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2001-02-13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墾丁油污後續處理不妨交由大自然來協助

知性專題 [魚類簡介]北部的海水魚類-柴魚 (Microcanthus strigatus)
環境新聞 墾丁油污後續處理不妨交由大自然來協助
加拿大卑詩省禁止獵捕灰熊三年
國際捕鯨委員會考慮恢復商業捕鯨
煤灰被認為是全球暖化的主因
一份消費者指南評選出2001年最環保和最不環保的車型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2-13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2-13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2-08
理性關懷 [全球變遷]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比之前估計嚴重
[環境關懷事件]反輻射混蛋和伊拉克禁運(下)
專欄作家 [陳玉峰]環境運動優先率
訊息托播 [活動訊息]從影帶探討環境-「憂慮花蓮」記錄片 2.15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棲蘭檜木林 2.14
本會訊息 感謝 鍾孝瑩老師02.13捐款$1,000元

[魚類簡介]北部的海水魚類-柴魚 (Microcanthus strigatus) >>>

作者:邵廣昭 (中研院動物所所長)
攝影:邵廣昭、林介屏

  過去因為它的體型和蝶魚很像,所以也有人將它併入蝶魚科裏面。但後來發現它並沒有像蝶魚那樣有頭部被骨質板的仔魚期,所以就把它獨立為一科-柴魚科。

  本種魚因為它在金黃色的體色上有4-6條黑褐色縱帶形成黃黑相間明顯對比,所以也俗稱為斑馬,非常容易辨認。柴魚平時常三兩成群,或大群在低潮線下的淺水岩礁或珊瑚礁上覓食,在潮池中也偶而可發現它的小魚。最大體長不超過15公分。幼魚以浮游動物為食,成魚則以底棲動物為食,屬肉食性。台灣只在北部及澎湖地區出現...

[台灣新聞]墾丁油污後續處理不妨交由大自然來協助 >>>

記者:陳弼仁

[放大]墾丁龍坑珊瑚礁岩地形  墾丁龍坑位於南台灣,日照、季風及海浪作用都十分強烈,自然洗淨及分解的能力比起寒溫帶的環境來得快速。陳、楊兩位教授不約而同的建議,在以人力撈取浮油告一段落之後,不妨就交給大自然的力量來運作,也許反而比起進一步使用高壓水柱或其他方法,對環境的傷害來得更小。楊磊教授也指出兩年前,中山大學的堤防遭受船隻油污,根據調查,大約在經過兩年的時間,油污就差不多自然清除乾淨。陳章波教授也提到,龍坑生態保護區原本就屬於管制地帶,平時的遊客就很少。大量的人力踩踏,對龍坑的珊瑚礁岩地形反而造成破壞,而且清理油污時,免不了將油污帶上離岸更遠的地方,沾染的範圍更大。重機油雖然黑黑的很不好看,但是從某個角度來看,也是富含有機質的養份。過去,在北海岸也曾發生過一次嚴重的漏油事件,也有學者發現在油污沈澱的地方,藻類比以前更為茂盛。當然,這並不表示油污對環境是有助益的,而是當人力的清除到達某個程度時,不妨交給自然的力量來協助,可能效果會更好。陳教授並指出,不妨將這次的油污事件當成一個負面的生態教育,在這兩三年的時間,詳加紀錄,並提供給各學校作為環境教育之用,也時時提醒主管機關及國人,要重視海洋環境。

加拿大卑詩省禁止獵捕灰熊三年 >>>

記者 Neville Judd 報導

  加拿大,溫哥華,2001-02-08 (ENS)-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宣佈一項為期三年的禁令、禁止獵捕灰熊,以便讓科學家能夠確定該省灰熊的可靠數量。對於目前灰熊數量的估算有相當戲劇化的差異。

國際捕鯨委員會考慮恢復商業捕鯨 >>>

  摩納哥,2001-02-08 (ENS)- 國際捕鯨委員會本周在摩納哥召開會議,考慮在禁捕鯨魚十五年之後,在新方案下重新開放商業捕鯨。在一項管理修正方案中,獵捕鯨魚的「安全」限額會依據該委員會認定鯨魚數量是否充 分而定。

煤灰被認為是全球暖化的主因 >>>

  美國,加州,史丹佛,2001-02-08 (ENS)- 煤灰,這個覆蓋在壁爐上,或弄黑卡車排氣管的常見黑色殘餘物,可能是導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凶。根據「自然」雜誌近期刊載的一項研究指出,煤灰可能是導致全球暖化第二大的因素,僅次於溫室效應氣體二氧化碳。

一份消費者指南評選出2001年最環保和最不環保的車型 >>>

記者 Brian Hansen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2-08 (ENS)- 一份新出版的消費者指南今天指出,想要買車又想要兼顧環保的話,今年在汽車銷售展示室提供環保等級高和低等不同的設計。這本由美國能源效率經濟學會議所出版的手冊,替今年在美國販售的客車、敞篷運貨小客車、小貨車以及多功能休旅車進行「綠色評比」。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2-13 >>>

