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知性版訂閱 新聞版訂閱 新聞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2002-02-22 (全文版)

 
  本日主題: 多數上市公司作假帳隱瞞環保債務
知性專題 [草山之旅]草山今昔(二十二) 遊客中心和苗圃
環境新聞 [生態保育]捕魚技術精進反造成魚群數量銳減
[全球變遷]氣候暖化恐將影響未來的冬季奧運會
[其他]多數上市公司作假帳隱瞞環保債務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2-22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2-22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2-18
專  欄 [黑潮觀點]一把「野火」燒出問題!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哪些化妝品不用動物實驗?
活動訊息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草山之旅]草山今昔─前山公園、後山公園、苗圃之旅(二十二) --﹥

作者:陳世一

◎遊客中心和苗圃

七星山的紀念造林碑。  過陽金公路就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遊客中心了。

  循著旁邊往七星山登山口的路前行,經過一處有標示方向和各處地名的真正「地」圖(畫在地面上的圖)後,在路的左側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行啟並御成婚紀念造林地 昭和九年三月建碑」。

  「這個就是七星山紀念造林的石碑啊!」女兒說。

  「對。當年的紀念造林計劃所殘存可以看得到的歷史見證,大概只剩下這個一九三四年建的石碑了,面天山的石碑雖然還在,可是上面的字跡已被人刮得面目全非,無法辨識了。」

  「我們還可以從當年造林留存的樹木來推測啊!」女兒說。

  「妳真天真。當年造林的樹木早被砍光了,雖然,陽明山的森林主要以保安及風景為主要目的,而且,木材品質也不好,但仍敵不過長期以來經濟發展至上的國家政策,從五0年代後每年仍有砍伐,一九六五年達到高峰,在一九六七年後則逐年減少,終至停止。」

  「砍下來的木材都作什麼用?」女兒問。

  「當時的造林樹種主要是相思樹、琉球松、黑松、柳杉等樹,我們旁邊的苗圃就是供應人工造林樹苗的園地,砍下來的木材大多作礦坑支柱或薪炭材,少部份也有紙漿、電線桿或器具用材。」

  「我們的森林現在歸誰管呢?」女兒問。

陽金公路旁受松材線蟲侵襲整片枯死的琉球松。  「林務局在管,可是,他們是砍原始森林賣錢,不是保護原始森林。林務局過去是『事業單位』,也就是賺錢的生產單位,專門砍台灣最珍貴的原始森林,如紅檜、扁柏等,而且常是『皆伐』,直到一九八0年以後,由於國家公園的籌辦和生態保育呼聲四起,伐木舉動才稍稍收歛,但仍然持續砍伐,直到一九九0年,當時的民間團體如綠色和平組織等發動大規模的抗議砍伐森林的社會運動,用卡車載著巨木在台北街頭遊行後,才迫使林務局放下屠刀,改為行政的『事務單位』,由政府編列預算運作。」

  台灣一頁頁砍伐森林的滄桑歷史,就代表著一個個外來政權對台灣血脈根源的壓榨和剝削。還好,在蘊育樹苗種源的苗圃,也讓我們嗅到了原生樹種的新生力量。

  近年來,國家公園在路樹栽植方面,多以本地的原生樹種為主,一九九一年建成菁山苗圃,以培育陽明山區的原生樹苗,一九九五年並續建第二苗圃,來培育更多的原生樹種種源。

  陽明山區內的稀有植物如台灣島槐、鐘萼木等,已有培育,小毛顫苔、八角蓮和大吳風草等也是培育的重要對象。

  除了對自然環境資源儘可能的加以保護之外,建立原生生物的基因庫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苗圃曾經是過去學生時代多次在此露營的地方,然而,過去也一直不了解它扮演的角色和任務。

  儘管,在小學二、三年級的幼童軍時代就已經和陽明山結緣,然而,對陽明山的來龍去脈稍有梗概的了解,卻是經過二、三十年後的事,對自己生長、遊玩土地的了解這小小一步,在整個時代潮流、教育體制的無形壓制影響下,卻也花了如許長的時間,總難免令人有些悵然了。

