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態保育]綠色和平抗議伐木行動 巴國總理表支持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15-03.html ◆[生態保育]溼地有助於清理酸性採礦廢水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15-07.html ◆[環境政策]環保署終止加州農業的清淨空氣法案豁免權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5-15 (ENS)- 清淨空氣法案有漏洞,使得加州農地排放數千公噸的空氣污染氣體卻不必受罰,面對這項訴訟案,美國環保署週二(5/14)同意對農地污染排放採取監測與管制措施。加州為美國農業首要大州,同時也是幾處空氣污染最嚴重的盆地所在地;這項協議將有助於淨化加州的空氣品質。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15-06.html ◆[環境政策]尚比亞尋求解除象牙貿易禁令 --﹥
尚比亞,路沙卡,2002-05-15 (ENS)- 下屆「瀕危物種貿易國際公約」(CITES)締約國大會將在11月召開,尚比亞政府打算在會中提議解除象牙貿易的國際禁令;象牙貿易禁令目前仍在公約的規範內。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15-01.html
環境資訊協會 許心欣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許心欣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15-09.html 作者:鄭廷斌 (看守台灣協會助理研究員) 歷經十餘載的經濟至上及不斷的政治鬥爭下,立院環境衛生委員會終於初審通過趙永清、賴勁麟等立委版本的環境基本法,隨後行政院院會亦通過官方的版本,環保署長郝龍斌及立委賴勁麟亦希望環境基本法能在6月5日國際環境日前通過,對此我們除了寄予厚望外,亦提出一些建議及看法。 官方的版本基本上只是一些原則性的宣示,亦無較詳細的說明該用何種方式及方法來進行,第四條將國民擺在負環境保護責任的第一位,明顯有推諉之嫌;政府應率先負起環境保護之責並教育人民。整體看來,政府依然是將經濟、科技及社會發展擺在優先順序,對於官方版的環基法實在是讓我們懷疑政府保護環境的決心。 立法院提出的的版本較符環境公平與正義的原則,將環境保護在憲法架構下與其他法益為衡平之考量,且以環境保護為優先;此外對於環境之保護從預防、管制、救濟與整治均有所規範,課征污染稅、成立基金及投保責任險,能驅使企業警惕做好污染防治,對於受害之民眾亦有一定之保障。區域交換式之總量管制、環境保護委託人制、環境資訊公開等引進歐美進步的觀念及做法,對我國環境保護將有莫大的助益。關於環保團體,賦予參與法規研擬、執行及有關環保計劃之參與權,並可對環保法規、執行及計劃之制定提出行政訴訟,這將對政府發揮充分的監督力量,並使法規及政府施政更充分的納入環境保護的考量。 立院版的一些條文若能稍作修改補充,將更能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第52條被害人要付舉證之責,有違社會公平原則;應修正為加害人或廠商應負無傷害的舉證責任,而非由財力上居弱勢的被害人來舉證。第57條,基金對於一定額度以下之損害事件不負擔補償,應加入對於低收入戶及貧戶等除外;才符合政府照顧弱勢族群之良意。 此外立院版若能引進「企業環境報告」的機制,要求企業將過去一年來營運中的環境績效製成報表公佈,如同財務報表;並整合加上獎勵環保研究機構、培訓環保專業人員、保障非再生及稀有資源、建立環境生命週期、綠色建築、建立環境帳、環境成本內部化,及每年公佈環境白皮書,向立院提出並經審核通過,當更能對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提供一條坦途。我們誠摯希望環境基本法能擷取各版的優點儘速通過,為千瘡百孔的台灣環境療傷止痛、休養生息。 【看守台灣協會】http://www.taiwanwatch.org.tw ■[環境關懷事件]兩地發聲 對抗惡質財團--工人同款命,望台美工人相挺相惜 (下) --﹥ 圖文/苦勞網 http://www.coolloud.org 【全球化下詭異的國家角色】
