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 年12月19日
都委會留畢業禮 北市保護區處理原則定案
18日上午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舉行第667次委員會議,這不但是副市長張金鶚任內的最後一次都委會,也是本屆委員的任期最後一次會議。除了大合照離情依依外,他們更留下了「全市性保護區處理原則」供之後的都發局與都委會作為審查依據,也供各行政區通盤檢討時參考。 2014全台珊瑚礁體檢:過漁依舊 台灣珊瑚礁覆蓋率50%以下
2014年全台珊瑚礁年度體檢成果昨(17)日出爐,綜合數據顯示,全台活珊瑚覆蓋率「一般」,指標性魚類與脊椎動物稀少甚至缺乏,可見過漁現象依舊嚴重。 在民宿、潛店業者等在地志工的協助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順利在台灣本島及外島共11個地點進行珊瑚礁體檢(ReefCheck),檢測地點涵蓋東北角/北海岸(鼻頭角、龍洞和美國小、野柳及番仔澳)、綠島、蘭嶼、小琉球、花蓮石梯坪、澎湖東西嶼坪、台東基翬和加母子灣。 氣候變遷改寫糧食地圖 全球邁入高糧價時代
利馬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0屆締約國大會(COP20)與會人士警告,全球暖化和降雨規律改變等氣候變遷現象,正在改變熱帶糧食生產的地理特性,而這也是與會的糧食專家最關心的議題。專家擔心,如果熱帶國家沒有及時因應,糧食價格可能會上漲。 【肉食輿圖】漢堡的日日春危機 雞肉過多拉警報
為什麼吃肉的人要擔心?因為在人們攝取的食物中,嘉磷塞的殘留量目前可能還很低,但是人們對嘉磷塞的安全疑慮卻日漸增長。 已開發國家對雞肉的攝取量已經超過了牛肉,而現在雞肉的生產已經變成一項高度工業化的技術。在這些國家當中,亞洲對雞肉的需求量成長最為快速,那些不吃豬肉和牛肉的人都轉而選擇雞肉。 為什麼人們喜歡用雞肉勝過其他肉類呢?價格是其中一個因素。飼養雞的價錢比飼養其他種類的牲畜還要來的得便宜。 回顧2013年混米、假米粉事件 台灣好米食需要你支持!
米食是台灣庶民的主要飲食構成,街頭著名的台灣小吃,以米作成的食品不計其數。滷肉飯、排骨飯,吃下香Q的米飯搭配肉和醬汁,就能立刻滿足口腹之欲;客家地區聞名的粄條、各種粿類,小吃店的米粉、米苔目,都是利用米研磨加工後所製作成的米食;偶爾在鄉間還可見用攤販販售米做的爆米香,是孩子的復古點心。 綠色電報|巴黎空氣髒兮兮 市長:把柴油車趕出去!
台灣地方選舉剛落幕,尚未有新任首長提出重要環境政策。今年4月就職的巴黎女市長伊達戈(Anne Hidalgo)宣示將打造一個更健康、更適合人居的城市;她的優先工作包括:在城市中增加更多的行人徒步區、倍增自行車道,以及廣受爭議的「在2020年前禁止柴油車上路」。 過去數十年歐洲押注在柴油上,希望能削減溫室氣體排放並減少原油進口。如今似乎面臨大轉向: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都會區,縱使有最新的防污染技術,柴油車輛仍然是空氣品質的一大問題。微粒物(PM)雖然被適當的處理裝置吸收,但是柴油仍然排放較多的二氧化氮(NO2),尤其影響與費部相關的疾病。 公共論壇| 遊牧文化根基草原 期待來台學習建立產品價值
把內蒙古牧民帶到台灣做環境交流起初是個有些異想天開的想法。內蒙不開放赴台灣自由行,也不開放赴港自由行,因此不能轉到香港進入台灣;在基層社區工作的牧民領袖,大部分不懂得漢語,生活中很少使用漢字,對他們來說,光離開蒙古文通用的地區在中國大陸旅行都有一定的困難;基於種種緣由,內蒙地區的NGO並不多,多數牧民對環境運動、公益組織相當陌生。 近期活動 x 行動參與推薦讀者回應 |5年完成2500張野鳥手繪圖 李政霖以雕琢鳥羽體現生命廖香璞:圖鑑是工具書,要能隨書攜帶,因此,只能有效分配每種鳥的版面,縮到小小的;原稿也許可以辦個展,或者做成文創品,就看後續有沒有機會了!
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