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1-06-04 |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交易
正式在芝加哥市場運作
■[鳥類簡介]花嘴鴨
Spotbill Duck (Anas poecilorhyncha) >>>
作者:楊育昌
攝影:李進興
在台灣地區的雁鴨之中,花嘴鴨算是蠻特殊的一群鴨子。牠們不但是臺灣地區的諸多雁鴨中,體型較大、較肥胖的;也是少數會在臺灣地區繁殖的鴨種...
花嘴鴨的喙部以黑色為主,在嘴先端為醒目的黃色;面部及頸部為淡淡的褐色,在臉上有著黑色的過眼線及兩撇上翹的八字鬍子,模樣實在滑稽...
對於生活環境,花嘴鴨也是從不挑剔,只要是夠寬闊的水域,例如河面、湖泊、海邊、魚塭,都有機會看到牠們的身影。牠們主要以植物性的水藻、草莖和種子為主食,也會吃一些螺類和昆蟲...
[美麗桌布:花嘴鴨]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topic/bird/Anas-poecilorhyncha/
Anas-poecilorhyncha.htm
◆布希政府支持國家公園的淨化空氣計劃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5-30
(ENS)-
為了讓美國的國家公園及荒野地區能再次擁抱清朗的天空,布希政府決定協助各州政府採取行動,控制老舊工廠及工業區會造成煙霧之廢氣排放。環保團體聲稱,他們會靜觀布希政局提出何種政策後,再決定是否支持。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1/2001L-05-30-06.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黃怡碧
譯,李瑞玉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53001
◆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交易
正式在芝加哥市場運作 >>>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2001-05-30
(ENS)-
世界第一個溫室氣體貿易市場將在芝加哥成形。一個多樣化團體由25個大企業與非營利機構組成,同意參與「芝加哥氣候溫室氣體交換」的先期試驗階段,他們將在一個自由貿易市場中運作。這項計畫是由芝加哥環境財務商品公司的總裁,李察‧山鐸博士,率領執行。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1/2001L-05-30-02.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王惟芬
譯,李瑞玉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53002
◆舉辦地球高峰會
南非尋求數百萬元資助 >>>
南非,開普敦,2001-05-30
(ENS)-
週二,南非國會的兩個環境事務委員會的委員,在聯合會議上所聽取的報告指出,預計9月在南非舉行的聯合國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所需經費將超過四億蘭德(南非共和國貨幣單位),相當於5千萬美元。這場高峰會將在約翰尼斯堡北緣的杉騰鎮舉行。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1/2001L-05-30-04.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王惟芬
譯,李瑞玉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53003
◆巴西原住民拒抗大型河流整治計劃 >>>
巴西,巴西利亞,2001-05-30
(ENS)- Apinaje, Kraho, Xerente, Tapuia, and Karaja等原住民族領導人,5月24日至28日齊聚在Bananal島Boto
Velho村,針對大型開發計劃對該區原住民聚集地之衝擊,共商大計。這些原住民族聚集會商、凝聚共識和力量,來面對這類大型開發案對他們的族人所可能造成的生活衝擊。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1/2001L-05-30-0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黃怡碧
譯,李瑞玉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530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6-04 >>>
- 台大公衛學院昨天發表一項15年追蹤研究
