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鬚鯨類 (上)
夏天來臨時,極地的水域中會有大量的小型有機體增加,此即鬚鯨所賴以為生的「糠蝦」(krill),於是鬚鯨便遷徙到這些食物最豐富的地方。...
本文轉載自:海的巨人與精靈 http://whale.zo.ntu.edu.tw/ ◆[生活環境]休閒船艇的船跡造成水底淤泥被攪動的問題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nov2001/2001L-11-16-07.html ◆[生態保育]美國環保人士獲聯合國環境獎項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nov2001/2001L-11-16-06.html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生物的未來-野生動植物保育]因為治療而殺戮:論評世界虎骨貿易事件 (上) --﹥ 由於中醫藥業者對於虎骨的需求,影響老虎的生存,加速全世界僅存五個老虎亞種的其中三個瀕臨絕種的危機。在野外,南中國虎預估只剩30到80隻,西伯利亞虎剩150到200隻,蘇門答臘虎剩600到650隻。全世界老虎的生活範圍已大量縮小,其數量也減少為5000。... 不只是中國人,韓國人及日本人使用老虎不同部位作為醫藥。在印度,老虎脂肪用來醫治痲瘋病及風濕病;在寮國(LaoPDR)虎爪用來做鎮靜劑,虎牙用來醫治發燒,虎鼻皮用來治狗咬;在越南,虎骨製成油膏以醫治風濕病及一般虛弱。這是因為源自中國古代習俗民間偏方的需求而肇使今日老虎商業市場的增加。
本文轉載自【野生動植物網】
http://www.wow.org.tw/ ▲[專欄作家/科博館科普專欄]水母與「哈日族」 (下) --﹥ 作者:趙世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水母游泳能力很弱,只能隨海流四處漂流,這種特性恰好讓水流很輕易的將牠們聚在一起。當我們看到水母時,大多是成群出現,就是這個原因。 聚在一起主要原因與生殖有關。牠們是雌雄異體,體外受精,成群結隊的最大好處是:容易察覺雌性排卵或雄性排精,進行集團結婚,並減少生殖距離,增加受精的數量和機會。...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reviewer/chao/2001/re-chao01112101.htm 研習時間:90/11/24、25日及二次田野調查 參加對象:目前從事推動或參與社區總營造之屏東縣文史工作室、社團、大專青年及社區居民。 報名人數:45人,即日起額滿為止。 本活動藉由新埤鄉建功社區營造出具地方特色的親水公園案例,將社區營造導入整體發展互動之思考,讓社區人才培訓是在理論與實務並具的『學中做、做中學』方式下,達成訓練之目標。 在各鄉鎮或社區進行社區田野調查二次,題材內容如下:老建築、老照片採輯、社區故事採輯、社區傳統工藝等與社區人、事、物有關之事務,並繳交田野調查報告。字數不限(12月5日前)。 ●[演講]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信託小組赴日參與第二屆橡實工作假期暨第19屆日本國民信託年會成果報告 --﹥ 時 間:11月22日(四) 晚上7:00~8:30
播出時間:11月22日(四) 下午3:30~4:00 台灣萍蓬草是台灣特有的睡蓮,是分布最南界的種類,目前已瀕臨絕種。 台灣頻蓬草的復育問題,就像水雉、台灣鬥魚一樣,是屬於台灣埤塘生態系的指標物種,也是保護埤塘溼地的重點;而台灣萍蓬草原本是埤塘中常見的台灣特有種植物,因棲地遭到破壞,除了桃園少數古老的埤塘上有其蹤跡,在野外幾乎已瀕臨絕種。本集節目,我們就跟著荒野協會的解說員一起去走走吧! ★[本會訊息]徵網路志工-環境資訊中心網站與教育部各級學校網站進行連結 --﹥ 環境資訊協會的宗旨為推動環境資訊的交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同時堅信真正的關懷來自於真實的瞭解與深刻的體認,協會每日出刊的環境資訊電子報擁有國際環保新聞、國內環保新聞及各相關環境團體及生態作家提供文章與即時資訊。因此,期盼透過與各級學校網際網路的連結,提昇學生對環境的了解及接觸,進一步傳播豐富的環境資訊。 由於全國各級學校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共近3700所以上(不含職校、技術學院),為使工作順利推展,期待各位對環境教育有理想者,願意協助扎根的工作。 [志願服務工作注意事項]
意者詳情請洽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曾秋莉 coco 應徵條件與工作說明 1.因新聞特質高時效性的考量,本份工作的應試者需有當日即時翻完5則ENS新聞摘要及當日美國環境新聞掃描的能力﹔同時在當日6點前翻完後傳審校者,並進行後續聯繫與必要文句修改工作。(通常ENS在當日下午2點前就會出齊所有的稿子,偶有延遲﹔若當日4點半後才出來的新聞,可延至次日處理。) 2.本份工作包含從翻譯、審校至送進資料庫的時間流程控管。 3.本份翻譯工作內容,主要涉及環保及生態議題,因此需具備一定程度的專業性及學習能力,亦即對專業內容敘述的理解及專有名詞的正確翻譯﹔因此,以環境、生態相關科系或新聞科系者為佳。非上述科系者,需對此領域具備相關知識及高度興趣與認同。 4.本份工作對於正確性的要求極高,不出錯是絕對必要的,包括精確翻出:專有名詞或習慣用語的國內通用翻譯用詞(亦即翻譯名詞的統一性)﹔同時文句流暢及可讀性高也是必備條件。因此,翻譯時的資訊查詢能力及適度的文句調動都是必要的,切忌逐字逐句的"英式中文"翻譯。翻譯時,另應兼顧新聞習慣用語與表達。 5.工作地點可彈性選擇在協會(市民大道與敦化南路口附近)或在家工作﹔但需參加協會每週一次的例行工作會議。必要時,需能配合進行當面的工作相關討論。 6.目前工作重點為每日(週一至週五)ENS新聞摘要的兼職翻譯﹔未來工作內容可能擴及ENS新聞全文翻譯及協會其他工作,同時亦可能成為協會的專職人員。因此,"志同道合"是至關重要的。至於採行兼職或專職以及待遇問題等,則面洽之。 試 翻 ENS新聞摘要試譯稿
(下載 14K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