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鳥類簡介]酒紅朱雀 Vinaceous Rose Finch (Carpodacus vinaceus) --﹥ 作者:楊育昌
這些可愛的小鳥是誰呢?牠們的名字就叫「酒紅朱雀」。牠們是台灣高海拔山區常見的鳥類,幾乎兩、三千公尺以上的山地都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酒紅朱雀常常聚集成小群,在地面附近找尋食物;經常一邊活動,一邊發出「啾、啾」的尖細叫聲。牠們也是十分大膽的鳥兒,除非受到特別大的驚嚇,否則很少會飛到高處的枝頭上。 外型圓圓胖胖的酒紅朱雀雄鳥,身上的羽毛顏色非常的搶眼:除了翅膀和尾巴黑褐色、頭上兩道淡淡的白眉之外,其餘的部份幾乎都是葡萄酒般艷麗的朱紅色,而這正是牠們名字的由來;反觀雌鳥卻是全身黃褐,不起眼的羽色跟雄鳥相比較,簡直是天壤之別!但這種雄鳥跟雌鳥間的羽色差異,在鳥類世界中其實頗為常見,對於不而以華服美衣來吸引異性注意,只需做好抱卵育雛工作的雌鳥而言,為了寶寶們和自身的安全,樸素的外表不易引起天敵注意,反而有相當好的掩護效果呢! [美麗桌布:酒紅朱雀 一 ] ◆[台灣新聞-生態保育]大安水蓑衣枯萎 國寶植物告急 --﹥ 清水訊 全世界只有台灣才有的國寶級植物「大安水蓑衣」,日前被發現出現枯萎情況,經農委會派員勘查後,發現枯萎的原因主要是水位下降、水中鹽分過高。 負責調查的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黃朝慶建議,應立即改善高北里生育地的水質狀況,自鄰近地區引進淡水,將水質恢復至大安水蓑衣可生長的狀態,並於明年補植苗木,以維持大安水蓑衣的生態,長期更應加強本生育地的解說教育、解說教育設施及管理工作,才能有效保育這國寶級的台灣特有植物。 大安水蓑衣是台灣特有種水生植物,而且野生範圍僅限於台中縣清水鎮高美濕地大甲溪出海口的南岸,被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視為是嚴重瀕危植物。這幾年由大安地區的保育團體在南庄海邊復育成功。 據黃朝慶表示,台灣目前已進入枯水期,高北里生育地附近的水田又處於休耕狀態,無法順利補充水源,使得水位明顯下降,加以夾帶鹽分的東北季風強盛,更加速水分蒸發,導致大安水蓑衣的生長機制遭受破壞。 目前在中興大學植物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的黃朝慶,長期觀察研究高美溼地生態,清水鎮的大安水蓑衣及雲林莞草均經由他的介紹,才廣為社會大眾所重視,可說是最關心本省特有種的醫生兼保姆。 ◆[環境政策]環保署批准哈德遜河清理計畫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12-05 (ENS)- 過去幾十年以來,美國環保署一直試圖要奇異公司負起哈德遜河底泥中的毒性多氯聯苯的全部清理費用;該署近日通過了一項大型底泥挖掘計畫,預估將從該河一段40英哩長區域內移除265萬立方碼的污染沉積物。 (編按:請上網至資訊中心「新聞檢索」,輸入關鍵字"General Electric",即可閱讀過去相關新聞。)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dec2001/2001L-12-05-06.html ◆[生態保育]北大西洋露脊鯨瀕臨絕種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dec2001/2001L-12-05-04.html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lycos.com/ens/dec2001/2001L-12-05-09.html ■[水資源]河流看守員手冊-新能源的產生-南非貧民的生態住宅 --﹥ 南非貧民的生態住宅 能源節約國際協會(IIEC)的非洲分會正與南非各組織進行合作,支援政府住宅部的新政策方向,並為該國更合理的能源活動作出貢獻。