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2001-03-07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莫三比克水災惡化 上千人逃亡

知性專題 [鯨豚簡介]鯨豚智慧-腦的結構
環境新聞 莫三比克水災惡化 上千人逃亡
聯邦政府執法不力激發團體控告養豬場
與會政府同意打擊非法漁撈的計劃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3-07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3-07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3-02
理性關懷 [生物的未來-野生動植物保育]拯救森林?先砍這裡!
[環境關懷事件]反對興建私營焚化爐自救會的一封公開信
專欄作家 [黃怡]對動物的禮貌
訊息托播 [活動訊息]築生講堂「生態設計-21世紀建築的出路」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鳳山溪之美 3.8

[鯨豚簡介]鯨豚智慧-腦的結構 >>>

  鯨的腦十分的大,使人傾向於去推測其與保有較高智慧有些關係,企圖去測量腦的大小與動物發展及腦髓化(encephalisation)的關係,已經成為腦發生階級的指標,研究海豚的腦發現他的腦較人不發達,但卻比其他的哺乳動物大,如大猩猩(Pan troglodytes)。

  觀察人腦之容貌,其大腦皮質的發展為所有哺乳動物中最先進的,非常的大,且有許多折摺,這一區為腦中用意識去控制人體機能產生的地方,所有複雜的機能如:相互作用、連結及學習皆集中在此區內。而鯨的腦容貌與人類十分的相似,為很大的大腦半球,其亦有複雜的折摺,大腦皮質與其他哺乳動一樣皆比人類的薄,因為如此其腦只限於外觀與人腦相近,其他摺疊隱藏處則與有蹄類的腦相似,如:羊、牛、鹿...

  擁有諾貝爾榮譽的Francis Crick (其對發現DNA為雙股螺旋分子有很大的貢獻)則提出一有趣證明,Crick找出哺乳動物的腦大小與新陳代謝速率及與是否會經歷“作夢式睡眠”(dream sleep )或“REM (即眼睛快速運動)睡眠”(REM sleep)的關係,他發現腦較大的哺乳動物(包括海豚及鯨)一定缺乏作夢式的睡眠,且提出牠們的腦之所以這麼大是因為牠們要求更大的儲存空間給無用的聯想,他們稱為“寄生形式”(parasitic modes),其在其他的哺乳類可藉由作夢消除。看了如此多有關鯨大腦作用的學說,雖然說只是假設,但提供了可替換的證據給鯨那很大的腦及其複雜結構。

莫三比克水災惡化 上千人逃亡 >>>

  莫三比克,馬普托,2001-03-02 (ENS)- 莫三比克的洪水已造成52人罹難,還有數千人的生命受到威脅,目前國際援助正加速進行。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處為賑災工作所需的三千萬美金展開募款,並表示目前莫三比克的狀況正急速惡化中。

聯邦政府執法不力激發團體控告養豬場 >>>

  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2001-03-02 (ENS)- 本週有多起針對美國最大豬隻供應商史密斯食品公司的環境訴訟,要求該公司必須為至少三個州受到污染的空氣與水的事件負責。這些控訴主要是根據一份新的報告,顯示農業廢水會危害到海洋棲地。同時,農夫們急切希望解決廢水問題,也因缺乏聯邦政府的資助而受挫。

與會政府同意打擊非法漁撈的計劃 >>>

  義大利,羅馬,2001-03-02 (ENS)- 與會政府已經同意一項新計劃,打擊非法、未受管制、以及未經申報的漁業行為,也就是非法漁撈。該計劃中提出了嚴格的制裁方法,而環保團體則表示這個自發性計畫仍嫌不足,但是已經在正確的方向上踏出了一步。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3-07 >>>

  • 加速龍坑油汙區復育 墾管處擬做生態調查 (恆春 聯合報)
  • 亞泥礦山規劃變身植物園 (花蓮 聯合報)
  • 散貨裝卸汙染港區(許多散貨輪在碼頭卸貨時不按規定設置船邊網)將生淤積 (基隆 聯合報)
  • 《新興工業區開發》有才寮大排出海口 惹爭議 (台西 聯合報)
  • 近千坪私有地遭置柏油刨除物 堆如山 居民擔心汙水滲入地下是否影響飲用水安全 (清水鎮 聯合報)
  • 全台報廢車清理效率 中市第一名 (台中市 聯合報)
  • 燕巢烏山頂泥火山 高縣府考慮進如限量管制 或搭木棧道避免破壞自然 (鳳山 聯合報)
  • 建議舉辦「共識會議」多方參與 使基因科技更透明 (台北 中國時報)
  • 護鳥「活龍灘」禁燒垃圾 (澎湖 中國時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3-07 >>>

  • 昨天襲擊大陸西北地區的大風揚沙 今波及華北北部和西部地區;今春的沙塵天氣呈現連續大範圍爆發趨勢 (北京 中央社)
  • 福建洪水預警系統啟動:大陸第一個 歷經7年 花費2.68億元興建 (福建 中新社)
  • 綠色會計引導企業走環保之路 (中國 中國環境報)
  • 我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野生鳥販賣集散地北京玉蜓橋鳥市關了 (北京 中國青年報)
  • 新的細管凍精技術使大熊貓精子活百年 (成都 華西都市報)
  • 治理沙塵暴法制先行 把防治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 使防治工作不僅遵循科學規律 亦有法治保障 (中國 法制日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3-02 >>>