[生態保育]捕魚技術精進反造成魚群數量銳減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麻州,波士頓,2002-02-18 (ENS)- 新近發表的報告指出,漁民利用從軍事技術發展而來的新式捕魚技術,反造成具商業價值的魚群數量加速衰退。這份報告發表於本週在波士頓舉行的科學研討會中,其中提及,儘管人們在捕魚方面投注更多努力,北大西洋及美國其他主要漁場的漁獲量卻日益減少。

[全球變遷]氣候暖化恐將影響未來的冬季奧運會 --﹥

  美國,猶他州,鹽湖城,2002-02-18 (ENS)- 2002年冬季奧運會高山滑雪競賽熱鬧登場,競賽場地位於雪窪滑雪場,密實的積雪深度達65英吋(約1.65米)。然而,世界資源協會表示在全球暖化的效應之下,降雪狀況將變得不穩定,或是積雪厚度不足,如此恐怕會影響未來冬季奧運會的舉行。

[其他]多數上市公司作假帳隱瞞環保債務 --﹥

記者 Donald Sutherland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2-18 (ENS)- 美國環保署在2001年1月曾發起一項全國性運動,要求公開招股公司(即上市公司)必須依法對股東公開所積欠的環保罰款。然而在經過一年多之後,大多數曾違反聯邦環保法令的上市公司仍未能確實做到將資訊公開化。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2-22 --﹥

  • [生活環境]為解決每年秋冬困擾台東市民的「風飛砂」問題,台東縣政府及經濟部水利處第八河川局分別採取抗砂行動,其中縣府防砂推動小組完成實施計畫;第八河川局則繼上年度以四億五千萬元辦理相關工程後,本年度將再投入三億元加強。經推動小組與第八河川局等單位「會診」後,認為標、本兼治風砂之道包括:策略性增加卑南溪高灘地縮小裸露地表、加強堤防植被降低東北季風「跑道效應」、噴灌加速植被草木生長、加強沿海防風林復育、加強管理工程及採砂業、防止農漁業濫墾用等 (台東 聯合 報)

  • [生活環境]台東縣池上鄉大坡池現有遊憩設施,被部分地方人士批評為大而無當,鄉公所因而委託顧問公司重新整體規劃,昨天提出期初報告,地方人士熱烈參與。顧問公司表示,此計畫若能順利執行,池上鄉可望成為「台灣的香格里拉」 (台東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彰化縣環保局20日發表員林大排水溝、番雅溝、洋子厝溪及舊濁水溪去年第四季水質監測結果,這四條河流仍受到嚴重汙染;環保局將實施分級管制稽查計畫,加緊監控汙染源 (彰化 聯合報)

  • [生活環境]發明「積體水路」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許靖華21日到金門縣政府介紹他的設計,希望能在金門試驗以解決水資源不足情形,縣長李炷烽原則同意爭取中央的支持推動,希望達到開源的效果 (金門 中央社)

  • [生活環境]久旱不雨,苗栗農田春耕出現缺水問題 (苗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嘉義市世賢路的綠帶最近出現大量的「紅姬緣椿象」,嘉義大學植物保護系主任蕭美鳳研判可能是受到暖冬影響,因而大量繁殖,附近已經有台灣欒樹受重害而枯萎 (嘉義 中央社)