證實烏腳病盛行區域(飲用含砷地下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要比非盛行區高出近三倍 (台灣 中國時報)
- 墾丁南灣海域國科會列入生態研究網(調查珊瑚礁生物群聚關係
自然與人為因素對該生態系的影響
建立生態系資料庫及生態模式) (台灣 中國時 報)
- 黑面琵鷺保育等級 從「極危鳥種」除名
改列「瀕危鳥種」;我國保育工作國際肯定
國際鳥盟定明天公布最新版全球鳥類紅皮書 (台灣 聯合報)
- 生態園區啟用開創坪林第二春:占地近3公頃依原有地形規劃興建
保留多處原始林區 並有觀景步道觀景台等設施
及不同樹種展示區 (北縣 聯合報)
- 竹市海濱風力發電計劃
環保署擬進行環評:保育團體擔心風力機可能影響當地生態
是東亞地區重要野鳥遷徙帶 (新竹 東森新聞報)
-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重新繪製重繪「台灣活動斷層分佈圖」:減少的有9條斷層
因缺乏科學證據 無法證實存在或可能存在而除名 (台灣
中國時報)
- 台南黃金海岸
遽然失色:日前的豪雨,把海上的廢棄蚵架、大批垃圾沖積到岸上
(台南 民生報)
- 阿瑪斯號
抽油最後階段:跨部會緊急應變小組要求保險公司及移除船體業者,提出清艙完工報告,近日審核確認船艙是否仍有殘油
(恆春 聯合報)
- 酒瓶回收不易 瓶裝紅標米酒停產走入歷史 (台灣
東森新聞報)
環境信託基金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1-06-04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6-04 >>>
- 現代化生活垃圾焚燒廠在浦東禦橋工業區正加緊建設;這座垃圾處理廠除符合環保要求外,每年還能發電13600萬度
(上海 解放日報)
- 上海擬收生活垃圾處理費(垃圾以每年8%的速度遞增)以改變居民生活垃圾由政府無償收運、處置的做法
(上海 解放日報)
- 福建治餐桌污染
食品放心工程五年內要見實效:制定相應法規
推廣綠色產品標準;淨化源頭
層層檢驗生產環節;嚴把市場入口關 (福建 人民日報)
- 黃河泥沙做為新型環保建材:黃河水經反復淘洗、研磨,流沙製成混凝土
輕質骨料 高強、隔熱、隔音,具廣泛用途 (中國
國際廣播電台)
- 油煙雜訊是熱點
環保熱線受理投訴逾二百件(主要涉及鍋爐煙塵、雜訊幹擾、污水排放、臭氣擴散等
直接影響市民生活) (溫州市 溫洲僑鄉報)
- 大連獲聯合國環境"全球500佳" 每年從各國評選出100個對保護環境有特殊貢獻的個人或集體
5年一期 共評出500個優秀個人和集體 (中國 中央電視 台)
- 中國科學家首次發表,影響東亞和南亞地區20多億人口乃至整個人類環境的亞洲季風,260萬年前已基本形成
(中國 中央電視台)
- 山西礦山生態環境形勢嚴峻:現有採礦區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嚴重 自然生態環境脆弱 易發生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面塌陷 地裂縫等 (山西 東方新聞 網)
- 珠海率先全國以地方立法形式加強防治船舶污染,保護水域環境;珠海去年港口貨物吞吐量達2000餘萬噸,其中危險貨物占1/3
(珠海 東方新聞網)
- 廣州警方破獲一宗非法運輸案 解救4隻被販賣穿山甲 (廣州
人民網)
環境信託基金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1-06-04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5-30 >>>
- 能源部長呼籲提昇電力傳輸網絡基礎建設
- 京都議定書也可能危害森林
- 衛星研究顯示北美地區植物數量增加
- 衛星協助標訂都市問題 都市規劃專家新幫手
- 佛州核能電廠海水入口捕獲45隻海龜
- 盜獵:鸚鵡存活最大的威脅
- 林地畸零化 可能影響鳴禽之性生活
- 廢棄物清運回收業者造成污染 華盛頓州納稅人收拾後果
- 運用整合性控制法 只用些微的殺蟲劑 害蟲將不再肆虐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1/2001L-05-30-09.htm1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黃怡碧
譯,李瑞玉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1-05-30
■[水資源]河流看守員手冊-兩個民間團體的參與實例 >>>
基層民間團體為整治「潔淨、安全」的河流而努力
「Greater Edendale Environmental Network (GREEN)」是一個基層民眾團體,他們注重南非Pietermaritzburg-Msunduzi地區的集水流域管理...GREEN站在協助的立場,參與該地區絕大多數的水資源管理和土地使用計畫...
