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策劃:環境資訊電子報 編輯室 每年梅雨過後的5月下旬開始,當島田氏澤蘭頂著紅棕色的頭狀花序逐漸綻放時,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的大屯主峰、七星山、面天山及小觀音山等山頭,每每吸引各式斑蝶前來覓食﹔在6月的極產期,大屯山區青斑蝶類的數量有時更達10萬隻以上,形成壯麗的大自然禮讚。其中青斑蝶更因其特殊的跨海遷徙行為而備受日本與台灣兩地學者關注,首宗於日本標放的青斑蝶在台灣被捕獲,創下了飛行超過2000公里的空前紀錄。 究竟青斑蝶的大發生,有何神秘之處,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的陳建志教授首先將為大家細說分明﹔實際參與青斑蝶遷徙與標放研究的陳教授,還將在第二篇文稿中,跟大家分享他的發現,證實青斑蝶的跨海遷徙。 再來,便是此次青斑蝶季的主角正式登場囉!蝶會的資深蝶友,同時也是本刊[蝴蝶專欄]的作者黃行七先生,會先向大家介紹,青斑蝶季中的要角-大青斑蝶(Parantica sita niphonica),一般通稱的青斑蝶即指大青斑蝶,牠是青斑蝶季中數量最多的一群,同時也是唯一會跨海遷徙者。此外,還有另五種青斑蝶類也將加入這場盛會,分別是小青斑蝶、姬小紋青斑蝶、小紋青斑蝶、淡紋青斑蝶、琉球青斑蝶。除了六種青斑蝶類外,四種在臺灣各地常見的紫斑蝶,也將同時亮相,在陽明山區,當青斑蝶四散紛飛後,牠們仍會留下一段時期,由配角一躍而為主角。 要說青斑蝶為何會有大發生,自然與其生態息息相關,所以不能不談青斑蝶最主要的蜜源植物-島田式澤蘭及其主要的寄主植物(食草植物)-台灣牛嬭菜,將分別由林業試驗所的鍾詩文先生及陳建志教授來跟大家深入談談這2種植物。 以上是我們為您新呈現的知性專題,以季節主題為策劃,除了原來的物種介紹外,經由生態或人文因子的導入,希望有更活潑有趣及多元的呈現,期盼您會喜歡。自本期開始,知性專題將改以週一、週三、週五發報。同時期待您不吝就此提出您的意見與感言。 作者:陳建志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教授)
由青斑蝶「不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籃子」的越冬策略來看,南來北往遷移的青斑蝶應該只是一部分族群而已,遷移並非必然的。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butterfly/Parantica-sita/Parantica-sita.htm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資源回收再利用法案三讀通過 脫離廢棄物管理範疇 --﹥ 稿源:環保署 立法院院會於6月4日審查三讀通過資源回收再利用法案,資源的回收再利用將脫離廢棄物管理的範疇,有別於末端管制的模式。 資源回收再利用法所規範的再生資源,是指失去原效用的物質,具回收再利用技術及經濟可行性。本法案於源頭管制方面,要求指定事業於研發、設計、製造、生產、銷售或工程施工時,使用易於分解、拆解或回收再利用的材質、規格或設計,並標示產品材質、分類回收標誌,以及限制指定產品的包裝空間比例、層數、使用材質、種類及數目等等。對於原效用減失的物質,則採取管制及獎勵雙重措施,以促進再利用。 國內目前每年2千2百多萬公噸的一般及事業廢棄物,未來若進入資源回收再利用法的管理體系,將更能活絡回收再利用的市場。另一方面,利用訂定國家標準,來獲得大眾對再生產品的認同,並透過軍公教機關優先採購等措施,加強市場通路,同時獎勵業者的投資。環保科技園區設立的法源依據也已納入本法案中。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2/ta02060501.htm ◆[全球變遷]歐盟將於週五批准京都議定書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05-30-01.asp ◆[環境政策]保護大沼澤地與墨西哥灣 將買回鑽油權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5-30 (ENS)- 依據布希政府於昨日宣布的協議,佛羅里達州將近76.5萬英畝的公園與保留地,未來將可免受石油與天然氣開採的破壞。內政部原則上同意以2.35億美元的價格,將以下兩處的鑽油權買回,分別在佛州大沼澤地底以及佛州狹長地沿海的墨西哥灣內。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05-30-06.asp ◆[生活環境]搶時間 阿富汗緊急動員撲滅蝗蟲 --﹥
