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2.07.24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溼地糧倉國際志工工作坊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一閃一閃亮「驚驚」!近6成螢光棒塑化劑超標

meg.dai攝

夏日熱情的音樂祭、演唱會上歌迷人手高舉螢光棒,隨著音樂節奏搖擺,氣氛high到最高點。但一次性的「液體式螢光棒」中含有化學物質,危機重重。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與消基會今年4月間,隨機抽驗了24件「螢光棒玩具」,發現當中有14件「可塑劑含量」檢驗項目不符合規定,不合格率為58.3%。

消基會表示,「液體式螢光棒」是外層是由塑膠製成,裡面套著一根密封玻璃管,經彎折、敲打、揉搓等使玻璃破裂,引起化學反應產生的能量來激發螢光體,僅能使用一 次,待螢光效果失效便無法使用。液體式螢光棒中含有化學物質,若不小心過度彎折,或用刀切割,針刺等,容易造成液體外漏被誤吸或觸碰,可能會造成噁心、頭 暈、麻痹、昏迷等現象。若接觸到眼睛,還可能造成化學性灼傷,導致失明。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原木小玩具DIY 小學生重返綠色童年
環團檢出3/4玩具含毒 影響兒童性發展
看見無毒商品前景 嬰兒玩具廠商拒用PVC
化學物質無法管 綠色和平驗出多項日用品含毒性

【蟲蟲的祕密】天生的紙雕藝術家

作者:李鍾旻

有隻長腳蜂停在步道旁的護欄上,牠在做什麼呢?牠正賣力啃咬著木製的扶手。原來蜂兒平時不只是採採花蜜,還須如此煞費周章的蒐集木料,然而這究竟是為了什麼目的呢?其實,牠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造巢。長腳蜂的巢本身幾乎可說是由紙所構成的,這些木質纖維能作為蜂巢的材料。樹木、木材、木質的藤蔓等,都是牠們重要的築巢資源。

部分種類的長腳蜂,築巢地點經常鄰近人類的建築物、活動區域,有時也會寄人籬下,直接在近郊居家房舍的屋簷下定居,可說是一群與人類生活相當接近的昆蟲。儘管部分大眾對於蜂類的印象總是負面的,甚至避之唯恐不及,不過從生態的角度來看,胡蜂類除能幫助植物授粉,也能捕食森林害蟲。牠們具有維持生態平衡、控制害蟲密度的功能,對人類來說,可是扮演益蟲的角色。

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水鹿未知的過去與現在

作者:廖靜蕙

近日有媒體依據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研究團隊在玉山國家公園監測3年的結論報導台灣水鹿因天敵雲豹絕跡後,造成族群大繁殖,10年來增加4-5倍,不但啃樹皮造成高海拔的二葉松、台灣鐵杉以及冷杉等樹種受波及,此外,翻食垃圾、接受登山客餵食,漸漸失去原有的求生能力,報導將之形容為「台灣獼猴第二」,說水鹿群數量短期擴大,不僅造成棲地食物短缺、生態失衡。

瀕危物種確實應考量數量以及分布範圍,族群是否能永續。但水鹿不是瀕危物種,不是看數量,而是整體棲息地,森林生態系之健康以及生物多樣性樣貌。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林子晴

菲律賓的公主港地下河,擁有特殊的鐘乳石洞,日前列為國際重要濕地,此地涵蓋整個海陸生態系統,希望藉由保存與永續發展,可以避免濕地因開發而消失殆盡。為永續發展推廣節能減碳,新竹市北區公所建置智慧型電表,經過監控及掌握用電狀況,電費明顯節省6%,努力為地球盡份心力。在號稱低碳城市的台中,行道樹卻常常被砍頭,日本的樹木都有編號,而且定期體檢,這種尊重樹木的態度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中國造林綠化蓬勃發展,上半年造林7069萬畝,已佔全年計畫的78%,他們希望林業可以保持平穩還有較快的發展態勢,但中國人平均的碳排放量已經逼近歐盟的水準,碳足跡現在幾乎與歐洲人等量。除了造林,也希望大家可以減少碳排放量,地球只有一個, 大家不能再自私下去了!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瘦肉精牛肉有毒嗎?

作者:盧健泰(放射線科權威教授)

目前瘦肉精有四種,中國所說的瘦肉精一般是克倫特羅(Clenbuterol),毒性為萊克多巴胺(培林)2000倍。它本身就對人體有害,已被當局禁用。培林(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用於美牛、美豬及火雞在美國家及其他地區使用。到目前為止,尚未聞有吃「培林牛肉」發生中毒。

為了養豬戶的利益,全民能吃到瘦肉多、肥油少的豬肉,雖政府宣佈豬牛分離政策,讓政府早批准培林(箂克道多巴胺)「Ractopamine」供飼養戶用於豬、火雞及牛!養出價廉美味,又營養的肉食。那時不但不怕國外肉類侵入我市場,我們的肉類還可外銷。讓我再說一次、十次、百次:「藥的劑量用得對、可治好病。用錯了、可要命」。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