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物科技]生技食品引疑慮 美國糧食援助被拒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14-02.asp ◆[環境政策]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反鈽元素運輸訟案 聯邦法官予以駁回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14-06.asp ◆[能源議題]美國育加山附近發生地震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14-03.asp ◆[全球變遷]致命洪災突襲久旱的中國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14-01.asp
環境資訊協會 李家淳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李家淳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14-09.asp 作者:艾許莉‧帕金森 (西北樹蔭咖啡運動組織) 賽瓦妮葛拉莊園將咖啡種植在改良的樹蔭棚下,能使農作物隨時照射到足夠的陽光。這個步驟需花費許多人力,但能生產全國品質最好的咖啡豆。莊園仿照自然生態體系運作形式,盡量減少污染,用咖啡果果肉自行製造肥料,把腐物產生的沼氣當作烹飪燃料,幾乎完全不需使用木柴。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www.gristmagazine.com/grist/week/parkinson010802.asp ■[生活的未來-環境與經濟]入世後生態衝擊 未見因應對策 (下) --﹥ 民生報記者/鄭朝陽 以往農政單位教農民如何耕作、生產,現在大環境變了,突然間要農民摘下斗笠、放下鐮刀鋤頭,確實要煞費苦心。 然而,「我們的土地需求是什麼?」除了即將休耕的農地外,農委會提出十六萬公頃農地釋出方案,也讓環保界搞不清楚,「釋出農地的區位在那裡?釋出標準是什麼?作什麼用途?……」一個又一個問號,連做區域計畫通盤檢討的內政部,也傷透腦筋;這些問題若無法釐清,未來幾年土地利用指導方針就無法確立,也埋下日後環境品質的隱憂。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issue/ecoeco/2002/ec02062001.htm 作者:于立平 不論漁民或農民,他們所種植與養殖的,都是人們賴以維生的食物,而每一項食物,卻都是來自大自然的生物。古時候人類以採集,漁獵的方式,來求得一餐溫飽,為了確保穩定的糧食來源,這些取之自然的生物,便隨著文明的進步漸漸的被馴化在人們的腳下,如今來到了現代,人們不只要「吃的飽」,還要「吃的好」,無奈的是在人口不斷增加,野外生物資源卻愈來愈少的壓力之下,又該怎樣辦呢? 於是乎人們開始運用現代科技,來達成這個目的,品種改良,水產養殖,人工畜養、基因食品各式各樣的研究應用紛紛出籠,從早期供應糧食不於匱乏的研究目的,到今日要有「好口感」的發展方向,不論是農業改良場,水產試驗所,或是學術單位的生化基因研究室,他們集畢生的心力,只為了能夠替人們「種好米,養大魚」。 「大魚與好米」真的足以應付背後龐大的「消費部隊」嗎?在用科技解決糧食問題的同時,是否又付出了更大的自然資源成本呢?如果我們消耗的習慣,「殺雞取卵」的掠奪方式沒有改變,生物資源的消失會因為科技進步而停止嗎?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2/ou02062001.htm ●[活動]環保兒童自然劇場「蟲蟲向前衝」巡迴演出 --﹥ 時 間:7月12日至8月31日 晚上7:00 「和泰汽車兒童自然劇場」是由TOYOTA總代理和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主辦,2002年最新戲碼「蟲蟲向前衝」,是由趙自強領軍的如果兒童劇團擔綱演出,是一齣以人與大自然動物、昆蟲間關係為主軸,結合生活與時事的精采好戲!也是您闔家清涼消暑、增進親子關係的最佳娛樂選擇!自91年7月12日至8月31日止,將在全省各地巡迴演出十場。