  • 兩環保訴願案 被駁回引矚目:以依法程序及求證為要 (基隆 聯合報)
  • 監委實勘油汙 軍方評估拖救貨輪 (恆春、台北 聯合晚報)
  • 麥寮防風林 發現大量廢棄物 (雲林麥寮 中時電子報)
  • 北市坡地管理 香江模式不看好(大規模的坡地開發及防止山泥傾瀉工程和填料管理方式) (台北 中時電子報)
  • 回收的資源和經費建設圖書館 (台北三重 聯合報)
  • 花蓮溪出海口鰻苗遭毒斃 花縣環局查禍水 亦成立有稽查隊 二十四小時接受陳情備勤稽查汙染 (花蓮 聯合報)
  • 台東市海濱公園綠色長廊景觀規劃 減少台東市外環道路豐原臨海路段中央分向島的水泥設施 (台東 聯合報)
  • 西濱快速公路觀音段工地傳出紛爭:發現承包商載營建廢土回填路基 恐危及日後道路安全 要求暫時停工 並疑內情恐不單純 (桃園觀音 聯合報)
  • 大甲溪水質監測 懷疑採樣誤差大 (台中豐原 聯合報)
  • 沙崙農場 遭偷倒上百噸廢油 (歸仁 聯合報)
  • 推展防草農用覆蓋紙蓆很環保 主婦聯盟支持 (台灣 聯合報)
  • 甲仙油槽漏油 水公司監控 警方則依水汙法及空汙法函送高雄地方法院處理 (高雄 民生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2-13 >>>

  • 全國“三八綠色工程”10年植樹80億株-中國已崛起一支1.2 億人的“綠色娘子軍” (海口 新華社)
  • 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主要目的 可否開徵生態稅? (中國 光明日報)
  • 將投巨資保護東北地區濕地-對已開墾擠占的濕地制定退田還泡、退田還沼規劃等工作 (長春 新華社)
  • “萬里長江第一城”(云、貴、川三省交界處,金沙江與岷江在此交匯,“長江”之名由此而始)崛起生態屏障 (宜賓市 新華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2-08 >>>

  • 在加州沿海的水域中發現人類病毒
  • 華盛頓特區通勤橋樑面臨法律訴訟的挑戰
  • 能源部門尋求增進電廠效益的計劃
  • 空氣品質模型需要改善
  • 洛磯山生態系統法案再度被提出
  • 泰納基金會提供資金予水資源保護計劃
  • 亞歷山大‧思卡區在哥斯大黎加的保育工作受到表揚
  • 有關氣候的疑問可上網得到解答

[全球變遷]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比之前估計嚴重 >>>

稿源:中國綠色和平

  15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2001年1月17日在中國上海,展開為期三天的氣候會議,研究最新的氣候報告。該報告是由國際權威的科學家發表,就全球溫室氣體增加釀成的後果,提出警告。由於去年11月在荷蘭海牙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中,各國無法達成協議,因此本次的會議事關重大,備受矚目。

  各政府代表將會通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表的科學評估報告。該委員會由聯合國於1988年成立,成員為國際資深的氣候科學家。據報,評估報告調高了上次在1996年發表的預測:氣溫上升調高近一倍、海平面再上升、惡劣天氣更頻密...

  已發表的《第三份評估報告》的部份指出一些科學結論:

  • 現在我們比《第二份評估報告》時更清楚知道,人類排放往大氣層的溫室氣體──其中以燃燒礦物燃料釋放的氣體為主──正在改變全球氣候

  • 二十世紀的氣候變化──氣溫上升、海平面上升及降水量增加,將會在二十一世紀變本加厲

  • 預料下世紀的氣溫上升將會由《第二份評估報告》的1-3.5C增至1.5-6C

  • 預料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是14-80釐米,中位幅度約0.5米

  • 預期惡劣天氣將會更頻密,如熱浪、暴雨成災、最低氣溫上升及更少冷天

  • 冰川和兩極的冰塊繼續溶化,北半球的雪和冰封地帶繼續減少

  • 氣候變化將持續多個世紀,而且大氣層的熱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傳導到深海,縱使能夠盡快停止排放溫室氣體,人類目前的活動亦足以留下數百年的影響

  • 按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速度,冰島的冰冠和/或南極西的冰層可能最終溶化,雖然本世紀大概不會發生,上述其中一處溶化都會令全球海平面上升約6米,後果不堪設想...

