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2001-02-07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全球暖化預警美西--水資源和電力短缺

知性專題 [鯨豚簡介]鯨豚的社會行為-瓶鼻海豚(下)
環境新聞 世界濕地日 喜憂參半
挽救加州能源危機的連帶災害
加拿大再度引介物種保護法案
全球暖化預警美西--水資源和電力短缺
阿留申(Aleutian)加拿大雁:一個關於保育成功的故事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2-07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2-07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2-02
理性關懷 [生物的未來-野生動植物保育]珊瑚礁的危機(上)
[環境關懷事件]綠色和平重申反對海上傾倒有毒廢物
專欄作家 [黃怡]一種保護阿貓阿狗的法
訊息托播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大漢溪的污染 2.8
[活動訊息]自然生態攝影學會徵執行秘書

[鯨豚簡介]鯨豚的社會行為-瓶鼻海豚(下) >>>

  ...在昆士蘭的近海(在世界的許多地方亦如此),瓶鼻海豚常跟在拖網(捕蝦)後捕食,當這些船丟棄一些不具營利價值的漁獲食,海豚便在一旁等待吃食。在Moreton海灣,海豚有十分大的比例要依明確優勢的模式來得到食物,最優勢的個體通常為成年雄性,為第一個選擇食物者,牠們對食物是十分挑剔的,其他較低階級的個體們(通常為雌性及年少的海豚)則吃碎片及一些較優勢海豚從不吃的魚種。

  這個立場論證了瓶鼻海豚引人注意的捕食法的範圍。在開放水域,海豚則聚成大群體,而在暗礁石處則為個別捕食,在淺水及沼澤地時,牠們則將魚趕上岸後再以幾乎擱淺的姿勢吃那些在岸上掙扎的魚。瓶鼻海豚亦會與人類合作趕魚以期兩者皆能獲利:有變化的捕食技巧,提示出瓶鼻海豚的群體學習制度,年輕的海豚可像較老的海豚學習...其實瓶鼻海豚會攻擊並殺死鯊魚,所以他們倆者從來沒有被發現在一起過。海豚會殺死鯊魚這是有證據的...瓶鼻海豚的群體為雌性或母系群體,但其之交配系統則不確定...

世界濕地日 喜憂參半 >>>

  瑞士,格朗,2001-02-02 (ENS)- 世界濕地日當天,在阿拉伯與印度以植樹的方式慶祝;在埃立特里亞人們數著天空的飛鳥;希臘的孩子們則是畫了許多海報。從巴拿馬到巴基斯坦,從千里達到泰國,在世界濕地日這天,人們為蕾母莎濕地公約簽署30週年紀念而慶祝,不過在慶祝活動的同時,世界野生物基金會則是提出警訊。

挽救加州能源危機的連帶災害 >>>

  加州,薩克拉門托,2001-02-02 (ENS)- 加州州長格雷戴維斯簽署了一項立法案,授權加州水資源部一項已建立的長期契約以在未來的兩年中買賣電力。已經有許多使用再生能源為電力的消費者,因為加州電力危機的緣故而連帶遭受損失。

加拿大再度引介物種保護法案 >>>

  加拿大,渥太華,2001-02-02 (ENS)- 這是第三次加拿大針對受威脅物種法提案。今天環境部長大衛安德森指出,「加拿大政府正準備提出一個能夠保護生物和其重要棲地的有效方法。」10個月前安德森已經提過相同的物種保護計劃,卻遭到首相琴克雷堤昂要求舉行聯邦投票而中止。

全球暖化預警美西--水資源和電力短缺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加州,柏克萊,2001-02-02 (ENS)- 加州目前的能源和水源短缺問題可能是某種預警。美國能源部在加州柏克萊大學羅倫斯實驗室的科學家指出,在未來50年裡,因為大氣層裡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加州和其它西部數州將面臨嚴重的水資源問題。

阿留申(Aleutian)加拿大雁:一個關於保育成功的故事 >>>

  加拿大,安克拉治,2001-02-02 (ENS)- 歸功於30年來復育工作的努力,世界上阿留申加拿大雁的總數量已經從大約只有300隻的少數增加到3萬7千隻。在1970年代中期,只有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的少數島嶼上、以及加州和奧勒岡州,曾發現數百隻的小型加拿大雁亞種。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2-07 >>>

