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2.12.1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內湖百人靜坐 為保護區祈福

慈濟內湖園區坐落於保護區,最近重新向台北市政府提案,期望透過都市計畫變更解編保護區,以興建志工大樓。慈濟本月連開3場說明會,分別為15日、22日、29日,但此舉也遭居民質疑誠意,因為22日要補上班上學,而29日為四連假的第一天。15日慈濟內湖園區外人行道出現上百位民眾,他們拉開布條,訴求「大湖不需要美麗灣」、高呼「反對慈濟強行變更保護區」。

慈濟志工、前交通部長蔡堆主持。他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執著於名相,而要重視實相。這塊地雖然名為保護區,實質上卻早就是柏油地面、不透水,慈濟變更案就是要改善這種情況。綠黨中執委潘翰聲說,蔡堆答應會秉持透明、對等、對焦三原則,但是此次慈濟只有做到提早通知,既不透明更無法對焦。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11月25日:慈濟說明會沒邀里民

廖本全:敬天畏地的背後

居民陳情:為何不需環評

「慈濟保護區開發案」說明會的許多感觸

我們的島|灣寶-後樂園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陳志昌、陳慶鍾、郭志榮;剪輯:陳志昌

年長年少一群人,齊聚在灣寶龍雲宮,每個臉上都帶著笑容,今天他們不是要去抗議,而是要下田插秧。為了反抗土地徵收,幾年的抗爭,最終讓開發案撤回,同時讓灣寶寫下幸福歷史。但是,灣寶沒有停頓,更加努力,想要證明農村的真正價值。

洪江波,原本是位在地畫家,協助灣寶抗爭之後,開始嘗試有機稻作,現在他打算擴大種植規模,開闢股東田,讓更多人參與稻米耕作。拜完土地公,參與成員陸續下田,對許多孩子來說,插秧是件新奇的事,把充滿泥水的稻田,當成遊樂場。家長則希望透過農村參與,讓孩子學習更多。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環保媽媽基金會再度出擊打分數,走訪102個鄉鎮縣市,選出全台前三髒分別是麥寮、斗南、布袋,而台北市最髒的地區竟然是信義區,為加強垃圾管理,美洲開發銀行將提供2000萬美元款給波利維亞改善國的都市廢棄物管理,希望全國垃圾處理率由37%提升到51%。而台灣的廢棄物又如何處理?環保署計畫推動廢棄物填海造島,但立委及環保團體擔心汙染海洋,希望官方能審慎評估,不要為了貪圖方便而造成環境更大的傷害。

台東美麗灣渡假村的興建,造成當地海洋浩劫,周末的富邦路跑賽,有選手組團一同聲援「拆美麗灣」,為環境發聲,現今海洋一直受到迫害,還是有人努力的為海洋復育盡心盡力,澎湖水產種苗繁殖所有辛苦的復育推手,針對珊瑚復育及螺貝類、海膽養殖,擔任8年所長的張國亮榮獲傑出貢獻獎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法律人談環保|環評制度的何去何從

作者:詹順貴

因為六輕4.7期的開發案,環保署環評委員會雖然作成有條件通過的審查結論,但所附條件,台塑集團無法接受,適逢經濟集度不景氣,再度引發環評是投資障礙的爭議。雖然後來台塑提出訴願,行政院也非常配合地撤銷該項台塑無法接受的條件,但風波並未因此落幕,不僅產業界順勢要求廢除環評的否決權,環保署沈世宏署長更趁機大力鼓吹修法把環評燙手山芋推回到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負責辦理。

上述情形,可以分二個面向觀察:(一)是台塑集團儼然超級產業怪獸,而六輕離島工業區則像中華民國政府割讓給台塑的租借地,中央及地方政府只能任台塑集團予取予求,毫無管制能力;(二)是因為台塑集團的開發個案不如其意,而引發的修改環評制度的訴求,其正當性,究竟夠不夠?

參與行動

論壇|給在六輕工作的您

作者:魏文凡

可是當我瞭解得越深,我卻認為越不該如此去想,因為還有什麼會比親人的健康還要重要?雲林沿海是我們家族的故鄉,而你還是距離最近的人,雖然你說,你的嗅覺早已免疫,人體自有抵抗能力,且其他工作不見得就沒有危機,但畢竟你是經年累月的近身暴露在高致癌率的空氣裡,請容我直言,這般危機不會小於開水煮青蛙。

最近台大詹長權教授和雲林縣政府合作三年的研究結果已經公布,我相信這件事情你比我還要清楚。記得上次你跟我聊到,不少團體都是一邊公開指責六輕,可是卻一邊跟六輕拿錢,甚至雲林縣政府幾乎是形同藉由抗議來向六輕勒索,就只為了要到更多資源。其實,你提到的這些事情,在我參與活動的這段時間以來,我也聽聞不少,我相信這樣的事情確實存在。

精彩全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