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鷗鳥季 --﹥
策劃:環境資訊電子報編輯室
提起「澎湖」,您會想起什麼?藍天?白雲?燦藍海水?亦或是那令人垂涎三尺的當地名產?
提到「候鳥」,您又會想到什麼?伯勞鳥、赤腹鷹、灰面鷲……
在澎湖,有著較不為一般人所熟悉的「夏候鳥」,這些鷗鳥們,春來秋去,反其道而行,牠們在春季時由南方遷移而來的,在台灣地區繁殖,等到秋季時再遷回赤道附近的熱帶地區。每當候鳥遷移季節來臨時,以夏候鳥的燕鷗鳥群最為壯觀與最具特色的澎湖,便成了台灣賞鳥者夏季賞燕鷗的最佳地點。
貓嶼,根據鳥類資源調查的記錄約有23科44種鳥類,稀有的海鳥如大,水薙鳥、黑腳信天翁、白腹魚鷗鳥等均有在此停留的記錄,在此繁殖的鷗科鳥類計有玄燕鷗、白眉燕鷗、蒼燕鷗、紅燕鷗、鳳頭燕鷗等五種,其中以玄燕鷗及白眉燕鷗的數量最多。
然而,人為的破壞卻成了目前這些鷗鳥們繁殖、生存的最大問題。到底目前澎湖的鷗鳥種類有哪些?而牠們又受到什麼樣的生態衝擊?
就讓我們一同進入澎湖的領域,除了一睹鷗鳥們的風采之外,並一同思索澎湖鷗鳥們的未來。
■[澎湖鷗鳥季]但見群鷗夏日來-談澎湖地區的夏候鳥 --﹥
作者:張至善 (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環境生態專員)
秋來春去,隨著季節變換也更替著棲息地的候鳥,已讓人分不清何時是行旅,何處是歸宿?令人不禁想問牠們,哪一段才是牠的生活?何處才是牠的故鄉?生命的本質就是不斷的旅行嗎?
台灣因為位於候鳥遷徙重要的路線上,所以鳥類的種類特別多。當冬季降臨的時候,這些鳥類就會集體遷徙到亞熱帶或熱帶的地方來。而牠們過冬的地區包括中南半島、台灣、菲律賓、婆羅洲、印尼、澳洲、以及紐西蘭。
一般人所熟悉的候鳥,如紅尾伯勞、灰面鵟鷹、赤腹鷹、黑面琵鷺等,多屬於秋來春去的冬候鳥,其實在台灣有一類的鳥兒卻是春來秋去,反其道而行,牠們被歸類於「夏候鳥」,牠們在春季時由南方遷移而來的,在台灣地區繁殖,等到秋季時再遷回赤道附近的熱帶地區。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bird/2002/bi02071502.htm
◆[環境政策]美國參議院通過育加山作核廢料最終儲存場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7-09
(ENS)-
美國參議院已表決支持內華達州育加山高階核廢料儲存場設置案。在今天下午的程序問題表決中,參議院以60:39的結果,顯示了將推翻內華達州長肯尼‧奎恩否決權的決心。這項投票結果意味著,布希政府的計畫已克服最後一道立法門檻,將於此地距拉斯維加斯西北方100英哩之處,作為77,000噸輻射廢料與使用過核燃料的最終儲存場址。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l2002/2002-07-09-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70903
◆[生態保育]復育瀕危溼地有功單位獲獎表揚 --﹥
瑞士,日內瓦,2002-07-09
(ENS)-
一家澳洲私人葡萄酒製造商、印度一政府機構、與一支中歐非政府組織聯盟因保育溼地的傑出成就,榮獲2002年「蘭姆薩溼地保育獎」。蘭姆薩溼地保育獎由國際溼地保育公約秘書處所頒發,該公約係30年前在伊朗蘭姆薩簽署而成。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l2002/2002-07-09-02.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709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7-15 --﹥
-
[生活環境]城西掩埋場污水外滲里民圍堵抗議。正進行覆土工程的安南區城西二期垃圾掩埋場因連日豪雨,造成雨水夾雜垃圾掩埋場的垃圾變成污水流至旁邊的水溝,城西里民認為將造成污染,要求改善未果,昨日一度阻止垃圾車進入焚化爐,經環保局協調,要求承包商趕工覆土,居民才同意放行讓垃圾車進入焚化爐。
(台南 中華日報)
-
[生活環境]高市登革熱發燒病例劇增。高雄市登革熱確定病例已達180例,市府持續進行噴藥消毒、清除孳生源等防治工作,同時呼籲民眾自己動手協助清理。
(高雄 台灣新生報)
-
[生活環境]澎湖火葬場工程
抗爭又起。鑒於澎湖地區濫葬問題嚴重,現有草蓆尾火葬場過於老舊,縣府擬於馬公市光華段237地號興建新火葬場。但事先溝通不良,與當地兩百多戶居民未取得協調,引發民眾強烈不滿,民眾表示興建地點位於東衛、成功水庫附近,屬水源保護區,日後的火葬廢棄物勢必嚴重污染環境水質,危害子孫萬萬代。
(澎湖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高市蓮池潭溼地將建公園 紅冠水雞家園不保。高雄市野鳥協會研究保育員林昆海表示,紅冠水雞原本是台灣常見的水鳥,生存條件並不嚴苛。因為棲地消失,與野狗的威脅,目前再蓮池潭附近只剩下二十多隻,由於當地即將興建公園,野鳥專家擔心他們可能在高雄絕跡。
(高雄 東森新聞網)
-
[土地與水文]水利會停灌節水。受低壓帶影響,南市這個週休假期氣候仍不穩定。水利會13日統計山區這2天的降雨量雖然不多,但平地雨量豐沛,因此暫停新化、善化、麻豆、佳里、新營部分灌區二期作田的供灌。
(台南 中華 日報)