GREEN致力於建立環境問題意識,教育社區民眾永續使用自然資源的必要...該團體的夢想包括一些具體的目標...潔淨的河流意味著「降低泥土侵蝕(受到優化土地使用行為的鼓舞)、減少表面污染(改善水供給和環境衛生)以及減少工業污染。」而安全的河流則意指減少污染以降低洪水犯濫的危機。
除了為集水流域整合專案努力以外,該團體還制定了一項永久性計畫以達到對洪泛區的最佳利用,開始通過植樹和其他方法努力重建集水流域,開始一次環境教育運動,並說服政府官員強制性增加環境衛生組織和洪水報警系統...
讓Okavanga河三角洲的社區參與規劃過程
Okavanga聯絡集團(OLG)是一個由一些非政府組織、社區,以及為Okavanga河及其三角洲的可持續性發展工作的個人所組成的地區性聯合會。OLG 的基本目標在於提高社區對Okavanga河三角洲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認識,從而確保它能夠得到人們的保護。三角洲是30個社區共約10萬居民的家園。這些人中至少有15%直接從該河中汲取日常用水,而大多數人靠這條河來種植藥用植物、捕魚、獲取建造棚屋的材料,以及其他對居民生計非常重要的自然資源。
該團體的宗旨如下:
▲增強和促進各類利害關係者參與三角洲的管理工作,並?之作出貢獻...
▲監管集水流域內所提出的開發專案。OLG將參與Okavanga河及其三角洲的一體化全流域管理計劃...
OIG還發起了一次教育運動...並已開始訪問各所初級中學,與學生們交談有關Okavango河的事情...
版權歸屬Earth Day Network,環境信託基金會(金霞 譯,李傑、張正慈 審校)
中英對照全文:http://news.ngo.org.tw/issue/water/2001/issue-water-irn01060401.htm
版權歸屬Earth Day Network,環境信託基金會(陶俊 譯,吳國玢、張正慈 審校)
中英對照全文:http://news.ngo.org.tw/issue/water/2001/issue-water-irn01060402.htm
■[環境關懷事件]搶救嘉義稅務出張所 >>>
稿源:搶救嘉義稅務出張所(舊縣議會)行動陣線
興建於昭和七年(1932)的嘉義稅務出張所(舊縣議會),於6月25日前即要被拆除興建為市政大樓;然而,真的不能打造雙贏的局面嗎?不能稍變更一下設計,讓歷史建築與新市政大樓並存嗎?我們呼籲身為嘉義市出身的內政部張博雅部長應當對歷史負責,讓歷史建築物完整保留下來...
搶救嘉義稅務出張所 五大理由
1. 嘉義地區僅存最後一棟地方稅務機構的歷史建築...
2. 見證嘉義市日治時期經濟蓬勃發展最重要的建築物...
3. 是日軍攻毀嘉義城最重要的一段歷史...
4. 舊嘉義廳轄內最現代的建築款式...
5. 建築材料創新風格...