  • [生活環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21日指出,為避免疫病蟲害自中國侵入,防檢局將特別加強對中國農產品之輸入檢疫,除在金馬等離島地區設立檢疫站外,並將積極建立兩岸檢疫證明文件認證制度,促進兩岸檢疫業務溝通、協商與互惠,並實施大陸地區產地檢疫查證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所轄四百七十二公頃林班地種植日本杉,疏伐時發現樹心會由紅轉黑,是否影響材質則很難斷定,但初步研判不會傳染 (屏東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台灣北部山區造林面積多達一萬五千公頃、約三千萬棵的柳杉,近來發現砍伐的柳杉中有八成罹患「黑心症」,由於找不到原因,且「黑心柳杉」經濟效益大不如前,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決定除保留雪霸國家公園的柳杉,其他山區的的柳杉將逐步砍除。台大森林系教授王亞男表示,她沒聽過柳杉黑心症這個名詞,但柳杉砍下來後,有些心材會變紅,有些會變黑,文獻記載心材變黑的柳杉,可能與接觸空氣後有關。剛退休的農委會林業處長陳溪洲也表示,他接觸林業五十多年,沒聽過柳杉黑心症的名詞,因為它並不是病,砍下來心材有黑色痕跡,可能與品種或氣候有關,但它並不會腐爛,因此即使有黑心現象,它仍活得好好的,有些人反而喜歡有黑心的木板 (新竹 聯合報)

  • [生活環境]經濟部工業局長施顏祥21日拜訪高雄縣長楊秋興時表示,配合大寮鄉大發工業區內設置特殊事業廢棄物處理中心,將以專案訂定回饋辦法,此外,也願配合縣府致力改善投資環境,以吸引廠商投資 (高雄 聯合報)

  • [生活環境]位於南投縣竹山鎮的台大實驗林熱帶樹木標本園區,經農業委員會納入五年農業發展計畫後,將列入六大國家植物園體系,未來可望建立為中部地區本土植物資源基地與瀕危植物資源遷地保育中心,同時將設置自然教室結合社區教學資源,營造完整的教學園區與生態旅遊 (南投 中央社)

  • [環境政策]去年大量的河川漂流木,引起民眾搶撈甚至黑道介入,宜蘭縣農業局昨天邀請各鄉鎮市公所討論,決定訂定漂流木打撈申請自治規則,明確劃分各河流的打撈區段供民眾申請,縣政府也可收取價金,增加縣庫收入。縣政府強調,這項辦法向農委會林務局報備後,經縣長批准即可實施,民眾未經申請打撈國有林木,依違反森林法移送法辦 (宜蘭 聯合報)

  • [環境政策]台北市長馬英九21日視察北投區水磨坑溪及貴子坑溪上游整治工程時表示,防止土石流災害再度發生,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需要市民共同關心,他當場指示市府建設局建立居民參與的預警機制,一同保衛家園安全 (台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最近通知各鄉鎮公所,今年起停止受理依造林獎勵辦法提出的造林申請,引起花蓮縣山區許多耕種山坡地的農民質疑,認為政府停辦獎勵造林,莫非已不重視山坡地水土保持?八十五年本省中部發生賀伯颱風,釀成重大災情後,政府訂定全民造林獎勵辦法,以鼓勵民眾推行造林綠化,藉以達到國土保安、涵養水源及山坡地水土保持,減少水災損失。此項獎勵造林辦法自八十八年起才開始執行,今年起即喊停 (花蓮 聯合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2-22 --﹥

  • [生活環境]為迎接2008北京奧運,北京大力推廣使用清潔燃料汽車,北京市長劉淇表示,隨實施「奧運會行動規劃」,至2007年,北京市90%的公共汽車和70%的出租車都將使用清潔燃料,而提供加氣服務的加氣站也將有168座 (北京 中央社)

  • [生活環境]根據中共國土資源部21日公布的「2001年全國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顯示,去年中國耕地面積為十九億一千四百萬畝,一年內減少了九百四十一萬畝。耕地減少的去向,按面積排序依次是生態退耕、建設佔用耕地、農業結構調整調減耕地和災毀耕地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南京從今年起至2005年,大規模實施老城環境整治工程,以期為市民營造更加優良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空間,更好地展現南京融山、水、城、林為一體的城市特色 (南京 新華社)

  • [生活環境]甘肅河西走廊20日受揚沙天氣的影響,西北古城蘭州遭遇2002年第一場浮塵天氣,市區內能見度降低 (甘肅 京華時報)