能源節約國際協會是一個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建立於1984年,其目的是在世界的經濟發展中,提倡可持續的能源政策、技術和活動,其在約翰尼斯堡(始於1996年)、曼谷、倫敦和華盛頓都設有辦事處。該協會的經驗顯示,透過節能,很多國家都能以相當低的成本滿足越來越高的能源需求,並允許國家將資源集中在其他需要優先發展的領域如教育和保健。 能源節約國際協會非洲分會的中心任務,著重再生能源、設計低成本的可持續房屋、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和可持續的運輸等相關領域的合作與計畫。該組織進行了兩項住宅計畫:「生態家園顧問」和「可持續發展家園行動方案」。 要改變南非的住宅外觀,就得有好的範例,這就是「生態家園顧問」專案背後的動機。該專案提倡合揚技術、建造節能式住宅,並進行合理的用水管理和廢棄物管理。節水措施包括低流量的淋浴噴頭和雙重水流的衛生潔具,並使用處理過的廢水澆灌庭院。顧問群並鼓勵綠化社區的行動,通過園藝和植樹來提高食品安全與美化社區。 (編按一:合陽技術passive solar technology,就是與太陽「和平」相處,甚至可與太陽「合作」的技術,例如「冬暖夏涼」房屋的格式與建材選擇,便是利用「合陽」此一基礎概念而建造的節能式建築。在台灣一般的電力使用仍是相當的任意,極少有「效率」層面上的考量;正當環境的能量旺盛(晴天大太陽)時,台灣地區普遍的電力使用方式卻是對抗太陽,如讓室內空調維持在「強冷」的狀態等等,進而造成夏季的缺電高峰期的現象。倘若能有較好的絕緣及氣流的疏導,順應環境能量的變化,與太陽「和平相處」,將可省下可觀的電力。對於受亞熱帶氣候影響的台灣,合陽技術實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 「生態家園顧問」專案培訓住宅建設團體,使其形成有利於環境的建築原則。培訓之後,這些由當地的合作組織精選出來的顧問,就會著手對他們的住宅建設區進行改造。能源節約國際協會非洲分會透過與南非其他地方性組織的合作,諸如位於東倫敦市的「Afesis-corplan」和匹茲堡市的「發展焦點」組織等,共同努力,讓南非五個省的人民接觸到生態家園專案。生態家園專案的先期計畫由這些合作組織領導,成為省級「最優秀執行計畫」的示範場所,從而鼓勵其他地區競相模仿;希望到2000年初期,南非9個省份中每個省至少有一名顧問。 像生態顧問的專案一樣,「可持續發展行動方案」(Sihlangene ngezeZindlu)提倡為那些過去遭到不當開發計畫危害的南非社區,建造「對環境友善」的住宅。這個為期三年的專案整合了維護工作、培訓、拓展以及建立網絡聯繫功能,以建立成千上萬新的生態家園為目標,為建築、金融、培訓和物料等領域引進改變。在一些團體的先導工作如Kutlwanong市民整合式住宅信託組織、新星基金會、 Thlolego學習中心、非洲夥伴公司(PEER Africa)、Holm Jordaan and Partners公司的基礎上,這項計畫促進了對健康、對環境有利的低成本住宅的發展。 (編按二:(1)PEER Africa在非洲大陸各地開發創新的環保與節能的計畫,目的是可持續的經濟發展。(2) Thlolego Learning Centre是南非的地方性民間團體,推廣永續農業。(3) the Nova Foundation南非的非政府組織,其主要任務是消除貧窮。(4) Holm Jordaan and Partners是南非的建商公司,規劃節能節水型式的建築。) 