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中心全文版參閱全文版訂閱新聞檢索

2001-09-12 (摘要版)

 
  本日主題: 在中國和俄羅斯的交界處劃設虎和豹的保護區
知性專題 [鯨豚簡介]適應-壓力效應
環境新聞 封閉的美國軍用地之清理工作遙遙無期
在中國和俄羅斯的交界處劃設虎和豹的保護區
新測試法使找出致命的鈹粉塵更容易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9-12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12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07
理性關懷 [生物的未來-野生動植物保育]蝸牛協助辦案
[環境關懷事件]【左右看】新政府要力推生物科技
專  欄 [專欄作家-李永展]容積移轉?!能載舟、亦能覆舟!(上)
活動訊息 [活動]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向本刊在美的讀者及親友問安
成立「台灣環境事件小組」,積極招募義工中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信用卡定期定額捐款

[鯨豚簡介]適應-壓力效應 --﹥

  當鯨潛水時,每增加10公尺深時,水壓就增加一大氣壓,而這些壓力會平均地傳到身體的每一部分。鯨的身體是存在水中,實際上是不能壓縮的,而大部分的身體也都不會因加壓而變形...

  鯨類是以中耳腔的廣闊的血管竇來抗拒這種情形。在壓力下,血管膨脹,腔內的容積降低,以此方式,可保持中耳與外界等壓,隨著潛水,壓力改變時,這機制自發地調節中耳內的壓力。

封閉的美國軍用地之清理工作遙遙無期 --﹥

記者 Sunny Lewis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9-07 (ENS)- 美國國會的一份新報告指出,美國政府清理遭污染的前陸軍用地的作業進度相當遲緩。兩位民主黨眾議員要求進行這項調查,而在歷時一年的調查後發現,陸軍工兵部預計在2014年之前將被污染之軍用地點清理完畢的目標,其進度將會落後50年以上。

在中國和俄羅斯的交界處劃設虎和豹的保護區 --﹥

  美國,紐約州,紐約,2001-09-07 (ENS)- 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的野生動物專家與幾個中國政府機構已展開合作,以拯救西伯利亞虎和遠東花豹。根據一項數據顯示,目前約有330到370隻西伯利亞虎存活於野外,但是遠東花豹(又名阿穆爾花豹)的總數僅剩約25到40隻。

新測試法使找出致命的鈹粉塵更容易 --﹥

  美國,新墨西哥州,LOS ALAMOS,2001-09-07 (ENS)- 科學家在能源部設在新墨西哥州的「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成功研發出一種測試技術,因此,現在要檢測物體表面是否存在著有害的鈹,就像測試游泳池水的酸性程度一樣容易了。鈹,由於它特殊的材料性質,因此被人們廣泛運用在太空航行、電腦、運動器材、電子產品和核子武器的表面塗料。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9-12 --﹥

  • 苗縣擬推動綠稅條款 將向開發行為涉及綠地減損者徵收「綠資源保護暨發展稅」 (苗栗 台灣新生報)

  • 市售有機食品稱樣調查有八成未經認證 衛生署和農委會表示將逐一檢驗並依法處理 (台灣 聯合報)

  • 外傘頂洲保固研究 明年三月將完成 (嘉義 聯合報)

  • 和平島污水場風波再起 議員指施工過程污染海水 (基隆 台灣新生報)

  • 崁頂溪畔 7日晚間遭棄置不明鐵桶10多桶 (屏東 聯合報)

  • 檢察官:業者假清運之名夾帶有毒事業廢棄物闖關林口腐植土場證據明確 (北縣 中國時報)

  • 西青埔衛生掩埋場沼氣發電 增設三部機組 地面上則規劃為都會公園 (高雄市 聯合報)

  • 桃米里野生物資源豐富 地方人士推動生態教育解說與民宿旅遊行程 打造生態休閒農村願景 (埔里 聯合報)

  • 捕賽鴿網常誤傷過境鳥 羅東林管處積極行動拆網就鳥 (羅東 中國時報)

  • 北縣事業廢物日產3至4千噸 僅核准二百噸進場處理 每日逾三千噸事業廢棄物去向不明 (北縣 中國時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12 --﹥

  • 山西借奧運東風治環境 解決對北京環境有重大影響的周邊地區的污染問題 (山西 新華網)

  • 廣東把有害生物拒之「花卉博覽會」門外 做好境外參展花卉苗木的檢疫監管準備工作 (廣東 新華網)

  • 奧運村將複製昆明湖 湖的面積將會相同 湖水取自處理過的污水 (北京 北京晨報)

  • 香港將推動七項新措施 包括成立一億港元的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 及重點宣傳妥善處理家居廢物 (香港 中新社)

  • 中國天然氣進入大發展時代 今後五年天然氣年產量可達五百億立方米 (北京 新華社)

  • 京郊山區屢發生野豬侵害莊稼的事例 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確有金錢豹 (北京 北京日報)

  • 內蒙古完成六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規劃 (內蒙古 中國環境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07 --﹥

  • 馬里蘭州首次出現西尼羅病毒的人類病例

  • 白宮拒絕公開能源計劃的顧問名單

  • 商業公司利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挑戰環境法則

  • 加州基因改造作物生產人體蛋白質作為製藥用途

  • 蛇河和哥倫比亞河的管理成效遠低於標準要求

  • 菁英郵輪同意給付違反空污法罰金

  • 新發現:線蟲可以分解重金屬的毒性

  • 哈格斯被任命為國家海洋管理局局長

  • 環保人士抨擊公有地開放能源探勘 土地管理局予以還擊

  • 數位攝影記者實地拍攝太平洋沿岸鮭魚迴游之旅

[生物的未來-野生動植物保育]蝸牛協助辦案 --﹥

作者:貓頭鷹 (東港溪保育協會會員)

  七月四日(2001)上午十點,為追查七里香變八里香(鄉)的行程而北上,首先抵達苗栗縣公館鄉高速公路旁的一戶園藝場...