  • [生活環境]最新調查顯示,由於大部分養殖場未能對畜禽糞便進行有效的處理和利用,迅速發展的畜禽養殖業正成為中國新的污染大戶。1999年中國全國畜禽糞便產生量約為19億噸,是工業固體廢棄物的2.4倍 (北京 新華網)

  • [環境政策]中共美國同意在今年內舉行商貿聯合會議,並且共同成立環保工作組,分別就雙方的貿易問題和京都議定書內容深入交換意見 (北京 中央社)

  • [全球變遷]最近半世紀共發生14次聖嬰現象。聖嬰現象一般持續一年,短的僅半年,1950年以來最長的一起事件持續了約一年半 (北京 新華網)

  • [全球變遷]來自中國氣象局的氣候專家最近透露,種種跡象顯示,今年春季有可能爆發聖嬰現象 (北京 新華網)

  • [全球變遷]據瀋陽中心氣象臺表示,遼寧省大部地區21日的最高氣溫達到了6-12℃,瀋陽市達到了8.1℃。專家說,今年1月份以來該省出現的這種暖冬天氣創下了50年來的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遼寧 遼瀋日報)

  • [其他]歷時八年編纂成書的《浙江省林業志》21日在杭州舉行首發儀式,這是該省歷史上首部記述林業門類與歷史的專書 (浙江 人民網)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2-18 --﹥

  • [生活環境]防堵污染物擴散 加州Casmalia超級基金污染場址挹注近700萬美元

  • [生活環境]油漆承包商非法傾倒含鉛廢棄物

  • [環境政策]加州謀求與路易斯安那州交換油礦租約

  • [環境政策]環保署將解除舊金山灣區公路限建措施

  • [生態保育]生態學者呼籲:調整經濟制度以利推展保育工作

  • [生態保育]亞洲長角天牛侵蝕紐約中央公園林木

  • [生態保育]2001年鯊魚攻擊事件並未升高

  • [生態保育]佛羅里達州政府計畫收購黑豹棲地

  • [能源議題]核電廠安全狀況及管制成果 核管會發表報告

  • [全球變遷]全球暖化趨勢有可能持續好幾世紀

[黑潮觀點]一把「野火」燒出問題! --﹥

作者:王緒昂

  隨著人口的持續成長、社會高度都市化的腳步,許多人的工作、生活幾乎都無法離開城市。都會區也許有著順暢的資訊傳播、完善的購物環境,能夠讓人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若干便捷;但是,眾多人口衍生出的各種問題,倒也同樣成為全球各大都市的困擾,就像我們這個太平洋畔的海島小國也面臨著相同的處境,垃圾處理問題便殘酷的考驗著人民與政府的智慧。日前赴花蓮縣環保局參與一個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會,在會中與許多綠色團體共同表達對設置焚化爐的關切,同時也在過程中看到了許多有趣的現象。

  焚化爐的設置勢必會招致來自各方的爭議,從廠址區域的地質考量與是否鄰近水源、建地附近的生物相與景觀,到鄰近區域的居民意見都是建廠單位面對的挑戰。在過去的歲月裡,像這樣的開發案若是由政府領導,大可用蠻幹(核四)、欺騙(蘭嶼廢料場)的方式達成。但是為了少數人的利益或錯誤決策,讓整個國家因而陷入爭執中,卻不是一個文明國家政府該有的作為。尤其當人民了解真相後對政府的不信任態度之生成,以及挺身捍衛土地者在此類議題耗費的精神,對國家來說都是相當沈重的損耗。

  過去對於垃圾處理的方式,除了丟棄後任其自然分解外,大致經歷了掩埋與焚化等不同階段的處理方式。當無法分解的垃圾迅速填滿掩埋場後,如何迅速尋找並取得足夠面積的土地以設置垃圾場,便成了棘手的問題。因此,掩埋的方式在人工合成產品大量出現後,便遭遇到挫折。此後,人們開始藉由燃燒的方式,試圖從焚化廢棄物處著手,尋求根本解決垃圾問題之道。但是,科技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萬靈丹,大多數的家庭廢棄物若無法在一定標準的高溫下焚化,均會產生有害物質,包括了會隨風飄散的有毒氣體。因而,垃圾處理的問題就像是鬼魅般的糾纏著每個文明人。