能源節約國際協會非洲分會也和南非政府住宅部合作,探討可為採用生態住宅建設的建築商所適用的特別金融計畫。在英國和其他國家,繼上一波的「綠色金融」優惠專案之後,這項融資專案將會被競相仿效。 這項計畫的最高價值確定是在於,它為收入很低卻期望建造生態家園的社區提供免費的技術援助的機會。「綠色專業人員計劃」撥出計畫資源去給付專家的諮詢費,讓專家能夠花費一定的時間在計畫工作上,藉此確保他們的住宅計畫至少包括了無需成本的生態家園的措施。 版權歸屬 國際河網IRN,環境資訊協會(陶俊 譯,李傑、李瑞玉 審校) 作者:蔡紹斌 之一∼大安水蓑衣,枯萎了 師大的研究生問我:「為什麼這裡的大安水蓑衣多枯萎了?」 帶隊的老師問我:「暑假的時候還好好的,怎麼就枯萎了?」 我真的是不知道為什麼,幸好在繞水池一圈的時候,從黃槿的樹叢中看到幾株盛開的花朵,稍稍沖淡並轉移了大家的疑問。 師大的研究生問我:「為什麼這裡不能做個觀察大安水蓑衣的平台?」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只能苦笑的回答,因為我至今也無法理解,政府可以為一道近在咫尺、沒有作用的不鏽鋼護欄花上近兩百萬,卻對這位於不鏽鋼旁、號稱國寶、保守一點也該算是縣寶、還是僅存少數幾個大安水蓑衣的野生地,採取如此幾近不聞不問的態度與做法,或許是大安水蓑衣也有知吧,走既走不成,就枯萎吧。 之二∼高美溼地的高美海堤施工中 經過幾次的協調,龐大的高美海堤終是開始施工了,施工中海堤的景象,觸目驚心,原來說施工位置是要將舊堤防包被在新堤防裡面,但目前新舊堤防是分開的。 我們也建議新堤防不要讓民眾可以很輕易的就走下溼地,但從已完工的部份,我們知道這個建議也沒有被採納,也就是說這個堤防在完工以後,沿線處處可以輕易的就走下灘地,這片溼地更是呈現一種完全不設防的情景,完工後溼地的破壞景象,似可預期了! 霸道啊! 載運砂石的施工便道,在高北里的部份就利用堤防外的灘地一路開進來,工程車每天出入上百車次,不做任何的空氣污染防範措施,也沒有交通安全的防範措施,一路揚塵而過,似乎就像提著一壺熱開水的夥計,一路嚷著:「借過、借過!」而且是不借都不行啊,完全無事於在溼地上民眾的安全及休憩的權益,真是名符其實的「霸道啊!」而這就是我們國家工程的施工方法! 回顧高美溼地與縣長選舉的承諾 四年前,廖縣長信誓旦旦的說要保護高美溼地,四年來,縣長也幾次努力想要將溼地劃為保護區,我們可以理解劃設保護區的工作相當的不容易,所以四年不夠用,但我們無法接受的是:
我們正在努力在溼地旁設一個解說站,就找民眾的私有地,就想一個可以自立也是自力的經營方式,提供給到溼地的民眾有一個可以歇歇腳、看看與當地有關的生態資訊。(原載於2001年11月26日鰲峰山下雜誌電子報第三十七期) ▲[專欄作家]穿破科普迷障的心靈之眼:讀瑞秋•卡森的「海之濱」 (上) --﹥ 作者:林益仁 最近,天下出版社出版的美國自然寫作譯本「海之濱」,是本相當值得用沈靜的心靈閱讀的好書。它的精彩不只在於作者對海岸生物的動態描述而已,更值得注意的是,書中對生命在亙古無常的時空變化裡存在的價值所散發出的詠歎。 作者卡森女士,是當代環境運動史上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在六○年代因為大膽披露科技對生態環境的戕害而有「末日先知」的稱號。這本「海之濱」是她繼「海風下」以及「周遭之海」等描述海洋的暢銷自然寫作之後的另一佳作。在寫作的時序上,正是銜接她下一部(也是她短暫人生中最後一部) 撼動國際社會的環保力作:「寂靜的春天」的作品。 卡森在本書的行文之間透過對海岸生物的生動描述暗示了生命本身便是奇蹟,超越人類有限的理解範圍。科學雖然幫助我們釐清某些生命現象的因果關係,但終究必須依賴文學的想像之筆將生命完整的表達。生命,與其讓樂觀的科學主義者宣稱明確的因果,倒不如讓凡夫謙卑地讚嘆那種存在於不確定中的美感。