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墾丁油污後續處理不妨交由大自然來協助
■[魚類簡介]北部的海水魚類-柴魚 (Microcanthus strigatus) >>> 作者:邵廣昭 (中研院動物所所長)
本種魚因為它在金黃色的體色上有4-6條黑褐色縱帶形成黃黑相間明顯對比,所以也俗稱為斑馬,非常容易辨認。柴魚平時常三兩成群,或大群在低潮線下的淺水岩礁或珊瑚礁上覓食,在潮池中也偶而可發現它的小魚。最大體長不超過15公分。幼魚以浮游動物為食,成魚則以底棲動物為食,屬肉食性。台灣只在北部及澎湖地區出現...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topic/fish/Microcanthus-strigatus/ 記者:陳弼仁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news/taiwan/2001/news-etf01021301.htm ![]() 加拿大,溫哥華,2001-02-08 (ENS)-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宣佈一項為期三年的禁令、禁止獵捕灰熊,以便讓科學家能夠確定該省灰熊的可靠數量。對於目前灰熊數量的估算有相當戲劇化的差異。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1/2001L-02-08-11.html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1/2001L-02-08-10.html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1/2001L-02-08-06.html ◆一份消費者指南評選出2001年最環保和最不環保的車型 >>>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2-08 (ENS)- 一份新出版的消費者指南今天指出,想要買車又想要兼顧環保的話,今年在汽車銷售展示室提供環保等級高和低等不同的設計。這本由美國能源效率經濟學會議所出版的手冊,替今年在美國販售的客車、敞篷運貨小客車、小貨車以及多功能休旅車進行「綠色評比」。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1/2001L-02-08-15.html
環境信託基金會 李瑞玉 摘錄
環境信託基金會 王美惠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1/2001L-02-08-09.html 稿源:中國綠色和平 15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2001年1月17日在中國上海,展開為期三天的氣候會議,研究最新的氣候報告。該報告是由國際權威的科學家發表,就全球溫室氣體增加釀成的後果,提出警告。由於去年11月在荷蘭海牙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中,各國無法達成協議,因此本次的會議事關重大,備受矚目。 各政府代表將會通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表的科學評估報告。該委員會由聯合國於1988年成立,成員為國際資深的氣候科學家。據報,評估報告調高了上次在1996年發表的預測:氣溫上升調高近一倍、海平面再上升、惡劣天氣更頻密... 已發表的《第三份評估報告》的部份指出一些科學結論: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issue/climate/2001/sub-cc01021301.htm 作者:陳真 至於禁運,理由是說海珊發展生化武器,可是,如果生化武器是禁止發展的東西,為什麼英美等強國自己可以例外?...當一個國家有能力和適當時機發動戰爭時,他永遠不必怕找不到理由,「違反人權」是最常拿來「用」的理由之一... 伊拉克衛生部(MinistryofHealth)統計指出:截至1997年8月,經濟禁運已使125萬名伊拉克兒童死於饑餓或疾病。該數據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附和。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1997年11月指出:現有96萬名五歲以下伊拉克兒童因禁運,處於饑餓邊緣。 聯合國安理會設置的人道小組(HumanitarianPanel)1999年3月報告:這個國家(伊拉克)由禁運前的相當富裕變成大規模的貧窮,此一事實可以從其嬰兒死亡率躍居世界最高之一看得出來﹔23%的新生兒體重不足;1/4五歲以下兒童慢性營養不良﹔59%的居民無法經常有乾淨飲水﹔83%的學校需要大幅度整建... 我不是要說伊拉克政府純潔無辜,但是,我們相信:食物、乾淨的飲水以及基本醫療用品之取得,是一種基本的權利,必須無條件地回復﹔使無辜兒童挨餓、承受病痛為手段,無法合理化任何政治目的,是一種令人厭惡的暴行!!... 【相關文章】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issue/against/2001/against-01021301.htm 作家:陳玉峰 「台灣環保人士所關切的事務(物),其合宜的優先順序為何?」是聚焦在水污染、空氣污染、廢棄物處理的硬體設備?是阻止新的環境威脅(例如美濃水庫、核四廠)?保護生物多樣性?或為原住民、貧窮族群、偏遠地區的人民維護環境正義?還是揭發、根除官僚貪污、腐敗的現象,以便環境法規可以順暢執行? 優先率(priorities)是價值判斷,依據個人或群體,在特定環境條件、特定時段、過往背景或歷史、當前問題或困境、遭遇的機緣等等狀況,評估角色扮演、能力所及之後,所下達的選擇,然而,台灣的多數狀況,並非優先率的考量,而是現實與事實所逼... 二十世紀的台灣,基本上是次殖民地、暫時性避難地,我研究全台各地的土地開拓史得知,百年台灣的土地生產,並非為了島上人民及生靈之永續發展,而是取決於島外需求及外來政權的政治目的為主控,前50年的土地利用方針為「農業台灣、工業日本」及「南進基地」;後50年則以「農林培養工商」及「反攻大陸」為臬圭,國府治台55年,完全以行政命令及人治,取代國土規劃或環境母法,扁政府也甚難期待短時期可以脫胎換骨。 我認為,要有助於改變此系列複雜的結構問題,即優先率的第一原則。歷來的「台灣第一、台灣優先、台灣意識」,往往只是口號,看不見任何牛肉。 除了上述政治優先率以外,我最期待扁政府可在政院組織再造中,將自然生態保育事務獨立,自歷來生產與保育的混生大醬缸中抽離...長遠思考的優先率,我認為教育教化、價值改造為第一優先...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reviewer/yufeng/re-yufeng01021301.htm ●[活動訊息]從影帶探討環境-「憂慮花蓮」記錄片 2.15 >>>
2月15日,於環盟會館將播放「憂慮花蓮」記錄片。主持人由本片導演兼製作人:潘朝成(平埔噶瑪蘭族後嗣)主持;透過此記錄片,我們可以發掘許多荒謬與無力的一面,我們也將分享到一群努力不懈的朋友們所留下的痕跡與經驗。 (非常難得請到遠從花蓮開車前來的影像記錄工作者:潘朝成,歡迎把握機會和他對話)
森林涵養水份、保育土地、也是許多生物的家園。台灣山林蒼鬱,擁有許多世人稱羨的珍貴森林,大部份的台灣人,卻完全不知道全世界只有三種老樹可以長得又高又直又大,一種叫紅木,長在美洲西海岸邊﹔一種叫世界椰,分佈在美國西部山區﹔第三種就是台灣的檜木。它們都可以長到6、70公尺,甚至到100公尺以上,也都有二,三千歲的記錄。世界椰和紅木在美國都成立以它們為名的國家公園,台灣的檜木卻因材質特別好,成了商業砍伐的對象,保護的最差。 棲蘭山區有台灣檜木聚集的大片原始林,分佈面積涵蓋桃園、新竹、宜蘭三縣,多達2萬公頃,巨木參天、氣勢磅礡!本集節目我們就到棲蘭山去感受這世界級的景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