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簡介]黑綬帶鳥 Black Paradise Flycatcher
(Terpsiphone atrocaudata periophthalmica) >>>
作者:楊育昌
攝影:李進興
...黑綬帶鳥的外型十分有趣:牠們的頭、頸部都是黑色,像是戴了一個頭罩一樣;頭頂的的羽毛微微向上翹起,在眼睛周圍還有個藍藍的眼圈。雄鳥的身體是有光澤的紫黑色,小小的身上,拖著一根不成比例的長尾巴...黑綬帶鳥的體色在陰暗的森林中,可以說是極佳的保護色...
在繁殖期的蘭嶼原始林,我們可以看到體型纖細、姿態飄逸的綬帶鳥,出雙入對地搭起愛的小窩。和多數的鶲類一樣,黑綬帶鳥的巢也是築在分叉的枝椏上,形狀就像是個小小的酒杯...
[美麗桌布:黑綬帶鳥 一 二 三 ]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bird/Terpsiphone-atrocaudata/
Terpsiphone-atrocaudata.htm
◆美國音樂家邦妮‧瑞特和環保人士等因反對伐木公司被捕入獄 >>>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2001-07-25
(ENS)- 2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環保、社會正義的支持者、以及作家和音樂工作者,今天於芝加哥附近,抗議波伊斯卡斯卡德伐木公司的伐木作業,隨後他們遭到警方逮捕。音樂家邦妮‧瑞特聲明:「身為美國公民,我支持我們擁有自由言論的基本權利,平和地促進有益的辯論」。她也在這次抗議行動中遭到逮捕。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l2001/2001L-07-25-04.htm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陳瑞賓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72501
◆美國環保署有可能被提升為內閣層級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7-25
(ENS)- 國會參議院政務委員會主席喬‧林柏曼星期二表示,環境議題在美國國內「漸漸居於重要且顯著的地位」,並藉此表達他強烈支持提昇美國環境保護署至內閣層級,以強化其行政地位。為促成這項層級提升動作,一項相關的兩黨合作提案已呈遞給參議院政務委員會。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l2001/2001L-07-25-01.htm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陳瑞賓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72502
◆加拿大魁北克省提案
在24條河流上建造36座水力發電壩 >>>
記者
Martin Stone 報導
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2001-07-25 (ENS)-
這是促成區域發展和小型企業,還是一場正在形成的生態災難?這樣的疑問是針對魁北克省水力發電計畫而被提出,這項計畫預計在該省境內的24條河流上建造36座水力發電壩。這項小型水力發電計畫甚至沒有籌備階段,批評人士稱之為一份規劃生態災難的詳細藍圖。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l2001/2001L-07-25-02.htm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陳瑞賓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72503
◆京都議定書新執行指導手冊 >>>
德國,波昂,2001-07-25
(ENS)-
氣候變遷會談的與會人士今晚聚會,正式通過由各國部長和其他高階官員於週一當天所認可的一項政治決定。波昂會談焦點是相關於京都議定書的四項主要議題:經費補助和科技轉移至那些最低度發展的國家;各國達成排放標準的彈性機制;二氧化碳「碳槽」的計算方式;促使各簽署國遵守京都協議的制度。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l2001/2001L-07-25-05.htm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陳瑞賓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725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7-30 >>>
- 全國首座自然中心(關渡自然公園)啟用
台北市野鳥學會辦生態展 (北市 東森新聞報)
- 台中縣環保局接受污染陳情案件最多:依案件多寡依序是
廢棄物與環境衛生31.72% 噪音污染15.18% 水污染11.53% (中縣
中央社)
- 成龍溼地保育區
廢耕比照休耕獎勵(廢耕補助經費有著落
但保育區部分範圍 與漁業課規劃的養殖專業區重疊
將報請農委會釐清) (斗六 聯合報)
- 經發會投資組二次分組會議 增列勞工與環保入題綱 (台灣
東森新聞報)
- 中縣府利誘民眾認養綠地
反應好冷:交通局澄清,許多公園綠地完工後,就近商請當地環保義工維護,實際認養狀況應不止3處
(中縣 勁報)
- 不肖份子盜取整巢八色鳥幼鳥
高價出售(有鳥友反映有些鳥店販賣保育鳥甚有生態攝影者報告八色鳥的幼鳥被整巢盜走)
(台灣中部 聯合報)
