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1-03-26 |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七股潟湖的明日:是工業區?還是國家風景特定區?
■[鳥類簡介]小彎嘴畫眉Lesser Scimitar
Babbler(Pomatorhinus ruficollis) >>>
作者:楊育昌
攝影:李進興
上黑下白,又長又彎的嘴喙、濃濃而細長的白眉、紅褐色的身體、加上一副賊頭賊腦的黑色眼罩,這就是台灣特有亞種鳥類小彎嘴畫眉的模樣。儘管造型上像個面貌凶惡的強盜,但小彎嘴畫眉的個性卻頗為內向害羞,通常都是小心翼翼的躲在濃密的樹叢中,並且不停地移動,所以很不容易觀察。但由於牠們普遍分佈在中、低海拔山區,到處都可以聽到他們在樹叢中發出「郭、郭、郭、郭」和「古歸-、古歸-」的叫聲...小彎嘴畫眉經常成小群在一起生活,主要以樹叢中的果實和小昆蟲為食...
[美麗桌布:小彎嘴畫眉]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topic/bird/Pomatorhinus-ruficollis/
Pomatorhinus-ruficollis.htm
◆[台灣新聞]七股潟湖的明日:是工業區?還是國家風景特定區? >>>
本報記者訊
台南縣七股鄉,除了擁有台灣最珍貴的潟湖濕地外,也是瀕臨絕種,長相可愛的黑面琵鷺的棲息地。但是在面臨燁隆及東帝士兩大財團,提議要開發成以鋼鐵及石化業為主的工業區後。平靜的七股鄉,逐漸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數年來,投入保護七股潟湖的單位,包含生態保育聯盟、台南濕地保護聯盟、台南環保聯盟、鳥會、黑面琵鷺保育協會、台大城鄉所…等等,數十個單位,不計其數的志工。但終究還是在89年初時,透過種種機制的運作,許多環評委員不及參加,環保團體措手不及的情況下,讓整個開發案有條件通過。最近,即將完成最後的環評補件程序。燁隆及東帝士集團在面臨破產的情況之下,七股馬上就面臨開發來取得資金的壓力。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news/taiwan/2001/news-etf01032601.htm
◆水電短缺威脅西北鮭魚生路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3-21 (ENS)-
太平洋西北部的乾旱,
加上加州嚴重的能源短缺,這些都迫使聯邦管理人員在水力發電和保護瀕危魚種之間,如何分配珍貴的水源,難以抉擇。不過,一個漁業與保育團體的聯盟則強調事在人為,還提出了一項讓雙方都能有足夠用水的計畫。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1/2001L-03-21-06.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王惟芬
譯,吳海音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32101
◆佛蒙特州出現狂羊病 >>>
美國,佛蒙特州,蒙特彼勒,2001-03-21
(ENS)-
美國佛蒙特州一處農場的羊群出現類似感染狂牛病的症狀,目前農業部已接收這些羊隻。農業部發言人艾德‧科雷特說明,依照地方法院的規定,農業部官員今早已移走從休士頓夫瑞曼的農場隔離出來的233隻羊。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1/2001L-03-21-0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王惟芬
譯,吳海音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32102
◆觀測南大西洋魚場的新視窗 >>>
南大西洋,南喬治島,2001-03-21
(ENS)-
英國南極區調查小組的新研究站即將啟用,往後科學家將有機會更加瞭解,人類對南大西洋漁業資源的使用情形。這個研究站位於南喬治島上,在南美洲東南方2,500公里(1,550英哩)處。該研究站將對5種商業性捕撈的魚類生物(美露鱈、冰魚、七星魷、石蟹和磷蝦)進行研究。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1/2001L-03-21-10.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李瑞玉
譯,吳海音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32103
◆提醒大家世界上最珍貴的液態資源 >>>
瑞士,日內瓦,2001-03-21
(ENS)- 根據國際人權法,水是被保障的人權之一,然而全球61億人口中有六分之一的人缺乏取用改善過之水源的管道。這件事實形成「世界水日」的「水與衛生」計畫的背景,這是個廣泛卻具方向的主題。世界水日是由總部設在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所發起,明天全球各地將有回應活動。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1/2001L-03-21-1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李瑞玉
譯,吳海音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32104
◆開發北極保護區的衝擊
科學家為布希上了一課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3-21