[環境關懷事件]反輻射混蛋和伊拉克禁運(下) >>>

作者:陳真
日期:2001.01.16

  至於禁運,理由是說海珊發展生化武器,可是,如果生化武器是禁止發展的東西,為什麼英美等強國自己可以例外?...當一個國家有能力和適當時機發動戰爭時,他永遠不必怕找不到理由,「違反人權」是最常拿來「用」的理由之一...

  伊拉克衛生部(MinistryofHealth)統計指出:截至1997年8月,經濟禁運已使125萬名伊拉克兒童死於饑餓或疾病。該數據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附和。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1997年11月指出:現有96萬名五歲以下伊拉克兒童因禁運,處於饑餓邊緣。

  聯合國安理會設置的人道小組(HumanitarianPanel)1999年3月報告:這個國家(伊拉克)由禁運前的相當富裕變成大規模的貧窮,此一事實可以從其嬰兒死亡率躍居世界最高之一看得出來﹔23%的新生兒體重不足;1/4五歲以下兒童慢性營養不良﹔59%的居民無法經常有乾淨飲水﹔83%的學校需要大幅度整建...

  我不是要說伊拉克政府純潔無辜,但是,我們相信:食物、乾淨的飲水以及基本醫療用品之取得,是一種基本的權利,必須無條件地回復﹔使無辜兒童挨餓、承受病痛為手段,無法合理化任何政治目的,是一種令人厭惡的暴行!!...

[專欄作家]環境運動優先率 >>>

作家:陳玉峰

  「台灣環保人士所關切的事務(物),其合宜的優先順序為何?」是聚焦在水污染、空氣污染、廢棄物處理的硬體設備?是阻止新的環境威脅(例如美濃水庫、核四廠)?保護生物多樣性?或為原住民、貧窮族群、偏遠地區的人民維護環境正義?還是揭發、根除官僚貪污、腐敗的現象,以便環境法規可以順暢執行?

  優先率(priorities)是價值判斷,依據個人或群體,在特定環境條件、特定時段、過往背景或歷史、當前問題或困境、遭遇的機緣等等狀況,評估角色扮演、能力所及之後,所下達的選擇,然而,台灣的多數狀況,並非優先率的考量,而是現實與事實所逼...

  二十世紀的台灣,基本上是次殖民地、暫時性避難地,我研究全台各地的土地開拓史得知,百年台灣的土地生產,並非為了島上人民及生靈之永續發展,而是取決於島外需求及外來政權的政治目的為主控,前50年的土地利用方針為「農業台灣、工業日本」及「南進基地」;後50年則以「農林培養工商」及「反攻大陸」為臬圭,國府治台55年,完全以行政命令及人治,取代國土規劃或環境母法,扁政府也甚難期待短時期可以脫胎換骨。

  我認為,要有助於改變此系列複雜的結構問題,即優先率的第一原則。歷來的「台灣第一、台灣優先、台灣意識」,往往只是口號,看不見任何牛肉。

  除了上述政治優先率以外,我最期待扁政府可在政院組織再造中,將自然生態保育事務獨立,自歷來生產與保育的混生大醬缸中抽離...長遠思考的優先率,我認為教育教化、價值改造為第一優先...

[活動訊息]從影帶探討環境-「憂慮花蓮」記錄片 2.15 >>>

  • 時間:2月15日(四)晚上7:30~9:30

  • 地點:台南市東門路三段37巷75弄17號

  • 主辦:台南環境保護聯盟
       (06)3363751或0929536133  
       http://teputnbr.ngo.org.tw

  2月15日,於環盟會館將播放「憂慮花蓮」記錄片。主持人由本片導演兼製作人:潘朝成(平埔噶瑪蘭族後嗣)主持;透過此記錄片,我們可以發掘許多荒謬與無力的一面,我們也將分享到一群努力不懈的朋友們所留下的痕跡與經驗。

(非常難得請到遠從花蓮開車前來的影像記錄工作者:潘朝成,歡迎把握機會和他對話)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棲蘭檜木林 2.14 >>>

  • 播出時間:2月14日(三)
         早上9:45/下午4:15/晚上11:30 

  •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森林涵養水份、保育土地、也是許多生物的家園。台灣山林蒼鬱,擁有許多世人稱羨的珍貴森林,大部份的台灣人,卻完全不知道全世界只有三種老樹可以長得又高又直又大,一種叫紅木,長在美洲西海岸邊﹔一種叫世界椰,分佈在美國西部山區﹔第三種就是台灣的檜木。它們都可以長到6、70公尺,甚至到100公尺以上,也都有二,三千歲的記錄。世界椰和紅木在美國都成立以它們為名的國家公園,台灣的檜木卻因材質特別好,成了商業砍伐的對象,保護的最差。 

  棲蘭山區有台灣檜木聚集的大片原始林,分佈面積涵蓋桃園、新竹、宜蘭三縣,多達2萬公頃,巨木參天、氣勢磅礡!本集節目我們就到棲蘭山去感受這世界級的景觀。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