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2001-02-16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幫助墨西哥市淨化空氣

知性專題 [自然生態]山環水繞的台北盆地 (下)
環境新聞 氣候變遷會談今夏舉行
英國福特汽車總裁致力減少碳排放量
處理狂牛症恐懼 歐盟傾向有機食品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幫助墨西哥市淨化空氣
澳洲夏天的陽光 啟動賽車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2-16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2-16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2-13
理性關懷 [第八屆鯨類生態與保育研討會]鯨豚保育來時路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侮辱在地原住民族,觀念偏差不適任
訊息托播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棲蘭山催生聯盟的環保人士 2.17

[自然生態]山環水繞的台北盆地 (下) >>>

作者:林俶圭 (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 

冬季溫低,四季分明

【小流域生態系】台北類似圖中的野溪或小山溝,多數經整治為水泥堤岸或埋設涵管而不復多見。  東北季風除了在台北盆地的某些迎風面山坡地,形成東北季風林外,也會因為它所帶來的低溫,對其他地區的植物產生重要的影響。例如:冬天的低溫加大了年溫度的落差,使得如山櫻花等「先花後葉」的溫帶生態現象在此出現,又如溫帶的黃葉、紅葉現象等,都為台北地區帶來類似溫帶的繽紛的四季變化...

古老物種由南往北遷移 

  台北南區的雪山山脈,是台灣最早的脊樑山脈之一,山脈的形成時間約在400~200萬年前,冰期時很多亞洲溫帶物種會南遷在此避難,因此區內有許多第三紀時代的物種...

次生林的演替序列

  由於台北的大部分山地都曾遭到人類採伐開墾,或造林。目前已有些地區因干擾因素消失或降低,例如:農地廢耕、山林保安等,蘊藏在土壤中的原生植物種子會在雨水的滋潤下萌發生長。但因過去干擾的程度及停止干擾的時間不盡相同,因此台北盆地的郊山隨處可見到處於不同演替階段的各類森林,正在逐漸恢復成天然林,這些都是屬於半人工半自然的自然環境。

小流域生態系 

  台北盆地由於雨水較多,郊山綿延,因此溪流眾多,到處可見不知名的小山溝。這些小山溝再匯集成小溪,提供許多淡水生物的棲息空間,由於水體環境和陸域環境明顯不同,各小流域會自成系統,對於原屬溼地,但水域環境日漸減少的台北而言,益形重要,實在更應加以妥善保護...

氣候變遷會談今夏舉行 >>>

  美國,紐約州,紐約,2001-02-13 (ENS)- 聯合國主席週一宣布,今年夏天將重新展開國際協商,討論如何實際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遏止全球暖化。荷蘭環境部長珍•普朗克指出在去年11月半途中止的氣候變遷會談,將在6月或7月再度召開為期兩週的會議。

英國福特汽車總裁致力減少碳排放量 >>>

  英國,倫敦,2001-02-13 (ENS)- 英國最大汽車公司之一的總裁,目前擔任另一組織的主席,其主要營運目標是減少碳的排放量。福特汽車總裁兼執行長愛恩•麥克艾立司特答應擔任「碳信託」的第一任主席,該信託組織將於4月份開始運作。

處理狂牛症恐懼 歐盟傾向有機食品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1-02-13 (ENS)- 歐洲執行委員會今天宣佈的解決歐陸狂牛症危機的七項計劃中,有機農業經營成為中心焦點。當消費者對牛隻腦部海綿狀病變(即眾所皆知的狂牛症)的報告逐漸感到驚慌,歐洲執行委員會彷彿已看見那些不受歡迎的牛肉堆積如山的景象。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幫助墨西哥市淨化空氣 >>>

記者 Susana Guzman 報導

  墨西哥,墨西哥市,2001-02-13 (ENS)-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利歐•莫立納博士,以他著名的專業知識來協助解決墨西哥市的空污問題。在1940年之前,墨西哥市曾因其乾淨的空氣及火山頂積雪的壯麗景觀而聞名。今天,墨西哥市已經變成全世界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附近的山已經很難看見。現在,墨西哥官員以嚴肅的態度來改善空氣品質。