(ENS)- 將近500位傑出的美國和加拿大科學家,針對在北極區國家野生物保護區開發鑽油的環境影響,為美國總統喬治‧布希上了一課。在一封寄給白宮的信裡,他們力勸總統,放棄改變保護區石油開採禁令的企圖。而能源部長斯賓塞‧阿伯拉罕說明,這項鑽油計畫只會造成些微的環境衝擊。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1/2001L-03-21-=02.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李瑞玉
譯,吳海音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32105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3-26 >>>
- 學者抨擊衛署基改食品規範寬鬆:遲至2003年才要強制業者;資訊透明度不夠
風險管理也令人不滿意 消費者權利嚴重受損 (台灣
中國時報)
- RCA
員工抗議毒劑污染:三氯乙烯有毒溶劑污染水源空氣;聽到RCA
專案停擺 員工只好走上街頭 呼籲免除部份負擔
政府應打跨國官司求償 (台灣華視)
- 林務局將採階段性林相還原、計畫性栽種原生植物
重現綠島原生植物生態風貌 (台東綠島 中央社)
- 中山大學調查顯示
高市自來水符合安全標準:這份報告只包含高市三個行政區
而且和其縣市相比 大高雄地區水源還是相當差 (高市
東森新聞報)
- 雪霸生態繪畫展近日推出邀你分享自然藝術饗宴 (北市
中央社)
- 節約用水的習慣要從小養成,經濟部水資源局和杯子劇團合作,以兒童劇的方式進入校園,宣導節約用水觀念
(台灣 中視)
- 迪化污水廠地下化 屋頂變公園
以人行陸橋串連後不受車流干擾
將成為全國設備最完善的污水處理廠
兼具教育及遊憩等多元化功能 (北市 中國時報)
- 未闢山坡地公園 半年內完成檢 70處山坡地內的公園有潛在性危險
其中39處市府尚未取得公園用地
為加強山坡地整治和安全 應確認是否適宜開闢 (北市
聯合報)
環境信託基金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1-03-26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3-26 >>>
- 國家環保總局局長指出中國不歡迎發達國家污染轉嫁:加入WTO後可能會調整投資、稅收、進出口等方面有利環保的政策
尤其是導引資金投向高新技術 (北京 中新社)
- 中國環境監理體制初步形成:以集中式執法檢查活動為推動
以日常監督為基礎 以環境稽查為保證
以公和輿論監督為支援 (上海 新華社)
- 中共官員坦承西氣東輸工程將對環境產生影響(穿越沙漠
戈壁 黃土高原 森林 草原 農田和濕地等環境敏感地區
及水面廣布江南地區) (中國 中央社)
- 四川將承辦首屆中國環保新世紀攝影大展:進一步增進全民的環保意識
緊密配合北京申辦綠色奧運 (四川、北京 中新社)
- 世行貸款人民幣16億元援助四川環保:貸款主要投向岷江
沱江流域和成都 德陽 樂山 瀘州4個重要城市的供水、污水和垃圾處理
(四川 中新社)
- 加大治汙力度 重慶六大工程促環保:清新 碧水 固廢
生態 能力 裝備等;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集中利用外資搞好環保重點工程 (重慶 新華社)
- 首批綠色生態豬:注射新型針劑
培育腸道內有益微生物
提高消化吸收能力;餵食天然飼料
排除含化學添加劑、抗生素及激素 (福州 中新社)
- 古鎮同裏退思園去年被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現在改善旅遊環境爭創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目前最高等級標準)
(江蘇 江蘇新聞網)
- 南京籌建環保型燃氣電廠 這是該市依託"西氣東輸"工程建設的一座環保型燃氣(天然氣)發電廠
(南京 揚子晚報)
環境信託基金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1-03-26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3-21 >>>
- 煉油業者同意削減空污排放量
- 新的礦岩開採規定可能會被放棄
- 環保摩扥雪車首度在國會議員前展示
- 針對亞洲地區空氣中懸浮微粒的新研究
- 「永遠的荒野」宣傳活動在北卡羅萊納展開
- 今年第二宗露脊鯨死亡事件
- 紐約州以8億4千5百萬美元的基金保護乾淨飲用水
- 密西根復活節尋蛋(加拿大雁)活動提前展開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1/2001L-03-21-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李瑞玉
譯,吳海音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1-03-21
■[水資源]河流看守員手冊-對於已提案的水資源專案提出問題 >>>
如果有一項大型的水資源開發工程被建議在你所住的地區內實施,下列提問將會揭示出可能的問題會出在何處…幫助你成為專案規劃的積極參與者。…有些問題可能會需要你尋求專家的外部協助 -- 例如,經濟學家可以幫你評估專案的經濟狀況,而水文學專家或生態學家則可以回答開發對於河流的衝擊性等相關問題。
下列問題並非都適用於所有的專案。一本名?《就水資源專案提出問題》的實用手冊…作者Gerald Meral博士寫道:「確認專案效益的能力和科學技術,已經達到相當成熟的地步,而且極少的專案優勢條件會被忽略。但是水資源專案贊助公司的樂觀熱忱,卻常常導致他們忽視潛在的負面影響。設計出這樣一些問題的目的,就是要將事先無法確定的問題或代價,揭示出來。」
專案內容的說明:
▲是否對整個專案進行了說明?
▲…專案的具體時程安排為何?
▲有關公共參與的計劃為何?
▲專案的目標是否按照它應當滿足的需求來進行適當敘述,而不是依其建造特徵?…
專案的經濟狀況:
▲專案計劃中所提的時程,是否能夠反映出該地區的真實狀況?
