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1日
聯合國氣候學家來台 呼籲正視暖化危機 為下一代選擇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氣候專家宣胡博(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教授應行政院環保署之邀來台進行交流,17日於台大發表演說。宣胡博提出全球暖化的確切科學證據,並強調「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不能解決問題,人類必須做出抉擇。至於人類是否願意行動,並將更好的未來留給給下一代,這是價值觀的問題。 台灣INDC 國際專家:具可行性 台學者:應公眾參與
比照國際作法,行政院17日公布我國自主減碳承諾(INDC)。近日來台參訪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諮詢委員會(IPCC)氣象專家、諾貝爾獎得主宣胡博(Professor 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對台灣主動提出INDC表示肯定,認為具可行性。氣象專家彭啟明表示這目標在亞洲國家間相對積極。台大政治學系副教授林子倫則認為,應從社會經濟轉型的角度來看減碳,並期望未來有更多公眾參與機制。 從社區營造到保育 石岡龍興社區交護溪成績單
具有多年社區營造經驗的台中市石岡區龍興社區,今年首度申請林務局社區林業計畫,調查社區周遭豐富的自然生態,並為了保育台灣副細鯽棲地食水嵙溪,發起封溪護魚。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昨(20日)於社區中知名景點「五福臨門」農民市集舉辦成果發表會,讓民眾了解保育的重要性。 海洋生命力衰退 環團:半世紀來物種少一半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本月緊急發佈「2014年藍色生命星球報告」(Living Blue Planet)。報告指出,1970年至2014年這45間,全球海洋物種減少了49%,全球漁藏量瀕臨崩壞邊緣,危及人類糧食安全。 農報一週| 機器人幫揀豆 老農夫不眼花
台灣耕地零碎狹小,且農作物種類繁多。通常外國高科技的的農機具,限定特定作物種類才能使用。而且適合在大面積田地上操作。因此,這些先進的機器,在台灣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近幾年台灣開始面對農村勞力老化的困境,因此農機具的發展顯得特別重要。 近期活動 × 行動參與推薦讀者回應 |真•垃圾食物計畫:搶救食物的「隨你付咖啡廳」楊偉琮:
食物銀行在台灣不可能上線的,之前看到的食物冰箱也是,國外的地鐵站有的也完全沒有收票人員,但是這些不管的話就會變成空城、垃圾場跟免費火車了。台灣人大部分都太貪小便宜了,沒有管制就無法無天啦。
訂閱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