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台灣環境新聞特刊-2003台灣十大環境議題前瞻]

環保工作也要跟上摩爾定律才行

環境資訊協會策劃 http://e-info.org.tw

  環境資訊協會透過專業環境素養,經過多為環境工作者的建議,提出2003年台灣「十大環境議題前瞻」。我們希望藉著這個工作,能夠提供關心環境的朋友,從一些可能的機會,找出一些新的方向。綜觀2003年,不論是執政黨或在野黨都會比前兩年更為成熟,但是,為了明年度的大選,競爭也將更為激烈。如果能朝向良性的競爭,那麼,對台灣的整體發展而言,就有很大的幫助。民間團體如何掌握機會,發揮槓桿效應,將有賴發揮其獨立的性格與韌性。

  整體而言,許多影響深遠的法規,都有較大的機會在2003年完成或是落實,例如去年剛完成的環境基本法,接下來的新能源法、國家公園的修法…等工作,都是民間團體可以善用的工具。畢竟,公職人員依法辦事,藉由法律的溝通才有機會擺脫過去以人脈經營為主的方式,固然兩者不可偏廢,但在民進黨與國親兩黨角色轉換的時候,依法行事,於法有據,就成了不論是誰都必需遵重的基本要件,而這也正是民進黨繼續興建核四廠的最大理由。在法規逐步跟上社會脈動的時候,運用法規工具,將是民間團體未來的基本功課。

  不同領域及族群的溝通,在環境保護的工作中,也越來越重要。過去,環保人士多偏重與民意代表、公職人員以及學者合作。不同團體間反而因為資源有限,連溝通的機會與時間都越來越少,有漸行漸遠的狀況。但是,環境議題牽涉到的層面廣泛,努力與同為弱勢族群的原住民、勞、農、漁、牧、身心障礙…等朋友溝通與合作,化解彼此削弱力量的狀況,才是往上提昇之道。甚至,在面對台灣產業外移到大陸的同時,我們也有責任協助台商降低在大陸所造成的污染,支持對岸的民眾也同樣享有安全的環境品質的權利。

  許多矛盾的政策依舊,甚至透過政策的落實,反而對環境產生更大層面的破壞,例如生態旅遊的推展,成為大型公路的理由,甚至深入到山林裡的步道都不放過。生態工法,更加模糊了環境破壞的焦點。這些狀況,可能都是當初所始料未及的。高科技產業的快速變化,更突顯出環境管理的困難。面對著層出不窮的環境議題,關心環境的朋友如果再不加快腳步,朝向專業化的發展,在社會快速的變遷下,將永遠擺脫不了救火隊的宿命。

  最後,要特別感謝綠色陣線吳東傑、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賴偉傑與劉惠敏、台灣環境行動網杜文苓、生態旅遊協會賴鵬智、資深環境工作者魏美莉、志工鄭百評等人的參與及協助,以及主婦聯盟陳曼麗與民間永續會王俊秀…等人接受專訪。如果2003環境議題前瞻能對台灣環境保護的工作有所貢獻,都要歸功於這些朋友的參與及協助。

環基法落實 前瞻:於法有據成為環保工作的新工具

  環境基本法在去年年底三讀通過之後,可說是將環境保護的許多理念,直接具體化成法律條文。簡而言之,就是提供環保人士「於法有據」的一項利器。因此,熟讀並善用環境基本法,將成為所有關心環境的人的一項重要功課。2003年更是環保人士操練這項工具的時候。

能源議題 前瞻:日製核能機組安全受質疑 非核家園政策求共識

  台灣的能源議題在2003年的重點,仍然不會超脫核四、非核家園以及新能源的發展等三個主要範疇。面對2004年總統大選的變數,預料反核人士也會趁著選舉的壓力,努力推動停建核四的工作。但是,預料新政府將會加快非核家園的政策推動,以及新能源的發展來換取部份反核人士的認同,抵消對核四興建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一加一減之下,可預期的是相關法規極可能在今年三讀通過,但是,核四停建的議題雖然加溫,但停建的機會並不太大。

水源保護 前瞻:水費調漲有困難 節約用水待加強

  聯合國在2002年宣告了水權為基本人權,並將2003年訂為國際淡水年。我們都知道全世界還有許多國家的人民處於飢餓的狀態,但是,可能都忽略了有更多的人連乾淨的用水也沒有。即使在已開發國家,也無法避免水污染而導致的健康問題。經濟能力好的人可以購買比石油還貴的水,甚他人除了靠運氣之外,就只能依靠政府所提供的水了。因此,聯合國才會認為各國政府應該將提供乾淨用水納入基本人權。在聯合國的網站上,甚至以「兩百萬人將因水而死」(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做為2003年環境日的標題,希望提醒全世界。