  • 環保署:阿瑪斯號油污1個月內處理完畢 將協調相關單位及義工加入清除油污行列 (台北 明日報)
  • 漏油事件暴露法令、權責問題:行政機關權責、法律適用性、船舶航行管理、緊急應變處置 (屏東 聯合報)
  • 拆垃圾集中點 建局提配套措施 (基隆 聯合報)
  • 「鰲躍龍翔」轉一圈耗電10萬 環保媽媽批政府能源政策言行不一 (高雄 明日報)
  • 隧道開挖 瑪陵溪水變混濁:沉沙持淤沙過多有時湧出大量地下水 若超過防汙設施處理量 就會漫出工地 (基隆 聯合報)
  • 濫墾濫建 上巴陵危屋處處 (復興 聯合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2-07 >>>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認在中國新疆南部無人區發現新駱駝物種 (肯亞內羅畢 新華社)
  • 中國開始發布水質量環境公報-將公布水源地主要污染物的類型和濃度 並標出水質等級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中國青年報)
  • 稀土工廠引發村民恐慌-使用天然放射性物質為原料的工業 如稀土元素、稀有金屬的提煉產生大量中低水平的放射性廢物 (四川省溫江縣 中國青年)
  • 寧夏去年退耕還林還草21萬畝 今年計划退耕40萬畝 (寧夏 光明日報)
  • 環保產業成為大慶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黑龍江省 新華社)
  • 四川為大熊貓居住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成都 新華社)
  • “天津後花園”薊縣 山區林木覆蓋率達68.8% (天津市 新華社)
  • 新疆北雪南旱 災情嚴峻 (新疆 中央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2-02 >>>

  • 無道路政策在阿拉斯加一場訴訟案遭受異議
  • 宗教團體活動盼拯救美國的森林
  • 研究結果顯示漁塭飼養的魚安全可食
  • 網路資訊協助消費者回收用過的電子用品
  • 環境清理介入取締違法藥物實驗室後續行動
  • 研究海獅需要以合作方式進行
  • 新網站連結公眾與能源、環境專家間的互動
  • 土撥鼠無法真正預測氣候

[生物的未來-野生動植物保育]珊瑚礁的危機(上) >>>

  珊瑚對於海水的變化是非常敏感且脆弱的,他需要溫度適中潔淨且不受污染的海水。即使環境中有種種的自然因素如暴風雨、病害、遭受其他生物掠奪致使其遭受損害,但只要有足夠的時間,珊瑚礁都能自然復原,小小的自然損害,有時甚至能使珊瑚礁的生物性更豐富。 

  無論如何,人類的活動對珊瑚礁所造成的壓力是如此的長久且廣泛,這些壓力可能對珊瑚礁產生永遠無法挽回的傷害: 

  污水中的營養物會促進海藻的生長,這些藻類會擋住原先可以照射到珊瑚礁群的陽光,並且減低水中的涵養量,海藻甚至可以完全將珊瑚礁覆蓋住。為了使破壞程度降至最低,污水應先做適當處理,並排入較深、水流較急的海域中...

  廢棄物不僅只破壞了珊瑚礁美麗的景觀,對人類及海洋的生命而言也是一種危機。金屬、破碎的玻璃及醫療廢棄物對於在海灘上活動的人群而言,會造成致命的危機;廢棄的漁網則同時陷潛水者及海洋動物於被糾纏無法脫逃的危機中;海龜會誤把塑膠袋當成水母吃進肚子裏;同樣的海鳥也會錯把小塑膠碎片當成魚蛋及浮游生物吃掉...

[環境關懷事件]綠色和平重申反對海上傾倒有毒廢物 >>>

稿源:中國綠色和平2001年2月4日,香港。

  ...在2000年的下半年,綠色和平揭發由於九號貸櫃的建築工程在南中國海傾倒含有大量重金屬及持久有機污染物的污泥,嚴重污染海洋生態和漁業環境。在綠色和平和漁民團體的努力下,終迫使香港環保署拒絕簽發新的許可証,承建商亦就此事而作出上訴...