  面臨這樣的現象,有太多的城市與國家以冷漠的態度應對,大量興建垃圾場與焚化爐、將未分類的垃圾拋棄其中,依舊是廢棄物處理的不二法門。在建廠的過程中當然不免面臨來自人民的挑戰,若是面對質疑就動輒以不明不白的數據應對,遇到抗爭就以回饋金買通居民,殊不知以這樣的鴕鳥心態面對問題,當可用的土地耗盡後,垃圾問題仍未獲得解決。

  「垃圾問題似乎是無可避免的痛,而焚化爐是解決垃圾的最好方法,因而非建不可。同時,相信以現今的科技,一定能夠發展出乾淨、無臭味的焚化爐。……但是,我是希望不要蓋在花蓮市……。」在會場中,一位花蓮市民代表因為不願眼見故鄉像前些年的桃園般淪陷在垃圾堆中,站起來強烈表示出對焚化爐興建的期望。但是焚化爐既然是如此好的東西,她又為何不雙手擁抱焚化爐,反倒是希望蓋在遠離家園的地方?簡短的言談便赤裸裸的說明了島上居民自私卻又迷戀科技的本質。

  這使我想起台電的核能四廠,民調中贊成興建核四的人大多陷入同樣的矛盾──贊成危險的東西建在別地方。而高科技的產物如核電廠,倒也在漫不經心的台電工作人員手中發生過許多疏失,險些釀成重大事故。正在談到這裡時,電視上又傳出核二廠因工作人員疏忽而導致硼液外洩,幸好在停機檢修期間,否則又是難以彌補的重大災禍。只是,現今所有的問題都源於昨日的高科技,卻依然有人如此迷戀高科技,實在讓我感到不可置信。現在,許多先進國家都已注意到焚化、掩埋並無法消弭垃圾問題,科技無法排除困難,他們還是把焦點放回到根本,從減少垃圾量與增加回收利用著手。但是看看我們花蓮縣政府的做法呢?堅持要依既定政策以BOO(廠商先投資建廠、納稅人分期償還建廠經費後,讓投資廠商繼續經營管理)的方式建焚化爐。

  花蓮的焚化爐預計日燒垃圾400噸,且和廠商簽訂20年的每日400噸垃圾保證量,即花蓮縣若無法提供此量的垃圾便要因違約而付出違約金。在環保局大張旗幟宣導「垃圾不落地」與「垃圾分類」政策,並且表示明年資源回收可達20%,2005年可達60%,若再加上目前較難回收、佔回收量1/3的廚餘,垃圾回收率應可達到90%。也就是說,垃圾分類、回收執行成功的話,往後將可能僅剩「40噸」的不可回收垃圾,要想辦法餵飽「400噸」的焚化爐,幾乎是天方夜譚。如此,花蓮卻堅持要蓋焚化廠,並將簽下如此「穩賠不賺」的契約。

  目前,臺北與高雄的垃圾量都已逐年減少,顯見垃圾分類與回收的成效。高雄甚至出現預定焚燒量為2700噸的爐具,卻只有1200噸垃圾可燒的「窘境」。花蓮又何苦重蹈其他縣市的覆轍,走上這條道路?花蓮自許「觀光立縣」,在國家公園門口矗立著工廠(亞泥)、海邊聳立著煙囪(和平電廠)後,無論是七星潭邊或是花東縱谷再建焚化爐的煙囪,相信都會是「世界級」的諷刺奇景!