▲專案的經濟分析,是否充分而公正地將環境和社會各個方面的成本與收益,計算在內?…當地的失業狀況(農業、漁業、娛樂業以及旅遊業等方面的工作);重新安家落戶的全部成本;自然生態系統功能喪失而引起的經濟價值損失。
▲…水電分配成本是否計入了專案成本(例如輸電線路和配水系統)?
▲人類生活用水是否需要進行處理?…
風險和不確定因素:
▲對於電或水的人均需求的預測,是否也已包括在內?…這些預測是否是最新近的?…所有可能會影響(水和電)需求的各種最近發生的變化(諸如經濟衰退降低人們對電的需求,或者該地區的人口成長率下降)?
▲在專案成本估算中,是否充分考慮到,不可預見問題而引發的偶然事件,而造成專案的延誤?
▲所作的分析是否比較了所提議專案的風險與其他替代方案的風險?
▲是否已對水壩失效或產生其他結構問題,進行了充分的風險估計?
版權歸屬 國際河網International River Network,環境信託基金會(陶俊 譯,吳國玢、陳維立 審校)
中英對照全文:http://news.ngo.org.tw/issue/water/
2001/issue-water-irn01032601.htm
■[環境關懷事件]破除焚化爐的假科學-反對興建彰北焚化爐連署書 >>>
政府不思以資源回收、垃圾減量的人文、環保方式解決垃圾問題,一味興建焚化爐不但違反世界潮流,也不夠資格做世界村的公民。不論從經濟、生態、社會、人文、環保、道德…任何方面的考量,我們堅決反對彰北焚化爐(含台灣其他各地)的興建。
請將此信函轉寄給您所認識的團體或朋友,越多人連署,越讓我們有精神力量。
發起單位: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彰化縣綠色資源人文保育協會(彰化綠協)、彰化縣全人教育協會、鹿港發展苦力群、綠色主張工作室。
連署活動聯絡人:綠色主張 粘錫麟 TEL:(04)7743997
FAX:(04)7743998 手機:0937-739339
參與連署之團體個人,請於3月30日前回傳,預定4月2日召開記者會公布連署成果,學生請填寫學校系所年級,更歡迎學校社團支持,個人請著名職業。
>> 參與連署 >>
焚化爐不是解決垃圾問題的萬靈丹-破除焚化爐的假科學
美國從1985年起已有超過137座焚化爐興建計劃被迫取消。日本是垃圾分類做得最徹底的國家,早年亦大量興建焚化爐,但近五年日本深感焚化爐污染嚴重,紛紛關閉焚化爐不再興建。歐洲各國如:德國、荷蘭、比利時也相繼頒布「焚化爐禁建令」。因此先進國家的焚化爐廠商紛紛轉進東南亞市場...
落實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彰化不需要興建第二座焚化爐
根據縣環保局統計,目前全縣日產垃圾量為1280噸,如果落實執行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及廚餘堆肥處理,應可減少40﹪~50﹪的垃圾量(環保署公告的標準),剩下來約640~768公噸的垃圾,溪州焚化爐日處理900公噸的大胃口都還填不滿,根本無須興建第二座焚化爐...
就算支付違約賠償金及選擇衛生掩埋法,也比蓋焚化爐更划算
縣府在縣民不知情的情況下,已讓彰北焚化爐案決標,得標的達和公司先前可能已提交達6億元的押標金,依合約規定,縣政府必須與其完成簽約手續,否則就要被罰約12億元的違約金。但是請仔細算算蓋一座造價40億、日處理800噸的焚化爐之後,在未來二十年裡我們必須付出多少的代價...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issue/against/2001/against-01032601.htm
▲[專欄作家]不患寡而患不均
(中) >>>
作者:李育成
去年,印度的糧食總產量增加了一千萬噸,而糧食庫存更增加至四千四百萬噸,比標準超出了二千萬噸。可是政府並沒有把糧食分給廣大的貧民,反而為了穩定市場價格和尋求收入來源,不斷向外國尋求出口市場...
由此可見,不少長期捱餓的人,都住在盛產糧食的國家。饑餓明顯不是因為糧食不足,而是糧食分配不均所致。那麼,我們還幹嗎埋首於基因改造的研究?
其實,基因改造種子普遍價格昂貴,而且還需要其他農藥配合,使耕種成本上升,農民收入日減,結果只會令越來越多人無法支持,越來越多人便會墮入貧困饑餓的深淵...
【相關文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上)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中)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reviewer/kevin/2001/re-kevin01032601.htm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環保媽媽周春娣 3.27 >>>
播出時間:3月27日(二) 早上9:45/下午4:15/晚上11:3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台灣的環保風氣已經形成,全省各地都有不少義工組成團體,本集節目我們要介紹的,是在高雄成立環保媽媽基金會的周春娣女士,周女士是個名副其實的環保媽媽,從十年前開始認識到環保的重要,她就開始組織了親朋好友去推動環保,平常的生活,更是環保的最佳典範,這位基金會的董事長,平時的生活是怎麼樣結合環保的呢?本集我們就去和她聊一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