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策劃:環境資訊電子報 編輯室 每年的2~6月,是飛魚的季節,同時也是蘭嶼達悟族人們繁忙的季節。 飛魚季,相信大家對這個名稱並不陌生,但是,大家對耳熟能詳的「飛魚」,到底瞭解多少?大家可知道在神話傳說中,陸續出現在達悟族長老眼前的飛魚,有哪幾種?牠們到底是透露了什麼訊息,讓達悟族人直至今日,能遵守和黑翅飛魚之間的約定? 達悟族特有的獨木舟,也是飛魚季中的重點之一。然而,在大家觀看著美麗又具有獨特生命力的達悟船隻時,可知道建造獨木舟所使用的材質呢?到底要用哪一種木材才能建造出美麗炫目、又撼動人心的獨木舟呢?不同的樹種在獨木舟的建造過程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腳色,就讓我們跟隨著貓頭鷹的腳步,一步一步進入蘭嶼的植物世界裡。 身為漢人的碧月老師,在蘭嶼教學的日子裡,又是如何詮釋她眼中的飛魚文化?以及其所衍生出來的相關祭祀儀式及禁忌? 很多人知道蘭嶼有飛魚祭,並一窩蜂搶搭觀光熱潮一探究竟。卻鮮少人曉得蘭嶼的飛魚歲時祭典中,還有所謂的螃蟹祭(Minganangana)。到底螃蟹祭和飛魚有什麼不同?飛魚中的螃蟹祭又有哪些螃蟹?就讓我們進入螃蟹王子的國度,一同探討那迷人的蟹類朋友。 作者:江嘉萍 對於蘭嶼島上的達悟族人而言,飛魚不僅僅是食物的來源,同時也是達悟族海洋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例如以飛魚文化為軸線的歲時曆法,便是以飛魚的汛期作為曆法週期的校正標準。有些漁民認為,飛魚就如同烏魚一般,會在固定的時間內洄游,因此就給了牠一個很夢幻的名字-「飛烏」。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fish/Exocoetidae-spp/ex02062401.htm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面對化學風暴 來自生活中的威脅 --﹥ 本報訊 (記者 江嘉萍) 「面對化學風暴研討會」,已於6月22日上午在台灣大學社會系館舉行。看守台灣研究中心常務理事劉志堅表示,化學毒害已經透過各種面向進入民眾的生活場域、以及自然環境中,例如目前民眾所使用的消費產品、食物、甚至包括醫療用品…。我們必須面對化學物質所引起的全面性化學風暴,並檢討現行的政策,例如焚化爐所產生的戴奧辛的問題。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2/ta02062401.htm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近岸休憩海域水質監測報結果出爐 環保署籲民眾謹慎下水 --﹥ 環保署日前公布了今年第二次近岸休憩海域水質監測結果,屬於優級水質的有福隆、馬沙溝、旗津等三處海水浴場及墾丁跳石休憩海岸,屬於良級水質的有新金山及杉原兩處海水浴場,但是在崎頂、通霄及大安海水浴場與台南黃金海岸,這幾處的大腸桿菌群菌落數仍超過甲類海域水質標準。 環保署表示,在六月至九月的夏日泳季期間,將每兩週進行一次監測。由於近岸海域水質容易受到陸源性污染物排入的影響,環保署特別呼籲民眾和相關業者,如果有發現污染排入,應立即通知當地環保機關前往處理。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2/ta02062402.htm ◆[生活環境]拒絕有毒物質 全球反焚化爐行動登場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18-02.asp ◆[生態保育]不法犯罪集團利用野生物走私毒品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18-01.asp ◆[環境政策]美國聯邦維持原判 禁止工兵部核發採礦許可 --﹥
美國,西維吉尼亞州,查理斯敦,2002-06-18 (ENS)- 一名聯邦法官昨日裁決確立,美國陸軍工兵部不應核准煤礦業者將山頂採礦工法產生的土石排入溪床。聯邦地區法官查理斯‧海登駁回工兵部聲請解除禁制令的請求,維持原判,禁止該部核發土石回填溪床的許可。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18-06.asp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18-09.asp ■[環境的未來-水資源]《淹沒土地,地球變暖:大壩排放的溫室氣體》報告發表 --﹥ 國際河網6月11日在波恩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轉變框架公約(UNFCC)的科技與技術小組會議上發表報告,總結了在30個水庫量度溫室氣體的研究資料。但是,氣候會議的談判各方似乎仍忽視大壩與水庫在全球變暖問題的位置。 國際河網的報告歸納了氣候轉變所帶來的乾旱與洪水,可能影響大壩工程的可行性與安全。氣候轉變很可能加速泥沙淤積,縮短大壩的壽命。全球水庫所排放的甲烷量相等於其他已知的人類活動所排放甲烷量的20%。… 國際河網要求聯合國氣候轉變框架公約的科技與技術小組(SBSTA),將大壩的溫室氣體排放列入各國溫室氣體匯報的指引。各國必須匯報大壩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證明其遵守京都議定書的規定。 註:下載報告全文 (英文, PDF格式)
http://www.irn.org/wcd/IRNGHGsfromDams.pdf 作者:賴偉傑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當地漁民打個比喻說:「到時候核四廠二十四小時不斷抽水,以量來計,從鼻頭角到三貂腳,整個三貂灣海域的水,只要九十天就會被抽乾。」,而核四場所在的三貂灣,卻恰好是漁業資源保護區、以及東北角風景特定區,因此核四對當地將來的觀光與漁業衝擊很大。結果,在三貂灣灣澳底部的「澳底」,因碼頭工程的興建,珊瑚礁群全遭土石掩埋以及施工噪音,近海魚群遠離,漁貨已銳減至十分之一。 核四不只是一個電廠而已,他反而是台電經營理念抉擇的一個重要關口和分水嶺,而政治選擇核四的命運,也選擇了註定投資浪費,以及投資浪費下沒有必要的環境工程破壞。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earthday/2002/ea02062401.htm ●[座談會]保存阿美族Makuta'ay港口部落歷史文化遺址專案會議 --﹥ 時 間:6月24日(一) 遭遇國家的過程、統治的過程、殖民馴服的過程、阿美族祖先口傳的上岸登陸地、秀姑巒溪泛舟的終點站、成千上萬逆流溯源的小蝦虎洄游、黑潮流經最接近台灣陸塊的地方……。抹香鯨吞了一口水,噴汽說「台11線公路要拓寬了」。 台十一線拓寬,並未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亦未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規定對重大的文化遺址進行試掘評估,就貿然動工。今日座談會中,我們將探討如何重返吉普巒,重現Cepo'舊社的歷史,而不要陷入大型開發經濟發展模式中,並且,維持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維護族人的生活尊嚴。 ●[活動]關渡百分百-親子自然文化體驗 --﹥ 時 間:8月3日(六) 說到關渡,你想到什麼?是甘豆媽?遠道而來的候鳥?還是鹹鴨蛋?如果你能想到這些,其實也滿厲害的啦!不過,關渡還有許許多多你不知道的野史、傳說故事和自然生態特色喔!如果你想和孩子一起從遊戲與活動中學習,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個俗擱大碗的關渡百分百活動!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2164 ●[營隊]綠色新視界森林生態攝影研習營 --﹥ 時 間:7月20日-9月15日 森林孕育著許多的生物,隨著四季的更迭、氣候的轉變,隨時隨地變化著多樣的自然景致和生命樂章,透過細心的觀察,將自然之美紀錄下來,不但能獲得創作的喜悅,增進對自然的尊敬與保護之心,還能藉由影像傳播的方式,達到環境教育和自然保育的目的。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2207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