透過這次的搶救、保留行動,期望可以讓政府開始有寬廣的文化思維,進而喚醒市民對文化內函的認知...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issue/against/2001/against-01060401.htm
▲[專欄作家]東北亞將成核能區 (上) >>>
作者:李育成
自從去年日本發生多次核子燃料處理廠的事故,再次令全球民眾關注核燃料和核廢料處理的問題,焦點除了放在核技術的安全性外,另一個關注的焦點同時也放在東北亞及太平洋地區的核安全。
事實上,東北亞地區向來受到北韓與俄羅斯核子軍備的威脅。早陣子,俄羅斯在北海的核子動力潛艇發生意外,全部船員無一生還。綠色和平非常關注這艘核潛艇可能帶來的後遺症,因為一旦潛艇洩漏輻射,影響將會是災難性的。雖然事情不是在太平洋上發生,可是俄羅斯由於近年軍費短缺,軍備日久失修,他們一日要在太平洋地區保持影響力,便會經常派核潛艇作巡航,危機仍存...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reviewer/kevin/2001/re-kevin01060401.htm
●[活動訊息]「因應加入WTO及未來農地釋出時對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育之影響」演講 6.6 >>>
時 間:6月 6日 (三) 2:00~4:00 PM
地 點:台大生命科學大樓視聽教室
講 者:農委會林國慶副主委
聯絡人:李惠玲 (02)23630231轉2690 轉115,
E-Mail: LHL@gcc.ntu.edu.tw
●[活動訊息]「美麗的期待」-北投文化基金會文化教室老師聯展 >>>
時 間:6月1日-30日 (上班時間)
地 點:北投區公所[藝文走廊](北投區新市街30號4樓)
主 辦:財團法人北投文化基金會
電 話:02-28917453;傳真:02-28962660
E-mail: ptcfmail@ms56.hinet.net;http://www.ptcf.org.tw
財團法人北投文化基金會曾經以「2000年北投藝術節」,規劃了一系列展現北投地方文化特色,提升社區藝文風氣的活動,推出了一十九場次的展覽、競賽、演出、講座、參訪等各類型藝文活動,在北投地區喚起了民眾及諸多團體參與的熱情,結合了各種資源來共同關心社區文化藝術的發展,已奠定了文化藝術融入生活的基礎。在這新世紀的初始,北投文化基金會更努力的延續了以往即有的成果,開放了基金會的空間,成立了充滿藝術氣質的「北投文化教室」。
六月份展出的主題為「美麗的期待」,就是依循前述的理想,由「北投文化教室」的老師們提供作品展出,有潘蓬彬老師的油畫、陳啟迪和吳志學老師的攝影、尹之維老師的書法和篆刻、陳寶華老師的拼布等,名家匯聚絕對精彩,歡迎您的參觀指教。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與自然寫作家廖東坤一同尋訪福山的蛙類 6.5 >>>
播出時間:6月5日(二) 早上8:45/下午4:15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春天是萬物甦醒的季節,如果你在都市裡無法感受,只要到郊外走走,很容易就可以發現,沉默了許久的大地,一下子便得聒噪起來,這邊是野鳥在唱和著,那邊又是昆蟲在叫著。
最近我們跟著自然寫作家廖東坤,走訪了北台灣的福山,那天晚上特別跟著他,尋訪各種青蛙。腹斑蛙、翡翠樹蛙、艾氏樹蛙,各種青蛙在夜裡盡情合唱,十分精采,本集,就讓我們一同去欣賞這齣青蛙的歌劇。
★[本會訊息]即將發行電子報全文版-開始接受訂閱預約啦 >>>
還記得週年慶時,我們對您許下了「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將於近期內發行的承諾嗎?
這是真的,在系統處於相對穩定情況後,特別是還經歷了東方科學園區事件等波折...,我們即將於一週後發行全文版了!
為使全文版與摘要版的功能區隔更為明顯,今後摘要版的摘要編輯將更為簡潔(註),您可依照個人需求或閱讀習慣,選擇訂閱全文版或摘要版。
6月11日開始將正式發行全文版,如果您未將訂閱設定更改為全文版,屆時將會收到新版的摘要版。
即日起,開始接受全文版訂閱預約: econews3@etf.ngo.org.tw
新版摘要版請參考
(舊版摘要版)
▲[黑潮觀點]漫談島嶼的可能 >>>
作者:張瑋琦
離開居住超過三十年的故鄉,來到一個比台灣更大的島國──日本,我才開始了解「島嶼國家」可能有的作為...做為一個島國,擁有一大片海,也許並不比擁有一片大陸來得貧乏...
來到日本,首先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有這麼多關於海洋及島嶼的研究...這些關於日本列島及海洋的生態、地質、文化、社會等等的研究,統稱為「島嶼學」...
到了全球化時代的今天,日本跨出島嶼邁向世界的野心並沒有改變,只是手段變了。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上的某些島嶼曾為日本的殖民地,因此日本認為這些太平洋島國是外交上重要的友邦,於是對這些島國投入了「全民外交」...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column/kuroshio/2001/co-kuro0106010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