環境資訊協會 鐘笙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07-15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7-15 --﹥
-
[土地與水文]新疆水庫安全令人擔憂。新疆屬綠洲灌溉農業,農業用水主要靠水庫調節供應。目前新疆水庫安全形勢險峻,在新疆地方管理的373座水庫中,病險水庫就有201座,病險率高達54%,這些水庫大多修建於50至70年代,普遍存在大霸填築質量差,基礎未做出處理,管理設施不配套,滲漏嚴重,抗震不符規範要求,防洪達不到標準等問題,令人擔憂,也是新疆安全生的隱患之一。
(新疆 新疆日報)
-
[生活環境]13噸危險化學品污染杭州城區。7月9日與10日,杭州蕭山區和古墩路接連發生兩起危險化學品傾倒事件。肇事者傾倒化學垃圾近200桶,13.15噸。如此大規模傾倒有毒化學垃圾在杭州還是首次。
(杭州 新華社)
-
[生活環境]鄭州12家污染企業受處理。鄭州市政府對12家違反環保規定的企業依法進行處理,對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或有偷排行為、污染物超標排放的9家企業實施停產整頓;對未經環保部們審批、驗收,擅自建設生產的3家企業下令立即停止生產,以遏制嚴重的污染反彈。
(中國 大河報)
-
[生態保育]長江口出現大批瀕危鳥類。日前在長江河口地區首次發現62隻世界瀕危鳥類-黑面琵鷺,黑面琵鷺目前在全世界僅存近800隻。證明啟東興隆沙、上海的崇明東灘、九段沙等地區是該鳥類遷徙途中的重要”驛站”,凸顯了這些地區在亞太地區候鳥遷徙路線中的特殊位置。
(中國 揚子晚報)
-
[生態保育]百名大學生環保志願者調查秦嶺生態環境。參加陝西省組織的赴秦嶺北麓調查生態環境保護狀況的100名大學生,今天分赴秦嶺北麓所屬的西安、寶雞、渭南三市,與他們同行的還有100名陝西環保監理工作者。
(中國 新華社)
-
[生態保育]雞公山野生保護物慘遭殺戮。豹貓、貓頭鷹、紅腹錦鷗等38隻國家級保護動物,慘遭屠戮,成饕餮食客的盤中餐。
(河南 新華社)
環境資訊協會 鐘笙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07-15
■[環境的未來-水資源]迎接台灣後水壩時代的到來-吉洋人工湖是一個好的開始
(下) --﹥
吉洋人工湖的規劃啟動了一個時代:台灣後水壩時代。吉洋人工湖作為第一個規模性的人工補注地下水方案,也許不能算是一個足夠成熟的方案,然而,它在安全、永續性、成本等項目上,遠遠超越美濃水庫;更重要的,吉洋人工湖標舉著一個重要的視野,即水資源的來源已從單一的地面水跨越到地面與地下,這正是水資源條件似佳實差的台灣,最需要的多元水資源方案的精神。同時,在官方的規劃中,除了帶來可觀的水資源效益外,也產生了陸砂,並兼具觀光、休閒等多功能。
本文轉載自【美濃愛鄉協進會】http://mpa.ngo.org.tw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issue/water/2002/wa02071501.htm
▲[地球日專欄]非核家園的省思
(五) --﹥
作者:賴偉傑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台灣能源問題的確是大問題,包括不斷開發電廠的環境爭議和資源浪費,以及來自壟斷的專業電力論述體系,而現在已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核能的爭議,從來就是非常政治、非常複雜、非常全面性的,核能的爭議不只存在於台灣社會,但非核家園是爭議下尋求共識的一個台灣集體的社會經驗,也因此台灣能宣布成為「非核國家」,其實是給了台灣社會一個全盤反省的機會。然而這個政治操作下的產物,如今卻反而成為檢證台灣政治荒腔走板的清楚指標。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earthday/2002/ea02071501.htm
●[演講]彩蝶之美 --﹥
時 間:7月18日(四) 晚上7:30
地 點:中華蝴蝶保育學會會館 (台北市士林區華齡街二巷25號)
講 者:陳世揚
主 辦:林柏昌 電話: 02-28814006
關起燈,透過美麗的幻燈片,如何引領學員進入繽紛多彩的蝴蝶世界?!您或許不知,為推廣蝴蝶環境教育,蝶會自去年出版了一套『彩蝶之美』幻燈解說教材,一套40張片子並附帶詳盡的解說對照圖文。如何將這套教材在教學與推廣上充分運用,請聽該教材設計者陳世揚理事長為您進行示範教學,透過其親身經歷,相信別有一番新體會~(免報名,歡迎提早入座!)
●[營隊]森林生態攝影研習營 --﹥
時 間:7月20-21日(六-日)
地 點:東眼山森林遊樂區 (桃園縣復興鄉)
費 用:兩天一夜$1,800元
主 辦: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聯絡人:顏惠珠 電話: 02-25772152
E-mail: csnp@ms24.hinet.net
森林孕育著許多的生物,隨著四季的更迭、氣候的轉變,隨時隨地變化著多樣的自然景致和生命樂章,透過細心的觀察,將自然之美紀錄下來,不但能獲得創作的喜悅,增進對自然的尊敬與保護之心,還能藉由影像傳播的方式,達到環境教育和自然保育的目的。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snp.org.tw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