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2001-01-18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引發波灣戰後症候群的可能是殺蟲劑而非耗乏鈾砲彈

知性專題 [植物簡介]無患子 Sapindus mukorossii Gaerm
環境新聞 引發波灣戰後症候群的可能是殺蟲劑而非耗乏鈾砲彈
科羅拉多滑雪區發展計畫進退兩難
看守世界:政治力量能夠拯救全球環境衰退
挪威盯上狼以保護羊群
英國煙霧污染程度打破最低紀錄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1-18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0-01-18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1-15
理性關懷 [生活環保]太平洋西北岸的永續發展:電子商務的綠化
[環境關懷事件]由國外環保激進人士看森林經營與自然保育(下)
專欄作家 [蘇逸平]急凍人的春天
訊息托播 大地與人的對話-蛙鳴專家周文豪博士 1.19

[植物簡介]無患子 Sapindus mukorossii Gaerm >>>

作者:陳建志

  楓紅固然醉秋色,可誰說秋宴豪飲就一定紅醉呢?
  無患子閃耀著金黃,是誰多人冬日鄉野的印象。

  溫帶地區才有春、夏、秋、冬分明的四季;台灣位居亞熱帶,一般說來雖季節的變化,但低海拔則無明顯的四季,唯愈往高海拔,四季才愈加分明。然中國文化自來以中原文化為主流,因此若以相同的月份計,文學裡所頌詠的楓紅秋色,在台灣中、高海拔也有相對應的季節景緻,而於淺山低地,類似變色而後凋,則成了歲末年初的冬景。…

  問起年長的朋友,對於這種植物則一點也不陌生,是昔時生活裡十分親近的植物,只因果皮富含皂素,是天然的洗潔劑。其拉丁屬名便是依此特性而命名:Sapindus乃是soap indicus的縮寫,意謂印度的肥皂。

引發波灣戰後症候群的可能是殺蟲劑而非耗乏鈾砲彈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1-15 (ENS)- 在政權交接前的最後一次專題報告中,國防部負責波斯灣戰爭疾病的專員柏納羅斯克博士對記者說明:在諸多造成波灣戰爭退役軍人病痛的原因中,可能性最高的也許是殺蟲劑而非耗乏鈾砲彈。參與1990與91年間波灣戰爭的軍人長久以來抱怨著他們的健康問題。(編按:deplete uranium 翻為「耗乏鈾」,來源是開採鈾礦提煉時的殘渣,成分純度低於0.7 %,製成穿甲彈,是因為該金屬比鋼板之金屬為重,且在擊中鋼板時所產生之高熱將會使此飛彈成為一融彈,將鋼板融解,再穿透鋼板進入裝甲車內引爆。資料提供:原子能委員會)

科羅拉多滑雪區發展計畫進退兩難 >>>

記者 Bob Berwyn 報導

  美國,科羅拉多,維爾谷,2001-01-15 (ENS)- 聯邦調解員與環保局和美國軍事工程師之間,為了科羅拉多的稀有溼地而陷入一場激烈的拉鋸戰。引發這場爭議的主因是維爾谷重建計畫將在布列肯列吉基地的滑雪區開發275英畝的大型綜合住宅區。

看守世界:政治力量能夠拯救全球環境衰退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1-15 (ENS)- 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研究機構-看守世界協會,發表了「2001世界情勢」,其中指出生態加速破壞與環境議題上缺乏重要政治決策兩種跡象正同時出現。該協會主席克里斯多夫指出,「各國政府都錯過了一個得以扭轉1990年代以來,因為經濟繁榮而造成生態破壞的歷史性契機。」

挪威盯上狼以保護羊群 >>>

  挪威,奧斯陸,2001-01-15 (ENS)- 挪威政府準備開放獵捕野狼,並核准外銷執照以促使該國捕鯨業的蓬勃發展,已惹惱了國際動物福利團體。「世界野生物基金會」(WWF)及倫敦的「生而自由基金會」(BFF),已極力要求挪威政府停止獵捕兩個野狼家族的計劃。

英國煙霧污染程度打破最低紀錄 >>>

  英國,倫敦,2001-01-15 (ENS)- 週五發表的英國政府統計指數顯示,2000年都市空氣品質是有紀錄以來最佳的一年。去年,都市地區僅有17天其各地平均值是屬於中度或高度污染,而1999年有30天,1998年則有23天。造成中度或高度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是臭氧、煙塵和二氧化硫。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1-18 >>>

  • 基因工程具有全球化與地區化互動的性質 為避免法規而影響基因工程發展 政府有必要訂定基因技術法 (台北 工商時報)
  • 不滿環署重北輕南 環保團體18日辦早餐會抗議 放寬「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在南部只有一場公聽會 (高雄 明日報)
  • 加工區推動為環保型綠色工業園區 積極輔導區內廠商節約能源 推動少用塑膠袋 (高雄 中央社)
  • 後龍溪出海口疑遭汙染 環保局採樣 (後龍 聯合新聞網)
  • 防溪水沖刷路基 在溪床築蛇籠加固 (宜蘭大同 聯合新聞網)
  • 大高雄面臨缺水源 台南地區六區處全力支援大高雄 必要時向農田水利會購水 (高縣 中時電子報)
  • 餵柴山獼猴 將罰6000元 (高市 中時電子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0-01-18 >>>