IT污染 前瞻:跨國合作監督方能因應高科技電子產業對環境衝擊的速度

  高科技電子產業的發展,尤其是電腦相關硬體產業,是我國近年來最重要經濟成長指標。從1980年代新竹科學園區成立之後、高科技電子產業即享有較一般產業優惠的投資條件、如租稅減免、通關程序簡化等。1990年代中期我國IC製造業,開始在全球高科技經濟網絡中佔有重要地位,2000年初TFT-LCD製造急起直追,台灣可說藉著高科技電子產業的成長,快速鑲嵌於全球化經濟體系之中。但是,高科技電子產業對環境的衝擊卻不亞於傳統產業,尤其是在化學溶濟、重金屬污染,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加上其製程快速的變化與商業機密的保守,連帶的在管制上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跨國合作的監督或許有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透過資訊的交流,拼湊出新的因應之道。

生態旅遊 前瞻:生態旅遊成為休閒新訴求 環境衝擊將更嚴重

  生態旅遊在政府持續的推動下,已經成為休閒的代名詞。不論是旅行社所推出的套裝行程,或是農場、民宿所提出來的訴求,幾乎都會出現「生態旅遊」這四個字。許多人也覺得外出旅遊,或是到野外去走走,如果不是去「生態旅遊」,好像就落伍了。

黑面琵鷺 前瞻:黑面琵鷺肉毒桿菌死亡紀事之後 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深深被國內外愛鳥人士所期待的台南縣七股鄉黑面琵鷺保護區及重要棲息地,總面積634公頃。其中300公頃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2年11月1日核定劃設為保護區。正當大家滿懷期待的迎接一波又一波的黑琵到來,卻發生肉毒桿菌中毒死亡事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死了70多隻,佔了在台渡冬數量十分之一,對數量不多且已瀕臨滅絕的黑面琵鷺而言,無疑是個雪上加霜的惡耗。更令人不敢掉以輕心的是,從世界各地的案例顯示,肉毒桿菌中毒事件在同一肇事地點重演的機率很高。為了避免再次出現相同的悲劇,台南縣市政府、當地民間保育團體以及其他關心黑面琵鷺的國外組織,今年勢必要攜手合作才行。如何將危機化為轉機,2003年將成為最關鍵的一年。

環原共識 前瞻:保育與原住民權益 成為國家公園修法的焦點

  為了兌現馬告國家園成立的目的,國家公園法的修法必然會在2003年再次展開。因應原住民自治所提出的共管機制,涉及到權力的重新分配,是否能順利納入修法的內容之中,仍然是未知數。

紅綠競合 前瞻:環境保護與勞工權益的對話 超越競爭與對抗的開始

  隨著台灣社會的分工越來越專業,民間團體的數量、種類以及所關注的議題的區隔也越來越清楚。尤其是生態保育聯盟與社會立法運動聯盟兩大陣營相繼停擺之後,不同類型團體之間的聯繫也幾乎中斷。去年,台灣仿照英國紅綠聯盟的運動,展開了環境與勞工運動之間的對話,尤其是桃園RCA的案例,因為資方嚴重污染了土地跟地下水,也未顧及勞方的健康,導致許多員工罹患各式癌症及腫瘤,成為環運與工運同時關注的焦點,2003年也將會有更多的對話與合作。

永續發展 前瞻:走向國際舞台之後 民間團體有待議題整合以開創新局

  2002年8月,聯合國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WSSD)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台灣非政府組織組成「TANGOs」(Taiwan Action NGOs)共襄盛舉,與來自各國的團體分享台灣推動永續發展的努力與經驗,並吸收其他國家的進步經驗,帶回台灣。

環保團體 前瞻:跨越黨派 環境監督力量重建的好年冬

  2000年台灣第一次出現政黨輪替,是台灣的一大成就。也許,你不一定同意台灣是一個真正民主的國家,但至少同意台灣是一個選舉的國家。離2004年總統大選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但是,總統選舉的氣氛卻已浮上台面。執政黨為了勝選,必然在這最後一年快馬加鞭,尤其是選舉支票的兌現以及經濟的發展,將成為重點,而在野黨顯然也會更努力扮演監督者的角色,或是端出新的菜色出來,証明執政的實力。在這樣子的狀況下,民間環保團體如果能善用這股競爭的力量,或許有機會重新建立對台灣環境監督的力量。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