  ...這些七里香絕對無法以人工方式栽培並培養至今,研判一定為恒春半島國有林事業區內所有,尤其透過樹型彎曲程度及樹幹具樹瘤、成溝、扭轉等特徵,更能判定是來自恒春地區,然而,樹不會講話!更不知有利的証據在那?更不可能採証八里鄉的七里香的的確確是來自恒春?一直懊惱不知該如何是好!...

  一行人依續努力量測每一株樹徑,約莫調查到20來株時,筆者忽然在樹幹間發現甚為熟悉的蝸牛種類...憑著多年在山林馳騁經驗...上述這兩種蝸牛,主要分布地區為恒春地區,其他地區幾乎沒有...嫌犯始料所未及的,竟然,會敗在五隻蝸牛身上。

[環境關懷事件]【左右看】新政府要力推生物科技 --﹥

【左看】生物科技的迷思

作者:洪財旺

  根據報載,陳總統上週六表示,政府將籌措2百億的經費,全力推動生物科技等相關產業,政府並將設立生技園區,結合經建會計畫來促進其發展。

  ...確實,生物科技和半導體一樣,都有著耀眼光鮮的新穎外表...然而夢想總是美好的,現實也總是險惡的,在跨國壟斷資本的操控下,所謂的生物科技成果常常是偷盜第三世界國家動植物甚至民眾的基因所換來的,繼而,更透過智慧財產權的幻數,成為昂貴的斂財工具!

  更可怕的是,在美國,生物科技的研究同時結合著軍事目的,換句話說,許多所謂的生物科技研究的羊頭底下,賣的其實是生化武器...(社會工作者)

【右看】產業升級的期待

作者:白佑興

  政府要拿2百億挹注生物科技研發,這不僅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早就該做而一直沒做的事。問題就出在,做一件好事並不等於會把一件事做好...

  亞當斯密當年在《國富論》當中,力陳政府補貼個別產業的作法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等於只是變相退稅給部分人,如果說這個產業服務於國內市場,不僅破壞國內產業的自然發展,而且必將造成價格居高不下,不利於消費者。

  因此,我們衷心地期待,這2百億元不要淪為單純的獎勵補貼。民間所期許於新政府的,尤在於切實做好產官學整合的工作,把台灣學術界的研究成果有效地轉移到產業界,並加以輔導...(政治評論家)

[專欄作家]容積移轉?!能載舟、亦能覆舟!(上) --﹥

作者:李永展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為了解決政府財政困難與刺激土地經濟,日前內政部提出了一項深遠影響的土地政策:「私有公設保留地適用都計積移轉」。如此重大的決策,影響所及不僅是現階段土地的利用方式與價值模式,亦將影響到所有人民(當代及後代)之環境權!...

  ...必要的容積移轉(例如古蹟及紀念性建築物)可以使我們的環境值得驕傲且美麗動人,而沒有必要的或病急亂投醫式的(為了解決經濟問題或固椿綁票)容積移轉就像是光鮮亮麗的潘朵拉寶盒,在亮麗外表的內在藏著大怪獸,吞噬了我們寶貴的土地資源及公共環境...

[活動]嗆聲諸羅城!!-稅務出張所拆除前之力挽狂瀾! --﹥

  時 間:9月15日(六) 上午10:00-12:00
  地 點:嘉義市政府前的舊縣議會(嘉義市中山路199號)

  稅務出張所拆除前之力挽狂瀾!社會精英請站出來!
  一起到稅張所樓頂大聲喊出市民頭家e心聲!

  具備文史意義與建築美感的嘉義古蹟「稅務出張所」,將可能於月底動工拆除。這是一個令人悲憤的行動!在今天號稱民主時代、民主聖地的嘉義市,實在是非常大的無奈與諷刺!聽眾朋友們!請您幫幫忙、救救命,在出張所存亡的危急時刻,一同前來呼喊!喚醒市政府的良心!

  同時一時間於稅務出張所廣場有靜坐活動﹔用"靜"表達對文化白色恐怖的抗議!!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埔里桃米村生態村的夢想 --﹥

  播出時間:9月13日(四) 早上8:45 下午4:15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再過一個禮拜,921大地震就滿兩週年了,南投埔里有個桃米村,居民有1200戶,多以務農維生,地震震壞了他們的農地,幾次颱風大雨,帶來的土石流,更讓他們幾乎無法生存,但他們撐下去了。

  在新故鄉基金會,和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等單位的協助下,桃米村民修補大地,重建家園,他們捨棄水泥,用樹幹固定土坡,種上植物來防止土石流,村裡再復育溼地和各種原生植物,希望打造出一個全新的生態村,成為農野轉型的模範。

  初步調查,桃米村有150多種原生植物,30多種鳥類,6種青蛙和25種蜻蜓,這裡豐富的資源,如果細心經營,生態村的夢想不難達成,本集節目,我們就到埔里,看看桃米村的故事。

[本會訊息]向本刊在美的讀者及親友問安 --﹥

  恐怖分子在美東時間11日上午8點45分,對美國本土發動前所未有的廣泛攻擊,包括至少以挾持的三架商用民航機攻擊紐約世貿中心雙子星大樓和美國國防部。整個過程透過電視影像直接震驚世界各地。

  除了對於這樣的暴行造成無數死傷的慘烈境況深感難過外,也深深祈願所有本刊讀者及在美親友都能平安。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