  • 木材業者協會挑戰含砷水質標準
  • 訴訟案威脅長葉世界爺(森林)紀念址
  • 地震造成美國數十億美金的損失
  • 伊利諾州一酪農場非法傾倒牲畜排泄物
  • 15年以來德州乾旱日趨嚴重
  • 前環保署首長卡蘿‧布朗納加入亞斯本研究協會
  • 機械操作失誤導致科羅拉多河瀕危魚類的死亡
  • 學生聯盟集結為保護北極區保護區請命

[生物的未來-野生動植物保育]拯救森林?先砍這裡! >>>

作者:艾德‧杭特 於華盛頓州,格雷斯河

  你願意砍多少樹來拯救森林?在此,我們先不討論原生森林而來談談國家的其他的森林地。

  在美國,不論私人的或公有的的森林地,絕大多數的森林若未被砍伐過兩次,至少也都被砍光過一次。大多數森林地都是以林場模式,種植具商業價值的單一樹種。即使你讓它生長一百年,這種森林還是無法提供相當於成熟林的棲息地…

  所以,做為一個國家和一個社會,什麼才該是我們對那些森林應有的目標?

  一種做法是成立非營利性的組織,籌得貸款來購買那些已遭砍伐的私人林地,以避免被進一步地開發。然後,採用高環境敏感度且有選擇性的森林管理,來賺錢償還貸款。當然,這必定會犧牲一些樹,但卻能終止森林開發和恆續性棲地破壞,進而保護更大面積的森林…

  「環境保護論者已開始相信,積極的森林管理比到處都是購物中心的景象,要好得多。」…對棲息地、空氣和水質來說,伐木產業的最負面影響都比雜亂建築擴張來的好…

  另一種做法是只購買土地開發權…社區團體或土地信託也可以從小規模造林地地主手中買下所有開發權,並取得協議,以較大規模、較易實行的社區共有森林的方式來管理這些私有地。木材在當地加工可以提供就業機會,而不必再將原木運送到外地。當地的木材同業可以打開促銷木製品的市場…

  砍樹來拯救森林。。。從長期來看,你會明白,拯救地球並不是真的要我們想出怎麼做。而是要我們學習去整合人類的經濟-標準、資產和價值-和自然世界的經濟,也就是所謂的生態系統…

  想要封閉在聯邦土地上剩餘的原生森林嗎?…像這樣的保護方法,對地球的生命來說,其實是短期的做法…

  所以,如果我們真希望拯救地球,我們最好別再把自然和環境只當作是道路兩旁的那一點點小藍小綠。如果我們無法發展能持續使用自然資源的方法,那我們就無法長期保護這地球。

  所以,你願意砍些樹來拯救森林嗎?

[環境關懷事件]反對興建私營焚化爐自救會的一封公開信 >>>

稿源:嘉義縣大林鎮與雲林縣大埤鄉反對興建私營焚化爐自救會

[放大] :照片左手邊是河堤,焚化爐預定地緊鄰著河道不到50公尺,土地施工開發為了躲避要做環境影響評估,經過分割是在5公頃以下了,但是仍要做環境影響說明,廠商於施工前也都沒有召開說明,因而引起公憤。  我們是【反私營小型焚化爐自救會】的一分子,大家平時也是非常辛勞的為地方在奔走、忙碌。如今興建焚化爐工程雖然經過居民強烈反對與抗議,但是,相信還有很多鄉親仍不了解為什麼我們反對興建焚化爐的原因,在此特別提出來說明:

  1. 此焚化爐不是燃燒嘉義縣大林鎮的廢棄物,而是來自全省外縣市的有毒廢棄物。

  2. 依協議書規定工程施作前應與附近居民溝通協調,但廠商以欺瞞方式進行施工,未與居民協調溝通,違背協議書內定條款。

  3. 鹿草鄉的公營大型焚化爐將於明年二月試車後正式完工啟用,鎮公所已與公營的焚化爐簽約處理。另大林鎮公所於油車店興建垃圾掩埋場已接近完工階段,故今日大林已不需要焚化爐。

  4. 此小型焚化爐之燃燒廢棄物包含廢溶劑、輪胎、污泥、一般事業廢棄物等等垃圾,因小型焚化爐常燃燒不完全所製造散發出的劇毒“戴奧辛”比大型焚化爐更多、更可怕。

  5. 焚化爐所產生的“戴奧辛”會破壞神經系統、肝、肺、腎的機能,也會干擾生物體內分泌之化學物質,可能妨害生物體生殖機能或引發惡性腫瘤,對懷孕期胚胎的成長影響頗大,也會提高婦女的流產率,並導致新生兒畸形及染色體異常。

  6. 此焚化爐是環保署於86年提出【過渡時期緊急垃圾處理計劃】為因應各地區域焚化爐未完工營運之需要,在一年內(87年底)興建15座小型焚化爐,如今已過該計劃執行期間,已無此需求...