阿富汗,普伊庫姆里,2002-05-30 (ENS)- 就在數萬名難民重返家園之時,阿富汗的農地正面臨煌重肆虐的威脅。農民、救援組織、甚至民兵部隊皆動員起來,夜以繼日地工作,希望在這春季最後一批蝗蟲蛹能夠升空以前予以撲滅。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05-30-02.asp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05-30-09.asp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05-30-19.asp 作家:陳玉峰 (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所長) 1974年IUCN略加修訂國家公園的認定標準,以迄於今的變遷,基本上皆未脫離長期保護國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之理想。...我國的國家公園法則於1972年頒佈,1983年些微修訂,此一法源係依據國際認證標準而研擬,採取「分區管制」,用以容納既有聚落,也就是以「遊憩區」及「一般管制區」來行使生態緩衝帶的策略,並非所謂「無人國家公園」。...國家公園成立迄今已18年餘,由經驗與反彈聲浪得知,以原住民受到的箝制最為嚴重,但事實上國家公園範圍內的原住民部落所佔面積比例微乎其微,為何一再漠視此等問題...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yufeng/2002/yu02060501.htm 時 間:2002年6月6日至14日 『霪雨霏霏,連月不開』的梅雨季節前後,雲霧裊繞的大屯主峰 大屯山主峰座落於陽明山國家公園西隅,為大屯火山群的第三高峰(海拔1081公尺),山區迎東北季風坡面遍生芒草和箭竹,山麓林相豐富,蘊育了種類繁多的動物資源,當時序進入六月份,大屯主峰的島田氏澤蘭順延著車道兩側盛開,每每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各式青斑蝶類及紫斑蝶類盤聚山頭,這一年一度盛會夏日蝴蝶季揭開序曲。邀您在雲端蝴蝶花園漫步,與蝶兒共舞~
詳情請參閱 http://butterfly.kingnet.com.tw ●[徵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招募250位定期定額捐款人 --﹥ 時 間:5月28日至12月31日 二年來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每日發行的環境資訊電子報為國內最活躍且最具規模的全球環境資訊媒體,環境資訊中心(e-info.org.tw)累積了超過二萬筆的環境資訊與圖文照片。為了在過去所累積的成果上再繼續發展營運,期待您能成為本會的捐助人,讓協會繼續維護網站系統以及供品質更好的電子報服務,並有餘力進行更進一步的環境資訊服務與環境教育工作,並朝向成為專為生態發聲的專業網路環境媒體而努力。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2056
播出時間:6月6日(四) 下午03:45~04:00 首播 春夏秋冬,四季的輪替總叫人滿心期待,因為大自然總是準時赴約,並帶來應允的禮物,不叫你失望。 每年3-4月,金門的夏候鳥~栗喉蜂虎,每每用清脆的叫聲,宣告它的來臨。這在台灣見不到的鳥種,不只美麗,而且行為獨特。 和大部份的鳥類不同的是,它以土洞為巢,被選來挖洞的地點大部份都是陡直、植物較少的土壁,這是非常特殊的生態行為。不管外在環境如何變化,土洞內大致都能夠維持攝氏25度的恆溫,這是栗喉蜂虎最適合的繁衍環境了。而繁衍後代正是牠們來到金門最主要的任務。 有趣的是,牠們喜歡利用日正當中,集體在炙熱的沙地上做日光浴,藉著強烈的陽光和沙的熱度來驅除身上的寄生蟲,這個時候,牠會將翅膀和尾羽都張開,也因此讓我們欣賞到牠美麗的羽毛。 今天節目,我們要探訪栗喉蜂虎的營巢地,進一步了解牠深具特色的生態行為。請看!栗喉蜂虎!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