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鳥類簡介]白耳畫眉 Taiwan Sibia (Heterophasia auricularis) --﹥ 作者:楊育昌
白耳畫眉是台灣的特有種鳥類,也是擁有美好歌喉的畫眉家族之一員。當牠們嘹亮的「水、水、水酒-」叫聲迴盪在雲霧繚繞的中海拔森林時,顯得格外的清新且悅耳,因此白耳畫眉又博得了「森林歌手」的雅號;而在牠們受到干擾及發現天敵在附近活動時,則另外會發出「得得得、得、得......」的警戒叫聲,來提醒同伴注意。 和多數畫眉一樣,白耳畫眉也是愛好群體生活的;牠們平時以果實、種子、花蜜和昆蟲為主食。當中海拔山區的山桐子和玉山假沙梨,將鮮紅欲滴的果實成串成串地掛滿枝頭時,總會吸引許多鳥類前來覓食,而白耳畫眉也是這些紅色餐桌上的常客,而且往往是呼朋引伴的一起享用,看牠們在樹上大快朵頤的專注模樣,是不是很可愛呢? [美麗桌布:白耳畫眉 一 ] ◆[台灣新聞]桃芝颱風反映傳統攔砂壩工法缺失 未來將以自然生態工法替代 --﹥ 民生報記者/鄭朝陽 經濟部水利處處長黃金山表示,歷經桃芝颱風的洗禮,暴露出過去治山防洪的作法並沒有獲得預期的效果,經過水利、水土保持與林務主管機關共同會商後,決定河川中上游和源頭的治山防洪工程,將捨棄攔砂壩等傳統工法,在不妨礙交通、水流的情形下,將順其自然,任由中上游的崩塌、沖刷等地質演化,以免虛擲公帑、徒勞無功。 黃金山接受記者專訪時強調,過去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執行治山防洪工程,做了不少攔砂壩,目的是減緩降雨時的河川流速,攔截土石以減少下游的災害;不過,這些攔砂壩除了阻礙河川洄游性生物生存外,因為交通不便,往往無法定期清理,一次豪雨就立刻填滿而失去作用,就功能性而言,不如預期,長期來說,等於「無效」,實在不需要做。 他並表示,中上游的攔砂壩對下游並非百利而無一害,事實上,攔砂壩把土砂留在河川中上游,下游的河道就因為缺乏砂石料源的補注,容易出現河道愈刷愈深的現象,除了橋樑結構安全備受威脅,兩邊的農田也容易流失。黃金山說,攔砂壩的負面效應,在桃芝颱風過後暴露無遺,已到了非檢討不可的地步,日前在行政院重建委員會中,經濟部與農委會的相關主管機關已達成停建攔砂壩的共識,並列入紀錄,未來的治山防洪工程將採取近自然的生態工法,儘可能就取材,尊重自然的地質變遷。 民國四十五年就進入水利處的黃金山回憶,當年興建河堤,是利用竹籠裝入石頭,做成蛇籠拋置在河邊,完全沿襲老祖宗的作法,也是最符合晚近「生態工法」的呼聲,隨著經濟起飛,人工昂貴,施工快速、結構堅固的水泥被大量使用與依賴,水泥化的水利工程舉目皆是,忽略了大自然反撲的力量,這次痛定思痛,決定捨棄過去的作法,是跳脫過去經濟發展迷思的反省,希望把自然的還給自然。 黃金山表示,政府放手不做中上游的治山防洪,沿河谷沖刷而下的土石堆積區,將規畫為「土石調節區」,一方面供自然土石堆積至自然平衡狀態,同時也作為砂石採取的專區,減少河砂的開採。 至於河道中經常出現固床工程,黃金山說,固床工程的目的在保護附近橋梁橋基或相關人工設施,例如嘉義八掌溪的固床工程,用意在保護上方的攔河堰,確保嘉義數十萬人的飲用水;往後除了確保這些必要的人工設施外,水利處也不再花錢做固床工程,除了保護堤防基礎之外,河道內也儘量不拋置消波塊,減少無謂的投資和破壞自然景觀。(90.9.7)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05-06.html