[專欄作家]對動物的禮貌 >>>

作者:黃怡

  中華民族對於人以外的動物,有一種近乎本能的輕蔑,是我很吃不消的。

  最近我在台北車站的捷運等車,經常面對一個很大的看板,大概是那哪家不得了的廣告公司標榜他們創意,畫了一隻章魚,八條輻射對稱的纖毛櫛板伸出來,很快樂的樣子。不過,煞章魚志氣的話立刻寫在下頭,說:「沒有大腦的話,腳再多也沒有用。」

  我看到那廣告的次數越多,心裡就越犯嘀咕:「你自己有創意,也不必笑別人沒大腦呀!」更何況,章魚雖然是軟體動物,牠確實有一個大頭,在所有和牠體型相當的無脊椎動物中,算是很突出的。而且章魚會想,當然,「想」可能不是一個太恰當的字,不過牠為了生存,會埋伏在海底的縫縫裡,抓捕路過倒楣的貝殼類當食物。這當然不是什麼不得了的「智慧」,但足夠混生活了。而且,牠碰到敵人還會放黑霧遁身,你會嗎?...

  試問,假使我們連口頭上對動物的禮貌都做不到,要如何談愛護動物﹑保護動物?

  而且,禮貌不光局限於言語,行動上的禮貌也很重要。多年前我在編一本教育的刊物,未察細微,刊載了一篇叫做<<自己親手摸一下>>的文章,作者沒什麼惡意,是位母親帶著小孩到高雄壽山公園的開放鳥園去玩,碰見一隻漆黑的大犀鳥,要小孩去摸一下犀鳥的怪嘴,體驗體驗...。未料文章刊出後,中研院的鳥類專家劉小如寫了封讀者投書來,深入淺出地說明,愛動物就不要摸牠,遠遠觀察就好,即使有些動物不兇猛,也不是人可以去摸牠的理由。直到現在我還常想起這封信,碰觸動物(包括人在內)都會侵犯到牠身體的自主性,我們在跟動物不熟的情況下,牠事實上是不會喜歡人家這樣做的。不摸,應該就是最起碼的禮貌...

[活動訊息]築生講堂「生態設計-21世紀建築的出路」 >>>

  • 時間:3月9日至4月27日

  • 地點:台中市403西區中美街15號1樓

  • 報名:04-23760606 築生講堂楊淑斐

  • 傳真:04-23763222

  • E-mail:chainan@ms24.hinet.net
    (講堂座位有限,請先與主辦單位連絡)

  當台灣還迷失在經濟指標和競爭力的假象數字中時,其實在國際社會裏,檢討過度開發造成的環境破壞,利用「生態設計」為準則來為地球療傷,已隱然成為21世紀對待環境、都市的主流價值。

  什麼是生態設計?什麼是綠色建築?什麼才是真正永續的建設?什麼才是我們美麗又健康的家?我們如何走過20世紀的破壞、找到21世紀新的出路?

  此專題將邀請國內研究、從事有關建築與生態的專業學者與執業者,以國內外的案例提供建築人在走入21世紀時,一種對建築與生態的新視野。

各場演講內容及時間如下:

  • 3/09(五) 7:00-9:00PM
    講 題:環境生態與建築人的未來
    主講人:林憲德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

  • 3/16(五) 7:00-9:00PM
    講 題:邁向二十一世紀台灣的永續健康建築
    主講人:江哲銘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

  • 3/23(五) 7:00-9:00PM
    講 題:塑造建築與生態共生的美麗新世界
    主講人:彭國棟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員兼秘書)

  • 3/30(五) 7:00-9:00PM
    講 題:生態建築-與自然融合為一的設計態度
    主 講 人:張珩 (成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 4/13(五) 7:00-9:00PM
    講 題:建築環境科技-
        建築能源、資源有效利用與地球環境關懷
    主講人:鄭政利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 4/20(五) 7:00-9:00PM
    講 題:捕風捉影話建築-談建築的生態化設計
    主講人:蕭森 (U-Tech工程顧問公司專案組長)

  • 4/27(五) 7:00-9:00PM
    講 題:21世紀建築的新趨勢-
        由國外案例看建築如何永續發展
    主講人:洪育成 (考工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鳳山溪之美 3.8 >>>

  • 播出時間:3月8日(四)
         早上9:45/下午4:15/晚上11:30 

  •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關心台灣環境,愛護我們的家園,喜歡大自然的朋友,多半都有環保的生活觀,如果有人對環保問題漠不關心,可能是因為他還沒發現台灣的美好,本集節目,我們來到新竹市郊,這裡有條鳳山溪,全長才46公里,雖然它不是新竹主要河川,但因為污染較少,保留了清純面貌,所以是保育人士愛去做觀察的地方,現在,我們就跟著荒野協會的朋友,去發現鳳山溪的美吧!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