- 壽山動物園成立動物關愛區今天正式啟用
園內收留的流浪貓狗不僅得到完善照顧,剛對外開放就吸引民眾踴躍認養
(高雄市 中視)
- 高市南區資源回收廠回饋中心啟用(所有電力和溫水游泳池加溫都是焚燒垃圾所產生的熱能)
(高雄 民生報)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1-07-30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7-30 >>>
- 重慶將建生態農業大觀園:計劃2001-10年在園區建設優質雜交稻
綠色果品無公害蔬菜 茶葉等生產基地
及水產技術中心和觀光農業旅遊熱線 (重慶 中新社)
- 廣西查處毀紅樹林案件
八名官員被撤職(其中閘口鎮最嚴重 1999年10月以來
共砍伐紅樹林5萬3千多株) (南寧 中新社)
- 3000℃焚燒醫療廢棄物
且對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煙霧進行再處理
能做到一點不留痕跡 熱能還可以再利用 (北京 今日早報)
- 下月起無標機動車禁止上路:綠標車仍每年按尾號進行一次排放檢測,而黃標車則按尾號進行每年兩次尾氣檢測
(北京 北京青年報)
- 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取水水源地;今年以來在丹江口庫區進行封山育林
退耕還林 人工造林 關停污染企業 取消有污染的專案 (湖北
中新 社)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1-07-30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7-25 >>>
- 眾議院資源委員會通過保育經費補助法案
- 內政部長諾頓批准釋放克拉瑪斯湖水作為灌溉之用
- 佛羅里達州一男子經測試帶有西尼羅病毒(編按:本病毒以蚊子為傳染媒介而引起一種腦炎,1937年在烏干達的西尼羅地區首次被分離得出。)
- 美國法庭小組委員會判決環保署廢棄物焚化法規為不適當
- 冰河灣國家保護區內一懷孕的座頭鯨遭郵輪撞擊致死
- 紐約州為塞納拉克湖設立自然保留區
使獨木舟路線更完整順暢
- 長島海峽生態研究取得經費
- 美國農業科學家採用日本的生化科技來處理養豬場廢棄物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l2001/2001L-07-25-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陳瑞賓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1-07-25
■[水資源]河流看守員手冊-正確的規範架構的重要性 >>>
就在政府要求電力公司定期遞交盡可能以最低價格來滿足消費者需求之長期計劃(通常這是整體資源計劃過程的一部分)以來,需求管理工作因此卓見成效。…在關注供給方的同時,更要注意需求管理。一家電力公司針對可能發生之情形所做出的設計,與經由「效率衡量」模式的評估結果,並不一定相同,但這是個接受公開辯論的過程,因此非政府組織能夠在這個之間發揮影響力。
版權歸屬 國際河網IRN,環境資訊協會 (金霞
譯,李傑、李瑞玉 審校)
中英對照全文:http://e-info.org.tw/issue/water/2001/issue-water-irn01073001.htm
▲[專欄作家]投資湄公河次區域須顧及生態民生
(二) >>>
作者:李育成
早年有台商將有毒廢料運往柬埔寨傾到,以及港商在泰國和柬埔寨的剝削工人事件,都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事實上,當地法規不完善,執法不嚴及貪污舞弊、政府靠攏投資者利益,都對當地居民造成不能扭轉的傷害...
就以伐木業為例。湄公河流域的原始森林,早已成為了區內伐木業的其中一個重要基地...單以寮國為例,在1940年七成國土都為森林覆蓋,但經過五十多年不停的砍伐,只剩下了四成...
【文章連載】
▲投資湄公河次區域須顧及生態民生
(一) (二)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kevin/2001/re-kevin01073001.htm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拜訪蝙蝠的家 >>>
播出時間:7月31日(二) 早上8:45/下午4:15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台灣的高山林立、景觀特殊,單位面積內總數比例高的生物有許多,蝙蝠是其中比較不為人所知的一類了。全世界的蝙蝠將近一千種,而台灣已經知道的種類就有廿二種之多。在一億四千萬年前,長著毛的小恐龍有了飛翔能力,就變成鳥了。到了五千五百萬年前,吃蟲子的哺乳動物,把牠們的前肢儘量地拉長,趾頭間長出了皮膜,也飛到天上就成了蝙蝠。
因為蝠與福同音,自古以來,牠就是中國人的吉祥物。五隻蝙蝠併成一圈,就說是五福臨門。不過除非化成為圖案,一般人對牠還是敬而遠之,對牠醜陋可怖的外表所驚嚇,或許是這個原因。
台灣的蝙蝠是哺乳動物中,最缺乏基本資料的一類了,近來棲地的減少、環境的污染,影響了食物來源,使得蝙蝠的數量減少了許多。其實根據研究,蝙蝠成群共生,牠不輕易地遷徙,這個習性使得牠更容易受到保育的。
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的鄭錫奇先生,長期的對台灣的蝙蝠有所關注。他也曾經與其他的學者,合寫過"台灣的蝙蝠",這一本書,讓人們更了解蝙蝠的世界,我們現在就跟著鄭先生,一起到合歡山去做田野調查,拜訪一下蝙蝠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