美國,路易西安那,柏西爾市,2001-09-05 (ENS)- 一位癌症科學家說這是個值得研究的寶藏,一位前任居民形容這是死亡行列,而律師們從中賺取數百萬元。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指出,路易西安那州柏西爾市周邊的一個小社區,是美國所有的案例紀錄中化學污染最嚴重、癌症患者和畸形兒比例最高的地區。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05-01.html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05-02.html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05-03.html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05-09.html 非洲南部的小農耕作有著非常豐富的傳統。在這種農耕體系中水的利用是具可持續性的,其中可能包括雨水和地下水澆灌,小型水壩、淺井、低成本的幫浦抽水器以及節水保濕的農耕方法。透過仔細的考慮,將傳統的節水技術和現代的有效方法相結合,這可能會有助於平衡乾旱地區農業的需要,和滿足發展中世界對水的需求。 在非洲南部,很多傳統的灌溉方法過去一直沒有被官方的灌溉工程所採用,如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計畫,這種情況直到最近才稍有改變。據水利專家珊德拉‧波思岱爾說,雖然他們現在有了較深的認識,但非洲的小規模灌溉方法,幾乎沒有投資可信度,無法拓展實行,也無法對大型公共灌溉計畫提供其他形式的支援。波思岱爾在【最後的綠洲】中便寫道:「結果,非洲小規模灌溉的潛力就一直受到壓制,得不到發展,糧食生產也一直得不到安全保障。」(請見資料來源) 年平均雨量為100毫米或低於此數目的地區,就採用「逕流式農耕」(runoff agriculture)。雨量大的時候,人們收集雨水,導入儲水槽,以便在乾旱季節仍有水可用。 坦桑尼亞的Sonjo用矮灌木做的小水壩引導水流,灌溉吉力馬紮羅山的斜坡,水壩最高至3米。這種小水壩很容易遭洪水毀壞,且洪水會沖走水壩後方的許多沈積物,因此這個特徵能夠提昇整體系統的可持續性。和大型水壩不一樣的是,矮灌木水壩仍允許水流通過,因此減少了對下游生態的破壞。這種水壩是利用當地的材料和由當地的勞力所建造而成,所以重新建造這些水壩通常花費並不大。 另一個傳統方法是,在坡度較緩的地面上,沿著等高線,堆起長長的石岸,以減緩應流水的速度,和擴大水流流經的範圍。布基納法索(非洲國家)的Yatenga地區發展出這種方法,現在該國400個村莊中,有8000多公頃農田都採用這個方法。肯亞和尼日也採用此法。據【缺水世界的解決方法】一文,此舉將農作物產量提高了約50%。 辛巴威的Dambo耕種模式是自然水源可持續利用的典範。Dambo所利用的土地面積非常小(通常還不到半公頃),是季節性地被水淹沒的山谷,並且都是位於盆地的排水口,水流過這裏進入更大的水渠。從較高處和溝渠收集而來的水,可供這些山谷裏生長的植物利用。倘若旱季延長了,Dambo可以保留水分,在某些旱災時期裡,這裡也是唯一生產玉蜀黍的農場。 版權歸屬 國際河網IRN,環境資訊協會(陶俊 譯,李傑、李瑞玉 審校) 【左看】經發會的先見之明 作者:洪財旺 繼鎘米事件傳出後,連台北市都出現土石流淹沒民宅的慘劇,這到底是天地不仁還是人禍所致?如果是人禍,人禍又是誰?是檳榔農還是舊政權、新政府?這恐怕才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新聞話題。 許多淡水民眾指證歷歷,山坡上濫墾濫建的大樓、大廟、高球場是集體謀殺的證據。高球場不是幾天闢得出來的,山坡地也不是申請個建照就能開發的!這些問題,顯然積弊已久,難道我們英明睿智的產官學諸公們從來一無所悉麼? 翻開經發會對土石流的相關討論,冠冕堂皇的共識是:應加強生態及環境保護措施,做好全島土石流危險區普查,加強全面造林,整治土石流,使民眾安心;請農委會、經濟部及相關主管機關提出短、中、長期改善措施。