別是,這次某林務局官員嗆聲「盜亦無道」的說法,更令人玩味!

認真想,如果黑暗勢力總是無所不用其極地與可資利用的原住民配合牟取暴利,國家難道不應認真思考尋求在地部落裡正面善良力量的結盟,進而護衛我們共同的山林嗎? 這一次南山的檜木盜砍案,或許是一個跨越族群以及部落/國家分野的山林保育行動的時機了!而且,現在就要趕快做,免得將來後悔莫及。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