作者在書末所言:「凝思豐富的海岸生命,教我們不安地感受到某種我們並不瞭解的宇宙真理... 而在尋覓解答之際,我們也接近了生命本身的最高奧秘」,正是這個主題的最佳註腳。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心中最大的愉悅便是跟著卡森在海洋與陸地交接之處的岩岸(書中第三章標題,誤植為「沿岸」顯然是打字印刷的疏忽!)、沙灘以及珊瑚礁等不同海岸地形四處探奇。在她毫不含糊的紀實筆調下,美國大西洋岸的地質特色、巧妙穿插的基本海洋知識、以及在某些特殊感動下對亙古洪荒的詠歎,在在都顯示了時間與空間在生命演進歷程中的刻鑿痕跡。 這種活生生的力道,配合上卡森讓你感覺到她就在那裡觀察著、驚嘆著的文學表達,正是一般科學凡事都簡單化以及通則化的作法難望其項背的。在不同的海岸生態裡,我們隨著卡森觀看著一個個海洋生物粉墨登場,這些生命像是「悉心護幼」的母藻鉤蝦、「充滿堅強意志」的僧帽水母,以及「有容乃大」的海綿,都見證了生命在無情的時空巨流下掙扎生存的具體情境。 值得強調的是,這種透過時、地與生物活動的彼此相融,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為什麼卡森在她的序言中會強調,這不是一本教我們辨識「這是骨螺」或「這是天使翼蛤」的野外指南手冊而已!因為,這是一本必須用心與眼同時去觀看的書。書中委婉地透露出卡森最為敬佩的德國人道主義者史懷哲的終極關懷:尊重生命。 可惜的是,國內的書商似乎有意無意地將這本書定位成介紹科學新知的「科普」作品。「科普」這個名稱,至今在台灣仍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是一般的科學家總是將這類書籍矮化成將「深奧的」科學「通俗化」的文類,而忽略了這些作品的背後實在有超乎科學的影響力以及視野。(1998.11.23) 本文轉載自【泰晤士左岸】http://wshih.fcchen.net/thames/a.htm ●[活動]北投社區生態、安全研討會 --﹥ 時 間:2001年12月13日(四) 下午1點30分起 北投曾是上天眷顧的好山好水,2001年卻發生幾次災禍:復興三路,溫泉路的土石流,納莉颱風的大淹水,台北藝術大學山坡崩塌等,除了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也給人們心靈嚴重的創傷,對於居住環境充滿疑慮與不安。我們能用什麼方法減少傷害?或者更進一步的預防災害的發生?希望大家一起來增進對社區安全─防救災觀念,探討如何培育環境的守護與重建,建構社區防救災的安全機制,期望為大地、為子孫留下一片安全的生活空間。報名電話:02-28917453,28930193 詳情請參閱 http://www.ptcf.org.tw
播出時間:12月10日(一) 下午3:45~4:00 今天節目中,外景主持人張鈞帶領我們到馬祖的東引島去觀賞難得一見的黑尾鷗,黑尾鷗通常聚集於無人的島嶼上,東引島是一座集合了人與鷗的海島,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景觀。在前往黑尾鷗繁殖地的同時,我們要跟隨鳥會的夥伴通過一處傾斜30度的「安東坑道」,由於地質傾斜,大家需要小心翼翼的通過,更增添了此行的刺激與樂趣,現在我們就一起去這充滿挑戰的東引島吧!
播出時間:12月11日(二) 下午3:45~4:00 珍園原本是一處私人庭園,在經過園主的巧思經營後,現為螢火蟲的復育地,今天節目,我們要帶領大家去這個恍若人間仙境的「桃花園」。 為了教育下一代,園主特別帶領大家野放螢火蟲,讓我們親身體會螢火蟲漫天飛舞的奇景,也藉著放生螢火蟲的幼蟲,來讓小朋友了解愛惜大地生命的重要,百聞不如一見,現在就請大家跟著我們一起去大開眼界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