  為履行倫敦公約,香港已在1995年時制定了“海上傾倒物料條例”。根據國際慣例,若本地法律是因應簽署了國際公約而制定,其標準並不可比國際公約的標準為低。綠色和平助理策劃幹事鄒頌華說:“事實上該條例亦賦予環保署相當大的權力去履行其保護海洋的責任。環保署有很強烈的理據去否決任何構成海洋污染的傾廢申請,在許可証發出之前,保護海洋環境應該永遠是首要的考慮。”...

  另一方面,現時環保署容許各承建商在東沙洲傾倒有毒廢料。但綠色和平認為東沙洲亦是非常不恰當的地方。東沙洲與中華白海豚經常出沒的沙洲龍鼓洲海岸公園十分接近,以此作為傾廢地點是十分荒謬的。有毒物料會隨海水飄流而對海岸公園的生態及海豚的健康構成威脅。白海豚因體內積聚大量重金屬及持久有機污染物而導致死亡率之高足可證明在其附迎海域傾廢的禍害。

  要保護脆弱的海洋生態,禁止海上傾廢其實已成為國際上的必然趨勢。廖洪濤說:“無論上訴結果如何,我們的都絕不容許任何破壞環境罪行繼續發生。”

[專欄作家]一種保護阿貓阿狗的法 >>>

作者:黃怡

  一九九八年十月中旬,立法院通過了「動物保護法」。這在動保界是件大事,報上也或多或少有些報導。然而,就像「野生動物保護法」通過時,台灣的野生動物是最後知道消息的動物...

  祇是我當天晚上帶狗去散步時,臉上多了些笑意。狗後面跟著四隻流浪貓,在夜深人靜的小巷中竄走,不時停下,往人家釘的樹皮欄柵練練爪子,或是躺在柏油地仰著搔背,狗弓身窩大便時,幾隻貓便有趣地圍觀牠,還在這隻柯卡狗的下巴搓來搓去。幾隻都是我今年帶去結紮的母貓,不論中年的﹑年輕的,結紮後都皮色潤澤﹑活潑可愛,現在我也得仔細想想,依據動保法,我到底應該是牠們的「飼主」呢?或是萍水相逢的「朋友」?萬一牠們咬傷了鄰居養的大白兔,兩者必須負擔的法律責任是很不一樣的...

  為什麼保護脊椎動物而不保護跳蚤﹑蟑螂﹑蚊子或螳螂等呢?科學家研究的結果,發現世界上現有的1089269種動物中,以為數42908種的脊椎動物(包括人),在痛覺感知上最敏銳。所以動保法通過後,華西街的活蛇剝皮秀是違法的,釣客不准再挫魚了,老餮大啖醉蝦也不可以,用虐待的方式宰殺雞﹑羊等更會觸法,流浪犬收留所處死狗隻必須避免牠們痛苦,像前兩年常見的對流浪犬潑硫酸及熱油的無聊客,更肯定會吃上官司...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大漢溪的污染 2.8 >>>

  • 播出時間:2月8日(四)
         早上9:45/下午4:15/晚上11:30 

  •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桃園大漢溪,原本是台北、桃園兩縣185萬人的民生水源,但 從石門水庫到板新水廠這一段水路,18公里之間兩岸污染不絕。   大漢溪旁有個核能研究所,由於核廢料的處理不當,在78年曾經爆發輻射污染事件,雖然事後大量清除廢土,但當地居民的疑慮未除。去年四月環保聯盟公佈調查結果,顯示附近農田的銫含量仍然偏高,本集節目,我們就和環保人士,一同到大漢溪去看看。

[活動訊息]自然生態攝影學會徵執行秘書 >>>

  • 女,專科以上畢

  • 熱愛大自然及社團服務

  • 熟PC、網路,略懂會計

  • 上班地點:台北市八德路三段12巷70弄15號

  • 上班時間:下午1:30~9:30,週休二日

  • 薪資:25000~30000,依工作經驗面議

  • 享勞保、健保、年終獎金

請將履歷寄至上班地點或E-mail:csnp@ms24.hinet.net葉秘長收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