  可怕的是,燃燒後並非所有垃圾都將灰飛煙滅。剩下的大量有毒灰渣的處理仍是問題,若埋入地下依舊會毒害土地、戕害人民。如果不能健康的活著,乾脆讓人民快快的死,聰明的縣老爺、無私的官員與商賈,給我們一條路吧!(本文原刊載於新觀念雜誌No.164,頁60~61)

[讀者投書]哪些化妝品不用動物實驗? --﹥

稿源:關懷生命協會

  在台灣,法令上把化粧品分為二種:一為含有醫療或毒劇藥品化粧品(簡稱含藥化粧品),否則列為一般化粧品。依我國法令,一般化妝品雖然沒有規定須經動物實驗,但是由於化妝品原料大都來自進口,而消費者還不具有動保意識,因此廠商並沒有刻意選擇免於動物實驗的化妝品原料。另外,含藥化粧品則不論為輸入或國產,均須向衛生署辦理查驗登記(其中須附有多種動物實驗報告),經核准發給許可證後始得輸入或製售。

  換言之,消費者若要選擇「免於殘酷」(Cruelty free)的化妝品,只好選擇屬於一般化妝品的外國品牌了。為了讓愛美又仁慈的女性(或男性)朋友們有「人道」選擇的機會,本會特地蒐集在台灣上市之化妝品品牌,並根據PETA(美國人道對待動物協會)所提供的資料,一一比對之後擬出「免於殘酷」(Cruelty free)的化妝品品牌。

  以下所列出的美容、保養、化妝品品牌或公司,乃經過PETA之所認證,不論在原料、製程或成品……各方面皆沒有使用動物實驗,也未委託給任何機構做動物實驗。這些「免於殘酷」(Cruelty free)的美容商品,在台灣也都買得到:

  Body Shop美體小舖、Revlon露華濃、Chanel香奈兒、Avon雅芳、Aveda肯夢、Mary Kay玫琳凱、Clinique倩碧、Yardley雅禮、NuSkin如新、Decleor思妍麗、Clarins de Paris克蘭詩、Estee lauder雅詩蘭黛、Bobbi Brown芭比波朗、Eureka雪俐、Dr. Hauschka德國世家、Orlane幽蘭、Aramis雅男士、Origins品木宣言、Nature shop自然小舖、Hard Candy硬頭甜心、Kiehl's契爾氏、Nutri-Metics新姿美緹、Crabtree & Eyelyn瑰珀翠、Stila、M.A.C.、Pure destiny、Urban Decay、Paul Mitchell、Tommy Hilfiger、Essential Oil、Weleda、H2O Plus。

  相對的另一方面,本會也列舉使用動物實驗之化妝品廠牌,希望透過消費者的覺醒,促使這些廠商能夠放棄不必要的動物實驗,改用不傷生害命的替代方法(已經發明出很多了)來測試化妝品的安全性。請大家避免使用這些「殘酷商品」--因為,使用它們,一點都不美麗:

  Shiseido資生堂、Johnson & Johnson嬌生、L'Oreal U.S.A.歐萊雅、Olay歐蕾、Vidal Sassoon沙宣、SKⅡ、Ponds旁氏、Polar寶露、Nov娜芙、Max Factor蜜絲佛陀、Lancaster蘭佳斯、Sally Hansen莎莉、Cover Girl封面女郎、佳麗寶、花王、獅王、欣蘭、Neoteric、Mennen、Noxell,以及台灣、日本製造之化妝品品牌。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告別神山 --﹥

  播出時間:2月23日(六)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這兩個月,我們節目連續介紹了一系列馬來西亞神山的豐富生態和山巔的壯闊美景,不知道觀眾是否也躍躍欲試,想親自體驗神山之美?其實,與其出國到各地走馬看花,還不如選擇到這裡進行一趟真正的生態旅遊,看看和台灣迥然不同的生態,對愛好大自然的人來說,這裡不啻是一處可以細細品嚐的好景點,本集節目,我們就要告別神山,繼續展開熱帶雨林的行程。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知性版範例訂閱 ★新聞版範例訂閱 ★目錄版範例訂閱

  對於知性版與新聞版的服務,您的想法是...
  

  姓名: 電子郵件:

  *請於上網連線時,再按"寄出"按鈕。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