此外,在新制定的「工會法」附則中,勞委會也企圖將「強制入會」規定,用三年的落日條款,加以廢除。並且宣稱這是一個「世界潮流」。自由入會,特別是在工會實力不夠強大的地區,的確是一種「世界潮流」─是國家和資方聯手對付勞工的「世界潮流」。非常巧合的,在大陸碳素所在的奧克拉荷馬州,不久前,也跟隨美國南方各州的腳步,用「自由入會」的手段,打壓工會。奧州向來就是美國最貧窮的農業州,龐大的替代勞動力、加上退步的勞動法令,使得跨國資本得以稱心如意地遂行他們的意志。無怪乎此次來到台灣的PACE總工會代表,不斷提醒台灣的勞工團體,台灣的勞動法令處處學美國,是很可怕的,在這方面,美國是一個非常保守的國家。 從壟斷保護到對勞工和環境撤手,國家在資本全球化的過程中,向來都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我們絕沒有理由讓國家真的從這中間隱形。 【全球行動反抗官資夾擊】 繼去年年興事件之後,大陸碳素的事件,又再度為國際所注目,從集資地、生產地與市場三方面夾擊跨國資本,成為勞工跨國行動的不二法門。就以大陸碳素的母公司中橡為例,這一個享盡國家補貼與市場壟斷利益的財團,它唯一的上游,中鋼與中油,都有強大而具一定代表性的工會(據我們所知,石油工會的「認同卡」就是由和信集團的銀行中國信託所發行),在這次的事件中,身兼中油工會與全產總理事長的黃清賢,也表達力挺之意,而就連中橡公司,本身也有工會,這使得這一事件擁有相較於年興事件,更為優越的跨國連結模式,我們認為,現在正是石油工會發揮集體實力、對資方施壓、迫使和信集團就範的時機。和信集團他們「紅頂商人」的本質,也正是他們最大的弱點,跨國工人與工人的相挺,才是反制跨國剝削的正道,我們願期待石油工會與全產總能打下跨國行動的一場經典戰役。 除此之外,台灣與奧克拉荷馬州兩地殘害工人團結行動的「鎖廠」與「自由入會」,更是兩地工會在具體的經濟鬥爭之外,必須要積極挑戰的政治壓迫,阻擋團結權的侵害,最直接的就是讓團結的力量展現出來,我們看見,「勞資爭議處理法」裡面,大辣辣地對「電信、大眾運輸、公共衛生、石油煉製、醫院、燃氣事業」設下了罷工預告以及冷卻期的限制,這對以這些公用事業工會為主要組合的全產總來說,簡直就是台灣官方的一項嚴重的污衊,工會對於這種欺到自己頭上來的力量,如果不能用更大的力量加以反擊,更大的汙辱,就將隨之而至。我們要在此再度呼籲全產總不要再停步於國會遊說,而忽略結合基層群眾的力量。 跨國行動的意義,在於使不同地域的工人感受到彼此相同的命運,從而團結成一個足以反制跨國資本的行動力量。「鎖廠」與「自由入會」難道不是台灣與奧克拉荷馬州兩地工人共同的枷鎖嗎?在我們聲援大陸碳素工人的行動之際,我們能源事業的工人更需要代表美國「紙業、汽車與石化、能源產業」PACE總工會的聲援。 【相關資料】 【文章連載】■兩地發聲 對抗惡質財團─工人同款命,望台美工人相挺相惜 (上) (下) 時 間:5月26日(日) 上一次的河堤超級任務,好不好玩?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2003 ★[本會訊息]本刊知性專題暫停2-3週 --﹥ 本刊知性專題及部分專欄,因協會內部工作調整及規劃之需,將先暫停2-3週,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本會訊息]我們資訊搜尋的功能加強囉 --﹥ 先前''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僅先提供我們所有環境新聞的資料搜尋功能。在這次週年特刊中,多位讀者皆建議加強資訊搜尋的功能。 基於最佳資源配置的考量,讓別人的努力發揮最大的效益,我們網站內的全文搜尋,目前已透過 Google 的強大功能來達成。 所以,現在除了新聞資料外,所有其他相關文章或專題、專欄的搜尋,都可透過電子報報頭上方的''資料檢索''連結,或者在網頁右上角的''資料檢索''連結進入囉。歡迎大家上來瞧瞧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