主辦單位特別提供部份票數開放有興趣的朋友線上索取,每人最多可索取4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詳情請參閱 http://www.toyota.com.tw/event/c8th/index.html ●[研討會]2002年環境教育研討會 --﹥ 時 間:9月16日-17日 2002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暨環境教育學會年會將於91年9月16~17日在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舉行,歡迎各位環教夥伴報名參加,詳細內容請見報名及徵稿海報,並請大家告訴大家!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2043 播出時間:6月24日(一) 首播晚間10:00-11:00 封面故事 【喫飽沒?】 有一群人努力了近三年的時間,只為了將一種被人快吃光的生物-「馬糞海膽」,放流大海,而有另一群人,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只為了研究出更好吃的稻米...。 當人的需求從「吃的飽」提昇到「吃的好」,當世界上的人口愈來愈多,耕地卻愈來愈少,而野外的資源又被人類自己破壞殆盡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在一句「喫飽沒」的背後,隱藏了多少生物資源消耗的問題。 不論是用復育的方式,努力保留住原有的物種,或是用科技的方式,創造出新的物種,現在世界上每一天還是有近五百種的生物在滅絕,科學家不放棄任何的一絲希望,企圖扭轉頹勢,但是如果消耗沒有節制,只有「科技」,真的能讓生物系的惡性循環因而停止嗎? 人與自然 【春天的號角】 台灣百合的生命力極為旺盛,分佈在台灣各地,從海邊的岩石縫到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區,都有他的分布,如果你常到野外走動,相信你一定對他不陌生,這也難怪常被作為台灣生命力的象徵。 台灣百合不僅美麗,老一輩的台灣人更發現他的經濟價值,花可以做菜,地下經可以入藥,作為解毒與鎮咳的藥引,在郊外緊急求生時,只要發現他,挖出地下鱗莖來充飢便餓不死。台灣百合的學名裡有個拉丁文 formorsanum ,可真的是台灣味道十足,不可多得的自然資產。 不過在近一二十年來,台灣的野地遭到破壞,原本四處可見的野百合卻已經便成少見的植物,野百合的親戚「鹿子百合」原本就已經稀少,更因為花色紅艷美麗,幾乎已經絕跡。好在這一兩年來有一股新的民風正在興起,大家都已經逐漸知道只有好山好水才有好生活,開始有不少地方在復育這些植物,很期待那天台灣各地野外都可以發現他美麗的蹤跡。 看守台灣 【尋找雙連埤的未來】 雙連埤是一個面積17公頃的內陸濕地,在這小小的面積裡面孕育了無限生機,尤其是水生植物的數量及種類更是可觀,但是這裡多元豐富的生態卻因土地是私人所有而充滿許多不確定性。之前地主的整地及放水的行為,讓長期關切雙連埤的荒野保育協會非常擔心,縣政府也曾為此告過地主,檢察官最後以不起訴處理。近來宜蘭社區大學開辦公共論壇,邀請縣府、地主、生態工作者一起參與,找尋雙連埤的未來... 宜蘭縣政府為了保護這塊土地,提報農委會希望將這裡列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於是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小組的專案委員與縣政府、保育團體、地主、居民展開對談,結果卻令人有點失望... 從生物多樣性的保存來看,雙連埤是塊珍寶,但是地主的權利又該如何保障?如過未來朝向低密度開發,對雙連埤會不會是另外一種危機?
播出時間:6月21日(五) 下午03:45~04:00 首播 夏天,對喜愛賞鳥的人來說,可謂已經到了淡季,因為數量龐大的冬候鳥已經北返,春季的過境期也已經結束,這個時候如果想要賞鳥,就得往山上跑了,所以今天節目,我們要帶著大家到山上走一趟。 觀霧位於新竹和苗栗交界的山區,雖然海拔只有兩千公尺,卻因為地形特殊,終年雲霧繚繞。來到觀霧,真是地如其名,常令人有虛無飄渺的感覺。由於環境絕佳,觀霧成了山鳥的天堂。 走在林道間,即使看不見鳥兒蹤影,此起彼落的各種鳴唱,就已令人感到無比舒暢。當然看山鳥和水鳥不同,山鳥總是在枝葉或灌叢間不停的跳躍,經常讓新手們疲於奔命,但只要有機會一窺牠的豔麗羽色,總讓許多人從此迷上野鳥世界,無法自拔。而觀霧就是看山鳥最好的地方之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到觀霧去走走吧。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