  • 森林被毀 釀成環境之災:土地漠化 洪澇 森林火災 (大陸 中國綠色時報)
  • 濕地在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環境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大陸 光明日報)
  • 廣東出臺條例 管理河口灘塗:凡開發利用灘塗的單位和個人 要按規定繳納河道管理範圍佔用費 (廣東人民日報)
  • 三亞河生態保護見成效:污水分流處理、禁止砍伐和捕撈 (海南 新華社)
  • 採納京城百姓意見『十五計劃』:建議推廣環保液體煤、增加家庭節水器具 (北京 北京青年報)
  • 引黃河入天津水閘工程 水質達到飲用水標準 (鄭州 新華社)
  • 北京 20輛環保流動執法檢查車上路 誰冒黑煙就追誰 (北京 北京青年報)
  • 騰沖縣大面積成功繁育珍貴樹種 禿杉:經歷四次冰河時期 1.1億年前的珍貴樹種 (昆明 新華社)
  • 蒙古包複歸大草原 不僅是復古 亦昭示蒙古族對生態環境的自覺保護意識 (內蒙古 人民日報海外版)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1-15 >>>

  • 北卡羅來納研究者發展出液態脫氧核糖核酸 (DNA)
  • 美國和日本提請召集捕鯨行為研討會
  • 州長戴維斯計劃大減加州能源使用
  • 環保局、田納西州和美國 OXY公司合作恢復Copper Basin地區的生態
  • 亞利桑那州最新的公園將保護阿帕契文化遺產
  • 科羅拉多州不准從空中射擊獵殺土狼
  • 小學生在節約能源發明賽中大放光彩
  • 苔蘚:意外的新鋤草劑來源

[生活環保]太平洋西北岸的永續發展:電子商務的綠化 >>>

作者:比爾‧韓德森 [posted.12.06.00]

  …目前存在著一種「近視現象」:無法分辨科技創新後,設計好、效率高的能源和資源生產體系所期望帶來的永續經濟,以及一般認為對環境無害、事實上卻依賴世界其它角落環境破壞的第三級產業服務業,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差異。

  想像你住在沒有工廠、紙漿廠、或捕魚船隊的卡斯開迪亞(Cascadia)社區。那裡有乾淨的空氣與水,綠樹覆蓋的山丘受到保護,鄰近水域中還有鮭魚及鯡魚苗。使用效率較高的能源技術,社區的生態足跡(譯註1)減少了嗎?非化石燃料提供了所需的能源嗎?吃的、用的,是以生態永續發展的方式提供的嗎?…

  如果是,社區的空氣是隨著污染性工廠搬遷到上海、馬尼拉、德爾班等地而變乾淨的,被破壞的光禿山丘現在也離開了你的視線和注意力,而到了宏都拉斯、印尼或北安大略;你們的捕魚船隊可能到了非洲或南極沿岸;你們住在富裕、潔淨、對環境無害的社區中,但付出無法估算的代價:如生物歧異度降低、氣候變遷等全球性的人為破壞…

  電子商務和生態旅遊對地區生態系的衝擊,比目前使用破壞性生產管理方式的資源工業要小。但兩者都依賴由其它地區以非永續方式所創造的財富來推動,藉以取代由資源工業所創造的財富…

  最常用非永續方式發電來滿足的電力需求成長,以及流入掩埋場的電腦零組件,是高科技經濟中兩個地區性的負面作用。而由飛機或其他運輸方式、地區性道路和基礎性觀光建設,還有各種維護保養所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常無法量化估算。

  那些提倡以公園或休閒作為新經濟財源的人,無福享受居住在觀光市鎮的生活--廢棄物、廉價工資、侷限的季節性工作、和一群群吵鬧玩樂的外地人--生活品質的真正下降。

  在這商業和旅遊活動越來越頻繁、卻未建立適當藩籬以保護區域生態和文化的健全及完整的世界中,電子商務和生態旅遊,也可能帶來各種病毒與病源…

  …以永續經營的態度,使用我們家園的初級生產淨額,在健康的生態環境中,發展健全的經濟模式,才是我們必須首重的方向…

比爾‧韓德森是一位住在英屬哥倫比亞省吉布森市的環保運動份子,職業是 sidewinder 操作員。

[環境關懷事件]由國外環保激進人士看森林經營與自然保育(下) >>>

作家:吳俊賢 (中國文化大學森林系兼任副教授)