但是明明白白擺著的320項共識裡頭同樣包括:「請內政部在6個月內檢討,山坡地坡度超過30%不得建築的問題。」「解除保安用地,以利土地之釋出。」至於鎘米,經發委員也早有先見之明,經發會共識之一是:要求農委會縮減工業區和農地之間的緩衝帶。 這兩天,那些大資產階級又在施壓要求加速落實經發會共識了,既然他們決心放任土石流和鎘米,那麼我們廣大的升斗小民就得對抗到底!(社會工作者) 【右看】政府效能何時提高? 作者:白佑興 九二一至今已屆2周年,多少個天災侵襲台灣,八掌溪、高雄水災和桃芝颱風,一條條人命除了統計數字外到底帶給政府多少的教訓? 台灣作為一個島嶼,生態體系本來就十分脆弱。尤其工商業的日益發達,人口急速增加之故,以致於環境負荷提高,天災的發生以及生命財產的損失自然是預料中的常數,不能純粹以意外視之。 因此,建立靈活而周密的救災體系,自然就成了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安全瓣。然而,讓國人一再痛心、失望的是,即便救災體系的整合在輿論壓力下開始進行,我們卻仍眼見同胞,在一次次的災害中家園盡毀、骨肉流離。為什麼? 筆者以為,問題的癥結,還是在於政府從上到下的官僚心態和官樣作風所致,這雖是老調重彈,卻也正是沈痾所在,畢竟政府效能的再造,切不是政令口號所能竟其功的;以這次土石流事件來看,除了30餘通求救電話的徒然,引人側目之外,據農委會勘災結果表示,社區排水不良是主因。 大家想想,這個自國民黨主政時代就存在的問題,為何到新政府手裡,還是置若罔聞、延宕依舊呢?因此,筆者以為:如何結合企管概念,為官僚系統活絡筋骨、精簡塑身、促進效能,應該是新政府的首要課題!(政治評論家) 作者:李育成 最近英國地球之友組織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全世界其中一家最大的紙業公司-亞洲紙漿及紙業公司(Asia Pulp and Paper Co.),是破壞印尼原始森林、引致印尼森林經常發生火災,及鄰近國家空氣質素轉差的兇手。由於該公司涉及種種非法砍伐林木的行徑,英國地球之友呼籲國際金融機構停止投資該公司,或為該公司融資。 亞洲紙漿及紙業公司是一家新加坡公司,附屬於一家印尼財團。雖然該報告針對英國木材市場,但報告也提及中國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木材入口國。該公司在中國多個地方擁有造紙廠、包裝基地及推廣部門,包括蘇州和寧波。根據資料顯示,中國及香港佔該公司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全世界很多銀行都成為破壞原始森林的幫兇。截至1999年底,該公司有兩成的資產都是由銀行資助的。我們有義務提醒那些銀行,注意他們的投資會否助長了環境的破壞。這些銀行包括:新加坡發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及台灣的高雄銀行、宇宙銀行、華南商業銀行等等(只列出華語地區)。 ●[研討會]基因改造食品之檢驗與管理研討會 --﹥ 時 間:9月20日(四) 下午1:30-5:10
播出時間:9月11日(二) 早上8:45 下午4:15 台灣有幸,有美麗豐富的生物資源,也有一群熱心奉獻的志工,這幾年,更有許多人已生態保育為事業,創立私人生態農場,供人遊憩觀賞,這未嘗不是台灣農業轉型的一個契機。 汐止有個千蝶谷,原本是種水稻的梯田,廢耕之後,經過蔡良源先生的經營,利用它氣溫較高、風勢較小的特點,反而復育了多種植物和昆蟲,成了生態教學的好地方,本集節目,我們就請蔡先生帶領我們,一起到千蝶谷玩一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