澳洲夏天的陽光 啟動賽車 >>>

  澳洲,布洛肯丘,2001-02-13 (ENS)- 澳洲頂尖的太陽能及電動車賽車手之間,有10組隊伍今天起在布洛肯丘參與全程2千3百公里(1426英哩)的競賽。這些大部分只以太陽能為動力的賽車,星期天將從阿得利出發,在21世紀太陽能賽車競賽中爭取第一。這次主辦人約翰•何歐納指出,太陽能賽車競賽不僅是一種運動,它也是一種「頭腦的競賽」。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2-16 >>>

  • 台北縣政府工務局研擬「台北縣管制道路挖掘自治條例」-隨便挖馬路 未來至少罰十萬 (板橋 聯合報)
  • 烏來櫻花祭 下月推出-估計三月三日前後為櫻花怒放的季節 (烏來 聯合報)
  • 三峽也有野鳥收容站-因常有迷途鳥兒或受傷鳥兒 插角國小金敏分校設立野鳥收容站 (板橋 聯合報)
  • 非核家園聯盟 動員廿四日台北核四公投人民做主反核大遊行 (新竹 聯合報)
  • 大甲鎮三級古蹟文昌宮整修 風水壞事 (大甲 聯合報)
  • 南星計畫區填海 首度從大陸漳洲運來一萬噸塊石拋入海中 (高雄 聯合報)
  • 中部兩座新大橋(新西螺大橋和興建中的中二高濁水溪橋)橋墩裸露告急?已成為危橋 (台北 中國時報)
  • 搶救八角樓古厝 縣文化局聲聲催 (南縣 中國時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2-16 >>>

  • 內蒙古加大生態移民和異地扶貧力度 從根本上遏制荒漠化 減少區內貧困人口數量 (呼和浩特 新華網)
  • 我荒漠化治理研究入列世界先進:荒漠化治理技術研究與示範 主要針對在不同氣候類型條件下的荒漠化防治工程 (中國大陸 光明日報)
  • 三峽珍稀植物克隆工程(基因複製和培育)起步 (三峽 中國青年報)
  • 香港與加拿大簽署環保工作計劃:包括環境緊急事故處理訓練、環保貿易及技術、環境保育及保護經驗、空氣質量監測資訊等等 (香港 新華社)
  • 中國首家ISO14000國家示範區蘇州新區 重視環保以利可持續發展 (蘇州 人民日報)
  • 權威報告認為長江可能變成第二條黃河:除長期監控及時疏浚 持續改善中上游生態環境 擴大植被覆蓋率 防水土流失才能治本 (武漢 解放日報)
  • "親水"蘇州河 景觀岸線國慶前建成 最近距離25釐米:防汛牆內移、防汛通道蜿蜒變化等突破性手法;不會降低防汛能力 (蘇州 文匯報)
  • 水質監測表明--珠江廣州河段污染嚴重:主要超標專案為溶解氧、氨氮、亞氮和總磷、高錳酸鹽指數等 (廣州 南方日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2-13 >>>

  • 科羅拉多州對鋼鐵工廠處以破紀錄的高額罰款
  • 微生物活動構成全球氣候變遷的因子
  • 兒童血液含鉛量逐漸下降
  • 全球性調查追蹤風力發電的擴展情形
  • 美金8百萬的基金可提供給魚類棲地復育工作
  • 眾議員路易斯獲頒安瑟亞當獎
  • 馬里蘭州調查發現老鷹數量高於以往紀錄
  • 現在可以上網查詢「樹的貢獻」課程

[第八屆鯨類生態與保育研討會]鯨豚保育來時路 >>>

作者:周蓮香 (台大動物系教授)

  1990年春天,澎湖屠殺海豚事件披露於國際媒體後,國際保育團體的譴責聲浪如排山倒海而來,3月份澎湖縣政府王縣長召集產官學群集商討澎湖海豚的經營管理對策;在這場聚會中才發現這類生物在台灣竟然長期受到忽視,除了楊鴻嘉先生累積一些標本分類資料外,其他幾乎是一片空白。

  1990年8月台灣保育類動物增列上「鯨目」,即包括所有鯨魚海豚類。在1992年8月至1994年8月我分別走訪台灣四周沿海的漁村探查當地出沒的鯨豚種類。走訪期間深深地感覺到一本有明確鯨豚圖畫及照片的彩色圖鑑是提升國人對鯨豚之認識及建立名字溝通的必備基礎。1994年初春再赴美完成圖鑑初稿,於1994年6月匆促完成第一本中文的鯨豚圖鑑,這本圖鑑建立了國人鯨豚名稱溝通的第一步。