林業經營對復育的貢獻

  某教主倡言「土地公比人會種樹」,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再看看Patrick Moore博士最近出版的「綠色精神,樹木就是答案」(Green Spirit, Trees are the Answer)一書裏提到聖海倫火山(Mount St. Helens)爆發後之復舊、演替情形。為了要見證自然之破壞,沒有比華盛頓州的聖海倫火山更好的地方了。當此火山於1980年爆發時,其摧毀超過150,000英畝的森林,許多是生長在山腰的老齡林。

  有趣的是,被摧毀的森林剛好在二個不截然不同的轄區。一部分是聯邦公有地,基佛德平巧特國家森林(Gifford Pinchot National Forest),由Washington DC管理控制。一部分是私有林地,由位於華盛頓塔可馬市的Weyerhaeuser公司所擁有。美國政府將此被毀壞的部分重新公告為「聖海倫國家火山記念物」(Mount St. Helen's National Volcanic Monument),其信念即為「此地讓自然去恢復,人類不要去幫助,為了科學發現」(where nature will be permitted to recover, unaided by human being, for the discovery of science)。在最初爆炸經過多年之後,至今該火山記念物仍然看起來像沙漠。死的樹木仍然躺在被最初的爆發所吹倒或樹頂被吹斷之處。很厚一層火山灰沉澱下來,對隨風吹來的種子而言,形成非常貧瘠的下種床。只有少數頑強的固氮植物如赤楊,才能夠生根於此貧瘠土壤。

  Weyerhaeuser則採取完全不同的方式。首先,其在爆發後2年內在其土地上搶救伐採了85,000三房間體積大小的有價值林木。經由使用重機械及挖掘四周的大原木,他們將所有的火山灰挖開,使底下的肥沃土壤露出來。此舉提供隨風吹來的種子非常肥沃的下種床,這是典型的生育地干擾例子,或叫生育地整治,可增加生育地的肥力。這是每個農民耕田時都知道的一件事。然後他們再將2年生的花旗松苗木種下去,使其根足以穿過火山灰到達底下健康的土壤。今天這些苗木已經超過20英呎(約6公尺)高,且將在2026年長大成商業用材…

[專欄作家]急凍人的春天 >>>

作者:蘇逸平

  明媚的春天,科學家吳志泉在自己的辦公室突地陷入沈思。

  他的座位後方有一個大落地窗,窗後是一個偌大空間,絲絲的冷氣中,排列著一個一個的金屬大盒子,每個盒子上方有一方玻璃,玻璃後方是一張張雙眼緊閉,皮膚泛出淺灰的臉孔。

  吳志泉的專業相當特別,他擅長的是急凍冬眠科技。他所在的這個機構是一家以急凍冬眠服務聞名的企業集團,服務的對象是那些得了絕症的重病病人,將身體採急凍冬眠處理,希望能撐到未來新醫療技術突破的時刻到來。

  「在施行我們的服務之前,有幾件例行的報告要和您提一提,」吳志泉每每看著客戶們愁苦的神情,輕鬆地說道。「急凍的科技是一種和時間賽跑的賭注,雖然不能保證一定會成功,但是要將您的生命延續下去,您一定要有信心。」頓了頓,他還會說道。「而且,以某種角度來說,您是在從事類似時光旅行一樣的偉大工程。如果有一天您的眼睛再度睜開,見到的也許將是我們這些人永生難以想像的未來時代,壯闊美景。」

  看著一個個的客戶剃光毛髮,像個活剝雞蛋地進入急凍箱,吳志泉總愛促狹地偷偷說上這樣一句話。

  「永別了。」

  可是,現在吳志泉自己也已經剃光了全身的毛髮,身上只蓋了件白被單,平躺在手術臺上。不久之前,他發現腦中長出了現代醫學束手的惡性腫瘤,生命只剩下不到兩個月。吳志泉所屬的企業集團還算頗有情義,董事會決議通過提供他急凍處理的機會,如果吳志泉首肯的話,接受急凍處理後,也許在未來有存活的機會。

  昔日輕鬆談笑的狀況,現在卻真實地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醫生將麻醉劑注入他的血管。他眷戀地看了一下四週,麻醉劑很發揮效用,一陣睡意襲來,便陷入了深沈的黑甜鄉。

  「CIAO!永別了。」

  彷彿是做了一場慵懶的夢,夢中傳來糢糊的歌聲。

  急凍沈睡中的黑暗世界長遠靜寂。

  深沈的黑色空間漸漸露出曙光,急凍冬眠的年輕科學家終於要醒過來了,從黑甜鄉中他緩緩睜開眼睛,卻看見…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蛙鳴專家周文豪博士 1.19 >>>

  • 播出時間:1月19日(五)
         早上9:45/下午4:15/晚上11:30 

  •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平常有空到郊外走走,聽到蛙鳴是很普通的事,不過除非你夠用心,一般人不容易分辨各種青蛙的叫聲,在台中科博館有位周文豪博士,卻專門研究蛙鳴,他花了10多年時間,幾乎收集了所有台灣蛙類的叫聲,作為深入研究的資料,本集節目,我們就要去拜訪周博士,一起進入青蛙的聲音世界。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