  1995年9月新竹一場12隻糙齒海豚活體擱淺,幸得當地警、消、民眾及中華搜救總隊合作全數救援釋回深海。事後我訪問參與人員,才深深體會到這不是一件個人工作室或研究群可完成的,它需要各方人才及人力投入與合作方可。終於在1996年11月在台大召開會議正式成立了「中華鯨豚擱淺處理組織網」。

  1996年暑假,在自由時報起始贊助及花蓮洄瀾電視傳播公司的支持下,首度合作開始花蓮沿海鯨豚的調查。1997年海鯨號的首航後,賞鯨業如雨後春筍地蓬勃發展,賞鯨船對鯨豚的潛在影響也成了隱憂,花蓮縣政府有感於此,率先補助賞鯨衝擊研究,在林國正船長及石梯港其他賞鯨業的協助下,開啟了鯨豚與船隻互動關係研究。

  1997年第一條擱淺活海豚(瑞氏海豚)被帶進澎湖水族館進行復健,牠撐了兩天,去了,然而復健工作並未就此終疾。在過去三年間,已進行了18次復健案例,終於在2000年9月8日成功野放了台灣也是亞洲第一隻復健的瑞氏海豚「阿通伯」,在陸上64天期間,牠通過了層層考驗,帶著全國人的祝福,最後由基隆出海,12天後有人在沖繩島附近再看見到牠,牠也帶動了日本人的愛心。

  就在我們懷著阿通伯重生的喜悅心情之時,一週後連續發生宜蘭漁民在海上宰割鯨豚事件,讓人困惑,這兩件屠殺事件是不是讓我們的鯨豚保育又回到原點。「中華鯨豚協會」其宗旨即是維護鯨豚之保育,進而維護其棲息地-海洋。推廣教育是協會最吃重的工作之一,藉著擱淺鯨豚之救援、復健及賞鯨等研習營,但願有朝一日能將國人對鯨豚看法的衝突消彌或降至最低。鯨豚研究與保育工作是特別需要群體工作,參與的個體及單位也需要耐心與體諒心來彼此扶持與包容,如此才能結合成有力團隊,完成不可能任務!

[讀者投書]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侮辱在地原住民族,觀念偏差不適任 >>>

稿源:立法委員 巴燕.達魯 國會辦公室

  由於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張和平於接受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雜誌記者採訪時,以「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言語形容當地布農族原住民部落,持續引起原住民憤怒反彈,9日張處長至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中部辦公室向原住民立委及抗議居民說明,指出該報導係經剪輯,扭曲了他的原意,然而原住民並不接受,認為張處長託辭並不能掩飾實際上的侮辱,一致要求他應下台負責。立委巴燕.達魯依據當地居民反映,向內政部次長李逸洋提出撤換玉管處長,改由玉山國家公園所在地區布農族原住民擔任的要求...

  巴燕.達魯指出,張和平處長此一發言應非只是「一時失言」,還代表著觀念的偏差。長期以來,由於無知和顢頇,許多人並不瞭解這片土地的歷史、文化,族群與生態之關係,以至於山林及與山林相生的原住民族同遭迫害。脫離了在地的文化,又如何能有保育的基礎?張和平處長顯然不適任。要確保國家公國的保育功能,最簡單的方式是開始恢復原住民族傳統生活領域的各項權利,可優先考量任用一名布農族原住民擔任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棲蘭山催生聯盟的環保人士 2.17 >>>

  • 播出時間:2月17日(六)
         早上9:45/下午4:15/晚上11:30 

  •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台灣得天獨厚擁有珍貴的檜木林,這片世界級的原始森林,如今經過多年的砍伐,只剩下不到一半的面積。民國78年政府正式宣佈,全面禁伐天然檜木林,但根據環保人士的觀察,數量仍然減少中。

  十年前,台灣民間開始推動棲蘭檜木保護運動,宜蘭縣許多熱心人士,便為棲蘭檜木國家公園組成催生聯盟,主要的訴求是保護森林,不希望退輔會繼續整理枯立倒木,終極目標是成立國家公園,為棲蘭檜木爭取積極保護。催生聯盟的環保人士,對棲蘭山有一番深刻的見解,本集節目,我們就去拜訪他們,和他們聊一聊。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